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標題:
手腳冰冷!? 小心是雷諾氏症候群
[列印本頁]
作者:
伊卡迪司
時間:
05-11-21 19:29
標題:
手腳冰冷!? 小心是雷諾氏症候群
康健37期
文/林貞岑
攝影/呂恩賜
令人無法抗拒的
你曾經因為手腳冰冷而夜半凍醒,無法入睡?
或者只要辦公室的冷氣稍微強一點,你便感到腰痠背痛甚至肚子痛?
事實上,你並不寂寞。
這種手腳冰冷、血液循環不良的問題相當常見,
醫學上稱為雷諾氏症候群(手指會冰冷到失去血色)。
在美國,幾乎每5~10位女性中就有1位會發生,男性也不例外。
一般說來,身體有自動調節能力,當暴露在冷空氣中,身體會自然放慢新陳代謝速度,
去維持器官熱能不散失。
雷諾氏症候群患者卻因為血管過度收縮,導致局部血液循環不良,
甚至阻塞,因此熱能傳不到手腳,還會有針刺的感覺,但只要溫暖就立刻復原。
較嚴重的雷諾氏症候群,甚至可能因為缺血造成組織壞死,必須截肢。
通常一般人只要在生活上做改變,注意保暖,就可以有所改善。
以中醫而言,寒冷更是百病之原,需要加以把關注意。
「寒對身體是很大的傷害,」長庚醫院中醫婦兒科主任陳建霖醫師指出,
氣候寒冷時身體機能會降低,抵抗力減弱,疾病特別容易入侵。
因此只要寒流一過,醫院急診室裡總是人滿為患。
冷,還會導致疼痛。寒冷會加速神經血管收縮,引起內臟器官痙攣,像是胃痛、腹痛或是生理痛等。
風寒也傷脾胃,容易造成腸胃脹氣,消化不良。
《紅樓夢》裡賈府的老老少少,活動量少,日常飲食多精緻油膩,
加上體質弱,秋冬時節特別容易犯風寒感冒。
每當賈府的老太爺們嚷著食慾不振時,家庭醫生常笑著建議他們,
無須服藥,只要「飲食清淡、暖著一點,或餓上兩頓」,身體就會逐漸恢復健康。
經常在門診中接觸到因手腳冰冷求診的女性患者,
陽明醫院中醫部主任賴榮年感嘆,現代女性運動量少,腸胃功能下降,血液循環很差。
他進一步解釋,腸胃就是中醫所講的「脾」,負責掌管全身血流供應,
如果腸胃功能不好,吸收能力差,食物營養便無法化成足夠血液提供身體所需,末梢血液循環自然變差。
「可能還會有一些婦女病的問題,比方說子宮因為缺乏血流供應,功能較弱,常會有痛經等現象,」
這時治療手腳冰冷的重點,就會擺在強化脾胃功能和緩解生活壓力。
尤其是因血液循環供給不足,關節炎患者最能體會那種「天一冷就錐心痛」,幾乎無法做事的感覺。
驅寒保暖,是中醫養生的重要一環。尤其是在耗損陽氣的冬天,萬物消長,最適合藏養生命活力。
在冬天保持熱能動力及溫暖,也就是陽氣,除了少一點疾病產生,
也才能儲存足夠能量,等待明年春天的蓄勢待發。
6招對抗寒冷
1.規律運動不偷懶
對冷要適應,首先必須提高自己的抗寒能力。運動是最好的方式。
持續規律的運動習慣,可讓怕冷體質得到改善。
中國有句俗話說:「冬天動一動,少鬧一場病。」
運動確實可以刺激肌肉、血液循環,提升免疫力。
尤其國人通常飲食過剩,因此也有人提出「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動補」的重要性。
但是冬季運動不宜太激烈,一般練到身體微微出汗就好,
在家打太極、做做柔軟運動或瑜伽,
練練甩手功(兩腿張開與肩同寬,膝蓋微彎曲,兩臂自然垂直,掌心向後,輕鬆自然前後擺動),
都可以增加血液循環。
賴榮年主任鼓勵大家多走路,只要走到會喘就好,而且還有強健腸胃功效。
做做家事、掃掃地也都是一個很好的運動。
●貼心叮嚀:外出運動時要記得保暖,隨身攜帶毛巾擦汗;
運動前要先做點暖身運動,以免溫差過大造成身體不適。
2.溫暖食物要補充
食物也是最快可以讓身體感到暖和的一招,尤其是熱騰騰的飲品。
含高蛋白質的熱牛奶、溫補功效的紅糖薑茶,或是西洋的迷迭香茶、肉桂茶,都是取暖的好來源。
陳建霖醫生喜歡帶自製的茶包上班,便宜簡單,
內容口味隨季節及個人喜好變換(茶包袋在中藥器材行可以買到):
容易上火的人(平日口乾舌燥)可用麥門冬或沙蔘切小片泡水飲用;
一般則可選枸杞加紅棗,有補氣作用;市面上常見的桂圓茶補血,適合勞心勞力的上班族。
芝麻、花生中含維生素E和豐富菸鹼酸,可以幫助維生素B的吸收,加強神經對抗寒冷的能力。
維生素E具有擴張血管作用,可以加強末梢血液循環。
補氣養血的核桃,營養價值豐富,適合長期咳喘的患者在冬天食用,陳建霖醫師建議。
一些辛辣的辛香料等,如蔥薑蒜等,也會使體內產生溫熱感覺,但高血壓、躁熱及皮膚過敏者儘量少用。
特別提醒冬天飲食最好清淡少油膩,以免增加腸胃負擔。
另外,在冬天可以略增加孩童的主食份量。因為天冷容易消耗熱量,
而小孩在冬天的活動量並不會減少,因此需要較多熱量補充。
●貼心叮嚀:老薑的作用是保暖,多用在孕婦坐月子時;
生薑則是發汗,因此感冒初期驅寒,以生薑為宜。
3.吃補因人而異
冬令進補原是為了調理虛弱病症體質,增強體力抵抗寒冷,
但現代人營養豐富,其實並非每個人都需要進補。
一般容易手腳冰冷的人,可以補充一些溫補的藥膳如四物湯、麻油雞、十全大補湯等,加速血液循環。
若平時容易口乾舌燥、口臭、便秘或是高血壓患者,進補如同火上加油,應該適可而止。
如果有感冒、發熱及腹瀉情形產生,最好停止各類補品,以免加重病情。
●貼心小叮嚀:有些慢性疾病如紅斑性狼瘡患者,
吃補會使病情惡化,應找中醫師做體質辯證,針對個人的弱點進補。
4.紓解壓力好心情
壓力是讓血液循環惡化的原因。日本的研究發現,將近七成的女性有手腳冰冷的困擾。
這些新女性睡眠時間少,工作時間不規律,在這種24小時隨時緊繃的情況下,
血管持續收縮,血液循環變得愈來愈差。
因此專家建議,最好強迫自己把一天時間分成3份:
8小時工作、8小時睡覺、8小時做自己喜歡的事。
比方說跟朋友聚聚、聽音樂、學會放輕鬆。這些都有助於改善手腳冰冷。
●貼心小叮嚀:
寒冷氣候很容易讓人覺得憂鬱和情緒不穩。
不妨以肢體帶動心靈,簡單的運動,可以分泌腦內啡,使人心情愉快。
5.充足睡眠養陽氣
中醫提到陽氣可以推動五臟六腑的運作,是人體溫暖的來源,陽氣不足時容易精神倦怠和怕冷。
充足睡眠,正好可以補充陽氣的不足。尤其冬日宜早睡晚起,
晚上10點就寢,太陽出來之後再起床,一來可以避開清晨的嚴寒,
也可以減少慢性病患因溫差過大而造成血管急速收縮,導致心臟病、中風發作的危險。
儘量不要熬夜。清晨1點時,人體腎上腺素分泌最低,此時抵抗力特別弱,
只要溫度降低一點,「一些氣喘的病患最易在此時發作,」
陳建霖醫師提醒,充足睡眠及休息,身體才有足夠的能力去抵抗外來寒冷及壓力。
●貼心小叮嚀:如果一時覺得寒冷,可以按壓手背虎口中央的合谷穴,加強血液循環。
6.溫水足浴好入眠
足部是離心臟最遠的地方,先天血液供給不良,加上足部皮下脂肪少,
保暖能力差,冷冰冰的雙腳是相當常見的情況。
尤其足部有許多穴道與上呼吸道黏膜有關,足部受涼,抵抗力下降,很容易引發上呼吸道感染。
睡前足浴泡腳和按摩,可以引氣下行,使足部即刻暖和起來,幫助入眠。
準備一盆30~40度左右的溫熱水泡腳,一般約20~30分鐘即可。
足浴的材料可用2兩乾艾草或桂枝(可在中藥房購得)加水煮滾,或是放點老薑片或酒均可。
足浴時順便做足部按摩,可以加速血液循環。
比方說按壓腳底板彎曲時出現的凹處(湧泉穴),身體也會很快暖起來。
足部穴位豐富且與身體各部位器官相連,因此經常進行足浴及按摩,可以刺激穴位,促進血液循環。
●貼心小叮嚀:也可以在襪子裡加些粗粒打碎的胡椒子或乾辣椒,
辣素的釋放,可以讓足部發熱,像個天然的腳爐,讓人一覺到天亮。
此外,冷冰冰一族外出時要做好防禦保暖工作,儘量不要熱能喪失。
暴露在外的部位以圍巾、帽子及手套保護,或是在腰腹部放懷爐或暖爐
(胃冷消化差,容易造成血液供給不足),都有助於對抗寒冷。
作者:
s92456
時間:
05-11-21 19:37
標題:
回覆: 手腳冰冷!? 小心是雷諾氏症候群
喔喔~~"手腳冰冷"通常女生最容易了~我也不例外="=
看來得好好保養嚕~~~
作者:
魔流小白
時間:
05-11-22 22:43
標題:
回覆: 手腳冰冷!? 小心是雷諾氏症候群
看來我要好好保養身體囉^^ 我手腳也會冰冰冷冷捏....!!恐怖阿!!
作者:
gm我兄弟
時間:
05-11-22 22:54
標題:
回覆: 手腳冰冷!? 小心是雷諾氏症候群
太誇張了吧……
每個人冬天都會手腳冰冷吧……@@
作者:
伊索格林
時間:
05-11-23 08:09
提示:
作者被封鎖或刪除 內容自動遮蔽
作者:
p4nnu92x
時間:
05-12-31 00:38
標題:
回覆: 手腳冰冷!? 小心是雷諾氏症候群
thank you so much!!!
我還以為是我被子不夠厚,
所以手腳會冰冷呢,難怪一直加被子都没用.
原來是要從內調理啊,
真是獲益良多呢^^
作者:
minivoov
時間:
06-1-25 14:08
標題:
回覆: 手腳冰冷!? 小心是雷諾氏症候群
在美國,幾乎每5~10位女性中就有1位會發生,男性也不例外。
我也中了
難怪我每次開冷氣
肚子都會痛
可是不開又會中暑
真是兩難的問題啊
作者:
天羽櫻
時間:
06-1-30 19:59
標題:
回覆: 手腳冰冷!? 小心是雷諾氏症候群
《紅樓夢》裡賈府的老老少少,活動量少,日常飲食多精緻油膩,
加上體質弱,秋冬時節特別容易犯風寒感冒。
每當賈府的老太爺們嚷著食慾不振時,家庭醫生常笑著建議他們,
無須服藥,只要「飲食清淡、暖著一點,或餓上兩頓」,身體就會逐漸恢復健康。
放假常常3餐不正常呢...(笑
5.充足睡眠養陽氣
這個就................orz
我都是在養陰氣的說=皿=a
不用別人虛,自己就虛到不行了.../>ˇ<\
歡迎光臨 鐵之狂傲 (https://gamez.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