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標題: 3千尾魚養大了 放回友蚋溪 [列印本頁]

作者: ~月狐~    時間: 07-9-16 16:15
標題: 3千尾魚養大了 放回友蚋溪
3千尾魚養大了 放回友蚋溪

4015309-1696544.jpg

基隆巿政府昨天在七堵友蚋溪放流原生種魚苗,這些魚苗原先也是由溪裡抓上岸,養大後再放流。



基隆巿政府昨天舉辦溪流自然生態保育魚苗放流活動,將從溪流裡取出養大的魚苗,再放回原生地,三百多名親子擔任一天生態義工,親手把3000尾魚兒放回友蚋溪清澈冰涼的溪水裡,直呼難忘。  

海洋發展局為讓民眾了解封溪護魚保育成果,並且增加民眾保育溪流生態的觀念,昨天上午在友蚋溪鹿寮坑段舉辦魚苗放流活動。  

三百多名親子義工由文化中心搭巿公車到七堵區復興國小,先聽完海大教授陳義雄介紹這次魚苗放流的注意事項,再健行到友蚋溪鹿寮坑段,放魚入溪。

主辦單位用心設計活動通關卡,包括基隆巿野鳥協會、動植物檢疫局基隆分局、國稅局基隆分局、消防局、海發局等單位都在沿途設攤讓民眾蓋章通關,同時宣導自然生態保育及巿政建設成果。  

大人小孩走在景色優美的友蚋溪畔,呼吸森林芬多精;20分鐘後抵達放流地點,迫不及待領取盛放在水盒裡的魚苗。

國小一年級學生陳威宇跟媽媽一起來參加活動,他小心翼翼地拿著水盒走到溪邊,把水盒浸入溪水裡,等到魚苗適應了溪水的溫度,再開啟盒蓋讓馬口魚游出,問他來做什麼,他口齒清晰的說:「要讓魚兒留在保育的溪流裡,就不會有人釣牠。」 有不少小朋友也由父母協助,讓魚兒游進寬敞的原生地。  

基隆巿府指出,瑪陵溪、友蚋溪、暖暖溪以及草濫溪4條溪流從92年8月27日起實施封溪護魚措施,已逐漸顯現成果;去年曾委託調查,發現溪裡有7科15屬17種,種類豐富,為了保存原有溪流基因庫及增加魚群種類和數量,由海大及休閒農場從原溪流裡取出原生魚類如溪哥、台灣石賓、台灣白甲魚等魚苗,養到5、6公分較有競爭力時,再放回溪流。


轉至:聯合新聞網

[ 本文最後由 ~月狐~ 於 07-9-16 04:16 PM 編輯 ]
作者: 18分真可怕    時間: 07-9-16 16:30
這樣魚會不會對於新家的水適應不良啊??
記得之前有新聞
放生幾乎放出去死一半居多
作者: k66unknow    時間: 07-9-16 16:49
原文由18分真可怕 於 07-9-16 04:30 PM 發表
這樣魚會不會對於新家的水適應不良啊??
記得之前有新聞
放生幾乎放出去死一半居多


很簡單

之前的是以小魚苗的方式釋出 死的當然快

這次則以 人工先飼養到5~6cm的幼魚釋出 提高了競爭力

那宗教團體的放生...哼哼~~~
說放死還差不多呢~~
作者: ~月狐~    時間: 07-9-16 16:50
原文由18分真可怕 於 07-9-16 16:30 發表
這樣魚會不會對於新家的水適應不良啊??
記得之前有新聞
放生幾乎放出去死一半居多


這就要看他放生的魚種了

有些人說是宗教放生

放飼料魚進去

不死也難?


即使要放生原生種...也是要看地方的~

不然...影響的層面可是很廣阿

[ 本文最後由 ~月狐~ 於 07-9-16 04:52 PM 編輯 ]
作者: k043434    時間: 07-10-16 01:46
以我的觀點而言...

這種放生...並不是件好事

以環境而言...

是否能夠提供3000多尾幼魚的食物

是一個蠻嚴重的問題

(而且...馬口魚本身就是一種非常強勢的魚種

與其養大這些強勢種...

倒不如養苦花還比較實在)



另外一點很令人擔心的就是...養大...

是用飼料養大還是怎樣...

總之...這些魚的競爭力比野生的魚還弱很多



我個人認為啦...

只要封溪個幾年

這些魚就會快速的生回來了

而人為的養大...只會增加不必要的麻煩

簡單來說...就是多此一舉


另外我要強調的一點就是...釣魚並不會讓魚快速減少

台灣魚種會快速消失的主因...

是人為的開發&環境的破壞

這才是造成魚類大減的原因

釣客一天釣不到幾條魚的

更不用說他們還會把小魚放回去

唉.....說到離題了...打住好了
作者: ☆~星之夜~☆    時間: 07-11-1 22:30
放生的魚群能否生存還要再觀察吧

不過主要能夠讓小孩子知道「保育」的重要

這活動算是很有意義的了




歡迎光臨 鐵之狂傲 (https://gamez.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