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掌政權的信長
織田信長成婚後的第二年(1549年),松平廣忠離奇地去世了,年僅二十四歲。太原雪齋動作極快,沒等松平家眾臣決定是否因為幼主在織田家而轉變陣營,就先派朝比奈泰能接管了松平本城岡崎。不久以後,雪齋又攻克安祥城,俘虜織田信廣,提出拿他來交換竹千代。
織田信秀為了保兒子的性命,只好把松平竹千代送往駿府——如此一來,三河松平氏就徹底被今川所吞併了。
被迫完全退出三河國的織田信秀,感到一種日暮途窮的悲哀,兩年後的1551年三月,他終於油盡燈枯,撒手塵寰,享年才四十二歲。因為至死也沒有另外指定繼承人,信長遂名正言順地成為尾張下四郡的統治者。
然而這個年輕的新領主卻依舊一副野蠻的傻瓜相。據說連父親的葬禮他都姍姍來遲,急得重臣們商議說:「都是先主的兒子,不如讓信行公子來主持葬儀吧。」而正當身穿喪服、神情悲慼的信行將要有所行動的時候,信長卻突然出現在了寺院門口。他依舊裸著上身,腰掛零零碎碎的各種小物件,用麻繩纏著刀柄隨意插在腰帶上,就這樣大步流星面無表情地走到父親靈前,抓一大把抹香隨便一擲,然後轉身離開了。
「他不但是傻瓜,還是瘋子!」家臣們怒不可遏,議論紛紛。在場只有一位來自九州的和尚點頭讚道:「此子日後必成大器。」
經過這一事件,大部分重臣都投入到織田信行的麾下,他們等待時機要廢黜信長,而擁信行繼位,連已經喪失權柄的守護代織田信友(一說為廣信之子,一說即廣信本人)也在老臣阪井大膳的煽動下密謀擴張勢力。平手政秀苦苦地為信長支撐著局面,但大傻瓜卻絲毫也無悔改之意,他終於再也撐不下去了。1553年閏一月,政秀在居處切腹自殺,留下了長長的一大篇諫言,從不要身著奇裝異服,到必須耐心傾聽家臣的意見,幾乎指出了信長所有的錯誤。
平手政秀的死諫,給信長造成了沉重的打擊,家中年長一輩最後一個支持自己的人也離開人世了,並且是用這種非同尋常的方式離開的……然而流淚過後的信長,卻依舊我行我素,似乎完全沒有把政秀的最後諫言放在心裡。
1553年,日曆為天文二十二年。在紛繁動亂的整個日本國中,尾張是個容易被忽視的小地方。尾張位於本州島的中南部,距離已經喪失權力數百年的朝廷所在地京都,以及喪失權力近百年的幕府所在地室町御所,都還有一百多公里的直線距離。此時在織田信長周圍,有幾個龐大的勢力正即將發展到他們最輝煌的頂點。
北面的齋藤氏和東面的今川氏自不必說,再往東北的甲斐國,「戰國第一兵法家」武田晴信(信玄)開始了他疾風烈火般的信濃侵攻戰,相模國的北條氏康在河越擊敗關東管領上杉憲政,準備把整個關東平原都掌握在手中。再往北,「北陸的守護神」長尾景虎(即後來的上杉謙信)在短時期內基本統一了廣袤的越後國。
尾張西面的畿內地區,有六角、細川等強力大名割據著,更有篡奪了細川實權的三好氏,以及篡奪了三好實權的松永氏存在。畿內以北的越前國,則由名門朝倉氏統治。
畿內以西的本州島西部,俗稱為中國地區,如大山一般的大內氏和尼子氏已經鏖戰了數十年,但就在兩年後的1555年,爆發了著名的嚴島合戰,「瀨戶內智將」毛利元就,將把這兩棵巨樹連根拔起,成為無人敢於相抗的一代豪雄。
九州和四國島依舊群雄割據,爭亂不休,似乎永無止歇,但大友宗麟儼然已成為北九州的霸主。以上所述種種勢力,其領土、其兵力、其家中的政治體制和經濟規模,都不是爆發戶織田家所可以比擬的。三河松平氏在松平清康一代崛起,也因清康之死而煙消雲散,僅僅擁有尾張下四郡的那古野織田氏,是否也將落得相同的下場呢?
作者: 雷斯魔 時間: 07-6-6 23:17
蝮蛇與傻瓜的會面
覬覦信長權力的,不僅僅是國內的勢力,包括守護代和自己的親兄弟,還有領地外的諸多敵對力量。平手政秀死諫的同年四月,齋藤道三突然提出想見自己的女婿一面。
道三有些不耐煩再等待了,信秀去世已經兩年,信長四周都是敵人,自己的女兒為何還不動手,或起碼送來有用的情報?作為一輩子在陰謀中打滾的「蝮蛇」,他習慣謀定而後動,既然目標是自己的女婿,哪怕是傻瓜女婿,也需要先見一面,仔細觀察一下他是否還有可資利用的價值。況且,利用會面的機會,直接擒下信長,脅迫他向自己遞上降表,也是一招惠而不費的妙計。
包括濃姬在內,信長身邊幾乎所有人都反對他去見道三,因為誰都猜測不到「蝮蛇」的心中究竟在想些什麼,他會不會下毒手。然而信長卻力排眾議,如約前往。會面的地點,定在尾張富田的正德寺(在今愛知縣一宮市),這正好是兩勢力相銜接的中間地區。
然而,令人驚異的是,信長前往與道三會面,並且締結友好盟約後,安全地歸來了。不僅如此,其後齋藤道三竟然變成了傻瓜女婿的堅強靠山,每每調兵協助信長平定尾張不肯臣服的各地方勢力。正德寺中,究竟發生了些什麼?
據說會面以前,道三曾悄悄躲藏在信長的來路上,想在正式見面前先從外表判斷一下女婿的智能和志向。令他大吃一驚的是,竟然見到一個打扮如同土匪一樣的傢伙:頭髮用稻草綁著,袒露左臂,腰掛各種零碎,下身套著虎皮和豹皮織成的短裙褲。「果然是名不虛傳的大傻瓜!」道三吩咐部下,等信長以這幅尊容出現在正德寺中,就立刻斥責他無禮,將其當場拿下。
然而這一命令卻分明不易執行。雖然道三預先在寺外埋伏了許多武士和忍者,信長卻也並非孤身前來。據說信長此行攜帶了千餘兵卒,其中半數為長柄隊,長柄的長度連擅用槍兵作戰的道三也自愧不如,他還從近江的國友村購買了數百支當時最先進的鐵砲,全都帶來了正德寺。
等到正式會面,出現在道三面前的,儼然是另外一個信長:頭髮梳理得一絲不亂,身穿整潔的褐色禮服,態度恭謹而不失尊嚴——信長是當時著名的美男子,他正裝以後的容儀,令道三大為折服。
據說雙方簽署了盟約,飲過同盟酒,信長告辭離開以後,道三悄悄對心腹們說:「我的幾個兒子,將來恐怕要繫馬在女婿門口,成為他的家臣。」
得到美濃齋藤氏大力支持的織田信長,威望略有上升,開始逐一掃滅尾張國內不肯臣服的勢力。1555 年四月,他與叔父織田信光合謀,以殺害守護斯波義統的罪名,討伐想要恢復往日權力的守護代織田信友,攻克信友本城清洲(或名清須),旋即將主城遷移到此處。通過這次戰鬥,信光對信長大為讚賞,開始支持這個以前並不看好的侄子。然而時隔僅半年,信光就被家臣謀刺身亡。
上天似乎故意把織田信長的支持者逐一剷除,要他孤身一人在亂世中奮戰。第二年(1556年)四月,齋藤道三也離開了人世。道三是被其子義龍所殺的,傳說他對信長的讚譽使義龍大為不滿,又有傳說義龍本是遭道三放逐的原守護土岐賴藝的兒子,但不管真相究竟如何,一輩子在陰謀詭計中打滾的「蝮蛇」,終於被自己兒子的陰謀所擊敗,戰死於長良川畔。
據說道三臨終時曾遺書信長,要女婿為自己報仇。信長得到道三被困的消息,匆匆率兵前往救援,卻慢了一步,只得到這份遺命。如此一來,美濃從友國變成了敵國,失去最大靠山的信長,四周圍立刻再度昏暗下來。
蟄伏已久的親兄弟織田信行終於盼到了這個大好時機。當時織田眾臣分為兩派,支持信長的有織田勝左衛門、織田造酒丞清正、佐久間大學盛重、森左衛門可成、佐佐孫介等;而家老林佐渡守秀貞、猛將柴田權六勝家、林美作守、津津木藏人、橋本十藏、角田新五、佐佐內藏助成政等三分之二的家臣卻支持信行。道三戰死的當年八月,織田信行召集以那古野城主林秀貞為首的支持者,悍然掀起了反旗。
作者: 雷斯魔 時間: 07-6-11 22:14
稻生合戰
《信長公記》中載有一則傳說,在那古野城西面的比良城東,有一個名為尼池的小池塘, 1556年一月中旬,有農民聲稱在池中發現了如蛇般的怪物。據說此蛇之頭部象五色的無角鹿,眼睛象星辰一樣閃閃發光,舌頭伸出來如火一般豔紅,身體象木桶般粗……
聽到這個消息的信長,立刻命令周邊農民全數出動,攜帶鋤頭、鐵鍬、吊桶等物一起到尼池去,將池中的水攪亂淘出,逼怪蛇出來並將之捕獲。有記載說,信長曾經蒞臨捕蛇前線,並且親自下了水,但等把池水掏出將近七成以後,卻並不見什麼怪蛇,只見那是一條大魚,頭塞在一截空心枯木裡,不停地甩著尾巴。「真是愚蠢!」信長扔下了這句話,飛快離去了。
即便確有其事,那也很可能是個陰謀。因為比良城是信行派的干將佐佐成政的居城,信長原計劃抓到怪蛇以後,將進入比良城內休息,正好給予成政等人刺殺他的良機。然而不知是預先聽到了風聲,還是真的蒼天保佑,信長匆匆而來,匆匆而去,避過了一劫。
織田信行的謀叛計劃,是由林秀貞和柴田勝家負責醞釀與指揮的,他們很快集結了近四千兵馬,連克春日井、守山等要隘,幾乎逼到清洲城下。對於此次謀叛,信長應該不會感到驚奇,因為這早是尾張從武士到平民每個人的預料中事。然而不應毫無準備的信長,卻僅僅拉起了六七百兵馬與之相抗。
兄弟相爭的戰場被選定在清洲城東、莊內川附近的稻生地方,這裡築有為了躲避洪水而修建的名塚砦,由於連日大雨使得河川氾濫,切斷了名塚砦與清洲城的聯繫,而信行軍搶先佔領了名塚砦附近的稻生原,使其更陷於孤立狀態。
信長的軍隊就是在這種惡劣天氣下出發的,部隊在莊內川以西的平城集結,為了救援名塚砦,就匆忙對敵人發起了進攻。佐佐孫介所部一百二十人作為先鋒,首先突擊柴田勝家的本陣,遭遇將近三倍於己的伏兵阻擊,孫介戰死。初戰不利,信長被迫退往名塚砦,第二個倒下的,是殿後的山田治部左衛門。
時人的筆記中這樣描述:「在遭遇到令人難以想像的打擊後,上總介大人(信長)被織田勝左衛門、織田造酒丞架在中間。森三左衛門隨後帶領四十個御中眾手持著長刀護衛,匆忙向名塚砦退卻……」
就在這一危難時刻,荒子城的前田利昌率領地附近的農民動員兵近四百人,以及平城與稻葉城的其餘部隊約兩百人終於趕到了。信長再度燃起了勝利的信心,在仔細分析了戰場形勢後,決定主攻信行軍中堅力量柴田勝家的本陣。
柴田權六勝家,時年三十四歲,從初陣參加第一次小豆阪合戰開始,就是織田家最負盛名的猛將。其本陣屯紮在稻生村,有一千之眾。信長先讓農民動員兵衝前攻擊,引誘勝家出戰,隨即突然將本方武士投入戰場。但即便如此,勇猛的勝家還是逐漸扳回了上風。就在信長方兵馬開始向後潰退之時,忽聽一聲大喝,穿著火紅色披風的信長親率四十名親兵衝到陣前。這一聲大喝鼓舞了本方的士氣,更使柴田軍士兵驚愕不已。他們所面對的,終究是按傳統應該奉獻畢生忠誠的主公……
勝負之勢瞬間傾倒,柴田軍全面崩潰。信長旋即揮軍前往攻擊林美作守所部。當時信長派的黑田半平正與林美作守交戰,已然處於劣勢。但在得知柴田軍崩潰的消息以後,林美作守匆忙脫離接觸,從左路撤退,卻正好遇見了信長的伏兵。林美作守戰死,支持信行的其餘各部不戰自亂,紛紛敗逃。織田信行也只得長嘆一聲,退往居城末森。
信長乘勝進軍,很快包圍了末森城,此刻的信行,已如甕中之鱉。在兄弟雙方的生母土田夫人一再求情下,信長終於答應饒恕同胞兄弟,於是信行開城投降。
此後,出乎眾人意料之外,性格一向凶暴的信長,竟然饒恕了所有跟隨信行謀叛的家臣。當林秀貞和柴田勝家前來請死時,信長走上去提了提勝家的腰帶,拍著他的肩膀說:「權六,一副死相的,這還是你嗎?!」這一舉動使兩人如釋重負,同時感動得熱淚盈眶。
然而信行卻並沒有因此洗心革面,第二年(1557 年)十一月,他聯結上四郡守護代織田信安,再度謀劃起事。可惜這一次,沒有那麼多人肯跟隨他了,受過信長饒恕的柴田勝家不願再次舉劍斬向自己的主公,他出首告發了信行的陰謀(另一說是因為信行寵信家臣津津木藏人,津津木為人驕橫無禮,勝家難以自處,遂投奔信長,信行的陰謀因此敗露)。
雖然是同胞兄弟,但亂世中容留這般隱患,無異於自取死路。信長瞞過母親土田夫人,假裝患病,秘密把信行騙到清洲城中,然後把長劍插入了兄弟的胸膛……
作者: 雷斯魔 時間: 07-6-20 13:18
尾張的統一
想要奪取信長權力的同族,不僅僅信行一人,還有他的異母庶兄織田信廣。齋藤道三死後,信長每每率軍北上討伐弒父的齋藤義龍。義龍智謀深沉,連「蝮蛇」老爹都能幹掉,年輕的信長如何是他對手,但數年間一無所獲。就趁這個機會,信廣暗中聯絡義龍,要從背後捅信長刀子。
信廣的計劃是,當信長再伐美濃時,他作為後續增援部隊進入清洲城,就此奪取清洲,並與美濃軍前後夾擊,信長必敗。可惜這一計劃被信長窺破,嚴令留守清洲的兵馬拒絕信廣入城。信廣知道陰謀敗露,匆忙退回,信長從後追趕,小小接了一仗。還好信廣見機得快,不是信行那般執拗人物,立刻自縛請罪,信長才饒了他一條賤命。
老爹留下來的尾張下四郡,就這樣逐步穩定下來。信長的下一個目標,是上四郡的守護代,也即信長本人的叔祖織田信安。但其時信安已經失去權柄,被其子織田伊勢守信賢架空了,信賢的本城,是在岩倉。
信秀、信長父子,一心要統一整個尾張國,信安、信賢父子也不例外,無論是今川義元、齋藤義龍,還是織田信行,所有與信長為敵的勢力,幾乎都和岩倉有過接觸。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況且想要向外征伐,也必須先除掉國內的毒瘤。就在這種情況下,1558年,信長率軍討伐織田信賢,雙方在岩倉以西的浮野地方展開激戰。
雙方兵力都在三千上下,可謂勢均力敵,從早晨一直打到中午,信長軍從東南方向突擊得手,直入敵陣,信賢軍很快就全面崩潰。
第二年(1559 年)三月,信長遠上京都,拜謁了幕府將軍足利義輝。此時足利將軍早已權柄喪盡,被管領細川家,以及細川的家臣三好氏、三好的家臣松永氏逼迫得朝不保夕。然而當時的足利義輝將軍卻並非無能之輩,更不是甘於被他人玩弄的紈袴子弟,他為人堅毅勇決,精通劍法,一心想恢復幕府的往日榮光,被稱為「強情公方」。義輝看到尾張的一個年輕小諸侯竟然親自上京來謁見自己,頗受感動。
然而反傳統的急先鋒織田信長何所愛於室町幕府將軍?他進京的目的,其實是為了和畿內各種勢力搞好關係,從側面向美濃施壓。完成這一計劃後,信長於三月間再伐織田信賢,進攻岩倉城。當時日本的所謂「城」,更接近歐洲中世紀的城堡,由土木(好一點的還用石頭)構築城牆和各種防護設施,城外是城下町,再外是農田,城本身很少有生產能力。信長將岩倉團團包圍,放火燒光了城下町,拆除鹿砦、填平壕溝,使岩倉變成一座「裸城」。
就這樣包圍了兩三個月,每天向城內發射火箭和火槍,織田信賢終於堅持不下去了,被迫開城投降。就這樣,「尾張的大傻瓜」用七年時間,不但穩固了自己的統治,進而統一整個尾張國,往從前嘲笑過他的人臉上搧了一個大耳光。繼續前進的目標,當然就是北方的美濃了。齋藤義龍雖然悍勇多智,身體卻不大好(傳說是患了痲瘋病),信長有信心在數年內將其擊敗。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最大的危機降臨在信長頭上,烏雲從東而來,籠罩住整個尾張國……
歡迎光臨 鐵之狂傲 (https://gamez.com.t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