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標題: 古時候的考試卷 [列印本頁]

作者: 火爆無敵王    時間: 07-10-26 18:34
標題: 古時候的考試卷
清代鄉會試共分三場,每場一天,每場科目時有更迭

乾隆五十二年(1787)規定:第一場試四書文三篇、五言八韻詩一首
  第二場試五經文五篇,第三場試經史時務策五道 此後遂成永制 

         
本圖片高112.5,廣84. 2公分  為乾隆十二年(1747)丁卯科順天鄉試第三場題目

試試卷

清代鄉會試士子均以墨筆答卷,故鄉會試答卷又稱墨卷

墨卷卷面正中寫明場次,左右兩邊由士子親筆填寫姓名、籍貫、某科某省鄉試舉人,試卷附起草紙

交卷後,蓋彌封官關防,卷背蓋印卷官關防

本圖片高37.5公分,廣491.5公分,為康熙二十四年(1685)乙丑科會試第一場金居敬(第三十一名)之試卷。



殿試試卷

殿試試卷格式,第一開前半頁寫履歷三代,素開二頁,後九開畫直行備寫策文

交卷後,加彌封官關防,卷背蓋印卷官大木記戳

本圖片高48.5公分,廣321公分,為乾隆三十四年(1769)己丑科應殿試舉人陳本忠(第三甲第三十名)之試卷。



參考自台灣論壇

[ 本文最後由 火爆無敵王 於 07-10-26 10:38 AM 編輯 ]

考卷1.jpg

考卷2.jpg

考卷3.jpg


作者: bluecas1    時間: 07-10-26 18:45
以前的人寫字像電腦打完印出來似的,現在的人寫字像剛喝醉酒後趕工出來似的,最大的不同的是,像電腦打的字是用毛筆,趕工出來的字是用原子筆!

降低的是水準,還是認知?
作者: HOLMESLEE    時間: 07-10-26 19:01
標題: 回覆 #2 bluecas1 的文章
說到這,順便一提
中國人在宋代就已經開始有專印參考書的書商了
作者: 火爆無敵王    時間: 07-10-26 19:50
有聽過

也有查閱相關書籍

沒有記錯的話

應該是  畢昇  這個人

對這行的貢獻很大
作者: HOLMESLEE    時間: 07-10-27 03:49
標題: 回覆 #4 火爆無敵王 的文章
不過中國還是以雕版印刷為主
活字印刷在中國並沒有被應用到商業上,這點在歐洲的谷騰堡的活字印刷就比較成功
作者: HOLMESLEE    時間: 07-10-27 04:01
標題: 回覆 #5 HOLMESLEE 的文章
明代還有所謂的「十八坊」,他們就是專門出版八股考試參考書的18間出版社
感覺有點像我們的南一、翰林、龍騰...之類的

[ 本文最後由 HOLMESLEE 於 07-10-27 04:03 PM 編輯 ]
作者: 火爆無敵王    時間: 07-10-27 07:49
原文由HOLMESLEE 於 07-10-26 08:01 PM 發表
明代還有所謂的「十八坊」,他們就是專門出版八股考試參考書的18間出版社
感覺有點像我們的南一、翰林、龍騰...之類的


意思是

十八坊就是當時的教科書局嗎?
作者: HOLMESLEE    時間: 07-10-27 15:42
原文由火爆無敵王 於 07-10-27 07:49 AM 發表


意思是

十八坊就是當時的教科書局嗎?

意思是18間(參考書)書局
作者: CSJH軍師    時間: 07-10-27 15:50
原文由 bluecas1 於 07-10-26 18:45 發表
以前的人寫字像電腦打完印出來似的,現在的人寫字像剛喝醉酒後趕工出來似的,最大的不同的是,像電腦打的字是用毛筆,趕工出來的字是用原子筆!

降低的是水準,還是認知? ...


應該都是
但也許不是..而是單純的態度

看來我真心寫字會被以為是古文(?


原文由 HOLMESLEE 於 07-10-27 04:01 發表
明代還有所謂的「十八坊」,他們就是專門出版八股考試參考書的18間出版社
感覺有點像我們的南一、翰林、龍騰...之類的


那麼當初目的為何?
和台灣的"多本"制度有何差異?
而這個措施最後結局如何?
作者: HOLMESLEE    時間: 07-10-27 15:58
原文由CSJH軍師 於 07-10-27 03:50 PM 發表
那麼當初目的為何?
和台灣的"多本"制度有何差異?
而這個措施最後結局如何?

這與台灣的多本制完全不同
因明代的參考書出版商只是單純的商業活動,並非國家的教育政策,明代的考試是以四書為主,也就是四書是教科書
就以龍騰為例,他們有出教科書和參考書,但前者是教育體系的一環,而後者不過是教育體系衍生出的商業活動,兩者雖然相近,但卻不一樣
作者: 火爆無敵王    時間: 07-10-27 16:26
標題: 回覆 #10 HOLMESLEE 的文章
那個時候

不是四書五經並讀嗎?
作者: HOLMESLEE    時間: 07-10-27 16:30
標題: 回覆 #11 火爆無敵王 的文章
從元代後,五經在國家考試的地位就為四書所取代了

中國人的壞習慣:有考的才讀...
作者: 火爆無敵王    時間: 07-10-27 16:56
原文由HOLMESLEE 於 07-10-27 08:30 AM 發表
從元代後,五經在國家考試的地位就為四書所取代了

中國人的壞習慣:有考的才讀...


現在整個中國裡面

會四書五經的應該不會超過2萬人
作者: HOLMESLEE    時間: 07-10-27 16:58
原文由火爆無敵王 於 07-10-27 04:56 PM 發表


現在整個中國裡面

會四書五經的應該不會超過2萬人

其實在漢代,要通五經的也不容易
能通一經就已經能當官了...
而且許多經學大族(世族),也大多通一經而已
作者: 火爆無敵王    時間: 07-10-27 17:59
原文由HOLMESLEE 於 07-10-27 08:58 AM 發表

其實在漢代,要通五經的也不容易
能通一經就已經能當官了...
而且許多經學大族(世族),也大多通一經而已


那有人  真正的通五經嗎?

照這樣推斷

應該沒有人能夠突破
作者: HOLMESLEE    時間: 07-10-27 18:24
原文由火爆無敵王 於 07-10-27 05:59 PM 發表


那有人  真正的通五經嗎?

照這樣推斷

應該沒有人能夠突破

幾乎沒有
能通三經的就已經是大儒了
而且五經又各有流派(其中有今文經、古文經之別,又有註解流派之別)
以《春秋》為例,《左傳》、《公羊》、《穀梁》三家又有不同(這還不包括其他名氣較小的幾家了
作者: 火爆無敵王    時間: 07-10-27 20:54
原文由HOLMESLEE 於 07-10-27 10:24 AM 發表

幾乎沒有
能通三經的就已經是大儒了
而且五經又各有流派(其中有今文經、古文經之別,又有註解流派之別)
以《春秋》為例,《左傳》、《公羊》、《穀梁》三家又有不同(這還不包括其他名氣較小的幾家了 ...


那五經真的是中國人所創的嗎?

作者的智慧沒人能比了吧?
作者: HOLMESLEE    時間: 07-10-27 20:57
標題: 回覆 #17 火爆無敵王 的文章
其實五經不難,難的是其言簡意賅而衍生的多種解釋
像《尚書》、《春秋》就只是史書而已,但其政治詮釋或字義解釋就十分多樣啊

[ 本文最後由 HOLMESLEE 於 07-10-27 08:59 PM 編輯 ]
作者: 火爆無敵王    時間: 07-10-27 21:05
標題: 回覆 #18 HOLMESLEE 的文章
那歷史上有記載嗎?

五經的作者是誰?
作者: HOLMESLEE    時間: 07-10-27 21:12
標題: 回覆 #19 火爆無敵王 的文章
沒有,其實這些幾乎都是非一時一地的作品
像:
《詩經》是周以前的民歌
《書經》是周以前的政府文告(當然有些是後世偽作的)
《易經》是周以前的卜辭
《禮經》是周代的禮儀制度(但有部分只是一種理想,而非事實)
《樂經》亡佚
《春秋》是魯國的史書(其他各國也有史書,但大多亡佚,不過也有些後來被挖出來的,如晉-魏的《竹書紀年》)

這些經書並沒有特定的人去寫成,但有一共同的特別是,經過諸子整理過,其中最出名的整理者是孔丘。
作者: 火爆無敵王    時間: 07-10-27 21:23
標題: 回覆 #20 HOLMESLEE 的文章
也就是說

是由一些書

然後

零零落落的收集而成的嗎?
作者: HOLMESLEE    時間: 07-10-27 21:30
標題: 回覆 #21 火爆無敵王 的文章
也不完全,他們未必是零散的書被編在一起,而是一些不斷被增補的書籍
像《春秋》是由魯國歷代史官寫成的,現在所見的版本據信是孔丘在編訂過的
《詩經》、《樂經》則是被周代政府搜集的民歌組成的

[ 本文最後由 HOLMESLEE 於 07-10-27 09:31 PM 編輯 ]
作者: 紅 蓮    時間: 07-10-27 21:38
提示: 作者被封鎖或刪除 內容自動遮蔽
作者: 火爆無敵王    時間: 07-10-27 21:39
標題: 回覆 #22 HOLMESLEE 的文章.紅蓮的文章
原來如此

不過總是有被人編輯過吧?

----------------------------------

厄....

我不知道我犯了什麼錯

不過請你不要謾罵
作者: HOLMESLEE    時間: 07-10-27 21:43
標題: 回覆 #24 火爆無敵王 的文章
我想他可能是講那圖中的題目吧

如果您覺得不快,那我想可能我必須請紅蓮 兄給您個解釋
作者: 火爆無敵王    時間: 07-10-27 21:45
標題: 回覆 #25 HOLMESLEE 的文章
我並沒有這個意思啦(羞

因為這種字眼在人文版也很常見(我並不是在批評阿~
作者: 紅 蓮    時間: 07-10-27 23:35
提示: 作者被封鎖或刪除 內容自動遮蔽
作者: 火爆無敵王    時間: 07-10-28 08:16
標題: 回覆 #27 紅 蓮 的文章
畢竟以前的題目都是以詩文為主

現代人早已失去施文的素質

幾乎沒人能理解了...
作者: 紅 蓮    時間: 07-10-28 09:44
提示: 作者被封鎖或刪除 內容自動遮蔽
作者: 火爆無敵王    時間: 07-10-28 09:47
標題: 回覆 #29 紅 蓮 的文章
日本本土裡面

應該也有類似像

四書五經之類的書籍吧?
作者: 直落不蘭雅    時間: 07-10-28 10:06
想一想之後還真是恐怖阿...
連續兩千年 從東周一直到滿清使用同一套教材 一輩子念四書五經就好了
但是至少不考英文...  數學也沒有現在複雜 當然更沒有理化了

古代人和現代人的認知和思想實在差很多阿.....
作者: 火爆無敵王    時間: 07-10-28 10:09
標題: 回覆 #31 直落不蘭雅 的文章
可以用這麼久

就是因為幾乎沒人能夠理解

就算到現代也一樣
作者: 紅 蓮    時間: 07-10-28 10:20
提示: 作者被封鎖或刪除 內容自動遮蔽
作者: 火爆無敵王    時間: 07-10-28 10:25
標題: 回覆 #33 紅 蓮 的文章
不過  日本人以後就不敢瞧不起中國人了

我猜他們應該通不到一經...

畢竟本土人根本沒有人能夠通到五經那麼多
作者: ACT    時間: 07-10-28 14:09
古代的文章沒有標點符號
也沒有條列式
比較難找出其重點所在

還是新式作文好!
作者: 火爆無敵王    時間: 07-10-28 15:16
標題: 回覆 #35 ACT 的文章
淺顯易懂

裡面不是白話文才是重點...
作者: 海寧    時間: 07-10-29 13:41
或許
這是中國歷史文化的特色之一...

文言文的天下
文言文的創造
文言文的字句
文言文的書籍


當國文老師真難啊
不要給我不及格啊
我有好好背課文的...
作者: 火爆無敵王    時間: 07-10-29 15:01
標題: 回覆 #37 海寧 的文章
那應該是白話文吧?

文言文乃是現代




歡迎光臨 鐵之狂傲 (https://gamez.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