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標題: 《NFR-90》北約90年代巡防艦替代計畫 [列印本頁]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9-30 09:48
標題: 《NFR-90》北約90年代巡防艦替代計畫
NFR-90 NATO Frigate Replacement
北約90年代巡防艦替代計畫


註:北約90年代巡防艦替代計畫(NATO Frigate Replacement,NFR-90)於1989年取消

因此我們無法得知該計劃的詳細內容與規劃模式,然而,在該計劃取消之後

歐洲便開始執行兩項共同合作研發計畫,其中如下所示:

英、法兩國在1991年提出的未來巡防艦計畫(AAAF)

後因義大利於1993年加入,改為下一代共同巡防艦(CNGF),計劃名稱為”水平線”

另外就是西班牙和德國、荷蘭於1994年開始進行「三國護衛艦計劃」(TFC)。



本次軍事武器介紹,將以這兩項計劃內容與其研製出的艦艇一一分行介紹

關於美國的「宙斯盾」系統,過去曾提到過,在此便不多加禪述。






原文 :

The Navy was an active participant with other NATO allies in a multi-nation NATO frigate program known as NFR-90. Under study since the early 1980s, the program was established by a 25 January 1988 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 for the project definition phase of a NATO frigate replacement for the 1990s (NFR 90). The ultimate configuration of NFR-90 and its full capabilities were the subject of extensive study and debate. It was intended to be "stealthy" with shaped superstructure, radar absorbent materials, advanced degaussing and sound isolation mounting for engines and auxiliaries to reduce electromagnetic, radar cross section and noise signatures. The ship was also been intended to include modular component groupings in the platform and combat systems to easily re-configure the ship for a specific mission or to meet a projected threat.

However eventually the decision regarding eventual procurement of the NFR-90 was in the negative. US Navy studies such as the Surface Combatant Force Requirement Study did not define any need for a single mission ship such as the frigate. Consequently there are no frigates planned in the Navy's five-year shipbuilding program.

Following the termination of NFR90, the HORIZON Frigate Program and in light of reductions in their defense budgets the French, British and Italians collaborated to develop the HORIZON Program in order to meet their objectives of substantial savings. Similarly the Netherlands, Spain, and Germany combined their frigate programs in the Trilateral Frigate Program to achieve cost reductions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common components and subsystems.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9-30 09:51
此計劃中,類似英國海軍「勇敢」級45型驅逐艦雛型之電腦繪圖:

   
Specifications(計劃取消、無法得知)
Ships(計劃取消、無法得知)
NameNumberBuilderHomeportOrderedCommissionedDecommissioned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9-30 09:53
TFC三國飛彈巡防艦計畫:

──by captain Picard




起源

北約90年代巡防艦替代計畫(NATO Frigate Replacement,NFR-90)於1989年取消後,繼而出現的歐洲新一代中型防空艦艇共同合作研發計畫有兩個,一個是英、法兩國在1991年提出的未來巡防艦計畫(AAAF)(義大利於1993年加入此一團隊,計畫名稱便改為下一代共同巡防艦(CNGF),專案名稱為水平線);另一個就是德國、荷蘭於1990年簽署的一項新一代巡防艦共同開發協議。

數十年來,德、荷兩國海軍許多艦艇在研發設計都有相當程度的技術合作,兩國在1970年代曾一同進行巡防艦的研發,造就了德國F-122不萊梅級(Bremen class)與荷蘭寇騰納爾級(Kortenaer class)巡防艦;由於這段淵源,這兩國海軍便於1990年代再度攜手合作,合力開發新一代的作戰艦艇。最初此一計畫的目標乃開發一種以反潛為主要任務的中型作戰艦艇,但是隨著1990年代初期作戰考量的巨大變化,此一新巡防艦計畫很快就轉變為配備先進防空相位陣列雷達、垂直發射系統與區域防空飛彈的防空巡防艦了。相較於NFR-90與CNGF,德國與荷蘭的計畫最大的特色在於僅明訂共同的需求與目標,並以此為根據研發新一代艦艇所需要的關鍵裝備與技術,至於其他設計則是兩國各行其道;換而言之,德荷等於是各自發展本身的新一代防空巡防艦,僅在某些關鍵部分採用共同研發的裝備。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9-30 09:54
續:

比起NFR-90與CNGF那種連艦體基本設計都要共同研發的傳統模式相比,德國與荷蘭的作法顯然更具彈性,可以在集合力量開發主要裝備之餘,仍能兼顧各國不同的情況、需求、偏好與產業考量等,不至於因為一些枝節而危及整個計畫,這是德、荷兩國在NFR-90的失敗中學到的教訓(事實上,CNGF在後來就因為各國在設計上有無可協調的歧見等因素,導致英國於1999年退出該計畫,轉而獨力開發本身的Type-45防空驅逐艦)。


符合於此計畫的彈性精神,德荷兩國並未設立專案辦公室,專案名稱也是各取各的:德國稱之為F-124,荷蘭則將其命名為LCF,德國方面負責此計畫的單位為德國巡防艦聯盟(ARGE,包括Blohm and Voss、Howaldtwerke-Deutsche Werft與Thyssen Nordseewerke),荷蘭則為皇家須爾德(Royal Scheldle)造船廠。1994年初西班牙加入此一開發團隊,而此一巡防艦計畫也隨之改名為三國共同巡防艦計畫(Trilateral Frigate Cooperation,TFC)。西班牙在此計畫中負責的單位為巴贊(Bazan)造船廠(後與西班牙Astilleros Espanoles造船廠合併為IZAR集團),西班牙自己取的專案名稱則為F-100。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9-30 09:55
極富彈性的TFC

1994年德國、荷蘭、西班牙的國防部長簽署一份備忘錄,TFC計畫正式起跑。1994年3月三國進行初步檢討,同年12月提交最後文件。1995年1月起各國負起分派的工作並展開初步設計。西班牙參與此一計畫的時間很短,該國認為自身分到的工作量太少,而且此計畫風險、成本太高,便於1995年6月退出TFC,其F-100雖然仍然繼續研發,但是改採美製神盾作戰系統的外銷版以及SPY-1D相位陣列雷達;由於另有專文介紹,故在此不予贅述。因此,此一計畫絕大部分仍是德國與荷蘭這對老搭檔在攜手奮鬥。在1996年6月3日,德國與荷蘭分別與各自的造船廠商簽約,正式展開F-124與LCF的建造工程,採購數量各為四艘。


TFC的主要合作開發部位為防空戰鬥的相關係統,各國在專案中共同開發的裝備包括由荷蘭Signaal(後被法國Thomson公司購併,爾後Thomson又被Thales集團合併)主導的新型9600-M型主動相位陣列雷達(APAR)、同為Signaal產品的SMART-L三維多波束目標獲得雷達、艦載戰鬥系統、天蠍星(SIRIUS)雙波段長程被動紅外線搜索暨追蹤系統(LRIRST,但最後僅LCF採用)等,其餘共同裝備尚包括MK-41垂直發射系統(VLS)、具備反彈道飛彈能力的標準SM-2 Block4A防空飛彈、改良型海麻雀ESSM防空飛彈、新發展的MK-XII敵我識別系統(IFF)、反艦飛彈等。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9-30 09:55
續:

加裝SMART-L的主因是X波段的APAR相位陣列雷達雖然有解析度高的優點,但是較短的波長也使雷達波衰減得較快,偵測距離受到限制,所以需要SMART-L長程對空搜索雷達的輔助。SMART-L是先前配備於德國F-123巡防艦上的SMART-S多波束雷達的同系列產品,具有濾波、波束壓縮、數位波束成形、都卜勒訊號處理等先進的技術特徵,最大有效偵測距離約400km,能自動追蹤60km內100個水面目標,或者是400km內的1000個目標。

SMART-L性能優異,即便在高強度雜訊與電子干擾的環境下仍可有效進行中程對空搜索並追蹤超低雷達截面積的目標,甚至曾在測試中發現一顆50km外、掛著鋁箔條的網球。至於天蠍星LRIRST則主要用於輔助雷達系統對掠海反艦飛彈進行搜索、追蹤與識別,在受到強烈電子干擾的環境下特別有價值。SMART系列的雷達波發射機無須穿透甲板安裝於艦體內,好處能大幅縮短導波管的長度,安裝與後勤維修都十分便利,但是暴露在甲板上的發射機也比較容易蒙受戰損。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9-30 09:57
續:

TFC計畫中新作戰系統的研發專案稱為戰鬥指揮系統(Combat Direction System,CDS),基本架構類似Signaal新開發的新型SEWCAO FD模組化全分散式艦載戰鬥系統。當時荷蘭海軍對此不太情願,因為先前該國在發展用於道爾曼級(Karel Doorman/M class)巡防艦的SEWACO 7戰鬥系統時已經花下大錢,如果要開發新的戰鬥系統就等於前功盡棄;而德國海軍一向沿用美製戰鬥系統,最初也不願意另起爐灶。


最後德國與荷蘭決定在F-124與LCF上使用SEWACO 11/FD型,荷蘭LCF配備的版本為SEWACO 11,德國F-124的則為SEWACO FD,兩者大同小異。SEWACO 11/FD分為作戰管理系統、防空、反水面、反潛、電子戰、導航、戰術資料鏈與通訊等九個不同功能的單元,能全自動排定目標威脅程度並進行接戰;整套作戰系統擁有17具多功能處理器以及12具匯流排介面單元(bus interface unit),使用COSMOS顯示器,並配備24具多功能顯控台以及2具大型戰術顯示器。


基於安全考量,SEWACO 11/FD的資料匯流排採用重複式配置,以二個環形光纖網路來連結武器與感測系統,資料匯流排的傳輸協定為非同步傳輸模式(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ATM)。SEWACO FD/11採用開放式架構,軟硬體大量採用民間商規組件,以降低成本並使維修、升級更快速便利。此外,當新型戰鬥系統研發工作進行時,德國、荷蘭也曾向美國商洽神盾系統,作為萬一APAR以及新型戰鬥系統不能如預期完成時的備案。

LCF/F-124配備的APAR/SMART-L雷達組合具有不錯的偵測彈道飛彈潛力,而LCF上的的SIRIUS長程紅外線偵測系統也有助於偵測飛彈;此外,兩型艦均配備MK-41 VLS,因此未來可望配合使用美製標準SM-2 Block4A(已取消)與SM-3等TBMD防空飛彈,成為歐洲的海上反彈道飛彈力量。



以上來自:軍武狂人夢頁面庫存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9-30 10:01
計劃參與國之中的德國專題:



德國現役主力巡防艦 一脈相承

來源:軍事新聞網   作者: 編按



溯及巡防艦的造艦史,應緣於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的德國企圖用大量的潛水艇封鎖英國的海上補給線,使其無法獲得美國的軍用物資接濟,英國在沒有大量驅逐艦來護衛運輸船團情況下,因而開發了規格設計都較驅逐艦簡易的巡防艦。 當年希特勒的窮兵黷武、企圖征服世界的野心,造就了世界海軍多了「巡防艦」此一軍艦名詞。

反觀今日德國,究竟在巡防艦的建造上有何成就?本週「軍武大觀」將為讀者介紹德國的布蘭登堡級巡防艦、薩克森級飛彈巡防艦及最新一代的F-125巡防艦,透過其造艦理念,及先進武器裝備內容,使讀者能更進一步認識德國海軍。

德國現役主力巡防艦.jpg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9-30 10:02
F-123布蘭登堡級


模組化造艦 迅速完成替代案   著重反潛防空 武裝齊火力強



 有鑑於一九六○年代所建造的漢堡級巡防艦亟須汰換,再加上德國所參與的歐美國家進行北約九○年代巡防艦替代計畫,因各國歧見頗多,進度嚴重落後,德國聯邦軍事科技暨採購辦公室決心自行造艦,德國此舉為其F-123布蘭登堡級巡防艦催生。當年F-123的造艦進度是非常快的,主要是德國找上了以MEKO模組化設計而享譽國際的布隆.渥姆斯公司來主導,全艦總計採用了六十六個標準化裝備模組,獲得充分驗證的MEKO模組化設計,讓布蘭登堡級巡防艦不僅性能優異,且大幅縮短了德國海軍因艦艇世代交替而產生的戰力間隙。

 F-123布蘭登堡級巡防艦的艦體設計,採用較高且完全沒有弧度的船舷,不僅可以增加適航性能,防止海浪衝上甲板,也增加了艦艇內部的可用空間,這型艦艦長一百三十八點八公尺、寬十六點七公尺,標準排水量四千四百九十噸,航速二十九節,續航力可達四千海里,動力系統採用複合柴油或燃氣渦輪動力系統,而為了降低火災時的危機,艦體與上層結構皆採鋼材製造,艦體兩側還設有穩定鰭,能降低航行中艦體的搖晃,該型艦共建造四艘,人員編制二百二十八名,且可搭載額外的特戰人員,首批布蘭登堡號並於一九九四年服役。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9-30 10:02
續:

由於巡防艦的主要任務為反潛與防空,武裝方面,布蘭登堡級的配備雖堪稱簡潔,但卻武裝齊全,火力強大,其防空系統是德國海軍第一種正式採用由美、德合作開發的新一代MK-31公羊短程防空飛彈系統的艦艇,RAM是全世界第一種專業的短程反反艦飛彈,接戰作業全自動,可有效應付迂迴航行的超音速掠海反艦飛彈。F-123巡防艦的艦橋前方是一個A規格的模組化基座,用以安裝MK-41 MOD 垂直發射系統,最多可容納四組八聯裝MK-41發射器模組,目前容納有十六枚北約海麻雀短程防空飛彈。反潛方面,布蘭登堡級擁有兩組隱藏於艦體內的雙聯裝MK-32 MOD9魚雷管,艦艉則有兩個直升機庫,兩機庫之間隔著防火通道,操作兩架大山貓(LYNX-88)反潛直升機,同時,飛行甲板上還配備有RAST直升機輔降系統。

 布蘭登堡級巡防艦也擁有先進的電子系統,主要的對空雷達是一具荷蘭西格納爾公司新型的SMART-S三維E/F頻多波束中程目標獲得雷達,可以在任何天候同時追蹤一百六十個空中與四十個水面目標,對空搜索距離一百零五公里,且具有極佳的電子反反制能力,射控方面,該型艦則擁有STIR-180照明雷達,負責引導海麻雀飛彈與OTO七六公厘快砲。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9-30 10:03
F-124薩克森級

具備核生化環境下運作能力  艦體穩定八級海象仍可航行



 由於布蘭登堡級巡防艦從設計到成軍相隔甚短,予人有倉卒之間趕鴨子上架之議,但德國接下來所建造的F-124薩克森級飛彈巡防艦,沿用了布蘭登堡級的艦體基本設計理念,掃除了布蘭登堡級巡防艦是充滿瑕疵產品的觀感。新一代的薩克森級飛彈巡防艦,與F-123的基本構造十分類似,但F-124的艦體大量使用匿蹤材料與塗料,同時有鑑於德國海軍艦艇在參與聯合國禁運制裁行動時,曾有在地中海施放小艇執行臨檢任務,因海象惡劣而在施放階段折損小艇的經驗,F-124的快艇施放架與起重機經過了重新設計,使其在惡劣海象中仍能有效作業。

 採用堡壘式設計的F-124,具有在核生化環境下運作的能力,其艦體強化重點放在縱向強度,主要是因為在電腦與實彈測試下,顯示在抵抗戰損方面,縱向強度比橫向強度更為重要,F-124的核生化防護區包括十二個通風模組與二十四個核生化清除過濾系統,全艦在遭受核生化攻擊時,還可細分為四個損管區、十五個水/氣密區與十一個獨立通風區。

 此外,F-124也配備有最先進的艦體穩定系統,透過電腦化的控制系統,結合橫搖穩定系統,與船隻航向/舵面設定等資訊,計算後控制舵面與穩定鰭的角度,來抵抗艦體的橫搖與縱搖,其穩定性優於德國海軍先前所建造的所有軍艦,並使該艦在六級海象下仍能執行作戰任務,在八級海象下仍可航行,搖晃與起伏比同噸位的艦艇小很多。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9-30 10:04
續:

F-124的武裝佈局也與F-123類似,不過,F-124將F-123原始設計中B砲位用於安裝VLS的空間全部用完,共裝有四組八聯裝MK-41垂直發射器模組(F-123目前僅裝有兩組)、SM-2 Block 3A防空飛彈,以及四枚裝於一管的海麻雀ESSM短程防空飛彈,且為了擔負近距離反水面以及有限度的防空,艦上配備了兩挺萊茵金屬的MLG-27二十七公厘遙控機砲,與F-123相同,F-124也擁有兩個直升機庫,兩機庫間隔著防火通道,目前操作兩架英製LYNX-88大山貓反潛直升機,未來則預計換裝新型的NFH-90,直升機甲板配備由電視系統引導的管理系統,整合有由電腦控制、雷射指向的最新型RAST輔助降落系統,在直升機降落甲板後,以電腦控制的滑車加以固定並控制拖行,使整個飛行甲板在六級海象下仍能進行起降作業。

 薩克森級飛彈巡防艦所配備的SEWACO Ⅱ作戰系統,是德國海軍第一種全分散式作戰系統,總共使用了一百五十個中央處理器,能同時提供二百億位元的計算容量,並透過多餘ATM技術光纖內網路,與艦上各偵測、武器系統連結,以偵測與辨認可能的威脅,並自動進行對敵方飛彈等雷達尋標器的反制。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9-30 10:04
F-125定位通用巡防艦



發展對地投射武器 支援登陸  預算緊縮 建造計畫存在變數


 完成了F-124之後,德國海軍緊接著便以F-124為基礎,開發新一代的F-125陸攻驅逐艦,德國海軍最初對於F-125的造艦構想,是想將其規劃成為一種擁有諸多嶄新技術特徵的艦艇系列,範圍涵蓋排水量六千噸之廣區域防空艦艇,到排水量不滿一千噸的小型巡邏艦,但由於計畫太過前瞻遠大,對中短期的需求反而不切實際,F-125在二○○○年初期便轉型為較為務實的方案,主要將發展成為一種以對地投射武器,支援登陸作戰為主的通用巡防艦,用以取代現役的八艘不萊梅級巡防艦,首批預計在二○一二至二○一三年成軍。

 既然強調陸攻,武裝方面,F-125一反過去通用驅逐艦比較強調反潛能力的配置,首重陸攻能力,對地武器包括一門陸攻艦砲,以及一座衍生自M-270 MLRS多管火箭系統的十二聯裝GMLRS導引多管火箭發射系統,反艦武裝為八枚美製魚叉反艦飛彈。防空自衛則仰賴兩具二十一聯裝MK-49公羊短程防空飛彈。

 F-125的造艦計畫是由德國巡防艦聯盟成立專案辦公室負責整個計畫的管理,首批四艘F-125預計耗資二十二億歐元,不過由於預算緊縮,德國政府可能會取消第二批四艘的採購,使得該艦的建造計畫充滿變數,未來F-125將以何種英姿捍衛德國領海暫且不論,但德國運用模組化概念,從F-123布蘭登堡級迅速接替老一代艦艇,至F-124的改良精進,並發展到F-123,其間雖有德國傳統鋼鐵工業、船藝技術等強項支持外,但造艦計畫的運用成功,讓該國巡防艦發展一脈相承,是值得效法的一種國防工業發展模式。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9-30 10:09
TFC計劃參與國之西班牙專題:

註:西班牙在1995年6月決定退出「三國護衛艦計劃」,因此本專題以西班牙退出後發展的航艦為主作介紹。



西班牙海軍F-100級「宙斯盾」護衛艦


文資來源:news.yunnan.cn
圖片來源:lalulalu.com、news.yunnan.cn






西班牙是歐洲傳統海軍強國,被譽為南歐“海上猛虎”,擁有一支包括輕型航空母艦在內強大而全面的海上力量。西班牙海軍先後建造了四艘先進的F-100級防空型護衛艦,該型護衛艦是世界上第一種安裝美制“宙斯盾”的護衛艦;單從防空能力來講,是歐洲性能最強的防空型護衛艦,具有區域反導偵測能力。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9-30 10:10
一、西班牙海軍F-100級防空護衛艦發展過程。

    八十年代初期爆發的英、阿馬島戰爭使世界各國海軍清楚的看到,空對艦導彈對海上艦艇構成極大威脅,因此有必要增強艦隊的防空能力和延展防空範圍建造專用的大型防空型艦艇。在八十年代中期,北約一些國家為避免成本過高、設計和建造週期過長、綜合技術和人員優勢、降低風險和負擔,採用幾個國家聯合共同發展的模式建造新的防空型護衛艦。加拿大、法國、德國、義大利、荷蘭、西班牙、英國和美國八國決定聯合進行“90年代北約護衛艦更新計劃”(NFR-90),但九十年代初隨著一些國家因為各種原因退出後該計劃最終取消。

    西班牙和德國、荷蘭于1994年開始進行“三國護衛艦計劃”(TFC)。“三國護衛艦計劃”採取彈性作法:由各國發展各自的新一代防空護衛艦,只在關鍵性的裝備上採用共同裝備,即協議覆蓋聯合操作艦艇平臺上而不在系統上,西班牙在此計劃中自取的項目名稱即為F-100。同一時期,英、法、意也聯合展開了“下一代共同護衛艦”(CNGF)計劃,又稱“地平線”護衛艦計劃。

   

F-100级的核心是美制“宙斯盾”系统.jpg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9-30 10:11
續:

歐洲各國造艦計劃開展不久,美國面對歐洲熱火朝天的防空型艦艇建造熱潮,為了搶佔軍火份額,宣佈向北約國家出口其最先進的艦載“宙斯盾”系統,並且向西班牙政府施加壓力。經過考慮西班牙在1995年6月決定退出“三國護衛艦計劃”,採用美制“宙斯盾”系統。西班牙也因此成為繼日本之後,第二個獲得美國“宙斯盾”系統的國家。

    F100級多用途護衛艦由歐洲第二大造船廠西班牙伊扎爾造船廠(IZAR)建造,排水量高達5,853噸。西班牙海軍定購的總數為四艘:第一艘,“艾爾瓦洛·迪巴讚”號(Alvaro de Bazan),舷號F101,在2000年10月下水,2002年9月正式服役;第二艘,“朱安·博本海軍上將”號(Almirante Juan de Borbon),舷號F102,在2002年2月28日下水,2003年12月正式服役;第三艘,“布拉茲·迪·黎洛”號(Blas de Lezo),舷號F103,2003年5月下水,預計2005年正式服役;第四艘,“曼迪茲·努尼茲”號(Mendez Nunez),舷號F104,在2004年11月下水,預計2006年之前進入服役。四艘F-100多用途護衛艦用於替換服役期較長的“巴利阿裏”級護衛艦。

    最終建成的F-100級多用途護衛艦的核心是一套洛克希德·馬丁海軍電子和監視系統公司製造的AN/SPY-1D“宙斯盾”戰鬥系統,主要任務是艦隊保護、防空戰鬥、反水面和反潛戰鬥和被當做旗艦操作。

正在進行下水典禮的F100級首艦“艾爾瓦洛·迪巴贊”號.jpg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9-30 10:12
二、西班牙海軍F-100級防空護衛艦性能特點。

    西班牙海軍最新服役的F-100級最核心的一點就是有很強的區域防空作戰能力,主要得益於美制“宙斯盾”系統的強大威力。西班牙海軍聲稱,該級艦的造價僅為美國的“阿利·伯克”級驅逐艦的一半,卻擁有與其“幾乎完全相同”的能力,兩者最大的區別是目前F-100級不能發射諸如“戰斧”巡航導彈的能力。

西班牙F-100級多用途護衛艦.jpg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9-30 10:13
1、F-100級的核心縮小版“宙斯盾”系統。

    美國海軍“宙斯盾”系統全稱為“全自動作戰指揮與武器控制系統”,是為了解決反艦導彈“飽和攻擊”對航母戰鬥群構成的威脅和海上艦隊對空防禦的難題而發展。從1963年就開始進行概念設計,在1969年底將其定名為“宙斯盾”(Aegis)系統,寓意是威力強大、無以倫比。從1970年起歷時10年,在投入近8億美元鉅額研製費,經10萬小時實驗後,“宙斯盾”系統研製成功,隨後於1983年初裝備在號稱二十一世紀世界最先進的巡洋艦──“提康得羅加”級巡洋艦上。“宙斯盾”系統造價昂貴,不包括導彈系統價值2億美元。美國海軍“宙斯盾”系統真正過人之處是隨著科技發展和技術進步而不斷加以改進來保持其先進性能,使其成為美國歷史上最成功的海軍武器系統發展項目之一。

    “宙斯盾”系統主要由六個分系統組成,它們分別是指揮和決策分系統、艦載武器控制分系統、多功能相控陣雷達分系統、火控分系統、導彈發射分系統、戰備狀態測試分系統。作戰系統共有四種工作方式:自動專用方式、自動方式、半自動方式和故障方式,後三種方式都需要人工參與控制。

    “宙斯盾”作戰系統的核心是AN/SPY-1雷達,是“宙斯盾”戰艦的主要探測系統。它由相控陣天線、信號處理機、發射機和雷達控制及輔助設備組成。它能完成全空域快速搜索、自動目標探測和多目標跟蹤。該雷達工作在S波段,對空搜索最大作用距離約為400公里,可同時監視400批目標,自動跟蹤100批目標。

F-100級防空護衛艦.jpg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9-30 10:14
續:

F-100級防空護衛艦的核心是一套由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研製的“宙斯盾”系統。美國“阿利·伯克”級“宙斯盾”驅逐艦滿載排水量8,300噸,而西班牙F-100級雖然號稱世界上最大的護衛艦,但滿載排水量5,853噸。因此在F-100級上安裝龐大的美制“宙斯盾”系統主要需要兩方面:

    一方面,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專門為F-100級護衛艦生產了專用出口型縮小版“宙斯盾”系統。以便使這套在驅逐艦上安裝的系統能安裝在大型護衛艦上。但“宙斯盾”系統雷達性能方面基本相同,只在艦載導彈數量和種類上有所減少,如只有兩具SPG-62照明雷達,而美國“阿利·伯克”級“宙斯盾”驅逐艦為四具。

    另一方面,西班牙伊扎爾造船廠工程師們巧妙利用兩層甲板的艙段設計安裝了整個雷達的各個分系統。四面數字天線裝在艦橋後方一個相當高大的塔狀結構物上;也因此,為了避免妨礙SPY-1D雷達的操作,除了就位於這一塔狀結構物上方的主桅桿之外,艦上各種結構物、裝備的高度都要受到限制。

F-100級防空護衛艦_2.jpg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9-30 10:17
F-100級防空護衛艦

F-100級防空護衛艦_4.jpg

F-100級防空護衛艦_5.jpg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9-30 10:18
2、F-100級武器系統

    西班牙海軍F-100級多任務護衛艦雖然側重防空能力,但做為多任務護衛艦,它的作戰能力完善,反潛、反水面艦艇能力同樣強大。

    單從艦隊防空和防禦方面來看,F-100級組成三層防禦:中遠距由“標準”SM-2 MR block IIIA防空導彈承擔,有效區域達到150千米,為艦隊提供防空任務,主要針對中高空戰機和中低飛行高度反艦導彈,由於該型導彈性能全面,也能打擊掠海飛行、超音速反艦導彈等目標;近距由“改進型海麻雀導彈”(ESSM)承擔,有效區域達到30千米,為艦隊或自身提供防禦,主要針對超音速、超低空、低雷達截面反艦導彈;最後一道防線近防由梅羅卡近防火炮(Meroka)承擔,為自身提供保護,發揮類似美國“密集陣”近防系統的能力。

    “標準”SM-2 MR block IIIA防空導彈和“改進型海麻雀導彈”(ESSM)均採用洛克希德·馬丁公司Mark 41垂直髮射系統。位於艦艏Mk 45 Mod2 127毫米艦炮後面,採用六組八聯裝佈置形式。

    艦對空中距導彈系統:採用美國雷聲公司“標準”SM-2 MR block IIIA防空導彈提供區域防衛。SM-2 MR是一種全天候、艦射中距艦隊防空導彈,是“標準”SM-2防空導彈的最新增程型,有效射程達到155公里。兩級固體燃料發動機、尾舵控制,速度2.5馬赫。裝有半主動雷達自動導引頭和一套“宙斯盾”無線電指令線路,採用慣性中程制導/指令中程修正加半主動雷達自動尋的制導的複合制導,只在未端使用艦載雷達對目標照射引導攻擊。共有40個發射單元,每個Mark 41單元裝有一枚“標準”SM-2 MR block IIIA防空導彈。

    新型“標準”SM-2 MR block IIIA防空導彈具有反導、防空與反艦能力,尤其具有對付超低空目標和海面上高速小型目標的能力。

Mk 45 Mod2 127毫米艦炮.jpg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9-30 10:19
續:

艦對空近距導彈系統:近距防空採用美國雷聲公司的“改進型海麻雀導彈”(ESSM)。“改進型海麻雀導彈”採用半主動雷達制導,小展弦比彈翼加控制尾翼的佈局方式(即正常式佈局,控制舵面在尾部);全新的單級大直徑(25.4釐米)高能固體火箭發動機具有推力向量系統,可以使導彈的最大機動過載達到50G,而且不會隨射程的增加而大幅減小。目前的戰鬥機即便作出9G的持續規避機動動作也絲毫無法躲閃它的攻擊。同時射程也顯著提高,近30千米的射程達到中程艦對空標準;新型的自動駕駛儀,慣性制導和中段制導,X波段和S波段數據鏈,末端採用主動雷達制導。這種特殊的複合制導方式可以使艦艇面對最為嚴重的威脅。

    “改進型海麻雀導彈”已經多次證明其打擊摧毀反艦導彈的能力,並能夠有效攔截技術先進的超音速、超低空、低雷達截面的機動型反艦導彈。“改進型海麻雀導彈”採用Mark 41垂直髮射系統,共有8個發射單元,每個Mark 41發射單元內可存放4枚“改進型海麻雀導彈”導彈。

    近防禦武器系統(CIWS):西班牙伊扎爾造船廠的FABA系統部生產的Meroka 2 B近防炮是世界上炮管數最多的近防火炮,達到12管,口徑20毫米射速高達9,000發/分,射程達到3,000米,初速1,215米/秒,備彈720發,威力強大,而且重量只有4.5噸。“梅羅卡”(Meroka)近防禦武器系統包括紅外系統、視頻自動跟蹤系統和“宙斯盾”雷達提示系統。一具Meroka 2 B近防炮安裝在F-100級艦尾直升機庫上方。

世界上炮管數最多的Meroka 2 B近防炮.jpg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9-30 10:19
另外,F-100級護衛艦還配備有二挺20毫米機槍。

    艦炮系統:西班牙海軍F-100級護衛艦在艦艏安裝一門Mk 45 Mod2 127毫米艦炮,配備西班牙伊扎爾造船廠的FABA系統部生產的“多娜”(DORNA)雷達/光電火控系統。“多納”感測器包括K-波段雷達和追蹤雷達,連同紅外系統、視頻系統和鐳射測距儀。美國海軍已經選定“多納”系統,將來用於配備在“瀕海作戰艦”(LCS)上。

(請見上列文章中的兩張圖)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9-30 10:22
反艦武器系統:在艦身中段有兩套四聯裝波音公司“魚叉”反艦導彈系統。“魚叉”最大射程達到120公里,裝有一枚220公斤重彈頭,採用主動雷達未端制導。“魚叉”導彈至今已經生產了7,000枚(包括國外購買的3000枚),裝備了25個國家海軍。

F-100级護衛艦正在吊裝Mark 41垂直發射系統單元.jpg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9-30 10:22
美國波音公司最新型RGM-84L“魚叉”Block II,除了雷達尋的器外,加裝了“聯合直接攻擊彈藥”用的制導裝置改進型,包括HG100制導系統(INS)和全球定位系統GEMIII(GPS),還有“斯拉姆”導彈上的任務電腦,使其既能攻擊艦艇,又能攻擊港口內的艦艇和岸上93千米縱深的目標,成為雙用導彈。攻擊陸地目標的精度達10米。

F-100级護衛艦採用六组八聯裝Mark 41垂直發射系統.jpg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9-30 10:24
另外,艦艇有兩套Mk 46雙管魚雷發射裝置用於Mk 46 Mod5輕型魚雷。 MK 46型魚雷是美國第三代輕型反潛自導魚雷,比較成功地解決了自噪聲對聲自導的干擾問題,是世界上首先裝備計算機的魚雷,具有多次重複攻擊能力。改進的MK 46 Mod5型魚雷採用單元組合燃料推進,提高抗干擾、制導控制;主、被動聲吶探測能力增強,可探測多個水下潛艇目標,能在各種環境下工作(包括淺水環境);改進了自導控制系統,可識別誘餌假目標。

Mark 41垂直發射系統.jpg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9-30 10:25
3、艦載直升機


西班牙F100級多用途護衛艦在艦尾有一個長26.4米的飛行甲板,能夠搭載一架直升機。 1990年,西班牙首次從美國西科爾斯基公司購買了六架SH-60 B“輕型機載多用途系統”(LAMPS)Mk III型“海鷹”(Seahawk)直升機。 1998年,西班牙海軍根據“先進海上直升機項目”又訂購了六架SH-60 B LAMPS Mk III型“海鷹”(Seahawk)直升機,這次定購合同總價值5,540萬美元,採用全新標準,配備前視紅外系統( FLIR)和“地獄火”激光制導空對地導彈,部署在F100級多用途護衛艦和“聖瑪麗亞”(Santa Maria)級導彈護衛艦上,整個合同在2002年10月底完成。在2004年1月美國西科爾斯基公司已經完成一項升級計劃,對西班牙上一批購買的六架SH-60 B LAMPS Mk III型“海鷹”(Seahawk)直升機升級到第二批同樣的最新標準。

在西班牙海軍“先進海上直升機項目”中,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是主要的系統集成商,並且和西班牙SAES公司和Amper Programas公司合作。位於西班牙卡塔赫納的SAES公司提供了基於可靠成品技術的8通道SPAS-8B聲信號處理器。位於西班牙馬德里的Amper Programas公司負責為這些飛機製造傳感器操作員控制台、設備機櫃及相關的電纜配套設備。

F100級將搭載一架SH-60 B LAMPS Mk III型“海鹰”直升機.jpg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9-30 10:27
4、對抗措施組件。

F-100級艦載對抗措施組件包括由西班牙因德拉公司(Indra)生產的“金牛座”電子支援措施/電子對策(ESM/ECM)系統;MK-9000電子對抗系統;NAVSSI/WSN-7導航系統;四套Mk 36 SRBOC干擾發射裝置;AN/SLQ-25 A Nixie拖曳魚雷誘騙系統。 AN/SLQ-25 A Nixie拖曳魚雷誘騙系統是一種數字控制的軟殺傷誘餌系統,用於保護水面戰艦免遭尾流自導、聲自導和線導魚雷的攻擊。

5、傳感器。

F-100級的核心是由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生產的AN/SPY-1 D“宙斯盾”相控陣雷達,用於空中和水面搜尋;空中搜索雷達採用TRS 3D雷達;水面搜尋雷達採用G/H波段AN/ SPS-67(V)3雷達。

艦體安裝美國雷聲公司DE1160 LF主動/被動聲納,還有一部SQR-19A拖弋陣列聲納。艦載SH-60“海鷹”(Seahawk)直升機裝備一套AN/ SQQ-28 LAMPS III型聲納浮標。

艦挺指揮室角度.jpg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9-30 10:29
6、CODAG推進系統。

F100級裝備一套組合式柴油和燃氣推進系統(CODAG),使用兩座額定34.8 MW的GE LM 2500燃氣渦輪機和額定9 MW的兩座巴贊-卡特彼拉3600型柴油發動機。傳動軸驅動二具可控斜度螺旋漿。設計師們將動力系統分別設置在兩套獨立且防水的主機艙段,每個艙段內有一套齒輪傳動機構和一根傳動軸,用以驅動5葉式可調螺距螺旋槳。 “迪巴贊”號最高航速為28.5節,以18節速度航行續航距離7,412公里。

7、F-100級的設計特點和隱形設計。

歐洲九十年代造艦熱潮中建造的新型護衛艦或驅逐艦,都考慮了隱形方面設計。另外,西班牙與德國和荷蘭合作過“三國護衛艦計劃”(TFC),該計劃強調模塊化設計,這一點從另外兩個國家建成的護衛艦可以看到。因此F-100級設計的突出特點是模塊化,注重隱形。

西班牙海軍F-100級的模塊化設計,整個艦艇由27個模塊組成。在隱形技術設計方面,大量採用如傾斜式乾舷,舷牆與上層結構緊密整合,減少了側面折角和三面角結構等。這有助於降低雷達信號。它通過廢氣冷卻,艦殼灑水系統、主機減振基座等技術,降低紅外信號、電磁信號特徵和噪聲。

西班牙海軍F-100級“宙斯盾”護衛艦.jpg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9-30 10:30
8、計劃配備美RQ-8A“火力偵察兵”無人機系統。

在歐洲眾多的新型護衛艦或驅逐艦中,西班牙海軍F-100級將第一個集成無人機系統。美國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的集成系統分公司已與西班牙的伊扎爾造船廠(IZAR)簽訂了一份技術援助協議,以推動美國海軍的“火力偵察兵”垂直起降無人機在西班牙的F-100級護衛艦計劃中使用。西班牙海軍對伊扎爾造船廠建造的新型或改進的現有護衛艦的精確武器目標導向系統提出了新要求。依據這項要求的規定,“火力偵察兵”無人機可為實施對陸攻擊任務的精確制導武器提供目標指示的要求。

“火力偵察兵”無人機系統可作為海軍海上和海軍陸戰隊岸上的武器增效器。 “火力偵察兵”無人機可在6,000米的高空飛行,它裝備有包括激光指示器/測距儀在內的光電/紅外傳感器,可提供高精確度的情報、偵察和監視,向軍事決策者提供敵方的資源和地面人員實時的信息和定位。

西班牙海軍F-100級“宙斯盾”護衛艦_2.jpg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9-30 10:31
三、西班牙強化和美國的國際事務合作與軍事行動合作。

西班牙海軍新型F-100級多任務護衛艦由於採用了美製“宙斯盾”系統,因此也加強了同美國海軍的聯繫和合作。在國際事務中,西班牙政府和美國政府在諸多問題上持一致態度,西班牙也經常參加美國在全球的軍事行動。

1、西班牙海軍F-100級護衛艦通過在美國海試來增加同美海軍協作經驗。

由於安裝美製“宙斯盾”系統和其它美製系統,每一艘F-100級護衛艦在西班牙伊扎爾造船廠組裝完成後,都在美國進行“作戰系統艦艇合格性海試”(CSSQT)。目前已經完成前兩艘的海試。

2003年12月,首艦“迪巴贊”號與美國海軍“梅森”號(DDG-87)“宙斯盾”驅逐艦一起,在美國弗吉尼亞海岸成功完成了“作戰系統艦艇合格性海試”。

2004年10月,第二艘“朱安·博本海軍上將”號與美國海軍“平克尼”號(DDG-91)“宙斯盾”驅逐艦完成了第二次聯合“作戰系統艦艇合格性海試”(CSSQT)。此次海試在加利福尼亞海岸進行。在海試中,兩艘艦艇上的“宙斯盾”作戰系統通過一系列水面、水下和防空戰演習進行了戰備評估,演習科目有人員襲擊、電子攻擊以及戰術數據鍊和防空測試。防空測試是此次海試的重點,試驗中對實際目標進行實彈(導彈)射擊。

2、西班牙在美國建立導彈防禦系統上持支持態度。

西班牙政府已經表示願意幫助美國建立導彈防禦系統,並將通過部署特別裝配的護衛艦為海軍的“導彈防護盾”提供預警。西班牙海軍F-100級護衛艦雖然沒有足夠的空間容納像美國“宙斯盾”艦上所具有的全部反導系統,但其能與美國的“阿利·伯克”級“宙斯盾”驅逐艦和“提康德羅加”級“宙斯盾”巡洋艦等軍艦協同工作。在協同執行任務時,西班牙海軍的F-100級護衛艦具有反導偵測能力,能夠探測有關國家發射的導彈。大多數歐洲政府都對布什政府的導彈防禦計劃持保留態度,但西班牙首相卻稱該計劃是“為每個國家提供更可靠安全的一次嘗試”。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9-30 10:32
四、西班牙F-100級“宙斯盾”護衛艦的成功為該國艦艇製造業贏得發展動力。

西班牙海軍的F-100級是歐洲第一種安裝美製“宙斯盾”系統的艦艇,加強了西班牙和美國在武器系統和艦艇製造方面的合作,雙方因此組成“先進護衛艦銷售聯盟”(AFCON)參與其他國家新型艦艇建造。美國通過西班牙打開局面向歐洲各國積極推銷艦載武器系統和“宙斯盾”作戰系統,而西班牙也因此為本國艦艇製造業贏得發展動力。

1、中標挪威海軍新型護衛艦建造計劃。

挪威海軍的新型“南森”級護衛艦是用於代替1966年服役的“奧斯陸”級護衛艦,計劃建造五艘。西班牙伊扎爾造船廠與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組成的“先進護衛艦銷售聯盟”(AFCON)通過競標在2000年2月被授予建造合同,以西班牙的F-100型“宙斯盾”防空護衛艦為原型,採用性能縮小版的AN/SPY-1F多功能相控陣雷達。主承包商是西班牙的伊扎爾造船廠,分包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負責“宙斯盾”武器系統整合,挪威一些廠商承擔部分工作。

2、積極參與澳大利亞海軍“防空作戰驅逐艦”計劃。

澳大利亞海軍為獲得防空反導能力巨大突破,為澳大利亞海軍的運送和部署提供防空保護;以及為海軍特遣部隊提供遠距離空域防禦,預計於2005年中期完成“防空作戰驅逐艦”設計。

西班牙伊扎爾造船廠以F-100級護衛艦的設計來積極參與該計劃。但最終澳大利亞國防部長希爾在2004年8月11日宣布,澳大利亞政府已經決定使用美國“宙斯盾”級戰鬥系統作為澳大利亞新型防空作戰驅逐艦的核心作戰系統。首批三艘裝備“宙斯盾”級武器系統的驅逐艦將於2013年交付澳大利亞海軍使用。

西班牙海軍F-100級“宙斯盾”護衛艦是西班牙艦艇製造方面的巨大成就,它成功的將龐大的美製“宙斯盾”系統和本國的武器系統、傳感器系統等集成綜合應用到大型護衛艦上。海軍構成依靠高性能、強大綜合作戰能力的水面艦艇,保衛本國海域和控制海洋。因此,F-100級“宙斯盾”護衛艦將使西班牙海軍能力躍升,其最出色的遠程防空能力,能夠有效的保護艦隊抵禦來自空中、水面和水下的進攻。

西班牙海軍F-100級“宙斯盾”護衛艦_3.jpg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9-30 10:37
「地平線」計劃參與國之英國專題介紹:

註:本專題所介紹的艦艇,是在英國於1999年4月退出後自行發展的45型「勇敢」(DARING)級防空/戰鬥驅逐艦。








英國海軍目前的主力戰艦是1978年服役的「謝菲爾德」級42型驅逐艦,在當時造價高達2億美元。由於設計思路存在明顯弱點,只注重增加武器和電子設備,採用了薄殼型艦體,在1982年的英阿馬島之戰中,該級中的「謝菲爾德」號被阿根廷海軍「超級軍旗」艦載戰鬥機發射的「飛魚」反艦導彈擊中後沉沒,另一艘「考文垂」號被阿根廷空軍「天鷹」轟炸機投下數枚1,000磅的重型炸彈擊中後沉沒。

  馬島海戰後,各國海軍水面艦隊面臨加強防空能力的需要,因為空中威脅已經成為艦隊防禦中的主要方面。英國海軍為了替換「謝菲爾德」級42型驅逐艦,從80年代初開始作過多次嘗試,如英國馬可尼公司和英國宇航公司先後設計了43型和44型防空型驅逐艦,沒有被英國海軍選中;英、法、德、意、荷蘭、西班牙、希臘和比利時八國決定聯合研製NFR-90戰艦,英國由於種種原因中途退出,該計劃最後也沒有結果。

英國海軍「勇敢」級45型驅逐艦.jpg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9-30 10:37


英國參加最有實質性的研究工作是在1991年和法國共同提出的未來護衛艦計劃,1993年意大利也加入這一計劃,項目命名為「地平線」護衛艦(CNGF)。由於英國和法國、意大利存在嚴重分歧,在1999年4月退出,但法國和意大利繼續發展,為法國海軍建造的首艘地平線防空型護衛艦Forbin號,於2002年4月8日正式開工。

  英國海軍決定自行發展45型「勇敢」(DARING)級防空/戰鬥驅逐艦,英國海軍45型計劃受益於「地平線」護衛艦計劃完成的工作,舉例來說主動防空導彈系統(PAAMS)、武器系統和船舶的一些內部的體系結構。

  在英國海軍「未來水面艦艇」(FSC)計劃中,未來水面艦艇有兩種選擇方案,一種是英國45型驅逐艦的先進改進型,另一種是新的三通船設計。「未來水面艦艇」將是一種通用性多角色艦艇,具有多種能力。

abbr_ampson 多功能雙面有源相控陣雷達為導彈系統提供目標數據.jpg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9-30 10:38
續:

英國海軍「勇敢」級45型驅逐艦已經簽定建造6艘的合同,同時總需要量為12艘。預計12艘45型驅逐艦項目總價值約60億英磅(95億美元),在2014年之前進入英國海軍服役。一個全尺寸工程和初期產品(FSED/IP)承包合同已經授予英國馬可尼電子系統公司(現在英國宇航系統公司,BAE)作為計劃項目主承包商。所有的45型驅逐艦在英國宇航公司Yarrow Scotstoun造船廠總裝下水。Vosper Thorneycroft公司負責建造和裝配45型驅逐艦的前段、桅桿和煙囪。

  英國海軍首批計劃建造3艘「勇敢」級45型驅逐艦。在2003年3月開始建造「勇敢」級的首艦HMS(英國皇家海軍艦船)「勇敢」(Daring)號,將在2007年進入英國海軍服役。第二艘,HMS「不屈」(Dauntless)號和第三艘HMS「金剛石」(Diamond)號在2009年將會進入英國海軍服役。隨後三艘已經被命名為HMS「天龍座」(Dragon)號、HMS「保衛者」(Defender)號和HMS「鄧肯」(Duncan)號。英國海軍「勇敢」級45型驅逐艦排水量達到約8,000 噸,設計最高速度高於27節,航程大於7,000海里。

45型將會配置一架EH 101「灰背隼」(Merlin)MK 1型直升飛機.jpg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9-30 10:38
任務

  英國海軍「勇敢」級45型驅逐艦的主要任務是提供局部區域艦隊防禦,使用遠程雷達和具有廣泛的區域防空能力。戰艦的戰鬥系統也有能力管理飛機和特混艦隊的聯合防空戰鬥操作,發揮指揮艦的作用。45型裝備的武器系統能攔截各種空中威脅,包括非常敏捷、機動操縱具有重新攻擊模式的高性能反艦導彈,也配備近戰武器系統用於末層防禦。裝備的先進主動防空導彈系統能有效保護戰艦防禦單枚或同時多枚導彈進攻,具有控制多枚同時升空攔截導彈能力。用於未來確定的需求,45型也提供巡航導彈如戰斧和反彈道導彈。45型將搭載一架英國海軍EH 101「灰背隼」(Merlin)MK 1型三發多用途重型艦載直升機,但是最初將會配備裝有「黃貂魚」(Stingray)魚雷的「山貓」HMA 8型直升飛機。

指揮控制

  一個由英國宇航戰鬥與雷達系統公司和阿勒尼亞·馬可尼(Alenia Marconi)系統公司聯合小組共同為45型提供作戰管理系統(CMS) 和高速以太網絡數據傳送系統。45型作戰管理系統整合主動防空導彈系統並且控制所有的傳感器和武器。由泰利斯通信公司領導的一個包括英國宇航系統航空電子公司聯合小組提供全面綜合通信系統(FICS)。Astrium公司(歐洲航宇防務和英國宇航系統公司的一個合資企業) 已經被頒發一份合同用來提供SCOT 3衛星通信系統。雷聲系統公司提供綜合導航系統,諾斯羅普·格魯門船用系統公司和洛克衛爾(Rockwell)自動化公司提供控制平台管理系統,阿勒尼亞·馬可尼系統公司提供METOC(氣象和海洋)系統。

45型驅逐艦主要武器系統將會是主動防空導彈系統(PAAMS).jpg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9-30 10:39
主動防空導彈系統(PAAMS)

  英國海軍「勇敢」級45型驅逐艦主要武器系統是主動防空導彈系統,主要由三個國家合作開發,包括法國、意大利和英國。批量生產合同在2003年11月被授予,主承包商是歐洲主防空導彈系統聯合投資(Europaams SAS)公司。該公司是一家聯合經營公司,歐洲宇航公司擁有三分之二股份和英國馬可尼公司擁有三分之一股份。

  主動防空導彈系統的防空導彈主要是近程「阿斯特」15型和中程「阿斯特」30型,英國海軍尚未正式確定裝備。英國海軍計劃只選擇中程「阿斯特」30型防空導彈。「阿斯特」導彈攜帶一台慣性計算機連同數據鏈系統,一個有源J-波段多普勒雷達自動導引彈頭和15公斤戰鬥部。「阿斯特」30型防空導彈速度高達4馬赫,射程超過80公里。導彈具有達到相當的機動性,這是通過使用非常先進的側向燃氣推力控制(PIF)/氣動飛行控制(PAF)制導系統獲得。

  法國和意大利主動防空導彈系統使用Empar G-波段相控陣雷達,而英國主動防空導彈系統將安裝使用英國宇航系統公司Sampson多功能、雙面有源相控陣雷達,工作在E/F波段。每面矩陣含有2,5000個砷化鎵發送和接收模塊,輸出25千瓦,作用距離達到400公里,同時目標跟蹤數量達到500個。英國宇航系統公司已經重新設計Sampson有源相控陣雷達,採用新的二面陣列近球形設計。操作狀態包括遠距和中距搜索、水面搜尋、高速海平面搜尋和高角搜索/跟蹤,使用數字式自適應波束形成技術獲得極強的抗干擾能力用於電子對抗。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9-30 10:39
續:

首批3艘英國海軍「勇敢」級45型驅逐艦主動防空導彈系統配備6套8單元由法國艦艇建造局(DCN)設計的DCN Sylver A50垂直發射裝置。為了達到武器裝備與美國海軍的兼容性,第二批建造的45型驅逐艦的垂直發射系統將採用美制MK41系統,可發射「戰斧」巡航導彈、「標準」2 增程型和「標準」3A戰區防禦型導彈。目前英國海軍正在考慮配備歐洲導彈設計局(MBDA)研製的Scalp巡航導彈和配套的16單元SYLVER(A70)垂直發射裝置。

  指揮控制系統將會由Ukams公司提供,而泰利斯空中系統公司負責製造一些核心部分元件。阿勒尼亞·馬可尼公司和Radamec 防護系統公司聯合小組提供光電火炮射擊控制系統(EOGCS)。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9-30 10:39
艦炮

  英國海軍「勇敢」級45型驅逐艦配備一門114 mm Mk 8中等口徑艦炮用於濱海作戰,還配備30mm艦炮。由於第一批45型驅逐艦裝備的對陸攻擊武器的能力顯然遠遠不足以承擔未來對陸作戰任務。但在為該艦提供的甲板空間和承載重量儲備在設計時已考慮到武器裝備的改裝問題,正考慮選用155mm艦炮或聯合防務公司的MK45-4型127mm艦炮和雷神公司研究的EX-171遠程制導炮彈來提高對陸作戰能力。

傳感器系統

  廣泛範圍遠距離搜索由阿勒尼亞·馬可尼系統公司工作在D-波段的S1850M遠距離3D電子掃瞄雷達提供。雷聲系統公司將會提供IFF(敵我識別)系統。Ultra電子儀器設備公司(同美國的EDO公司一起)已經被選擇提供45型水面艦艇魚雷防護(SSTD)系統,包括MFS-7000艏舷安裝中頻聲納,這是基於EDO供給巴西海軍聲納的一個發展型。MFS-7000系統提供魚雷攻擊自動報警,具有船舶機動操縱和配置誘餌去消除威脅的戰術建議功能。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9-30 10:40
對抗措施

  泰利斯傳感器公司(以前的Racal防衛公司)提供45型雷達頻帶電子支援措施(RESM)系統。RESM在Racal防衛公司的產品基礎上發展但使用新的信號處理和射極辨識技術。45型安裝英國宇航系統公司有源誘騙系統,包括多孔發聲器誘餌和用於對抗雷達制導導彈的輻射誘餌。

推進系統

  45型動力系統僅使用二台先進的WR-21循環燃氣輪機發動機,熱交換器使用中間冷卻器和回流換熱器(ICR),節約有效空間和燃料。回流換熱器能夠從廢氣中補償能量去增加燃料效率。每台發動機提供25兆瓦動力。發動機由勞斯萊斯公司和諾斯羅普·格魯門公司共同製造。Alsthom動力轉換公司提供動力和推進系統的其它元件,包括電氣推進電動機。

  從總體來看,在建的英國海軍「勇敢」級45型驅逐艦將是歐洲眾多新建的大型防空艦艇中整體性能最先進的,單艘造價達到了約8.5億美元,將是未來英國海軍水上力量的中堅。

45型驅逐艦的俯視和側視圖.jpg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9-30 10:42
最終專題 - 武器縱橫:計劃取消後,英國45級戰艦 與 法意地平線級 的PK戰












200年多前的特拉法爾加大海戰,讓世界記住了英國和法國的海軍。今天,它們再次被人們聚焦的目光推上風口浪尖,不過這次不是殘酷的戰爭,而是讓它們驕傲的新銳戰艦——45型和「地平線」級防空導彈驅逐艦。2006年2月1日,英國皇家海軍最新型的45型驅逐艦首艦「勇敢」號在斯科特斯頓順利下水。而在海峽彼岸的佈雷斯特,法國「地平線」級的首艦「福爾班」號也悄然開始其處女航。

  
細心的讀者能夠發現無論是英國的45型還是法意的「地平線」,它們在外形和一些艦載裝備方面有著很多的相似之處.這就不得不談及它們共同的根源——「地平線」計劃。

法國首艦地平線級隱身驅逐艦福爾班號正在進行海試.jpg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9-30 10:43
研製歷程篇

  1989年,在英國、法國、意大利、西班牙、德國等八國聯合實施的開發計劃——NFR一90,即通用型區域防空艦計劃流產後,英國急需一種能取代當時已經日趨老化的42型驅逐艦的新艦,而法國也要為「戴高樂」號航母提供合適的防空艦。出於成本、技術等方面的原因.1991年兩國決定共同開發「英法未來護衛艦」(AAAF,計劃名稱雖為護衛艦,但實際上兩國要建造的都是驅逐艦)。1993年意大利加入該計劃,三國簽署發展「新一代護衛艦」(CNGF)備忘錄,也就是今天的「地平線」(Horizon)計劃。

  「地平線」計劃實施伊始,矛盾再度出現,由於三國的戰術需求並不一致,對基本設計或裝備的採用也有分歧。其中最嚴重的爭執在於為PAAMS防空導彈系統的雷達選型:英國堅持採用本國自研的多功能電子掃瞄雷達(MESAR)的艦載衍生型——「桑普森」雷達,法、意則主張採用意大利阿萊尼亞公司開發的歐洲多功能相控陣雷達(EMPAR)。此外在諸如艦炮、反艦導彈、魚雷、電子戰系統等許多裝備上,三方的想法也不盡相同。


動力系統方面,英國偏好使用燃氣輪機搭配發電/電動機的CODLAG或COD—LOG等組合,法、意兩國則希望採用燃氣輪機與柴油機的復合動力配置(CODOG)。再加上英國的數量需求(12艘)遠大於法(4艘)、意(6艘),而建造工作分攤也不平均(需求量最低的法國一開始竟要求其造艦工作量佔整個「地平線」項目的46%,後來雖然由於英國反對,降至25%,但英國還是很難接受),導致成本攀升,讓英國在有限的經費計劃內可能採購不到足夠的數量。種種分歧令「地平線」項目一直進展緩慢。終於三國國防部長於1999年4月25日發表聲明,終止該計劃,同時決定繼續聯合研製主防空導彈系統(PAAMS)。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9-30 10:43
續:

由於法、意在「地平線」項目上有較多的共識.因此並沒有實質性地放棄該項目。為了能讓「地平線」項目順利進行,法國和意大利在2000年10月聯合組建HorizonSAS公司.專門負責「地平線」項目的開發。「地平線」項目總預算為30億歐元.其中約有1/3用於作戰系統的開發。之後,法、意兩國政府簽署了關於修改「地平線」計劃的諒解備忘錄,首批為兩國海軍分別建造2艘艦。至此,「地平線」項目總算是塵埃落定。在後來計劃的實施過程中.法國在正式分類時將它定為驅逐艦,意大利則沿用了護衛艦的稱呼。

  英國退出該計劃後,自行發展45型導彈驅逐艦。2002年12月20日,英國國防部與英國宇航公司(以下簡稱BAE)正式簽署了建造首批3艘45型驅逐艦的合同。2002年.英國國防部又簽署了追訂第二批3艘該型驅逐艦的合同。這兩批6艘45型驅逐艦被分別命名為「勇敢」號、「不屈」號、「鑽石」號、「龍」號、「防衛者」號和「鄧肯」號。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9-30 10:44
艦船總體篇

  45型導彈驅逐艦從2001年設立平台設計中心到2003年開工建造,僅用了短短的兩年時間,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英國從「地平線」計劃中掌握了大量的先進成熟技術.例如主防空導彈系統(PAAMS)和艦體內部結構。在艦形上,45型艦十分類似「地平線」方案,整個艦體採用了隱身設計,低矮的上層建築,光滑的主桅桿。它的主要任務是區域防空,同時兼顧反潛、反艦和對陸攻擊能力。其作戰使命不僅要滿足為艦隊提供防空保護.還可以單艦執行任務,必要時可實施特種作戰。

  同樣採用了隱身設計的「地平線」級驅逐艦主要用於保護航母戰鬥群和民用船免遭敵方的空中打擊,尤其是防禦來自導彈的飽和攻擊。此外,其還應具有較強的反潛能力。「地平線」級佈局非常緊湊,擯棄了慣用的艦艏主炮的佈局,首推讓法國人揚眉吐氣的「席爾瓦」垂直發射系統。煙囪的設計也別具一格,分別與次桅和S1850搜索雷達並排而立。

正在建造中的英國海軍45級驅逐艦.jpg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9-30 10:45
續:

兩級艦艇在建造上均採用了先分段再總裝的方式。不同的是,英國國防部為了平衡各大軍火商的利益,不得不把45型這塊大蛋糕切成兩大塊,由六個不同的造船廠分別完成後,BAE公司進行總裝和最後的測試。這種方式不但將首艦「勇敢」號服役的時間推遲了18個月,還使建造費用增加了2.79億美元,達到11.29億美元。「地平線」級則相對幸運了很多。法國海軍的主要戰艦均源自國有的艦艇建造局(簡稱DCN),「地平線」自然是其囊中之物。

意版的「地平線」也由國內造船業的龍頭老大芬坎蒂尼造船集團一舉奪下,按照預期進度順利建造。法版首艦「福爾班」號已經開始海試,2006年底交付,二號艦「捨瓦利亞·保羅」號也於2006年7月12號下水。意版兩艘(「安德裡托利亞」號和「卡歐多利歐」號)也有望在2009年之前服役。「地平線」級艦單艘造價約為8.4億美元,大大低於45型艦。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9-30 10:45
續:

在動力系統方面,45型艦是世界上首艘採用綜合電力推進系統(IEP)的水面艦艇。羅爾斯·羅伊斯公司負責提供WR21先進循環燃氣輪機.是首台結合了壓縮機中間冷卻和回熱技術的航空派生燃氣輪機,燃油利用率極高。阿斯通電力轉換公司負責為艦艇提供並集成電力與推進系統的其它設備,包括主推進電機、變流器等。採用綜合電力推動系統雖然成本較高,但可以保證艦體底部雙軸螺旋槳的轉速恆定,軍艦行駛穩定且安靜。該級艦最大航速可達29節,如以18節的巡航速度可連續航行7000海里,這相當於從英國橫跨大西洋前往美國的距離。這樣的高續航力對於經常到海外活動的英國皇家海軍而言是至關重要的。


「地平線」級艦則採用了成熟的燃一柴聯合(CODOG)方式,主動力包括2台菲亞特/通用電氣公司生產的LM2500燃氣輪機,總功率達到62560馬力,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常規動力裝置。除了具有體積小、功率大和低速機動性好等優點外,還具有啟動快、操縱靈活的特點,從靜止到全功率狀態只需要三分鐘。此外,2台柴油機提供11750馬力的輔助動力。該級艦最大航速達到29節,以18節速度巡航時續航力為7000海里。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9-30 10:46
主要武備篇

  防空系統

  由於45型和「地平線」對防空系統的基本性能要求是實現點防禦和區域防空.因此兩型艦艇均配備了兩部雷達:一個用於發現目標的遠程搜索雷達(VSR)和一個能提供準確目標追蹤、指揮導彈的多功能雷達(MFR)。

  45型和「地平線」的VSR採用的都是搜索範圍達400千米的S1850M雷達。但在MFR方面,45型艦採用了性能堪比「宙斯盾」的「桑普森」雙面多功能有源相控陣雷達,而法意選擇的是一個在點防禦和區域防空之間的折衷方案——EMPAR無源相控陣雷達。主要原因就在於雙方對「防空能力」的理解不盡一致。

  英國海軍經常遠洋奔襲.深入敵海域執行任務,其防空艦艇需要優異的區域防空能力。「桑普森」雷達安裝在主桅桿頂部球形罩內,兩個陣面相互背靠背呈A字型,每個陣面含有2 500個收發模塊,最大探測距離可達400千米。由於使用了雙平面旋轉天線和新型自適應波束技術,同時目標跟蹤數量可達到500個,並能自適應海面和海岸環境,能探測到掠海飛行導彈,具有極強的抗干擾能力。該雷達還可同時制導16枚導彈攻擊空中目標。可以看出,英國十分重視區域防空,尤其在中遠程距離方面。

法國海軍地平線級福爾班號戰艦全貌.jpg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9-30 10:46
續:

對法、意海軍而言,艦艇只要能在安全距離外成功攔截來襲飛機與導彈,保持有限度的區域防空即可,因為它是航母的護衛艦艇。「戴高樂」航母上搭載的E一2C 2000「鷹眼」預警機裝備的AN/APS一145雷達探測距離長達483千米,可同時處理2000個目標,這一點是任何艦載雷達所望塵莫及的,因此選用了性能與技術指標雖低於「桑普森」但價格低得多的EMPAR雷達。EMPAR雷達採用單陣面,有2160個收/發模塊。天線與垂向成30度傾斜,可覆蓋90。橫向方位角與120。俯仰角,對戰機大小目標的最大搜索距離約150~180千米,對導彈大小目標的搜索距離為50~60千米,對掠海反艦導彈的搜索距離為23千米,可同時偵測300個目標.並導引24枚導彈對付12個最具威脅性的目標。

  45型與「地平線」都採用了「席爾瓦」導彈垂直發射系統,都可混裝發射「紫菀」15和「紫菀」30對空導彈。為了達到與美軍的兼容性,第二批以後的45型驅逐艦還將採用Mk41垂直導彈發射系統,同時換裝射程長達167千米的「標準」3型區域防空導彈.其裝載數量也將進一步提高。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9-30 10:47
續:

45型艦的近程防禦主要由兩座「密集陣」系統負責。該系統採取搜索雷達、跟蹤雷達和火炮三位一體的結構.自動化程度很高,反應時間3.7秒,採用1門20毫米的6管「火神」機關炮,最大射程2千米,而且該系統還具有多光譜控測和跟蹤能力,能在複雜環境下實施全天候作戰。

  「地平線」級裝備2座「薩德爾」近程防禦系統,一座位於艦橋項部平台上,一座位於艦尾機庫頂部右後側。該系統配備6枚「西北風」導彈,用於對付低空、超低空大規模飽和攻擊,具有機動性好、威力大、反應時間短等特點。該導彈的最大速度為2.5馬赫.最大攔截距離為6000米,採用高靈敏度、多元紅外致冷導引頭,通過被動紅外尋的進行制導。意版「地平線」則配備2座25毫米速射炮作為近程防禦武器。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9-30 10:47
反艦系統

  從BAE公司公佈的目標圖像看來,45型艦沒有裝備傳說中的「捕鯨叉」反艦導彈,但是在艦體舯部為之預留了空間。法國的「地平線」則裝備8枚新型的MM40 Block3「飛魚」反艦導彈。它以渦輪發動機取代傳統「飛魚」導彈慣用的火箭發動機.射程遂由75千米大幅增至180千米以上,彈重反而由原來的870千克降至780千克。較輕盈的彈體不僅可延長射程,也可顯著提升航程末段的機動性能,突防能力大幅提高。MM40 B10ck3使用了「紫菀」防空導彈系列的矢量推力系統,能在發射後立刻轉向目標,這也使它具備兼容於垂直發射系統的潛力。

此外,MM40 Block3的彈體外形經過改良.降低了雷達反射截面積與紅外信號特徵。導引方面,它安裝了雷達和紅外兩種導引頭。


新的鈍感戰鬥部可保證其穿透艦體後爆炸,獲得最大的殺傷效果。意版的「地平線」裝備法意聯合研製的「奧托馬特」MK2 Block4反艦導彈。該導彈末制導採用主動雷達導引,射程也超過150千米。半穿甲爆破戰鬥部重210千克,裝藥60千克,能穿透38毫米厚的甲板.採用觸發延時引信和近炸引信,該彈是「奧托馬特」MK2的全天候增程型,保留了「奧托馬特」家族的基本性能,減小導彈的雷達信號特徵,強化機動能力並改善反電子干擾能力,極大地增強了突防能力。在任務彈性上做了很大擴展,可以執行近海作戰任務並發展了岸艦型。增加的功能包括目標自動識別、附帶傷害減少、任務計劃編製能力、協同攻擊和再入攻擊能力。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9-30 10:48
反潛系統

  45型導彈驅逐艦沒有配備固定的魚雷發射裝置.因此反潛作戰任務主要由艦載直升機搭載的MK46 MOD5或「鰩魚」魚雷實現。MK46 MOD5型魚雷最大航速50節,射程為8千米。「鰩魚」魚雷航速45節,射程為11千米。「地平線」級艦則擁有兩具三聯裝魚雷發射器,配備新式MU一90型324毫米輕型魚雷,航速50節,攻擊深度超過900米,有效射程約11千米。MU一90魚雷能在近海和深海對潛艇實施攻擊,抗干擾能力極強,能夠較好地在複雜的電子環境中作戰。此外,其艦載直升機也能攜帶魚雷執行反潛任務。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9-30 10:48
對陸攻擊系統

  第一批45型艦僅配備一座射程為21千米的114毫米MK8 Modl型隱身艦炮.用於瀕海作戰。不過,它在設計時就考慮了未來改裝的可能,因此在甲板空間和艦艏承重儲備方面留有餘地。第二批次的艦艇極有可能換裝聯合防務公司的MK45 Mod4型127毫米艦炮和雷錫恩公司研製的EX一171火箭增程制導炮彈(ERGM)來提高對陸作戰能力。EX一171炮彈的最大射程可達117千米,圓概率誤差僅為10米,可以對近岸目標實施精確打擊。由於極有可能換裝MK41垂直發射系統,射程長達2500千米的「戰術戰斧」也很有可能配裝,因此第二批45型艦有望具備對陸精確打擊能力。

  「地平線」級艦在艏部配備兩門「奧托·梅萊拉」76毫米速射炮(意版在機庫上方增加一座)。該炮配備隱形炮塔,射速可達120發/分,不僅可以對付近岸和水上目標,還能夠起到輔助防空的作用。在使用高爆半穿甲火箭增程彈時最大射程可達20千米。非常值得一提的是,該炮能發射精確制導炮彈,大大增強了載艦的攻擊能力。「地平線」級未來還有可能裝備歐洲MBDA導彈系統公司正在研發的「斯卡帕」海軍型對陸攻擊巡航導彈。

英國海軍45級驅逐艦想像圖.jpg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9-30 10:49
艦載直升機

  45型艦和意版的「地平線」級艦搭載的直升機都為EH一101。該機是英國韋斯特蘭直升機公司和意大利阿古斯塔公司聯合研製的中型多用途直升機,設計體現了21世紀多用途直升機的特點。其旋翼由複合材料圍繞金屬芯構成,槳葉採用先進的翼型和特別的槳葉尖結構,具有很高的效率和較低的噪音。駕駛艙內採用了多個彩色多功能顯示器和多功能鍵盤,具有非常高的自動化水平。EH一101能進行晝夜全天候飛行,主要任務是反潛、反艦監視、跟蹤、兩棲作戰、搜索和救援、預警、垂直補給和電子戰等。

該機最大飛行速度309千米/小時(海平面).航程可達1019千米。反潛作戰時可以攜帶四枚MK46或「鰩魚」輕型魚雷。升級型號HM.MK2將加強反艦能力,計劃裝備下一代的反艦導彈——FAS—GW。意大利「地平線」版級艦載機EH一101可以攜帶最新型的「火星」MK2/S反艦導彈,最大射程30千米,是一種發射後不管的亞音速掠海飛行導彈,適合於瀕海作戰.該導彈計劃2007年交付意大利海軍。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9-30 10:49
續:

法國「地平線」級驅逐艦裝備的直升機為NH一90(意版「地平線」也不排除搭載NH一90的可能)。該機由法、德、意、荷四國共同研製,2000年開始批量生產。為了能在未來嚴酷作戰環境中擔負多種任務,NH一90採用了大量高科技,機身由全複合材料製成,隱身性好,抗衝擊能力較強。旋翼軸使用了鈦材料,並採用了彈性軸承:油箱採用了最先進的自封閉式設計.被擊中後不易起火。該機機體上方裝兩台全新高效渦輪發動機,單台功率到1369千瓦。


海軍型發動機尾噴管噴口向上,可減少紅外輻射特徵。NH一90裝備有一體化的通信與識別管理系統和先進的電子戰設備,可以攜帶空空、空地導彈。海軍型NH一90具有多種海上作戰能力。機上既有聲吶浮標,也有懸掛聲吶.機頭下有一個360度掃瞄的監視雷達。它還可作為反艦導彈超視距攻擊的中繼指揮平台,或者攜帶反艦導彈自行攻擊。在反潛戰中,NH一90可以對潛艇目標監視、分類、識別、跟蹤並用攜帶的魚雷發起攻擊。此外,海軍型NH一90還可以擔負反空戰、垂直補給、搜索與救援、部隊運輸和佈雷任務。該機最大飛行速度310千米/小時.最大航程(標準燃油)為1100千米。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9-30 10:50
結束語

  作為法國、意大利和英國各自的王牌驅逐艦.有著千絲萬屢聯繫的「地平線」與45型,因各國海軍使用思想的不同而各有側重,互有優勢。未來戰場早已不是一種兵器決勝負的時代了,因而孰優孰劣也不能簡單評之。或許朋友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便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9-30 10:52
後記:

200年多前的特拉法爾加大海戰,讓世界記住了英國和法國的海軍。今天,它們再次被人們聚焦的目光推上風口浪尖,不過這次不是殘酷的戰爭,而是讓它們驕傲的新銳戰艦——45型和「地平線」級防空導彈驅逐艦。2006年2月1日,英國皇家海軍最新型的45型驅逐艦首艦「勇敢」號在斯科特斯頓順利下水。而在海峽彼岸的佈雷斯特.法國「地平線」級的首艦「福爾班」號也悄然開始其處女航。

完成艦體建造工作的英國勇敢號戰艦.jpg

法國海軍地平線級護衛艦海試中.jpg

英國45級戰艦首艘勇敢號艦體建成下水.jpg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9-30 10:55
綜集以上航艦所整理出來的數據:

新世代海軍艦艇性能一覽表

作者:toga



地平線級防空巡防艦

使用國家以及數量:法國4艘,義大利6艘。
首艘正式服役時間:2006年



一、船身尺寸:

艦體全長/舷寬:142公尺/20公尺
艦體重量:6700tons左右(預定上限為7000tons)


二、艦體性能:

最高航速:29節(53.7km)。
作戰航程:航速18節時約7000海浬。


三、主要武裝配備:

1.艦砲:奧布菈達76公釐62倍徑快炮*2(法國)/*3(義大利)
系統特色:
使用匿蹤構型砲塔,雷達截面積號稱下降100%,最高射速120發/分以上,增程導引彈藥目前正在研發中。

2.機砲:30公釐黃金期快炮*2
系統特色:
最高射速1000發/分以上,配備可程式化引信精靈彈藥之後,號稱是現行最有效的近程掠海飛彈硬殺反制系統。

3.PAAMS艦載防空飛彈系統8*6VLS
系統特色:
預計配備ASTER-15近程防空/點防禦飛彈16枚,主動雷達尋標器終端導引,最高時速3馬赫,有效射程3~40km,有效射高約10km,彈體最大運動性能約62G,可在12~15km處攔截高機動戰機,7~10km處反制掠海反艦飛彈。ASTER-30中長程區域防空飛彈32枚,主動雷達尋標器終端導引,最高時速4.2馬赫,有效射程3~120km,有效射高約20km,彈體最大運動性能約62G,據稱擁有攔截1000km級彈道飛彈潛力。

4.反艦飛彈:飛魚MM-40 Block II 4連裝發射器*2(法國)/奧圖馬Mk3 4連裝發射器*2(義大利)
系統特色:
飛魚MM-40 Block II 最高時速0.93M,最大射程70km,2010年以後可能換裝為2.2~2.8馬赫級,最大射程150~200km的ANF超音速反艦飛彈;奧圖馬Mk3 的最高時速則約為0.9M,最大射程則為180km以上。

5.進迫系統:SADRAL六連裝發射器*2(法國)
系統特色:
各配備六枚西北風飛彈,最高時速2.2~2.6M,反定翼機有效射程:6km;反直昇機有效射程:4km。

6.324mm 三聯裝輕型魚雷發射器*2
系統特色:
配備Mu-90輕型魚雷,最高時速50節,有效射程約11km,有效攻擊深度:≧900公尺

7.反潛直昇機:NH-90*1(法國)/EH-101*1(義大利)


四、艦載主要電子系統:

1.長程搜索雷達:S-1850,最大偵測距離:400km以上。

2.MFR雷達:EMPAR旋轉被動式相位陣列雷達
A.對空偵測距離:180km(戰機大小目標);40km(飛彈大小目標);23km(低空掠海來襲飛彈)
B.多目標攔截能力:偵測300個空中目標,同時追蹤其中168個,以ASTER防空飛彈同步攻擊其中16~24個。

3.紅外線追蹤系統:YG-105紅外線追蹤儀*2

4.SLAT整合式魚雷反制系統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9-30 10:56
在神盾之上—英國Type 45勇敢級(Daring Class)防空驅逐艦(上)

對皇家海軍而言,2000年是值得紀念的一年,因為歷時近二十年,好事多磨的42級防空驅逐艦取代計畫終告底定,預計總數達12艘之中的首批三艘Type 45勇敢級(Daring Class)防空驅逐艦正式簽約,開始動工興建。

1970年代末期服役、4200噸級的42級防空驅逐艦,是老英當年為求節省經費下的產物,然而由於為求省錢,42級在艦體防護性能、作戰損害管制、區域防空能力以及近迫自衛性能等方面做了很大的犧牲讓步,以致於在1982年福克蘭群島海空戰時,發生了雪菲爾德艦慘遭阿根廷空軍飛魚飛彈擊沈的慘劇;雖然在皆下來的十多年間,老英針對42級的缺失進行多次改良,並在波灣戰爭期間,一艘42級以艦上的海鏢SAM擊落一枚來襲的中共製蠶式反艦飛彈,驗證了這些改良的成果,然而不可否認的是,隨著反艦科技的日新月異,一次只能接戰一個目標,防空飛彈最大發射速率約為30秒兩發的42級無論如何,也不可能自未來超音速掠海飛彈飽和攻擊之下殘存,一艘連自保也尚且不能的區域防空艦,又如何奢談保衛艦隊船團?所以其替換也就勢在必行了。

然而42級的替換案,卻正好應驗了「好事多磨」這句成語:在七0年代末期與八0年代初期,老英先後提出兩個42級的放大改良版計畫—43級與44級,結果卻因經費成本因素而遭取消;既然完全自製不易,老英於是於八0年代中期加入北約九國共同研發的共同型區域防空艦計畫(NFR-90),結果卻因為各國對該艦的性能需求南轅北轍,意見終究無法整合,以致於整個計畫於1989年失敗告終。

心有未甘的老英仍不放棄與他國合作研發下一代防空巡防艦的計畫,因此到了1991年時,英法兩國簽訂了備忘錄,準備共同研發下一代的共用區域防空艦;到了1993年時,義大利也參與該計畫,整個計畫遂更名為「下一代共同巡防艦」(CNGF),又稱做地平線級巡防艦計畫,三國協議在該級艦體上使用共通的雷達電子系統與主要武器系統裝備,至於各國需求數量則分別為英國12艘、義大利4~6艘、法國4艘;至此,42級替換案總算是有了實質進展。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9-30 10:57
然而地平線計畫並非就此一帆風順,首先是工作量分擔的問題,法國預定採購的數量,居三國之末,可是一向高傲自大的老法竟然在計畫一開始,便獅子大開口,要求分擔46%的造艦工作!後來雖然將要求減低至25%左右的工作比重,但還是令老英感到難以接受,整個計畫遂蒙上一層陰影。

皆下來是共同武裝系統問題,除了PAAMS防空飛彈系統外,三國無論是在艦砲(英國:114mm炮、法國:100mm炮、義大利:76mm或127mm炮。)、反艦飛彈(英國:魚叉SSM、法國:MM40飛魚或是ANNG超音速SSM、義大利:奧圖馬二式SSM。)、近迫系統(英國:門將、方陣或海紋系統、法國:SADRAL系統、義大利:76mm超快炮。)乃至輕型魚雷(英國:黃貂魚輕型魚雷、法國與義大利:Mu-90魚雷。)等方面都是截然不同,更別提電子軟殺系統方面的各領風騷了;想要這三國無視忽略本國後勤共通因素,對三國艦上的各式硬/軟殺系統強加整合共通,這無異是件緣木求魚之事。

然而真正導致三國合作計畫破局的,還是英國與法國/義大利對地平線級巡防艦的防空能力要求截然不同所致:對以海軍立國的英國而言,其防空艦所需守護的大小各式航艦戰鬥群/兩棲登陸/輔助作戰/運輸補給船艦數量遠多於法義兩國,然而其新一代的各式非防空作戰艦隻又不似法義兩國的同行,大多配備有ARABEL輕型被動陣列雷達+ASTER-15主動雷達導引艦載近程防空SAM,在戰時有相當的自保能力,可是皇家海軍又經常得與老美海軍分工合作,在全世界的各個高風險海域南征北討,執行各式高危險任務,在這樣的情況下,如老美神盾級般強大的長距離區域防空能力自是老英版防空艦所必須,甚至在必要的情況下,海基高/低層地對地彈道飛彈反制能力也該一應俱全....在這樣的情況下,長程防空攔截性能與價格均屬超級的SAMPSON主動陣列雷達乃必須配備;

可是對法義兩國而言,其防空艦的作戰重點在於安全距離外攔截各式高速來襲掠海反艦/巡航/反輻射飛彈,過於強大的長程區域防空能力乃至地對地彈道飛彈反制能力並非其性能要求重點,所以這兩國所屬意的MFR雷達為整體技術性能不及SAMPSON,但仍十分優異且價格低廉得多的EMPAR被動式電子掃瞄雷達;由於三國對MFR雷達的選擇一直各有堅持,始終無法獲得令大家都滿意的結論,以致於整個計畫的成本耗費與發展時程節節高昇,老英在幾經思量之後,終於在1999年四月決定退出地平線計畫,改以英國航太系統公司所設計研發的45級防空驅逐艦計畫取代,於是乎在經過多年折騰之後,42級防空艦替換案最後還是回到自製的老路;新型自製防空驅逐艦被命名為勇敢級(Daring Class),預定建造12艘,首批三艘於去年正式簽約開工,首號艦命名為勇敢號(HMS Daring),預定於2007年完工下水,二號艦則名為不屈號(HMS Dauntless),預定於2008年完工下水;至於第二批45級則預定於2004年開標。

...........................................................................未完待續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9-30 10:58
雷達名稱:SAMPSON/EMPAR
運作機制:主動陣列/被動陣列
最大偵測距離:400km/250km



偵測能力:

SAMPSON:號稱可在105km距離左右發現雷達截面積0.008m2的空中目標。

EMPAR:180km(戰機大小目標);40km(飛彈大小目標);23km(低空掠海來襲飛彈,雷達截面積約0.1m2左右。)


防空攔截能力:

SAMPSON:
同時偵測500~1000個目標,可指揮導引24枚防空飛彈對其中最具威脅的12個進行攔截。

EMPAR:
偵測300個空中目標,同時追蹤其中168個,以ASTER防空飛彈同步攻擊其中16~24個。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9-30 10:59
在神盾之上—英國Type 45勇敢級(Daring Class)防空驅逐艦(中)

第一批次的45級─半調子,但實力與潛力已十分驚人

一、性能諸元:

艦體全長/舷寬:148.4公尺/19.9公尺
船體最大排水重量:7200 tons

推進系統:WR-21 advanced cycle gas turbine+電力驅動動力系統
最高時速:29節(53.7公里/小時)
作戰航程:>7000海里,船速18節時
獨立作戰任務執行天數:45天


3D空中/平面長程監視雷達:S-1850M三維長程搜索雷達(有效搜索距離>400公里)

多功能射控/監視防空雷達:SAMPSON雙面旋轉式主動陣列雷達

ECM/ECCM系統:應包含海鴉式主動電子干擾系統在內,但目前其詳細情形仍不清楚。
(海鴉式電子反制系統是目前西方同類系統中性能最強者,據說能有效干擾反制俄製日炙超音速反艦飛彈上的逆合成孔徑雷達尋標器。)

艦載聲納系統:型號不詳,但為一自衛用中頻聲納系統

魚雷反制系統:美英聯合研發,SSTD整合式魚雷反制系統
(和配備於法義兩國地平線級巡防艦上,僅具備噪音誘餌“軟殺”反制的SLAT整合式魚雷反制系統不同,本系統據稱還具備有以艦載輕型魚雷攔截敵方來襲重型魚雷之“硬殺”能力,不過造價與複雜度也理所當然高得多)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9-30 11:00
武器數據:

中口徑艦砲:114mm炮(砲塔外型更改為匿蹤構型)*1

自衛機炮:30mm炮*2

防空飛彈:PAAMS區域防空飛彈系統8*6 VLS
(ASTER-15近程/點防禦防空飛彈*16,ASTER-30中長程區域防空飛彈*32)

反艦飛彈:四聯裝魚叉反艦飛彈*2

近迫系統:不詳,有可能不會裝備。
(候選者:改良型方陣快炮或海紋二十四聯裝極短程防空飛彈發射系統*2)

輕型魚雷:黃貂魚輕型反潛魚雷
(發射器隱藏於艦體內以增加艦體匿蹤性能,型號不詳)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9-30 11:00
艦載反潛直升機:EH-101*1


二、技術特點評述:

身為新一代的區域防空艦,Type 45勇敢級防空驅逐艦大量採用了最尖端的船艦科技與設計理念,其整體防空性能不僅遠超過其前任42級防空巡防艦,在對抗超音速掠海/巡航飛彈飽和攻擊能力方面甚至較現役的神盾艦還猶有過之;茲將其值得一提的技術特點簡單介紹如下:

1. SAMPSON雙面旋轉式主動陣列雷達+PAAMS區域防空飛彈系統:

其詳細性能諸元已於在下另一專欄有所介紹,在此便不再予以贅述;就整體性能而言,和現役最強的神盾級被動式相位陣列雷達雷達相較,SAMPSON主動陣列雷達無論在偵測距離、多目標追蹤攔截性能、匿蹤目標偵測能力乃至彈道飛彈追蹤等方面都要更勝一籌;除此之外,由於SAMPSON雷達身為主動陣列雷達系統,因此當遭遇敵方強大的電子干擾時,其可在天線陣列的部份區域形成“盲區”以徹底隔絕干擾,並同時維持雷達之偵搜功能,電子反反制能力亦可說是無與倫比;由於其整體性能是如此先進強大,老美德州儀器公司已經和英國航太公司簽約合作,研究將SAMPSON雷達系統進一步提升改良之後,納入NMD/TMD一環的可行性。至於在PAAMS區域防空飛彈系統方面,其在對抗超音速掠海/巡航飛彈飽和攻擊能力方面要遠勝於老美現今的標準一、二型區域防空飛彈系統,由於其兼具優異的中長程區域防空以及點防禦性能,老英甚至考慮取消Type 45艦上的近迫系統以資節省經費。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9-30 11:01
2. 寬闊的艦體空間+高度自動化設計:

總重高達7200 tons的勇敢級,是老英皇家海軍有史以來,大小噸位最為巨大的驅逐艦;而這樣的一艘巨艦,卻只需190人便能充分掌握操控(在執行特殊任務如兩棲作戰或救災工作時,於必要情況下船員數目可擴充至235人。),和日本海軍的同級艦:7200噸級的金剛級神盾驅逐艦(標準船員編制:303人)相較之下,可見勇敢級的自動化程度之高。船大人少,不只令每位船員都有寬廣舒適的生活起居空間,也同時令勇敢級防空驅逐艦有充分的空間餘裕可供未來的各式電子/武器系統升級與加改裝之用,且無須進行重大結構修改或是犧牲船員生活起居空間。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9-30 11:01
3. 走在時代尖端的作戰/指揮/通訊/導航系統:
有關45級的作戰/指揮/通訊/導航系統部份,由於老英於上個月(2001年三月)才剛宣佈得標廠商,因此其詳細情形目前無法評論;然而根據目前已知的資訊顯示,這些系統都是走在時代尖端的一時之選:

a. 整合式作戰指揮系統,將艦上的各式感測器與武器系統功能整合為一體,以將其性能發揮至極限。

b. 高功能/彈性分散式作戰電腦網路系統(原理同我國的武進三號),戰時存活率高。

c. 功能齊全且數量充分的Data Links,在戰時可和友艦緊密聯繫、共享戰術情報資料,甚至可將全盤指揮導控友艦發射的防空飛彈,進一步強化艦隊船團的區域防空能力。

d. 艦上硬軟體設備大量採用commercial off the shelf (C O T S)組件,除了節省經費開支外,還可隨著電子科技的進步而隨時更換艦上的軟硬體系統,與時並進。

4. WR-21 advanced cycle gas turbine+電力驅動動力系統:
這是一種劃時代的船艦推進系統,和現今西方世界最通行的艦載推進系統─LM2500燃氣渦輪發動機相較,WR-21在減少環境污染、燃料節省、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的表現上都要更上一層樓;此外由於勇敢級防空驅逐艦採用電力驅動,省略了傳統船艦系統推進所必需的齒輪箱與驅動軸,因此不僅減少許多輸出功率耗損,同時也減少船體內部空間佔用,更使本艦的機械噪音大幅下降,在航程提升、艦內系統配置、反潛做戰時的匿蹤性能等方面可謂是好處多多。

.............未完待續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9-30 11:03
在神盾之上—英國Type 45勇敢級(Daring Class)防空驅逐艦(下)
第一批次的45級─半調子,但實力與潛力已十分驚人

三、第一批次勇敢級防空驅逐艦的性能缺憾:

依照外電消息,首批的三艘的勇敢級防空驅逐艦總價約十億英鎊左右,換算成美金的話,單艘造價約為六至七億美金左右;和台版神盾級驅逐艦預估的10~12億美金單價相較,第一批次的勇敢級可說是十分“價廉物美”的選擇;然而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一艘價格顯著比神盾級驅逐艦為低,卻又能在艦載區域防空系統、推進裝置、自動化科技等多方面凌駕其上的新世代防空驅逐艦,自然得在區域防空任務以外的性能表現有所妥協取捨;就目前而言,第一批次勇敢級主要缺憾如下:

1. 欠缺良好的反潛偵搜能力:
為了節約開支,英國國防部一開始甚至不打算在勇敢級上加裝聲納系統;最後雖然仍決定為其裝置聲納,但是僅是供自衛使用的中頻聲納系統,而且還很有可能是自42級舊艦上拆除下來者;然而在現代的海戰中,來自敵方潛艇的攻擊被公認為是水面艦艇最重大且最困難的挑戰,其對水面艦艇的威脅性,甚至比超音速反艦飛彈飽和攻擊還大得多,因此個人以為,45級防空驅逐艦為了節省經費而犧牲反潛作戰性能,實在是有些本末導致的做法(其在老美的同行:勃克級神盾驅逐艦雖以防空作戰為主要任務,旦仍然配備了老美海軍現役最先進的主/被動搜索聲納系統。);更何況在戰時,防空能力固若金湯的勇敢級勢必成為敵方攻擊潛艇的首要攻擊目標之一....….42級防空巡防艦在福克蘭海戰的教訓,讓世人認清了掠海反艦飛彈的威力與價值,希望45級防空驅逐艦在未來可也別成為讓世人認清攻擊潛艇的威力與價值的活教材才好。

2. 欠缺陸攻戰術打擊能力:
強化海軍陸攻打擊能力,已經成為皇家海軍對未來遠洋海軍發展的共識,因此其其下的核子動力攻擊潛艇已經陸續完成美製第三批次型戰斧巡航飛彈的加裝工作;至於其主力水面作戰艦艇部份,未來也預定陸續加裝垂直發射型戰斧巡航飛彈與155mm大口徑艦砲,以大幅強化皇家海軍的長程傳統岸轟/遠攻打擊能力;然而對於2010年之前服役的勇敢級第一批次而言,這兩項裝備均暫時無從獲得:PAAMS防空系統雖然極其優異,但是其垂直發射系統─Sylver截至目前為止仍只能使用ASTER-15/30型兩款防空飛彈,缺乏如美製Mk-41垂直發射系統般的可攜行多種用途不同飛彈之多用途能力;至於155mm艦砲則仍在研究發展中,預定在2010年之後方能正式投產服役。

3. 防空火力攜行量略嫌單薄:
重量高達7200噸級的勇敢級,雖然有著性能極其優異的PAAMS區域防空飛彈系統,但是防空飛彈攜行量僅區區的48枚,較我方4000噸級的成功級巡防艦(40枚)高明不了多少,和日本大小重量約略同級的金剛級神盾驅逐艦(90枚)更是差異顯著;對於勇敢級這般的巨艦而言,配備僅相當於今日四、五千噸級巡防艦的防空火力攜行量實在也太大材小用了些,對其遠洋持續區域防空作戰能力的影響,更是不言可喻。

4.(可能)欠缺近迫防禦系統:
由於PAAMS不僅是性能極優的區域防空系統,更是當今世上數一數二的近戰點防禦系統,因此老英為求節省經費起見,有可能不在勇敢級上安裝近迫防禦系統,而將硬殺反制反艦飛彈的重責大任,全面交由PAAMS擔綱。PAAMS是否性能真的優異到足以使近迫系統全然無用武之地,目前尚不得而知,不過這種將全艦存亡希望寄託在一種系統上的做法,無論如何不能不說是太大膽冒險了些。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9-30 11:04
第二批次艦之後─真正的駕乎神盾之上

由上可知,第一批次型勇敢級防空驅逐艦之主要缺憾有二:
1. 欠缺相稱的反潛偵搜性能。
2. 整體作戰火力略嫌單薄,防空火力過於仰賴PAAMS。

然而正如先前所述,船體空間大且所需船員少的45級有極其充裕的空間可供加改裝其他電子裝備與武器系統之用,因此在第二批次艦之後,上述的缺憾當可一一彌補改正,使勇敢級成為一種真正足以駕乎神盾之上的全能艦種;以下是個人對第二批次型以後的勇敢級之可能構型的猜測:

滿載排水量:7500 tons左右

最高航速、航程大體維持不變

主要修正/改裝項目:

1. 以155mm大口徑艦砲取代皇家海軍現役的標準配備─114mm中口徑艦砲,在使用增程導引砲彈之後,該新式艦砲將具有精確打擊75英里(約120km左右)以外地面目標的能力。

2. 額外加裝32管乃至48管的Mk-41垂直發射器─對勇敢級而言,應有足夠的空間容納此一升級。在完成此一改裝,並與原有的四十八枚PAAMS防空飛彈系統之後,勇敢級將可成為貨真價實的全能艦種:

32管VLS:
八具攜帶戰斧巡航飛彈,十六具攜帶SM-2 ER Block IV/SM-3海基低層/高層大氣TMD截殺載具,八具攜帶四合一型ESSM近程防空/點防禦飛彈。

48管VLS:
十六具攜帶戰斧巡航飛彈,二十四具攜帶SM-2 ER Block IV/SM-3海基低層/高層大氣TMD截殺載具,八具攜帶四合一型ESSM近程防空/點防禦飛彈。

3. 在必要的情況下,加裝兩具近迫防禦系統:
候選者可以是改良型方陣快炮,或是二十四聯裝海紋飛彈系統(配備二十四枚雷射導引三彈頭式星紋極短程防空飛彈,最高射速高達4.2馬赫,有效射程5公里以上。);到了2015~2020年間左右時,直接導能武器或是電磁炮或可為另一誘人之選。

4. 在必要情況之下提升艦載反潛聲納性能:
例如加裝預定應用於Type 23鐵公爵級反潛巡防艦中期性能提升計畫上的2087型聲納系統(兼具主被動聲納系統偵搜功能,並且具有可變深度功能,因此無論是近海還是遠洋反潛均能勝任愉快;其號稱可在高度複雜的戰場環境下,於遠距離外偵測標定現今最新服役/研發中的極靜音攻擊潛艇。


以上的第二批次勇敢級改裝案,只是在下個人的見解猜測,至於未來第二批次的勇敢級(預定2004年以後才能開標定案)真實形貌裝備為何,端視老英皇家海軍的需求與經費充裕度而定,未必真如在下先前所述;在下所要強調的,是勇敢級那足以駕乎神盾級之上的無窮潛力,足以在至少2020年代,老美神盾級後繼者:CG-21防空巡洋艦正式成軍服役來臨之前,成為縱橫四海,不辱其名的世上最強水面防空艦。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9-30 11:05
小補充:
1.2087型聲納系統預定自2006年以後陸續改裝於Type 23鐵公爵級反潛巡防艦上,目前皇家海軍並無將其安裝在Type 45勇敢級防空驅逐艦上的打算。


2.一些主力水面艦艇滿載排水量/所需人力資源比較:

勇敢級防空驅逐艦(英):7200噸級,190人,必要情況下船員可擴充至235人

42級防空巡防艦 Batch 3(英):4775噸級,301人

22級通用巡防艦 Batch 3(英):4700噸級,290人

23級反潛巡防艦(英):4200噸級,169人,最大可擴充至185人

提康特洛加級神盾巡洋艦(美):9957噸級,387人

勃克級神盾驅逐艦 Batch IIA(美):9217噸級,380人

紀德級防空驅逐艦(美):9784噸級,338人

史普倫斯級反潛驅逐艦(美):9100~9900噸級,390人

派里級通用巡防艦(美):4100噸級,214人

金剛級神盾驅逐艦(日):7200噸級,303人

地平線級防空巡防艦(法):6700噸級,約200人左右

喬治萊格級反潛驅逐艦(法):4350噸級,216~235人

卡薩德級防空驅逐艦(法):4500噸級,251人

拉法葉級通用巡防艦(法):3286噸級,156人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9-30 11:06
德、荷、西三國新世代防空巡防艦簡介─德國篇

以下是德、荷、西三國新一代防空巡防艦的性能諸元,和英、法、義三國不同,德荷西三國在合作尋求下一代防空艦時並未勉強三國相互妥協,屈就於一共同艦型中,而只是將大家都可接受的系統互通有無(例如德國與荷蘭共同使用SMART-L三維長程搜索雷達以及APAR主動陣列多功能雷達,三國均使用美製Mk-41VLS+SM-2防空飛彈,德國與西班牙均使用LM2500燃氣渦輪引擎。),至於各國各有堅持的部份則任憑己意

(例如西班牙使用美製三維長程搜索雷達與SPY-1D迷你神盾系統,荷蘭採用WR-21循環式燃氣渦輪引擎,各國的船體載台均是自行設計建造。)

也因此這三國的下一代防空艦計畫不似英法義三國般鬧個滿城風雨,最後還分道揚鑣,且能較英法義三國的下一代防空艦提早多年服役。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9-30 11:07
德國:F-124 “Sachsen防空巡防艦

滿載排水重量:5960噸

艦全長/舷寬: 143公尺/17.2公尺

推進系統:
1. 雙軸,兩具巡弋用柴油動力引擎,輸出最大總功率19848匹馬力 。
2. 一具LM2500 燃氣渦輪引擎,最大輸出功率32500匹馬力。

最高時速:29節


船員編制:225 + 14 flag

航空編制:直升機庫/停機坪,兩架Lynx/NH-90反潛直升機


雷達系統:
1. SMART-L 三維F band長程搜索雷達(有效探測距離:≧400km)
P.S.:英國勇敢級防空驅逐艦上的S1850M三維長程搜索雷達為其改良姊妹品。

2. APAR 多功能主動陣列防空雷達
有效探測距離:150km(對空搜索);75km(海平面搜索)
同時追蹤能力:250個目標
同步攻擊能力:導引飛彈同步攻擊16個空中目標


導航系統:2 Redpath,I-Band


火控系統:2具Signaal STIR-180飛彈追蹤裝置;Signaal MWCS system with two optical sights。


戰鬥資料管理系統:
17部多功能處理器,2具大型戰術呈現螢幕,12具 bus interface units,COSMOS monitor,冗餘式databus和分散式處理系統架構。


艦載聲納系統:STN Atlas Elektronik DSQS 21B hull mounted


電戰反制系統:
1. DASA FL 1800 SII intercept/jammer
2. 誘餌系統:6具Loral Hycor SRBOC 6 barrelled Mk 36


艦載武裝:
1. 防空飛彈:Mk-41垂直發射器 8*4 VLS
(24枚SM-2MR Block III中長程區域防空飛彈, 32枚四合一ESSM近程/點防禦防空飛彈。)

2. 反艦飛彈:四聯裝魚叉反艦飛彈*2

3. 近迫系統:海公羊Mk-49 21聯裝發射器*2

4. 艦炮系統:
a. 1 x 76mm/62 cal OTO Melara Mk 75 DP
b. 2 x 20mm/65 cal Mark 20 Rh202 Rheinmetal

5. 魚雷發射器:Mk 32 Mod 9三聯裝324mm輕型魚雷發射器*2
(Mk 46/DM.4 輕型反潛魚雷)


預定成軍服役時間:

編號/船艦名稱/船艦興建造船廠商/預定成軍時間/
F.219/Sachsen/Blohme and Voss GmbH/2002年
F.220/Hamburg/Blohme and Voss GmbH/2004年
F.221/Hessen/Blohme and Voss GmbH/2005年
F.222/Thuringen/Blohme and Voss GmbH/2006年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9-30 11:09
德、荷、西三國新世代防空巡防艦簡介─荷蘭篇

荷蘭:De Zeven Provincien 級指揮/防空驅逐艦


滿載排水重量:6044噸

艦全長/舷寬/舷高:144.2公尺/17.2公尺/5.2公尺


推進系統:
1. 雙軸,兩具巡弋用柴油動力引擎。
2. 兩具WR-21循環式燃氣渦輪引擎。

最高時速:28~30節


船員編制:200名

航空編制:直升機庫/停機坪,兩架Lynx反潛直升機


雷達系統:
1. SMART-L 三維F band長程搜索雷達(有效探測距離:≧400km)
P.S.:英國勇敢級防空驅逐艦上的S1850M三維長程搜索雷達為其改良姊妹品。

2. APAR 多功能主動陣列防空雷達
有效探測距離:150km(對空搜索);75km(海平面搜索)
同時追蹤能力:250個目標
同步攻擊能力:導引飛彈同步攻擊16個空中目標


艦載聲納系統:Atlas-Werke hull mounted


艦載武裝:
1. 防空飛彈:
a. Mk-41垂直發射器 8*4 VLS(32枚SM-2MR Block III中長程區域防空飛彈。)
b. Mk-48垂直發射器 8*1 VLS (32枚四合一ESSM近程/點防禦防空飛彈。)

2. 反艦飛彈:四聯裝魚叉反艦飛彈*2

3. 近迫系統:30mm門將快炮*2

4. 艦炮系統:
a. 1 x 3"/62 cal OTO Melara Mk 100
b. 2 x 20mm Oerlikon

5. 魚雷發射器:內藏式Mk 32 Mod 9二聯裝324mm輕型魚雷發射器*2(Mk-46 Mod 5輕型反潛魚雷)


成軍服役時間:

編號/船艦名稱/預定下水成軍時間
F802/De Zeven Provincien/2002年
F803/Trom.............../2003年
F804/De Ruyter........../2004年
F805/Evertsen.........../2005年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9-30 11:10
德、荷、西三國新世代防空巡防艦簡介─西班牙篇

西班牙:F-100 “Alvaro de Bazan”級防空巡防艦


滿載排水重量:5802噸

艦全長/舷寬:146.7公尺/17.5公尺


推進系統:
1. 雙軸,兩具巡弋用Bazan/MTU柴油動力引擎。
2. 兩具LM2500燃氣渦輪引擎,最大輸出功率:47494匹馬力

最高時速:29節


船員編制:229 +16 flag + 5 transients

航空編制:直升機庫/停機坪,RAST,一架SH-60B BLOCK I/II反潛直升機


雷達系統:

1. Northrop Grumman Norden Systems TRS三維長程搜索雷達。

2. SPY-1D G/H Band固定式被動陣列雷達 (有效偵測距離≧150km)

3. Northrop Grumman Norden Systems AN/SPS-67平面搜索雷達


導航系統:NAVSSI/WSN-7 navigation system


火控系統:

1. DORNA radar/electro-optic fire control system from FABA for 76mm快炮

2. DLT 309 for ASW

3. 兩具MK 99 w/SPG 62 radars foir missiles control


電戰反制系統:

1. ESM:Indra Group Aldebaran

2. ECM:Mk 9000

3. 誘餌系統:SLQ-25A Nixie,兩具SRBOC,拖曳式魚雷誘餌。


艦載聲納系統:

1. Inisel-Raytheon DE1160 LF active and passive sonar

2. Gould SQR-19A towed array


艦載武裝:

1. 防空/反艦飛彈:Mk-41垂直發射器 8*6 VLS
a. 32枚SM-2MR Block IIA中長程區域防空飛彈。
b. 32枚四合一ESSM近程/點防禦防空飛彈。
c. 8枚Block IC魚叉反艦飛彈

2. 近迫系統:1 x Bazan Meroka 2B 12-barrelled 20mm/120 cal

3. 艦炮系統:
a. 1 x Bazan/OTO Melara 76mm/54 cal Mk 45 Compact DP
b. 2 x 20mm Oerlikon

4. 魚雷發射器:內藏式Mk 32 Mod 9二聯裝324mm輕型魚雷發射器*2
(Mk 46 Mod 5 輕型反潛魚雷)


成軍服役時間:

編號/船艦名稱/造船廠/預定成軍時間
F101/Alvaro de Bazan/Ferrol/2002年
F102/Roger de Lauria/Ferrol/2003年
F103/Blaz de Lezo.../Ferrol/2005年
F104/Mendez Nfez..../Ferrol/2006年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9-30 11:11
歐洲新世代防空驅逐/巡防艦性能諸元總整理(排版後):
艦艇名稱:Type45/地平線/地平線/F-124/LCF/F-100
使用國家:不列顛/法蘭西/義大利/德意志/尼德蘭/西班牙
首艘成軍:2007年/2006年/2006年/2002年/2002年/2002年
預定數量:十二艘/2至4艘/4至6艘/≧四艘/≧四艘/≧四艘
人員編制:≧190人/≒200/≒200/225+14/≒200/229+16

船艦尺寸大小:
艦艇名稱:Type45/地平線/地平線/F-124/LCF/F-100
使用國家:不列顛/法蘭西/義大利/德意志/尼德蘭/西班牙
船艦全長:148.4m/142.0m/142.0m/143.0m/144.2m/146.7m
船艦舷寬:19.90m/20.00m/20.00m/17.20m/17.20m/17.50m
滿載噸位:7200噸/≧6700/≧6700/5960噸/6044噸/5802噸


船艦運動性能:
艦艇名稱:Type45/地平線/地平線/F-124/LCF/F-100
使用國家:不列顛/法蘭西/義大利/德意志/尼德蘭/西班牙
艦用主機:WR21/LM2500/同左方/同左方/WR21/LM2500
最高時速:29海浬/29海浬/29海浬/29海浬/28~30/29海浬
18節航程:≧7000/7000NM/7000/4000NM/≧4500/4500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9-30 11:11
船艦主要雷達:

1.三維長程搜索雷達:
艦艇名稱:Type45/地平線/地平線/F-124/LCF/F-100
使用國家:不列顛/法蘭西/義大利/德意志/尼德蘭/西班牙
雷達名稱:S1850M/同左方/同左方/SMARTL/同左/TSR
偵測距離:≧400km/同左方/同左方/同左方/同左方/同左

2.多功能相位陣列防空雷達:
艦艇名稱:Type45/地平線/地平線/F-124/LCF/F-100
使用國家:不列顛/法蘭西/義大利/德意志/尼德蘭/西班牙
雷達名稱:SAMPSON/EMPAR/同左/APAR/同左/SPY1D
陣列形式:主動式/被動式/被動式/主動式/主動式/被動式
偵測距離:≧400km/180km/同左方/≒150/同左方/≧150
同步追蹤:500~1000/300個/同左方/250個/同左方/≒300
同步攻擊:12~16個/≒12個/≒12個/≒16個/≒16個/不詳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9-30 11:12
船艦主要武裝:

艦艇名稱:Type45/地平線/地平線/F-124/LCF/F-100
使用國家:不列顛/法蘭西/義大利/德意志/尼德蘭/西班牙
主力艦砲:4.5吋砲*1/3吋*2/3吋*3/3吋*1/同左方/同左方
自衛機砲:30mm*2/同左方/同左/20mm*2/同左方/同左方
近迫系統:不詳/SADRAL*2/無/RAM*2/門將*2/梅洛卡*1

艦艇名稱:Type45/地平線/地平線/F-124/LCF/F-100
使用國家:不列顛/法蘭西/義大利/德意志/尼德蘭/西班牙
區域防空:紫菀30*32/同左/同左/SM2*24/SM2*32/同左
近程防空:紫菀15*16/同左/同左/ESSM*32/同左方/同左
反艦飛彈:魚叉*8/飛魚*8/奧圖馬*8/魚叉*8/同左方/同左

艦艇名稱:Type45/地平線/地平線/F-124/LCF/F-100
使用國家:不列顛/法蘭西/義大利/德意志/尼德蘭/西班牙
魚雷發射器:STWS*4/同左/同左/MK32*6/MK32*4/同左
反潛Helo:EH101*1/NHI*1/EH101*1/NHI*2/山貓*2/SH60*1
使用魚雷:Stingray/Mu-90/同左方/DM.4/Mk46-5/同左方




全文完。




歡迎光臨 鐵之狂傲 (https://gamez.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