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人物 | |
工程師性格 救活兩家虧損公司![]() 11月29日,紐約人壽董事長兼執行長史端博訪台,執掌這家美國10位總統選擇的相互保險公司,他7年內,讓保險銷售成長125 %。 「從這棟大樓,走到另一棟是不是要花兩分鐘的時間?」這是塞伊‧史端博〈Sy Sternberg〉排定亞洲行程時,致電問台灣分公司的問題之一,他要將這兩分鐘排入來台二十二小時的行程表中。在不到一個小 時訪談中,史端博兩度確認行程是否按照時間。專注、精準是這位掌管紐約人壽新台幣五兆元資產的掌門人,給人的第一印象。 紐約人壽是全美第一大,全球第五大相互保險公司,美國有十位總統選擇紐約人壽。史端博從一九九七年擔任紐約人壽董事長兼執行長一 職長達七年,七年內他讓保險銷售成長一二五%,資產成長七四%,營業利益成長五六%,股東分紅成長五○%,並在五年內,讓紐約人 壽在《財星》雜誌〈Fortune〉五百的排名,從八十七名躍升為六十八名。 當競爭對手,全球第一大相互保險公司,日本生命保險〈Nippon Life〉,過去五年營收衰退一三%時,紐約人壽五年成長三三%,去年其營業利益還突破十億美元,創歷史新高。 出身工程師的史端博,一九八一年,進入前東家麻州相互人壽保險公司,成功挽救一家每年虧損一千五百萬美元的公司,八年後,他進入 紐約人壽團體壽險部〈Life Health group〉,在三年內,他將這個部門從每年虧損三千萬美元,到每年獲利二千四百萬美元,二次轉虧為盈的能力,讓他在一九九七年 當上紐約人壽董事長兼執行長。 當外界質疑工程師出身的史端博,如何帶領這家擁有一百六十年歷史的保險集團時,他反而認定從商之人,必須具備工程師的專注,才能 在千頭萬緒之中,釐清問題,找到答案,他同時希望將這份專注傳達到經營團隊身上。 暌違七年,這次他風塵僕僕從曼谷飛來台灣,展開不到二十四小時的訪台期間,《商業周刊》特別取得獨家專訪。以下是訪談紀要: 管理建議:傾聽問題,別立下太多方向 《商業周刊》問〈以下簡稱問〉:無論在麻州相互人壽保險公司,或者是紐約人壽,您都有成功轉虧為盈的經驗,您如何做到? 史端博答〈以下簡稱答〉:嗯,我的學習能力很快,我知道成功的條件是什麼,對員工來說,我很有領導力。我會讓員工知道幾種解決問 題的方式,他們會聽進去,然後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問:您如何給經營團隊建議? 答:我傾聽、瞭解他們的問題,我的工作只是決定哪個問題比較重要。你知道,有趣的是,公司領導人常常,而且是很常〈加重語氣〉立 下太多方向,這樣你就無法聚焦某個方向,而大多數的人,不只需要知道他們要做什麼,也要知道處理事情的優先順序,哪件事情比較重 要。 當領導者面對事情,容易去想出千百種做法,但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聚焦某項做法。 問:當你要求部屬達到業績和獲利,也是採同樣的方式嗎? 答:是,你可以說我不喜歡這樣的數字,這樣的數字不好看,獲利應該成長多一些,但這不是有效的管理,有效的管理是指〈用手指文件 〉,跟你的經理人說,我不喜歡這數字,但有三、四種做法可以改變這數字。 領導者的責任不只是指出問題,還要跟員工一起合作解決問題。你不能只把球丟給其他人,站在一旁抱怨。像是今天早上我們討論一些問 題〈編按:史端博受訪前的行程是和台灣區主管開會〉,我明確指出有幾種做法可提升獲利,我認為我們可擴張某部分或調整某些服務價 格,我提供很明確的意見。 我不可能在一個小時之內知道解決的方法,我只是給幾個建議方向,他們也許會因此想出其他解決方案,這就是領導。〈加強語氣〉 問:您的經營風格非常犀利,員工跟你開會時,你直指問題核心不斷追問,很多人會害怕跟你開會? 答:沒錯,沒錯〈點頭〉 問:你刻意如此嗎? 答:是。因為那會讓人更專心。這讓員工全力以赴,想想看奧林匹克運動員,想想這些運動員小時候,他們非常專心的做一件事,不斷訓 練,他們一直做,一直做〈加強語氣〉同一件事,因此當競賽時,他們會做得很好,如果你能讓你的員工全力以赴,這就是領導力。 經營風格:決策自律,蒐集資料找真相 問:您出身自工程師,您認為現在還保有工程師性格嗎? 答:有時候我和管理階層開會,我做事的方式很工程師〈笑〉。我會像機器般不斷問問題,我也會跟業務聊天,這時候的我就不一樣,這 就是他們付高薪讓我當CEO〈執行長〉的原因〈笑〉。 不同的工作,要展現不同的我,有些工作你必須像工程師一樣,不停的問財務問題,另一小時,你要激勵業務,有時我要見政治領袖,談 話方式又不同。 問:所以工程師背景對於經營保險公司影響很大? 答:如果你從商,一定〈加強語氣〉要有工程師性格,這在解決問題和決策時很受用,它讓你自律,如果你有工程師背景,你第一件想做 的事就是找到真相〈Fact〉,很多人在資訊不足時,常常貿然找出解決的方式,工程師性格會讓你在第一時間,蒐集到你要的資料, 問對問題,發現真相,找到你要的答案。 問:在一九九一年時,你們必須做出上市或者依舊為相互保險公司的決定,為何最後還是決定成為一家相互保險公司? 海外布局:亞洲已有七國,後年搶攻越南 答:因為假設上市,我們會遇到股票股東和保戶之間的衝突,股票股東希望快點將獲利轉移給他們,保戶會希望我們保留這些盈餘,因為 這會成為資產,假設以後發生不測的時候對保戶比較有保障。我們認為上市會馬上造成保戶和股東間的衝突。 問:相互保險公司因為無法上市籌資,假設要追求成長,先天的限制比較大,您如何在相互的架構下追求獲利? 答:這是很好的問題〈沉默三秒〉,我們是相互保險公司,因此我們沒有利益衝突,我們的股東就是保戶,我們必須壯大資本,將部分獲 利交給保戶和分紅,我們可以讓產品有合理的價格,其他的錢,我們放在資本帳戶〈surplus account〉,像是銀行帳戶裡。 以今年來說,我們就放一百三十億美元〈約合新台幣四千三百五十八億九千萬元〉在資本帳戶裡,這些錢放在這裡只有一個理由,就是保 證我們實現承諾,像最近大家在談禽流感,大家都怕禽流感,因為很多人可能會因此而死,我們可以成為實現承諾,付得出保費的公司, 我們資本很多,也許是最禁得起考驗的保險公司。 問:紐約人壽海外布局九個國家,有七個都在亞洲,您好像對亞洲特別有興趣? 答:因為美國是成熟市場,每年壽險成長不過三%到四%,我們必須去找成長快速的新興國家,這意味拉丁美洲和亞洲,而非法國或德國 ,也非日本,這些市場太成熟。我們找的是有大量中產階級,壽險成長為兩位數的市場。 問:您曾說過,為了確保以後二十年,每年壽險銷售成長都在二○%到三○%,你必須布局亞洲新興國家,但是您如何在這麼多亞洲國家 中選擇標的? 答:我們不只看當地的壽險成長,還看當地的競爭程度,有些國家有太多〈加強語氣〉壽險公司競爭,像是馬來西亞或新加坡,我們都沒 有進軍這些地方,因為當我們決定要進軍時,很多保險公司在當地市占率已經很高了。 現在我們審慎地考量在二○○七年,拿到執照,進軍越南。我們雖然不是第一位到越南的保險公司,但是卻是前十名,而當地市場因為成 長快速,還容得下我們。反觀日本,不僅壽險成長緩慢,有太多壽險公司,多我們一個實在沒有意義。 未來展望:期許公司一百六十年不墜 問:我們知道因二○○一年阿根廷金融危機,紐約人壽賠不少錢? 答:是,不過好消息是,我們明年在阿根廷即將轉虧為盈〈笑〉,我們花了三年〈加強語氣〉才重新站起來。 問:從阿根廷危機中學到什麼? 答:這是個好問題,我們學到應該建立早期預警機制。我們現在定期確認一系列經濟指標,仔細確認是否社會某部分已露出危機徵兆。 紐約人壽在海外布局是讓我們持續成長。我們的營收成長緩慢,我們真的很想成長快一點,而新興市場是獲利成長的機會。我倒不擔心我 任內〈海外成績〉如何,我較在意的是,我之後的執行長,有沒有比美國成長更快的市場,我目前想做的是讓紐約人壽,在接下來一百六 十年保有成長動能。
|
歡迎光臨 鐵之狂傲 (https://gamez.com.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