由台灣獨立遊戲開發團隊「赤燭」製作的恐怖遊戲《返校》宣佈將開拍電影,今天舉辦記者會中,宣佈核心的男女主角將在全台進行海選,隨後進行拍攝工作,預定在 2018 年正式上映。 電影《返校》由知名監製李烈所領軍的影一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拿下電影改編權,《匿名遊戲》 以及遊戲影片團隊 AFK 的新生代導演徐漢強執導,劇本則由《紅衣小女孩》編劇簡士耕、《天黑請閉眼》傅凱羚共同擔綱劇本改編,製作人姚舜庭將代表赤燭擔任顧問。 《返校》電影版目前正進行到劇本改編階段。為了協助編劇工作,「赤燭」也提供大量遊戲開發時所累積的田野調查素材與隱藏設定,讓《返校》的世界觀與角色性格更加明晰、立體。目前製作團隊希望拍攝工作能在年底前展開,並將上映時間設定在2018年。但由於劇本改編難度頗高,且後製階段需要大量特效,團隊將還是以追求內容品質為最高原則,不會為了檔期趕工。 而為了培養新生代演員並讓觀眾能進入角色世界,在遊戲中擔任男女主角的魏仲庭、方芮欣兩個關鍵角色,為了能貼近高中生的實際年齡,因此以海選的方式公開徵求年輕素人演員。 今天記者會中,文化部長鄭麗君表示《返校》拍攝電影有兩個重大意義,首先是透過將台灣原生故事轉化為文化內容傳達給全世界聽,政府應該全力支持。另一個從遊戲 IP 跨領域內容產製,好的故事以不同載體發展,政府已有許多計畫政策以此為核心目標,將台灣人的故事說給世界聽。 《返校》監製李烈表示本片還有另一位資深電影監製李耀華共同參與這個項目,在友人告知下才知曉恐怖遊戲《返校》的存在,自己因為懼怕恐怖題材也只敢看玩家攻略影片。《返校》讓人看到了台灣文化的生命力,在商業化底下還保有文化氣息, 她更謝謝赤燭遊戲願意將遊戲交由影一來製作電影。拍攝《返校》也有著莫大的責任,都不能讓玩家與觀眾失望,希望看了之後都不會失望。雖然李烈與原著團隊有著年齡差距,但是在前期溝通想法上有達成不少共識,讓她覺得與年輕人並沒有疏離。 《返校》製作人姚舜庭表示沒有想過會有拍成電影的一天,很幸運作品受到大家的青睞,現在想起來還是很不踏實。在遊戲推出後有影視團隊接觸,赤燭團隊內部快速彙整想法,審慎評估合作對象,以創作者立場來說,合作對象的頻率相同非常重要。希望能以遊戲核心精神忠實傳達,後來實際談過後,對角色的想法有許多相同之處,影一又有許多成功的作品,因此促成。 針對影視改編的過程,姚舜庭表示赤燭依然是個遊戲團隊,會不斷溝通呈現作品的調性、核心精神,但其他部份都是仰賴影視改編團隊的專業。對於《返校》電影的期許,姚舜庭表示一切都是承蒙台灣玩家的喜愛,從起初設計遊戲就只是為了要與世界接軌而努力。赤燭很幸運有這個契機跨界合作,就會把作品作到最好。 擔任導演的徐漢強,不僅本身是深度玩家,更是《魔獸世界》機造影片團隊 AFK PL@YER 的成員「戰鎖鎖不住」,還在《返校》開發階段看到相關宣傳,心想「天啊!有人要把戒嚴時期背景拍攝成恐怖遊戲」,而且又是徐漢強喜愛的古典恐怖遊戲類型。 當他密切關注到《返校》正式開放購買下載的那天,很快的就玩完了,遊戲時間短短幾小時,本來以為只是戒嚴時期的恐怖遊戲,背後確有如此意義深遠的故事。即使是在在國際間要以遊戲述說充滿人情味的故事都相當有挑戰,大多可能因為機關解謎偏離重點,但《返校》很專注說了動人故事,導演玩完後更大力推廣,也在思考拍成電影的樣貌,但沒有想到是自己執導。感覺是命運的安排。 針對《返校》改編電影的挑戰,徐導認為這是所有遊戲改編電影的共通問題,遊戲跟電影的敘事邏輯不同,除了原著的包袱以外,怎麼以電影的語言來說故事也是一大重點,《返校》本身就是著重故事性的作品,因此是很扎實的素材基礎,有不錯的角色、劇情轉折、劇情元素,如何把遊戲解謎、機關流程轉化為電影表現,要汲取原著精神來呈現純粹動人的故事,除了吸引恐怖片觀眾以外,更要讓台灣人認識這塊土地的故事「讓觀眾哭著出電影院」是一個必須達成的目標。 《返校》電影團隊&赤燭團隊專訪 Q:導演一直強調《返校》的故事動人,但台灣有很多再講 228 的故事,差異在哪? 徐漢強:目標不是要比那些故事更動人,而是今天台灣經歷這樣的歷史,發生很多悲傷的故事,返校只是其中一個,之所以成為動人故事,我們想呈現在被壓迫的時代底下,個人怎麼獲得自由、追尋理想、感情並與時代衝突造成的悲劇。 李烈:白色恐怖只會是個時代背景,我們會加入遊戲沒有著墨的很多情節,這個故事還是以「人」為出發點,人永遠都是故事的重心。 Q:除了男女主角以外的演員是否也海選? 李烈:事實上我們無時無刻討論其他演員的名單,這是影視的窘境,由於演員培育有太多的斷層,我們思考演員人選都要思考許久,因此也藉著這個機會來培育各年齡層的演員,不論個性風貌。打破培育人才的困境,使用年輕素人演員是冒很大風險,但是必須要跨出這一部,這是我們在《返校》這部片內的長遠規劃。 Q:一開始男女主角有考慮哪些資深演員名單了嗎? 李烈:由於《返校》受到高度關注,連演員名單我們都得審慎思考,一開始我們就決定要找 16.17 歲的演員來表現這個故事,沒有想過要找二、三十歲的演員來演高中生,所有的角色都必須貼近原本設定。海選就是完全開放,希望能找到合適的人選。 Q:《返校》中的白教官神似馬英九先生,有考慮找他來出演嗎? 李烈:為了不讓本作的焦點失焦,不會考慮邀請他來演。 Q:演員還需要海選,那何時開拍?需要多久培訓時間? 李烈:應該會是年底開拍,視我們多快找到演員人選,也許會有「非妳莫屬」的結果出現,但也可能是同時有好幾位人選進行培訓才決定,都是有可能的,更快找到有更多訓練時間。培訓項目是符合這個電影作品的元素,不需要翻跟斗或者騎馬,只要有演戲人才。 Q:學校培育的人才會符合你們需求嗎? 李烈:不確定表演科系跟我們要求的訓練方式不同,演員需要夠生活化的演技,還是要實際看待。 Q:上億的電影開拍資金的運用上會著重於? 李烈:這部電影在特效、美術會是很大比重,而且是後製都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特效作不好,這個電影就相形失色。美術也是《返校》遊戲的強項,電影也相當重視。 Q:赤燭如何取捨遊戲改編比例? 姚舜庭:影視改編,說故事的部份仰賴影視的強項 徐漢強:我很喜愛這個遊戲,他的作品精神、視覺元素有相當好的融合,對我來說初衷就是提煉這些終於原著的精神,不會迴避原著探討的主題、視覺的呈現,遊戲與電影的敘事邏輯不同,如何轉換需要跟赤燭遊戲團隊進行密切討論。 Q:劇本改編進度到幾成? 李烈:我們耗費了了很長時間討論整理,每個角色的定義、連同鬼怪都是,都花了有兩三個月,角色的刻劃更鮮明,劇本的動作才能更快,關於角色的形象、動機都已經討論到一個覺得蠻不錯的程度了。早先溝通時,赤燭表達很清楚,遊戲精神與訊息之外,關於故事部分,完全開放影視團隊發揮。讓我們有很大的幫助,期待帶給觀眾驚喜。 Q:請教導演是否翻閱過小說《返校:惡夢再續》,對於作品的感想? 徐漢強:有翻閱過,那是採取另一種方式來陳述故事,我認為《返校》動人的是原著遊戲精神,當初改編時我們就確定了要改編的遊戲故事,因此小說沒有多作涉獵。 Q:導演認為的《返校》原著精神是? 徐漢強:在艱困時代中,幾個角色藥追尋自我也好,感情也好、跟時代衝撞的悲劇,我希望忠實呈現這個部份。當然他結合台灣民俗元素。耳濡目染的屬於台灣人回憶,咖啡(姚舜庭)有提到,想要國際化,就要更本土,這句話相當打動我 姚舜庭:我認為這是一個選擇 徐漢強:打入國際有很多方式,但是否忠實傳達台灣本土文化,《返校》就達成了這樣的方式。 李烈:怎麼樣呈現處於台灣這塊土地上的特色、共同回憶很重要。 Q:導演先前在自己導的短片,或者是 AFK PL@AER 的作品都有特殊的彩蛋,這部電影中會有嗎? 徐漢強:你是說「長頸鹿」嗎?作品中最優先是我要呈現《返校》的所有元素,在不跳脫這個最大前提之下,要放入一些巧思彩蛋是有機會的。 Q:分享《返校》之後的發行感想,如今赤燭團隊有新作嗎? 姚舜庭:要講的感想就是很「虛幻」受到大家的關注,包括日前受到邀請前往 E3 也是。新作部份當然有在進行,但以我們團隊的風格不一定是由我主導,新作請大家等候。 Q:《返校》電影預定 2018 上映,檔期會是? 李烈:以往都會有預定,但是這次我們會把作品打造到最好,才會上院線播映。 Q:《返校》遊戲中很多有以場景來反應角色的心境,這部份電影會怎麼處理? 徐漢強:討論過程中我們想過很多,《返校》遊戲使用了大量的鏡子、場景穿梭在回憶、現在與過去當中,很多視覺傳達方式就是很棒的素材,我與赤燭也討論很多類似調性的創作作品來討論當作參考。 Q:《返校》遊戲中除了美術,音樂與音效相當有共鳴,電影部份會跟什麼團隊合作? 李烈:合作對象與導演討論當中,原著就有很強的美術、音效,作為改編電影一定得超越遊戲。 Q:《返校》改編真人版,擔心與玩家期待會有矛盾之處? 徐漢強:不是說玩家的期待與我們有矛盾,我自己本身就是玩家,我也會期待電影的呈現。遊戲敘事方式不一定能轉為戲劇,不是致力重現遊戲畫面,比方說出現「八卦鎖」的解謎過程如果出現在大銀幕上,玩家看了一定會很想笑,以創作者的角度來把遊戲中的元素放入電影中。 Q:導演喜歡那個電玩改編電影? 徐漢強:很難回答這個問題,難以舉例,不會跟其他電玩改編電影做類比,會進入既有的框架,而且會犯下同樣的錯誤,我會想類比的是更多恐怖電影,像是描寫心理驚悚題材的經典恐怖電影。我很喜歡的驚悚電影是《鬼店》,這部作品的精神有助於創作題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