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標題: 「深海伏擊」 美國、俄羅斯(前蘇聯)潛艇大觀 [列印本頁]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12-15 20:46
標題: 「深海伏擊」 美國、俄羅斯(前蘇聯)潛艇大觀
美國、俄羅斯(前蘇聯)潛艇大觀


整理者:chiyoliu
上傳者:jacklf2004







本篇美國、俄羅斯(前蘇聯)潛艇一覽表


美國

一角鯨級核潛艇
洛杉磯級核動力攻擊潛艇
長尾鯊級攻擊核潛艇
百人隊長級潛艇
伊桑·艾倫級彈道導彈核潛艇
鰩魚級(SKATE)攻擊核潛艇
海狼級攻擊核潛艇
弗吉尼亞級攻擊核潛艇
俄亥俄級(OHIO)彈道導彈核潛艇
常頜須魚級(Barbel)常規潛艇
本傑明·富蘭克林級核潛艇
海豚號深潛試驗潛艇
大青花魚號常規動力高速試驗艇

俄羅斯

塞拉級攻擊核潛艇
阿庫拉級攻擊核潛艇
SⅠ級攻擊型核潛艇
O(奧斯卡)Ⅱ級巡航導彈核潛艇
K(Kilo)級常規潛艇
維克托級攻擊型核潛艇
鯊魚級攻擊型核潛艇
德爾塔級彈道導彈核潛艇
T 級常規潛艇(641B型)
K4B( 瓦沙夫揚卡 ) 級常規潛艇
F 級常規潛艇 (641型)
DIV級彈道導彈核潛艇
D4 級彈道導彈核潛艇
DⅢ級彈道導彈核潛艇(667BDR型)
DⅠ級彈道導彈核潛艇(667B型)
AK1和 AK2級攻擊型核潛艇
颱風級彈道導彈核潛艇





※本主題將省略美國潛艇部份,直接進入俄羅斯(前蘇聯)潛艇剖析介紹。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12-15 20:47
塞拉級攻擊核潛艇


「塞拉」級(Sierra)攻擊核潛艇為多用途攻擊潛艇,但其最主要的任務則是消滅敵方的彈道導彈核潛艇。首艇於1982始建,1983年下水,1984年服役。該級艇有2型共6艘。

「塞拉」級艇採用鈦合金雙殼體,具有潛深、低磁的優點,但造價非常昂貴,有被「阿庫拉」級取代的可能。

塞拉級攻擊核潛艇.jpg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12-15 20:48
「塞拉」級多用途攻擊核潛艇屬於前蘇聯第四代攻擊型核潛艇。

首艇於1984年建成服 役,最後一艘遲至1993年才交付部隊。

該級艇共有2型,均位於前蘇聯高爾基市的第112設計局(即現在的「天青石」中央設計局)設計、「紅色索爾莫沃」造船廠建造成的。


該級艇雖然被定為多用途攻擊潛艇,但其最主要的任務則是消滅敵方的彈道導彈核潛艇。

當然「塞拉」級也能勝任摧毀敵方水面艦艇、攻擊陸上戰略目標等多種任務。

塞拉級攻擊核潛艇.jpg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12-15 20:50
主尺寸:艇長:110.5-112.7米、艇寬:11.2-12.3米、吃水:9.4米排水量:7200噸(水面)、10400噸(水下)

動力:1座VM-5 190 MWt壓水堆1台蒸汽輪機50000馬力

航速:18節(水面)、35節(水下)潛深:700米(安全)艇員:61名(以上數據為「塞拉」Ⅱ)


 
 武器裝備:SS-N-21遠程巡航導彈、SS-N-15中程反潛導彈、SS-N-16遠程反潛導彈、SA-N-5/8防空導彈;53型、65型魚雷和各種水雷

  電子設備:鯊魚鰓」主/被動搜索與攻擊型低頻艇殼聲納,「鼠叫」低/中頻型主/被動搜索跟蹤聲納,拖曳線列陣甚低頻聲納;「魔伴」搜索雷達,「停車燈」偵察雷達等

塞拉級攻擊核潛艇.jpg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12-15 20:51
阿庫拉級攻擊核潛艇



「阿庫拉」級潛艇,是由蘇聯著名的「孔雀石」潛艇設計局在VIII型攻擊核潛艇基礎上發展出來的,屬於前蘇聯第四代攻擊核潛艇,其主要用途是消滅敵方各型潛艇,特別是彈道導彈核潛艇,摧毀敵方水面艦艇、陸上重要目標和佈放水雷以及保交等眾多任務。


該級於1972年被批准建造,1981年首艇在共青城船廠正式開工建造,1984年12月30日進入蘇聯海軍服役。由於性能優良,後續艇在共青城船廠和北德文斯克船廠同時開工建造,至今共建成服役了16艘。

阿庫拉級攻擊核潛艇.jpg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12-15 20:52
 總體性能和特點:「阿庫拉」級多用途攻擊核潛艇,艇長115米,艇寬14米,吃水10.4米,其水上排水量7500噸,水下排水量9100噸,最大潛深超過650米,自持力100晝夜,人員編制84人。

  「阿庫拉」級採用了良好的水滴狀外型,在艇體結構上為雙殼體。裡面一層為耐壓殼體,用鈦合金製造。鈦合金的耐壓殼能保證「阿庫拉」級在深達650米左右的海底安然無恙。

當年美國海軍首次發現「阿庫拉」級潛艇能夠下潛到650米的水下時,竟然不知所措。因為即使在今天,世界上絕大多數反潛武器的打擊深度和核潛艇的下潛深度均不超過500米。

阿庫拉級攻擊核潛艇.jpg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12-15 20:54
 「阿庫拉」級潛艇從艇臘至艇艉共分有7個耐壓艙:武器艙、指揮艙、前輔機艙、反應堆、後輔機艙、主電機艙和尾艙。


它們嚴格按照不沉性標準設計,加強了全艇的抗沉性。


通常一個艙進水,其照樣能執行戰鬥任務,兩至三個艙進水,潛艇還能在海上漂浮數小時,以供艇員逃生。


「阿庫拉」級潛艇水上排水量7500噸,水下排水量達9100噸,不但是俄羅斯排水量最大的攻擊核潛艇,就是在當今世界現役核攻擊潛艇當中,也是數一數二的。西方核潛艇的排水量,除了美國最新型的攻擊核潛艇「海狼」9137噸的水下排水量和其不相上下外,其餘都不及「阿庫拉」級。


它之所以要有這樣大的排水量,是因為大的排水量可使艙室的容積得以擴大,艇上便可以裝載更多的武器,更多的電子設備,採用功率更大的核動力裝置,擁有更大的自給力等好處。

阿庫拉級攻擊核潛艇.jpg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12-15 20:55
SⅠ級攻擊型核潛艇


排水量:7 200t(水面),8 100t(水下)。
艇總長:107m。
艇寬:12.5m。
吃水:8.8m。
航速:34kn(水下),10kn(水面)。

人員編制:61人(31名軍官)。
動力裝置:核動力,1座VM-5壓水堆,功率190MW;1台GT3A汽輪機,功率70MW;2台應急電機,功率1.5MW,單軸;2個推力器,功率740kW。

SⅠ級攻擊型核潛艇.jpg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12-15 20:55
導彈:彩虹設計局(RADUJA)SS-N-21「桑普森」(「石榴石」)潛射巡航導彈,用533mm魚雷發射管發射,攻擊陸上目標,慣性/地形跟蹤飛行,射程3 000km,飛行速度0.7〖WTBX〗Ma〖WTBZ〗,200kt當量的核彈頭,圓概率誤差150m,約在200m的高度上飛行。SA-N-5/8「箭」便攜式導彈發射器,12枚導彈。


革新家設計局SS-N-15「星魚」反潛導彈,用53cm魚雷發射管發射,慣性飛行距離45km,彈頭為200kt當量的核彈頭或40型魚雷。革新家設計局SS-N-16「種馬」反潛導彈,用65cm魚雷發射管發射,慣性飛行距離為100km,攜帶200kt當量的核彈頭或40型魚雷。

SⅠ級攻擊型核潛艇.jpg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12-15 20:57
魚雷:4具650mm和4具533mm魚雷發射管,使用65cm和53cm魚雷。共有用魚雷管發射的武器40枚。

水雷:可用42枚水雷代替魚雷。對抗措施:「圓邊帽」/「禿頭」電子對抗設備。「公園燈」D/F雷達偵察儀。

雷達:「魔對」對海搜索雷達,帶有背對背電子戰天線。

聲吶:「鯊魚鰓」艦殼聲吶,被/主動搜索與攻擊,低/中頻。「鯊魚肋」低頻被動舷側基陣。「鼠叫」高頻主動攻擊艦殼聲吶。「魟魚」3(「Skat 3」)甚低頻被動拖曳陣。


該級艇在高爾基船廠(下諾夫戈羅德)下水,在北德文斯克造船廠舾裝。該級艇類似於已取消的M級核潛艇,具有鈦制的艇體,這就使它比AK級昂貴得多,而且它是A級的替代艇。

後水平舵上的導流罩大於VⅢ級上的。內外殼體之間的距離相當大,這樣可明顯降低輻射噪聲並提高抗損能力。在水平舵的左舷側有V型的外罩,它蓋住了可拋出的脫險艙。

這種潛艇在水平舵的尾端還有一個球形外殼,用於拖曳通信浮標。下潛深度750m。該級艇裝有「活潑泉」衛星通信系統。屬於北海艦隊,基地在阿拉·庫巴。該級艇的第二艘於1997年退役。

SⅠ級攻擊型核潛艇.jpg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12-15 20:59
SⅡ級攻擊型核潛艇

    冷戰時期,美、蘇爭霸海上,美以超級航母游弋大洋相威脅,蘇以水下核攻擊潛艇來抵抗。

  前蘇聯發展核潛艇具有「一級多型」的特點,隨型號的增加,尺度、性能都有所改進,這樣在節省設計費用的情況下,不擔太大風險,便能得到相對先進的裝備。攻擊型核潛艇的發展也具有此特點,例如從60年代至70年代,前蘇聯相繼設計、建造了V級Ⅰ、Ⅱ、Ⅲ型, 使攻擊型核潛艇在數量、技術上得到很快發展。

  進入80年代以後,核戰氣氛逐漸離人類而去,世界一片和平發展經濟的景象,前蘇聯攻擊型核潛艇也放慢了繁衍與發展的節奏,迄今為止,只研製建造了2型S級和2型Ak級。

  前蘇聯解體後,俄羅斯成為大批裝備的繼承者,在經濟連年衰退的情況下,保持和發展了SⅠ、SⅡ、AkⅠ、AkⅡ級攻擊型核潛艇,因為它們的先進性能,足以使包括美國在內的任何國家心神不定。從這次介紹的俄羅斯並非最先進的SⅡ級攻擊型核潛艇,就能感受到這種震憾力。

  SⅡ級由SⅠ級發展而來,不僅只是尺度有所增加,性能上也有很大改進。

  SⅡ級只有2艘在役,都建於北德文斯克市的尼茲涅-諾夫格羅德船廠。首艇「普斯科」號(原「祖貝特卡」號)舷號K 534,1988年6月下水,1990年12月28日服役。第二艘為「尼茲涅-諾夫格羅德」號(原「奧庫恩」號),舷號K 336,1992年7月下水,1993年8月12日服役。原計劃中還有第三艘「火星」號,但該艇在沒有建成之前,於1992年7月被取消。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12-15 20:59
O(奧斯卡)Ⅱ級巡航導彈核潛艇


排水量:13 900t(水面),18 300t(水下)。
艇總長:154m。
艇寬:18.2m。
吃水:9m。
航速:28kn(水下),15kn(水面)。
人員編制:107人。
動力裝置:核動力,2座380MW的VM-5壓水堆;2台GT3A汽輪機,功率為72MW(98 000馬力),雙軸,2個推力器。

O(奧斯卡)Ⅱ級巡航導彈核潛艇.jpg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12-15 21:00
導彈:該級艇可能到適當的時候裝載革新家設計局「阿爾法」SS-N-27潛射巡航導彈。

攜帶24枚切洛梅設計局SS-N-19「艦毀」潛對艦導彈(具有較低飛行高度的SS-N-12的改進型),指令修正慣性制導,主動雷達尋的,飛行速度1.6Ma,射程20~550km,彈頭為750kg烈性炸藥或500kt當量的核彈頭。

革新家設計局SS-N-15「星魚」反潛導彈,從53cm魚雷管中發射,慣性飛行距離45km,彈頭為200kt當量的核彈頭或40型魚雷。革新家設計局SS-N-16「種馬」反潛導彈,從65cm魚雷管中發射,慣性飛行距離100km,攜帶40型魚雷或200kt當量的核彈頭。

O(奧斯卡)Ⅱ級巡航導彈核潛艇.jpg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12-15 21:01
魚雷:4具533mm和2具650mm魚雷發射管。65cm和53cm魚雷結合起來使用。包括魚雷管發射的反潛導彈在內,共有28枚魚雷管發射的武器。

水雷:能載32枚水雷。

對抗措施:「圓邊帽」雷達偵察儀。

火控系統:「擊球」火控系統,用於第三批目標確定。

O(奧斯卡)Ⅱ級巡航導彈核潛艇.jpg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12-15 21:02
雷達:「魔頭」/「魔對」對海搜索雷達,I波段。

聲吶:「鯊魚鰓」艦殼聲吶,被/主動搜索與攻擊,低/中頻。「鯊魚肋」低頻被動舷側陣。「鼠叫」艦殼主動攻擊高頻聲吶。「黑蠣蛇」(Pelamida)甚低頻被動搜索拖曳基陣。

O(奧斯卡)Ⅱ級巡航導彈核潛艇.jpg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12-15 21:03
「奧斯卡」級核潛艇是在前幾級巡航導彈核潛艇基礎上改進的。

其主要發展目標是在靠近前蘇聯的海域攻擊敵方航母作戰編隊,佔據航母編隊航線的前方陣地,在導彈的最大射程 內用多枚導彈攻擊航母編隊。

根據需要,擊毀一艘大型艦艇需要2~7枚導彈,齊射數為4~15枚左右,因此研製了裝備24枚導彈的潛艇,可進行二次攻擊。


  「奧斯卡」級核潛艇共分為兩型,I型艇在1978~1983年內建造2艘;Ⅱ型艇從1983年開始建造,已建成11艘,在建1艘。

O(奧斯卡)Ⅱ級巡航導彈核潛艇.jpg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12-15 21:04
K(Kilo)級常規潛艇

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前蘇聯共研製了5代10級近100艘攻擊型常規潛艇。K(Kilo)級(亦稱「基洛」級)潛艇就是其第5代,也是現役最新一代潛艇。

K(Kilo)級常規潛艇.jpg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12-15 21:05
50年代初期前蘇聯建造的第一代Z級、W級和Q級常規潛艇,以及50年代末期和60年代初期建造的第二代F級和R級潛艇均屬於中、近程潛艇。

這類潛艇自持力較低,只適合於在波羅的海和黑海等淺水海域航行。

60年代末期建造的第三代B級潛艇以及70年代初期建造的第四代T級潛艇是前蘇聯執行發展遠洋海軍大國政策的產物。這類潛艇的自持力有較大提高,適合於在公海活動,

故稱其為遠洋潛艇。但因其技術性能比較落後,大部分後來退役或被封存起來。

K(Kilo)級常規潛艇.jpg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12-15 21:06
由於自F級潛艇之後,前蘇聯只注重遠洋潛艇和核潛艇的研製,近、中程潛艇的研製工作中斷了近10年。


而老式的W級和R級潛艇的服役期已達到或超過20年。這類潛艇性能也相對落後,迫切需要更新換代。另一方面,在60年代至70年代中期,西德、荷蘭及瑞典等西歐國家的常規潛艇技術有了很大進步。


性能先進的常規潛艇不斷湧現,面臨西歐的這種優勢,前蘇聯也不甘示弱,重新展開了中型常規潛艇的設計工作。


70年代末期該國決定建造一級噸位較大、性能較高的現代常規潛艇,即K級潛艇,來取代W級和R級潛艇,以充實和加強前蘇聯在淺水海域活動的常規潛艇力量。

K(Kilo)級常規潛艇.jpg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12-15 21:07
K級潛艇由前蘇聯第18中央設計局一現名為紅寶石設計局研究設計,總設計師為IO.H.科爾米利蒂。


1974年海軍總司令批准了技術任務書,1976年12月20日開始技術設計。由共青城、下新城和列寧格勒海軍部等3家造船廠批量建造。

首艇於1979年在共青城船廠鋪設龍骨,1980年下水,1982年建成並交付海軍使用,最後一艘於1994年3月12日服役。

K級艇的產品設計編號為877型,迄今該級艇共建造了40多艘,除該國海軍服役的15艘外,其餘大部分相繼出口到波蘭、羅馬尼亞、印度、阿爾及利亞、利比亞以及伊朗等國家。

K(Kilo)級常規潛艇.jpg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12-15 21:09
維克托級攻擊型核潛艇



1.型號的產生
  1959年,美國第一艘彈道導彈核潛艇「喬治‧華盛頓」 (George Washington)號(SSBN- 598)開始服役,迫使前蘇聯重新考慮海上戰略。以前忽視了反潛戰,重新將其擺到重要位 置。在開始發展反潛水面艦艇的同時,開始建造主要擔負反潛使命的「維克托」(Victor)級攻擊型核潛艇。

  該級艇是在第一代「十一月」(November)級攻擊型核潛艇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艇上首部裝備主/被動低頻探測聲吶,專門跟蹤西方彈道導彈核潛艇。以後又擔負為本國彈道導 彈核潛艇護航提供支援的使命。裝備了經過改進的探測設備,大直徑魚雷發射管等,攜帶了 先進的反潛導彈,共發展了V-I、V-Ⅱ、V-Ⅲ三型艇,成為俄羅斯攻擊型核潛艇的主力。

維克托級攻擊型核潛艇.jpg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12-15 21:10
2.研製計劃


計劃概況

該級艇的發展目標是,提高探測能力,增強攻擊能力,以反潛作為主要使命。

  該級艇從1959年開始發展至1992年間共發展了三型艇:V-I型艇建造了16艘,V-Ⅱ型艇建造了7艘,V-Ⅲ艇建造了26艘,共建造49艘艇。目前,V-I型艇、V-Ⅱ型艇已全部退役,V-Ⅲ艇已退役19艘,還有7艘在役。

維克托級攻擊型核潛艇.jpg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12-15 21:13
鯊魚級攻擊型核潛艇

1971年,美國正式批准「三叉戟」(Trident)核潛艇發展計劃。

這種遠程彈道導彈核潛艇對前蘇聯構成了巨大的威脅。為了對付這種巨型核潛艇,前蘇聯在「維克托」-Ⅲ(Victor-Ⅲ)級攻擊型核潛艇的基礎上,從70年代初開始發展「鯊魚」(Akula)級攻擊型核潛艇。

鯊魚級攻擊型核潛艇.jpg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12-15 21:13
前蘇聯於1972年批准了該級艇的戰術技術任務書,開展設計研究工作,與其同期開展 研究工作的還有「塞拉」(Sierra)級、「麥克」(Mike)級攻擊型核潛艇。

這三級核潛艇於80年代初期同時投入使用,顯示了前蘇聯「潛艇海軍」的強大實力。

鯊魚級攻擊型核潛艇.jpg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12-15 21:14
該級艇採用水滴線型,雙殼體結構。長寬比為7.86,接近最佳值,阻力較小。

鯊魚級攻擊型核潛艇.jpg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12-15 21:15
指揮台圍殼較長,縱剖面為弧形機翼狀(見附圖),橫剖面為帶曲率的饅頭狀,圍殼低矮而流暢。尾部為十字形操縱面。垂直鰭上有一個流線形導流罩,用於收藏拖曳線列陣聲吶。


艇體外表面敷以80mm厚的消聲瓦,流水孔較少,大的開孔能自動關閉。在指揮台圍殼內還設有全艇的漂浮救生艙。

鯊魚級攻擊型核潛艇.jpg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12-15 21:17
德爾塔級彈道導彈核潛艇



60年代初,前蘇聯海軍重新承擔對有限的陸地目標進行核攻擊,進行第二次打擊的使 命,隨之建造了發射SS-N-6型彈道導彈的「揚基」(Yankee)級彈道導彈核潛艇,在1963~1974年間共建造了34艘。






[ 本文最後由 jacklf2004 於 07-12-15 09:24 PM 編輯 ]

德爾塔級彈道導彈核潛艇.jpg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12-15 21:25
  70年代前蘇聯海軍承擔了以最大的努力來充實潛基戰略核力量,奉行「有限洲際核戰爭」的政策。




德爾塔級彈道導彈核潛艇.jpg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12-15 21:26
鑒於「揚基」級核潛艇裝備的SS-N-6導彈射程僅3000km,稍高於美國「北極 星」A-1導彈的射程2200km,不能覆蓋美國本土,因此開始研製SS-N-8型彈道導彈,以便在巴倫支海、北冰洋以及西北太平洋前蘇聯控制的海域發射導彈,攻擊美國所有主要城市。

德爾塔級彈道導彈核潛艇.jpg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12-15 21:27
該級艇即為「德爾塔」 (DELTA)級彈道導彈核潛艇,共有四型,即D-I(667Б)、D-Ⅱ(667БД)、D-Ⅲ(667БДР)、和D-Ⅳ(667БДРМ)型彈道導彈核潛艇。

德爾塔級彈道導彈核潛艇.jpg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12-15 21:28
T 級常規潛艇(641B型)


排水量 :3100 t( 水面 ),3800t( 水下 ) 。艇長 :91m 。艇寬 :9.1m 。吃水 :7.2m 。

航速 :16kn( 水下 ),13kn( 水面 ) 。續航力 :14 000 n mile/7kn( 通氣管狀態 ),500n mile/3kn( 水下 ) 。人員編制 :62 人 (12 名軍官 ) 。


動力裝置 : 柴 -電推進。 3 台柴油機 , 功率 4.6MW(2 台 1.4MW,1 台 1.8MW);3 台電機 , 功率 3.8MW




[ 本文最後由 jacklf2004 於 07-12-15 09:30 PM 編輯 ]

T 級常規潛艇(641B型).jpg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12-15 21:32
K4B( 瓦沙夫揚卡 ) 級常規潛艇

排水量 :2325t( 水面 ),3076t( 水下 ) 。艇長 :72.6m(K 級 ),73.8m(K4B 級 ) 。

艇寬 :9.9m 。吃水 :6.6m 。航速 :17kn( 水下 ),1Okn( 水面 ),9kn( 通氣管狀態 ) 。

續航力 :6000n mile/7kn( 通氣管狀態 ),400n mile/3kn( 水下 ) 。

人員編制 :52 人 (13 名軍官 ) 。

動力裝置 : 柴 -電推進。 2 台柴油機 (K4B 級上是 4-2AA-42M 型柴油機 ), 功率 2.68MW(3650 馬力

K4B( 瓦沙夫揚卡 ) 級常規潛艇.jpg

K4B( 瓦沙夫揚卡 ) 級常規潛艇_2.jpg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12-15 21:34
F 級常規潛艇 (641型)


排水量 :1952t( 水面 ),2475t( 水下 ) 。艇長 :91.3m 。艇寬 :7.5m 。吃水 :6m 。

F 級常規潛艇 (641型).jpg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12-15 21:36
航速 :16kn( 水面 ),15kn( 水下 ), 9kn ( 通氣管航行狀態 ) 。續航力 :20 000nmile/ 8kn( 水面 ),380n mile( 水下 ) 。人員編制 :75 人。

F 級常規潛艇 (641型).jpg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12-15 21:41
動力裝置 : 柴-電推進。 3 台 37-D 型柴油機 , 功率 4.4MW(6 000馬力 );3 台電 機 , 功率 3.97 MW(5400馬力 )

F 級常規潛艇 (641型).jpg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12-15 21:43
DⅣ級彈道導彈核潛艇


排水量:10 800t(水面),13 500t(水下)
艇總長:166m
水線長:158m
艇寬:12m
吃水:8.7m
航速:24kn(水下),14kn(水面)
人員編制:135人
動力裝置:核動力,2座VM-4壓水堆,功率180MW;2台GT3A-365汽輪機,功率27.5MW(37 400馬力);2台應急電動機,功率450kW,雙軸。

DⅣ級彈道導彈核潛艇.jpg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12-15 21:44
導彈:16枚馬卡耶夫設計局SS-N-23「輕舟」(無風)彈道導彈,導彈採用三級液體燃料火箭推進,星體慣性制導,射程8 300km,具有4~10個分導彈頭,每個彈頭當量為100kt,圓概率誤差500m。這種型號導彈的直徑與SS-N-18相同,但其射程更遠。裝有革新家設計局SS-N-15「星魚」反潛導彈,慣性制導,射程45km,可載200kt當量的核彈頭或40型魚雷。

魚雷:4具533mm魚雷發射管,採用53cm魚雷,總共攜帶18枚。對抗措施:「磚漿」/「磚堆」電子戰設備,「公園燈」D/F雷達警戒設備。

雷達:「魔盤」對海搜索雷達,I波段。

聲吶:「鯊魚鰓」主/被動、低/中頻搜索與攻擊艦殼聲吶。「鯊魚皮」低頻被動舷側基陣。「鼠叫」主動攻擊高頻艦殼聲吶。「黑蠣蛇」甚低頻被動搜索拖曳基陣。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12-15 21:45
該級艇1975年12月10日開工。首艇1984年2月下水,並於次年服役。


全部在北德文斯克船廠建造,並以每年1艘的速度下水。該計劃在1990年底完成。目前正在給該級的各艇命名,據報導,迄今為止已有兩艘艇分別命名為「卡雷利亞」和「新莫斯科夫斯克」。

  該級艇在後水平舵上有1個細長舾裝件,類似20世紀80年代初的「十一月」級中1艘的管子,這可能是散佈拖曳陣的聲吶細線用的。其他特徵,除了比DⅢ級艇大外,在導彈發射艙之後有1個耐壓密封件,它可能是用作監控通信浮標和線纜回收操作的電視攝像機。但不是所有的艇都裝了該種設備。艇上有「磚雨」光電桅桿。


下潛深度300m。艇表面有連續的消聲瓦,通海孔也比DⅢ級潛艇少。該級艇裝有兩部VLF/ELF通信浮標。導航系統有衛星導航和慣導系統。還有「活潑泉」、「鱈魚眼」衛星通信系統。

1988年進行了改裝,在海上試驗了精度更高的SS-N-23導彈,圓概率誤差從900m降到了500m。導彈是在龍骨深度55m、航速6kn的狀態下發射的。

全部部署在北海艦隊,基地在賽伊達·庫巴。K51號艇在1994年完成了為期5年的大修,K84與K64從1994年開始大修。

K407在1998年7月7日從巴倫支海為德國發射了1枚商業衛星。

DⅣ級彈道導彈核潛艇.jpg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12-15 22:10
D4 級彈道導彈核潛艇



艦名                 建造廠       動工日期   下水日期     服役日期

TK51           北德文斯克造船廠 1981.2   1985.1     1985.12

K84             北德文斯克造船廠 1984.9   1985.11   1986.2

K64             北德文斯克造船廠 1985.11   1986.12   1988.2

K114           北德文斯克造船廠 1986.12   1987.9     1989.1

K117           北德文斯克造船廠 1987.9   1988.9     1990.3

K18             北德文斯克造船廠 1988.9   1989.11   1991.9

K407           北德文斯克造船廠 1989.11   1991.1     1991.2.20

D4 級彈道導彈核潛艇.jpg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12-15 22:11
DⅢ級彈道導彈核潛艇(667BDR型)



排水量:10 550t(水面),13 250t(水下)
艇總長:160m
水線長:152m
艇寬:12m
吃水:8.7m
航速:24kn(水下),14kn(水面)
人員編制:130人
動力裝置:核動力,2座VM-4壓水堆,功率180MW;2台GT3A汽輪機,功率27.5MW(37 400馬力);2台應急電動機,功率450kW,雙軸。

DⅢ級彈道導彈核潛艇(667BDR型).jpg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12-15 22:13
導彈:16枚馬卡耶夫設計局SS-N-18「波浪」彈道導彈,2級液體燃料火箭推進並有後端助推器,星體慣性制導。有3型:1型射程6 500km,有3個200kt當量分導彈頭,圓概率誤差900m;2型射程8 000km,有1個450kt當量核彈頭,圓概率誤差900m;3型射程6 500km,有7個100kt當量分導彈頭,圓概率誤差為900m。1型和3型是前蘇聯使用的第一種帶有分導彈頭的潛射彈道導彈。

魚雷:4具533mm和2具400mm的魚雷發射管。共有16枚魚雷。

對抗措施:「磚槳」/「磚堆」電子戰設備,「公園燈」D/F雷達警戒設備。

雷達:「魔盤」對海搜索雷達,I波段。

聲吶:「鯊魚齒」艦殼聲吶,被/主動搜索與攻擊,低/中頻。「鯊魚皮」低頻被動舷側基陣。「鼠叫」主動攻擊高頻艦殼聲吶。「黑蠣蛇」甚低頻被動搜索拖曳基陣。

DⅢ級彈道導彈核潛艇(667BDR型).jpg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12-15 22:13
該級艇在北德文斯克造船廠建造。1976~1982年完工。

現代化改裝後大部分該級艇的後水平舵上安裝了散佈管。曾計劃改裝使用SS-N-23導彈,但後來該計劃被無限期延期。該艇導彈艙的外殼比DⅡ級潛艇高,用於裝比DⅡ級潛艇的SS-N-8導彈更長的SS-N-18導彈。


其外殼表面有連續的消音覆層,流線性較差,通海孔比DⅣ級潛艇多。裝有「磚雨」光電桅桿。

DⅢ級彈道導彈核潛艇(667BDR型).jpg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12-15 22:14
下潛深度300m。

DⅢ級艇裝有ELF/VLF通信漂浮天線和浮標,UHF和SHF天線。導航設備包括「鱈魚眼」輻射測量六分儀,衛星導航,慣導和「奧米伽」導航系統。還有「活潑泉」衛星通信設備,「克萊姆尼」2敵我識別器。


該級艇中6艘佈署在太平洋的雷巴奇耶,有3艘部署在北海艦隊的賽伊達·庫巴。


K433艇正在拆除導彈發射管,艇體改裝為深潛救生艇運載器。該級艇的第一艘1996年退役,1997年又有3艘退役。1998年退役2艘,1999年也退役2艘。這些退役艇中的某些艇封存在艦隊基地。

DⅢ級彈道導彈核潛艇(667BDR型).jpg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12-15 22:15
DⅠ級彈道導彈核潛艇(667B型)


排水量:8 700t(水面),10 200t(水下)
艇總長:140m
水線長:136m
艇寬:12m
吃水:8.7m
航速:25kn(水下),19kn(水面)
人員編制:120人(其中軍官38人)
動力裝置:2座155MW VM-2壓水堆和2台27.5MW(36 800馬力) GT3A-365汽輪機雙軸。

DⅠ級彈道導彈核潛艇(667B型).jpg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12-15 22:17
導彈:12枚SS-N-8「葉蜂」彈道導彈,二級液體燃料火箭推進,星體慣性制導,有2型:1型射程7 800km,核彈頭當量800kt,圓概率誤差400m;2型射程9 100km,有2個分導彈頭,各為500kt當量,圓概率誤差400m。

魚雷:4具533mm首魚雷發射管,可攜帶18枚魚雷。

對抗措施:「磚漿/磚堆」電子戰設備,「公園燈」D/F雷達警戒設備。

雷達:「魔盤」對海搜索雷達,Ⅰ波段。

聲吶:「鯊魚齒」低/中頻、主/被動搜索與攻擊艦殼聲吶。「鼠叫」高頻主動攻擊艦殼聲吶。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12-15 22:19
該級艇是Y級核潛艇的改進型,首艇1969年在北德文斯克船廠動工,1972年完工。


該計劃1974年完成。建造廠是北德文斯克船廠和共青城造船廠。由於SS-N-8導彈射程更遠,因此比SS-N-6更長,這樣造成該級艇的後部艇外殼向上突出幾英尺。

同時,可能是為了補償額這一突出部分的重量的需要,該級艇的導彈減少為12枚。外殼覆有連續消聲瓦,下潛深度為300m。該級艇裝有ELF/VLF通信漂浮天線和浮標,UHF和SHF天線。

「鱈魚眼」輻射測量六分儀和「克萊姆尼」2敵我識別器。與所有D級各型艇一樣,該級艇冰下航行的設計能力差。該級艇的第一艘1992年退役。

其後退役的:1993年3艘,1994年6艘,1995年1艘,1996年2艘,1997年1艘,1998年2艘。某些艇封存在北海和太平洋艦隊的作戰基地。最後這一對艦基地在太平洋的斯特列裡克基。

DⅠ級彈道導彈核潛艇(667B型).jpg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12-15 22:22
AK1和 AK2級攻擊型核潛艇

艦名           舷號           建造廠             下水日期       服役日期

海豚         K263         共青城造船廠         1986.5     1986.9

DOLPHIN         

鯨魚         K391         共青城造船廠         1989.4     1989.7

KIT

一角鯨         K331         共青城造船廠         1990.6     1990.9

NARWHAL

狼           K461         北德文斯克造船廠     1991.6.11     1991.12

WOLF

美洲獅         K419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12-15 22:23
颱風級彈道導彈核潛艇


該級艇首艇 TK208 於 1990 年在北德文斯克的北方機器廠開始改裝 , 於 2002 年 6 月26日改裝完畢後下水。

颱風級彈道導彈核潛艇.jpg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12-15 22:24
" 颱風 " 級彈道導彈核潛艇是迄今為止世界上噸位最大的潛艇。

艇體包括 2個獨立的直徑為 7.2m 的耐壓艇體, 外殼是單層自由進水殼體 , 敷有消聲瓦, 另外在水平舵和艇艏處還有獨立的直徑 6m 的耐壓艙。沿舷側處外殼與耐壓艇體之間有 1.2m 的間隙 。


" 颱風 " 級核潛艇特點是體積巨大, 而且導彈發射管 佈置在水平舵之前。如此佈置導彈發射管目的就是讓艏部區域全部用於佈置武器 , 而水平舵之後的區域用於佈置反應堆 , 每個耐壓艇體中佈置一個反應堆。

該級艇水平舵的結構被設計成能穿透至少 3m 厚的冰層 ; 其可伸縮的首水平舵、圓形的艇體和水平舵的外型均是按冰下航行的需要設計的。下潛深 度 3 00m 。該級艇的所有魚雷發射管均是 533m 發射管。

颱風級彈道導彈核潛艇.jpg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12-15 22:26
該級艇裝備有兩套甚低頻 / 極低頻通信浮標 , 冰下航行用的甚低頻導航系統," 活潑泉 " 衛星通信梳桿 ," 鱈魚眼 " 輻射六分儀和 " 卡萊姆尼 "2 敵我識別器。所有艇都屬於俄羅斯北海艦隊 , 基地位於立特薩·庫巴。


TK17 號艇在 1992 年裝填導彈時由於火災而遭受損壞 , 但目前已修復。還有兩艘自1966年以來一直停用 , 美海軍同意對這兩艘的反應堆退役和肢解艇體提供幫助。


該級艇的人力成本和維護成本都很高。所有艇即使在更換燃料之前不退役 , 也可能會在燃料用盡時退役。

颱風級彈道導彈核潛艇.jpg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12-15 22:27
後記:


潛艇自發明出來,就是一種不可低估的武器。


在一戰,潛艇往往被叫做「能潛水的船」,航行時在水面,作戰時才下潛。

大家都知道,在二戰時,德國的「狼群」戰術,對盟軍的海上封鎖與破壞力是多麼的驚人。


經過多年來的進化,潛艇已經是現化戰爭中不可缺少的一種武器,尤其是核潛艇的誕生,自「鸚鵡螺」號的航行成功,這就使這種本來就厲害的武器又加上了一把利劍。

現在各國都在積極的研製各種先進的潛艇,力征在做戰時能搶到先機。世界上的核擁有國都有自己的核潛艇,大都是攜帶上百枚核彈頭,破壞力相當的大。

但也有是為了水下研究而研製出來的研究艇,所以潛艇作用不光是為了戰爭。但願這種武器不要成為毀滅世界的工具。





(本篇結束)




歡迎光臨 鐵之狂傲 (https://gamez.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