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幾千年來,幾乎無年無災荒,以至於西方學者把中國稱為“飢荒的國度”(The Land of Famine)。常平倉、義倉、社倉、惠民倉、廣惠倉、豐儲倉、平糴倉。清代學者秦蕙田一語中的地指出“名為備荒,實則加賦而已!”(《五禮通考》。賑濟、調粟、養恤、除害。災後補救政策不外乎安輯、蠲除、放貸、節約。繁役時加,不知存恤。我們從馮柳堂的《中國歷代民食政策史》、鄧拓的《中國救荒史》、張劍光的《三千年疫情》裡不難偵知中國生計之艱,災難危難之頻,苛捐雜稅之繁、歷代為官者之酷,實是促成中國幾千年來普通民眾生活在水深之中的真正原因。而這一切無不原於皇權天下和一黨專政,這種政治壟斷和經濟壟斷所帶來的災難影響,是無論怎麼估計都不過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