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標題:
8月17日香港股市及美國減貼現率感想
[列印本頁]
作者:
雪姬
時間:
07-8-18 11:44
標題:
8月17日香港股市及美國減貼現率感想
隨著美國次按問題進一步惡化,由於很多基金沒有考慮風險胡亂投資,泡沫爆破導致資金短缺,
銀行拒絕融資,加上日圓遂步轉強勢,令環球股票市場出現危機。不少對沖基金為了套現,
不惜賤價沽出股份,使股市不斷下挫,投資者亦對市場缺乏信心而不願入市。就在這種情況下,
香港股市連續三個交易日大跌,當中昨天星期五,八月十七日更曾下跌一千二百八十點。
原本昨天港股一開市與台灣加權也是高開上揚,隨後因日圓換美元匯率轉強至112水平,
不少投資者套現離場,恆生指數越跌越急,中午休息時段,日圓升至111水平,日本發生股災,
曾跌900點。香港也受波及,投資者恐慌拋售,在短短下午開市的十分鐘,恆指跌1200點水平,
而我早在一星期前買入沽輪,也帳面獲利達3倍之多。
隨後歐美的高盛、德意志、惠理大行則乘著底位吸納,把恆指又跌1200點推回跌200點,
短短一小時來回反覆近千點。隨後不久歐洲股市全面上升,而美國也立即宣佈減貼現率,美股投術性反彈升2百多點。
以下是自己的看法,減貼現率能短期穩定市場,但長遠這能解決美國房屋泡沫爆破和次按問題嗎?
正如《經濟學人》所說,投資者是因為自己的愚昧而投資失利,然而如果政府居然出手幫助這些人,
那麼下一次他們再觸發更愚昧的事情,那麼是不是也要幫助?這樣也是不是在鼓勵他們可以繼續愚昧?
我很同意經濟學人的說法,投資是存在風險,簡單說一句願賭就服輸,政府對於這種情況只存在著道德的責任,
而非一個義務。我認為美國的
Ben Shalom Bernanke,
聯邦儲備局主席,最初拒絕減息也是基於這個信念,
然而最終卻被外界壓力屈服,實在令人失望。
現在先減貼現率實在是無太大幫助,下一步可能是會宣佈減息的,這確是有利股票市場,但引起的通脹、弱美元,
日圓轉強而引發的套息拆倉潮,又會變成新一輪問題,最重要是減息不代表可以解決次按問題才是關鍵。
未來一星期相信環球會受減息影響而受惠,建議大家可以作短線投資,在這樣的波動市場,有現金留在身邊是最好的。
作者:
eric0956
時間:
07-8-18 11:57
我把我的想法打出來
在自由經濟的理論下
政府本來就不應該拿多數人的稅金去幫助少數人的利益
所謂撐盤最終目的還是為了撐選票
如今的fed不斷的醞釀降息
真正背後代表的意義在於美國經濟成長率的衰退
但是目前美元是國際通用貨幣,而美國又是第一大入口國的前提下
美國的入口衰退將會造成多大的影響?
如今的次級房貸
最大的憂患還是在於銀行業者不肯把自身虧損透明化
導致人心不穩,恐懼明天又會有一個銀行撐暴
這才是目前最大利空
所謂既成事實,我又得說這觀念
今天的次級房貸只是個因
他的果,也就是虧損透明化尚未成為既成事實
那麼利空就無法放盡
至於股匯會不會回升
我想是會的
人畢竟只會看到他想看到的東西
如今的次級房貸是人類不得已去看
一旦出現了利多
人們就會忽略次級房貸的後續
只會看到利多的強勢
最終還是會循環一次大規模的金融風暴
[
本文最後由 eric0956 於 07-8-18 01:57 PM 編輯
]
作者:
eric0956
時間:
07-8-20 13:54
◆重點摘要
1. 聯準會於08/17/2007調降重貼現率兩碼,
fomc聲明隱含美國經濟下檔風險已經提高。
2. ibts認為,就長期全球經濟結構變動,倘若美國需求減緩,則以全球經濟角度考量,亞幣升值將有助於舒緩美國景氣下滑對全球經濟所帶來的風險。長期而言,美國↓、中國↑趨勢明確,與中國需求以及原物料價格連結性較高的相關類股長期展望佳。
◆經濟評論
聯準會於08/17/2007調降重貼現率兩碼,由6.25%調降至5.75%,宣布「為了促進金融市場回復秩序,聯邦準備理事會同意暫時調整基準貼現窗口機制」。在fomc聲明中,指出
「金融市場已經惡化,信用條件的緊縮以及不確定性上揚,有可能抑制未來的經濟成長。在這樣的情況下,儘管近期經濟數據顯示經濟仍以溫和速度擴張,聯邦準備理事會公開市場操作委員會判斷,經濟成長的負面風險已經明顯增加。委員會正密切監控情勢,並且準備採取任何必須行動,以減輕金融市場對經濟帶來的負面效應
」。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ibts評析:
◇
調降重貼現率實質影響有限
:
聯準會此次調降的重貼現率為商業銀行向央行借錢的短期利率,而聯邦資金利率則是商業銀行同業間互相貸款的基準利率。就影響程度而言,調降重貼現率有助於活絡銀行的資金流動性,然其對於經濟的實質影響則相對有限。
◇fomc聲明:
美國經濟下檔風險已經提高
值得留意的是,聯準會在fomc聲明中提及“經濟成長的負面風險已經明顯增加”,隱含即便現階段美國經濟數據皆符合景氣循環向上趨勢,然仍不排除後續景氣走勢可能反轉向下的可能性,且此機率已有逐步提高的疑慮。我們認為在通膨風險未除、經濟成長又面臨疑慮的環境下,將增加聯準會未來執行貨幣政策的困難度。
◇
長期而言,倘若美國需求減緩→亞幣升值將有助於舒緩美國景氣下滑對全球經濟帶來的風險
2000年網路泡沫破滅時,聯準會將聯邦資金利率由6.5%一路調降至1%,透過房市的財富效果以協助美國景氣復甦,而未來聯準會是否可能再度透過大幅調降利率以拯救經濟? 我們認為,現階段聯準會的降息空間及其實質效應相較於網路泡沫破滅時期將相對受限,其產生差距的主要原因即在於現在的中國已逐漸脫離在全球扮演世界工廠的角色,企業無法再使用廉價土地勞力來生產廉價商品,而此結構性因素的轉變,亦是我們認為全球通膨風險未除的主要依據;在此變數的影響下,以穩定物價為主要使命的央行恐難於降息上作過度著墨。倘若美國在貨幣政策上已無太大施展空間以刺激其國內需求,則其勢必加深對於外部需求的仰賴程度,亦即透過美元匯率的貶值,增加外部需求的購買力,以彌補內部需求的不足。站在全球角度而言,由於全球經濟成長率以美元計價,以2006年美國佔全球gdp 29.2%的比例計算,則當其gdp下滑1%,扣除美國之外的前五大經濟體系(日+德+中+英+法共佔全球gdp 31.9%的貨幣價值平均升值0.91%可彌補美國gdp下滑1%對全球經濟成長率所造成的損失。而以目前主要經濟體系的實質利率位置考量,亞洲前兩大經濟體:中國及日本的利率水位相對偏低(我們認為即便美國降息,中日兩國跟隨降息的可能性亦不高,因此其匯率走升的機率將相對偏高。
◇
與美國需求相關性較高的類股投資風險提高,與中國需求以及原物料價格連結性較高的相關類股可望有相對抗跌表現
儘管聯準會調降重貼現率對當日美股造成激勵作用,亞股亦可望演出反彈行情。長期而言,美國↓、中國↑趨勢明確,與中國需求以及原物料價格連結性較高的相關類股長期展望佳。
http://tw.stock.yahoo.com/news_content/url/d/a/070820/2/kavr.html
要是,中國也趨緩呢
從某些資料顯現出
中國的實質經濟成長率其實只有4~5%的
並沒有字面上的8~11%如此之多
風險,還是很高的
[
本文最後由 eric0956 於 07-8-20 01:56 PM 編輯
]
歡迎光臨 鐵之狂傲 (https://gamez.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