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由HOLMESLEE 於 07-10-26 08:01 PM 發表
明代還有所謂的「十八坊」,他們就是專門出版八股考試參考書的18間出版社
感覺有點像我們的南一、翰林、龍騰...之類的
原文由火爆無敵王 於 07-10-27 07:49 AM 發表
意思是
十八坊就是當時的教科書局嗎?
原文由 bluecas1 於 07-10-26 18:45 發表
以前的人寫字像電腦打完印出來似的,現在的人寫字像剛喝醉酒後趕工出來似的,最大的不同的是,像電腦打的字是用毛筆,趕工出來的字是用原子筆!
降低的是水準,還是認知? ...
原文由 HOLMESLEE 於 07-10-27 04:01 發表
明代還有所謂的「十八坊」,他們就是專門出版八股考試參考書的18間出版社
感覺有點像我們的南一、翰林、龍騰...之類的
原文由CSJH軍師 於 07-10-27 03:50 PM 發表
那麼當初目的為何?
和台灣的"多本"制度有何差異?
而這個措施最後結局如何?
原文由HOLMESLEE 於 07-10-27 08:30 AM 發表
從元代後,五經在國家考試的地位就為四書所取代了
中國人的壞習慣:有考的才讀...
原文由火爆無敵王 於 07-10-27 04:56 PM 發表
現在整個中國裡面
會四書五經的應該不會超過2萬人
原文由HOLMESLEE 於 07-10-27 08:58 AM 發表
其實在漢代,要通五經的也不容易
能通一經就已經能當官了...
而且許多經學大族(世族),也大多通一經而已
原文由火爆無敵王 於 07-10-27 05:59 PM 發表
那有人 真正的通五經嗎?
照這樣推斷
應該沒有人能夠突破
原文由HOLMESLEE 於 07-10-27 10:24 AM 發表
幾乎沒有
能通三經的就已經是大儒了
而且五經又各有流派(其中有今文經、古文經之別,又有註解流派之別)
以《春秋》為例,《左傳》、《公羊》、《穀梁》三家又有不同(這還不包括其他名氣較小的幾家了 ...
歡迎光臨 鐵之狂傲 (https://gamez.com.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