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標題:
如何分辨二戰的反戰車自走炮、突擊炮、驅逐戰車
[列印本頁]
作者:
青空。天夜
時間:
06-5-17 20:30
標題:
如何分辨二戰的反戰車自走炮、突擊炮、驅逐戰車
如何分辨二戰的反戰車自走炮、突擊炮、驅逐戰車
自從第一次世界大戰末期,出現了一種一種就做tank的怪物,不但
轉變了戰爭史,也改變陸戰原本一成不變的戰術,可是俗語說一物
克一物,為了對抗戰車,世界列強也都發展出不同的反戰車武器,
再加上第二次大戰的洗禮,反戰車武器更加多變也更加成熟,其中
以反戰車自走炮就最具影響力,但是由於各國的戰術不同,而且種
類繁多,因此常常造成混淆的情況。不斷如此,在分類上也有許多
方式,我基本上反戰車自走炮分成三類:
反戰車自走炮、突擊炮、驅逐戰車
但是我必須特別提醒一下,蘇俄在反戰車自走炮的分類上並沒有如
此複雜,蘇聯將所有的裝甲火炮同稱“自走炮”,甚至連一般的自
走炮和反戰車自走炮都沒有沒有分類,全部簡稱-SU(德文
Samokhodnaya Ustanovka的縮寫,俄文寫成CY,意即自走式)。
我是認為蘇俄的分法應該是最基本的,但是為了因應戰術的不同,
美國和德國又將反戰車自走炮細分出驅除戰車和突擊炮兩種,而我
為了方便分析,我將全部俄製自走炮分成反戰車自走炮和驅除戰車
兩種。
<<反戰車自走炮>>
反戰車自走炮,顧名思義,就是將反戰車炮裝載具上的裝甲車
輛,但是反戰車自走炮大多都是在戰爭中應急的產物,所以缺點很
多,例如防護能力薄弱,火炮無法旋轉的等等...
大多出現在二戰初、中期,之後多被驅除戰車取代。
德國的反戰車自走炮:
要說德國的反戰車自走炮非先提到德國的戰術,初期德國的裝
甲部隊並沒有步、戰協同的觀念,步兵和戰車是分開作戰的,正由
於缺乏這觀念,如果步兵部隊遇到裝甲部隊,但是德國很幸運的在
西部戰線所遇到的是不注重戰車的法國和戰力薄弱的波蘭,步兵師
並不常遇到裝甲部隊,就算遇到也因為數量稀少用一般的反戰車炮
就可輕易的解決,所以德國並沒有很注重反戰車自走炮的研發,僅
有202輛I號戰車搭載捷克的47mm反戰車炮,變成反戰車自走炮。
但是德國在入侵俄國時就沒有那麼好運了,俄國在當時是少數注重
裝甲武力的國家,德國有許多步兵師遭到裝甲部隊的攻擊而損失慘
重,偏偏剛好希特勒為了入侵俄國將10個裝甲師擴增為36個裝甲師
實在沒有多餘的戰車可以部署在步兵師或摩扥化步兵師,只好將老
舊的II號戰車改裝,成為反戰車自走炮,並在步兵師或摩扥化步兵
師成立反戰車自走炮營。
德國算是一個非常活用反戰車自走炮的國家,除了用戰車改裝成反
戰車自走炮之外,連半履帶裝甲車和輪型裝甲車都有安裝反戰車炮
而成為反戰車自走炮,如此濫用反戰車自走炮,都默默的說明了德
國在二戰中所遇到的困境。
蘇俄的反戰車自走炮:
其實蘇俄在戰爭初期有許多性能優良的輕戰車,但是由於蘇聯
本身拙劣的戰術和德軍閃電戰的猛烈攻擊下,在戰爭初期幾乎消耗
殆盡,而新一代的T-34戰車也才剛剛生產,數量根本無法應付越來
越激烈的戰爭,這時候德軍的貂鼠系列的反戰車自走炮給俄軍一個
靈感,決定依樣畫葫蘆,用T-70的底盤改裝成反戰車自走炮,成為
SU-76自走炮,但是薄弱的裝甲和惡劣的操作環境使得SU-76被蘇俄
士兵厭惡,也許正因為如此,蘇俄只有一種開放式炮塔的反戰車自
走炮。
美國的反戰車自走炮:
美國在二戰中,對裝甲戰術的運用可以說是一個滿可笑的國家
,這點從美國對反戰車走炮的運用上就可以看出。老實說,反戰車
自走炮是一種很不優秀的裝甲車輛,德、蘇要不是因為戰況吃緊,
才不削使用反戰車自走炮,反而物資充沛的美國卻也使用反戰車自
走炮,主要原因美國的軍官對陸戰依然停留在壕溝戰的水準,陸戰
依然以壕溝為至勝法寶,而戰車止不過是用來突破壕溝的武器,只
要用pak就可以輕易擊毀。
可喜德國的閃電戰敲醒的美國,發現壕溝無法承受閃電戰的攻
擊;可悲的是美國依然受到傳統戰術的影響,依然認為最好的反戰
車武器是pak,而不是戰車,戰車只不過是用來突破壕溝的武器。
而面對快速移動的裝甲部隊,必須將pak自走化,才能趕上敵人的
裝甲部隊。
直到美國的反戰車自走炮在北非戰場受到嚴重的損失,才發現
這是錯誤的思想,之後重新研發出驅逐戰車來。
<<突擊炮>>
突擊炮,德文為Sturmgeschuetz,英文為Assault Gun,如果
光看中文一時間還會無法理解其意(不知誰翻譯的?真是有夠爛!)
,如果看英文的話,馬上可以了解它的意思,就是一種專門進行攻
堅、攻擊的自走炮。
突擊炮的戰術運用和一般的反自走炮有許多的不同,其中最大
的不同自走炮都用在守勢,而突擊炮則是用在攻勢。
突擊炮是德軍獨有特產,主要是根據一次大戰的經驗,認為步
兵需要一種結合火力、防護力、機動力的火炮,用來摧毀一般榴彈
炮不易摧毀的掩體或防禦工事,尤其是街道戰時特別需要這種武器
,換句話說,突擊炮原本不是用來進行反坦克任務的。
但是反戰車自走炮實在無法執行他原本提供步兵反戰車能力的
任務,反而必須用原本不用來反戰車的突擊炮來替代反戰車自走炮
,套一句小林源文的作品“裝甲擲彈兵”中的一句話:
對擲彈兵而言,突擊炮就等於是救星。
所以從III號突擊炮開始裝48倍徑的反戰車炮時,Assault Gun
的定義就越來越含糊不清,這種情況有點類似汽車界對GT的定義也
是越來越多種是一樣的。
更要命的是,不知從何開始,竟然也開始把蘇聯的自走炮也稱
為突擊炮,因為蘇聯的自走炮完全不是為支援步兵而攻擊敵人陣地
而研發!稱為突擊炮實在是太離樸了。
而德軍也對突擊炮定義也大傷腦經,因為突擊炮不是用來反坦
克的,如今卻被用來反坦克;如果突擊炮被用來反坦克,就不應該
叫突擊炮,而應該叫驅除戰車或反戰車自走炮,但是這裝甲車原本
是為了攻擊敵人陣地而設計的,所以應該叫做突擊炮,不應該叫反
戰車自走炮或驅逐戰車,結果突擊炮到底是叫突擊炮還是不叫突擊
炮!?
在頭昏腦脹之下,德軍只好又將突擊炮細分成兩種:
一種叫突擊加農炮(德文Sturmkanone,英文Assault Cannon),專門
用來反坦克,基本上和驅逐戰車並無兩異。
另一種是執行原來突擊炮的任務,攻擊敵人陣地,並依火炮不同分
別稱突擊迫炮和突擊榴彈砲兩種。
<<驅逐戰車>>
如果直接看中文,你一定一開始又搞不懂甚麼是驅逐戰車,然後
只好直接從字面上翻譯,“驅逐戰車是一種用來驅逐敵人的戰車”
...
如果看看英文Tank Destroyer,Destroyer翻成中文除了有驅逐
之意,也代表消滅的意思,所以Tank Destroyer應該翻成戰車獵殺者
(車)才對!不知哪個傢伙竟然翻成文不對體的“驅逐戰車”!真是
有夠....
除此之外,我想大家這下都應該知道驅逐戰車的任務甚麼了,就
是要獵殺戰車,尤其是一般戰車無法獵殺的重戰車,由於要獵殺一般
反戰車武器無法摧毀的戰車!驅逐戰車通常搭載一門一般戰車無法搭
載巨大火炮。
事實上,驅逐戰車是屬於一種戰車,而不是自走炮,但是因為德
軍的驅逐戰車很像突擊炮,所以我想一併討論。
蘇聯的驅逐戰車:
蘇聯的驅逐戰車受到德軍突擊炮的很大影響,時間在庫斯克戰役
前夕,俄軍擄獲到一輛Tiger I,並馬上進行一連串的測試,發現俄
軍目前的戰車無法在遠距離擊毀Tiger I,當蘇俄軍官看看虎式,再
看看他們的KV-1,不禁露出不安的表情,要求馬上將最新研發出來的
85mm炮自走化,變成Su-85,並加KV改裝成Su-152,蘇聯的驅逐戰車
就開始新的歷史。
好玩的是,當二戰末期,蘇俄已經成為攻勢,也已經出現JS-2和
T-34/85,驅逐戰車就應該不需要再生產下去,但是蘇俄依然大量的生
產,因為當時的生產體系已經失控了,主要的原因是德軍雖然已經成
敗像,但是依然讓俄軍損失慘重,為了保持數量的優勢,俄軍一直不
停止驅逐戰車的生產線,但是事實上,當俄軍使用驅逐戰車進攻時,
損失反而更大!
德軍的驅逐戰車:
德軍的驅逐戰車和突擊炮有密切的關係,我先說明突擊炮的兵種,
突擊炮是一種自走炮,部署上擲彈兵師的突擊炮營,突擊炮並非戰車,
成員叫做砲兵,而非裝甲兵。
而當突擊炮開始安裝一門48倍徑的戰車炮時,古德林就一直希望能
將突擊炮納入裝甲師裡面,但是步兵師和裝甲師都採取反對的意見,步
兵師是不希望權力喪失,而裝甲師則是不削使用砲兵的武器。
但是戰車的數量不足的問題一直困擾的德軍,所以裝甲師要求生產
一種比擲彈兵師的突擊炮更優秀的反戰車載具,這並不是裝甲師看不起
突擊炮,而是突擊炮的防護力和火力已經無法應付大戰末期的裝甲水準
,而從1943初期開始,德軍的裝甲師開始部署驅逐戰車,大多部署在驅
逐戰車營,成員為裝甲兵,德軍的驅逐戰車為了增強防護力,外型的線
條多半都相當簡單,不似突擊炮那樣複雜,就算有比戰車強的火力,由
於沒有旋轉炮塔,也只能算是守勢的武器,德軍大量生產驅逐戰車,雖
然彌補戰車的不足,但是資源挪用的結果,依然妨礙到戰車的生產,兩
者之間的取捨其實是滿好玩的。
美軍的驅逐戰車:
美軍的驅逐戰車在全球防衛雜誌185期就已經有提到了,我想我不
用多加累述,但是有一點我多想多提一下,德、蘇的驅逐戰車都是為了
增取時間和數量而不得不妥協的戰車替代品,而美國卻拿來當作反戰車
武器。但是事實上,最好的反戰車武器依然是戰車,美國依然沒發現這
點,結果M10和M36等等美國驅逐戰車造型已經和一般的戰車幾乎無異,
除了裝甲能力較差之外,真和一般的主力戰車沒有多大的差別,而美國
的大部分的主力戰車M4直到諾曼地登陸之後依然裝一門75mm短炮身戰車
炮,真是讓人感到唏噓不已...
轉自:台灣裝甲騎兵團
歡迎光臨 鐵之狂傲 (https://gamez.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