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標題: 經典的少女漫畫 - 千面女郎 [列印本頁]

作者: wagamamabobo    時間: 05-8-5 02:14
標題: 經典的少女漫畫 - 千面女郎
=================================================

這 真 是 歷 久 不 衰 的 漫 畫 呀 ~
我 從 幼 稚 園 到 現 在 都 還 在 看 ( 這 是 真的 !!閒 來 無 事 就翻 一 翻 )
話 說 我 姊 不 知 是 哪 一 年 買 了捷 豹 出 的 千 面 女 郎 精 藏 版
從 此 之 後 我 就 不 喜 歡 夢 夢 館 的 出 的 千 面 女 郎
因 為 捷 豹 出 的 精 藏 版 封 面 相 當 精 緻, 而 且 一 本 的 頁 數 等 於 夢 夢 出 的 兩 本
在 裡 面 俊 傑 是 姓 蕭 -蕭 俊 傑 ,寶 蓮 是 姓 尹 -尹 寶 蓮
也 許 是 先 認 識 捷 豹 的 千 面 女 郎 吧 ! 對 於 夢 夢 出 的 千 面 女 郎 就 比 較 ....
過 了 好 多 年 了 寶 蓮 什 麼 時 候 才 會 跟 俊 傑 在 一 起 呢 ! ?
作 者 以 前 好 像 有 畫 到 第 4 8 集, 不 過 因 為 不 滿 意 內 容 而 大 幅 刪 掉 了 ...
作 者 年 齡 已 經 五 十 幾 歲 了 . . 真 的 滿 擔 心 她 這 個 歲 數 的 . . ( 呸 呸 ! 造口 業 > <)
照 漫 畫 看 來 紅 天 女 還 有 一 段 路 要 走 . . . 這 就 可 以 畫 個 幾 本 了 . .
那.. 那 寶 蓮 跟 俊 傑 什 麼 時 候 才 可 以 ..
( 每 次 看 到 俊 傑 的 祕 書 跟 祕 密 部 署 在 欺 負 他 就 覺 他 們 好 壞 唷 ~ 不 過 真 好 笑 ! !)

作 者 是 要 負 社 會 責 任 的..!( 認 真 )

有 生 之 年 不 知 還 看 不 看 得 到  結 局 呢 ! ? ( ( 泣...

這 是 看 少 女 漫 畫 的 各 位 們 ~ 必 看 的 經 典 唷

你會 對 作 者 描 寫 演 員 的 演 技 與 心 路 歷 程 感 到 驚 嘆 ! !

不 過 跟 現 在 的 畫 風 差 異 甚 大 ,請 你 們 努 力 接 受 她 的 畫 風 吧 (! ?)


====================================================
作者: teenpen    時間: 05-8-5 06:56
標題: 回覆: 經典的少女漫畫 - 千面女郎
我怎麼聽說原作過世了=_=b(很久之前聽說的)
謠言果然不切真實吧!!!
作者: wagamamabobo    時間: 05-8-5 13:20
標題: 回覆: 經典的少女漫畫 - 千面女郎
[QUOTE=teenpen]我怎麼聽說原作過世了=_=b(很久之前聽說的)
謠言果然不切真實吧!!![/QUOTE]


千面女郎
日文:ガラスの仮面 中文:千面女郎
作者:美内 すずえ (美內鈴惠)
初現:1976
目前最新:42集
  1951生於日本的大阪,在她高二的時候以漫畫「Mountain Moon and the Baby Badger」初次登場。1976年她開 始繪製長篇漫畫「The Glass Mask千面女郎」,並在花與夢少女漫畫雜誌上連載,在這部漫畫連載的20年間獲 得廣大讀者的喜愛,在日本30到40歲之間的女性,幾乎無人不曉千面女郎這部漫畫,其受歡迎的程度可見一般 ,連載了20年仍有廣大的讀者支持著;但近年來,美內鈴惠出版的速度有越來越慢的趨勢,也有傳言許多長期 支持她的讀者為此而有不滿的情緒產生。前一陣子有人訪問到她時,她說完結篇已近完成階段,所以喜愛千面 女郎的讀者還是再耐心等待一段時間吧!

作者還沒過世唷~只是因為年紀大了(54歲)又逢瓶頸..才遲遲沒有新內容~!^^

話說這個版的人應該都10~20幾歲間  不知道有誰也看過千面女郎呢!

不過那應該是很多人媽媽少女時期的一個夢~
作者: wagamamabobo    時間: 05-8-10 10:21
標題: 回覆: 經典的少女漫畫 - 千面女郎
看了這篇文章~覺得寫的很不錯!!




劉若英曾說,她對演戲的體悟有些是來自“千面女郎”;有劇場、劇團的老師,為了啟蒙學生,也鼓勵他們去看“千面女郎”。

  “千面女郎”被喻為經典,不是因為它比較老、沒有結局,更不是如很多男生想像的,只有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譚寶蓮與秋俊傑的戀愛,不過是一段曖昧又苦悶的老少戀)。

  劇場工作者耿一偉在表演藝術雜誌上評論指出,“千面女郎”是最好的劇場導論,主角每一次的演出都在解決一個戲劇難題。

  寶蓮解決的難題,包括以默劇詮釋一隻小鳥逃出籠子、在高燒狀態下演“貝絲”,用小動作表現“美登利”的悲情,一人獨角戲取代全劇演員的驚人演出,還有自創角色、狼少女、海倫凱勒等,寶蓮都讓讀者見識到“什麼是演戲”。阮玉冰一角宛如紙上老師,讓寶蓮全身綁著竹竿、把她關起來等看似瘋狂的舉動,是用心良苦的魔鬼訓練。

  最  讓人難忘的是寶蓮參加一場甄選,寶蓮用7種完全不同的演出詮釋同一場戲;作者美內鈴惠謙稱自己是劇場外行,但看在讀者眼中真是處處神來之筆。

千面女郎”是一部描寫平凡少女奮鬥記的漫畫,也是深刻描寫女性競爭的作品。富家女白莎莉無論如何努力,就是比不上譚寶蓮的天份,君子之爭和一般少女漫畫的模式迥異。

  重新出版“千”、更名為“玻璃假面”的東立出版社發現,這部長命經典的銷量穩定成長中,雖然多是老讀者回籠,但也吸引到一些從沒看過的人,而且只要看過,幾乎沒人說不好看,證明此作的確經典。即使譚寶蓮還沒演紅天女、阮玉冰到現在還沒死,讀者依然在等待新作。東立表示,目前作者在忙其他作品,沒有聽說再動筆,也沒聽說結局下落,如果“玻璃假面”到此為止,它的經典地位也不會動搖。

  小檔案:原名玻璃假面單行本出到41集

  1976年開始在日本連載,漫畫家美內鈴惠的代表作,單行本出到第41集,尚無結局。到1997年,“千面女郎”漫畫銷量全球突破4千5百萬本,發行國家包括日、韓、泰、港等。1984年有卡通版推出,1997年被拍成日劇,由安達佑實、田邊誠一等人演出。

  20年前臺灣漫畫盜版時期就受矚目,之後大然出版取得授權,發行到第41集,去年底版權交給東立,書名換回原名“玻璃假面”,從第1集重新出版。與“尼羅河女兒”並列經典少女漫畫,也有人號稱它“千年不死名作”。

  紫玫瑰走紅身價跟著漲

  很多人是因為看了“千面女郎”,才知道世界上有紫玫瑰,而紫玫瑰的單價比一般玫瑰花高,被當年的漫迷視為表達愛意的高級品。“紅天女”也是漫畫捧紅的傳奇,這出以梅樹精的戀愛為主題的戲,是譚寶蓮的終極挑戰。有漫迷認為,“紅天女”也是秋俊傑戀情的象徵,是為了對方著想而無法說出口的苦悶戀情。

  消失的篇章 罕見的傳奇

  “千面女郎”最傳奇的,就是它有“消失的篇章”。由於“盜版跑的快”,41到48集
的內容(包括白莎莉失明、紫蘭仇視寶蓮)曾在台先出版,誰知美內不滿原先的連載內容,決定重畫41集以後的劇情,所以臺灣偷跑的那幾本(42-48集),被漫迷視為稀有的篇章,市面上買不到。

  最後結局 喜劇收場

  千面女郎”遲沒結局,造成不少謠言,如作者美內鈴惠死亡、結局是白莎莉演紅天女,譚寶蓮失敗發瘋。上述2傳言都是錯誤的,美內鈴惠的出生年份1951年被誤傳為1915年,53歲的她仍持續其他作品(如“古國傳奇”)的創作,但“千面女郎”已中斷連載多年。

  美內曾在1996年表示,寶蓮這一角色最初的設定是挑戰日本十三弦古箏,而非戲劇,但因音樂難以表現而作罷,至於為何拖這麼久,美內解釋若在雜誌連載,每回合都要有爆點,收錄成單行本會沒有起承轉合,寧可慢慢畫。她也曾透露結局會以喜劇收場,寶蓮能演到紅天女,也會和秋俊傑在一起。目前網路上流傳很多粉絲創作的結局,包括俊傑與寶蓮的結婚照。
轉自南方網

作者: wagamamabobo    時間: 05-8-10 10:37
標題: 回覆: 經典的少女漫畫 - 千面女郎


千面女郎現在在日本強力放送中~   點這裡










在玻璃假面下悄悄練功
千面女郎譚寶蓮的戲劇挑戰11/21/02 雖說如此漫畫是如此迷人,但它所採用的戲劇原則依舊來自真實的舞台,它的畫面則仿自現實世界,劇場符號學依然是適用於漫畫上。
◎耿一偉(劇場工作者)

《千面女郎》漫畫尚未連載完結,卻不斷被改編成連續劇與卡通。
◎緯來日本台/提供

 《千面女郎》一直是許多漫畫迷心中的經典。直到今日,不但漫畫尚未連載完結,在電視上不斷重播的改編連續劇與卡通,更證明《千面女郎》的魅力依然持續發燒。其實,就某個角度來說,《千面女郎》可以說是最好的劇場導論。

 從漫畫的第一頁開始,主角譚寶蓮(日文漫畫中原名北島麻雅)便面對一連串的戲劇挑戰。每一次的演出都是在解決一個劇場上的難題。例如在漫畫第七集裡,譚寶蓮為了演出《咆哮山莊》裡的凱莎琳,她透過觀察在河邊被小朋友們排斥的小男孩,發現了如何體驗凱莎琳童年成長心情的關鍵,也順利地創造了這個角色。就此層面來說,《千面女郎》作者美內鈴惠( )是方法演技始祖史坦尼斯拉夫斯基(K. S. Stanislvasky)的推崇者,因為譚寶蓮的老師阮玉冰(原名月影千草),就是一位方法演技的偉大導師。她不但經常要求譚寶蓮要進入角色,體驗角色,甚至還希望譚寶蓮能創造出自己的角色。

 當然,在漫畫中還有另一個重要的特色,那就是默劇的使用。我們也很明顯地可以看出來,作者美內鈴惠對默劇是非常有研究的。例如在第一集中,譚寶蓮被要求表演在房間裡有一隻從籠子裡逃走的小鳥,她即是以優異的默劇震攝了現場所有的人。而在第四集裡,來自日本北海道的角獸劇團,也是以充滿現代默劇精神風格的肢體劇場,在全國大賽中脫穎而出。

 其實美內鈴惠對現代默劇的了解是有跡可循的。在漫畫的第二十四集的附錄裡,美內鈴惠說她到德國Kern去參加世界默劇節。在那裡她看到了許多有趣的演出,其中一場是來自瑞士的Mummenschanz。他們是歐洲十分著名的現代默劇團體,擅長以肢體結合道具創造出許多具有詩意的演出來。美內鈴惠所看到的演出,實際上到現在都還在世界各地巡迴上演中。由此可見,作為漫畫家的美內鈴惠,不但內心熱愛戲劇,還不斷地觀賞充電,以豐富自己的畫面想像。

 漫畫,作為一種紙上的劇場,是有它的特殊性與優點的。一方面它可以將想像視覺化,不但超越了文字的抽象,還突破了人體與道具在物理世界的限制。如同偶戲一樣,漫畫的角色不僅在表情上有類型化的取向,他們也不受生理限制,永遠年輕,永遠沒有情緒不佳的演出困擾。在另一方面,漫畫又能帶有電影蒙太奇的特色,隨時隨地任意進行所需要的場面調度,調整畫面的焦距,讓讀者感受到一種現代媒體的快感。最後是漫畫可以保有閱讀的快感,任憑讀者選擇演出的速度與滿足重複回味的需要,而這是真實劇場所比不上的。

 雖說如此漫畫是如此迷人,但它所採用的戲劇原則依舊來自真實的舞台,它的畫面則仿自現實世界,劇場符號學依然是適用於漫畫上。雖然漫畫讀者大於劇場觀眾數以千倍,但即使是《千面女郎》的作者,也得到國外去看戲取經,真人劇場還是有不可磨滅的存在價值。

 不過反觀劇場界,好像能從漫畫裡獲得的刺激並不多。其實這也不然,除了改編成寶塚歌舞劇的《千面女郎》不算,還是有些劇場界人士從漫畫中獲得靈感。一次大戰後的歐洲劇場裡便有一些大師喜歡在舞台上使用平面漫畫的技巧,例如影響布萊希特的政治劇場大師E. Piscator,他便經常在舞台上擺設一些大型漫畫的布景,然後讓真人從漫畫角色的布幕後伸出頭來講話,使得現場觀眾感受到一種漫畫特有辛辣的諷刺畫面。

 或許透過多媒體,未來我們還是有機會讓漫畫與劇場合作,至於方式,就得靠現實裡的千面女郎來實現了。

編按:台灣《千面女郎》漫畫已轉換版權,即將推出的新譯名為《玻璃假面》
作者: wagamamabobo    時間: 05-8-10 10:46
標題: 回覆: 經典的少女漫畫 - 千面女郎
邱俊傑真的有很嚴重的蘿莉控= =

原作者小羊麥仔/原連結


若是五六年級,甚至是某些七年級自稱為漫迷者,沒看過『千面女郎』的,也許要想想這堂必修課沒修,是否可以稱為自己為漫迷了……

『千面女郎』,這部漫畫可以說是戲劇漫畫中的經典,故事大綱其實與其他的少女漫畫有許多相同之處:被某人發現女主角演戲的才華,然後一步步出名,有一個長腿淑淑默默為他守候,供她讀書,最後女主角演出一部最棒的代表作,然後退出舞臺,與男主角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

如果是其他少女漫畫家,可能就會這麼作,所以他們的作品就永遠無法太長。但『千面女郎』的作者並不是這類型的漫畫家,若由我來說,『千面女郎』所擁有的特質與少年漫畫有的一樣的特質--主角的夢想與事業為主,而愛情為輔。也許有其他的少年漫畫有以愛情為主的,但已我看過的漫畫中,大多的少年漫畫是以這個為主幹的。

為什麼這就易使『千面女郎』處於不敗之地?可以這麼說,若只以主角的愛情為主,那漫畫的內容的發展只有兩個人的愛情與他們的家庭、學校、……等「兩人的世界」,使得格局有限。其實『千面女郎』舊版的故事就是有點這種發展--

消失的篇章 罕見的傳奇
『千面女郎』最傳奇的,就是它有「消失的篇章」。由於「盜版跑的快」,41到48集的內容(包括白莎莉失明、紫蘭仇視寶蓮)曾在台先出版,誰知美內不滿原先的連載內容,決定重畫41集以後的劇情,所以臺灣偷跑的那幾本(42-48集),被漫迷視為稀有的篇章,市面上買不到
。』(『』中的文字來源 千面女郎劇場導論活教材)

作者大概發現這樣有許多「狀況」的愛,並不是『千面女郎』的風格。

然而『千面女郎』的風格到底是什麼?

這是讓『千面女郎』立足漫畫界二三十年都不衰退,簡單來說就是:寶蓮她們真的在演戲,戲劇在漫畫之中真的有在動--就像其他少年漫畫一樣,打棒球就真的有訓練、有比賽一樣,而不是掛著【戲劇】之名,實際上是『談戀愛』為主。

從第一次寶連上臺的「小婦人」、到「仲夏夜之夢」「彩虹之家」「海盜女」「兩個公主」….「紅天女」,每一個故事真的可以看到寶蓮在漫畫之中的「演出」及他的舞臺。

另一個就是白莎莉,

在其他的少女漫畫中女主角的對手,不是太壞,太爛,被打敗的就會消失,或永遠比不上主角。但白莎莉不是這樣,她的進步是可怕可敬可愛的。她也許有發現比不上主角的地方,但她的「紅天女」,也許是最完美的演出,她有自信,而且是「真的」這樣去做,其實可以說她的角色以如她在漫畫中的進步一樣,與寶蓮是旗鼓相當。

所以當她為寶蓮報被搶走主角位子之仇時(吸血鬼的故事那一段),我也開始喜歡白莎莉了。之後因為寶蓮的醜聞,寶蓮離開了舞臺,白莎莉把她捉到面前,叫寶蓮一定回來,她在前面等著寶蓮,這一段我真的深深的感動著他們之中那種亦敵亦友的感情;「兩個公主的對決」更是精采萬分,更不用說是最後大對決的「紅天女」了--這種情節在少年漫畫中常看到,而在少女漫中是少之又少的少見。

在做這次的漫評投稿當中,第一部想起的漫畫就是『千面女郎』,為什麼會對她如此的深深著迷呢?只能說「寶蓮」的平凡與我相似,但她的演出卻使她的平凡變為不凡。

名演員劉若英曾說,她對演戲的體悟有些是來自「千面女郎」;更有劇場、劇團的老師評論指出,「千面女郎」是最好的劇場導論,因為主角每一次的演出都在解決一個戲劇難題。
,爲了啓蒙學生,也鼓勵他們去看「千面女郎」。

寶蓮解決的難題,包括以默劇詮釋一隻小鳥逃出籠子、在高燒狀態下演「貝絲」(小婦人),用小動作表現「美登利」(一曲相思未了情)的悲情,一人獨角戲取代全劇演員的驚人演出(我的寶石),還有自創角色、狼少女、海倫凱勒等,寶蓮都讓讀者見識到「什麽是演戲」。阮玉冰一角宛如紙上老師,讓寶蓮全身綁著竹竿、把她關起來等看似瘋狂的舉動,是用心良苦的魔鬼訓練。

『從漫畫的第一頁開始,主角譚寶蓮(日文漫畫中原名北島麻雅)便面對一連串的戲劇挑戰。每一次的演出都是在解決一個劇場上的難題。例如在漫畫第七集裡,譚寶蓮為了演出《咆哮山莊》裡的凱莎琳,她透過觀察在河邊被小朋友們排斥的小男孩,發現了如何體驗凱莎琳童年成長心情的關鍵,也順利地創造了這個角色。就此層面來說,《千面女郎》作者美內鈴惠是方法演技始祖史坦尼斯拉夫斯基(K. S. Stanislvasky)的推崇者,因為譚寶蓮的老師阮玉冰(原名月影千草),就是一位方法演技的偉大導師。她不但經常要求譚寶蓮要進入角色,體驗角色,甚至還希望譚寶蓮能創造出自己的角色。

 當然,在漫畫中還有另一個重要的特色,那就是默劇的使用。我們也很明顯地可以看出來,作者美內鈴惠對默劇是非常有研究的。例如在第一集中,譚寶蓮被要求表演在房間裡有一隻從籠子裡逃走的小鳥,她即是以優異的默劇震攝了現場所有的人。而在第四集裡,來自日本北海道的角獸劇團,也是以充滿現代默劇精神風格的肢體劇場,在全國大賽中脫穎而出。

 其實美內鈴惠對現代默劇的瞭解是有跡可循的。在漫畫的第二十四集的附錄裡,美內鈴惠說她到德國Kern去參加世界默劇節。在那裡她看到了許多有趣的演出,其中一場是來自瑞士的Mummenschanz。他們是歐洲十分著名的現代默劇團體,擅長以肢體結合道具創造出許多具有詩意的演出來。美內鈴惠所看到的演出,實際上到現在都還在世界各地巡迴上演中。由此可見,作為漫畫家的美內鈴惠,不但內心熱愛戲劇,還不斷地觀賞充電,以豐富自己的畫面想像。』
(『』中的文字來源 在玻璃假面下悄悄練功) ◎耿一偉(劇場工作者)

雖然當初我沒有這樣的劇場知識,更不知道什麼是劇場,但卻也被這樣戲劇的場景深深吸引住了。

因為『千面女郎』,我與一群愛戲劇,也愛寶蓮的好友,在年少輕狂中,瘋狂的學她「喜、怒、哀、樂」(戲劇必學課),拿不存在的杯子;與不存在的人演獨角戲…….寫劇本,弄舞臺……一切像是把『千面女郎』搬到現實中--我成了譚寶蓮。

舞臺上的風光,也許另一個原因是:當寶蓮演出時,她身旁的不幸,會在那時變成在舞臺之下,而舞臺之上的她是幸福的另一個人,這在寶蓮演出獨腳戲中的「彩虹」中的心情可以看的來。

不知道是寶蓮的平凡讓我有共鳴,還是她的「海倫」「荒野中的狼」「兩個公主」不平凡演出感動了我,我深深愛上了『千面女郎』,也愛上了戲劇,甚至自己組了一個劇團,演出,上臺…現在年少輕狂的歲月已經過去,沒有再搞劇團,但是對戲劇的熱愛卻絲毫沒有結束…就像『千面女郎』永遠沒有結局一樣…

現在會身居舞台劇導演的位子,或者是編劇,甚至客串演員,我想我深愛的『千面女郎』,影響我深遠。…

當然我仍有遺憾,因為『千面女郎』若不結局,就不知道寶蓮與秋俊傑的結果如何,紅天女到底是白沙莉?還是譚寶蓮?(我猜應該與『海倫海勒』一樣的結果)。而現實中我終究不是寶蓮,因為她還有紫玫瑰守候著她,但我是連一片花瓣都沒有的人……….只能演出愛情的獨腳戲,讓自己成為「幸福的另一個人」。

希望『千面女郎』有結局,也希望我的愛情也是。



Ps:惡搞一下,秋俊傑開始連載的時候是24歲,寶蓮是13歲,然而秋俊傑那時候就被寶蓮吸引了,開始送她紫玫瑰,所以是不是這樣就是說秋俊傑有羅莉情節呢?

PPS:說到紫玫瑰效應,筆者到現在為止,還是最喜歡紫玫瑰,若看到紫玫瑰,就會想,他們一定是看「千面女郎」的才買的或是才進貨的。

PPPS:暫定的意思就是,等我寫完全部的漫評後,再決定哪兩部參選




歡迎光臨 鐵之狂傲 (https://gamez.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