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標題: 關於"劉銘傳" 的作風與作為 ? 歡迎批評與指教! [列印本頁]

作者: 涅然〞    時間: 06-11-27 23:02
標題: 關於"劉銘傳" 的作風與作為 ? 歡迎批評與指教!


今天我們偉大的歷史老師呢

教到了我們台灣的巡府劉銘傳時

說了一些國中時完全沒聽過的故事


話說涅某在國中時

唸到關於劉大人的事蹟呢

都是褒的 正面的 (如電燈哪 火車等)

但是今天上完課之後

我對他改觀了 (因為小弟才疏學淺,以下言論若有錯誤請多多幫涵。)

-囧-囧-囧-囧-囧-囧-囧-囧-囧-囧-囧-囧-囧-囧-囧-囧-囧-囧-囧-囧-

話說劉大人小時候

是在幫他的爸爸做走私的工作

長大後 與道上的麻吉們加入了李鴻章組成的淮軍

因為很會打仗而慢慢步向了巡府的道路

所以劉大人與沈葆禎等儒生不同,是因武而當官。


在台灣時,有次因為某小兵做錯了某件小事情(忘了,人老了不重用了。)

而把他砍頭了

因此而被冠上 (似乎是) ,  酷吏 的稱號。


在中法戰爭時,因在基隆的戰事節節敗退,而退往淡水(?) 因為想要往南部逃而被氣憤的萬華居民軟禁在龍山寺 (笑)

原本在被派到台灣時,還有一個叫做劉x的人,但是此人是左宗棠那一派的人,而劉大人是李鴻章那派的人

在某天(?)劉大人就稟報朝廷說劉x貪污,接著劉x就被調內地。


然後劉某還有個事蹟是興建鐵路,但是,由於建的非常不符合實際需求(話說日軍來台時用火車在士兵時還需要有人來推)

所以在日治時期便全數被拆掉。

(還有個劉某真正待在台北不敢南下的原因我忘了)

當劉某離台時

他欠了一屁股債,財政是赤字


雖然以上言論皆屬於貶責

但是

他所做過的事蹟也不逞多讓

在下為某高中的高一學生

撇人也許有許多言論不當的地方

歡迎批評與指教

僅上。

[ 本文最後由 涅然〞 於 06-11-27 11:11 PM 編輯 ]
作者: HOLMESLEE    時間: 06-11-28 23:41
標題: 《台灣通史‧劉璈列傳》:「
劉銘傳是團練起家的(從其父起便已築塢自衛了),他所部的銘軍(軍號來自他的名字,可見該部隊與劉銘傳的關係了)可是李鴻章淮軍的悍將。
劉璈與劉銘傳的二劉之爭,可就是中國史上常見的派系問題,也是台灣史上的大事件。
劉璈屬湘軍,為左宗棠的部屬(幕僚);而劉銘傳自不待言,是淮軍。湘淮之爭幾乎在平定太平天國時代,便已種下,而偏偏這兩者又是湘、淮系的"鬥將"。特別是此前在平捻亂時,劉銘傳曾攘奪鮑超(屬於湘軍系統)的戰功,這點曾是導致湘淮兩系失和的原因之一。因此,來台後,劉銘傳刻意經營台中、台北,其意便是想遠離在台灣(今台南)的台灣道台劉璈。其實,二劉之爭除了是湘淮之爭的延續外,還是劉銘傳與劉璈間的意氣之爭,在施政上,二劉處處針鋒相對。
在中法戰爭期間,台灣被法軍封鎖,軍餉糧秣均無著落,劉銘傳便找上板橋林家"跑贊助",板橋林家也慷慨地(也由不得他們不慷慨)"樂捐"了一大筆,然而此事後來為劉璈參了一本,說劉銘傳貪污。同時,劉銘傳也反咬劉璈在台灣貪贓枉法,於是劉璈不久便被調離,不久病故。而劉銘傳也沒能在台灣多待,不久也被調離台灣。
其實,在《台灣通史》中,對劉銘傳與劉璈都有很好的評價,但兩者不和,積不相容,就令人感到惋惜了!
附:
《台灣通史‧劉銘傳列傳》:「連橫曰:臺灣三百年間,吏才不少;而能立長治之策者,厥維兩人:曰陳參軍永華,曰劉巡撫銘傳,是皆有大勳勞於國家者也。永華以王佐之才,當艱危之局,其行事若諸葛武侯;而銘傳則管、商之流亞也。顧不獲成其志,中道以去,此則臺人之不幸。然溯其功業,足與臺灣不朽矣。」
《台灣通史‧劉璈列傳》:「連橫曰:法人之役,劉銘傳治軍臺北,而劉璈駐南,皆有經國之才。使璈不以罪去,輔佐巡撫,以經理台疆,南北俱舉,必有可觀。而銘傳竟不能容之。非才之難,而所以用之者實難,有以哉!」
作者: HOLMESLEE    時間: 06-11-29 20:43
標題: 回覆 #2 HOLMESLEE 的文章
剛查了一下,劉銘傳還真的曾經落草當綠林,只是《清史稿》將之隱晦了!
作者: 上帝使者    時間: 06-11-29 21:33
無聊插上一腳...
李鴻章帶了三個人前來求官!
曾國藩對李鴻章言:
一人俯首不敢直視!此謹厚之人也!可任保管之責!
一人值余面則正視不茍!背予面則左右探視!乃陽奉陰違之人!不可任事!
一人怒目注視!始終挺立不懈!此人功名事業!將來不在你我之下!可寄以重任!

傳聞第三者便是劉銘傳!
其實我也不太清楚是不是真有此事!
因為上述那段話主要是拿來論述曾國藩的知人之明!
請H大幫我查查吧><"
作者: sawana    時間: 06-12-10 01:07
不要看小學課本在贊揚誰就真的相信他很英雄,目前就我所知的有以下兩位....蔣中正,鄭成功
作者: HOLMESLEE    時間: 06-12-10 10:07
標題: 回覆 #5 sawana 的文章
其實教育的本身除了啟蒙外,還有一個政治上的目的,就是洗腦
作者: 上帝使者    時間: 06-12-10 10:33
這在上一代或許感觸更深= ="
作者: sawana    時間: 06-12-10 12:00
原文由HOLMESLEE 於 06-12-10 10:07 AM 發表
其實教育的本身除了啟蒙外,還有一個政治上的目的,就是洗腦

洗腦我們認為劉銘傳是個偉人究竟有什麼好處呢................?
作者: sawana    時間: 06-12-10 12:03
課本這種東西,裡面好像常有政治介入在裡面,記得小學課本裡的地圖還把中國大陸畫到中華民國裡面,中共的事好像幾乎沒提,直到國中高中才提到,當然評價寫的都不太好,不過地理課本某些地方描寫經濟其實還是有給予正面評價
作者: HOLMESLEE    時間: 06-12-10 13:18
標題: 回覆 #9 sawana 的文章
歷史很難脫離政治,所以教育單位在頌揚某些人物時,多少有其政治考量,這是很難避免的
有的時候,好處不是直接看得到的,其目的還是在製造一種共同的認同感,劉銘傳只是這個認同感中被突出的人物之一
作者: sawana    時間: 06-12-10 17:48
原文由HOLMESLEE 於 06-12-10 01:18 PM 發表
歷史很難脫離政治,所以教育單位在頌揚某些人物時,多少有其政治考量,這是很難避免的
有的時候,好處不是直接看得到的,其目的還是在製造一種共同的認同感,劉銘傳只是這個認同感中被突出的人物之一 ...

原來如此啊.....,越來越不想看歷史課本了...
作者: 玉日比    時間: 06-12-14 00:19
現在應該好多了,不過我還是不喜歡鄭成功就是

劉銘傳當時要建設,自然要負債,林家也"資助"了不少
作者: HOLMESLEE    時間: 06-12-14 09:44
標題: 回覆 #12 玉日比 的文章
現在是好多了,但這種概念是不會消退的
劉銘傳建設確實讓林家"失血"不少,所以後來林家為了避免麻煩,就去捐了個官來當(好像是候補知縣吧!待考)




歡迎光臨 鐵之狂傲 (https://gamez.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