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標題: 【三國時代】扶不起的阿斗? [列印本頁]

作者: 雷斯魔    時間: 06-2-22 21:07
標題: 【三國時代】扶不起的阿斗?
阿鬥在三國上

真的是向大家那樣說的這麼的.....扶不起?

整天喝酒?賭博?玩女人?不上朝?

真的是這樣嘛?

[ 本文最後由 雷斯魔 於 07-8-1 07:48 PM 編輯 ]
作者: 不动如山    時間: 06-2-23 01:46
標題: 回覆: 【三國時代】扶不起的阿斗?
其实刘禅主要的失误是任用宦官黄皓,再有就是那句著名的“此地乐 不思蜀”的昏话。其他方面倒是不比别的君主突出。
作者: 雷斯魔    時間: 06-2-25 22:09
標題: 回覆: 【三國時代】扶不起的阿斗?
[quote=不动如山]其实刘禅主要的失误是任用宦官黄皓,再有就是那句著名的“此地乐 不思蜀”的昏话。其他方面倒是不比别的君主突出。[/quote]

那就只是 劉禪任用到宦官導致這樣囉

那怎麼被世人批評的一文不值
作者: 不动如山    時間: 06-2-26 02:27
標題: 回覆: 【三國時代】扶不起的阿斗?
当君主的就是这样,没有功就已经是过错了,况且他宠信的黄皓作恶不少,当然都算在他头上。
作者: 薩伊    時間: 06-3-6 22:04
標題: 回覆: 【三國時代】扶不起的阿斗?
我覺得這跟諸葛孔明也有一點關係
因為他盡心盡力要輔佐少主
最後仍然是一場空
加上劉禪“樂不思蜀”的說法太有名了
這樣不同的對比下
很自然的就讓他變成了一個“阿斗”
其實歷史上像他這樣的君王也不少啊~ = = \~/
作者: 櫻桃 友藏    時間: 06-7-5 16:26
在孔明死後
魏國攻下了蜀國 為了要讓阿斗降服
跟他說 只要你投降 我們保證讓你以後一樣有女人和美酒美女

在一堆忠臣極力反對下 阿斗卻竟然願意服從
可見 阿斗實在是非常的無能......

劉備時代 拼死拼活創出來一個國家
竟然就被一個阿斗給糟蹋成這樣

所以 扶不起的阿斗就是因為這樣被人罵

                       出處:知識+   
作者: KUQ    時間: 06-7-5 19:54
演義中確實加了許多羅貫中個人的想像,比方劉、關、張其實並沒有結拜為異姓兄弟,關羽的節操許多是羅貫中杜撰的,華雄其實是孫堅殺的,曹操應該死在關羽之前才對,羅貫中是站在蜀漢為政統的立場看所有事情,所以賣蜀的劉禪當然被羅貫中的鐵筆狠狠的修理一頓,不過以歷史來看劉禪確實是個庸君,這就要考驗臣下的智慧與幽默感了,姜維若是能和王翦一樣懂得揣摩君王的心意,就不至於處處受阻了。

順道貼張狗皮膏藥,這是維基百科寫的,參考看看吧!

據《三國誌》記載,劉備臨終前囑咐劉禪:「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劉禪繼位初期也確實聽從父親的遺命,「政事無巨細,咸決於亮」,放權給諸葛亮處理軍政大事。隨著劉禪對軍國治理的深入了解,開始對諸葛亮窮兵黷武的進行獨力北伐導致國力衰退的政策看法有分歧,可是基於劉備訂立的北伐統一中國恢復漢朝宗師室的既定政策和諸葛亮在國內的崇高威望,劉禪在諸葛亮主政期間,以團結為重,全力支持諸葛亮的北伐。

諸葛亮死後,據《三國誌》記載,劉禪廢除了丞相制,設立尚書令、大將軍和大司馬三職互相制衡,軍政事務分開。後來「乃自攝國事」,提出「須吳舉動,東西掎角,以乘其釁」,由蔣琬、費禕、董允等人主政,修養生息,積蓄力量後從長計議再北伐的政策,親自處理除了對外戰爭領域之外的國內軍政事務。諸葛亮死後蜀漢維持了近二十年的統治。

劉禪對於繼承了諸葛亮職務的姜維也諸多制衡,嚴重的拖慢了北伐的進度。可是由於劉禪對軍隊沒有可靠的控制權,不敢對主張急於北伐的軍方將領太過壓迫,導致施政方針混亂。而且劉禪對於宦官黃皓也頗為寵信,姜維畏懼黃皓,只得擁兵屯墾漢中的沓中(今甘肅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

最後蜀漢於263年亡國。蜀亡後,劉禪移居魏國都城洛陽。留下了「此間樂,不思蜀」的名句。給司馬昭留下了:「我無憂矣!」的好印象,成功地保住了性命。晉諡安樂縣思公,劉淵諡孝懷皇帝。


岔個題,看見樂不思蜀突然有感而"發",再貼一張膏藥

还珠语录

        是虫儿叫,哎吱哎吱(恃庞生骄,爱之适以害之)

        花间一壶酒,不坐不相亲(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面店、生姜(西藏、缅甸、回疆、准噶尔)

        山路走完了有水,柳树落了有花(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化力气为浆糊(化戾气为祥和)

        鱼家瓢虫(鳏寡孤独)

        从哪儿拿,还哪儿去(取之于民,还之于民)

        老天爷撒的网,逃也逃不掉(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噗吱噗吱(彼此彼此)

        鱼粗鱼细(呼之欲出)

        乐得像老鼠(乐不思蜀)

[ 本文最後由 KUQ 於 06-7-5 08:00 PM 編輯 ]
作者: mikelu123456    時間: 06-7-19 12:38
我個人認為,一方面是當時蜀國已無幾名有內政長才的武將了,加上大臣們勾心鬥角,即使姜維有再厲害的能力也無法重振,而大臣無法輔佐劉禪,劉禪又不如劉備,如此主上之能不足,臣下又無法輔佐,又加上黃皓亂政,國政怎可不腐敗?所以阿斗扶不起,一方面是自己的錯,一方面是臣之過啊.............
作者: 玄武神    時間: 06-7-22 14:41
其實阿斗比起吳國的末代皇帝孫X﹝忘了=.=﹞還算好多了

一個只是「昏君」、另一個根本是「暴君」
作者: 不动如山    時間: 06-7-22 16:38
孙皓,锯人脑袋的家伙。不过还是我说的那话,当君主的无功就是过。所以刘禅也不是很冤
作者: 玄武神    時間: 06-7-24 20:59
無功不一定是過,但讓你當到末代皇帝人家到是會把過全推到你身上
作者: 國師    時間: 07-2-2 14:29
再下看過大陸學者的研究說阿斗其實不笨....而且很聰明(是明哲保身吧!)
1.孔明死後20年才被滅國...表示阿斗非無能.昏庸.或暴虐無道!而屬國地小人少
再加上孔明6出歧山而無功...耗損國力太多!且劉被死後有派系分裂:先帝派(尊
從先帝遺囑)和軍師派(聽從孔明)...這樣還能撐20年!不錯啦!

2.~樂不思蜀~聽這句話就知道...阿斗真是劉備的兒子(心機有夠重)比《三國演義》的劉備眼淚
有過之無不及
為啥?當時阿斗以為亡國之君...是司馬氏的人來問阿斗會不會想念蜀國!如果他義憤填膺或者對
蜀國還抱有大志...等等。那他還有命嗎?甚至小小的感傷亡國之痛都會惹來殺機(司馬家可是非
常狠毒的哩!)...所以只好騙人說:樂不思蜀...裝白癡!司馬氏才不會起疑心。心想:反正這個白痴
有不會有威脅........就這樣阿斗瞞過眾人!安享晚年...

說真的後主可以撐這麼久才亡國...其次又身在司馬氏控制下,復國是無望啦!只好裝瘋賣傻
你說後主笨嗎?
作者: 涅然〞    時間: 07-5-17 00:13
歷史是由贏家所寫的。
作者: 玉日比    時間: 07-5-20 11:03
劉阿斗扶不起嗎?載於歷史月刊第 215期


劉禪即位時才17歲,當時天下三分,魏有州13,郡91;吳有州5,郡45;蜀只有州2,郡22。就人力財力而言,魏約占天下的65%,吳約占25%,蜀只占10%。以十分之一的力量面對魏、吳兩個強大的對手,不被人家吃掉,已非易事,還談什麼規復中原。阿斗在極其困難的處境下能維持40多年,也可以算是一位合格的守成之君。

劉禪前後當了41年的皇帝,從古到今做皇帝能做40年以上的有多少?恐怕不多。再者,蜀漢吏治冠於魏吳兩國,國內亦無權臣專擅,就這一點來說,歷史上更沒有幾個皇帝能夠相比,劉禪被稱之為明主並不為過。至於大家常以『樂不思蜀』一事來指責劉禪,事實上也是非常不公平的一件事。

改朝換代只不過是皇帝換了一個姓,君臣人等是否都有殉國的必要。特別是在大事已定、形勢無可挽回的情況下,是否可以放下武器,停止抵抗,以減少百姓生命財產的損失,又有什麼不好。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裡,總認為投降是一件恥辱的事情,身為國君者應該『國君死社稷』。然而劉禪的投降是以自己的生命來換取蜀中百姓不再受到戰禍之苦。如果為了『面子』而死守抗敵,那麼蜀中百姓的身家性命全都要為此而犧牲,以此來看,劉禪的投降沒什麼不對。

更何況,當年劉備入四川,若不是劉璋開門投降,劉備能夠如此順利的取得益州的統治權嗎?再者,三國時代末期,先是蜀漢對魏投降了;僅僅兩年之後,魏又向晉投降了(形式是禪讓,實質是投降);再過十餘年,東吳又對晉投降了。三國的結局都是一樣,我們有苛責阿斗一人的必要嗎?

至於「樂不思蜀」一事,絕不能簡單地認為是阿斗沒出息大禍可能隨即臨頭。對於司馬昭那種人,應該了解其陰險毒辣,所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是也。阿斗如果不是裝癡賣傻,而是讓司馬昭了解自己思蜀的真心,其實,前人早就看出阿斗是在裝傻。《三國志集解》一書引于慎行曰:「劉禪之對司馬昭,未為失策也。卻正教之,淺矣!思蜀之心,昭之所不欲聞也。」可見,阿斗比卻正聰明,正是面帶傻相,心中明亮。他能騙過陰險狡詐的司馬昭,化險為夷,絕非無能之輩。

若是以「樂不思蜀」來論斷劉禪無能與軟弱,那「何不食肉糜」的晉惠帝又該如何評價呢?或許在劉禪的心中,真正愚蠢的反而是勸他回答"先人墳墓皆在蜀中,無日不思"的卻正,而不是他。

......................................................................................................................
歷史月刊第 215期 有專題討論,有興趣去附近圖書館借借吧
作者: 國師    時間: 07-5-25 17:16
原來是這些資料啊!!!我的朋友有告訴過我類似的觀念哩......原來資料是由這裡出來的啊!!!
感謝...感謝!!!
作者: 校園阿宅    時間: 07-9-7 15:51
這讓我想到南唐李後主的亡國遭遇

不也跟阿斗同病相憐嗎

不過也正是因為如此

他們才能逃過一劫

李後主更是在獄中創作出大量千古傳誦的詞作

開創新的境界並成為辭中之帝

此明哲保身比阿斗還要了不起呢
作者: 深幽之人    時間: 07-9-17 00:11
標題: 回覆 #16 校園阿宅 的文章
不過李後主還是太嫩了

在他的詩詞還是顯露出思鄉之情

最後還是被賜死

在這相比下

薑還是老的辣
作者: 校園阿宅    時間: 07-9-18 13:07
原文由 深幽之人 於 07-9-17 00:11 發表
不過李後主還是太嫩了

在他的詩詞還是顯露出思鄉之情

最後還是被賜死

在這相比下

薑還是老的辣


毫無作為地苟延殘喘

這樣多活幾年下去的話

就算是一直感到快樂也是毫無意義的

不能算是高明
作者: 只是心賞    時間: 07-9-18 13:27
原文由校園阿宅 於 07-9-18 01:07 PM 發表


毫無作為地苟延殘喘

這樣多活幾年下去的話

就算是一直感到快樂也是毫無意義的

不能算是高明



如果 毫無作為 是指阿斗

不見得啊...

前面說的很清楚,

李後主我是不清楚啦 XD (被巴)

不過至少我認為,

國君給誰當都一樣,

只要是能讓百姓食足豐衣, (是這樣的成語嗎?... 被拖走)

是個好國君 就行了。

(茶)

人生短暫啊。
作者: 深幽之人    時間: 07-9-18 16:31
原文由校園阿宅 於 07-9-18 05:07 AM 發表


毫無作為地苟延殘喘

這樣多活幾年下去的話

就算是一直感到快樂也是毫無意義的

不能算是高明



若論治國

阿斗在位40於年

與李後主相比

誰賢誰昏

阿斗後期寵信黃皓是該罵

但是蜀國鷹派大臣姜維

年年興兵出爭  

窮兵黷武亦是蜀漢衰弱的主因

但蜀漢滅國時

朝中諸臣全力抵抗

比起李後主滅國時的情勢

誰賢誰昏 (兩人相比較)

阿斗在位時

蜀漢尚有四賢相(諸葛亮 蔣琬 費偉 董允)

李後主的南唐又有誰 (馮延己???)
作者: 校園阿宅    時間: 07-9-18 17:55
原文由 深幽之人 於 07-9-18 16:31 發表

但蜀漢滅國時

朝中諸臣全力抵抗

比起李後主滅國 ...


魏滅蜀之役並不是所有蜀臣都全力抵抗

像江油城守將看到鄧艾抄摩天嶺小路殺來時竟然嚇到不戰而降

朝中主和派領袖譙周也以蜀軍主力皆被困在前縣無法回師救援請求後主投降

雖然這時守緜竹的諸葛瞻父子已經陣亡

但是成都還是有足夠的兵力能夠應付鄧艾的先鋒軍[鍾會的主力軍還被姜維纏住]

阿斗卻沒有這麼做而選擇投降

棄可用之兵而不用怎能算高明



反觀戰敗的李後主雖然已經和父親中主李璟成了宋軍的俘虜

但是南唐諸臣[為啥大家只知道馮延巳啊]繼續擁立他的胞弟==齊王李景達成為新領袖

由名將劉仁瞻率領殘餘精銳繼續與宋軍纏鬥了十幾年

最後因為彈盡糧絕以致城破陷落

可貴的是在這段期間完全沒有任何變節投降者[原因請見通鑑記事本末之''劉仁瞻斬逆子''這段]

南唐可以說是五代十國中撐的最久的國家

就連宋軍平唐主帥=名將曹彬都佩服不已
作者: 深幽之人    時間: 07-9-18 20:27
原文由校園阿宅 於 07-9-18 09:55 AM 發表


魏滅蜀之役並不是所有蜀臣都全力抵抗

像江油城守將看到鄧艾抄摩天嶺小路殺來時竟然嚇到不戰而降

朝中主和派領袖譙周也以蜀軍主力皆被困在前縣無法回師救援請求後主投降

雖然這時守緜竹的諸葛瞻父子已經陣亡

但 ...



才2位叛將與一位主張投降的譙周

請對比一下南唐諸臣的作為???

之所以提馮延己

他當時可是南唐的2朝重臣 也是李後主時期的重要大臣

在請看看李後主登基之後有何作為???

阿斗在位期間與李後主在位時的政績對比一下???
作者: 校園阿宅    時間: 07-9-18 21:01
原文由 深幽之人 於 07-9-18 20:27 發表



才2位叛將與一位主張投降的譙周

請對比一下南唐諸臣的作為???

之所以提馮延己

他當時可是南唐的2朝重臣 也是李後主時期的重要大臣

在請看看李後主登基之後有何作為???

阿斗在位期間與李後主在位時的政 ...


沒聽過一粒老鼠屎會壞了一鍋粥嗎

什麼叫''才二三位''而已

更何況又不只有那些廢柴啊

馮延巳的重臣地位也是跟譙周等人不相上下

而且基本上只要國政不弄得民不聊生

國家也頂多原地踏步而已

這樣豈不是半斤八兩

如果真要說絕對昏庸

那全無心肝的南陳後主叔寶把國家搞得更糟

也是聽信寵臣施文彬等人的鬼話啊

連原本忠於朝廷的名將蕭摩訶都變節投降

結果才導致隋滅陳輕輕鬆鬆
作者: 深幽之人    時間: 07-9-19 01:57
原文由校園阿宅 於 07-9-18 01:01 PM 發表


沒聽過一粒老鼠屎會壞了一鍋粥嗎

什麼叫''才二三位''而已

更何況又不只有那些廢柴啊

馮延巳的重臣地位也是跟譙周等人不相上下

而且基本上只要國政不弄得民不聊生

國家也頂多原地踏步而已

這樣豈不是半斤八兩 ...


差多了

劉禪接位時

蜀漢先後面臨2次大敗  (先喪荊地與大將關羽.後敗大軍先帝病逝永安)

南中幾乎全喪

對比李璟雖敗於世宗

但是還保留一定的實力給李昱

劉禪在位時前期任用賢相

後期雖寵信黃皓

但是蜀漢主政大臣 董厥 諸葛瞻 姜維 都是忠臣

李昱在位時又有何做為???

縱使他是一名偉大的藝術家

但在為人君上遠不如阿斗阿.....
作者: 霹靂無敵貓    時間: 07-9-19 02:51
歷史上不少豐功偉業的皇帝都寵信過奸臣小人
秦始皇寵信過太監趙高
漢武帝聽信過奸臣江充
乾隆也寵信過大貪官和珅
怎麼偏偏只有劉禪被當成昏君
作者: 霹靂無敵貓    時間: 07-9-19 03:20
站在三國演義的觀點
大家當然會認為要支持漢朝

21世紀的今天
我們不應該在有愚忠思想
當年曹魏能取代漢朝
表示曹魏有民心支持
當時的百姓恨死政府才會有黃巾賊之亂
曹魏終結了漢末民不聊生的亂象
不然怎麼會有能力興雄兵去討伐各地諸侯呢?
總之做不好就該順應民意下台

劉禪的做法沒錯
他認為他自己沒能力
將權力下放給諸葛亮與其他有能力的官員
不會去干預
我認為當初的劉禪選擇投降是正確的選擇
而且劉禪才是一個真正愛江山的君主
天下不是劉家人的天下
是大家的天下
沒必要為了劉式政權殺的血流成河
魏晉並不是外國人也不是匈奴
魏晉入川後小老百姓還不是田照耕飯照吃
反而諸葛亮跟姜維在的時候一天到晚北伐消耗國力
對蜀國造成沉重的經濟負擔

民為貴 社稷次之 君為輕
凡事應該以民意為出發
而不是為了某個君主或是某個政權某個國號去奮不顧身的殺到頭破血流

中國歷史有多少英雄豪傑都口口聲聲說愛江山
結果是愛征服江山愛奪取江山愛控制江山
根本不是真正的愛江山
這跟台灣現在的政客口中說的"愛台灣"意思是一樣的
真的比阿斗還不如


[ 本文最後由 霹靂無敵貓 於 07-9-18 11:22 AM 編輯 ]




歡迎光臨 鐵之狂傲 (https://gamez.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