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標題: 第一次世界大戰歷史專區 [列印本頁]

作者: 雪姬    時間: 04-6-2 14:44
標題: [原創]第一次世界大戰歷史專區
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史:


『大戰的起因』

1871年的德國在宰相俾斯麥帶領的普法戰爭獲勝,而俾斯麥在戰勝後已滿足於現況的德意志勢力了。故他開始專注於國內的商業發展,而對其他的勢力則採用外交手段,希望減少戰爭的發生。

無可否認,俾斯麥的政治手腕的確是不用置疑,他首要的外交目標是要孤立法國,原來在歐洲本土中,只有法國能與德國抗衡,而法德兩國在過往交戰無數,結怨已深,但最重要是德國是君主制,德皇及俾斯麥都很討厭共和制的法國。

在俾斯麥執政年間,德國成功建立德奧義的軍事同盛關係,俗稱為『三國同盟』,但義大利當時重申,萬一德國與英國交戰,義大利則會放棄同盟關係。另一方面也有德、奧、俄的『三帝同盟』,這明顯是針對巴爾幹半島事務。

當然俾斯麥也靜悄悄地拉攏英國,希望兩國在海外殖民地的方針上,可以少一點爭執。英國多年以處於孤立的情況,對於這些示好自然很受落。

但情況在1888年德皇威廉二世繼位,德國的外交政策便出現了重大轉變,當中有很多因素,固然是威廉二世年少氣盛,為人性格好大喜功而率直,他看不慣俾斯麥的權謀狡猾,也不喜歡俾斯麥的專權。傳聞德皇威廉二世與英王愛德華八世及沙皇亞歷山大三世不和,也是改變外交政策原因吧。

上任兩年後,便趕走這位事事親俄的俾斯麥,也公開與俄劃清界線,這使討厭共和國的沙皇投向法國建立軍事聯盟 (協約國) 。但德皇自由在德國軍事參謀部下長大,故他對於自己的才華有著一份自信,當然這並不是自視過高,在他帶領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表現出來的能力,是可以証明。

德皇眼見國家已是世界第二大工業國,但在商業的發展上卻被其他國家制衡,這使他已不滿足以往的外交政策,而採用了武力威嚇,在一次一次的外交武嚇成功,更使德皇心高氣傲。雖然在外交上取得了甜頭,但反而驅使法、英、俄等國站在同一陣線。

遠在巴爾幹半島方面,由於土耳其勢力衰退,希臘、塞爾維亞、保加利亞鼓舞馬其頓獨立,當然這只是塞爾維亞、保加利亞的陰謀,它們主要計劃是趕走土耳其的勢力出歐洲,然後瓜分馬其頓領土,後來分配土地引起了爭執,簡單點說就是奧地利、保加利亞聯合對抗俄、塞、羅馬尼亞陣營,雖然最終以保加利亞敗陣告終,這也促使奧地利對最終勝利者塞爾維亞,本來在1913年夏天便希望發動戰爭,但遭到德國制止。

致命的原因終於發生了,波士尼亞首都塞拉耶佛點燃,時間是1914年6月28日,激情的斯拉夫民族主義份子,謀殺了法蘭茲‧斐迪南大公,也就是奧皇的法定繼成人,最諷刺的是法蘭茲‧斐迪南一向的立場是站在斯拉夫民族一方,他的最大願望是推動巴爾幹半島建立聯邦制,把數個鬆散的民族結合在一起。

把握這一次難得的開戰時機,奧地利開出了令塞爾維亞不能接受的條件,而德國備戰情況已完成了,戰場遍及歐、非、亞,在陸上、海上、空中,配合了中古及現代化的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終於開始了….


作者: 雪姬    時間: 04-6-2 14:45
標題: Re: [原創]第一次世界大戰歷史專區
『各國的實力對比』

(同盟國篇)

孤掌難鳴的大國 – 德國:

同盟國中戰力最強當然是首選德國,不….應該是說當時世界最強的戰力也是德國,除了擁有最尖端的科技。還有多方面德國都占有優勢,首先是軍事制度上,德國早在拿破崙年代已開始建立現代化的陸軍體系,在1870年更是變得成熟,這除了是已規定國內健壯的國民要進行義務性服刑,而且也採用了後備兵役制,使兵源不乏,在裝備上德國也是全數可供應給所有士兵之用,這與其他國家不同。

其實這可能算是所謂的『全民武裝』(Nation in Arms),這樣的組織,以完整的訓練,可算是大戰中一大奇事,雖然一般認為德國的後備兵源質素參差,然而在戰爭中,德國卻能為所有前線的第一軍有效地補充一個相同數量的預備軍增援。而德軍將令也對這些後備軍給予有效的信任,不斷作出使用,這也使法軍陷入很多計劃失算。

在精神上,德國也有一種不同的信念,是一種根深柢固的信念,是已進行數代的教育,使德國上下一心團結進行每一個軍事行動。那些瀕臨危急才匆促點燃的愛國風潮,是無法與德國經過長期凝聚而成的『結合體』(即是淬煉了軍事組織及德國人民情操) 相比。德國人民對於自己的軍隊是十分親切,而且也引以為傲,是其他國家少見的。

在戰術上,德國也有兩樣比起全世界都更有利的認知,第一是他們比其他國家更早評估到重榴彈砲的潛能,並為全軍配備了足夠的重榴彈砲裝備。第二是他們比其他國家下了更多功夫去了解『機關槍』的應用。他們盡量發展這種壓倒性的火力,並比其他國家更早利用機關槍主宰戰場。

另一方面,德國也是開始集心理戰、外交戰、宣傳戰於一身,這也開了戰爭先例。當然德國為了備戰也擴建了十三集雙軌鐵路來運送物資,而且德國也是對於這場戰爭作出了多樣的評估,德國早已為長期戰爭的可能作出準備,故大戰雖然持續了數年,德國的物資還是源源不絕,當然德國也是積極建立海軍打擊英國海上霸權。

德國人口擁有6500萬人,在大戰初期,它把由軍隊七十九萬一千增加到約五百萬(當然是包括後備軍),而且都能維持他們的裝備補給。德國的戰略是先全力對付法國(預計4星期內),由正面及繞道比利時開入法國,當法國擊潰後則回師協助奧匈帝國對抗俄國。德國對於英國的評估是它只會封鎖海岸線,不會派遣大量陸軍協助法國。(事實證明這個判斷只對了一半)

作者: 雪姬    時間: 04-6-2 14:46
標題: Re: [原創]第一次世界大戰歷史專區
外強中旱的國家 – 奧匈帝國


在歐洲的國家中,如果不計算大英帝國及俄國外,則以奧匈帝國幅員最大,它還是處於一個較落後的農業型態,而工業也不發達,發展也幾遲滯。雖然他們仿傚了德國的軍事制度,但只學到其型態,卻學不到神緒,難聽點說應該是奧匈帝國的軍隊只是一群大而無當的歐洲次等兵團。

問題不上於是他們軍隊有一個輸多勝少的優良傳統XD,更重要是軍隊內的派系複雜,由於由多民族的組成,使其軍隊精神不能集中 (這也是為何德國只用日耳曼血統的國民從軍)。所以奧匈帝國建立新式軍隊的原因不是提升戰力,反而是下降了,在邊境的配置防衛軍上,只是為了政治因素考慮,並不是為了軍事目的著眼,降低了軍隊的效率。

當然奧匈帝國軍隊在人性難以克服的困難外,奧匈帝國的版圖之大,不但沒有為奧匈帝國帶來了優勢,反而增添了防守的困難性,國內的缺少了鐵路,要使用馬匹在道路上運送物資,在大戰開始後,奧匈帝國道路上常常見到到處都是馬匹阻塞的情況。

奧匈帝國在大戰中一場戰鬥動員超過90萬人,但武裝多是用25年前的武裝,而且裝備也不足夠所有軍人配備,故他們動用了十萬匹戰馬用作戰爭之用,當然運輸也是用了大量馬匹。按照理論上,馬兵在當時的戰爭上應該俱備了機動性的優勢,可惜奧匈帝國的戰略失當,在未上戰場時,馬匹大多都背部受傷不能使用。

馬匹的數量是很多,可惜給馬匹的飼料數量不菲,據說當年英國、俄國、奧匈帝國也是因為為了供稱馬匹飼料而拖垮了本土經濟=.=,所以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馬匹已失去了在戰場上的價值了。

當年所有歐洲國家交戰的資金,除了英國外,全都是動用國內的黃金儲備,奧匈帝國最後弄至一窮二白,俄國更是傾家蕩產倒台,但他們很大原因都是為了供應馬匹飼料,這也是戰爭不為人知的一面。雖然奧匈帝國有著如此多的缺點,但他們卻意外地經得起敵國四年的攻擊,這也是大大出乎意料之外,也使敵國對手吃驚及沮喪。這可能是要歸功於國內的馬札兒民族 (匈牙利) 與日耳曼民族性格相像。

人口…..資料不詳,但我猜測應該是3700萬-5600萬之間,從奧匈帝國能動員最少三百三十五萬軍隊為準則。奧匈帝國的主要方針是對付沙俄,入侵波蘭領土及塞爾維亞。

作者: 雪姬    時間: 04-6-2 14:47
標題: Re: [原創]第一次世界大戰歷史專區
為古時榮譽而戰的國家 – 土耳其


與其說奧匈帝國是德國戰友,不如說土耳其是德國的最重大戰力幫助。土耳其自從帝國瓦解後,改行兩黨執政制,由於土耳其新執政黨青年黨是討厭過往親英的舊政策,而德國在過往的政策中,除了公開支持土耳其外,也幫助土耳其建立鐵路現代化,最重要當然是三首戰艦事件的發生 (主要是土耳其向英國買了戰艦,而後來英國反悔,引起了土耳其全民的憤怒)。土耳其最後當然是站在同盟國一方。

土耳其的軍隊的裝備如何,土耳其只有兩座兵工廠建於黑海附近,而主要的軍事設施則在君士坦丁堡一帶,由於實際資料不詳,我只能推測是在奧匈帝國之上,在德、法等國之下。最嚴重是土耳其沒有強大的海軍,這不能有效打擊地中海的英軍勢力。

土耳其當時分兵兩路,一方由西進埃及牽制英印50萬聯軍,另一方主力是北上與俄國爭奪以前失去的領土,大約也是牽制了25萬人,在戰術上雖然都是敗於協約國的聯軍,但卻算是勝了戰略,因它幫助德國解決了兩面受敵的壓力。

其實有軍事學者認為,土耳其的軍人具有龐大戰力,無奈是心理因素問題。這從土耳其轉成共和制後,直至第一世界大戰為止,土耳其軍隊除了一次小勝希臘外,基本上都沒勝過。所以軍隊的心理壓力很大,在多次防衛戰中土軍都抱住反正也是輸的心態,而不積極佈防,幸而軍方有凱米爾上校 (即是土耳其國父,他是國際公認的真正世界級國父,是他帶領土耳其脫亞入歐) 的正確指揮下,追平不少劣勢。

土耳其另一重要性是,它占領了巴格達一帶的石油區,為德國供下源源不絕的資源。而且也能威脅英國的石油供應,這是同盟國不可缺的命根所在,另一值得一提的是土耳其的浮雷威力強大,重創了英、法的聯合艦隊。

作者: 雪姬    時間: 04-6-2 14:48
標題: Re: [原創]第一次世界大戰歷史專區
追求崇拜的偶像 – 保加利亞

保加利亞在早前的巴爾幹半島事件中成為大輸家,這以使它被迫站在土、奧一方,而在大戰開始後。雖然英國曾經力拉攏它中立化,但由於希臘及塞爾維亞站在協約國一方,明顯保加利亞自然不作他選。

另外的主因是出於保加利亞對德國的崇拜,他們國民認定德國軍隊是無敵的,協約軍在薩羅尼加海峽失利,更使巴爾幹半島諸國對德軍的無敵形象大大加深。先是塞爾維亞由支持協約轉到按兵不動,希臘更是推翻早前應允動用全國兵力給協約國隨便調動的條約。

保加利亞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在同盟國最危急的時候,挺身而出支持德國,派遣軍隊橫斷塞爾維亞領土,分割為南北兩方,導致北方塞軍向奧匈帝國投降,南方的英、法、印聯軍動彈不得。

隨後保加利亞就是在薩羅尼加抵禦了由英、法、俄、意、塞50萬聯軍直到接受大戰結束。從經濟方面,由於保加利亞大量軍費都是由德國貸款所得,而武器應該除了本土擁有外,德國也資助不少,保加利亞則輸出小麥供給德國。

保加利亞以前是土耳其的屬地之一,深受土耳其文化影響,全國只有3-5百萬人口,只如此彈丸之地能夠抵擋聯軍,實在難能可貴。 (當然協約國在戰略上多番失當,也是造就敵人的成功。)


文章 by. snow

[待續]


作者: 雪姬    時間: 04-6-2 19:13
標題: Re: [原創]第一次世界大戰歷史專區
協約國篇:


歐戰史上的常敗國 – 法國


現在終於論到討論協約國(Entente Power),法國在實力上整體來說都不及德國,首先在法國僅有德國百分之六十的有效人力。(法國最多只能動員596萬的人力,而德國則是975萬)。由於這種先天不足,法國在戰爭中被迫徵召所有體能合格的男性服役。

由於法國的兵役制度下,男性要二十歲服役,經過三年的常備役及十一年的後備役,最後還要進行二個七年的役期。( 屈指一算,二十歲入伍,退役都四十有八了) 所以在開戰之初,法國能夠動用四百萬經過訓練的部隊來對抗德國的五百萬。
但法國高層並不信任後備軍的戰力,只重用前線常戰的一百萬第一線部隊,這種想法是造成法國後期的不堪想像。而後期法國也曾為兵力不足煩惱,因為法國只有不到四千萬人口,德國卻有六千五百萬人口,德國還要是全國皆戰的機制。

法國在兵器方面,擁有一種七五公釐野戰快炮,是當時世界最頂尖武器,但由於它的過高價值也造成法軍在戰鬥上的過份自信,導致在往後的戰爭中,法軍忽略了裝備及訓練的重要性。

在指揮官的質素上,法國也不如德國完美,雖然法國軍官重視邏輯、理論,卻失去了對於戰爭的創造性及彈性,因為戰爭是藝術,不是計數。由於官方對於德國能夠動員的兵力評估錯誤,還指示法軍放棄防守工事上的優勢,主動出擊,造成法軍損失慘重。(在機關槍開始普及的年代,還要士兵用尖刀和德軍白刃戰。)

法國在物資集結上是具有優點,因為英國控制了海上霸權,可以從各地殖民地運輸物資往法國暢行無阻。協約國在人數、物質上是佔有很大優勢,但因為這是一種多頭式馬車行駛的方式,要各個聯軍有統一行動是很困難,法國在戰場上的指揮往往是獨行獨斷,造成協約國的失利,而且也造成英、法軍方高層差點內訌。

作者: 雪姬    時間: 04-6-2 19:14
標題: Re: [原創]第一次世界大戰歷史專區
日不落帝國 – 不列顛王國


在眾多協約國國家中,英國的陸軍制度和其他歐洲國家不同。由於近19世紀中,英國基本上是一個海上霸權國,它是只會基於傳統外交政策與經援盟邦的政策才介入陸地的。英國的陸軍政策是採用少數專業的制度,英國維持一支精銳部隊的原因是在於保護海外屬地,特別是印度。

英國在長時間只會保持陸軍數量在最少水平,多是注重在海軍經營,這是一種非理性的考慮。無可否認英國將帥善於操作小隊作戰,也具有多元化的指揮藝術,但如果一旦要指標一型軍團作戰時,則顯示出英將令的無能為力。

英國由於長時間著重海上政策,在陸軍的升遷也是較慢,從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那些英國遠征軍,那些陸軍高層將令年齡多是50以上,英將格理森更病死於陣前。不過隨著戰場上的陷入膠著狀態,英國只有改變舊有的兵役制度,由民團自願形式改變為徵兵制,從他們開始只派往19萬5千前往法國助戰,到後期英國動用所有英聯邦領地達200萬人可見。

在科技上英國最大的貢獻是發明了戰車的運用,它是針對德國的戰壕而發明,也終定德國敗亡。在經濟上英國是世界第一工業大國,但由於英國是一個島國,島國的缺點便是需要外地不斷輸入物資,特別是英國如果三個月沒有物資送入,便會發生飢荒。另一方面英國的軍費是使用銀行式的作業,與其他國家動用黃金儲備不同。

戰略上主要是封鎖同盟國海岸線,針對地中海的土耳其及保加利亞等國,和輸送補給品往俄國。海上也面臨德國的海軍挑戰,當時英國主力艦是29首,德國也有18首,而且英軍輕視了潛艇的實力,經過多番交戰後,大英帝國的海上霸權也開始沒落。

文章 by. snow [待續]

作者: 雪姬    時間: 04-6-2 20:14
標題: Re: [原創]第一次世界大戰歷史專區
最大的輸家 – 沙俄皇朝


在歷史及現代,不論是沙俄皇朝、蘇聯及現在的俄國,總是給人一種幅員遼闊、軍力強盛、物資豐裕。這當然都是宣傳上的錯覺,例如在冷戰年間,北約永遠都會在宣傳單張上宣傳蘇聯軍力如何利害,如何陸軍數量之多。但實際情況如何呢 ? 根據沙俄最偉大的女皇凱薩琳初初嫁給彼得三世時,第一次看到的俄國是落後、窮困,而且還是使用古時的奴隸制度生產的農業國家。在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宮,那些花園滿目瘡痍,皇宮到處會在下雨時入水。

在第一次大戰中,能看到俄國的實際的資產只有人數及士兵具有耐力、勇氣。但問題是俄軍欠缺心理及精神層面,腐化的無能高層,一般都缺乏智慧及對科技戰爭的進取心。他們形成了一個缺乏彈性的龐大團結的實體,他們的武器也不及先進工業國家。

在俄國地形方面也是俄國的最大弱點,俄國與盟友之間阻格了敵邦、海洋、冰天雪地。由於俄國的領土過大,欠缺了鐵路等運輸情況下,造成了軍隊的集結,物資的傳送造成了不便。所以俄國站在協約國方面只是使協約國得到人數的優勢,但俄國的武器彈藥,糧食也是要由英、法供應。 (看看電影『盲井』也知道,我們中國什麼都缺,就是不缺人。在當年的俄國也是,什麼也缺,也是不缺人。)

俄國的戰略方針當然是西向入侵奧匈帝國,俄國最有名的是推壓車作戰,集結55師以上 ( 一師大約是二萬一千人),那差不多達120萬人的總攻擊。但由於每場戰爭俄國都損失大量軍隊,也是導致後來革命發生。


作者: 雪姬    時間: 04-6-2 20:15
標題: Re: [原創]第一次世界大戰歷史專區
永遠的投機者 – 意大利


意大利是在土耳其宣佈在加入同盟國後,乾脆拋棄虛假的『三國同盟』,而加入協約國。意大利在獨立統一後,工業發展水平還是不高,軍隊也是欠缺裝備、訓練、士氣。而在站在協約國後,意大利鑑於德國軍隊戰力強橫,所以他避開德國,只單方面向奧匈宣戰。

意大利能動用的軍隊為二十五個師 (約75萬人),炮火1700門,步槍240萬支,一輛坦克也沒有,所以我推測意大利的人口為2千多萬,糧食依靠英國運輸。

在軍事行動上,由於意奧邊界有叢山峻嶺的天然屏障阻隔,所以往後的軍事行動都為奧軍所敗,得到的利益較少。後來還差點遭到德奧滅國,後得到英法11師往增援才止著潰敗,第一次世界大戰雖然戰勝,但得不償失,第二次世界大戰更是全數清盤,幸好現在跟對了美國,總算沾到光了。由於意大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資料比較少。所以我就小一點筆墨介紹了。

作者: 雪姬    時間: 04-6-2 21:51
標題: Re: [原創]第一次世界大戰歷史專區
絕對的大國 – 亞美利堅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如果1917年如果沒有美國的參戰,歷史可能改寫了。當時俄國的潰散,造成協約國已再沒有人力上的優勢,而且德國更能夠描空東邊戰線兵力往西邊。美國加入協約國的原因,要追溯回1914年德國的無限制潛艇作戰,把沈了路西坦尼亞號,139名美國人死亡。

當然美國舉國嘩然,國民都要求開戰報復,總統威爾遜卻沒有立即宣戰,第一是要積聚國民的同心力,第二是要確保無後顧之憂。(因為美墨之戰發生不久)當全國人民都一致要求開戰,而美國也準備好了所有作戰準備,每個月不斷派遣25萬兵源往歐洲前線,350萬支步槍、子彈、軍用裝備不計其數。(當然這時的美國還及不上英、德)而美國在到達歐洲後,採用了新時密集空襲的新戰術,配合了戰車的運用,摧毀了德軍的防線。

經濟方面,其實早在美國加入戰事之前,對其盟友已進行多番經濟援助,成為協約國的背後有力後盾。美國的緊急援助包括有增援英國反潛艇隊的輕型船艦,快速建立一些新商船,以及經濟援助。在開戰的第三年,即是1917年,英國已為這場戰爭花費了50億英磅 (那時候的50億英磅相對於現在過萬億英磅),一天的軍費支出也要700萬英磅。在美國支持英國之前,英國對其盟邦的支持,及自己的經費開支,早已使英國捉襟見肘。

當時英國在戰爭後數月即向美國借貸數目之多,也使美國全國上下吃驚。後來英國欠債日多,美國的利息也不便宜,而且附帶條件要求英國購買美國貨品。後來英國警告美國,英國是面臨破產,最後美國才推行『自由公債』(Liberty Loan),。

美國的參戰除了穩定了協約國的腳步,而且在美國未正式參加戰爭前,已為協約國帶來重大的利益。美國後期也拋棄所謂的海上中立,經濟中立原則,經濟封鎖同盟各國。 (謎之聲:版主怎麼這麼偏重美國?版主按:我的言語如此親西崇美,也知道版主自小飲用美國制的奶粉大,難免有些偏向。)



作者: 雪姬    時間: 04-6-2 22:17
標題: Re: [原創]第一次世界大戰歷史專區
成人之美 – 羅馬尼亞


羅馬尼亞於1916年8月27日參加協約國,但就於同年12月6日亡國。不但羅馬尼亞的參戰不但努力白廢了,而且還使協約國灰心。在一次大戰中研究羅馬尼亞的人比較少,但也有其獨特之處。

關於羅馬尼亞會參加協約國的原因,是他們對戰爭中的數字有一種迷戀,在數量上的確是協約一方佔優 ; 而他們也太相信拿破崙的理論「上帝永遠都會站在具數量優勢的一方。」。然而戰爭永遠是站在重質不重量的一方 – 亞歷山大模式。

開始時羅馬尼亞經過人民的意向整合,他們都希望國家開戰解放凡尼亞地區的同族人,他們在兩年的準備戰中,數量上已是增加了一部,但減底了作戰效率,而且也不是已久經戰役的德奧聯軍對手。

由於羅馬尼亞的與外界隔絕,軍隊得不到現代化,軍事高層的無能也不能使軍隊從民兵形態改為現代化勁旅。羅馬尼亞軍隊中欠缺自動步槍、毒氣裝備、戰壕迫擊炮、機關槍。十個現役中,一營只有兩挺機關槍,而新編的十三個軍團中,更有八個帥沒有新式武裝。

什麼空軍、砲兵也是微不足道,在彈藥上只準備了6星期,這比全何一個參戰國都少。在布加勒斯特的兵工廠也在戰前發生爆炸,摧毀了9百萬發的小型武器彈藥。它的盟友也不能履行每天三百噸的物資補給。軍隊作風事不關己,帥級大而無當,簡直是部隊行動的阻力。

在戰略形勢中,羅馬尼亞領土呈L字型,首都距離保加利亞只有三十公里,國內欠缺鐵路,造成種種防衛上的困難。最諷刺的是,本來德國在1916年國內小麥失收,但征服了羅馬尼亞之後則得到更多的糧食儲備。


文章 . by snow [待續]

作者: 雪姬    時間: 04-6-3 10:45
標題: Re: [原創]第一次世界大戰歷史專區
其他協約國一覽簡介:

導火線 – 塞爾維亞

事件是因它而起,而協約國要求他能夠進行武嚇,希望能使德奧有後顧之憂。但可惜的是塞爾維亞一次都沒有遵守承諾,1915年亡國,餘下的軍隊則往希臘作戰。

機不可失 – 日本

與英國站在一起的日本,派遣了一個師團及一支艦隊的兵力,圍攻中國海岸青島的德國要塞。聯合了英國艦隊,十月三十一日圍城,七天的砲擊,然後猛攻。經過一番抵抗後,守軍投降,日本佔領青島。

英聯邦部隊 – 印、澳、新西蘭

不用多介紹,它們都是英國的兵源所在。

舉棋不定 – 希臘

原先答應了全限量支持協約國,看到保加利亞的傾向後,則出爾反爾,後來容許及參加聯軍由希臘登陸作戰。

意料不到 - 比利時 :

比利時的軍隊戰力,可算是大大超出了德軍的預期,除了阻撓了德軍右翼的進軍路線。在比利時淪陷後,由於比利時的野戰部隊聯合了部份英軍遠征隊,使德軍後方常受到侵擾。但也是因為這種情況,使法國在戰場上大大低估了自己的對手。

幸福的一國 – 中國

1914年(民國三年),由於日本已向德國宣戰,德國以科技及經濟援助為餌,希望袁世凱加入同盟國。後來英、法、俄等國見狀制止,也開出條件,以借款、建設兵工廠作拉攏條件,但在中國未加入協約國前袁世凱已病亡。

到了世界大戰踏入第三年,1917年3月14日,段祺端政府繼承袁世凱的正確思想,宣佈與德國斷交,並派軍佔領停泊在中國的所有德國艦,發超反對無限制潛艇示威。

不過實際中國是沒有出兵,但在一次世界大戰戰場上也有華人的存在,即是那些已移民、偷渡、販賣人口往外國的前中國人。他們這些華人在戰場上是從事清潔等雜務,而中(段琪端政府)法兩國組成惠民公司,顧用一群勞工往歐洲戰場後勤服務 (總之是不用上戰場)。那些勞工在戰後多數沒有回中國,普遍在歐洲、美國定居 ( 編者按 : 當時的人很幸福,不用偷渡全焗死在貨櫃中)


戰後不用多介紹,就是一群聲稱愛國學生圍打中國外交官,阻撓正常外交活動。(原來只要說自己是愛國則可以使用暴力發洩情況,當時只有數百名18-19歲的學生,他們是否能夠代表全中國意願?他們是否真的保持理性呢?據說很多還幸存的五四事件人物,再接受訪問,也承認當年是無知,包括徐志摩的傳聞女友) (移民了往法國,前兩年去世的那位,丈夫好像是前國民政府駐法國大使)

還有葡萄牙、黑山等國不能盡錄。

作者: chaser    時間: 04-6-3 12:35
標題: 回覆: [原創]第一次世界大戰歷史專區
德國真是一個充滿傳奇的國家.
作者: 雪姬    時間: 04-6-3 13:25
標題: Re: [原創]第一次世界大戰歷史專區
1914年重要戰役


『攻入比利時、列日要塞之役』 德國 vs 比利時


大戰爆發後,德國準備以有系統的掃蕩進軍方式 ; 而且要訂立任何意外都不能發生的時間表。而德國的優勢是在於,他們早已在軍事監督下完成鐵路系統的發展,德國對於鐵路的嚴謹,甚至不容許鋪設任何窄軌路線的地步。。

結果在德國的建設下,1870年-1914年,鋪設到西戰線的雙軌鐵道,已達到十三條之多,當八月六日的龐大兵力部署展開時,一天就有550列列車越過萊茵河橋樑 ; 到了十二日,有七個軍團的150萬正規軍已完成攻擊準備。戰爭開始後的兩星期,科隆附近的霍亨索倫橋 (Hohenzollen bridge)每十分鐘便有一班火車經過。這樣的龐大鐵路運輸計劃,在組織管理上堪稱是偉大傑作。

經過由德軍西線主帥毛奇的修改過進攻計劃,針對比利時有可能的阻撓,派出一支立即可用的部隊,並由德國埃米希將軍指揮這支分遺隊。該分遺隊目的在清除一條通道,以便德軍右翼穿越繆斯河進入位於北面比利時阿登平原之用。

但在這條清除道路的任務中,路上卻有比利時的列日要塞圈(ring fortress)阻擋,但德軍在8月5日受到要塞的負隅頑抗,迫便德軍行動受阻,德軍需要等待重榴彈砲的到達後,戰情才有所進展。這些重榴彈砲無疑是一次世界大戰,第一樁收戰略性奇襲效果武器。

比利時的列日要塞是經過25年的修築,而且針對了日、夜襲的可能性防衛性發展,而比利時國王也拋開了過往的中立態度,他們的國防軍也比以前多了接近一部達16萬5千。而列日要塞是針對德國接達比利時的四條鐵路,比利時勒芒將軍留下二萬五千名要塞部隊,派了一個師去加強位於掩護布魯塞爾的熱特河畔的阿爾貝國王的軍隊。

德軍曾經作出了多番的進攻,但都為要塞的猛烈炮火所擊退,還未成名的德軍名將魯登道夫,成功越過了該要塞,但還沒完全佔領要塞的防衛炮。後來德軍搬來了六英寸半(四百二十公厘)的攻城榴彈炮。

8月16日,重榴彈炮已成功擊潰要塞上的比利時軍炮台,而要塞中的比利時軍最後決定投降。而德國因為比利時的阻擋,比預定的計劃遲延了4-5天,這對英、法聯軍的佈防存著了一定優勢。 (入侵比利時也是使英國參戰的原因之一)


作者: 雪姬    時間: 04-6-3 13:28
標題: Re: [原創]第一次世界大戰歷史專區
『法國戰場上的失利』 德國 vs 法、英


法軍在初期失利的原因,是在於法國底估了德軍動員的能力,而差不多是評估接近一半的差距。法國的偵測情報來源主要是來自10萬騎兵,然而「這樣大量的騎兵,卻對敵人的進攻方式一無所知,法國陸軍處處受到奇襲。」不論如何,法國仍是推動第三、第四軍團達二十個師前往阿登增援 (45萬左右)。並於在8月22日在大霧的情況下,發動攻勢,但由於誤認德軍中心所在,結果在維爾頓附近會戰大敗。

法軍盲目配上了刺刀衝鋒,結果遭到德軍的機關槍狠掃。比較幸運的是,德軍對於法軍的自殺式進攻,也感到漠然,所以沒有乘機擴大戰機。

在西北的法、英聯軍情況也不樂觀,在法國總司令霞飛命令下,達到14個師的軍團,幾乎是送上德軍的炮火之中。當時德軍達34個師已由東、北成包圍之勢,但有幸於法軍郎里查克擔心德軍的動向,由於他遲疑未渡越松布耳河 ; 德軍情報並不得知英軍在他的左側 ; 德國第二軍團因為按捺不住,提早進攻,致使法軍能夠逃出,未致全滅。

在初戰失利後,法軍左翼的急速後撤,至少使法軍司令霞飛發現了十七號計劃根本不可行。於是在殘局中,他除了要定立新作戰計畫,而且重整理殘存部隊,以凡爾登為中心軸心的防守線,英、法部隊也爭相退回馬恩河一帶。

作者: 雪姬    時間: 04-6-3 14:37
標題: Re: [原創]第一次世界大戰歷史專區
『馬恩河會戰』德國 vs 法、英

沒有一場戰爭比馬恩河會戰重要,因為馬恩河會戰打亂了德軍的計劃,導致德軍全盤計劃的失敗。這最少是不少史學家、軍事學家都認同馬恩河會戰的重要性。其實與其說聯軍是勝了一場肉體戰,不如說聯軍是勝了一場心理戰,因為德軍是在常擔心聯軍會攻擊法國至比利時的交通線,所以才會輕易撤退。

首先談談德軍的情況,由於德軍在西方戰線的不斷捷報,毛奇下令德軍右翼四個師往東邊普魯士領土抵擋俄軍。削弱了右翼的戰力,而最右邊的德軍克魯克軍團被任命掃蕩擾亂後方的英軍,本來英軍是受命全面和法軍撤出,卻因為英軍史密斯-多林將軍拒絕撤出,使克魯克的追擊被迫停止應戰。

克魯克左邊的比羅軍團也在追擊法國第五軍團。8月26日,英遠征軍左翼勒卡陶因被重創而向南撤退。而這邊的克魯克軍團也成功擊退英國,由於誤會英軍會由海峽港口撤退,故經過亞眼 – 佩羅內地區,但撞上法國恰好新成立的第六軍團,而法國第一批部隊剛下火車便與德軍相遇。此舉倒是亂了法國的部置,原本第六軍團是要回巴黎防守。

說回追擊中的德國比羅軍團,由於法軍為了協助撤退中的法、英部隊,命令郎里查克往回攻擊追擊中的德軍,比羅被這次的逆襲重創了,於是電告克魯克軍團告急。但就在比羅要潰散時,法軍卻停止了攻擊,而克魯克也準備來一個向內旋轉,以切斷法軍的退路。

德軍的致命點就是在這裡,由於德軍高層的誤判,准許克魯克切斷法軍的退路。這意味以改了他原定繞過巴黎以西的計劃不可,這也是毛奇為了減少德軍損失,而採用較保守安全的計劃,原本決定快速掃平法國全領的計劃改變了。

經過毛奇重新計劃好新作戰方針後,他先命令克魯克部隊趕走在巴黎的守軍。出於這次的多次勝利,克魯克只命令三個旅及才量騎兵保護軍團的側翼。而經過法軍高層準備已久的逆襲計劃也準備完畢,

由於克魯克德軍正以斜向通過巴黎的防衛區前面,嚴重地暴露了自己的側翼,法國巴黎守將加耶尼偵測到如此有利情報,立即通知霞飛立即准許發動攻勢。由於霞飛的遲疑及英軍的不願意,德軍已順利推進至『馬恩河』一帶。

霞飛雖然最後答應反攻要求,但要通知全軍進入作戰準備,則要5-6日時間之久,故加耶尼先帶領自己的部隊攻擊德軍側翼。當然這對德軍影響不大,但壓力總是有的。陸續的法軍抵達,使克魯克不得不召回維繫於他和比羅軍團中間的部隊,使兩個德軍團中間出現了三十哩寬的缺口。法英聯軍朝著德軍的缺口前進,這迫使德軍全線撤退。這或許是幸運女神照顧,因撤退反而獲取勝利。

而馬恩河以外的西線德軍又如何呢?根據杰克·雷恩的第一次世界大戰記載,統率在東面面對法國的德國第六集團軍的魯普雷希特皇子,無法援助在馬恩的入侵者。土爾和厄比納爾法國炮臺的威力強大的大炮,在奧古斯特·迪巴伊和諾埃爾·德卡斯特爾諾將軍的第一集團軍和第二集團軍支援下,打死了巴伐利亞人隊伍的大部分,迫使這位皇子于9月8日通知德國最高統帥部,他的軍隊不能再前進了。
  
面對凡爾登東北薩拉伊將軍的第三集團軍的德國皇儲,他的遭遇也並不好些。從凡爾登炮臺發射的勢不可擋的炮火,迫使威廉皇子的第五集團軍停止前進。其他兩個德國集團軍,即維滕貝格公爵統率的第四集團軍和馬克斯·馮·豪森將軍統率的第三集團軍,在聖貢沼澤地帶遭到德朗格爾·德卡裏將軍和費迪南·福煦將軍部隊的痛擊。
  
這種戰鬥很多是令人發愣的一系列殘酷的散兵戰,在小村莊裏打進打出,受驚的居民發現他們已被交叉火力截住。德軍不能得到他們十分需要的勝利,於9月8日拂曉,對福煦的軍隊發起大規模的白刃戰。至少有一個軍被迫退卻,但法國炮兵的堅固的密集隊伍,使德軍的屍體在戰場上堆積如山。對於福煦所表示的傳奇式蔑視來說,這一戰是值得紀念的;“我的側翼被迂回了,我的中央撤退了,但我進攻!”
  
以後沒有多久,德軍就從馬恩地區開始撤退了。到了9月11日下午,已成爲普遍的和持續的撤退,那時德軍到達埃納河北岸事先選好的陣地。馬恩之戰,大都由沿著二百英里前線無數兇猛的、短促的、混亂的衝突和戰鬥組成。協約國和德國的傷亡人數,每方大概估計爲二十五萬。在戰鬥期間和五十五英里的退卻中,德國因被俘獲而造成的損失,共達一萬五千人和四十門大炮。爲了避免在馬恩潰散,德軍退得井井有條,成功地擊退了協約國的追兵。
  
在德軍中士氣依然良好,但在最高統帥部卻深感絕望。這一場敗仗粉碎了德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同時,它使毛奇丟失了前程,他本來是首先對這次大戰負很大責任的。德皇威廉的自負也受到挫傷。由於毛奇保證魯普雷希特皇子的巴伐利亞人將攻佔南錫,威廉帶著一隊衣著燦爛、頭戴華美盔帽、身上穿有浮雕胸甲的白色和金黃色制服的胸甲騎兵,等待舉行他的入城儀式。但是法國炮兵用這樣致命的準確性掃射著每一次進攻的潮湧般的人群,甚至毛奇也被這種屠殺嚇呆了。9月11日,他下令魯普雷希特停止這種自殺性的衝鋒。南錫依然未被攻克。
  
毛奇對於使他的君王失望感到心情沈重,第二天他寫信給他的妻子:“形勢大壞。巴黎東面的戰鬥對我們不利……戰爭開始時給我們的巨大希望已經粉碎……我們最後將在兩線作戰中疲於奔命!這同我們這個戰役的輝煌的開端真是天差地別!現在這是個痛苦的幻滅,我們必須對這場浩劫付出代價。”
  
德國參謀軍官鮑爾上校,記下了一場難忘的情景:“絕望的驚慌嚴重地支配著全軍,或者更正確地說,支配著較大部分領導人。看來……最高統帥部驚慌得最厲害。毛奇完全垮了。他坐在那裏,蒼白的面孔凝視著地圖,對一切感覺都無反應,成了一個絕望的人。馮·施泰因將軍(毛奇的副手)確曾說過,‘我們一定不要慌亂,’但他又不挑起擔子來。他本人已經沒有信心,他講話中流露出他的感情,‘我們講不出事情會發展到什麽地步。’”
  
因爲在馬恩之戰中失利,毛奇丟臉地被免去德國最高指揮官之職。據前總理馮·比洛說:“後來,毛奇流著淚向我訴說,那時(1914年9月)他的健康已經受損傷,以致感到這些日子的苦惱是‘難以形容’的。皇帝……突然解除毛奇的指揮權,把此職給了他的陸軍大臣馮·法爾肯海因將軍。這件事情暫時得保密,以免震驚全國。這就是爲什麽現已成爲傀儡的毛奇,爲了粉飾表面,每天不得不參加討論戰略的原因,在那裏,沒有人徵詢他的意見或把他當作一回事。他不得不坐在他從前的對手,現在是他的繼任人的旁邊,一言不發。後來他告訴我:‘但丁的地獄容納不了我被迫在那時遭受的這些痛苦。’”
  
如果約翰·弗倫奇爵士聽從加利埃尼立即採取聯合行動的建議,馬恩之戰會以德國人的慘敗而告終。西裏爾·福爾斯在所著《大戰》中寫道:“大部分英國歷史學家,盡力把英國遠征軍前進的故事寫得盡可能好些。事實上這次前進是爬行。主要的責備毫無疑問必須落在約翰·弗倫奇爵上頭上,看來他從未感到他實際上是在進入一個空隙,而且也從未要他的部隊猛進。還有一件毫無疑問的事是,在法英部隊中,有著某種小心謹慎,有時蛻化爲懦怯。”
  
“指揮官們不相信潮流已經轉向,老是猜疑他們是否正在走進一個龐大的伏擊圈內。不管怎樣,從9月7日到9日,英國步兵一天前進的速度只有八英里左右,如果速度再加快一半,只要有十二英里,就足以切斷克盧克的三個軍同其餘德國隊伍的聯繫,並在莫努裏正在進攻他們正面的同時,使英軍得以從背後攻擊他們。”
  
六星期的戰爭造成法軍的令人痛苦的損失。開頭的時候,部隊實力超過一百二十五萬人。到9月中,死傷或被俘的有六十萬人,這對一個在人力上比較貧乏的國家來說,是一個令人癱瘓的打擊。到了年底,法國的傷亡人數增加到七十五萬。
  
德國用八十七個師參加戰爭(對法英的七十二個師)。史裏芬計劃曾規定,要有九十七個師才能征服法國,其中的七十九個師組成經過比利時的龐大突擊旋轉運動。毛奇卻派七十八個師到西面,五十三個師進行旋轉的攻擊。他還調了兩個軍(四個師)去東線,進一步削弱了這支部隊。對於他們領導人的錯誤判斷,德軍要付出巨大的代價。

作者: 雪姬    時間: 04-6-3 16:33
標題: Re: [原創]第一次世界大戰歷史專區
『傳奇的坦能堡會戰』 德國 vs 俄國



俄國同德國和奧匈帝國有一條共同邊界,延伸一千一百余英里。那時是俄國一個省的波蘭,形成一塊二百五十英里寬的突出部,這個突出部向西突出二百英里,在西部和西北部與德國毗連,在南部則與奧匈帝國鄰接。它的西部邊界離柏林只有一百八十英里。它的北面是東普魯士,這塊八十英里寬的德國領土夾在波蘭和波羅的海之間。俄國一次勝利的大規模進攻,就能把它同整個德國切斷。
  
哈普斯堡皇室還有一個易受襲擊的省份加利西亞,它的富饒土地被喀爾巴阡山脈同奧匈帝國的其餘地方隔了開來。東線交戰國家的戰略,都旨在適應這些地理條件。
  
在法國幫助下制訂的俄國軍事計劃,爲兩種可能性作準備。如果德國先進攻法國,俄國就同時打東普魯士和奧地利的加利西亞。另一個計劃純粹是防禦性的,適用于德國最初向俄國強行推進。
  
奧軍也有兩個計劃。一個計劃是設想只同塞爾維亞打仗,把奧地利六個集團軍中的三個集團軍用來進攻塞爾維亞,其餘三個集團軍用于加利西亞以擋住俄軍。另一個計劃是同俄國和塞爾維亞兩國作戰,在這種情況下只派兩個集團軍進攻塞爾維亞,四個集團軍則駐守加利西亞戰線。
  
東普魯士由堡壘地帶拱衛,意在防止俄軍越過波蘭邊境前進。沿著維斯瓦河上游和省會柯尼斯堡周圍構築了堅強的據點。穿過東部邊境就是五十英里寬的馬祖裏湖,成爲嚴格限制俄國進犯道路的天然障礙。奧地利利用喀爾巴阡山脈,從克拉科夫經過倫貝格(現在的利沃夫)到羅馬尼亞邊境,設置了築壘防禦工事。在俄國和它的波蘭省之間,在平斯克這個中心的周圍,都是普裏皮亞特沼澤,有三萬八千平方英里的沼澤地、雜樹叢和幾條泥土道路。
  
德國的鐵路系統包括十七條通向東普魯士的路線,可以每天行駛五百列列車;這樣的系統可以在短時期運送一支龐大的軍隊。多條支線從幹線分叉到許多邊境地區,以迅速調動部隊應付突然事件。奧地利則造了七條鐵路線經由喀爾巴阡山脈通向加利西亞,每天的運輸量是二百五十列列車。俄國從主要內地城市到華沙只有六條鐵路線,支線也太少,沒有什麽軍事價值。
  
爲了攔阻來自西面的入侵,俄國鐵路的軌距比德國所用的軌距寬。邊境地帶故意讓它成爲被森林和灌木叢隔斷的半荒蕪荒地,未鋪砌的道路下大雨時就變成一片泥漿。由此而造成的一個結果,就是當俄軍走近這些邊境地區時,它的運動慢得象運貨馬車的速度那樣。這種運輸系統使已經轉動不靈的軍事機器無限的緊張。當沒有準備的俄軍經法國堅決要求,輕率侵入東普魯士,以減少德國對西線的壓力時,事情就將更糟了。
  
一直到1913年都擔任俄國參謀總長並將統率參戰軍隊的伊凡·吉林斯基將軍,向法國保證,動員後兩星期,八十萬俄軍就會作好戰鬥準備。到了8月中旬,有六十五萬多人已經準備就緒,這一業績使德國人感到驚愕和擔心。初期德國在西線的勝利,引起法國人連續懇求俄國打擊敵人。
  
戰爭爆發後僅兩天,法國使者莫裏斯·帕萊奧洛格就敦促他的主人在東普魯士發動攻勢。沙皇的伯父、總司令尼古拉大公,是一位專心致志的親法者,他向大使保證說,“我甚至可以不等我的幾個軍全部集合。我一感到足夠強大,我就進攻。”可是,這位熱心的俄國人,忽視了爲他們的軍隊準備充分的食物、補給或運輸工具。
  
吉林斯基的兵力共計三十個步兵師和八個騎兵師,分成兩個集團軍,由亞歷山大·薩姆索諾夫將軍和帕維爾·連年坎普夫將軍統率。連年坎普夫統率第一(維爾納)集團軍,薩姆索諾夫統率第二(華沙)集團軍,都以他們的城市基地命名。
  
爲了侵入東普魯士,這兩個集團軍都必須走馬祖裏湖區域兩邊的固定路線,連年坎普夫沿著北部邊界前進,於8月17日越過邊境,薩姆索諾夫則預定兩天後尾隨前進,取道南部邊緣地區。
  
早些年代史裏芬在馬祖裏湖花了很多時間,在考慮對付這種類型調動的最有效措施。他命令,集中充分兵力對付最先出現的俄軍,然後進攻另一支軍隊。這一戰術十分出色地簡單,但在東普魯士統率德國第八集團軍的馬克斯·馮·普裏特維茨將軍,害怕作出決定。懦怯加上情報不確,使他錯誤地分散兵力,然後對連年坎普夫的第一集團軍進行正面攻擊而不是進行側翼攻擊。這一戰役於8月20日在貢賓南(現在的古謝夫)附近展開;奧古斯特·馮·馬肯森的第十七軍首當其衝。連年坎普夫擔心被包圍,在他將要退卻之際,得悉德軍已經撤退。薩姆索諾夫同一天到達邊境,他的部隊和馬匹饑疲交加,他的第二集團軍顯然不適合立即投入戰鬥。
  
當薩姆索諾夫的部隊和他們筋疲力盡的情況被報告給普裏特維茨時,他不可理解地疑慮重重。那天晚些時候,他告訴兩位部下:“先生們,我想,你們從南方前線得知這個新消息的嗎?軍隊正在脫離戰鬥,退到維斯瓦河後面去。”雖然有人力陳勝利是肯定的,也沒有用處。普裏特維茨厲聲說,這是最後的決定,他說完就走了。與此同時,馬克斯·馮·霍夫曼上校草擬了一個進攻計劃給普裏特維茨的參謀長瓦爾德澤伯爵,即打擊薩姆索諾夫的左側翼。三個師將從貢賓南撤出,以加強當地部隊。
  
在動員的第一天就被指派爲第八集團軍作戰軍官的霍夫曼,明顯地比他的同僚高明。他是參謀部的俄國問題專家,他講讀俄語都很流利。多年來他積累了關於他的敵人的豐富知識,特別是連年坎普夫和薩姆索諾夫之間的對立。日俄戰爭期間,霍夫曼曾以官方觀察員的身份在場,那時他無意中目睹一場難忘的吵架。在滿洲瀋陽火車站的月臺上,兩位怒目相視的俄國指揮官正在互相破口大駡。突然間,他們揮拳打了起來,直到一方把另一方打倒在地。(勝利者薩姆索諾夫曾引起這次爭鬥。當他的打得筋疲力盡的西伯利亞哥薩克人被迫放棄一座有價值的煤礦給日本軍隊時,連年坎普夫一再不顧要他以騎兵師去支援的命令。)霍夫曼猜測,連年坎普夫又將拒絕援助薩姆索諾夫,這次他將在貢賓南地區逗留不前。
  
關於俄國人正在傳送非密碼電訊的報告,受到德國高層軍官的深切懷疑。只有霍夫曼相信這不是一項策略——他在滿洲看夠了俄國人的散漫情況。在一位已死的吉林斯基參謀人員俄國軍官身上發現的文件中所透露的設計的路線和部署,和被截獲的這類電訊相一致。俄國野戰軍隊是沒有密碼或密碼人員的。俄國高級統帥部似乎沒有想到過需要訓練擔任這種任務的報務員。
  
數小時後,普裏特維茨回來了,聽取和批准了霍夫曼的計劃;退卻到維斯瓦河後面的命令已經遺忘了。第二天,薩姆索諾夫的軍隊停止前進。兩天後,普裏特維茨正忙於爲他的對付薩姆索諾夫的戰役增添最後細節時,來自科布倫次德國最高統帥部的晴天霹靂般的消息,打擊了第八集團軍。毛奇發來的一個電報通知普裏特維茨,他和瓦爾德澤被新總司令保羅·馮·興登堡將軍和新參謀長埃裏希·魯登道夫將軍取代。半小時後,第二個電報通知麻木了的普裏特維茨和瓦爾德澤退役,這好象是事後想起來的主意。
  
這個秘密很快就解決了。普裏特維茨於8月20日離開他的部下後,打電話給馬肯森說想退到維斯瓦河後面,然後又打電話給毛奇,報告他的決定。在他回到司令部後,他忘記告訴他的參謀人員他曾打過電話。這樣,沒有一個人把普裏特維茨決定向薩姆索諾夫進攻一事打電話告訴毛奇。毛奇長期以來就想把普裏特維茨攆走,這個宮廷寵臣的好吃的習慣要比他的軍事才能有名得多,曾因此得到“胖傢夥”的綽號。普裏特維茨的高位,是德皇給這個擅講故事和淫穢閒談的人的獎賞。
  
魯登道夫被選擇接替瓦爾德澤爲第八集團軍參謀長,是賞識他在列日轉敗爲勝的作爲。他在8月22日得悉他的升遷,那時他正在那幕爾附近比洛的第二集團軍中,自從列日失守後那慕爾是比利時的最堅強的堡壘城市。德國最高統帥部在一封感謝電中告訴他:“你或許能夠挽救東線的形勢。我不知道哪一個人曾得到我這樣的完全信賴。德皇也完全信任你。當然,你無須對東線已經發生的情況負責。”
  
魯登道夫立即坐了一輛參謀部汽車,向科布倫次疾馳而去。路上他在日記上寫道:“我路經瓦弗。昨天它還是一個和平城鎮。現在,它正在燃燒中。居民向我們的部隊開槍。”在科布倫次的那天晚上,德皇和毛奇接見了他,對他簡單介紹了情況。三小時後,他乘了一列專車開往東線。預定只在一個地方停車,就是在漢諾威,第八集團軍的新指揮官將在那裏和他會合。保羅·馮·興登堡將軍在六十八歲時退役後再複役,他的年齡和其他現役指揮官的年齡相仿佛。
  
興登堡沒有被請去科布倫次對他介紹情況或和他磋商。接受任命後,他只從電報上知道要他去乘魯登道夫的列車,列車將在黎明前到達漢諾威。這種程式反映了德意志帝國軍隊的嚴格的等級觀念。魯登道夫是受命負責東線的人,但他的中下等階級出身——可以從他的名字前面沒有“馮”這個字看出——使他不能被任命爲指揮官。
  
魯登道夫無意識地幾乎使霍夫曼的計劃流産,這個計劃是他將要採納和加以發展的。在離開科布倫次之前,他就通知第八集團軍各軍的指揮官,可以按照他們自己的主意作戰,從而消除了普裏特維茨的最後一點權威。在連年坎普夫戰線的奧古斯特·馮·馬肯森將軍的第十七後備軍和奧托·馮·貝洛將軍的第一後備軍,放慢了他們向西撤退的速度,停下來休息了一天。當第八集團軍的指揮部從阿倫斯泰因遷往興登堡和魯登道夫將在那裏下車的馬里恩堡時,又耽擱了一下。
  
8月24日,弗裏德裏希·馮·朔爾茨將軍的第二十軍在一次同薩姆索諾夫部隊的小規模戰鬥中被打敗,然後有一個師撤退到比較牢固的防禦陣地。薩姆索諾夫誤認爲這種運動是第八集團軍的全線退卻,下令窮追,他的非密碼電報被德國的信號兵截獲了。實際上,朔爾茨並不面臨直接威脅,因爲薩姆索諾夫的部隊非常疲勞,不能追擊。據截獲的無線電,有一個軍在十二天中,經過深沒腳踝的泥土“道路”,已經跋涉了一百五十多英里。
  
馬肯森和朔爾茨意識到這是決定性的一擊,就向南面退去,只留一個象徵性的騎兵師,面對連年坎普夫的二十四個步兵師。兩天內,大批德軍通過高效率的鐵路運往一百多英里外的西南方,有九個師以上在面向東南的一條七十英里弧線上重新集結。薩姆索諾夫向著故意加以削弱的中心進發,繼續追擊“退卻”中的敵軍。當薩姆索諾夫開進那個軟弱的,正在退讓的中心時,德軍的兩翼已經加強,要對他的兩個側翼發動令他驚愕的打擊了。
 
俄國騎兵偵察的報告說,德國的陣線暗示要進行側翼襲擊,這使薩姆索諾夫減低了追擊的速度。他發電給吉林斯基,建議暫停前進。吉林斯基深信德軍正在按照普裏特維茨的計劃退卻,把薩姆索諾夫的警告看成是懦怯。他安然坐在離前線近二百英里的沃爾克沃西克指揮部裏,命令薩姆索諾夫不要再“扮演懦夫角色,繼續進攻”。
  
在8月25日到26日夜間向德軍中心進發的薩姆索諾夫右翼,離開他的其餘部隊三十英里左右,同從貢賓南出發的德軍兩個軍接觸。雖然疲乏但吃得飽飽的德軍,面對一支困乏和半饑餓的俄軍。經過短暫和混亂的戰鬥後,俄軍蹣跚後退,德軍則如釋重負地瞪著眼睛看,疲勞得不能追擊了。
  
一個俄國師的幾個連,他們背向著伯紹湖,暈眩地走進了水裏,有些人淹死了。德國宣傳工作者把它渲染爲傳奇,說是興登堡把薩姆索諾夫的軍隊驅入沼澤,死者數萬人。在牽涉到他自己威信時總是注意使記載保持準確的魯登道夫,斥之爲“神話……附近根本沒有沼澤”。
  
8月27日黎明開始,對俄軍來說是世界末日,那時埃爾芒·馮·弗朗索瓦將軍的第一軍,在烏斯道防區炮轟薩姆索諾夫的左翼。德國信號兵截獲了薩姆索諾夫求援的電訊,但吉林斯基和連年坎普夫都不理睬他的請求。饑餓和士氣低落的俄軍,無可避免地隊伍潰散,驚慌逃走。儘管他的部隊處境危險,薩姆索諾夫還是命令他的中央部隊進攻,造成德國人的短暫的不安。但是饑餓和迷亂的俄軍,讓他們象羊群那樣被兜捕起來。延伸四十英里的德軍,只要把俘虜圈指點給這些勇敢的人們就行了,他們已經戰鬥到超過他們的耐力的地步。俄國第二集團軍全部損失;五個軍的指揮官中,二人被俘,三人因無能而被立即撤職。薩姆索諾夫沒有遭到他們那樣的命運。在8月28日傍晚,他獨自闖進了森林裏去,舉起手槍對準太陽穴,扣動了扳機。他的被德國人埋葬的屍體,於1916年通過紅十字會交給了他的妻子,以便埋葬在他的祖國。
  
這一戰役是德國的勝利,俄國的災難。有九萬二千多人被俘。被殺和失蹤的估計有三萬人。第二集團軍約有五百門炮被毀或被繳獲。吉林斯基關心薩姆索諾夫的命運,命令連年坎普夫去找現已不存在的第二集團軍的方位。但是連年坎普夫掉頭就逃,因爲獲勝的第八集團軍對他的部隊集中了火力。在二周後的馬祖裏湖戰役中,德軍肅清了東普魯士的所有俄軍。
  
與德軍傷亡一萬人相比,連年坎普夫部隊的傷亡共達十四萬五千人。對這種不相稱的損失感到歇斯底里的連年坎普夫,抛棄了他的軍隊,飛快逃回俄國。吉林斯基對他的懦怯行爲大發雷霆,打電報給大公,極力要求把他立即撤職。據彼得格勒衛戍司令諾斯科夫說:“連年坎普夫……中斷了他的進軍,藉以避免援助薩姆索諾夫。他甚至被指責爲通敵:‘他是個德國人,你還能指望他做什麽別的事情呢?’”總司令不但把連年坎普夫貶黜,還把吉林斯基撤職,“因爲他失去理智,不能掌握作戰”。
  
毛奇謹慎地選擇公佈勝利消息的時間,以抵消在馬恩的敗北。當消息發佈後,興登堡一夜之間就成爲一個狂歡國家裏受崇拜的人物。真正應當享受這次勝利榮譽的霍夫曼卻被忽視了,但曾推敲過霍夫曼的戰略的魯登道夫,卻分享了一些讚譽。可是,霍夫曼的才能也不是完全沒有受到注意。他晉升爲少將,繼魯登道夫任東線參謀長,但他繼續對興登堡不滿。在興登堡去德國最高統帥部之後,霍夫曼假裝敬畏的神情告訴到戰地來訪問的人說:“這裏是戰鬥前陸軍元帥睡覺的地方;這裏是戰鬥期間他睡覺的地方;這裏是戰鬥後他睡覺的地方。”
  
霍夫曼還領會到一個英雄名字的超凡魅力的價值。8月28日,魯登道夫曾率衆向一個叫弗勒格瑙的小村莊前進,他在薩姆索諾夫敗北之前數小時,用這個村莊的名字發佈命令。他和興登堡認爲這場戰鬥應當用這個村莊的名字命名。離此不到兩英里是小村莊坦能堡。霍夫曼提議,沒有比這個名字更合適的了,因爲這裏是1401年戰鬥的現場,那時條頓騎士團被波蘭人和立陶宛人打垮。坦能堡就是這樣爲人們所記憶的。
  
當毛奇通知魯登道夫,從西線派出的兩個軍和一個騎兵師正在來東線途中時,勝利已在眼前了。受到普裏特維茨憂慮的影響,毛奇削弱了他的右翼,提供不必要的支援去對付俄國,這一決定給了協約國在馬恩獲勝以充分的力量。

杰克·雷恩 著 [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史]

作者: 雪姬    時間: 04-6-6 15:23
標題: 回覆: [原創]第一次世界大戰歷史專區


『蘭堡戰役』 奧匈帝國vs俄國


在以前上西史的課堂,當老師講授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奧匈帝國時,第一個印象是....國家名稱有『帝國』這兩個名詞,一定會是非同凡響,那預料到是如此不堪。美國曾推出一本名為『近代史上最優秀的將軍』,主要是搜羅了一次及二次大戰中的名將資料。一如所料,大部份的名將主要由美、德、英、法所瓜分,當然也有其他國家的,例如土耳其的凱米爾、日本的山本五十六、蘇聯的朱可夫及奧匈帝國的康拉德‧馮‧霍曾道夫(Conrad von Hotzendorf)


戰爭是講求藝術,並不是科學。奧匈帝國的康拉德‧馮‧霍曾道夫便是具備了這種軍事天才的氣質,比其他國家軍官更熱衷於戰爭,他和德國的將軍不同之處在於,德國軍人比較多是盡責守成的平凡軍人,在思想變通上則比較遲緩。康拉德‧馮‧霍曾道夫則具有機動觀念及果敢行動的本質,如果以19世紀中最佳的戰爭理念,他的思想是當之無愧為最佳戰爭學派。


當然為如此天才橫溢的統帥,為何導致奧匈帝國一敗塗地及踏上不歸路呢 ? 因為他欠缺了戰術的現實感,不能分辨物資因素在現代戰爭的價值。最糟糕的是,奧匈帝國的軍隊配備,不足夠他發動那些富藝術性的戰術,簡單點就是硬件和軟件配套不上。當手頭上的工具在戰代戰爭中壓力下為之彎折之際,他卻一味在工具上再加壓,最終工具毀在他手上。


歐洲強國中,以奧匈的軍備最為落後,單是野戰砲的配置比例少於其他國家,射程也較短。 (有看過『稻中兵團』介紹日本神武大砲那一part,應該會清楚一點) 先不談軍備的差距,奧軍的運輸系統也強烈反映其落後,他們在戰爭後必須徵召一切五花八門的農用馬車,以補回車輛的不足。一時之間,馬車壅塞於途。奧軍在訓練上只著重於攻擊,欠缺了所謂戰略、戰術上的講解,這導致戰場上奧軍上出現不知所措的情況。


先說回『蘭堡戰役』,在1909年一次會議中,德軍司令毛奇曾與奧軍協定,於六星期內解決法國,再回師會合奧軍對付俄國。在這段期間希望奧軍能夠按兵不動,採用守勢。當然如果奧軍是決定這個計劃,對於奧軍是有絕對的優勢,第一是俄國的軍隊集合遲緩,其次是奧軍有天險可守。但如果只採取守勢,則是對奧軍的攻擊訓練不符,而且俄國的波蘭領土無疑是奧軍的引誘。


終於奧軍在盲目相信德軍會在六星期增援的情況下,採取了向波蘭領地的進攻,而奧軍集結了大約三十一個師 (約64萬)兵力前往『蘭堡』一帶。但奧軍雖然有人數龐大,卻有三個缺點。第一:是奧軍的搜索情報效率差,雖然擁有十萬騎兵以上,但飛機只有42架,根本無法為軍隊提供具體的情報。第二:雖然奧軍人數龐大,但論人數俄國隨時可調動120萬人以上相比,肯定是吃虧一點。第三:軍隊的精神狀態應該不及俄軍那麼刻苦及抱作戰的決心。


1941年8月15日,奧軍向波蘭推前大約100哩,命令大量騎兵探索方圓250哩的情報。最後得出的結果是「大量馬匹背部被磨傷,有幾個師不能動彈」,這算是得不償失了吧。這數天奧國的騎兵曾與俄國的步兵短兵相接,但奧軍倒是傷亡慘重。


8月20日康德拉下令奧軍連夜朝北深入波蘭腹地,摸黑朝盧布林 (Lublin)推進。由於奧軍誤認俄國不可能突擊奧軍的側翼,而俄國的兩個完整的師正前往攻擊奧軍側翼,相方經過一陣交戰後,奧軍暫時後退。


8月26日,兩軍再次在柯馬洛夫(Komarov)相遇,由於俄軍不斷向西迴轉,遭到奧軍的雙重壓力夾擊,俄軍第五軍團側翼嚴重受損;26日黃昏,俄軍的第五軍團差點被壞滅,但由於奧軍的騎兵出錯,使俄軍死裡逃生。


前數次遭到失利的俄軍,終於決定全軍移往『蘭堡』,及直逼奧國奧芬伯格(Auffenberg)軍團的補給線及後路。而奧軍為了幫奧芬伯格解圍,則在波蘭南方的防線調動達六個師往增援,但由於南方的防衛能力早已淺薄弱,在稍後即被俄軍攻破。


直至9月9日為止,奧軍與俄軍互有攻守,某程度上是奧軍佔優。故康德拉發出了新指令,全部軍團也移往俄軍主力之地『蘭堡』發動總攻擊。翌日他親往前線督師,鼓舞軍隊士氣,而且命令「應不計損失,不停地進攻,猛攻」。且說奧軍強攻不果,然而自己陷入敵方的陷阱。


源源不絕的俄國新主力推進奧軍北面,而且還是俄國的裝甲師部隊,雖然康德拉曾收到北面奧軍的電報警告。康德拉還是妄圖希望奧軍的約瑟道王幾個軍團能夠遂回俄軍,這很明顯是大個妄想,由於前線久攻不下,俄國的新力軍卻由戰場上的北方如入無人之境中突入奧軍之中。這便奧軍終於下達總撤退的命令,當時奧軍的撤退情況是「夜以繼日地,在長蛇陣般的運輸車隊後面,跟隨著垂頭,但未氣餒的步兵。砲車陷在泥濘深及車軸的道路上......,騎兵團就像沒日般降臨,徬徨尋路而走。遠在他們出現之前,就可聞到成千上萬的馬匹刺鼻潰爛氣味。」


由於奧軍早已不堪再戰,加上撤退的困難,他們已不能再組織反攻。這次戰場上的失利和撤退,奧軍損失了35萬人,而殘部更必須撤後超過150哩,還因此除了失去早前占領的波蘭部分領土,自己的加利西亞省也丟棄了。自此一役後奧軍終於無力再重組發動戰爭的能力,也導致在一戰中陷入被動的狀態,這就是奧軍的終結之役『蘭堡之役』



文章 by snow


作者: 雪姬    時間: 04-6-8 14:14
標題: 回覆: [原創]第一次世界大戰歷史專區


『第一次伊普爾斯之戰』 西戰線 德國vs法、英、比利時


要寫完整篇第一次世界大戰,很漫長的道路,雖然如果可以都盡量轉載資料過來。今次由東戰場再次回到西戰場,應該算是法國在馬恩河得利後,再想在戰場上拿取一些甜頭。法軍的霞飛與福煦在戰場上計劃如何釘死德軍的西翼,而德軍也決定再開闢新戰場,一條更廣闊的戰場線,大約在法蘭斯德區域,其戰線之寬足有海岸線長的度所能容納。

法國將軍福煦承接霞飛的努力,企圖說服殘存的比利時軍參與這場兵力大轉向行動。但是比利時亞伯特國王不謹是謹慎,而且明瞭現實情況。他認為法國的推進軍隊由海岸線往內陸是輕率之舉,於是拒絕為此放棄海岸地區,事實證明也是如此。十月十四日,德軍的安特普衛失守之後四天,德軍法爾根漢將軍見聯軍將再發動包圍戰而佈下陷阱在等待聯軍踏進去。德軍分兵兩路,一批是內含士兵從洛林調集來的軍,他們的任務是箝制預計中的聯軍攻勢;另一個軍隊則負責掃蕩比利時的海岸線,以及擊破聯軍攻勢的側翼。

同時由法國為軸心的聯軍攻勢以在重整,他們以火車載運各軍至南邊放下,然後向東迴旋,形成一個兵力遂漸向東方延伸的「大鐮刀」態勢。英國的遠征軍由開戰至今只剩下三個軍,依次在拉巴塞 (La Bassee)與伊普爾斯之間展開部份置,以便與勞林森的兵力接合。比利時部隊則繼續沿伊塞爾河到海岸防線構築防線。雖然英軍位於右方,以及中央的「軍」早已停滯不前,法蘭契卻不認為英軍欠缺實力,甚至低估情報單位所提供有關德軍實力的訊息,命令他的左翼軍(海格指揮) 從伊普爾斯向布魯日 ( Bruges) 發動攻勢。

法軍這次行動後遇上十月二十日的德軍攻勢而無法完成,不過一至二天後,雖然聯軍幾已守不住陣腳,法軍的法蘭契將軍卻仍堅持攻擊。當然他有如此不認清事實的想法是受到福煦將軍的意見左右。

由於戰場上的高層指揮官無法掌握情勢,戰事只好由較底級的師長們挑起大樑了。由於缺乏了預備隊,他們只有由其他部隊爭奪可用的預備兵,激勵疲憊不堪的士兵們。除了這些方法外已別無他法了,所以基本上伊普爾斯之戰就好英克曼之戰。

自10月18日以來,比利時軍已受到德軍壓得透不過氣。到了月底,比利時軍決定上演一幕水淹德軍,開放了海港的水閘,使伊塞爾河一帶氾濫起來,使比利時軍能解決一時之急。在伊普爾斯方面的聯軍也不好受,聯軍不斷受到德軍的猛烈攻擊,幸好英軍終於上演了一幕good show,保住了防線的崩潰。

當時的英軍師長命令英軍士兵凡是一舉槍都要快速射出15發子彈,這除了使德軍一時間死傷慘重,其次是使德軍出現了以為英軍擁有大量機械槍的錯覺。英軍陣營中的快速發彈後,也形成了一陣陣的煙霧,有一種戰場上的壓迫感給予敵軍。

伊普爾之戰的最大意義,恐怕是對英國發生了重大影響,由於英軍的奮勇作戰,激發起了國內的陸軍軍事改革。但也是造成英國國民大量死於歐洲戰場的主因,但英軍的訓練制度也不得不讚賞一下。

伊普爾斯第一次會戰之後,以英軍最終能夠擋下德軍攻勢告終,這使起自瑞士邊境至歐陸海岸邊的聯軍戰壕防線得以鞏固。現代化的防禦力已戰勝來犯的攻擊力。於是僵局也上演了,往後四年的聯軍軍事行動中,其實都是圍繞著如何攻破敵我對待的屏障的戰爭史

文章by snow 資料來自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史』


作者: 北歐主神-奧汀    時間: 04-6-8 15:29
標題: 回覆: [原創]第一次世界大戰歷史專區
雪姬姐....(姐吧?)
我歷史不及格2次了....
下次段考要拜託你了...
在教中國的悲哀近代史....
葉x超是多麼的俗落....李鴻章如此的愚蠢....聽課聽到拍案叫絕...情緒激憤...
想要破口大罵!
我爸還給我小道消息....
228事變陳儀還有另外一個誰我忘記了...最後都跳槽共產黨....
陳儀在事變當時仍是國民黨員...事後跳到共產黨...228導致國民黨被附上污名,其實是共產黨搞的鬼!?我家是支持民進黨國民黨都有的中立家庭~
作者: 雪姬    時間: 04-6-10 21:19
標題: 回覆: [原創]第一次世界大戰歷史專區
回奧汀的,其實.....李鴻章在滿清立足不容易,他首居漢人官僚之首,要看看慈禧太后的臉色,也要顧及國家興衰......最重要是自己項上首級要緊。另外關於歷史考試...我也是半桶水水平..
還是靠自己努力XD。


1915年 的戰況

終於寫到1915年的戰史了,真是很辛苦的漫漫長路,鳴鳴。言歸正傳,經過1914年各國的大型、小型會戰後,不論是協約還是同盟各國,他們的原定計劃也宣佈無了期的破產。看來踏入持久消耗戰是無可避免,而法、德兩方高層都有這樣的意圖,當然在電視還沒普及的情況下,一般市民是無法由電視觀看到戰爭血腥情況,固沒有現代所謂國民厭戰或反戰的情況出現。

德國在踏入1915年後,有兩件事德國辦理得算是很出色。第一是德國高層有鑑於持久戰無可避免,在國內已提高開闢資源,使提供前線的彈藥不缺。第二是能夠拖土耳其參加戰線,當然他在國際外交方面、內政建設方面多番援助土耳其,土耳其執政黨也是比較親日耳曼民族。,雖然土軍在戰場上的戰爭失利,但的確能夠威脅到英軍在中東的石油資源,也牽制了俄國的百萬大軍,使奧匈帝國能夠空出力量對付意大利軍隊。

在英國方面,他們終於意識到陸軍改革的重要性,但可惜在軍事工業的配套跟不上陸軍兵力增長的速度。直至1915年為止,英軍兵工廠一天只能夠生產兩萬發子彈,法國已經是一天12萬發,德國更是25萬一天的產量。

為了打破聯軍在歐洲西戰場的僵局,英軍海軍主張實行『韃靼尼爾海峽計劃』。這是針對聯軍能夠控制地中海與黑海的控制權,這樣戰爭的的希望可以大幅增加。如果不能控制海峽,俄國便會在孤立中遭到解體。另一方面,意大利在英國的拉攏下,正式投向協約國的一方…………



作者: 雪姬    時間: 04-6-10 21:24
標題: 回覆: [原創]第一次世界大戰歷史專區


『加利波利戰役』 英國vs土耳其


英國在加利波利的冒險,是馬虎策劃和錯誤判斷的結果。除曾敦促攻佔達達尼爾海峽的邱吉爾外,這個地區是英國陸軍部很少考慮的。只是尼古拉大公於1915年1月送了一封信給基切納勳爵,請求報答俄國的支援時,才激發了陸軍部的興趣。不過五個月前,俄國不顧一切戰略上的考慮,答應協約國的要求,在東線進攻德國以減少西線的壓力。現在俄國同時在波蘭同德軍和在高加索同土耳其軍爭鬥。大公企求“某種對付別處土耳其軍的牽制行動,海軍的或陸軍的都可以”。
  
英國對土耳其的政策,是喪失時機的政策。搖搖欲墜的奧斯曼帝國,在大戰最初幾個月英俄猛攻下,不會幸存下來。達達尼爾的陳舊防禦是非常脆弱的,土耳其靠近君士坦丁堡的沿岸兩座兵工廠,都暴露在戰艦的近距離平射火力之下。一支協約國艦隊能夠不費力地穿過達達尼爾,被土耳其軍認爲是當然之事。土耳其官方歷史以使人驚異的坦率承認:“直到2月25日(1915年),在半島的任何地點成功地登陸將是可能的,用陸上兵力攻佔海峽也將是比較容易的。”
  
作爲 歐洲土耳其西南延伸部分的加利波利半島,有六十英里長,四到十三英里寬。這條幾乎是荒蕪的多山狹長地帶的加利波利,1915年只有一條泥土公路縱貫全島。俯視海濱的山脊和陡坡提供了優良的防禦陣地,保衛著達達尼爾海峽的歐洲一邊,一條四十英里的水道從馬爾馬拉海流入愛琴海,寬度從一千四百碼到四英里不等。在古代以海萊斯蓬特著稱的達達尼爾從不冰凍;但它的雙向的潮流,疾轉的風向和猛烈的風暴,使航行成爲 難事。
  
海軍大臣溫斯頓·邱吉爾,是理解奪取達達尼爾好處的唯一主要的英國人。從戰爭爆發開始,他就徒勞地倡導攻打加利波利。英國最近一次演習是在八年以前,帝國防務委員會得出結論,一支軍隊面對敵人據守的陣地,不能奪取一個灘頭陣地。邱吉爾攻佔達達尼爾的原因,不僅僅是因爲它是一個有限的軍事目標。這是通向俄國黑海港口的唯一通道,並將便利同英國的東方盟國的交通。
  
到1915年1月中旬,英國陸軍部按照大公的請求行動。邱吉爾建議,俄軍參加協約國兩條戰線的陸海攻勢,從黑海進攻土耳其。俄國人同意這將增進對他們有利的形勢,但同他們蓄謀已久的併吞君士坦丁堡和達達尼爾的意圖有矛盾。協約國將分享這一勝利使俄國人感到不安,他們謝絕了邱吉爾的提議。外交大臣謝爾蓋·薩佐諾夫承認,“我很不喜歡這種想法,即海峽和君主坦丁堡可能被我們的協約國攻佔,而不是被俄軍攻佔……我很難向他們隱瞞這個消息如何使我感到痛苦。”
  
即使沒有俄國人,英軍仍然決心進行這一入侵。老將海軍部第一海務大臣約翰·費希爾爵士,在七十四歲時複役。1915年1月初,邱吉爾得到費希爾的支援,打電報給地中海艦隊指揮官薩克維爾·卡登海軍上將,請他對英法聯合進攻作一估計。卡登回答說,這一計劃將爲協約國開闢達達尼爾。但軍事計劃人員忽略了一個關鍵性發展——他們對加利波利的雜亂的和無意義的進攻,最後將推動土耳其軍在德國的支援和物質幫助下,加強他們的防禦。
  
由十八艘英國主力艦(包括裝備有十五英寸大炮的新式“伊麗莎白女王號”)、四艘法國戰列艦和輔助艦隻組成的英法聯合海軍機動部隊,於1915年2月19日駛進達達尼爾的入口處。在炮火把外炮臺打啞之後,突擊部隊巡遊這個地區,把土耳其遺棄的大炮火門塞住。氣候不良使進攻推遲了五天,然後協約國恢復了對入口處其餘炮臺的零星轟擊,迫使土耳其軍退卻。但是當入侵者向海峽上面攀登時,他們發現土耳其軍有堅強的防禦陣地隱蔽在懸崖後面。3月3目協約國的登陸被擊退了。因爲英國計劃人員沒有把飛機定位包括在內,他們只能向土耳其陣地盲目射擊,充其量只獲得了微不足道的戰果。
  
開始的時候,無論卡登海軍上將或是倫敦海軍部都絲毫沒有提到,如果這個海軍中隊沖進馬爾馬拉海,隨後應有什麽行動。每個人都認爲,只要協約國的海軍力量一出現,土耳其軍的鬥志就會消失。
  
3月11日,卡登奉命指揮又一次海上進攻,但在達達尼爾海峽清除水雷之前,不得把他的重型艦隻開駛進去。突然患病使卡登不得不留在岸上,把指揮權移交給他的主要助手約翰·德羅貝克,他於3月18日重新進攻。海峽已經反復掃蕩過,都認爲 在海峽五英里以內沒有水雷了。可是,英軍不知道,一隻土耳其小船在主要佈雷區外放了一排新水雷,它們就被放在早先炮擊期間海軍艦隊停留的地方。
  
在向炮臺射擊途中,所有協約國艦隻都安全地駛過這個危險地方。由於水上飛機定位的支援,協約國在午後不久,就打啞了大部分岸炮。在法國艦隻撤退時,掃雷艇繼續在已知的危險區域掃雷。突然戰列艦“布韋號”抖動了一下,裂開了,從甲板上噴出高的煙柱和火焰。它在繼續行駛中傾覆了,帶著它的艦長和六百三十九名水手沈入海底。少數浮起來的幸存者被救了上來。附近船上的有些觀察者認爲,“布韋號”被一顆土耳其炮彈所擊中;其他人則認爲,它撞上了一顆水雷。支援艦隻都開上來,看到有炮火閃光的土耳其陣地就進行炮擊,到下午4時,把全部炮群都摧毀了。未幾,未經警告,英國戰列艦“不可抗號”和“不屈號”突然傾倒和沈沒,步它們後塵的是“大洋號”。德羅貝克海軍上將怕再有損失,下令所有幸存的艦隻返航愛琴海。等到艦隊越過達達尼爾時,由於水雷的爆炸,又有三艘英國戰列艦的艦身上發生很大的裂縫,只能蹣跚行駛。
  
直到大戰結束,協約國才知道,在進攻的最初幾周,它們就已經勝利在握了。敵人的彈藥已經耗去了一半,水雷則已經用光了。雖然協約國希望恢復進攻,但被推遲了,後來又改變計劃,部隊在加利波利登陸,海軍也就隨之降到了次要地位。在布林戰爭期間曾任基切納勳爵的參謀長的伊恩·漢密爾頓爵士將軍被挑選來指揮入侵軍時,倫敦陸軍部並沒有制訂作戰計劃。
  
漢密爾頓只接到粗略的指示,但如何把這些指示發展成爲一個緊密結合的戰役卻得不到幫助。他急急忙忙不帶後方勤務人員就趕往東地中海,所確定知道的只是去指揮一支遠征軍入侵加利波利和消滅敵人而已。漢密爾頓對於他的目標的全部知識,來自1912年的土耳其陸軍操典、一張不完善的作戰區域地圖和在最後一分鐘沖進當地書店買來的君士坦丁堡旅遊指南。在他離開倫敦的時候,他甚至沒有選定在半島的登陸地點。
  
由於連加利波利是否有水都不知道,漢密爾頓便命令他的士兵到亞歷山大和開羅的市場去搜羅空油筒、汽油聽、皮囊和任何其他容器。象在倫敦一樣,儘管不準確,所有的地圖和旅行指南都被買來,總比沒有好些。由於缺乏塹壕戰的武器和工具,臨時湊合的軍用工場生産著迫擊炮、手榴彈、掘壕工具和潛望鏡。當地的驢夫和他們的牲畜被強征來作交通運輸之用。
  
這種匆忙地臨時湊合的作戰在物資、後勤和組織上的缺陷,多少爲部隊的勇猛所彌補了。大部分是澳大利亞和新西蘭軍,還有一個法國師和本地的印度人部隊(廓爾喀人),共約七萬八千人,集合起來對付由德國將軍利曼·馮·贊德爾斯指揮的、新建的有八萬四千人的土耳其第五集團軍。土耳其的宿敵希臘,志願出兵三個師入侵加利波利和從西進攻君主坦丁堡,但沙皇政權激烈反對。俄國寧願喪失一切,也不願冒讓希臘染指土耳其領土的些微風險。
  
在艦隊撤退後的四十八天喘息期間,贊德爾斯將軍組織了他的防禦,把幾個土耳其師駐守在預料的登陸地點。他得到指揮另一支軍隊的土耳其陸軍部長恩韋爾·帕夏的支援。在備戰中一位較次要的人物是穆斯塔法·基馬爾,即戰後世界衆所周知的基馬爾·阿塔蒂爾克,他是現代土耳其之父。時間是贊德爾斯的最寶貴資産,而英國的拖延給他的時間太多了。
  
入侵軍的集結待運地區是希臘利姆諾斯島上的穆茲羅斯港,協約國小艦隊是4月23日離開那裏的。漢密爾頓按照基切納的意見,把登陸限於半島兩邊的二十英里,由現場指揮官來選擇灘頭陣地。兩天後,協約國在希臘角的四塊不相連接的海灘登陸,他們打算從那裏向土耳其炮手可以俯瞰英國艦隊的阿希瓦瓦高原進發。從加韋泰佩岬的西海岸上行十二英里,澳大利亞和新西蘭軍的兩個師也建立了一個灘頭陣地,稱爲 澳新軍登陸場。
  
這種任意策劃的後果不久就暴露出來了。因爲漢密爾頓對加利波利一無所知,他認爲執行基切納提出的准許他的指揮官自由選擇登陸的時間和地點的建議很容易。澳新軍指揮官將軍威廉·伯德伍德爵士,深信夜間登陸將使所冒敵人炮火的風險減至最低限度。但指揮第二十九師的英國亨特-韋斯頓將軍下令白天登陸,以便艦隊炮擊守軍。成功的協約國登陸往往是偶然的,並且發生在不象會發生的地點。有一次灘頭陣地的建立,是靠一個人的勇敢。薩羅斯灣的部隊離岸兩英里,那時黑暗籠罩著他們。指揮官B·C·弗賴伯格毫不猶豫地帶了一袋不漏水的照光炬,泅過了這段距離,把照光炬在沿海灘一線點亮。
  
伯德伍德將軍的夜間登陸,使他的部隊感到爲難,他們發現自己處於難以防守的灘頭陣地,當這些混亂的士兵尋找方向的時候,寶貴的時間被浪費掉了。陳舊的運煤船“克萊德河號”,改裝成把巨大的門安裝在船身的登陸艇,可容二千名士兵。當這艘船近岸時,周圍都是運載部隊的駁船,這時土耳其炮開火了。運煤船的船首栽過沙裏,但水太深了,無法趟水。一個生還者回憶,“水象水晶一樣透明,我們可以看到,隊形整齊、身穿軍服的士兵的屍體都躺在水底,他們是在爬上岸時被擊中或失足跌下水的。”
  
第一天上午十時左右,海灘上死傷枕藉。如果從書店裏買來的地圖都是不準確的,那末伯德伍德在夜間登陸,也並沒有把事情改善。他所預料的有一英里的海灘,事實上長不到一英里的四分之三,寬在一百英尺左右,兩端都被懸崖峭壁所阻塞。在這塊有限的地區,部隊、牲畜、炮和補給品亂成一團。除非攻佔更多土地,有秩序的安排是不可能的,而奪取更多土地在開頭幾天是不可能實現的野心。整個澳新軍被圍困在不到兩英里長和一英里五分之四寬的海灘區域。
  
在得知登陸消息時,穆斯塔法·基馬爾在幾英里之外的內陸。他統率了八個營和三個炮兵中隊,急忙趕到可以俯瞰灘頭陣地的崖岸,正好及時擊退第一批攀登斜坡的澳新軍。以前沒有戰鬥經驗的協約國部隊,確確實實在對著武器上佔優勢的敵人作仰攻。他們受到上面炮火的強烈壓迫,發現他們在這種多岩石的地形,用小鐵鍬在結實的灌木根上進行挖掘是不頂用的。他們拼命在這陡峭的丘陵地尋找岩洞般的洞穴。到黃昏時刻,每一邊死傷人數都在兩千之數,而基馬爾依舊掌握著高地。
  
從山上下來的軍醫,把不計其數的傷兵運到混亂的伯德伍德的海灘。許多傷員被從這艘船移到那艘船,只是被告知說醫生和工作人員帶了全副設備和藥品供應已經動身來岸,他們的痛苦就拖延了下去。
  
到4月26日,有一萬六千多名澳新軍已經登陸,被丟在較低的斜坡和山脊上。將軍們和列兵們都住在比鄰的地下掩體裏,分享同樣的緊急口糧。土耳其軍的不斷炮擊,有時阻擾但沒有終止澳新軍的新接替人員緩慢地爬上斜坡。一直到4月底,贊德爾斯將軍都不發動他的主力進攻,寧願看看協約國如何部署。在協約國企圖組織他們雜亂的兵力時,贊德爾斯開始選擇他的反攻陣地。
  
贊德爾斯於5月5日對南面灘頭陣地開始主攻,但土耳其軍迅即被得到兩個新來的旅支援的澳大利亞軍擊潰。爲了擺脫被阻塞的灘頭陣地,亨特-韋斯頓企圖在5月6日進行突破,但被猛烈的抵抗所止住,雙方流血很多。漢密爾頓將軍親自指揮,但情況並不好些。三天激戰,包括反復的白刃戰,協約國所付的代價是部隊的三分之一死傷;而土耳其軍依然控制住高地。
  
當炎夏於5月來到加利波利時,瘧疾和痢疾開始使死亡增加。最激烈的一仗於5月末告終,小小戰場佈滿了八千名土耳其和協約國死者的墳墩,使空氣中充塞了惡臭。爲了防止可以毀滅雙方的時疫,伯德伍德將軍在其醫務工作人員敦促之下,要求和土耳其軍實行安葬休戰。5月24日,扯了一面白旗,暫停戰鬥九小時,那時教士、醫生和安葬隊一起來消除這一威脅。
  
簡短的停戰差不多是超現實主義的。所有參加安葬的人都戴了白臂章,禁止攜帶望遠鏡、武器或窺伺塹壕。除沿著全線停火外,所有在塹壕裏的部隊,都不把頭伸到胸牆之上。歸還敵人的步槍都要取去槍機,但這個不嚴謹的協定雙方都大方地沒有執行。當敵對雙方在狹窄的無人地帶會晤時,緊張不安的氣氛彌漫於前線。有些塹壕只相隔三十英尺。澳新軍和土耳其軍默默無言地開始挖掘深溝或公墓,但不久雙方就互敬香煙和用蹩腳的土耳其語和英語打趣起來。雙方偷偷摸摸地相互刺探防務。在檢驗屍體身份時,軍官們小心地注意塹壕和警戒系統的配置。傳說基馬爾穿了中士制服,在鄰近澳新軍塹壕的地方,和安葬隊一起工作了九小時。在分手之前,許多人交換了口袋裏的雜物。
  
在下午三時左右,最後一個死者被慢慢放進安葬的塹壕裏,這時一聲槍響衝破寂靜。在這不安的片刻,安葬隊除呼吸外,停止了一切行動,恐懼地意識到他們是處在雙方對著他們的幾千支步槍中間。沒有再聽到第二槍,於是人們轉過來完成了他們的任務。握手道別後,在傍晚時候每一方回到了他們的塹壕。幾分鐘後,在土耳其防線的某個地方一支步槍開火了,戰場上又再響徹了槍炮聲。
  
在協約國集中力量在陸上打仗的同時,在5月底前,敵人的海軍艦隻擊沈了三艘英國戰列艦。一艘土耳其輕型戰艦在夜色的掩護下,悄悄地溜進達達尼爾,以魚雷擊中了“哥利亞號”。兩周後,一艘德國潛艇擊沈了“勝利號”。一天之後,“威嚴號”遭到了同樣命運。地中海的潛艇活動使協約國驚慌起來,特別是英國。他們擔心“伊麗莎白王后號”的安全,命令它回到一個英國港口。
  
隨著裝有十四英寸大炮,能夠行駛而不怕水雷的淺水重炮艦的到達,英國在達達尼爾的處境改善了。英國潛艇也進入海峽,駛進馬爾馬拉海和君士坦丁堡港,使土耳其航運遭受重大損失。一艘裝了六千名部隊的運輸艦,在港口就被魚雷擊中。土耳其的損失,計有一艘戰列艦、一艘驅逐艦、五艘炮艇、四十四艘輪船、十一艘運輸艦和一百八十五隻帆船。英國爲這種破壞所付的代價,是在派來的十三艘潛艇中損失了八艘。
  
8月初,在加利波利西北的蘇弗拉灣,用兩個師進行一次新的大登陸。它基本上沒有遇到出其不意和寡不敵衆 的土耳其軍的抵抗,他們從海灘退到高地待援。可是,優柔寡斷的英國指揮官,包括漢密爾頓在內,不向前推進,卻浪費寶貴時間去討論戰略。
  
到了協約國決定進攻時,贊德爾斯已經贏得時間,從博拉伊爾全力抽調了兩個師到薩裏巴伊爾山脊來,協約國以爲 這個地方是由登陸時退卻的薄弱兵力防守的。在他們認識到優勢不在他們這方面時爲時已遲,但他們頑強地繼續打了差不多五天之久,然後停了下來。由於高地的狙擊手和炮手很快削弱了他們的隊伍,在海灘上的生活是難以容忍的。8月間,協約國的傷亡在四萬人以上。
  
9月,兩個英國師和一個法國師調來薩洛尼卡,漢密爾頓將軍則被召回了。他沒有獲得另外的指揮權。但是直到基切納勳爵于11月訪問加利波利,他才充分領會這場大潰敗。他不再需要敦促撤出這個半島。基切納的簡短停留,恰恰遇到了落到部隊身上的一系列困難。在夏季,他們曾忍受了炎熱、蒼蠅和缺水的嚴重困苦不便。
  
11月,雷暴雨之後下了二十四小時的傾盆大雨,繼之以雨夾雪,然後轉入眩目的暴風雪,地上雪深二英尺。那些住在澳新軍洞穴和地下坑道裏的人還有一定程度的舒適,而在蘇弗拉灣的露天部隊就大受其苦了。傾盆大雨使溝壑和溪谷成爲咆哮的奔流,沖下了以噸計的泥漿、死了的土耳其人和馱畜。
  
大自然也並沒有饒恕土耳其人。雙方可能各有五百人淹死在塹壕裏。其他人凍死了。單蘇弗拉灣一地,凍瘡患者就逾五千人。沒有人想得起有過這樣猛烈的暴風雨。協約國對這種暴風雨全然沒有準備;沒有儲備額外的保暖衣服。對於從12月19日開始的撤退,除邱吉爾外,在倫敦或加利波利沒有一個人後悔的。
  
在撤離期間,預計會有很大損失,即使不是災難的話。10月,漢密爾頓將軍擔心,“認爲撤出加利波利而不致損失總兵力的一半,那是不智的……”然而他的繼任者查爾斯·門羅將軍,主持這次撤退並於1916年1月9日完成,竟無一人傷亡。從每個旅到人數最少的梯隊,都是按照他們同四個上船碼頭的遠近,排定撤退時間的。六人到十二人一個小組,列成縱隊越過幾十條小溝渠,每組殿后的人往往是個軍官,由他留下定時導火線,爆炸坑道中的地雷。沒有燈火,也不准吸煙,士兵們以堅定的步伐按一小時三英里的速度趕路。
  
每一單行不停頓地向指定碼頭進發,腳步聲被一條用沙袋鋪的路捂住了。將軍們和列兵們都擠在機動駁船裏,每條駁船裝四百人。小心的點數保證不使一個人掉隊。唯一的聲音,是帶著戰敗的回憶朝大海行駛的駁船發出的陣陣顫動聲。土耳其軍完全被蒙住了,他們繼續向空空如也的塹壕發射榴霰彈和子彈。
  
關於敵人對這個計謀的懊惱,那時不在這個半島的穆斯塔法·基馬爾說得很清楚:“要是我在那裏,要是英國人真的那樣溜走而沒有損失,我將把我的腦袋打得開花。”但他的德國盟友欣賞這次軍事行動的技巧。《福斯報》軍事記者發出的通訊寫道:“只要戰爭不息,蘇弗拉灣和澳新軍的撤退,將在所有戰略家眼中,成爲 前所未有的傑作。”
  
1915年,差不多有五十萬協約國士兵被運到加利波利,傷亡人數在百分之五十以上。遠征軍包括四十一萬英國部隊和七萬九千法國部隊。英國傷亡人數共計二十一萬四千,法國爲 四萬七千。土耳其軍參戰的至少有五十萬人,據官方記載,有二十五萬一千人遭受傷亡,但這些數位值得懷疑。其他估計的數位要高得多,但不管數位多少,土耳其陸軍的精華被摧毀了,在未來的巴勒斯坦戰役中,埃德蒙·艾倫比將軍所冒的風險減少了。
  
加利波利玷污了優良的名譽。赫伯特·阿斯奎斯首相把邱吉爾調離內閣,基切納勳爵也不再擁有政府大臣對他的毫無疑問的信任了。由於把他掌管的軍械管理權移交給由勞合-喬治領導的一個新成立的部,他的權力減少了。邱吉爾穿上軍服,在法國服役到1917年,那時他又重新得到寵信,被任命爲 英國軍械大臣。


文章 by 杰克·雷恩[英國]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重大戰役』



作者: 雪姬    時間: 04-8-24 23:57
標題: 回覆: [原創]第一次世界大戰歷史專區
『凡爾登之戰』 德國 vs 法國

  

當1915年行將結束時,中歐強國指望未來的一年是有希望的一年。奧德部隊同他們的新盟國保加利亞一起,壓倒了巴爾幹的塞爾維亞軍隊,迫使其殘部在希臘尋求庇護。沙皇尼古拉的軍隊敗北後仍然暈頭轉向,容許德軍把將近五十萬軍隊調往西線,現在德國可以放手驅動它的力量來對付法國在防守上的戰術據點,而不致危及另外地方的陣地了。
  

德國參謀總長法爾肯海因將軍于1915年耶誕節前夜,起草了一份致德皇的備忘錄,估計了軍事上可供選擇的辦法。他選擇英國作爲主要敵人,但是除了進行潛艇戰外,入侵是距離太遠了。他斷言,“英國在大陸上的主要武器是法國、俄國和義大利的軍隊。”把俄國和義大利排除在外,他主張集中攻擊法國,它“在軍事上的努力差不多已經到了盡頭。如果能使它的人民清楚地懂得,就軍事意義而論,他們已經再沒有什麽可以指望的了,破裂點就會到來,英國手中最好的武器就會被打落了”。
  

法爾肯海因並不認爲大規模突破是必要的。他打算選擇一個在情感上被奉爲神聖的地區“使法國把血流盡”,“爲了保持這個地區,法國將不得不投入他們所有的每一個人”。貝耳福和凡爾登是符合他規定的兩個地方,但他贊成後者。凡爾登是個約有一萬四千人口的沈沈欲睡的法國省屬城鎮,由一個凸入德國防線的大規模堡壘綜合體保衛著。如果法國選擇這裏發動攻勢的話,凡爾登還令人不安地接近(十二英里)德國的主要鐵路系統。法爾肯海因還計算到,凡爾登是巴黎的西北入口,離巴黎一百三十五英里左右。
  

這個戰役的代號是“處決地”行動計劃,預定1916年2月21日開始。爲了保證得到德皇同意,法爾肯海因建議,派皇儲指揮的第五集團軍領先進攻,他自馬恩河之戰以來就已經面向凡爾登了。法爾肯海因沒有把備忘錄原文給皇儲或他的參謀長施密特·馮·克諾貝爾斯多夫將軍看。而給他們一份一般命令,要求“向凡爾登方向,進攻默茲地區”。
  

皇儲把這個命令認作爲他的目標是攻佔凡爾登,這卻恰恰是法爾肯海因所不要的。如果堡壘在猛攻之下陷落了,他的“使法國把血流盡”的偉大戰略就不能實現了。
  

增援軍從德國軍隊中久經沙場的部隊抽調。三個軍於1916年1月轉給皇儲指揮。在休養營地作短暫休息後,勃蘭登堡第三軍開到了。到2月中,有十三個多師部署在阿爾貢、香巴尼和洛林中間或周圍的突出部,在一塊二十平方英里左右的防區,集中了令人驚愕的大量兵力。雖然皇儲保持了名義上的指揮權,關鍵性的決定卻是八十歲的陸軍元帥戈特利布·馮·黑澤勒和克諾貝爾斯多夫將軍作出的。整個戰役的中心戰略,依然由法爾肯海因將軍制訂。
  

德國爲這個龐大攻勢所作的準備,先是驚人地把大炮從俄國、巴爾幹半島和克虜伯工廠等處集中起來。排列在進攻現場周圍的,有五百四十二個擲雷器。連同翼側的武器,有一千四百多門大炮排列在不到八英里長的戰線上!在這些大炮中間,有十三尊震天動地的四百二十毫米的攻城榴彈炮。
  

特別兇惡的是擲雷器,它發射裝有一百多磅高爆炸藥和金屬碎片的榴霰彈。可以看到雷在一個高高的弓形物上一個連一個滾動著,但看到這種前兆往往爲時已晚。爆炸摧毀了整段整段的塹壕系統。另一種可怕武器是一百三十毫米的“小口徑高速炮”,它以步槍子彈的速度發射五點二英寸的榴霰彈,使法軍來不及覺察到就喪了命。德軍並不滿足於這些武器會實現其預期效果,還採用了噴火器。
  

圍繞凡爾登所進行的精心準備並不是沒有引起注意,但法國情報軍官提供的攻勢已在眼前的警訊,被霞飛所忽視,他全神貫注於即將來到的索姆戰役。在列日和那慕爾要塞被大貝爾塔炮攻陷之後,霞飛認爲凡爾登堡壘在軍事目的上已無用處。有四千多門炮撤離炮臺,其中至少二千三百門是大口徑火炮。遲至1916年1月,大炮還從炮塔上拆下來,用於另外地方。法國指揮部不去支援凡爾登,使它成爲法國最堅強的要塞,而是實際上拆除了它的全部防衛措施。
  

由於對凡爾登是否不可戰勝有相互矛盾的報告,政府於1915年7月派了一個陸軍委員會去現場調查。指揮凡爾登防區四周的東線集團軍群的奧古斯特·迪巴伊將軍,向議會代表團斷言,堡壘系統的防衛是充分的。另一位證人凡爾登軍事長官庫唐索將軍,提供了相反證明,他因此而被無禮地免職。
  

1915年底,南錫議員和卓越的軍事分析家埃米爾·德里昂上校所寫的一份報告,送到了當時擔任陸軍部長的加利埃尼將軍手中。報告強調迫切需要更多的炮、人力和補給,甚至包括有刺鐵絲網在內。陸軍委員會的另一個代表團去訪問凡爾登,進行調查研究。一份給加利埃尼的肯定了的報告被送往霞飛那裏,請他提出意見。霞飛以罕見的憤怒斥責說,“在我統率下的軍人,越級把有關執行我命令的怨言或抗議送到政府面前……蓄意深切地擾亂陸軍的紀律精神……”在保衛凡爾登的最初時刻,德里昂英勇殉職。
  

1916年2月21日清晨,天氣奇寒。7時15分,沿著六英里前線,隱蔽的德國炮群以一小時十萬發的速度,把炮彈射進堡壘綜合體。有兩百多萬發炮彈密密麻麻地落在以凡爾登、布拉邦特和奧爾內的村莊爲界的十四英里左右的三角形地區中,把法軍的前沿塹壕都炸光了。經過十二小時轟擊後,德國搜索部隊在黑暗裏匍匐前進,以試探法國的抵抗力。
  

到2月23日夜間,德軍沒有什麽新成就。儘管數量上的優勢在火炮方面是七比一,部隊方面是三比一,他們只前進了兩英里,俘獲了不過三千名俘虜。第二天,他們攻破了法國的主要防線,俘獲了一萬名俘虜,六十五門大炮和大量機槍。與此同時,大量的德國火炮輪輪相接,在他們的步兵部隊之前,射出連續不斷的滾滾炮彈,夷平了塹壕,炸毀了碉堡,並把森林炸成碎片。
  

由於進攻的猛烈和零下的氣溫,法軍的士氣麻木了。法國從阿爾及利亞徵集的輕步兵,即習慣於阿爾及利亞炎熱氣候的堅強的殖民地居民,在零下十五度時,變得脆弱不堪。2月24日清晨,一營法國輕步兵凍僵到不省人事,當時指揮的少校也倒下了。於是由一個上尉擔任指揮,部隊不理睬他,背轉身來就逃。由於一小隊機槍在他們背後開火,士氣才告“恢復”。
  

法國參謀總長諾埃爾·德卡斯特爾諾對這種越來越深的危機感到吃驚,直接和霞飛加以干預,以任命亨利·貝當將軍指揮凡爾登的保衛,來制止這個嚴重危險。貝當於2月25日就新職,同天杜奧蒙被攻佔。這座炮臺的失陷,是使土氣沮喪的一個打擊;用貝當的話來說,杜奧蒙是“整個凡爾登防禦系統的希望之所寄”。至於其他炮臺,霞飛把守軍減到不到二十四個中年炮手操縱一座炮塔,還有一個管理人。
  

在杜奧蒙炮臺的斜甲板——圍繞著二十四英尺寬的幹壕河的陡斜坡——前掘壕固守的一個輕步兵師,在連續的炮擊下,已經潰散。勃蘭登堡軍的一支九人巡邏隊,在風雪交加和硝煙彌漫中,跋涉到已被放棄和放下來的吊橋處。其他士兵也跟進,直到有三百個感到驚愕的德軍在這座炮臺的坑道裏徘徊。未發一彈,就攻佔了這座強大的杜奧蒙堡壘——但是它卻經受過十二萬發德國炮彈。
  

德國政府號召用它掌握的所有誇張辭彙,宣揚“靠強攻”佔領了杜奧蒙炮臺,這是德皇親自目睹的一個功勳。當一個搞錯了的電話報告使德方誤稱沃炮臺於3月9日陷落(它直到6月7日才被攻佔)時,事情變得更怪誕了。興高采烈的德皇,把德意志帝國最高勳章“功勳”章頒給用電話報告消息的師指揮官及其並未攻佔沃炮臺的部下。
  

沒有補給,保衛是不可能的。除一條二十英尺寬,從凡爾登到西南約三十五英里的巴勒杜克城的次要公路外,德國大炮把所有的路都切斷了。沿這條公路有一條單向窄軌鐵路,爲和平時期的守軍運輸補給,但現在是遠遠不夠的了。公路旁開闢了採石場,幾千名本土軍士兵和成群平民一起工作,用鐵鎬和鐵鍬拓寬和鋪砌路面。
  

與此同時,貝當把前線分成若干防區,以分配重炮、槍彈和其他補給。每二十四小時有六千輛卡車可以通過這條公路——平均每十四秒鐘有一輛卡車,因此有“聖路”之稱。有五十多萬部隊和十七萬頭供拖曳之用的牲畜沿著聖路運往前線,這應該歸功於貝當在後勤工作上的革新。
  

經過幾天的暫時平靜後,德國第五集團軍於3月5日在另一個地方,即在默茲河的西(左)岸,重新進攻。貝當歡迎這一戰術上的失策,因爲那條防線是由他最新開到和補給最好的部隊防守的。現在陷入默茲河對岸翼側大炮陣地的兇猛交叉炮火射擊下的德軍,不得不沿著河的東岸延長他們的戰線了。
  

在控制西岸,被稱爲“死人”的陡岸周圍血戰中,雙方都遭受可怕的生命損失。密集的高爆炮彈,使大地震撼,把人體、裝備和瓦礫象穀殼那樣飛擲到天空。爆炸的熱浪把積雪都熔化了,在彈穴裏灌滿了水,許多傷兵就淹死在裏面。眼睛失明和血肉橫糊的人摸索著到洞穴裏圖個安全,就倒在他們的同伴身上,把他們淋得渾身是血。
  

一個法國炮手無意中擊中了有四十五萬多顆大口徑炮彈的德國兵工廠,引起了這次大戰中最大的一次爆炸。這批爲法軍所不知的彈藥,被隱藏在斯潘庫爾森林裏,但不小心地裝上了引信。到4月初,整個防區的德軍的每一門十五英寸和十六點五英寸的大炮,都被法國炮兵摧毀。法國軍事分析家和歷史家帕拉將軍斷定,在最後擊敗入侵者中,這兩件事情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貝當於5月1日離開凡爾登去指揮中央集團軍群,由羅貝爾·尼韋爾將軍接替,他在他的部隊中灌輸堅決進攻的態度。後來,在敵人被止住在凡爾登後,尼韋爾的口號“他們不得通過”,成了這個國家的戰鬥口號。德國繼續取得輕微的但意義深長的勝利,直到夏季爲止,那時協約國的索姆攻勢,使法爾肯海因改變他派遣人力和物資的方向。從那時候起,既沒有新到的師也沒有大量彈藥運往凡爾登。
  

法國於10月24日,用十七萬部隊、七百多門火炮和一百五十架飛機進行大規模反擊,奪回了杜奧蒙炮臺。這是夏爾·芒讓將軍和尼韋爾將軍的勝利。從那時起,德軍不斷地被一碼一碼打回去。到12月18日,筋疲力盡的入侵者把凡爾登丟給法軍。在十個月的殘殺中,雙方軍隊發射了四千多萬顆炮彈,加上難以數計的成百萬子彈。在連續不斷的炮擊、噴火器、毒氣和白刃戰的步兵衝鋒不能撼動防守者時,德國工兵在法國陣地下面挖洞,爆炸了威力很大的爆破地雷,炸成了許多有十層樓深的坑。
  

法國打死、負傷、被俘和失蹤的傷亡人數,合計在五十五萬人以上。德國在類似的傷亡中,損失了四十五萬人以上。到仲夏,德皇已很明白,法爾肯海因的戰術,也是使德國把血流盡。他於8月28日被迫辭職,毫無保全面子的托詞。前一天,使德國大爲驚奇的是,羅馬尼亞加入了協約國,因爲法爾肯海因曾斷言,這個國家在9月中收穫莊稼前是不會參戰的。這是個難得的機會,把降級的法爾肯海因推到羅馬尼亞戰線的集團軍指揮官的職位上。興登堡接替他擔任參謀總長,以魯登道夫爲他的第一陸軍軍需兵司令,這個職位相等于他的副手。


文章 by 杰克·雷恩[英國]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重大戰役』

無責任編輯: snow
作者: 雪姬    時間: 04-8-29 11:47
標題: 回覆: [原創]第一次世界大戰歷史專區
『索姆河之戰』 英、法vs德國

  
索姆之戰(1916年7月至11月),是霞飛發動的。他的目的在迫使德國從俄國戰線撤出部隊,予德軍以致命打擊,並減輕對凡爾登的壓力。由於索姆地區沒有什麽戰略目標,英國指揮官道格拉斯·黑格爵士在最初被告知這個戰役時,寧願選擇更便於進攻的象佛蘭德這樣的防區。雖然他並不屬霞飛管轄,但他的方針是,如果他感覺不到什麽災禍臨頭時,在法國以聽從法國指揮官的意願爲宜。不久,黑格就完全被霞飛的計劃爭取過去了,他忘記了選擇索姆防區是缺乏戰術考慮的,並宣告這條戰線是通向勝利的門路。
  

1916年1月,英國的志願應募制爲徵兵制所取代。從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南非和印度進一步抽調援軍。黑格提議推遲這個戰役,直到這些後備軍使協約國占巨大的優勢。他還等待更多的槍炮、彈藥和一種新的秘密武器——爲了保密,諢名叫做“坦克”的機槍破壞器——的到達。但霞飛不聽這些。黑格在他的5月26日日記上寫道:“我提到的時間是8月15日,霞飛馬上很激動,大聲說,‘如果到那時我們還無所作爲,法國軍隊就要消滅了。’”進攻日期定爲7月1日。
  

霞飛的原來計劃是提供兩個法國集團軍和一個英國集團軍,在一條六十英里的戰線上進攻。但當法國軍隊在凡爾登被擊潰時,參加索姆的法軍銳減了。最後的陣容是,法國部分在一條二十四英里的戰線上收縮到八英里。霞飛開頭答應分配的四十個師被減少到十六個師,但在進攻那一天,只有五個師到場。從一開始,這個戰役的擔子就由英國人挑起了。他們最初所占的份額,增加到一個集團軍和一個軍,共計二十一個師。八個師的後備軍,其中五個師是騎兵,都駐守在後方。
  

自1914年以來,索姆河是比較平靜的。如果這一點促動了霞飛的話,他沒有看到德國在沿河的兩個方向爲加強陣地所作的準備。在堅實的白堊土中,他們精心構築了分隔開來的地下坑道網,深度有四十英尺。這些堡壘包括廚房、洗衣房、急救站等設施,和龐大的彈藥儲備。電燈——那時在平民中是罕有的奢侈品——由柴油發電機提供電力。即使最沈重的轟擊,也不會打穿這個地下綜合體。
  

對防守者來說,索姆防區提供了最好的有利條件。進出口都隱蔽在村莊住房和附近樹林中,而對面山腰上露天塹壕線的白堊土的輪廓十分分明。德軍還可以在五千碼的距離內,對協約國一覽無遺。防禦堡壘逐個升高,迫使協約國的進攻者要冒著火力一級一級地爬上來。德軍在白堊土丘陵地帶的據點,還有蜂窩狀的鋼筋混凝土重炮炮位,橫斷交通壕和防禦地堡。
  

英國派來的一個集團軍,是爲索姆攻勢徵召的平民,是沒有實戰經驗的訓練不足的士兵,他們不能理解老兵的狡猾。這些青年人想象他們躍出戰壕,沖向柏林。他們中間很多人在第一天的衝鋒中就死去了。
  

爲進攻所作的精心準備,並沒有逃過德軍的注意。魯普雷希特皇子在他的日記裏,記下了包括來自馬德里和海牙的情報在內的許多證明材料,都是引證協約國武官輕率地透露出來的議論。當法國部隊向前沿陣地移動時,任何懷疑都消除了。德軍差不多猜准了進攻的日子,並迅速作好應戰的準備。
  

6月24日開始,協約國對德國防線進行雷鳴般的炮兵彈幕射擊。在六天炮擊期間,發射了比大戰頭十一個月在英國製造的炮彈還要多的炮彈——一百五十萬發。這是驚人的場面。許多協約國士兵在夏夜爬出他們的塹壕,就是要親自看看在敵人陣地上象星星那樣閃亮的爆炸。
  

在索姆,有最好的人,也有最壞的人。在後來成爲知名人士的那些人中間,有伯納德·蒙哥馬利和阿奇博爾德·韋維爾;詩人埃德蒙·布倫登、羅伯特·格雷夫斯、約翰·梅斯菲爾德和西格弗裏德·薩松。在德國塹壕裏懷著期待的心情等待著的,是下士阿道夫·希特勒,“……我毫不羞愧地承認,我被熱情所陶醉……並且承認,我跪了下來衷心地感謝上蒼,爲了榮幸地允許我活在這樣的時候。”
  

後來,梅斯菲爾德在他的《舊時戰線》一書中,回憶那些時刻:“差不多在這條舊時戰線的每一部分,我們的士兵都得爬上山丘去進攻……敵人有瞭望哨,具有俯瞰法國的良好視域和優越感。我們的士兵都在下面,除了就在上面的堡壘又堡壘外,什麽也看不到,堡壘每天都在加固。”
  

在彈幕射擊的最後幾天,下雨使塹壕成爲泥沼。德國炮火使英軍不得不蹲在胸牆下面,加劇了他們的不適。1916年7月且日上午7時30分,軍官們吹起口哨,部隊開始離開他們的塹壕。灼熱的太陽曬乾了士兵,把他們的軍服和裝備都粘上了泥塊。他們一開頭就很苦惱。每個士兵有六十六磅的負擔,包括兩個沙囊、二百二十發彈藥、一支步槍、兩顆炸彈和其他東西,這個重量比全副武裝行軍時負荷的重量還重。許多人還裝載著額外的工具,如野戰電話設備、鐵鎬、鐵鍬和裝有通信鴿的箱子。毫不奇怪,他們很少人能夠準確地射擊。
  

黑格保存著連續的記事錄。進攻半小時後,口哨響了,他高興地記下,所有報告都是“……最令人滿意的。我們部隊處處都越過了敵人的正面塹壕”。實際上,在德軍火力下,在到達正面塹壕線之前,他的部隊成千上萬地倒下來了。德軍根據地圖上的座標線,把槍炮火力準確地對準無人地帶的每一平方碼發射,到日落時,無人地帶遍佈著六萬多死傷的英軍。在過去歷史上的戰役中,沒有在一天之內有這種驚人損失的記錄。馬里·法約爾將軍的法國部隊,比英國人的遭遇好些。他們的炮兵進攻是節奏均勻的,但數量上太少,不能在德國防線上打出一條通道來。
  

儘管遭受重大損失,英軍還是掘壕固守,並因澳新軍和加拿大軍的到來而得到加強。個人的英雄主義業績是不少的,有些很傑出。9月初,加拿大下士利奧·克拉克正在肅清康佈雷公路以南攻佔的五百碼德國塹壕系統的一部分。他的大部分同伴非死即傷。在塹壕裏面,克拉克遇到兩個軍官率領的一隊二十個士兵的德軍。下士在兩次把他的左輪手槍子彈打光以後,用兩支被丟棄的毛瑟步槍的子彈射擊,打死了一個把刺刀刺進克拉克腿部的軍官。在其餘德軍逃走之前,至少又有十六個德國人被打死或打傷。這個加拿大人向殘存的五個德國兵射擊,打死了四個。這第五個人和唯一的幸存者,也被俘了。克拉克獲得了維多利亞十字勳章,但在把這個消息告知他之前,他已經陣亡了。



無責任編輯:Snow
作者: 雪姬    時間: 04-8-29 11:50
標題: 回覆: [原創]第一次世界大戰歷史專區
『第一次使用坦克』 英國



  
初期戰役中德國自動火力引起的高度傷亡率,推動協約國研製了“機槍破壞器”,它能越過塹壕,並夷平有刺鐵絲網障礙物。1916年9月15日,英軍採用了他們的秘密武器——坦克。這是這次大戰中最革命的武器,比攻城榴彈炮或毒氣意義要大得多。主要創始人是歐內斯特·斯溫頓上校,這位作家在戰前寫的文章,就想象一架自動推進的機器,類似美國的履帶拖拉機那樣,能在一條連續的帶子上前進。
  

但英國陸軍大臣基切納勳爵拒絕接受坦克,認爲它是“一個美妙的機械化玩具,但價值非常有限”。要不是邱吉爾幹預,這個計劃也許永遠不會離開制圖板。在他倡導之下,那時擔任海軍大臣的邱吉爾,非法爲海軍建築總監籌集資金,生産一個操作模型。爲了蒙蔽間諜,這個象運水車的車輛,被稱爲坦克。
  

到1916年8月,製造出來的四十九輛坦克,仍處於試驗階段,坦克的駕駛人員也大都未經訓練,那時黑格不顧參加設計和製造的斯溫頓和其他人的意見,命令它們參加戰鬥。即使是首相阿斯奎斯和現任陸軍大臣勞合-喬治的辯解,也勸阻不了他。四十九輛坦克中,只有十八輛到達戰場。其中撥給加拿大軍的六輛,在戰鬥前或戰鬥中都毀壞了。約有十輛坦克隆隆地向嚇慌了的德軍駛去。一輛坦克的駕駛人員攻佔了一個村莊。另一輛坦克奪取了一條塹壕和俘獲了三百多名俘虜。
  

邱吉爾報告說,黑格的決定“以這樣小的規模把這一巨大秘密暴露給敵人……使他震驚”。在坦克在機械上還不完善,數量上還不充分和還沒有適當訓練的駕駛員的情況下,就過早使用它們,用英國歷史家B·H·利德爾-哈特的話來說,黑格“……不僅危及坦克的未來的有效使用,還坐失了在敵人還沒有準備任何對策之前突然襲擊的機會。其後果是延長戰爭的苦難和損失”。
  

在坦克到達前不久,勞合-喬治訪問了黑格和霞飛。看到了幾千匹軍馬促使他說,對密集的自動炮火進行騎兵衝鋒是屠殺,可是指揮官們懇切地告訴他說,文官對軍事問題的知識,充其量也是無足輕重的。但黑格還有些理解能力。9月16日,他把五個騎兵師中的三個師調往後方,即調到阿爾貝爾城的後面。其他兩個師留在前方——以防萬一。
  

索姆的戰鬥,是打了一系列仗最後退化爲局部性的殘酷襲擊。到1916年11月,雙方都衰弱得無以爲繼了。單是英國的損失——打死、負傷、被俘和失蹤——就達四十二萬人。法國類似的傷亡是二十萬零四千人,德軍則共達六十七萬人。魯登道夫在他的回憶錄中承認,“軍隊已經戰鬥到停頓不前,現在完全筋疲力盡了。”
  

協約國的所得和所付代價相比是微不足道的——只有六英里寬的一條三十英里長的狹長地帶,而缺乏能進攻戰略目標的任何有價值的陣地。霞飛的軍事經歷隨著索姆而告終。在政府大改組中,新總理阿裏斯蒂德·白裏安決定霞飛並不是不可缺少的。黑格不但經受住了政治大風暴,甚至還升爲陸軍元帥。可是,作爲索姆攻勢的間接結果,勞合-喬治取代赫伯特·阿斯奎斯而擔任首相。



無責任編輯:Snow




歡迎光臨 鐵之狂傲 (https://gamez.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