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標題: 體罰是否應受到質疑 [列印本頁]

作者: ~翔宇~    時間: 06-4-22 04:53
標題: 體罰是否應受到質疑
部分論者認體罰是為了達到教育上某種程度的警示 , 給予一種制約的效應 , 這樣的說法 , 看似合理 , 然而不免有如下的疑問 ,

一. 體罰之方式與教育目的之間的不當連結 - 從目的論出發

體罰確實能達到教育目的的理念乎 , 從目的論思考出發 , 這是相當令人質疑的 , 教育學生與體罰之間 , 兩者的關聯是如何被建立的 , 是否具有密切的關聯性 , 換言之 , 教育的目的能否以體罰之手段來達到 ? 而在眾多能到達到教育目的的手段中 , 體罰是能夠有效達到目的 , 且又是侵害學生權益最小的手段嗎 ? 不無令人感到質疑 .

二. 體罰忽視人之主體性的多元發展與可能性

以體罰來使學生走出自身的蒙眛無知 , 亦即將學生之學習過程中 , 以體罰方式來串聯整體的關係 , 換句話說 , 當學生作出某一不適當的學習態度或行為之際 , 加以處罰之 , 然後使其產生一種制約的效果 , 若作出某一行為就該受罰 , 那麼這樣的思考邏輯是否合理呢 , 首先 , 我想說明 , 這樣的想法無非高估了體罰的效益 , 更重大的是它低估了人之主體性的發展 , 也就是人格的建置自發性與可能性 , 人的主體發展是具有無限的可能 , 教育的理念應放在啟發人之價值體系的認知與獨創 , 這可以說已是一種共識 , 那麼從教育的理念來反觀內部細節的運作 , 就又猛地發覺竟存在著一種不合乎目的的手段 , 即體罰無視於人格價值的多元性與可能性 , 透過體罰甚至將學生的學習強硬地綁在同一條線上 , 而不合理地要求同質化 , 那麼這樣的做法便相當的令人感到不可思議 .

大家的看法是怎樣呢 , 體罰制度本身是否還有其存在的價值呢 ?
作者: 落日餘暉    時間: 06-4-22 06:54
標題: 回覆: 體罰是否應受到質疑
[/QUOTE]我認為,以我一個學生的角度來說

體罰真的是有他必要性的

某些學生真的是所謂的「不打不成材」的人(例如我XD)

與其利用獎賞提高成績,相對性,體罰更有效果(凡是當過學生的都知道)
[QUOTE]教育的目的能否以體罰之手段來達到 ? 而在眾多能到達到教育目的的手段中 , 體罰是能夠有效達到目的 , 且又是侵害學生權益最小的手段嗎 ?
教育的目的並非是以體罰達到

但教育本身需要體罰的協助

何謂侵害學生權益?

也許在別人眼中,這是侵犯人權的作法

但實際上呢?


為何會反對體罰?

我認為最大的因素就是考慮到那些:體罰過當的老師

常常有新聞報導,某學校某學生或家長告其學校老師體罰過當

於是便有人高聲疾呼,要廢除體罰,要老師們不能體罰

但實際上呢?


我不認為體罰有其不重要性,但我也反對過度體罰

在老師及學生的認同間,如何取得體罰的平衡才是最重要的

而不只是只在那邊喊來喊去的
作者: ~翔宇~    時間: 06-4-22 14:19
標題: 回覆: 體罰是否應受到質疑
三. 體罰之合理範圍建構的不明確性

體罰是一種干預學生權益的手段 , 這應該是無庸置疑的 , 然而干預權益的手段亦非完全不可存在 , 若在具備一定條件下 , 符合必要的合理範圍之內 , 那麼體罰也是能夠給予一種正當的地位 .

然而 , 從上述以觀 , 便會產生一個問題 , 便是合理範圍的體罰與過度的體罰兩間的區分標準應如何建立 , 畢竟兩者之間的本質是相同的 , 僅是程度上量的不同 , 因此其界線相當模糊 .

是故 , 與其去界定一個如此爭議之手段的合理範圍 , 倒不如放棄這樣的具有爭議的手段 , 而去找尋其他具有相同程度且干預較小的手段來行使 , 亦更能符合人之主體性的多元價值發展 .
作者: 落日餘暉    時間: 06-4-22 20:20
標題: 回覆: 體罰是否應受到質疑
[quote=~翔宇~]體罰是一種干預學生權益的手段 , 這應該是無庸置疑的 , 然而干預權益的手段亦非完全不可存在 , 若在具備一定條件下 , 符合必要的合理範圍之內 , 那麼體罰也是能夠給予一種正當的地位 .

然而 , 從上述以觀 , 便會產生一個問題 , 便是合理範圍的體罰與過度的體罰兩間的區分標準應如何建立 , 畢竟兩者之間的本質是相同的 , 僅是程度上量的不同 , 因此其界線相當模糊 .

是故 , 與其去界定一個如此爭議之手段的合理範圍 , 倒不如放棄這樣的具有爭議的手段 , 而去找尋其他具有相同程度且干預較小的手段來行使 , 亦更能符合人之主體性的多元價值發展 .[/quote]
的確,道理上來講是可行的

但有多少人會去實行呢?

且相反地說

因為干預較小,能對學生們產生的影響也較小

同時對成績的提拔也是可想而知的
作者: 玄武神    時間: 06-4-22 20:47
標題: 回覆: 體罰是否應受到質疑
體罰的行為或許是該改進﹝隨意打人、不分輕重之類的...﹞

但以我學生的角度來看...還是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父母師長誰不曾以「行動」來教導小孩?

在家父母或許可以用不準吃飯、不能出去玩...之類的管教小孩,老師能嗎?﹝一個不小心就準備上頭條囉...=.=﹞

怎麼可能妄想每個學生都聽的懂人生大道理?用講的就能讓他們學乖?﹝甚至處於叛逆期的學子...﹞

又如果用感化教育...全台有多少老師有多少有這能耐去磨呀...= =

雖然仍是問題叢生,但個人還是認為,要引導學生向正途,體罰還是有它的價值在
作者: ~翔宇~    時間: 06-4-22 23:57
標題: 回覆: 體罰是否應受到質疑
嗯 , 其實關於以體罰來達到引導學生於正途或者是使得成績較好這一點 , 不免讓我有這樣的疑問 , 似乎高估了體罰的效用 , 而且也低估了學生的人格發展的可能性 , 為何如是解釋 , 以下就此提出些許看法 ,

四. 體罰本身效用的有限性

體罰是一種以干預的手段來教導學生學習 , 然而從目的論思考以觀 , 體罰之手段與學習之目的是否有密切的關聯性 .

(一)從心理學之古典制約來看
體罰是否有效達到學習之目的 , 在此借用心理學上的研究 , 體罰是屬於一種古典制約中的態樣 , 亦即透過事件與事件之間的聯繫 , 而產生一種制約的效用 , 換言之 , 當某件事發生時 , 就以另一件事來影響 , 而逐漸產生一種心理上與行為上的制約 , 如當成績不好時 , 就以體罰來處罰之 , 因此只要成績不好就會遭受到體罰 , 而為了避免體罰 , 便必須有好的成績 .

(二)從相類似之髮禁制度來看
這樣的觀點看似合理 , 然而卻是一種相當詭譎的思想 , 從上述例子可以瞥見 , 為何成績不好就必須遭受到體罰呢 , 學習目的之標準是放在成績的高低嗎 , 這些其實大部人都認為是否定 , 然而何故還會保存如體罰這種奇異的手段來與學習之目的產生衝突呢 , 這是令人費解的 , 這樣的想法就有如先前的髮禁一般 , 為何髮禁的廢止能夠被理解 , 而性質類似的體罰卻無法突破呢 ?

(三)負面強化與正面強化
在心理學的相關教育理論之中 , 強調的不是像體罰那樣的負面強化的方式 , 而是注重正面的強化 , 如鼓勵等等方式 , 而在一連串的研究亦發現 , 使用正面強化的方式能夠更有效力與持續力的來加強孩童的學習 , 而若以負面強化的方式(如體罰) , 雖然一時之間具有相同的效力 , 然而一但拉長學習過程的線端 , 便會發現它的持續力相當薄弱 .

(四)創造力扼殺
最後回歸到人之主體性的發展來看 , 個人強烈地主張體罰是一種忽視人之多元價值的不合理手段 , 如前所述 , 體罰本身可能有好有壞 , 然而其本身最大的缺誤便是合理範圍的建立相當模糊 , 幾乎無一套明確的標準能夠使用 , 比方說以成績高低為標準 , 一般認為這是與學習最密切關的 , 因此以此為標準應較為妥適 , 但其實這樣的標準卻已經抹殺了人之主體性的多元發展與可能性 , 強硬地將不同的人之價值束縛在僵硬不變的標準上 , 而逐漸侵蝕剝奪了每個人的多元價值 , 在現今經常聽見的創造力扼殺 , 多少也是導因於此 , 所以個人才會強調體罰是一種低估了人之主體性發展的可能性 , 而高估了其效用的制度 , 站在現今教育的立場 , 人格發展的觀點 , 學習精神的建構上來看 , 體罰的合理性可以說和先前的髮禁一般 , 面臨了極大的質疑 .

五. 代結論 - 人性與人之常情之差異
最後仍不免想要訴說這樣的看法 , 理論的建構的確是必須考量到所謂的人性 , 然而人性與人之常情卻是不全然相同的概念 , 人性指的是一種普世的價值 , 而人之常情則僅是一種人之情感上的訴求 , 理論的研究必須考量人之主體性的發展 , 但是這樣的概念指涉的與其說是人之常情 , 要精確的說應該是人性的精神 , 因此一般的理論建構 , 往往對於人之常情大多是站在參考的立場 , 而非決定的判斷標準 , 明顯的例子如民意 , 大多數人似乎總高估了民意的訴求 , 而忽視了民意的合理性 , 因為多數人的意見 , 並非完全是對的 , 民意的形成也就不是全然的合乎民主 , 這是不同的概念 , 因此若涉及了專業性質的層次 , 一般而言 , 所謂的人之常情 人之情感上的訴求 民意 等等 , 僅是屬於參考的立場 , 而非是決定性的立場 .
作者: 玄武神    時間: 06-4-23 01:58
標題: 回覆: 體罰是否應受到質疑
等等...= =

上面說體罰是成績不好?

「體罰」和「成績好不好」沒有必然關係吧?

我們國中老師就講過:考的再差再爛我都不會介意,行為舉止學壞的才會打﹝擾亂秩序、抽煙、翹課之類的...﹞
作者: ~翔宇~    時間: 06-4-23 04:48
標題: 回覆: 體罰是否應受到質疑
[quote=玄武神]等等...= =

上面說體罰是成績不好?

「體罰」和「成績好不好」沒有必然關係吧?

我們國中老師就講過:考的再差再爛我都不會介意,行為舉止學壞的才會打﹝擾亂秩序、抽煙、翹課之類的...﹞[/quote]

嗯 , 這只是其中的舉例 , 然確實有部分論者仍保有這樣的不當連結思維 , 因此一便討論 , 且既然玄武神兄亦認為體罰與成績好壞沒有必然關係 , 為何不進一步的去思考體罰與所謂的引導學生於正途兩者間是否具有密切的關聯性呢 ?
作者: 天下創世    時間: 06-4-23 09:04
標題: 回覆: 體罰是否應受到質疑
嘿嘿 翔宇大辛苦了~~

我認為是這樣的~

體罰必須針對品行 而非功課 而且適用年齡不能超過國中 還有施教者應是父母

至於為何國中後竟然不要體罰 因為已經懂事 所以可以開始用講的

況且開始進入叛逆期 可能會造成反效果~
作者: 蘿莉天皇    時間: 06-4-23 09:08
標題: 回覆: 體罰是否應受到質疑
個人認為 問題是出於 "制度" 本身 而非學生與老師之問題.......

在現代思潮影響下 小孩已經越來越少 自然的 家長對於小孩子的保護也會比較多!!

而小孩也在現代思潮的衝擊下 理解到所謂的"自由思考" 姑且不論這是否不成熟與無知...

制度本身其實有一定程度的問題 學習不應該是用"強迫"的!! 現在的教育體制 感覺上似乎你國文英文數學很差未來就是廢物!?

強迫性質的通才教育 老早已經不適用了!! 一個班級 老師上課 程度差的聽不懂!! 程度好的不屑聽!! 請問真正從老師身上學到東西的有幾個? 我想用手指都能數的出來.......

其實學習 應該是自由的 想學就學 不想學就不要學 這樣才對吧? 你只是強迫要求每個人去學 似乎沒考慮到學不來與不想學的人的感受?

有人說:努力就會成功!! 學不來應該更努力!! 在我看來這種話與只是理想而且不切實際!! 如果說挑燈夜戰 就可以上台大 那台大學生現在不會只有這麼一丁點...........

成功要有很多要素 一點點的才能 些許的天賦 很多的努力以及勇氣 還有最重要的-抉擇 抉擇的方向如果錯誤 那努力根本是枉然!!

SO~~ 現在的教育的問題與爭議是否是因為沒有給學生太多的抉擇? 這是一個讓人深思的問題!!


另外 我認為對於行為不儉之學生 打架鬧事抽煙等等.... 退學記過體罰的方式有其必要性!!

但是我反對 因為要求成績而進行體罰 如果學生成績不好 我想是老師本身要反省 是否自己的教育方式出錯!! 而非用體罰逼迫學生達到自己的要求!!

不然我也可以說 老師教的很差 很爛 我是不是也可打老師?

再回頭討論學生的問題 如果一個學生 上課睡覺 發呆 看漫畫 下課嘻鬧 耍無聊 只要"不妨礙他人"我想都是無妨的!! 搞不好他就是天才 不屑唸書就能拿高分 也可能他家裡家才萬貫 不愁吃穿!!

我想 這跟其他人是沒有關係的!!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道路 看法不同 道路不同 價值觀也不同 也許有人打算直接從是勞工的工作 那他現在對於課業自然不會重視!! 這是ㄧ條錯誤的道路嗎? 應該不是 不然王永慶才高中畢業 身價卻上億是怎麼來的?

以上.........
作者: 蘿莉天皇    時間: 06-4-23 09:11
標題: 回覆: 體罰是否應受到質疑
[quote=天下創世]嘿嘿 翔宇大辛苦了~~

我認為是這樣的~

體罰必須針對品行 而非功課 而且適用年齡不能超過國中 還有施教者應是父母

至於為何國中後竟然不要體罰 因為已經懂事 所以可以開始用講的

況且開始進入叛逆期 可能會造成反效果~[/quote]並沒有這樣的感覺  其實似乎有些老師欺善怕惡=.="

我記得以前高中就有人跟老師嗆聲......

我媽都沒有因為成績而打過我 你這個靠我爸媽繳錢吃飯的傢伙有什麼資格因為成績處罰我?  你帶種試試看!!


恩........  其實我頗贊成這段話^^
作者: 落日餘暉    時間: 06-4-23 11:04
標題: 回覆: 體罰是否應受到質疑
嗯...先不論體罰是對品行或是成績

重要的是廢除體罰後的學校秩序

是否能不受到影響呢?
作者: 網路閒人    時間: 06-4-23 16:07
標題: 回覆: 體罰是否應受到質疑
體罰我也沒反對到哪去
只希望.....師範不會有教出不明事裡的人
看了第一層表面就扁人的老師.....是反體罰最大的原因
舉例吧
某人國中十分用功
但時常考不好
老師照樣把他和沒讀書考不好的人列為同等
上了高中因為這原因而變壞
等到社會版出現他的名字後
記者採訪到的國中老師與校方說:那個人從國中就開始不用功了
話說回來.....離我目前最近一次畢業之前..都沒有老師對我動過手=.=(當然 板子不記在內)
作者: 軒轅龍馬    時間: 06-4-23 17:40
標題: 回覆: 體罰是否應受到質疑
[quote=網路閒人]體罰我也沒反對到哪去
只希望.....師範不會有教出不明事裡的人
看了第一層表面就扁人的老師.....是反體罰最大的原因
舉例吧
某人國中十分用功
但時常考不好
老師照樣把他和沒讀書考不好的人列為同等
上了高中因為這原因而變壞
等到社會版出現他的名字後
記者採訪到的國中老師與校方說:那個人從國中就開始不用功了
話說回來.....離我目前最近一次畢業之前..都沒有老師對我動過手=.=(當然 板子不記在內)[/quote]

個人並不太認為十分用功的人成績會差到哪去~
就我本身親身的國中三年,許多同學都是最後一年努力衝刺考上好的高中
這當中,或有資質優異,或有強差人意的人
但我看到的人,都是努力就能成功

相較,有人頭腦很好,但不用功,最後只能填爛學校
也有前兩年功課在前面的同學,因為怠惰考差了

沒讀書考不好跟有讀書考不好的狀態是有天壤之別的
拿數學來說,ㄧ張空白卷幾撇紅線,跟一張滿滿計算演算但也有不少紅線
你覺得?老師會笨到看不出來嗎?
不讀書的同學,寫的作業
跟讀書的同學,寫的作業
又有一番不同呢~

回歸正題~
在下認為體罰是必要的
現在的小孩慘不忍睹= =
或許,他們智商比較高
但是他們的德性.....
(曾經....在回家的路上,ㄧ個國小學生騎著腳踏車衝過來對我說聲了X,就溜走了,當時心情實在是.....或許不能以一蓋全,但在博大的網路世界裡,通常所謂的網路小白....都是國小生)
想當初自己國小三四年級,連句粗口都不會罵,吵架都用你笨蛋之類的用語,何來今日之流暢語助詞呢?

你如何威逼這些小孩都沒用,每天唸他三小時,隔天照樣如此,相較於其他處罰,現在小孩最怕的莫過於是"痛"
只要不要太過的體罰就不必苛求
打個幾下手心,不傷身,又能達到效果~(痛苦的愛的小手.........)
作者: ~翔宇~    時間: 06-4-23 18:24
標題: 回覆: 體罰是否應受到質疑
嗯 , 其實我覺得成績好跟用功兩者之間 , 應該是屬於一種交叉關係(註一) , 如"集合"一般 , 兩者之間有交集 , 但也有互不相容的區塊 , 一般來說 , 所謂的成績好 , 大都指在主流價值下的所謂的升學式的學習 , 雖然我也想不這麼承認 , 從自身的經驗 , 再從自己國小國中高中母校 , 以及親人的學習過程來看 , 確實這樣的價值仍然保存 , 在此姑且不論是否好壞 , 然而仔細想想是否曾發現這其中有些許的詭譎呢 .

若說所謂的成績好 , 是在主流價值的升學式學習下所奉行的 , 那麼至少個人認為批判性的價值 , 就是從中給予解套的破解方式 , 人的價值是多元的 , 這是一再被強調的 , 為何必須強加所有人都束縛在同一的價值之下呢 , 是否有人能夠跳脫出這樣的思維 , 從另外的價值中發現自己的最大目的性呢 , 答案是有的 , 不過卻總是被人有意無意的忽視了 .

在此我舉一個小例子 ,

國小時我有一群好朋友 , 大家有著各自興趣 , 有人很喜歡讀書 , 有人喜歡畫畫(還出了一系列的漫畫) , 有人喜歡打扮 , 有人喜歡玩game , 有人喜歡打球 , 當時的國小母校 , 成績並非是一切 , 即便是班上倒數幾名 , 也可能是全班的靈魂人物 .

升上國中後 , 在我所居住的鎮上 , 只有兩間國中 , 其校風便是以標榜著能夠讓學生進入一流的公立高中(如中一中 中女中 等) , 從此時此刻開始 , 似乎就逐漸地決定了所謂的好壞之間的差異 , 我很慶幸當時因為某些人的提倡而禁止了能力分班 , 然而私底下其實仍然可以發現所謂的區塊劃分仍舊存在 , 如所謂的美術班雖然以美術為主 , 但允其這樣講 , 倒不如說是變體的升學班更為貼切 , 每一班雖然都是常態 , 但是在老師的教學中 , 依照著升學式的教學理念 , 也僅有部分人是被注意的 , 其餘的人則成為了如此價值下的邊緣人 , 包括了我幾個好朋友 , 愛畫畫的 , 愛玩的等等 .

高中後 , 開始產生更為具體的劃分 , 技職與普通高中的區分 , 我想這在目前仍舊具有相當的成績劃分的窠舊觀念 , 個人僥倖的地升上了普通高中 , 畢竟對我而言讀書的確是較能引起我興趣 , 且能夠掌握的 , 而那幾的好朋友則逐漸地失去了連絡 , 只在偶而的消息中聽見他們的生活 , 有人休學了 , 有人重考了 , 有人被退學了 , 不斷地在主流價值下掙扎著 , 面對著現實的壓力 , 已有部份人踏入社會開始工作 , 而在當時高中學習的我來說 , 這是相當大的打擊 , 那時的我還天真的認為 , 為什麼他們不好好的努力讀書考上好的學校呢 , 天真的我又豈能知曉他們心中的夢想竟是如此的大 .

最近的一次小學聚會 , 也是畢業後的第一次 , 大家相聚了 , 現在的我是某私立大學的法律系學生 , 正開展了另一斷的學習之路 , 我慶幸自己的求學歷程走的穩地而有目標 , 但當我面對他們時 , 讓我感到震驚卻是他們身上所帶有著那股強烈的批判精神 , 有人成為了髮型設計師 , 在自己的專業下走出一片天地 ; 有人立志於設計 , 本於自己對於畫畫的熱誠 , 重新走入這個領域 , 而我看著他們的作品 , 在看看自己 , 則猛地發現了自己的無知與愚昧 , 人的價值是多元的 , 這是不容抹煞的 , 站在主流價值之下的我們 , 又是否曾瞭解那些被排除於邊緣之人的想法呢 , 在不同的領域之中 , 仍舊有著努力的人 , 而努力則絕非等同於所謂的升學式學習 .

註一 , 概念之間的形式邏輯 ,
一. 同一關係 , 指兩個概念指涉的是相同的性質的事物 , 只是名詞不同 , 如火災與祝融 .
二. 互斥關係 , 指兩個概念指涉的是互不相同的事物 , 沒有交集 , 如狗與豬 .
三. 包涵關係 , 指兩個概念為包涵與被包涵的的關係 , 即上位概念包涵了下位概念 , 如人與女人 .
四. 交叉關係 , 指兩個概念為呈現交集的狀態 , 在交集之中是相同概念 , 但在交集之外則屬於不同的概念 , 如文書與印文 .
作者: 玄武神    時間: 06-4-24 01:48
標題: 回覆: 體罰是否應受到質疑
[quote=網路閒人]體罰我也沒反對到哪去
只希望.....師範不會有教出不明事裡的人
看了第一層表面就扁人的老師.....是反體罰最大的原因
舉例吧
某人國中十分用功
但時常考不好
老師照樣把他和沒讀書考不好的人列為同等
上了高中因為這原因而變壞
等到社會版出現他的名字後
記者採訪到的國中老師與校方說:那個人從國中就開始不用功了
話說回來.....離我目前最近一次畢業之前..都沒有老師對我動過手=.=(當然 板子不記在內)[/quote]

這些就算是老師的主觀概念了...﹝或許最應該從老師體制上動手?= =﹞

同樣的情況...我們國中老師反而是訓斥大家別因為她成績這樣就瞧不起她之類的...而讚揚人家頭腦不好卻仍用功而且操行也好...﹝記得班上人的確對她態度有改善...﹞

青少年時期血氣方剛似乎很難聽得進一些話...有時還真得用逼迫的方法

當時老師「以為我愛管嗎?我打你們罵你們是為你們好...﹝略﹞...以後你們就明白了!」

雖然不大服氣但對我而言真的得承認...老師那句話的確是說中了...= ='''
作者: andytank75126    時間: 06-4-24 20:21
標題: 回覆: 體罰是否應受到質疑
痾 在社會中 有法律存
違反的人要受刑罰
那學校有校規存在 違反校規的人當然要受罰
但是社會中的刑罰是由一群人 成為組織
然後經過法官考試 才有省判資格
那學校野應該有組織有考試 選出省判者
然後對老師提報檢舉的學生 做出判決
作者: 網路閒人    時間: 06-4-25 00:16
標題: 回覆: 體罰是否應受到質疑
[quote=軒轅龍馬]個人並不太認為十分用功的人成績會差到哪去~
就我本身親身的國中三年,許多同學都是最後一年努力衝刺考上好的高中
這當中,或有資質優異,或有強差人意的人
但我看到的人,都是努力就能成功

相較,有人頭腦很好,但不用功,最後只能填爛學校
也有前兩年功課在前面的同學,因為怠惰考差了

沒讀書考不好跟有讀書考不好的狀態是有天壤之別的
拿數學來說,ㄧ張空白卷幾撇紅線,跟一張滿滿計算演算但也有不少紅線
你覺得?老師會笨到看不出來嗎?
不讀書的同學,寫的作業
跟讀書的同學,寫的作業
又有一番不同呢~

回歸正題~
在下認為體罰是必要的
現在的小孩慘不忍睹= =
或許,他們智商比較高
但是他們的德性......[/quote]
應該有很多人看過類似案例
為了學測朝五晚九
讀的要死要活
第一次........12X
第2次.........16X

數學阿....讀的要死要活.....考試時搞不懂題目
還是一樣弄不出啥碗糕
[quote=玄武神]這些就算是老師的主觀概念了...﹝或許最應該從老師體制上動手?= =﹞

同樣的情況...我們國中老師反而是訓斥大家別因為她成績這樣就瞧不起她之類的...而讚揚人家頭腦不好卻仍用功而且操行也好...﹝記得班上人的確對她態度有改善...﹞

青少年時期血氣方剛似乎很難聽得進一些話...有時還真得用逼迫的方法

當時老師「以為我愛管嗎?我打你們罵你們是為你們好...﹝略﹞...以後你們就明白了!」

雖然不大服氣但對我而言真的得承認...老師那句話的確是說中了...= ='''[/quote]
我也問過"以前的"學長
當時別人先對他動手(4打1)
然後他反擊(1打4)
對方全掛彩(好像沒人知道他有學抬拳)
結果倒楣的還是我那學長.......

老師阿......以前還好.....出了不少有理想的
現在一大票都是為了薪水的
作者: 玄武神    時間: 06-4-25 01:20
標題: 回覆: 體罰是否應受到質疑
[quote=網路閒人]應該有很多人看過類似案例
為了學測朝五晚九
讀的要死要活
第一次........12X
第2次.........16X

數學阿....讀的要死要活.....考試時搞不懂題目
還是一樣弄不出啥碗糕

我也問過"以前的"學長
當時別人先對他動手(4打1)
然後他反擊(1打4)
對方全掛彩(好像沒人知道他有學抬拳)
結果倒楣的還是我那學長.......

老師阿......以前還好.....出了不少有理想的
現在一大票都是為了薪水的[/quote]

不太一樣的是我同學是女生...=.=

但老師沒管那件事的話她可能也會就這樣的沉了下去吧...

單純為了錢的話就不會當老師了...﹝更賺錢的行業多的是...﹞

要管三四十幾個學生...簡直和保母差不多吧﹝除非放牛吃草﹞
作者: 啞巴妖精    時間: 06-4-25 08:35
標題: 回覆: 體罰是否應受到質疑
如果.可以不用管學生的死活.當老師的何必浪費力氣?
個人觀感是這樣.只是.誰又可以那麼容易的放的下?
教出來的學生以後長大可以成材.相信才是老師最大的回報
其實.國小.國中.高中.大學.這些階段可以很容易明顯的看出
老師越來越不重視學生.到了大學也許一方面是學生心智上成熟了
也許是教授懶的管了.但是懶的管的時候.學生就會因此感謝老師嗎?
其實.應該不是因為交錢就最大吧?前陣子去學了一些相關知識
他並不是老師.但是我也交錢給他.但交完後.是用一種拜託的姿態
下去學習的.相反的老師們卻是要用拜託的姿態下去拜託學生要學習?
這樣算是對的觀念嗎??? 說實在的.連體罰都不怕的話.還有誰會管的住?
這原本就是維持秩序的一種方法.一種手段(當然其中不包括變態行為= =)
所以.個人相信.老師們其實也不太願意體罰的.誰願意冒著生命危險
去教導一個不相干的人?說穿了.學生?那關她們什麼事?他來上課
再講台上講他的.你們玩你們的.難道他就沒薪水可以領??
如果不是求好心切.又何必在乎學生們的死活?
作者: 闇之密醫    時間: 06-4-25 19:59
標題: 回覆: 體罰是否應受到質疑
最快建立權威的就是非常手段

體罰,如果不是打手心,以運動方式來矯正行為,尤其是放學之前罰跑步效果最佳

這種方法,在下滿讚同的

體罰是一種讓少年或小孩走入正確的道路,那為什麼讀書讀不好就要打呢?讀書的好壞

跟做人處事,關係不是很密切,而是在家裡,由父親母親言而力行,可是老觀念,花了

錢就把小孩交給學校,就是要管好,孩子是自已生的,卻要花錢給人管,一開始就不正

確,但日子還是這麼過,會人說:嘆,經濟差。有能力生小孩卻沒能力照顧小孩,就只

好花錢消災~學校是吸收知識的地方,變成另一個家?!
作者: 網路閒人    時間: 06-4-25 22:50
標題: 回覆: 體罰是否應受到質疑
[quote=玄武神]不太一樣的是我同學是女生...=.=

但老師沒管那件事的話她可能也會就這樣的沉了下去吧...

單純為了錢的話就不會當老師了...﹝更賺錢的行業多的是...﹞

要管三四十幾個學生...簡直和保母差不多吧﹝除非放牛吃草﹞[/quote]
其他更賺錢的或許有風險吧.....
國中時的社會老師一直說他適合當水電工(不是拍A片那個) 說到最後還是沒當
老師的話.....和公務人員一樣有鐵飯碗之稱
而還寒暑也大概不會上到多少班薪水照領
綜合而言....應該可以排在電子類 醫生之後
作者: hydralisk    時間: 06-4-27 00:39
標題: 回覆: 體罰是否應受到質疑
我絕得不用廢除體罰

只要在體罰學生前說明原因

這樣就行了
作者: ~翔宇~    時間: 06-4-27 22:20
標題: 回覆: 體罰是否應受到質疑
一. 體罰與一般人之情感認知

大部人基於情感上的訴求或者是傳統的概念 , 一般仍皆認為體罰具有不可消除的效用 , 誠然 , 現今青少年及兒童在資訊快速流通的今日 , 每每強化了彼此間的個別性與反抗性 , 造成一種似乎脫離原有社會價值的行為思想 , 因此為了導正就合理化了體罰的使用 .

二. 教育學習的目的 - 獨立思考能力的養成

惟在此不免仍欲提出這樣的想法 , 人格發展的養成是教育學習的重要一環 , 而人格內涵價值的建立尤為重要 , 現今物質流通資訊快速變化確實大大地影響了人們的思維與行動 , 且在自由多元主義之下 , 強調的是個體之間的獨特性質 , 但是在揉合了物質的資本主義後 , 卻隱藏著將人們分割成無形市場的小分子 , 看似多元自由的選擇 , 其實是將人們的多樣價值同綁在一條紐帶之上 , 彼此之間在形式上是多樣個體 , 然而實質上卻是空洞的價值 , 在近代科學化的 實證化的要求下 , 人們內在價值的模糊已然成為重要的議題 , 是故 , 現在常聽見所謂的道德教育 公民教育等無不試圖重新找尋人之主體性的內涵價值 .

三. 體罰與教育學習目的之間的關聯性

從此以觀 , 教育目的除了所謂的知識的傳授外 , 更重要的是建立起學習者獨立批判思考的能力 , 亦即主體性價值體系的建立 , 此種教育更可說是"道"的傳授 , 一種精神的傳承 , 那麼如此具有人格性質的教育 , 單純地以外在形式的體罰能否達到此目的呢 ? 換言之 , 在欲追求人之主體性價值的建構時與以體罰作為達成目的的手段 , 不管是直接抑或間接 , 手段與目的之間的關聯性真得能夠連結起來嗎 ?

因此現今學生普遍存有(相對於個案的發生)的價值空洞化 , 人生目的的模糊 , 生命意義的未知等 (此應是可以感同身受而具體瞭解的) , 而欲解決如此的難題 , 透過教育的方式 , 所欲追求的應該是重塑人之主體性的內涵價值 , 而以具體的方式如道德教育 公民教育等來落實 , 純粹形式的體罰是否能達到這樣的目的 , 不免高估了體罰制度 , 也低估了人之價值 .

四. 代結論 - 簡論制度之性質

制度的轉變 , 本非一蹴可及 , 然而制度本身是不斷地更新卻是可以想見的 , 從社會學之功能論的觀點以觀 , 一個制度在社會中提供了某種程度的功能 , 來促進社會運作的效率與穩定 , 然而社會本身並非一成不變 , 因此制度原有的功能無法達到變遷社會的需求時 , 便需要修正甚至是廢止而遭取代 , 對於一個制度本身 , 永遠是處在一個備受質疑的狀態 , 很難想像會有一個全然無瑕疵的制度存在 , 因此也就無法以制度本身來合理化自己存在的價值 , 一切制度皆必須回歸到個人來做檢討 , 重新地來檢視它的合理性 , 而非絕對地全然地抹殺了質疑空間的討論 , 且又單僅以制度本身來合理化 , 成了一種以前就有現在也應該可以有的詭譎思維 .




歡迎光臨 鐵之狂傲 (https://gamez.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