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標題:
鴨嘴魚
[列印本頁]
作者:
冰 戀
時間:
06-11-16 02:46
標題:
鴨嘴魚
「魚的嘴巴竟然長成鴨嘴形狀的,太奇怪了。」昨天上午,蕭山王先生打來電話,前天下午他在蕭山東塢水庫邊,發現了這麼一條怪魚,因為好奇,王先生把它帶回了家。
50多釐米長的身子,又長又扁的嘴巴已經佔了一大半,和龐大的頭部相比,身子骨尤其顯得瘦弱。小魚週身光滑,深灰色的魚身像小海豚一樣,沒有鱗片。
「杭州海底世界」的工作人員譚小姐告訴記者,這條小魚叫匙吻鱘,民間又俗稱「鴨嘴魚」。這種生物已有1.5億年的歷史,最大可長至1.8米、重60公斤。匙吻鱘吃的是水裡的浮游生物,原產於美國中部和北部的湖泊和海灣沿岸地帶,性情溫馴,易於捕撈,因嘴長得像一個長長的湯匙把而得名,與中華鱘同屬一個家族,國內已有養殖。另外,匙吻鱘的魚子還可以做成美味的魚子醬,有「黑色金磚」的說法。
來源:錢江晚報(2006年07月27日)
[size=+1]
匙吻鱘簡介
作者:
b92330138
時間:
06-11-16 13:56
鱘魚裡面大概只有這種匙吻鱘是細皮嫩肉的,其他的鱘魚身上都有象徵著他們久遠年代的硬鱗,側邊還有骨板,跟一般魚麟不一樣...
雖然嘴巴像鴨嘴,其實把它翻到正面一看會發現它的口部其實不大,大概在"湯匙"的基部,方向朝下(鱘魚也算是底棲的)...
以前吃魚子醬都很講究,由於當時匯入裏海的各條河川提供豐富的營養鹽類得以培育鱘魚愛吃的一種藻類,環境得天獨厚,裏海產的Beluga種被認為是最高級的魚子醬,現在Beluga等等以前被捕捉太多的品種面臨絕種的危機(其中光是Beluga的數量已減少90%),開始有人進行復育計畫甚至已經有放流魚苗進入裏海的動作...
如果想養鱘魚,水族館有在賣小隻的龍王鱘(應該是中華鱘,不太確定),不過要求水溫低溶氧量也較高,我同學試了兩三次都沒成功(就是都葛掉了= =)...
作者:
k66unknow
時間:
06-11-16 21:19
翻了翻手邊的資料
-------------------------------------------------------------------------
牠的學名
Polyodon spathula
英名 Paddle Fish,Spoon-Bill Cat
吻端呈平盤狀伸長 是Polyodon科鱘魚的主要特徵
其吻的前端呈船槳狀 體表細長且鰓耙較長
與分布在中國的
Psephurus gladius
都是以浮游生物為食的兩種鱘魚
通常於每年的6~9月間進口10~15公分幼魚
飼養的水族箱至少需90公分
水溫已攝氏15~22度為宜
喜中性至鹼性之水質
可餵食海藻或豐年蝦 一天兩次
若飼養於小魚缸中 則其吻會上上下下擺動 甚至受傷
--------------------------------------------------------------------------------
鱘魚的飼養成功的機率完全取決於魚苗的品質與設備
這種太空鱘[匙吻鱘]算是好養的品種了
而b大所說的龍王鱘 應該是學名為
Acipenser guldenstadti
至於中華鱘有兩種可能 一個是中國鱘[彩色鱘魚][
Acipenser Sinensis
]
而另一種是長江鱘[
Acipenser dabryanus
]
[
本文最後由 k66unknow 於 06-11-16 09:21 PM 編輯
]
tn_Psgla_u0.gif
(3.69 KB, 下載次數: 64)
06-11-16 21:21 上傳
點選檔案名稱下載附件
Psephurus gladius
歡迎光臨 鐵之狂傲 (https://gamez.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