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標題:
《善惡論之分析報告》
[列印本頁]
作者:
小名強
時間:
07-7-26 19:44
標題:
《善惡論之分析報告》
中國五千年以來,充滿睿智與聰穎的學者,紛紛提出人性本善,以及人性本惡的看法,而且一直以來,完全沒有水落石出的結果,
到底人的本性,是出自於純潔光亮的善,還是墮落而黑暗的惡呢?
個人認為,其實善惡論的謎底,可以經由遺傳學與外界環境,來揭開真相。
我覺得人的本性,並不完全偏向善,或者是惡,而是兩者並存於人們的心靈,只是內在善惡的多寡,以及外界的環境,使的兩者的其中之一,
漸漸的茁壯成長,而另一種則是封閉潛藏。
首先,人們的個性、心態、情緒,會藉由遺傳來交給後代,所以像是那種精神疾病、同性戀〈有後天,但也有先天〉,都是有家族遺傳史的
也就是那種擁有劣質基因的人,他們本身體內的惡,本來就比普通人,還要多上好幾倍,然後再加上週遭事物的施壓、虐待,使惡的成分,
漸漸在體內滋生發芽,所以才造就了今天的變態殺人魔
但是他們的內心深處,仍然寄生著善心的種子,也就是有些殺人魔,做了慘不忍睹的沾血洗禮,還是會感到無比的愧疚,以及竄遍腦海的恐懼感,
不過善的成分,依然還是比惡還來的少.....
結論:人只要降臨於世界之中,就只經註定好善惡多寡的成分〈也就是遺傳基因〉但是外界界的影響,可能會使善或者惡成長,
更加的顯眼清楚,
例如:如果那些殺人魔,原本不是待在那麼惡劣的環境,那麼體內的惡,就不會一直源源不絕的釋放出來,而且反而會壓制萎縮
作者:
國師
時間:
07-7-27 08:02
嗯!閣下的發言多是從經驗現象...生物遺傳的角度切入
如果依哲學的觀點..."性是善"論是比較合理的理論。
這可以用宋明理學家常說的"義理之性"(性善)....與"氣質之性"(動物欲或天生個性的差異)來說
人可能流於惡是因為人有動物欲.....或者天生有個性上的差異,所謂個性上的差異是指:有人
天生"悲天憫人"...擅於同情別人!有人"殘忍無情"....不在乎他人權益是否受到傷害!
但這不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本性"
人的本性是"義理之性"(性善)!若言人之本質...該由人與其他動物不同之處,依此言人性
才可以彰顯其特質為何!而此正是"人之性"
再說有此"性善"才能說明人類實行道德價值的依據為何?若人性是"善惡"混雜......那為善與為惡
皆是彰顯人的本性....為惡者不必受到指責!因為其也是呈顯本性...這與為善一樣呈顯本性而已!
依經驗現象的觀察...就算"善性"呈顯出來的少...並不能說明這不是本性!例如:黃金沾染了許多
塵沙......並不影響其為黃金的本質!!!
哲學的探究不只是停在經驗現象的觀察...更要深究背後道理是否有合理的依據與推論!由此合理的
推論過程才能建立哲學理論!
作者:
小名強
時間:
07-7-27 13:51
標題:
回覆 #2 國師 的文章
再說有此"性善"才能說明人類實行道德價值的依據為何?若人性是"善惡"混雜......那為善與為惡
皆是彰顯人的本性....為惡者不必受到指責!因為其也是呈顯本性...這與為善一樣呈顯本性而已!
依經驗現象的觀察...就算"善性"呈顯出來的少...並不能說明這不是本性!例如:黃金沾染了許多
塵沙......並不影響其為黃金的本質!!!
也就是人的心靈,皆有善惡的存在,只是不同的人,本質的善惡成分不同
我沒有說善比較少,就等於不是本性呀=.= 那樣也算是本性,只不過量比惡還少就是了〈指殺人魔喲@~@〉
作者:
國師
時間:
07-7-27 17:43
引文:也就是人的心靈,皆有善惡的存在,只是不同的人,本質的善惡成分不同
我沒有說善比較少,就等於不是本性呀
========================================================
你所說的這點有一像要澄清的....只有"性善"才是真正人的本質意義!至於人性中的惡...
倂非是本質意義,而是伴隨著人有肉體(即"宇宙論型構狀態")的存在其才依附的存在
所以"惡"倂沒有本質意義的根源.....只能說他是人"可能"趨向的行為!至於這種可能
是否呈顯....不必然!!!
我這樣強調是說明"人性本善"在中國哲學已經是"定論了"(去問問中國哲學儒家學者...就知道啦!)
"性善"是有其根源性的存在,與"性惡"非根源性存在不同.....所以說"善惡同在心靈之中"
這不是人性的本質義.....而是人生的存在之實然!所以惡人只是真實呈顯"所趨向惡的可能"
但其本質之"性善"未呈顯.....但是其依然是性善的"本質"(只是未呈顯)
作者:
小名強
時間:
07-7-27 22:10
我只能說.......孟子從某個角度來看人性,而得到了本質為惡的結論
旬子從某個角度來看人性,而得到了本質為惡的結論
你說人性本善,才是正確的思想,那就會遭到旬子派的反駁......
所以現在討論善惡論的事實真相呀.....
如果人的本性為惡,是對的
然後人的本性為善,是對的
那麼人性的本質,不就等於善惡並存嗎?
我說過.....人性的善惡,有時也跟遺傳有關 像是精神病或者脾氣暴躁,也會傳給後代呀,也就是惡會經由遺傳,
來交給後代呀
而那個後代接收之後,本質也有惡的成分啦@~@
作者:
國師
時間:
07-7-27 23:26
嗯!學界都認同"荀子的性惡論在哲學思辯上站不住腳".....宋儒評論荀子"本源不透"
去問問研究儒家學者就知道了!所以荀子的反駁是沒有力量的....
再說你有句話:"本質的善惡成分不同".....這是有毛病的!
本質是"有無"的問題....有就有,沒有就沒有。而沒有成份多寡的問題!多少是"量"的問題
不是"質"的問題!這兩項概念不能混淆
人的本性為惡不可能是對的(在價值意義的判斷上)......這只是"實然"的問題
再說惡確實不能成為"人之所以為人的本質".....其只是實然的呈顯而已!
說"人性有善惡"就是在倫理價值上"允許"可以為惡.....這在倫理學上說不通嘛!
在來閣下以遺傳來言"人性本質".....這已不是哲學的思考!這是經驗現象的觀察,其實
荀子的思考方式類似"社會學家的觀察"......而非進入哲學思辯!
嗯.....這樣說你看的懂嗎?
作者:
小名強
時間:
07-7-28 18:35
標題:
回覆 #6 國師 的文章
你覺得遺傳性精神病,是受到環境影響嗎?=.=
假設丙有遺傳精神病 而乙則沒有 那麼就本質來說,丙的惡成分較多呀
說不定因為丙有遺傳精神病,所以本身對於邪惡、怪異的思想較多,而乙沒有,所以比較少呀
雖然人剛出生的時候,腦袋是一片空白,但是體內的基因,就已經有善與惡的成分了,然後嬰兒會隨著這種基因,
而漸漸成長
比如某一對爸爸媽媽的本性,都是非常的溫柔善良,但偶爾會意氣用事〈本質也有些惡的成分,只是很微量〉
那麼這對父母的後代的個性,就會跟他們的爸媽相似呀〈個性也能遺傳呀〉
如果經驗觀察沒有錯的話,那麼為何不行?
人的本質,則是跟最原始的個性有關,而個性又會受到遺傳,所以人的本質,當然跟遺傳有關
[
本文最後由 小名強 於 07-7-28 06:37 PM 編輯
]
作者:
國師
時間:
07-7-28 18:55
標題:
回覆 #7 小名強 的文章
嗯.....你這樣所談的本質意義.....並不是"哲學"所談的本質意義!
所謂人的本質:具有普遍意義(就是人人相同)...沒有任何"量上的差別"!
所以閣下以"個性遺傳而言"......這是宋明理學家所謂"氣稟"的問題,而不是做
為普遍的"人性論"之哲學問題!所以我才說你談"遺傳"是經驗現象的觀察....而
未進入哲學思辯的活動!
所以我才說依"中國儒家哲學"的看法....人之"性善"立場是確定的!
當然我不反駁你說的遺傳有不對的地方.....只是這種說法不是哲學理論的判斷!
如果以生物質遺傳的經驗觀察.....我也認同你的說法!
作者:
小名強
時間:
07-7-29 12:30
標題:
回覆 #8 國師 的文章
我只能說將來的科學,會越來越發達,甚至是比過哲學,也就是將來分析事物的趨向,可能偏向於科學來解釋哲學,
我大概懂你的意思了,你認為哲學是抽象思考為主,但是如果提到遺傳,來決定善惡的話,就是以實際邏輯為主,
所以跟抽象思考,相差了十萬八千里,是這樣嗎?
作者:
國師
時間:
07-7-29 21:16
引文:你認為哲學是抽象思考為主,但是如果提到遺傳,來決定善惡的話,就是以實際邏輯為主
這句話有些意義待釐清
1.哲學是抽象性思辯沒錯.....但是也有以經驗觀察為出發!但哲學不能止於經驗觀察....該以
此經驗再推論致普遍命題!所以我不否定經驗....只是在哲學活動中不該只有經驗就下判斷
2."實際邏輯"這個名詞語意不清.....你大蓋要說"經驗現象來推斷"
再說閣下言:"將來的科學,會越來越發達,甚至是比過哲學"我是不懂何謂"比過"
我認為這是兩門學科.....不知該如何比較其中之高低哩?:大笑
作者:
mistwvearn
時間:
07-7-31 19:31
拜讀2位的文章,收穫良多(_ _)
個人認為,
姑且不論人性中是否有[善]成分,至少[惡]成分是有的
若人性無惡,則第一個人類降臨時應當只有純[善],而不知有所謂[惡]
那麼從[不知有惡]到[惡孽充斥]這中間的過程又是怎麼能演變出來?
簡單來說,若人人都是純然的善,則世上第一個[惡]又是從何而發?
(實例來說...若人性中壓根沒有惡這回事,那麼哪怕今天有個人餓到快死了,
他也不會去偷竊食物或搶劫,因為這些[惡]的選項在他心中根本不存在!!
沒有[惡]的存在,自然就不可能知道[惡],更不可能將[惡]列為選項,
就如同連上帝也不可能創造一個連自己都不知道的東西一樣)
唯一合理的解釋只能是[惡]本身就內存於人性中
另外請教一下國師,關於荀子的性惡論在哲學思辯上站不住腳
這部分能否微略提一二呢^^"?
作者:
小名強
時間:
07-7-31 20:10
標題:
回覆 #11 mistwvearn 的文章
所以人性的本質,其實是善惡皆有......
聽說有時將兩個小嬰兒放在同一個地方,結果其中一個嬰兒,還會偷走另一個嬰兒的玩具...
他們只是剛剛誕生在世界之中,根本不會有善惡的分辨能力....
可是為何那個嬰兒會那麼做呢?
另外,之前我所說的將來科學或許能夠解釋哲學.....
例如:心理學是科學的一部分,然後將來科學技術的發達,反而可以藉由心理學,來了解哲學家心中的思想,
這樣子一來,對於哲學家提出的看法,更可以深入透徹.....
作者:
國師
時間:
07-8-1 08:42
標題:
回覆 #11 mistwvearn 的文章
引文:另外請教一下國師,關於荀子的性惡論在哲學思辯上站不住腳
這部分能否微略提一二呢^^"?
=========================================================
問的好,首先你讀過荀子嗎?就算只有一些重要篇章也行?不然只能讓我來概述荀子思想:
荀子認為人之性惡因為人有"動物欲"...如果讓此慾望無限擴張會造成人類相互殘害的結果
所以要制定"禮法"規定人的行為....因此"善"是後天的!不是先天人性本有,荀子曰:"人之性惡
,其善者偽也"所以善是人為造出來的!
那試問:誰來規定"禮法"?是"聖人"制禮作樂造出來的!那....何以聖人可以造出這種"人為的善"
呢?
疑問1:既然聖人的人性與百姓相同,也是性惡....他為何可以造出"禮法"(就是他本性中沒有的
事物.....為何可以生出來呢?)
疑問2:既然人性是惡.....那為何要用善的禮法加以約束?這不是戕害"人性"嗎?這樣反而是破壞
人性的行為。再說百姓要問聖人:你為何要我行善?我本性中不該做這些善....你憑啥強迫我?(就像叫老虎
不吃肉...改吃草!這.....完全背離本性嘛!)
基於上述的疑問:1.宋儒說荀子"本源不透"是指荀子無法解釋何以"聖人也是性惡"為何可以突破本性而生出"善"的想法? 2.人類為善完全沒有理由與根源......反而為惡才是正常的人性(這完全背離儒家理論)
順便一提,若人性中"善惡"相混.....那人可依本性為善為惡!為惡者不必受"譴責"....因為這也是
他的本性!依循本性為惡沒有不對!(但這在倫理學上....很難認同!)
至於有人問"惡從何來"?這要研究"孟子性善論"與"朱子理氣關係"才能說清楚....正巧我就是研究
這項的......要知道的話再回文啊:狂笑
[
本文最後由 國師 於 07-8-1 12:46 AM 編輯
]
作者:
國師
時間:
07-8-1 08:58
[quote]原文由
小名強
於 07-7-31 12:10 PM 發表
所以人性的本質,其實是善惡皆有......
聽說有時將兩個小嬰兒放在同一個地方,結果其中一個嬰兒,還會偷走另一個嬰兒的玩具...
================================================================================
閣下依然以經驗觀察來說人性善惡!至於這個問題....前陣子讀過一本書(楊澤波‧《牟宗三三系論論衡》簡體版)有說明,是這樣的:
儒家談人性該有:1.欲性 2.智性 3.仁性
1.基本動物欲:這是動物本有
2.經由學習可以分判是非的能力
3.人類本有善的動機.慾望
人類有傾向善的"仁性"....但這有待學習分判是非善惡的能力。所以不只要有善的動機...更要配合"智性"去分判是非
善惡!畢竟善的完成不該只有動機.....更有發出善的行為才行吧!
再說以心理學去解釋哲學....我可以認同!但.....這是一種角度切入,這樣依然不能取代哲學,或者這樣可以"勝過"哲學
猶如:宗教理論也被科學驗證出其宗教所說是正確了.....但宗教依然宗教!
作者:
mistwvearn
時間:
07-8-1 13:35
[quote]原文由國師 於 07-8-1 08:42 AM 發表
------------------------------------------------------------------------------------------------
問的好,首先你讀過荀子嗎?
------------------------------------------------------------------------------------------------
我正好是讀中文系的XD
(老實說很後悔選中文系阿...當初應該堅持到底去讀哲學系ˊˋ,
一開始明明是以為可以整天讀諸子百家思想才被騙去的,
結果整天都是讀一堆覺得很空洞的文學概論跟奇奇怪怪的新詩)
------------------------------------------------------------------------------------------------
[quote]
疑問1:既然聖人的人性與百姓相同,也是性惡....他為何可以造出"禮法"(就是他本性中沒有的
事物.....為何可以生出來呢?)
------------------------------------------------------------------------------------------------
如果把道德,當成是人類純粹為了群體利益的最大值而制定出來的如何?
也就是把[善=道德]視作為人類追逐利益下的,運用智巧創造出來的產物,而與所謂善性無關
(使個人免於恐懼,不必費心於防備掠奪侵犯,能夠安心勞動使整體產值大幅提升....之類)
如此能否作為一種解釋呢??
------------------------------------------------------------------------------------------------
[quote]
疑問2:既然人性是惡.....那為何要用善的禮法加以約束?這不是戕害"人性"嗎?這樣反而是破壞
人性的行為。再說百姓要問聖人:你為何要我行善?我本性中不該做這些善....你憑啥強迫我?(就像叫老虎
不吃肉...改吃草!這.....完全背離本性嘛!)
------------------------------------------------------------------------------------------------
一樣套用上面,[為了群體的最大利益]?
------------------------------------------------------------------------------------------------
[quote]
順便一提,若人性中"善惡"相混.....那人可依本性為善為惡!為惡者不必受"譴責"....因為這也是
他的本性!依循本性為惡沒有不對!(但這在倫理學上....很難認同!)
------------------------------------------------------------------------------------------------
套用句DUST1987大說過的,哲學探討的目的是為了追求真實,而非為了維護社會的平衡。
無論真相是否將導致出任何我們所不樂見的結果,都不影響到真實本身吧0.0?
------------------------------------------------------------------------------------------------
[quote]
至於有人問"惡從何來"?這要研究"孟子性善論"與"朱子理氣關係"才能說清楚....正巧我就是研究
這項的......要知道的話再回文啊
------------------------------------------------------------------------------------------------
詳細希望~
老實說中文系課程裡面,真正研究古人思想內涵的部分實在是極少...有勞您指教囉^^"
[
本文最後由 mistwvearn 於 07-8-1 01:41 PM 編輯
]
作者:
tw00154518
時間:
07-8-9 10:38
善惡,不過是觀念與價值觀不同所衍生出來的概念罷了。
國師有提到:"荀子認為人之性惡因為人有"動物欲"...如果讓此慾望無限擴張會造成人類相互殘害的結果所以要制定"禮法"規定人的行為"
這個觀點,是建立在人類超然於動物之上才產生的。
動物一樣是憑著自我本能而生存,有分善惡嗎?沒有。
但是咬死人的獸,卻會遭到人類的殺伐,獸錯了嗎?沒有。
所以我們不妨假設,所謂的惡,指的就是對人有害者,即稱為惡。
從所謂的惡中,符合大部分人利益的,即可稱為善。
剩下者,不是所謂的離經叛道,就是所謂的大奸大惡。
這其實是非常主觀的概念。
舉個例子而言,今天有一殺人者,我們會說他是惡,是壞人。
而他受到法律的制裁,被殺了,我們會說正義得以伸張,是好事。
但是就事而言,我們所做的,僅僅是殺了一個人,從而保障所謂"大眾"的安全吧?
一樣是殺人,卻能夠分成好壞,我認為也是人類自認為超然於萬物所產生的觀念。
所謂的善,不過是大部分人用來"合理化"惡的理由吧。
作者:
小名強
時間:
07-8-9 14:13
我用遺傳來解釋人性,其實涵義便是:「人性的本質皆有善惡,只是善惡的多寡罷了」
例如:照理來說,神職人員的心靈,都很善良才對,但是畢竟是人,所以體內也有惡,但是體內的的善卻比惡多
殺人魔的心靈,當然非常的邪惡,但是犯下過錯之後,仍然會有罪惡感,所以殺人魔的體內也有善,
只是惡比善還要多......
作者:
小心肝乖乖
時間:
07-8-11 17:27
根據人最初被創造的本質來說:
人性本善
可是在人被引誘犯罪後,遺傳給後代的情況來說:
人性本惡
所以人有犯罪傾向,這可以解釋嬰兒為何會
搶奪
,
也可以了解為什麼殺人魔第一次犯時會
良心不安
,
隨著時間、環境過去,人不斷受影響
產生善、惡多寡的問題了。
[
本文最後由 小心肝乖乖 於 07-8-11 05:30 PM 編輯
]
作者:
-剎那-
時間:
07-8-18 16:04
基因遺傳不分什麼善跟惡
能留下後代的就能傳下去 不適合的就被淘汰
善跟惡也只是個總稱而已...人訂的人改的
作者:
ICE-12
時間:
07-8-19 09:24
原文由
-剎那-
於 07-8-18 16:04 發表
基因遺傳不分什麼善跟惡
能留下後代的就能傳下去 不適合的就被淘汰
善跟惡也只是個總稱而已...人訂的人改的
假如是先天性腦部的缺陷而引發脫離社會常規的行為,那樣的缺陷又遺傳給下一代。能不能說是上一代把惡的基因又傳給下一代了呢?
作者:
國師
時間:
07-12-8 11:29
標題:
回覆 #15 mistwvearn 的文章
沒有新的文章....所以回頭看這篇!發現這有許多疑問
引文:如果把道德,當成是人類純粹為了群體利益的最大值而制定出來的如何?
也就是把[善=道德]視作為人類追逐利益下的,運用智巧創造出來的產物,而與所謂善性無關
=========================================================
關於這個問題:好像是問聖人做禮義法正的原因何來?這項引文說明聖人"為了群體利益"而做
道德!
但是這可以分成2個層次來談:就是"認知"與"行動"是不同層次的問題!
對於認知到"好的""善的""有益的"事物.....和去實踐這些所認知到的"好的""善的""有益的"事物
沒有必然的推論!所以依荀子"性惡論"的說法!就是聖人與凡人都是性惡的....只是聖人比凡人
更能認清""善的""有益的"事物!但是"認清"就一定會製作這些"禮義法正"嗎?
認清是"認知"的問題...要去做是"意志"的問題...不該混唯一談!
認知!只是判斷的能力...意志!是貫徹實踐的能力,相信大家都知道會有"明知道是好的但是
不一定會做的情況"!
而荀子的"性惡論"就是缺乏"人為善的動力"究竟是啥?就是我認知這是好的.....我為何想這樣做?
荀子無法給出合理的解釋!光是知道"好"不一定會去"做"
所以"孟子"性善論才被儒家是為正統!原因很簡單:因為這比較合理
合理的原因是"聖人制禮作樂"才有可能:大笑
關於惡由何來的理氣問題.....下次再說吧!
作者:
來吧
時間:
07-12-26 11:15
荀子:性惡篇
1 性惡: 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順是,故爭奪生而辭讓亡焉;生而有疾惡焉,順是,故殘賊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聲色焉,順是,故淫亂生而禮義文理亡焉。然則從人之性,順人之情,必出於爭奪,合於犯分亂理,而歸於暴。故必將有師法之化,禮義之道,然後出於辭讓,合於文理,而歸於治。用此觀之,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偽也。
2 性惡: 故枸木必將待檃栝、烝矯然後直;鈍金必將待礱厲然後利;今人之性惡,必將待師法然後正,得禮義然後治,今人無師法,則偏險而不正;無禮義,則悖亂而不治,古者聖王以人性惡,以為偏險而不正,悖亂而不治,是以為之起禮義,制法度,以矯飾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擾化人之情性而導之也,始皆出於治,合於道者也。今人之化師法,積文學,道禮義者為君子;縱性情,安恣孳,而違禮義者為小人。用此觀之,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偽也。
3 性惡: 孟子曰:“今之學者,其性善。”
4 性惡: 曰:是不然。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偽之分者也。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學,不可事。禮義者,聖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學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學,不可事,而在人者,謂之性;可學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謂之偽。是性偽之分也。今人之性,目可以見,耳可以聽;夫可以見之明不離目,可以聽之聰不離耳,目明而耳聰,不可學明矣。
5 性惡: 孟子曰:“今人之性善,將皆失喪其性故也。”
6 性惡: 曰:若是則過矣。今人之性,生而離其朴,離其資,必失而喪之。用此觀之,然則人之性惡明矣。所謂性善者,不離其朴而美之,不離其資而利之也。使夫資朴之於美,心意之於善,若夫可以見之明不離目,可以聽之聰不離耳,故曰目明而耳聰也。今人之性,飢而欲飽,寒而欲煖,勞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今人見長而不敢先食者,將有所讓也;勞而不敢求息者,將有所代也。夫子之讓乎父,弟之讓乎兄,子之代乎父,弟之代乎兄,此二行者,皆反於性而悖於情也;然而孝子之道,禮義之文理也。故順情性則不辭讓矣,辭讓則悖於情性矣。用此觀之,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偽也。
7 性惡: 問者曰:“人之性惡,則禮義惡生?”
8 性惡: 應之曰:凡禮義者,是生於聖人之偽,非故生於人之性也。故陶人埏埴而為器,然則器生於陶人之偽,非故生於人之性也。故工人斲木而成器,然則器生於工人之偽,非故生於人之性也。聖人積思慮,習偽故,以生禮義而起法度,然則禮義法度者,是生於聖人之偽,非故生於人之性也。若夫目好色,耳好聽,口好味,心好利,骨體膚理好愉佚,是皆生於人之情性者也;感而自然,不待事而後生之者也。夫感而不能然,必且待事而後然者,謂之生於偽。是性偽之所生,其不同之徵也。
9 性惡: 故聖人化性而起偽,偽起而生禮義,禮義生而制法度;然則禮義法度者,是聖人之所生也。故聖人之所以同於眾,其不異於眾者,性也;所以異而過眾者,偽也。夫好利而欲得者,此人之情性也。假之有弟兄資財而分者,且順情性,好利而欲得,若是,則兄弟相拂奪矣;且化禮義之文理,若是,則讓乎國人矣。故順情性則弟兄爭矣,化禮義則讓乎國人矣。
10 性惡: 凡人之欲為善者,為性惡也。夫薄願厚,惡願美,狹願廣,貧願富,賤願貴,苟無之中者,必求於外。故富而不願財,貴而不願埶,苟有之中者,必不及於外。用此觀之,人之欲為善者,為性惡也。今人之性,固無禮義,故彊學而求有之也;性不知禮義,故思慮而求知之也。然則性而已,則人無禮義,不知禮義。人無禮義則亂,不知禮義則悖。然則性而已,則悖亂在己。用此觀之,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偽也。
11 性惡: 孟子曰:“人之性善。”
12 性惡: 曰:是不然。凡古今天下之所謂善者,正理平治也;所謂惡者,偏險悖亂也:是善惡之分也矣。今誠以人之性固正理平治邪,則有惡用聖王,惡用禮義哉?雖有聖王禮義,將曷加於正理平治也哉?今不然,人之性惡。故古者聖人以人之性惡,以為偏險而不正,悖亂而不治,故為之立君上之埶以臨之,明禮義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罰以禁之,使天下皆出於治,合於善也。是聖王之治而禮義之化也。今當試去君上之埶,無禮義之化,去法正之治,無刑罰之禁,倚而觀天下民人之相與也。若是,則夫彊者害弱而奪之,眾者暴寡而譁之,天下悖亂而相亡,不待頃矣。用此觀之,然則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偽也。
13 性惡: 故善言古者,必有節於今;善言天者,必有徵於人。凡論者貴其有辨合,有符驗。故坐而言之,起而可設,張而可施行。今孟子曰:“人之性善。”無辨合符驗,坐而言之,起而不可設,張而不可施行,豈不過甚矣哉!故性善則去聖王,息禮義矣。性惡則與聖王,貴禮義矣。故檃栝之生,為枸木也;繩墨之起,為不直也;立君上,明禮義,為性惡也。用此觀之,然則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偽也。
14 性惡: 直木不待檃栝而直者,其性直也。枸木必將待檃栝烝矯然後直者,以其性不直也。今人之性惡,必將待聖王之治,禮義之化,然後始出於治,合於善也。用此觀之,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偽也。
15 性惡: 問者曰:“禮義積偽者,是人之性,故聖人能生之也。”
16 性惡: 應之曰:是不然。夫陶人埏埴而生瓦,然則瓦埴豈陶人之性也哉?工人斲木而生器,然則器木豈工人之性也哉?夫聖人之於禮義也,辟則陶埏而生之也。然則禮義積偽者,豈人之本性也哉!凡人之性者,堯舜之與桀跖,其性一也;君子之與小人,其性一也。今將以禮義積偽為人之性邪?然則有曷貴堯禹,曷貴君子矣哉!凡貴堯禹君子者,能化性,能起偽,偽起而生禮義。然則聖人之於禮義積偽也,亦猶陶埏而為之也。用此觀之,然則禮義積偽者,豈人之性也哉!所賤於桀跖小人者,從其性,順其情,安恣孳,以出乎貪利爭奪。故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偽也。天非私曾騫孝己而外眾人也,然而曾騫孝己獨厚於孝之實,而全於孝之名者,何也?以綦於禮義故也。天非私齊魯之民而外秦人也,然而於父子之義,夫婦之別,不如齊魯之孝具敬文者,何也?以秦人從情性,安恣孳,慢於禮義故也,豈其性異矣哉!
17 性惡: “塗之人可以為禹。”曷謂也?
18 性惡: 曰:凡禹之所以為禹者,以其為仁義法正也。然則仁義法正有可知可能之理。然而塗之人也,皆有可以知仁義法正之質,皆有可以能仁義法正之具,然則其可以為禹明矣。今以仁義法正為固無可知可能之理邪?然則唯禹不知仁義法正,不能仁義法正也。將使塗之人固無可以知仁義法正之質,而固無可以能仁義法正之具邪?然則塗之人也,且內不可以知父子之義,外不可以知君臣之正。今不然。塗之人者,皆內可以知父子之義,外可以知君臣之正,然則其可以知之質,可以能之具,其在塗之人明矣。今使塗之人者,以其可以知之質,可以能之具,本夫仁義法正之可知可能之理,可能之具,然則其可以為禹明矣。今使塗之人伏術為學,專心一志,思索孰察,加日縣久,積善而不息,則通於神明,參於天地矣。故聖人者,人之所積而致矣。
19 性惡: 曰:“聖可積而致,然而皆不可積,何也?”
20 性惡: 曰:可以而不可使也。故小人可以為君子,而不肯為君子;君子可以為小人,而不肯為小人。小人君子者,未嘗不可以相為也,然而不相為者,可以而不可使也。故塗之人可以為禹,則然;塗之人能為禹,則未必然也。雖不能為禹,無害可以為禹。足可以遍行天下,然而未嘗有遍行天下者也。夫工匠農賈,未嘗不可以相為事也,然而未嘗能相為事也。用此觀之,然則可以為,未必能也;雖不能,無害可以為。然則能不能之與可不可,其不同遠矣,其不可以相為明矣。
21 性惡: 堯問於舜曰:“人情何如?”舜對曰:“人情甚不美,又何問焉!妻子具而孝衰於親,嗜欲得而信衰於友,爵祿盈而忠衰於君。人之情乎!人之情乎!甚不美,又何問焉!唯賢者為不然。”
22 性惡: 有聖人之知者,有士君子之知者,有小人之知者,有役夫之知者。多言則文而類,終日議其所以,言之千舉萬變,其統類一也:是聖人之知也。少言則徑而省,論而法,若佚之以繩:是士君子之知也。其言也諂,其行也悖,其舉事多悔:是小人之知也。齊給便敏而無類,雜能旁魄而無用,析速粹孰而不急,不恤是非,不論曲直,以期勝人為意,是役夫之知也。
23 性惡: 有上勇者,有中勇者,有下勇者。天下有中,敢直其身;先王有道,敢行其意;上不循於亂世之君,下不俗於亂世之民;仁之所在無貧窮,仁之所亡無富貴;天下知之,則欲與天下同苦樂之;天下不知之,則傀然獨立天地之間而不畏:是上勇也。禮恭而意儉,大齊信焉,而輕貨財;賢者敢推而尚之,不肖者敢援而廢之:是中勇也。輕身而重貨,恬禍而廣解苟免,不恤是非然不然之情,以期勝人為意:是下勇也。
24 性惡: 繁弱、鉅黍古之良弓也;然而不得排檠則不能自正。桓公之蔥,太公之闕,文王之錄,莊君之曶,闔閭之干將、莫邪、鉅闕、辟閭,此皆古之良劍也;然而不加砥厲則不能利,不得人力則不能斷。驊騮、騹驥、纖離、綠耳,此皆古之良馬也;然而必前有銜轡之制,後有鞭策之威,加之以造父之駛,然後一日而致千里也。夫人雖有性質美而心辯知,必將求賢師而事之,擇良友而友之。得賢師而事之,則所聞者堯舜禹湯之道也;得良友而友之,則所見者忠信敬讓之行也。身日進於仁義而不自知也者,靡使然也。今與不善人處,則所聞者欺誣詐偽也,所見者汙漫淫邪貪利之行也,身且加於刑戮而不自知者,靡使然也。傳曰:“不知其子視其友,不知其君視其左右。”靡而已矣!靡而已矣!
來源於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http://chinese.dsturgeon.net/text.pl?node=12644&if=gb
---------------------------------------------------------------------------------------
先和在哲學版的老大哥們說聲抱歉,因為我還沒有把荀子的性惡篇給讀完就轉貼了過來,還有就是關於國師說的孟子--性善篇,我在這網站找了一下,並無此文章,是資料不全?還是.....我還不是很了解......抱歉嚕@@"
作者:
國師
時間:
07-12-27 09:23
標題:
回覆 #22 來吧 的文章
嗯....荀子有"性惡篇"!那你們該不會以為孟子有"性善篇"吧?:困惑
孟子的性善理論多在"孟告之辯"....《孟子.告子上》這一章
你仔細讀荀子文章....完全沒有交代人為善的"意志"究竟在哪裡?
就可以明白我所謂"知道好的事情和想要去實踐出來....中間仍有落差”
作者:
pcoverman13
時間:
08-1-11 11:12
標題:
回覆 #13 國師 的文章
大概了解了,如果人的本性是「惡的」
那麼何來善呢?人怎麼懂什麼是善呢?
如果人的本性是惡,那麼我們「所謂的惡」,在本性惡的人心當中
便不會覺得是種偏差的東西。
作者:
ACT
時間:
08-1-11 21:29
人性本惡
每個人為追求自己的利益
互相爭鬥
最後會導致人類的滅亡
所以為追求集體的利益
勢必犧牲個人部分的利益
而個人為了避免與集體產生衝突
則會選擇向善的方向發展
蔣公有言:
生命的意義在創造宇宙繼起之生命
生活的目的在增進人類全體之生活
作者:
小名強
時間:
08-2-28 22:29
性善
合理
性惡
合理
結論
善惡皆有
我覺得沒有錯呀.......
作者:
國師
時間:
08-2-29 12:00
標題:
回應 小名強 第 26 篇文章
性善
合理
性惡
合理
結論
善惡皆有
=============================================================
嗯!上面這位朋友把推論想的太簡單了
人性中涵有"善惡混"!本身就是"結論"!不能夠把孟子與荀子的結論"性善"
與"性惡"相加成為善惡相混問的結論.....
再引述前面的版友所言:
每個人為追求自己的利益
互相爭鬥
最後會導致人類的滅亡
==============================================================
這仍有待討論...在盧梭《論人纇之不平等起源與基礎》中有談到
人類在最初的原始狀態猶如"野獸"一般!其并不會"無止境"的爭鬥
導致滅亡!此猶如獅子.老虎會相互搶地盤....但勝者一方只會把敗者
趕出地盤外...不會無止境的追殺至對方死亡!!!
故在人性中有動物的一面....這是自然情況!不可依此而言"惡性"
作者:
the00772000
時間:
08-6-6 21:26
在此之前
我想問各位大大ㄧ個問題?
何謂善?何謂惡?
善惡是人類界定的語詞
大自然中
本無善惡
有的
只有本能
[
本文章最後由 the00772000 於 08-6-6 13:29 編輯
]
作者:
BJ閑人
時間:
08-9-3 13:02
我也冒昧地說一下我的觀點:
1. 人的意識範疇內有善惡的概念,自然界沒有,所以不存在生來的善惡。
2. 關于善惡的定義,歷來衆說紛紜,我妄自揣測,大體利他者可謂之善,利己者可謂之惡。
3. 人之初生,必以個體生存為首要,所謂動物欲,此時所為可稱為惡。
4. 及長,始知自己為群體中的一員,所以不可損人利己,此時所為可稱為善。
5. 不同群體之間,以利相爭,或可稱善,亦可稱惡,在于觀點不同。
所以,善惡不過是人的標準,也不需要那么看重吧。
作者:
國師
時間:
08-9-5 23:05
標題:
ㄏㄏ
回應上述的說法:
1."範疇"不等於"範圍".......別再亂用啦!(雖然這個哲學名詞一再被"凡人"誤用,但是大多數這麼說不表示這是對的)
2.大體利他者可謂之善(認同),利己者可謂之惡(這不一定吧!仍有待商榷)
3.所謂動物欲,此時所為可稱為惡(這是荀子的觀點)
4.
5.以利相爭,或可稱善,亦可稱惡,在于觀點不同。(這是道德相對主義的思考,即各自都有自己定義的善
那麼阿扁真的貪污的話...那以他自己的立場也可稱善!所以無法制裁他...對嗎?)
作者:
BJ閑人
時間:
08-9-6 01:52
標題:
回覆 30# 的文章
1. 承教。
5. 法律是大多數人所認同的最低的道德標準,所以阿扁的事情就交給法律來制裁吧。
但是如果有一天,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大傢不認為貪汚是犯罪行為的時候,
我想貪汚就沒有製裁的必要了。
說到底,人是群體生活的動物,個人的意識通常都要考慮群體意識,
所以我想善與惡也是相對的吧。
作者:
國師
時間:
08-9-6 09:11
標題:
回覆 31# 的文章
閣下以"法律是大多數人所認同的最低的道德標準"這句話有待商榷!
就是法律的制定難大只是"大家都認同"就可以制定出來嗎?
再者,何以大家都會認同呢?
這有些細節有待釐清,大家都認同到底是"湊巧一樣"?
還是人類共有的"普遍概念"呢?
如果湊巧一樣...那只是機率的巧合。
如果是普遍概念...這表示人類有一樣認同的某些觀點(這是以"正常理性"的人類而言
,但不包含那些瘋狂脫序的瘋子)
例如:無故對他人施以暴行是錯誤的
試問,若大家都認同這項說法,是巧合?還是通過理智思考所認同?
若言善惡是相對的,哪一天這項法則也會被人類認同是對的嗎?
如果是的話..........人類終會自我毀滅吧!
作者:
BJ閑人
時間:
08-9-6 10:53
我想說明2點,作為討論的基礎。
1. 應該承認現實中有“共識”的存在,雖然“共識”的産生原因可能是多種多樣的。
2. “共識”不是一成不變的,隨着時間和人群的變化,有可能會發生改變。
比如,在古代(大概宋代之后吧),大傢對三吋金蓮都很欣賞,形成了共識。
但是,現在共識改變了,沒有人再去欣賞了。
刑罰也是一樣,古代實行的連坐,滅族,現在都不再認同了。
至于共識形成的原因,我想探討起來會是很復雜的,暫時還沒有想好該如何表達。
作者:
櫻桃 友藏
時間:
08-9-6 13:03
善惡、對錯
以前我看過兩個人分別做出這樣的見解,我個人看了也是深感認同
【善、惡】
太極有陰陽之分,人有善惡之分
人如太極
太極缺陰陽 - 非太極,人缺善惡 - 非人也
唯有陰陽相容才是真正的太極,同理 唯有善惡相存才是真正的人性
人之初、性本善惡 沒有多寡之分
【對、錯】
有兩個殺人犯,生前殺死了許多人
死後
其中一個上了天堂,天使們認為這個人做的事是錯的,非常不歡迎他
死後
另外一個下了地獄,惡魔們認為這個人做的事是對的,非常的歡迎他
對錯會因為不同的環境,不同的人,而有不同的看法
[
本文章最後由 櫻桃 友藏 於 08-9-6 13:05 編輯
]
作者:
國師
時間:
08-9-8 10:45
標題:
ㄏㄏ
關於"櫻桃 友藏"版友所言 ,閣下所謂善惡陰陽是一種"比附"
"比附"不是哲學推論......
又再者"BJ閑人" 所謂三寸金蓮的例子....
我要說明:文化.習俗......有可能因時遷移!而有所不同
但是這並非"定然不宜的價值判準"
要明白"傳統"."文化"."審美"......等!都可能不同
但是我要強調"基本人權"
就是人(甚至是任何動物)都不想無端受到傷害......這是相同的!!!
除非你現在回答我說:"我可以接受無端受到傷害"
這......我無話可說!
作者:
VBOXBOSS
時間:
08-10-10 07:32
大家的文筆都好好喔!
個人的卓見 善與惡 沒分別 它只是一個標準
每一個人在追求的標準不一樣而已.不管是以宗教還是其他方向切入
都是在尋求一個標準.而這個善與惡的標準能形成多少共識的人數問題.
如果大家都有了相同的標準.哪善與惡自然就分界了!
哪自然標準有了~風氣就得已形成~每一個人心中自然就會有度.
歡迎光臨 鐵之狂傲 (https://gamez.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