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標題:
陳炯明與粵軍
[列印本頁]
作者:
HOLMESLEE
時間:
06-8-7 02:39
標題:
陳炯明與粵軍
過去讀到廣東省長朱慶瀾將省長親軍的半數(20營)交予孫文,並由陳炯明統領這批部隊前往閩南進行護法,稱為「援閩粵軍」。從上述的文字上,感覺不出有何異處,但是若配合上其他的歷史記錄,就會不禁想問,為何要將軍隊交予屢次不聽孫文號令的陳炯明?最近我終於了解到了何以身為文人的陳炯明得以掌握援閩粵軍的軍權了。我們回溯一下陳炯明與孫文的歷史,就會發現他們在討袁的議題上,便產生了歧見。早先在二次革命中,陳炯明本欲持重以對,不願倉促與袁軍對壘,但在孫文的命令下,只好倉促起兵,最後招致大敗,從此為孫陳關係埋下陰謀。在孫文組織中華革命黨,積極進行討袁活動時,陳炯明則另組中華水利促成社與孫文競爭東南亞華僑的捐款,這一行為使得孫派人士十分敵視之。在護國戰爭時,陳炯明潛回惠陽,號召舊部,組成「討逆共和軍」。陳炯明的共和軍在護國戰爭中,雖然堅持與盤踞廣東的龍濟光(親袁軍閥)為敵,但一直不為護國軍各部接納,因此在護國戰爭結束後,陳炯明便將部隊整編為20營,交歸廣東省政府收編。1917年,孫文成立軍政府號召護法,適此時廣東省長朱慶瀾為桂系軍閥排擠,遂將所部省長親軍的半數20營交予孫文,孫文再以此批軍隊交付陳炯明,組成「援閩粵軍」。當時孫文身邊的軍事人才並不少,何以屢屢抗命的陳炯明得以出線成為該軍總司令?況且陳炯明也從未受過正規軍事訓練。如果朱慶瀾交回的20營省長親軍即為當初陳炯明的共和軍20營,同時考慮到當時軍隊與軍官的特殊關係,孫文便縱然十分不樂意,也只能由陳炯明出掌該軍,否則其他人也無法指揮該部。這樣就能解釋為何後來陳炯明能將這隻「孫文親手培訓的部隊」牢牢地掌握在手中,並在往後孫陳矛盾浮現時,這批部隊還能面不改色地對孫文所在地發動攻擊了。
作者:
JGHUOBVU
時間:
06-8-18 16:40
剛剛看到嚇一跳 因為我有個國中同學就叫陳炯明XDDD
歡迎光臨 鐵之狂傲 (https://gamez.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