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標題:
食 物 吃 的 先 後 順 序
[列印本頁]
作者:
s92456
時間:
05-11-20 19:09
標題:
食 物 吃 的 先 後 順 序
什麼食物先吃,什麼食物後吃,其中可有不少學問。
所謂「飯後水果能助消化」,其實,這是我們經常吃錯的順序。
眾所皆知,水果的主要成份是果糖,無須通過口及胃來消化,而直接近入小腸就被吸收。
米飯等澱粉類食物
以及含蛋白質成份的食物,
則需要在胃裡停留一、兩個小時以上,
甚至更長的時間,待和消化液胃酸產生化學作用完全分解後,
才能被小腸吸收
。
如果進餐時先吃飯菜,再吃水果
,消
化慢的澱粉與蛋白質會阻塞著消化快的水果進入小腸,所有的食物一起攪和在胃裡,水果在體內攝氏36.7度的高溫下,容易腐爛產生毒素。故水果在餐後半小時吃為宜。
至於飯後甜點,最大害處是會中斷、阻礙體內的消化過程,胃內食物容易被細菌分解成酒精及醋一類的物質,產生胃氣,形成腸胃疾病。
飯後喝湯的最大問題,則在於沖淡食物消化所需要的胃酸。
進餐時最忌一邊吃飯,一邊喝湯
,或是以湯泡飯(以致食物不易充份咀嚼即吞嚥下去),或是吃
過飯後,再來一大碗湯
,這些都容易
阻礙
正常消化。 那麼,湯該在什麼時候喝呢?在這一點上,我們應該向洋人學習。
西餐的第一道菜總是湯,並且量不多,很合乎養生的原則。 因為適當的湯可在餐前用來潤喉(食道)暖胃,又可讓餓壞的肚子不至於一下子狼吞虎嚥而吃得太多太急。
我真搞錯耶~~真糟糕:驚恐:
作者:
魔流小白
時間:
05-11-21 18:27
標題:
回覆: 食 物 吃 的 先 後 順 序
QQ恩恩 不過 感覺還是習慣 飯後湯 之後過半在吃些水果!!!
作者:
閻羅 八書斷靈
時間:
05-12-2 17:50
標題:
回覆: 食 物 吃 的 先 後 順 序
[quote=s92456]什麼食物先吃,什麼食物後吃,其中可有不少學問。
所謂「飯後水果能助消化」,其實,這是我們經常吃錯的順序。
眾所皆知,水果的主要成份是果糖,無須通過口及胃來消化,而直接近入小腸就被吸收。
米飯等澱粉類食物
以及含蛋白質成份的食物,
則需要在胃裡停留一、兩個小時以上,
甚至更長的時間,待和消化液胃酸產生化學作用完全分解後,
才能被小腸吸收
。
[colo...[/quote]
後面是一大疑問
既然湯會稀釋胃酸,那飯前喝跟飯後喝有何分別?
其實我在聊天版就有發過該主題
補充:飯前喝湯
常言道:
〝飯前先喝湯,勝過良藥方〞
,這話是有科學道理的。
這是因為,從口腔咽喉、食道到胃,猶如一條通道,是食物必經之路。
吃飯前,先喝幾口湯(或進一點水),等於給這段消化道加點〝潤滑劑〞,使食物能順利下咽,防止幹硬食物刺激消化道粘膜。
吃飯間,中途不時進點湯水也是有益的。因為這有助於食物的稀釋和拌,從而有益於胃腸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若飯前不喝湯,吃飯時也不進湯水,則飯後會因胃液的大量分泌使體液喪失過多而產生口渴,這時才喝水,反而會衝淡胃液,影響食物的吸收和消化。
所以,有營養學家認為,養成飯前或吃飯時不斷進點湯水的習慣,還可以減少食道炎、胃炎等的發生。同時也發現,那些常喝各種湯、牛奶和豆漿的人,消化道也最易保持健康狀態。
如果吃飯時將飯或硬饃泡湯吃,卻不同了。
因為我們咀嚼食物,不但要嚼碎食物,便於嚥下,更重要的是要由唾液把食物濕潤,而唾液會由不斷的咀嚼產生,唾液中有許多消化,並有幫助消化吸收及解毒等生理功能,對健康十分有益。
而湯泡飯 由於飽含水分,鬆軟易吞,人們往往懶於咀嚼,未經唾液的消化過程就把食物快速吞嚥下去,這就給胃的消化增加了負擔,日子一久就容易導致胃病的發作。所以不宜常吃湯泡飯。
當然,飯前喝湯有益健康,並不是說喝得多就好,要因人而異。
也要掌握進湯時間,一般中晚餐前以半碗湯為宜,而早餐前可適當多些,因一夜睡眠後,人體水分損失較多。進湯時間以飯前20分鐘左右為好,吃飯時也可緩慢少量進湯。總之,進湯以胃部舒適為度,飯前飯後切忌〝狂飲〞。
參考資料
http://www.pfp.org.tw/enews/pfparchive.php?id=1&issueID=98
以上轉貼自M.N.M
她也是鐵傲的一員
歡迎光臨 鐵之狂傲 (https://gamez.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