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標題: 歷史課本...大改版... [列印本頁]

作者: 阿TA    時間: 07-1-29 12:33
標題: 歷史課本...大改版...
剛剛...看了一下新聞
再來的高中歷史課本(將來的八年級學生開始用其版本)
在內容上將有更改:震驚 (看到有嚇到...教育部又要作啥?)

其中
"本國史"將改為"中國史"

內容裡


舊石器時代的北京人從課本中消失了:驚訝


本國、我國、大陸、等字眼
將統一改為中國

而在清朝的眾多起義
如武昌起義、廣州起義
將改為武昌起事、廣州起事

國父  孫中山先生
也將其國父字眼去除
前面空一格以示尊敬,在新版教科書也不見了!


"日據時代"將改為"日治時代"



漢朝「征伐」或「征討」匈奴
將改為「攻擊」匈奴(真是夠白話)

「秦始皇併滅六國,統一天下」中的「統一天下」將刪除(滅了六國,秦始皇就消失??)

另外
黃花崗72烈士
也將從歷史課本消失,只提其事件
無緣無故72烈士就給他"蒸發"了


還有
以往視為禁忌的統獨及兩岸分合議題進入教科書
要高中生討論這個,在下認為或許在某個角度上是好的!
但是他們有這能力去評斷其議題嗎?

(=    =")
教育部到底在搞啥....


編寫教材的學者也指出...
其教材的審查委員們...讓學術編寫教科書只能用一種口吻來呈現
(審查委員用自己的政治立場審教科書)


讓撰寫教材的學者們被整的很慘,送出去的版本(原本我們以前唸的那種版本)←在下目前是位台灣大學生
在審查後,教育部還會幫忙改其內容(教育部真是熱心壓!!哈哈:狂笑 )←在下當然是反意



教改
真是亂亂改.....
讓教育者無言     學生更無知    社會更加亂


政治參入教育(真讓人笑掉大牙)
最可憐的..
難道不是台灣這些學生??
--------------------------------------------
請大家看完之後的討論後再發言....
火氣不用那麼大...冷靜想過後再發言也不遲~

[ 本文最後由 阿TA 於 07-1-29 04:37 PM 編輯 ]
作者: 幽夢    時間: 07-1-29 12:38
(怒
是哪個白X做的...
把教科書越改越爛
他是智X嗎??
作者: 董~~    時間: 07-1-29 12:48
他絕對是.....智x
作者: 夜星旋風    時間: 07-1-29 12:53
教育部

唉..太失望了

不過說實在的中國史是否要檢討

對中國的事背的滾瓜爛熟

對台灣的事一無所知(?

我有好幾個同學到現在連台灣的地圖都背不熟

還說台北在新竹的上面

笑死我了 高中還不知道XD
作者: colin6517    時間: 07-1-29 13:11
不負責任的人很多

教育被政治干涉

很難想像以後的課本會是啥樣子
作者: 死亡之翼    時間: 07-1-29 13:11
有些地方其實也沒那麼糟

-------------------------------------

漢朝「征伐」或「征討」匈奴
將改為「攻擊」匈奴

這是事實,征伐征討只是將之合理化的名詞,將他赤裸裸的呈現不好?

--------------------------------

本國、我國、大陸、等字眼
將統一改為中國

難道你家在大陸嗎?我的國家是台灣,我愛台灣,把大陸稱為我的國家也不對吧

-------------------------------------------

國父  孫中山先生
也將其國父字眼去除
前面空一格以示尊敬,在新版教科書也不見了!

這是有點不妥,但說實在的.

孫中山的時代離我遠去之久,講難聽點,他是誰關我啥事,而且我也不認為他偉大到需要在近一個世紀後還要人們來尊敬他

----------------------------------------------------

"日據時代"將改為"日治時代"

這是很實在的話,在那個年代,清朝根本也不重視台灣列島

日據跟日治有何差別?
作者: HOLMESLEE    時間: 07-1-29 13:17
原文由死亡之翼 於 07-1-29 01:11 PM 發表
"日據時代"將改為"日治時代"

這是很實在的話,在那個年代,清朝根本也不重視台灣列島

日據跟日治有何差別?


其實這差別很大,就像我們會說「清治」,不會說「清據」一樣
日據─所指的是日本竊據或佔據台灣,有非法取得的意思,有比較強烈的價值批判
日治─所指是日本統治台灣,有合法取得的含義
如根據日本取得台灣的方式,後者當為正確的稱法
作者: HOLMESLEE    時間: 07-1-29 13:27
原文由阿TA 於 07-1-29 12:33 PM 發表
剛剛...看了一下新聞
再來的高中歷史課本(將來的八年級學生開始用其版本)
在內容上將有更改:震驚 (看到有嚇到...教育部又要作啥?)

其中
"本國史"將改為"中國史"

內容裡


舊石器時代的北京人 ...

原則上,在沒看到新的課本之前,我還是不贊同這樣的批評,因依照以往的經驗,很多時候教科書的問題,其實背後是政治的角力,很少有人真的關心教育真正的目標。
如:之前吵得沸沸揚揚的"台灣地圖躺著看"事件,就完全是典型的政爭。
作者: 阿TA    時間: 07-1-29 13:44
其實發這篇沒有想搞筆戰的意思啦....
當然教育部怎麼改....豈是我這小小大學生能說話
在下只是感到對台灣的教育十分無奈
(常常改..改的好不要緊..但有些真的是讓人無言以對)

HOLMESLEE大是否能提提你對教育的觀感呢??
在下對你的說法十分有興趣..想多聽聽你對這方面的見解
(我還是個學生...我承認有時候我比較主觀..我還有很多地方要多學習)

還望大大能不吝指教~感謝

[ 本文最後由 阿TA 於 07-1-29 01:47 PM 編輯 ]
作者: zgmfx30a    時間: 07-1-29 13:50
個人看法是
本國改為中國是正確的
避免中國與台灣混淆
但其他更改會造成學生學習困擾
至於統獨及兩岸問題
建議不宜在中學教科書深談
宜由老師補充或課外討論

.......................

可惜
這次的修改
是為了政治及意識形態的動作
不是為了讓學生有正確認知
作者: 上帝使者    時間: 07-1-29 13:52
原文由阿TA 於 07-1-29 01:44 PM 發表
其實發這篇沒有想搞筆戰的意思啦....
當然教育部怎麼改....豈是我這小小大學生能說話
在下只是感到對台灣的教育十分無奈
(常常改..改的好不要緊..但有些真的是讓人無言以對)

HOLMESLEE大是否能提提你對教育的觀感呢 ...

1.
在這裡應該是沒人敢筆戰~人文版是很和平的喔^^

2.
還有就是!人文版裡面學生蠻多的~

所以重點不在年紀的大小!而是是非觀建立的有無確實!
作者: 上帝使者    時間: 07-1-29 13:54
原文由zgmfx30a 於 07-1-29 01:50 PM 發表
個人看法是
本國改為中國是正確的
避免中國與台灣混淆
但其他更改會造成學生學習困擾
至於統獨及兩岸問題
建議不宜在中學教科書深談
宜由老師補充或課外討論

.......................

可惜
這次的修改
是為了政治 ...

其實......蠻多老師上起來也是很偏頗的....

不是不深入探討!便是灌輸一堆意識形態進去...

所有中庸之道應是不復存阿....
作者: zgmfx30a    時間: 07-1-29 13:59
原文由 上帝使者 於 07-1-29 13:54 發表
其實......蠻多老師上起來也是很偏頗的....
不是不深入探討!便是灌輸一堆意識形態進去...
所有中庸之道應是不復存阿....


這又是職業道德問題了
需另外討論了
(看來我要感謝我的歷史老師了 他這方面做的蠻好的)
再不然這東西乾脆別提(可是這樣好像也不對?)
作者: 上帝使者    時間: 07-1-29 14:01
原文由zgmfx30a 於 07-1-29 01:59 PM 發表


這又是職業道德問題了
需另外討論了
(看來我要感謝我的歷史老師了 他這方面做的蠻好的)
再不然這東西乾脆別提(可是這樣好像也不對?)

我們老師直接跳過去....囧"

其實兩岸問題也只是最後一段收尾的部分而已!

真正的探討.....現在檯面上吵的可兇了= ="
作者: 阿TA    時間: 07-1-29 14:02
原文由上帝使者 於 07-1-29 01:54 PM 發表

其實......蠻多老師上起來也是很偏頗的....

不是不深入探討!便是灌輸一堆意識形態進去...

所有中庸之道應是不復存阿....


中庸教法的老師..其實還是有的(我有遇過幾位好老師)

不過據我所知(從朋友的說法及自己上課的經驗)....的確有少部份的老師教授..是跟大大所說的類型是差不多的


~~~~~~~~~~~~~~~~~~~~~
抱歉..聲望沒了...
擇日再補給大大你和團長大人
作者: HOLMESLEE    時間: 07-1-29 14:03
原文由阿TA 於 07-1-29 01:44 PM 發表
其實發這篇沒有想搞筆戰的意思啦....
當然教育部怎麼改....豈是我這小小大學生能說話
在下只是感到對台灣的教育十分無奈
(常常改..改的好不要緊..但有些真的是讓人無言以對)

HOLMESLEE大是否能提提你對教育的觀感呢 ...


這個....我也還是學生啦!雖然是比較資深的....
教育是不太可能擺脫政治的,不然政府何必要設教育部,所以過去國民黨政府有其黨國教育,現在民進黨政府也想推動「所謂的本土教育」,這都有其政治目的在。其實教科書真的那麼重要嗎?如果每個學生都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加上台灣對歷史資訊的開放,我想這些政治人物想操弄歷史教育,其實是很困難的。總之,不論如何,別隨政客起舞,保持自己的獨立判斷,絕對是最重要的。

ps:我稱民進黨政府的本土教育為「所謂的(so call)本土教育」,是因為我並不認同他們的本土教育,真的是想落實本土化/親近台灣本土文化的教育,而比較像是與過去國民黨的黨國教育一別苗頭的新黨國教育。

[ 本文最後由 HOLMESLEE 於 07-1-29 02:07 PM 編輯 ]
作者: 不动如山    時間: 07-1-29 14:08
教育中不應該摻雜太多政治,畢竟學生是需要健腦的而不是洗腦的。
作者: HOLMESLEE    時間: 07-1-29 14:09
原文由zgmfx30a 於 07-1-29 01:59 PM 發表


這又是職業道德問題了
需另外討論了
(看來我要感謝我的歷史老師了 他這方面做的蠻好的)
再不然這東西乾脆別提(可是這樣好像也不對?)


歷史學想維持中立很難,更何況教學時,教師不免參有其個人的情緒
如不幸遇上政治狂熱者或宗教狂熱者,那可真的倒楣至極了
作者: 上帝使者    時間: 07-1-29 14:11
看來我很倒楣= ="
作者: 夜星旋風    時間: 07-1-29 14:11
原文由不动如山 於 07-1-29 02:08 PM 發表
教育中不應該摻雜太多政治,畢竟學生是需要健腦的而不是洗腦的。


我覺得還是要教育我們看政治

而不是玩政治

不然出社會甚麼都不懂

只是看誰比較帥就支持誰

[ 本文最後由 夜星旋風 於 07-1-29 02:17 PM 編輯 ]
作者: HOLMESLEE    時間: 07-1-29 14:15
原文由不动如山 於 07-1-29 02:08 PM 發表
教育中不應該摻雜太多政治,畢竟學生是需要健腦的而不是洗腦的。


我同意,但很遺憾的,每一個國家都會試圖去操控學生的思想,就像過去台灣將共產黨視為壞人、邪惡的同意詞一樣,中國也將蔣介石與國民黨妖魔化,這都是政治操弄的結果。但,隨著現在的資訊開放,與擁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越來越多,這樣的「洗腦教育」也越來越不管用。當然,如果我們不培養獨立的價值判斷與思考能力,最終我們還是不免為這些政客所牽引。
作者: 上帝使者    時間: 07-1-29 14:16
其實....政治這種東西!沒有多大的定力!最好是別看!
作者: 阿TA    時間: 07-1-29 14:16
TO   HOLMESLEE

大大真可謂見解獨到....
在下是不會被媒體給牽著走的(只是看看參考用)
保持自己的客觀...自己的獨立判斷....真是好話(多謝)

另外..不好意思喔
本土的英文....好像不是So Call...應該是local吧....

TO  不动如山
我有同感....教育真的參了政治...
其本質已變...
作者: zgmfx30a    時間: 07-1-29 14:17
客觀似乎是一種理想的存在
畢竟後現代的東西說明了這點
個人情緒無可避免
但教師責任必許提醒同學"我說的話不一定是對的""這是個人主觀"
也要鼓勵同學多思考討論
我那位老師甚至還允許師生辯論

[ 本文最後由 zgmfx30a 於 07-1-29 02:20 PM 編輯 ]
作者: -冰瀞-    時間: 07-1-29 14:18
該改的不改

不該改的全都消失了

莫非真的是有心人士要至台灣於絕地?

也許在某些自以為強勢的學者面前

他們的無厘頭觀點  才該匯集成一本荒謬概論。
作者: 上帝使者    時間: 07-1-29 14:18
原文由zgmfx30a 於 07-1-29 02:17 PM 發表
客觀似乎是一種理想的存在
個人情緒無可避免
但教師責任必許提醒同學"我說的話不一定是對的"
也要鼓勵同學多思考討論
我那位老師甚至還允許師生辯論 ...

會不會到最後大打出手阿><"

畢竟親兄弟都可以為政黨而互砍了....
作者: HOLMESLEE    時間: 07-1-29 14:19
標題: 回覆 #24 阿TA 的文章
so call是"所謂的",不是"本土",我用這詞有「不認同」的含義在。讓你誤會了...

[ 本文最後由 HOLMESLEE 於 07-1-29 02:20 PM 編輯 ]
作者: 不动如山    時間: 07-1-29 14:20
在16歲甚至18歲以前,一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還沒有形成,如果這時讓他學習政治會讓它始於偏頗,但學習一些哲學是有必要的,有助於他認識世界,至於政治,在步入社會前還是遠離為妙。
作者: 阿TA    時間: 07-1-29 14:22
原文由上帝使者 於 07-1-29 02:18 PM 發表

會不會到最後大打出手阿><"

畢竟親兄弟都可以為政黨而互砍了....


其實不會...畢竟是互相討論
像我的公民老師也是採取大家互相討論的上課方式
(第一堂課:阿扁是否應該下臺)←教導學生如果總統要下台..我們有哪些途徑可以讓他下台(法律觀念)
老師剛開始會先問同學有哪些方法??(像罷免及彈劾等....也有人提到了...暗殺...XD)

老師再來每個選項分析.哪些可行...哪些不可行..可行的又要如何做(依憲法的條例拿出來說明)....

之後再互相討論...


其教學內容一值都和平壓...沒有什麼衝突壓~^^


TO   HOLMESLEE大
原來是我誤會了..XD(在下英文程度差矣..見笑了)

[ 本文最後由 阿TA 於 07-1-29 02:29 PM 編輯 ]
作者: 夜星旋風    時間: 07-1-29 14:26
原文由不动如山 於 07-1-29 02:20 PM 發表
在16歲甚至18歲以前,一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還沒有形成,如果這時讓他學習政治會讓它始於偏頗,但學習一些哲學是有必要的,有助於他認識世界,至於政治,在步入社會前還是遠離為妙。 ...


這樣說是沒有錯啦

不過在無形之間

有多少年輕人被媒體洗腦了

而媒體是傾向哪一邊  我想大家都知道的

不過我是不會受到別人而左右的

雖然我是個高中生 但是有很多我所看的懂的事
作者: HOLMESLEE    時間: 07-1-29 14:27
原文由zgmfx30a 於 07-1-29 02:17 PM 發表
客觀似乎是一種理想的存在
畢竟後現代的東西說明了這點
個人情緒無可避免
但教師責任必許提醒同學"我說的話不一定是對的""這是個人主觀"
也要鼓勵同學多思考討論
我那位老師甚至還允許師生辯論 ...


絕對客觀雖然不存在,但我們仍可盡量保持相對客觀
最重要的功夫就是別太固執己見,多聽、多看、多想
作者: 玉日比    時間: 07-1-29 14:28
關於這次改版我個人評價是還好(以目前接收到的資訊),至少變的中立一點,老實說,我早對"征討"這個詞很反感,用攻擊還算客氣了,很多時候根本是侵略

現在跟H大一樣等著實體書出來,畢竟現在新聞跟大家說的一樣,都有自己的主觀跟政治意識,總而言之就是腦殘啦,我個人倒是希望三民主義可以改掉,說實在的那本書跟中共的宣傳樣本差不了多少
作者: zgmfx30a    時間: 07-1-29 14:29
原文由 不动如山 於 07-1-29 14:20 發表
在16歲甚至18歲以前,一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還沒有形成,如果這時讓他學習政治會讓它始於偏頗,但學習一些哲學是有必要的,有助於他認識世界,至於政治,在步入社會前還是遠離為妙。 ...



個人是活生生的例子
因為個人八歲就碰到政治了XD
但說要遠離政治
是沒有必要這樣(再說台灣這也很難)
不過需建立在版主所說的"學習哲學"上
劣者經驗覺得從小就一定要思考哲學
作者: 上帝使者    時間: 07-1-29 14:31
原文由不动如山 於 07-1-29 02:20 PM 發表
在16歲甚至18歲以前,一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還沒有形成,如果這時讓他學習政治會讓它始於偏頗,但學習一些哲學是有必要的,有助於他認識世界,至於政治,在步入社會前還是遠離為妙。 ...

在台灣選舉權的賦予是在20歲!

照理來說20歲以前應該都是價值觀和是非觀的建立時期!

然而!在傳媒無限的放送下!許多偏頗的言論!思想!悄悄的進入正值學齡的孩子們當中(其實我也是這種人阿~)

有了致病的根源!一旦發展起來就不得了!地基打得不穩!蓋得越高!只是偏的越遠!

論語!孟子!古今聖賢書!讀了這麼多!

讀進腦裡!卻沒讀進心裡!

改改改!

真正該改的應該是國小的道德與健康!以及國.高中的公民課程!!!
作者: 上帝使者    時間: 07-1-29 14:32
原文由玉日比 於 07-1-29 02:28 PM 發表
關於這次改版我個人評價是還好(以目前接收到的資訊),至少變的中立一點,老實說,我早對"征討"這個詞很反感,用攻擊還算客氣了,很多時候根本是侵略

現在跟H大一樣等著實體書出來,畢竟現在新聞跟大家說的一樣, ...

這樣我少了一門拉分數的科目了><"
作者: HOLMESLEE    時間: 07-1-29 14:32
原文由玉日比 於 07-1-29 02:28 PM 發表
關於這次改版我個人評價是還好(以目前接收到的資訊),至少變的中立一點,老實說,我早對"征討"這個詞很反感,用攻擊還算客氣了,很多時候根本是侵略

現在跟H大一樣等著實體書出來,畢竟現在新聞跟大家說的一樣, ...


其實過去歷史的撰寫有太多的主觀價值批判了,如:xx起義、xx之亂、xx之變、討伐、征討、日「據」、五胡「亂」華.....不一而足。如果能針對這些詞彙,重新檢視我們的歷史詮釋,也可能是一個收獲吧!
作者: zgmfx30a    時間: 07-1-29 14:37
原文由 上帝使者 於 07-1-29 14:31 發表
照理來說20歲以前應該都是價值觀和是非觀的建立時期!
....許多偏頗的言論!思想!悄悄的進入正值學齡的孩子們當中
論語!孟子!古今聖賢書!讀了這麼多!
讀進腦裡!卻沒讀進心裡!
真正該改的應該是國小的道德與健康!以及國.高中的公民課程!!!



是的
話說你知不知道其實當年我們的道德與健康(就是生活與倫理)(其實還不這些)就是夾雜意識形態的灌輸(尤其國編本)
小時後當然不知道 我是後來翻我的舊課本看才看出來這些問題
如果想參考 就去各地師院(大)體系學校圖書館找舊教材 應該會有很多收穫
作者: HOLMESLEE    時間: 07-1-29 14:41
我剛仔細想了想黃花崗72烈士,似乎他們在中國現代史上,象徵意義並不太大。廣州起義對武昌起義也沒有很大的影響。雖然說過去在上中國現代史時,提到廣州起義後,革命黨由邊區革命(西南地區)轉到中樞革命(長江流域),但從武漢起義的主導組織──共進會與文學社來看,似乎與同盟會關係不深。共進會為川、鄂籍革命派脫離同盟會另組之革命團體,文學社為同盟會外圍團體。且,從黃興在武漢起義前,還在積極準備於雲南發動革命來看,同盟會也沒真的改變其革命主軸。再者,武昌起義的成功,大多是靠著其他省份的立憲派、舊官僚與軍人,則黃花崗72烈士之死,似乎也沒有喚醒國人對革命的認識吧!
作者: 阿TA    時間: 07-1-29 14:43
原文由zgmfx30a 於 07-1-29 02:37 PM 發表

是的
話說你知不知道其實當年我們的道德與健康(就是生活與倫理)(其實還不這些)就是夾雜意識形態的灌輸(尤其國編本)
小時後當然不知道 我是後來翻我的舊課本看才看出來這些問題
如果想參考 就去各地師院(大)體系學 ...


對這個還滿好奇的

大大能否舉例子來說??
作者: zgmfx30a    時間: 07-1-29 14:49
原文由 阿TA 於 07-1-29 14:43 發表
對這個還滿好奇的
大大能否舉例子來說??




抱歉我不會形容(眾毆
但是就是在內容中 會讓你漸漸認為某些觀念是理所當然這樣
如果硬要提例子
就是我在小學國編本洗禮下 曾一度成為深藍份子XD
作者: 上帝使者    時間: 07-1-29 15:13
原文由zgmfx30a 於 07-1-29 02:49 PM 發表




抱歉我不會形容(眾毆
但是就是在內容中 會讓你漸漸認為某些觀念是理所當然這樣
如果硬要提例子
就是我在小學國編本洗禮下 曾一度成為深藍份子XD ...

我的道德與健康已經全丟了....

當年上我們這堂課的老師!整節課都在變魔術....囧"
作者: 不动如山    時間: 07-1-29 15:15
確實在當今社會,舉世皆醉我獨醒的情況不會存在,讓幾歲的孩子自覺地遠離是非也不現實,但這就需要成年人的良知發揮作用了,難道非要把天真的孩童都培養成狂熱的信徒才可以?
青年時代學到的內容會影響人的一生,我認為學校教育應該教會學生如何理性地去看問題,而不是戴上有色眼鏡看問題。教育是有必要保持其獨立性的,不能是誰執政就按誰的意志改變教材,教材的改變不能是執政者決定,而應該是有教材的受眾,即老師和學生(由家長代為決定)決定是否要變,變成什麼樣。而且這種決定不應是抽樣式的由代表決定,應該是由儘量廣泛的受眾決定的。而且是不應該偏離事實的。

如果照這樣改下去,那臺灣教育部是在把自己的未來國民邊緣化。
作者: 上帝使者    時間: 07-1-29 15:21
其實由家長決定並不會減少紛爭!

反而會使衝突的範圍擴大!

台灣人對政治已經到了"全民狂熱"的地步了....

意識形態滿街跑!

甚至本版的討論文章!從頭看到尾(其實不用這麼多)

大家站哪邊的應該是已經差不多有個頭緒了..

在台灣!除非你真的是擺濫不投票!

不然!所謂中間選民!我倒是相當好奇會有多少!
作者: 克雷斯.亞培恩    時間: 07-1-29 15:25
標題: 垃圾永遠是垃圾
教育部那些王八蛋是想怎拉~

要不要把教科書改成 我們的國父是水扁比較快阿~

還順便有個台灣獨立紀念日~

杜X勝抵要不是那麼會拍馬屁~憑你的國文程度,可能連當文書工作都沒人要你勒~

還感跟那先中文的專家嗆生~我的國文造詣你你們好~放屁~
作者: HOLMESLEE    時間: 07-1-29 15:29
原文由克雷斯.亞培恩 於 07-1-29 03:25 PM 發表
教育部那些王八蛋是想怎拉~

要不要把教科書改成 我們的國父是水扁比較快阿~

還順便有個台灣獨立紀念日~

杜X勝抵要不是那麼會拍馬屁~憑你的國文程度,可能連當文書工作都沒人要你勒~

還感跟那先中文的專家嗆生~我的 ...


冷靜點吧!
作者: 上帝使者    時間: 07-1-29 15:29
原文由克雷斯.亞培恩 於 07-1-29 03:25 PM 發表
教育部那些王八蛋是想怎拉~

要不要把教科書改成 我們的國父是水扁比較快阿~

還順便有個台灣獨立紀念日~

杜X勝抵要不是那麼會拍馬屁~憑你的國文程度,可能連當文書工作都沒人要你勒~

還感跟那先中文的專家嗆生~我的 ...

1.這裡不是抱怨版!

2.用詞遣字請注意一下!
作者: 蒼紅弦月    時間: 07-1-29 15:32
好棒的前奏曲。
作者: HOLMESLEE    時間: 07-1-29 15:48
標題: 回覆 #48 蒼紅弦月 的文章
建議所有回文者,請先看完前面的討論再回文吧!凡事冷靜點,不用動火氣。
作者: 阿TA    時間: 07-1-29 16:42
原文由不动如山 於 07-1-29 03:15 PM 發表
確實在當今社會,舉世皆醉我獨醒的情況不會存在,讓幾歲的孩子自覺地遠離是非也不現實,但這就需要成年人的良知發揮作用了,難道非要把天真的孩童都培養成狂熱的信徒才可以?
青年時代學到的內容會影響人的一生,我認為學校教育 ...


其實大大說的也不錯....小時候的教育真的是很重要的

但如果把問題一股腦
交給父母決定教材....我覺得問題反而會變更大吧...
或許會變為父母(教師&學者)與政府的抗爭吧←會出來明理替學生說話的...我看也是少數
學生被夾在中間....反而倒楣壓....(除非....全國學生站出來)←這更難押....

[ 本文最後由 阿TA 於 07-1-29 04:56 PM 編輯 ]
作者: 不动如山    時間: 07-1-29 17:03
標題: 回覆 #50 阿TA 的文章
也許我的建議並不可行,不過教材不應該只有少數官員決定其內容是我認為應該堅持的。
作者: 阿TA    時間: 07-1-29 17:15
原文由不动如山 於 07-1-29 05:03 PM 發表
也許我的建議並不可行,不過教材不應該只有少數官員決定其內容是我認為應該堅持的。

我不是說大大的建議不行啦...(我覺得還可以更好...)
當然大大說的堅持是必然的~^^
感謝你的建議~
(抱歉...我很想附聲望....不過目前沒有...>口<")
作者: ~月狐~    時間: 07-1-29 17:26
目前高三生都是舊教材最後一屆

有些東西學的比教改好是沒錯的...

但...教科書要改不尊重學者

只尊重官員,那你的主觀下

毀的不是你,是國家棟樑...

想說這些,有錯希望指教~
作者: 狂嘯佚名    時間: 07-1-29 17:36
經過幾年的教改下來
難道都學不會教訓嗎
難道都不曾想過要替學子們著想嗎
總是說政治不進入校園
卻一再的干涉
真不知道在想什麼
作者: weibdark    時間: 07-1-29 17:48
這樣一直改下去,等我為人父母的時候,代溝一定會大的不得了吧...

想到以後要幫自己的小孩複習功課,卻又看不懂他們在上什麼東西,感覺好像很糟糕...
作者: 幽夢    時間: 07-1-29 18:06
現在台灣的小孩都因為能力比別人差而失去競爭力...
但是教育部教改越改越爛 假如這樣下去.
台灣會一直衰敗下去的....
作者: bluecas1    時間: 07-1-29 18:50
說實話,台灣的行政方向已經完全走調了,想扳回正道,恐怕要由人民發起N場革命,但是台灣已經沒有第二個國父 孫中山,來整合統治這股力量,而且在現在這種情勢,想要發動革命性行為,恐怕還得有防禦外在力量介入的措施。

不過,這樣下去,台灣的「道」,恐怕會成為愚蠢的笑話~
作者: 稚氣16歲﹏★"    時間: 07-1-29 19:04
政治色彩真濃厚
歷史本來就是戰勝國寫戰敗國的歷史
當然角度會不同

可是
這本教科書有點不太客觀
感覺整個泛綠= =

(遭毆飛~
作者: yu-ming    時間: 07-1-29 20:35
個人覺得有些用詞上,比較不帶褒義或貶義
不過支持的人就是會支持,反對的就是會反對...(?)
作者: 蘿莉天皇    時間: 07-1-29 20:37
老實說  我只認為更改國父那段有問題

我們到現在用的紙鈔上都還是孫中山的肖像


如果他不夠偉大ˋ不夠值得尊敬    那我們把他的肖像印於紙鈔上什麼意思?


我認為增加本國的歷史並無不妥

但是否定以前的歷史  用意識型態推廣歷史教育就令我反感


"台灣是沒有歷史的"  

"台灣的歷史都是從外國來的"


我認為這2點確實是事實  而且是鐵打的事實


我們祖先來自中國ˋ我們的文化也來自中國  甚至也可以說來自日本  現在在台灣也可以看到不少日本文化留下的歷史

可是  台灣確實沒有自己的歷史文化

如果我們要用意識型態區分  中國歷史ˋ日本歷史ˋ美國歷史等等....



那請問:台灣的歷史在哪裡?


到最後  這個問題就是一個根本自欺欺人的矛盾
作者: 上帝使者    時間: 07-1-29 21:12
原文由蘿莉天皇 於 07-1-29 08:37 PM 發表
老實說  我只認為更改國父那段有問題

我們到現在用的紙鈔上都還是孫中山的肖像


如果他不夠偉大ˋ不夠值得尊敬    那我們把他的肖像印於紙鈔上什麼意思?


我認為增加本國的歷史並無不妥

但是否定以前的歷 ...

1.台灣的歷史就是發生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的事!

何謂台灣無歷史?

日本統治台灣就是歷史!老蔣帶著數百萬人渡台也是歷史!

所謂受到日本!中國!影響!

那是在文化層面的!

你可以說台灣還沒有醞釀出屬於自己的文化!卻不能說他沒有自己的歷史!

2.很多人認為新編教材灌輸過多意識形態!

殊不知那些報導此事件的"新聞"之中!其所包含的意識形態!實有過之而無不及!

3.最重要的問題!也是那些"偉大"的記者!應該沒注意到的問題!

那就是到底是教科書送審前!即以此內容為主!還是教育部審核部門下令修改?

我想!搞清楚這個問題!真理才能越辯越明!

------------------------------------------------------------
結論:

蘿莉大還算明理之人!但是卻有更多人以意識形態將新版教科書析言破律!

整本書沒看完!單憑1.2個字!便可論斷一切!這天秤真的沒有偏頗嗎?尚待商榷!

再以媒體為例!所謂片言折訟!三兩句話就把是非說的死死的!

彷彿舉國共憤!其中沒有意識形態的灌注嗎?更待商榷!

狗咬狗!一嘴毛!最怕的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翁到最後也被這群同化!

這才是我最怕的!

藉由媒體!這種惡質行為不斷惡性循環!最後搞垮整個國家!

失敗的不是教科書!而是成人世界的"身教"
作者: 蒼紅弦月    時間: 07-1-29 22:04
之前我們所認為的台灣史,

以及現在的台灣史,

兩種學的不同的人,

卻的的確確都是台灣人,

那麼,如果你現在說,國父不是國父,

受過之前那套教材的人,絕不會認同,

沒有絕對的客觀,只有相對的客觀,

我最擔心的是,

分裂。

鴻溝。

歷史的定義是?

台灣?

台灣國有出現?

有們有個台灣國?

沒有,我們的國號還是"中華民國"。

既然如此,所謂的台灣史,應該是地方史,而不是國史。




不和諧的旋律,正演奏著。
作者: 上帝使者    時間: 07-1-29 22:17
原文由蒼紅弦月 於 07-1-29 10:04 PM 發表
之前我們所認為的台灣史,

以及現在的台灣史,

兩種學的不同的人,

卻的的確確都是台灣人,

那麼,如果你現在說,國父不是國父,

受過之前那套教材的人,絕不會認同,

沒有絕對的客觀,只有相對的客觀,

我最擔心的是,

分裂。

鴻溝 ...

1.發生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的事!稱為台灣史!這就是歷史!

2.新教材中並沒有出現台灣國!何以我可以如此確定!因為如果出現這個字眼!

各大傳媒絕對是極盡渲染之能事!

既然沒有出現!您可以少打幾個問號了!

3.現在是中華民國"在台灣"

中華民國不再領有"中國"

中華人民共合國也不會領有"台灣"

兩首歌是八竿子打不著關係!

如果硬是將他人的曲!附和著自己的歌!

怎能和諧呢?

最慘的便是!拋下自己的歌!去唱他人的曲!

邯鄲學步!終致敗亡!

---------------------------------------------------
結論:
其實我沒什麼音感...囧"
作者: whitefish    時間: 07-1-29 22:26
這一篇回文好踴躍啊...
對於這次的更改...小弟沒有太大的意見  除了國父的字眼被去除...
既然我們還是中華民國...孫中山就還是我們的國父...
如果台灣真的要建立一個新的國家...那時候再把課本改掉也不遲啊
除了政治因素我想不到其他理由...
不去做些有意義的事  一天到晚只會在中國這類字眼做文章...
作者: HOLMESLEE    時間: 07-1-29 22:26
標題: 回覆 #63 上帝使者 的文章
剛剛突然想到,我們的教科書不是一綱多本嗎?這該不會只是其中的一個版本吧?
作者: 上帝使者    時間: 07-1-29 22:29
原文由HOLMESLEE 於 07-1-29 10:26 PM 發表
剛剛突然想到,我們的教科書不是一綱多本嗎?這該不會只是其中的一個版本吧?

沒錯!

還有一個問題便是我所提出所謂審查程序的問題!

如果是審查前便已經是此種版本!則政治力介入一說!便將不攻自破!

如果為主管機關下令修改!此議題才有續行討論之由!
作者: andy3580    時間: 07-1-29 22:46
統獨及兩岸分合議題進入教科書

這不是很好喔

課堂上 學生會分兩邊嘴炮

這個我經歷過  我高雄的我表哥說過這種話題他可以罵的很爽

可是在台北的我都被罵的很爽  ox~~
作者: 病患    時間: 07-1-29 22:48
教育部越來越亂來了....

變白話是怕國中生看不懂是嗎?

有點熱心過頭了....


統獨及兩岸分合議題進入教科書

這點我不贊同(搖頭

學生該擔心的不應該是這種議題

只會更混亂

[ 本文最後由 病患 於 07-1-29 10:51 PM 編輯 ]
作者: 上帝使者    時間: 07-1-29 22:55
統獨議題的適切度!

必須看他所佔的篇章!

否則單以統獨議題納入教材來說!

舊教材早已納入!

舊教材拿來收尾!

篇章極少!

新教材我沒看過!

無法評論!
作者: HOLMESLEE    時間: 07-1-29 23:05
原文由上帝使者 於 07-1-29 10:55 PM 發表
統獨議題的適切度!

必須看他所佔的篇章!

否則單以統獨議題納入教材來說!

舊教材早已納入!

舊教材拿來收尾!

篇章極少!

新教材我沒看過!

無法評論! ...

同意,進行評論還是要有所了解,如果僅憑二手資料,小心被蒙蔽了
作者: 蒼紅弦月    時間: 07-1-29 23:57
原文由 上帝使者 於 07-1-29 22:17 發表


你誤會很大= =\\\

我的意思是說,

我們是中華民國,

而不能因為現在在台灣,

中華民國之前的一些事,還是我們本國的事情。

所以國父還是國父。

而台灣史既然是地方史,

我們就不能用"中華民國"的角度去看,而是台灣這個地方發生了什麼事情,

歷史就是歷史。

而台灣國部分祇是激問法而已。

[ 本文最後由 蒼紅弦月 於 07-1-29 11:59 PM 編輯 ]
作者: JUVENTUS    時間: 07-1-29 23:58
呵呵,什么都改了,难说哪天就会把“古今中外人文版”改为“古今台外人文版”
作者: HOLMESLEE    時間: 07-1-30 00:03
標題: 回覆 #72 JUVENTUS 的文章
我想鐵傲的人應該不會這麼無聊吧!
作者: 不动如山    時間: 07-1-30 00:25
標題: 回覆 #72 JUVENTUS 的文章
至少在我的任內不會。
作者: 蘿莉天皇    時間: 07-1-30 00:31
原文由上帝使者 於 07-1-29 09:12 PM 發表

1.台灣的歷史就是發生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的事!

何謂台灣無歷史?

日本統治台灣就是歷史!老蔣帶著數百萬人渡台也是歷史!

所謂受到日本!中國!影響!

那是在文化層面的!

你可以說台灣還沒有醞釀出屬於自己的文化 ...
台灣歷史原本即無歷史

歷史是後來所融入  經過荷蘭ˋ西班牙ˋ鄭成功ˋ滿清ˋ日本  乃至當今中華民國

這段歷史  叫做台灣歷史


但是  當我們把歷史製作一個明確分割之後  荷蘭歷史ˋ中國歷史ˋ日本歷史

台灣歷史  是無.......


因為台灣並沒有屬於自己的歷史與文化


台灣無論文化與歷史皆為外來   因此當動刀去分割來達到展現台灣歷史的時候

就會顯得自欺欺人了
作者: HOLMESLEE    時間: 07-1-30 00:37
標題: 回覆 #75 蘿莉天皇 的文章
我想"台灣無論文化與歷史皆為外來"這句話還是謹慎點,因為這給原住民的朋友看到,可能會暴怒的!
作者: win4cd    時間: 07-1-30 00:41
不過編譯的歷史學者,說這樣很中立?

但是都忘了,我們還頂者中華民國的國號,雖然世界不承認,也面對許多自己台灣人的不認同。
國父,是國民黨政府賦予的孫文的尊稱!

要論功?要論過?是後人能以計算嗎?至少國父作為當時的齒輪,推動了大齒輪的轉動。
而那些戰死的無名英雄,也是那時代中的齒輪,不管大小,都已經推動了大齒輪改變了。

這是很中立的寫法?對於一個國家開創者的尊重,也沒有了,看來我爸說得對,
台北的圓山『忠烈祠』的烈士,岌岌可危,那天連元首都不要去祭拜,因為那是中國史。

沒有國父的推動,沒有蔣公的八年抗日,會有今日台灣的地位?

附註,台北市的圓山忠烈祠,主要祭祀是在黃花崗七十二烈士、起義、抗日將士及國共戰爭時。
日本遊客,最喜歡去那參觀旅遊,前身為日本神社。

[ 本文最後由 win4cd 於 07-1-30 12:58 AM 編輯 ]
作者: 芳野 雪彥    時間: 07-1-30 00:41
只回孫文部份,他會被認作是國父,我認為是蔣介石捧他捧過頭了些

基本上孫文在中華民國建國中的作用,以我的觀點來說就跟一支職業球隊的吉祥物差不了多少,孫文是靠著所謂「倫敦蒙難」,讓他在泰唔士報(沒記錯的話)裡被寫成了偉大的自由民權鬥士,當革命後需要一位名義上的領袖人物時,在歐美世界擁有一定知名度的孫文就被拱了出來,當上臨時大總統,可是事實上他有成就過什麼重大功業嗎?

武昌起義是基於四川保路運動,與他無關;逼迫清帝退位是袁世凱趁亂搞定,與他無關;老實說我想來想去都想不出他有什麼實際貢獻的,頂多就海外靠名聲募點款吧

而且孫文的劣跡我反而覺得更可怕,比方說上李鴻章萬言書裡說建議中國自己種鴉片啦,可是當時英國已經重新將鴉片列為違禁品禁止繼續輸入中國了;他因為沒錢反袁而向日本提出類似後來二十一條要求的密約來借錢,結果反倒全被當成是袁世凱的賣國之類的,怎麼就沒人提出來講?

老共那邊對他評價很好,多半也是因為老共自己也自詡為廣州政府的後繼者,以及孫文的容共政策吧
作者: HOLMESLEE    時間: 07-1-30 00:46
標題: 回覆 #78 芳野 雪彥 的文章
關於孫文與其任臨時大總統事,可參見:
https://www.gamez.com.tw/thread-374439-1-1.html

我也同意芳野 雪彥 兄的看法

如對孫文如何成為中華民國的國父有興趣,可參見三民出版的《華盛頓在中國──製作「國父」》一書,其後半大多討論孫文、國父與其神話的文本發展。
另,一直以來,有些人一直主張黃興也該被尊為國父,但始終沒有被人所重視。

[ 本文最後由 HOLMESLEE 於 07-1-30 01:11 AM 編輯 ]
作者: jerry055334    時間: 07-1-30 00:47
大陸說成中國我覺得沒關西
因為那本來就是他們的名子
不過台灣或是我國變成中國
那就真的很白目了
作者: 芳野 雪彥    時間: 07-1-30 00:55
再回一下這次課本改版的部份好了,想了想還是有些東西可以拿出來討論討論

基於種族平等、文化無高低之分的觀點,這次的改版是可以令人接受的,以新聞中看到的漢武帝「征討」匈奴改為「攻擊」來講,其實就是將歷史解釋回歸到歷史陳述,這樣的作為好或不好就可以由看到的人自行來判斷,而不用硬要接受征討這種自以為正義之師的概念

另外兩岸分治的事實也列入也是很好的,不用再繼續騙自己中華民國的國土包括中國大陸喔,這種看到只想笑的謊話拿掉也是好的

黃花崗事蹟拿掉也是可以接受,畢竟這不是什麼大事,當然少了一些民族英雄的事蹟對人民來說也許不是那麼好,多一些能夠跟強權對抗的英雄是可以強化自信的,不過中國歷史上的英雄還不夠多嗎?

日據改為日治則是最令我讚賞的一點,「據」帶有非法的、武力強迫的意義在,「治」則是合法的、正統的,日本取得台澎兩地本就是靠著白紙黑字的馬關條約取得,如果不認同這條約的合法性,又怎麼可能認同清朝統治、明鄭統治的合法性呢?
作者: win4cd    時間: 07-1-30 01:17
據占有﹑占守。如:割據竊據據為己有

『據』,造這解釋,很符合當時國民黨政府作教科書時用法

日本用武力將中國清朝打的割地賠款,簽下馬關條約,這是合法取得土地權的手法。

但在中國眼裡,恥虜,被一個島國打的如此悽慘。還賠了不少銀兩。
所以用『據』字眼對於當時很不錯。

[ 本文最後由 win4cd 於 07-1-30 01:18 AM 編輯 ]
作者: HOLMESLEE    時間: 07-1-30 01:25
標題: 回覆 #82 win4cd 的文章
不客觀的語詞不適合用於教科書中,姑且擺開"治台"、"據台"的問題。就說五胡"亂"華好了,真的是五胡在"亂"華嗎?

我們不能一方面說要中立,另一方面卻又允許不客觀的詞彙存在,而僅僅是因為彼此的政治立場一致。

[ 本文最後由 HOLMESLEE 於 07-1-30 01:27 AM 編輯 ]
作者: win4cd    時間: 07-1-30 01:29
就要看,歷史學者編譯,能以客觀公正得來編寫,中國與台灣歷史,
使一些不是被當時列為重要的歷史事件編入其中。

真正呈現一個不是以當家者眼光來編寫的歷史。

不過在如何編譯,總是會有意見的。
那就看如何說詞,如何解釋,讓有意者能認同。

[ 本文最後由 win4cd 於 07-1-30 01:31 AM 編輯 ]
作者: HOLMESLEE    時間: 07-1-30 01:33
標題: 回覆 #84 win4cd 的文章
不過話說回來,歷史本身就是在不斷的辯論中,取得"真相",如果真有絕對的歷史,那可真的是史學界的悲哀了!
作者: 芳野 雪彥    時間: 07-1-30 02:28
原文由HOLMESLEE 於 07-1-30 01:25 AM 發表
不客觀的語詞不適合用於教科書中,姑且擺開"治台"、"據台"的問題。就說五胡"亂"華好了,真的是五胡在"亂"華嗎?

我們不能一方面說要中立,另一方面卻又允許不客觀的詞彙存在,而僅 ...


說不定有改?還沒看到實本不敢講

不過五胡亂華以血統上的角度來看,確實可以說是胡人(無貶義)亂了漢人的血統,才造就現在的華人,所以比起日據、日治,因為不是牽涉到法的問題,倒還要容易接受些
作者: 利德蓓絲    時間: 07-1-30 06:52
感覺跟大陸,日本做法一樣

為了是要親大陸,日本

如日本,南京大屠殺

日本在教課書裡的是,南京事件。

講簡單點就是學生的課本也被政治的立場介入了。
作者: 上帝使者    時間: 07-1-30 07:26
原文由蘿莉天皇 於 07-1-30 12:31 AM 發表
台灣歷史原本即無歷史

歷史是後來所融入  經過荷蘭ˋ西班牙ˋ鄭成功ˋ滿清ˋ日本  乃至當今中華民國

這段歷史  叫做台灣歷史


但是  當我們把歷史製作一個明確分割之後  荷蘭歷史ˋ中國歷史ˋ日本歷史

台灣 ...

1.日治時期!鄭家治台時期!清領時期!這些都是台灣史轄下的"歷史"

所謂分割!只是將他以當時的統治者做出一個明確的分割!

割來割去!他還是台灣史!

因為他是"發生在台灣的事"

拿元!清!兩朝來說!兩代皆是"異族"統治!卻也成為後來的"中國史"

why?因為他是"發生在中國的事"

這就是歷史!舉世皆然!

還是老話!

你可以說台灣還沒有醞釀出屬於自己的文化!卻不能說他沒有自己的歷史!

.....

.....

我想憲法的某些可笑條文!才是造成這麼多人"自欺欺人"的主因!(固有阿.....)
作者: 上帝使者    時間: 07-1-30 07:29
原文由win4cd 於 07-1-30 01:29 AM 發表
就要看,歷史學者編譯,能以客觀公正得來編寫,中國與台灣歷史,
使一些不是被當時列為重要的歷史事件編入其中。

真正呈現一個不是以當家者眼光來編寫的歷史。

不過在如何編譯,總是會有意見的。
那就看如何說詞,如何解釋,讓有 ...

當代的學者經常被自己所處的時代給矇蔽了!

所以一部公正客觀的教科書!根本不可能寫出來!

唯一的差別便是他"順"了誰的意罷了!
作者: 上帝使者    時間: 07-1-30 07:48
原文由蒼紅弦月 於 07-1-29 11:57 PM 發表


你誤會很大= =\\\

我的意思是說,

我們是中華民國,

而不能因為現在在台灣,

中華民國之前的一些事,還是我們本國的事情。

所以國父還是國父。

而台灣史既然是地方史,

我們就不能用"中華民國"的角度去看,而 ...

1.那就是教材分段和區隔的問題了!

自老蔣在中原連戰皆敗!到最後敗逃到台灣!

這是個很難搞的橋段!

台灣史和中國史在舊版教科書中!早就是平行的歷史了!

所以中國史末段會提到!台灣史末段也會提到!

(有上過高中的應該都知道吧?)

2.中華民國已經"在台灣"了....

雖然他名份不順!但現階段他便是代表台灣!

我再不爽我都要承認!你再不爽你也得承認!這就叫法治!

所以不管你是要以中華民國的眼光!還是台灣的眼光!

去審視這段歷史!

唯一不會變的就是!他是"台灣史"

------------------------------------------------------------
結論:
這世上!無絕對之是!

唯有以客觀的眼光審視一切!才能略見真相的端倪!

.....
.....

讓我們來看看!這次教科書改版到底是拿來湊新聞!

還是搞政爭!還是另有所圖!抑或是真心為民!

檯面上那群人物的討論已經被政治力給扭曲了!

到時後再來看看他們能"討論"出什麼結果吧!

拭目以待阿!!
作者: HOLMESLEE    時間: 07-1-30 12:04
標題: 回覆 #90 上帝使者 的文章
還是老話一句,等實物出來,再好好批評。現在東西都沒看到,很多時候都靠媒體、政客提供的二手資料,萬一他們有政治目的,我們顯然就成了他們遂行其意圖的棋子。
作者: 21215421    時間: 07-1-30 12:22
當年荷蘭人統治臺灣人,臺灣人就是荷蘭人嗎?
我想答案肯定不是,因為臺灣人並不認同荷蘭人治臺。

而鄭成功治臺呢?雖然鄭成功有一半日本血統,但他選擇用漢族來號召被荷蘭殖民的臺灣人,在對荷之戰中取得了民心。

而同樣是統治中國的清朝,為什麼統治臺灣卻困難重重,因為還是一個道理,臺灣人不認同滿洲人,但到了後期,清朝漸漸重用漢族人,所以在最後當清朝被日本擊敗後,臺灣人會群起反抗了,可能有人說臺灣人只是單純要保家衛國而已,但如果真是這樣,那日本人進入臺灣為什麼臺灣人要邸抗?照理說不管是誰統治臺灣都是一樣的,可見此時的臺灣人抗日還是跟民族認同有關。

當日本統治時,雖然禁止說漢語,但臺灣人卻私底下偷學漢語,而日本人到後期投降後,臺灣人為什麼可以那麼快接受中華民國(直到陳儀查私煙起),也可以說,是民族認同,即使皇民化運動,也只不過是愚民教育,就像國民黨史觀教育臺灣一樣,隨著權力的更逸而結束。

可惜的是那時的中國代表-國民黨太腐敗了,所以讓很多臺灣人失望,其中還有當時國民黨很明顯有種族主義的關係(可能是因為跟日本打完仗,還對日本很生氣,同樣影響到受日本統治的臺灣),
所以都不讓本省人為居要職,這是第一個失去民心的要素(普通老百姓心生不滿),在來國民黨來臺後,沒有尊重多元化,不準講方言,這是第二個失去民心的要素(失去島內最大族閩南人的心),最後,土地改革失去了地主的心(這影響最大,因為這派人勢力最大,他們本來是靠日本得勢的人,失勢後跑去海外成立反國民黨的政黨及團體,並且倡導日本人統治比國民黨好的多,其實不過是利益。)

以上描述就可以知道!臺灣人其實跟中國是有很大的關係的,只是中國很少把政治伸進臺灣而已,但不能說中國跟臺灣沒關係,這是錯的觀念,如果要說的話,臺灣本來還只是日本殖民地(雖然後來有內地延長主義,不過臺灣人並沒有因此平等,只是日本人要贏得臺灣人的心以爭取臺灣人跟日本同一陣線對抗中國,或是怕臺灣人趁亂抗日。),讓臺灣成為正常領土的說真的是國民黨,雖然國民黨一開始治臺真的只有一個字:爛,但這事真的無話可說。

不管歷史教育如何,都該尊重多元,既然攻擊匈奴可以,那征討不是也行?何況明知道臺灣就是有一族群對中國情有獨鍾,對某些事情很敏感,你還去改,對那些中間份子沒差,可是對外省人呢?臺灣是多島族群,意識形態本來就較雜,今天你明知道這樣改會導致族群不合,你還去亂,有違族群尊重及融合。

這種點跟本不在去不去中國化,而在多島族群跟意識形態的問題了,你改當然沒關係,不過你分明知道臺灣就是有人認為臺灣跟中國有關係,那你還特意去中化,真是白目至極,挑起族群紛爭。

對與錯早就被意識形態模糊,所以我說,維持現狀才是臺灣最該做的!
作者: HOLMESLEE    時間: 07-1-30 13:11
原文由21215421 於 07-1-30 12:22 PM 發表
當年荷蘭人統治臺灣人,臺灣人就是荷蘭人嗎?
我想答案肯定不是,因為臺灣人並不認同荷蘭人治臺。

而鄭成功治臺呢?雖然鄭成功有一半日本血統,但他選擇用漢族來號召被荷蘭殖民的臺灣人,在對荷之戰中取得了民心。

而同樣是統 ...

鄭成功沒有用漢族號召被荷蘭人統治的台灣人吧!當時,在台灣的漢人還是少數,台灣平原地區的居民,主要還是平埔族

還有,台灣人反清大多不是因為排滿,主要是因為貪官污吏的問題,畢竟台灣屬於大清帝國的邊陲,引發動亂的主因還是官員素質低落,至於「反清復明」往往只是號召反清的大義名份,而非真實動機。

讓台灣進入"正常"領土的應該是清吧!至少是在清末治台時。而國民黨的統治差歸差,但也不是全都很差,用一「爛」字含括,有失公允。

[ 本文最後由 HOLMESLEE 於 07-1-30 01:27 PM 編輯 ]
作者: 21215421    時間: 07-1-30 13:21
原文由HOLMESLEE 於 07-1-30 01:11 PM 發表

鄭成功沒有用漢族號召被荷蘭人統治的台灣人吧!當時,在台灣的漢人還是少數,台灣平原地區的居民,主要還是平埔族

看華視一部紀錄片看到的,不太清楚,我只知道後來鄭成功後來有用反清復明這口號,可能代表當時漢族以在平原取得優勢地位。

另外....個人非常不喜歡征討匈奴改為攻擊匈奴,因為匈奴之前在漢朝國弱之際常南下”牧馬”,也對漢朝做了不該做的事
如下:


匈奴致書與呂后:
其辭曰:「陛下獨立,孤憤獨居,兩主不樂,無以自娛,願以所有,易其所無。」意思是我們兩人一個鰥夫,一個寡婦,何不結合?呂后閱書大怒,欲發兵擊匈奴,但國力不足,無力討伐,只好回信表示自己「年老氣衰,髮齒墮落,行步失度」,願以年輕的公主代替,並餽贈冒頓御車二乘馬二駟,以資聯歡。



如此漢朝征討匈奴就不是單純侵略了吧!?
作者: HOLMESLEE    時間: 07-1-30 13:24
標題: 回覆 #94 21215421 的文章
漢匈間的戰事本來就是兩國相互侵略,匈奴強,他便南下"牧馬",漢強,便北上"討伐"匈奴,雙方就這麼你來我往的打了200多年。但,侵略的本質仍舊不會改變。

鄭成功的反清復明口號,主要是維繫自身政權的正統性,並且號召大陸上的反清人士合作。然,終鄭成功之世,其重心大多擺在金門,至其子鄭經才以台灣為重心。鄭氏政權在台確實吸引了不少的漢人渡台,但漢人大規模渡台,卻是在清朝。

[ 本文最後由 HOLMESLEE 於 07-1-30 01:31 PM 編輯 ]
作者: win4cd    時間: 07-1-30 13:34
鄭成功是帶軍將荷蘭人請出台灣,才登入台灣,
那些軍隊是鄭成功在他最後的基地號招而來的,將台灣作反清復明的新基地
台灣人民認同,是因為同血緣。原住民,那不得而知,
從記載上原住民都是被打壓的一分子,不管誰統治,都是被打壓的。
至於人民認同是因為,他在執政時,軍師對於教育、農業上有規劃,他照推。
他兒子也是,最後被施硠帶清軍結束了,鄭治時期的。

歷史,本來就是當朝者所寫的故事,讓後人知道王朝的興盛,最後被滅時,由滅得
王朝寫下,滅國原因與腐敗。
由最近的國民黨與共產黨寫的中國歷史就可以看出端倪。

推崇不同,政治因素。
國民黨將八年抗日,多數都寫說是國民軍政府由蔣介石領導,八路軍少數戰役參與,最後被分裂
之後就沒有在參與。
共產黨,那些戰役多數由共產黨旗下軍隊與廣大人民進行推翻。(上次查閱時,發現這種寫法。)
對於被國民軍政府圍剿,一路跑路,寫成長征....

誰會將丟臉的名詞教育下一代,傳承呢?

討閥,對於匈奴不斷侵犯邊疆地區,對於當朝都是為入侵,討閥,將他們納入版圖之一。
是減少對邊將地區的傷害。
作者: 21215421    時間: 07-1-30 13:44
原文由HOLMESLEE 於 07-1-30 01:24 PM 發表
漢匈間的戰事本來就是兩國相互侵略,匈奴強,他便南下"牧馬",漢強,便北上"討伐"匈奴,雙方就這麼你來我往的打了200多年。但,侵略的本質仍舊不會改變。

鄭成功的反清復明口號,主要是維繫自身政權的正統性,並且號召大陸上的反清人士合作。然,終鄭成功之世,其重心大多擺在金門,至其子鄭經才以台灣為重心。鄭氏政權在台確實吸引了不少的漢人渡台,但漢人大規模渡台,卻是在清朝。

我認同強弱論,但匈奴是部落制,中國是一個集權國家,是先有匈奴往下侵略,中國要保障自己,當然要征討匈奴,國家一開始建立就是為了要保衛一個族群,不是嗎。


鄭成功他自己應該是以廈門為中心吧,然後讓其子鄭經留守臺灣?我沒記錯的話。

原文由win4cd 於 07-1-30 01:34 PM 發表
鄭成功是帶軍將荷蘭人請出台灣,才登入台灣,
那些軍隊是鄭成功在他最後的基地號招而來的,將台灣作反清復明的新基地
台灣人民認同,是因為同血緣。原住民,那不得而知,
從記載上原住民都是被打壓的一分子,不管誰統治,都是被打壓 ...

的確最後戰役結束是這樣子,

另外荷人來台之前就常有漢人來臺了,說起來漢人技巧奪取番人土地,而平埔族則漸漸被同化,記得荷人來臺時,發現原住民不會種田,只好請漢人教他們,不過說起來原住民當時還沒進入農業時代,人數不多,自然後來會被人多的漢族取代,也是沒錯的。

[ 本文最後由 21215421 於 07-1-30 01:51 PM 編輯 ]
作者: HOLMESLEE    時間: 07-1-30 13:47
標題: 回覆 #97 21215421 的文章
匈奴與中原國家的糾紛,早自戰國便已開始,這之間很難說誰是誰非了。
鄭成功是以廈門、金門等離島為中心,因我對於鄭成功對廈門統治的事,沒有把握,所以只提我比較確定的部分。
作者: 21215421    時間: 07-1-30 13:52
原文由HOLMESLEE 於 07-1-30 01:47 PM 發表
匈奴與中原國家的糾紛,早自戰國便已開始,這之間很難說誰是誰非了。
鄭成功是以廈門、金門等離島為中心,因我對於鄭成功對廈門統治的事,沒有把握,所以只提我比較確定的部分。 ...


依你上一篇文章所述,中國強,則征討匈奴,則中國弱,匈奴便南下侵略中國。
的確,在戰國時,中國是處於分裂狀態,故中國弱,所以匈奴因此南下侵略中國,故的確是由匈奴引起的。
也因此使得趙王變法,胡服騎射。

[ 本文最後由 21215421 於 07-1-30 01:56 PM 編輯 ]
作者: HOLMESLEE    時間: 07-1-30 14:13
標題: 回覆 #99 21215421 的文章
不過,我也無法斷定先進犯的就是匈奴,因為匈奴沒有文字史料流傳,他們的事蹟全賴他們的敵人記載。
此外,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也未明指胡服,便是易匈奴服飾,因此時塞外尚有林胡、樓煩等游牧民族,他們與匈奴的族緣關係則待考。

[ 本文最後由 HOLMESLEE 於 07-1-30 02:17 PM 編輯 ]
作者: zgmfx30a    時間: 07-1-30 15:15

中國與台灣本就有關係就是事實
不過你們是不是忘記原住民了?
你們不要說是中國越族啊(倒
記住還有原住民
台灣人有極大部分的人在400多年間混入過原住民血統
說自己是漢人是不妥的
再說所謂中國人早已胡和融合不知幾次
在哪裡強調漢人漢人就有點好笑了
台灣現在沒有漢人中國人這東西啦
大家都是台灣人
個人希望大家能先認同台灣(即使與中國統一也依然不變)
地緣認同是一種先進人類該為之事
而不是強調血緣
我想這方面在我們年輕一帶要有這觀念
貝吉塔:我是有賽亞人榮耀的地球人

不要連個ACG人物都不如啊XD

-------------------------------------

21兄說的維持現狀是正確的
尤其在教材上
這是避免混亂的方法
先了解歷史 對互相的歷史尊重
在從我們這代重新建立台灣此一地區觀念
不要被上幾代種種問題束縛了




歡迎光臨 鐵之狂傲 (https://gamez.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