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標題: 十八歲為何不能像二十歲一樣擁有完全行為能力!? [列印本頁]

作者: 墮落牧羊人    時間: 08-4-1 21:00
標題: 十八歲為何不能像二十歲一樣擁有完全行為能力!?
  這是在其他網站與他人討論的其中一篇論述:

以民法來說,20歲就算成人,亦即有投票權,
而刑法來說,18歲就算成人,亦即有負責權,
法律不是責任與義務一體嗎?
為何滿18歲犯了錯得要接受嚴重的處罰
(18歲以前是以保護的概念處理)
卻無法享有公民權?投票權?
(難怪立委、政客都不在乎學生,反而愛做戲給老人家,戲演的越好,收視率越好=得票率越高)
請不要告訴我:啊~法律就這樣規定的啊!


  妳的問題是「十八歲為何不能像二十歲一樣擁有完全行為能力!? 」

  依民法第十二條的立法理由「自然人達於一定之年齡,則智識發達,可熟權利害,而為法律行為」這一句話其實就是擁有完全行為能力的資格,要擁有完全行為能力的資格,必須智識發達,而且熟權利害。從這句話可以延伸出心神喪失或精神耗弱為無行為能力人,因為心神喪失或精神耗弱是難以熟權利害。

  但把妳的疑問套入進去,就出現了一個問題,難道十八歲不比二十歲智識發達,而且熟權利害,依民法第十二條的立法理由「然智識程度如何,若以之為事實問題,聽審判官臨時酌定,則遇有爭訟,須調查當事人之智識程度,始得定之,既屬困難,又慮訴訟遲延,本法採多數立法例,及舊有習慣,認定滿二十歲為成年。」

  在這裡解釋了智識程度如何是事實的問題,必須要依個案判斷之,但是如果每次都要依個案判斷之,則會使得訴訟遲延,又可能造成法官獨斷(因為裁量權落入法官手中)。所以,與其讓訴訟遲延(浪費司法資源),又可能造成法官獨斷,倒不如統一標準,法律於是採多數立法例,及舊有習慣,認定滿二十歲為成年。

  「十八歲為何不能像二十歲一樣擁有完全行為能力!?」 其實這也會造成一些問題,倘若今天法律修改為「滿十八歲為成年。」那我要問了,十七歲和十八歲有差嗎!?倘若今天法律又修改為「滿十七歲為成年。」那我也要問了,十六歲和十七歲有差嗎!?然而這個疑問跟我們學生經常在問的問題是差不多的-「五十九分和六十分有差嗎?為何一個及格,一個不及格。」

  所以,結論是在實務上我們很難去判斷一個人是否達到智識發達,而且熟權利害,若要詳細判斷,則會使訴訟遲延,浪費司法資源,而且把判斷的權力交給公權力機關自行判斷,難免會因為主觀流於獨斷,於是採多數立法例,及舊有習慣,統一標準以防止浪費司法資源和公權力機關獨斷。

  其實,台灣的法律規定並不是很好,然因行為能力為責任能力的前提,所以法律應該要依民法的行為能力去劃分出完全責任能力和限制責任能力及無責任能力。(補充)

補充:

  為何行為能力為責任能力的前提呢!?我們一般認為無行為能力人,他的智識是不健全,而且不太熟權利害,對於辨別是非的能力(識別能力為責任能力的重要因素)自然也是低落的,所以無行為能力人並無責任能力。
作者: 耀月星辰    時間: 08-4-2 16:09
我覺得這應該是要從中國的傳統的文化方面思考才對,中國傳統思想中

男子要到二十才算是真正的成年人,從這個方向去思考應該就很合理了,

畢竟中國傳統思想是「情理法」,法的制定前提就是那兩個,蔗就是我的想法(茶)
作者: david123abc    時間: 08-4-11 23:00
標題: 行為能力怎麼會是責任能力的前提呢?
若單就名詞本身而言,一般來說,行為能力與責任能力應是分屬不同法領域的名詞。在民法曰行為能力;而在刑法曰責任能力。雖說法規內容裡不見得有明文規定(民法裡有行為能力一詞;刑法裡未出現責任能力一詞),但也已經是學說上公認使用的名詞了。

而識別能力指的是一個人對於所處環境及事物間利害關係的理解程度。這個概念,不論在民法行為能力程度的區分,或刑法責任能力程度的區分,其實都有可以理解及適用的空間。即使是訴訟法中討論訴訟能力時,也有提到識別能力的概念。

而民、刑法規定彼此本來就各為獨立的法規,雖不能說彼此完全不相干,但也不能謂其彼此必須緊密連動(註1)。單就行為能力與責任能力之年齡規定民、刑法不同調而言,簡單來說,畢竟民事關係與刑法上行為對個人及社會之影響程度無法相提並論;且民、刑法本為不同之法典,其目的與內容大相逕庭;即便就行為能力與責任能力本身而言,其所欲規定之情狀與法律效果也完全不同。是以,民、刑法對於行為能力與責任能力規定不同調,是可以理解的。

至於民、刑法對於完全行為能力及完全責任能力之年齡規定,為何會選擇20歲及18歲?那就要從立法理由去理解,這是另一個問題。

(註1)譬如說民、刑事訴訟對於內容相關之判決可以相互援引,但不必然須受其限制而為相同的認定。




歡迎光臨 鐵之狂傲 (https://gamez.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