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標題: 最近的心得 ( 快變成氣功日誌的東西 ) [列印本頁]

作者: kevin.chang    時間: 08-7-30 13:38
標題: 最近的心得 ( 快變成氣功日誌的東西 )
本文章最後由 kevin.chang 於 11-4-20 11:51 編輯

好好打坐,引導練氣,找好地吸氣
尋找各式方法,結果其實氣功沒這麼難,依舊不逃三個要決
鬆、靜、定
鬆,就是不緊張,全身鬆軟、溫熱
靜,就是不爆燥,心平氣和
定,就是不亂想,無念自空


沒練過的人也一定知道,「氣功有益身體健康,是養身功夫」
平常生活飲食正常且做到這三點
若身體沒改善,一定是騙人的


雖然目前沒這種功力的身份出去帶人練
但我有友人,已證實在星期末假期,中央大學有團體在帶人練功。
( 暑假期間,我會找時間去。再將確實的情報帶給大家 )


氣功,只是控制體內「氣」的一種學問
不是很神秘且不外傳的密術
大家千萬別將故事的情節套入
若能的話,將其化做生活的一部分
真的,其實很簡單也沒什麼

[ 本文章最後由 kevin.chang 於 08-9-7 21:07 編輯 ]
作者: 加瀨‧光一    時間: 08-7-31 22:01
原帖由 kevin.chang 於 08-7-30 13:38 發表
好好打坐,引導練氣,找好地吸氣
尋找各式方法,結果其實氣功沒這麼難,依舊不逃三個要決
鬆、靜、定
鬆,就是不緊張,全身鬆軟、溫熱
靜,就是不爆燥,心平氣和
定,就是不亂想,無念自空


沒練過的人也一定知道,「氣功有益身體健康,是養 ...



氣功啊=_=


.....我不知道怎麼調息自己的氣=_=



因為作息太爛了XD
作者: kinderrush    時間: 08-8-4 15:51
靜跟定就是要能夠不帶任何情緒,不受外物所限

不過在日常生活中想要不帶任何一點情緒是很難的

尤其是本身個性就很急躁的人(我就是XD)

練了幾年的真氣運行法,尚未打通任督二脈

可能跟我犯淫戒有關係吧,雖然書上強調不能洩精,不過總是忍不住

這個暑假有在禁慾,最高記錄2個禮拜XD

BY THE WAY

請問頂樓的大哥什麼時候會把禪密功補齊@@

你的資料跟我的不太一樣

多了人部的功法

請問你那還有灌頂法跟神通法嗎?


對了...中央大學是在教自發功的樣子

[ 本文章最後由 kinderrush 於 08-8-4 16:06 編輯 ]
作者: kevin.chang    時間: 08-8-6 04:11
原帖由 kinderrush 於 08-8-4 15:51 發表
靜跟定就是要能夠不帶任何情緒,不受外物所限

不過在日常生活中想要不帶任何一點情緒是很難的

尤其是本身個性就很急躁的人(我就是XD)

練了幾年的真氣運行法,尚未打通任督二脈

可能跟我犯淫戒有關係吧,雖然書上強調不能 ...



  練氣功其實就是一種控制,先控制肉體與精神,再控制氣

  所以需要無人與寧靜的場所,而且剛開始要打坐(坐著讓肉體不動)

  而學會在適當時間內控制情緒,我想沒什麼不好

=====================

  淫不淫沒關係,這是人性,只要不要太過於放縱慾望,別在練完撐不住馬上XX,還是OK的

PS:練功有個禁忌,剛練完氣~不能馬上:沾水、洩精、廁所。氣可能會洩

=====================

  打通這二脈,說真的,跟傳說中的不一樣,只能算一個門檻罷了

  是肯不肯花心力與時間的問題

=====================

  至於禪密功,這是因緣之下得來的

  如果你說的是陰陽合氣法的人部,那沒錯,內容有。灌頂法跟神通法,也有。

  觀內容

    人部:一字咒、肉中肉、氣中氣、息中息、三字咒、大圓滿

    灌頂法:手印、咒語與天傳法

    神通法:手印、四通:目、耳、心、事

  任觀其三種,都是禪密功中最重要的,不知道你的書為什麼沒寫,但若連任督都沒過,這三樣也練不到位。你的築基先要加油嚕

[ 本文章最後由 kevin.chang 於 08-8-6 04:22 編輯 ]
作者: kevin.chang    時間: 08-8-6 04:29
原帖由 加瀨‧光一 於 08-7-31 22:01 發表



氣功啊=_=


.....我不知道怎麼調息自己的氣=_=



因為作息太爛了XD


外行人不用怕

最簡單的調氣,就是放鬆並且放開心胸,心無所想

大口呼吸一下,讓腦袋的含氧量增加

讓全身放鬆,不舒服的地方就活動一下,不要限制的做出無意識的動作

如果都做到了,全身應該是暖乎乎的,很舒服



放鬆精神,把身體交給身體,就是自發功最簡單的入門了

[ 本文章最後由 kevin.chang 於 08-8-7 16:40 編輯 ]
作者: kinderrush    時間: 08-8-7 01:23
感謝你的指點^^

我的確不是很用心,有點急於求成

沒什麼進度,我就會鬆懈下來了...

哈哈..滿糟糕的個性

書的部分的話,我是偶然間從網路上得到的,

但是後來發現似乎不完整,書店也都沒再賣了(去台北找了老半天)

去問建宏出版社,他們也沒給我個答案,只說此書缺貨已久,店員臉很臭的回答我,(媽的,不是你們出的嗎,

總該有個庫存吧..)

會想去找禪密功這本書是因為小時候國小老師帶我們練過,我覺得感覺很棒,很舒暢

那時候感覺變聰明,運動神經也變好(非虎濫,我本來整個人都渾渾噩噩的,也不知道跟青春期有沒有關係XD)

但是多年之後我已經忘了該怎麼練,只記得一個名字"禪密功"

突然有種人生無常的感覺,想想過去,看看現在,有時候想想在打坐中的清靜

或許只是逃避現實中的煩惱吧@@

BY THE WAY

請問kevin.chang 你的書是函授教材嗎?還是建宏出版的健康生活叢書199呢?
作者: kinderrush    時間: 08-8-7 01:55
我把我的禪密功目錄打上來好了@@

一 築基法
1.展慧中
2.松密處
3.三七分力
4.三點一線
5.四動
6內外相合
6.攝本歸周,洗髓觀想

二 雙雲功
1.被動運動
2.主動運動
3.聯合運動
4注意事項

三 吐納氣法
1.吐納氣法(一)
     (1)築基法
     (2)納氣法
     (3)吐氣法
2.吐納氣法(二)
3.吐納氣法(三)

四 陰陽合氣法(天地部)
1.三圓功
2.接地勢
3.通天勢
4.陰陽勢
5.合氣法
6.收功

五 洗心法
1.增量
2.辨質
3.論證
4.施治
5.洗垢
6.注意事項

六 慧功
1.松展放收
2.沖上貫下
3.周通靈空

附錄:
派生功法
降壓功
自我視力矯正功
語言訊息助功法

釋義

研究

信息

學員詩頁



全部就這樣了@@
好像缺滿多東西的

但是總共也有500多頁
作者: kevin.chang    時間: 08-8-7 02:47
我的資料算是密傳的吧,資料比較全,但轉交時,被對方告戒,不可亂傳,
所以我原先只打算釋出初中段的內容。

內容中,吐納氣法  少了最重要的(四)、陰陽合氣法的人部、灌頂、神通。
洗心法,我這裡叫滌洉法。全名叫洗心滌洉法,所以沒差
而你那本書,應該就是經過刪剪過的版本。差不多把重要的三段內容剔除掉了
四段的內容大多屬咒語、手印的
我還不敢練…這內容太深奧了
內容要求度高,除了築基,還有其它的要求


==========================================

今天又問一下那位轉交者:
由於此功法屬密宗與禪宗的結合,有個隱性的規距,若將功法亂傳,雙方有可能有災難。
所以請恕在下無法將重要內容說出來,一來這傳功有規則;二來功力不高也練不動。

強行求高,不如穩定基礎。以一般大眾來說,這些內容一生就夠練了
給太高境界的東西,真怕會害死人,更怕害死你

所以除非你有所突破,並且全部內容融會貫通
那我們可以私下見見面,然後把資料給你

===========================================

而依現在的情況,若有練功的問題,你可以說出來,我會提供經驗來參考

說真的,真正的練功者很少,看到許多練到老的,自稱氣功大師的,功力都只那麼一點點
所以我應該可以解釋大部分的事情,真的太深奧的我就沒辨法了
一山有一山高,我說實話,我是初學者,我只練了六年
對真正的高手有段深遠的距離
但指導至基本的任督通脈,應該還是行的

[ 本文章最後由 kevin.chang 於 08-8-7 04:47 編輯 ]
作者: kinderrush    時間: 08-8-7 10:57
收到,感謝你這麼認真回答我^^

另外想請問,你練功會有光感嗎

我一直都沒啥感覺,小時後有過一次像瀑布一樣從上到下沖的感覺,

暢快XD
作者: kevin.chang    時間: 08-8-7 16:37
我的走向,比較接近觸感的延伸,熱與電流的感覺很強烈,作用在別人身上也有感覺

==============

沒怎麼感覺,是沒氣感嗎?還是???
氣功還是越健康,修練效果越好
健康的簡單標準就是:吃對東西、睡對時間、做對運動

剩下的事,就是隨時注意,築基的基本要求
在休息、睡前的時侯,展慧中、鬆密處,但別入境,以免打擾。
有練習就好,時間不宜過長,且不要外動作輔助,被行人或友人當白痴,會很尷尬,影響心境
若有氣感,在不會氣虛的前提下,多多練習氣功態的收放。收功不可草草結束
睡前與起床,都要練習。睡前加上睡功,效果很更好

多多熟練這些控制與引動的感覺,對練功有幫助。
記得,不用急燥,燥而走火傷身,得不償失

[ 本文章最後由 kevin.chang 於 08-8-7 16:39 編輯 ]
作者: kinderrush    時間: 08-8-7 22:11
有氣感,身體會發熱,不過不是每次都有,最多的是肌肉的跳動跟很細微的電感在手指及手掌上

初練松密處的時候會陰跳的厲害,之後練會陰就沒跳過

還有就是我肩胛骨的舊傷大概是”膈俞穴”附近,之前也有狂跳過

身體其他地方手腳,命門,腎區也有跳過

沒練功以前坐著看書久了,膈俞穴附近跟肩膀處會發麻,練功之後就沒了

----------------------------------

動作的方面,大部分都是在家坐著練,一天三次,睡前躺著也練

出外不會練,以前有被朋友笑過XD

------------------------------------------------------------------------------------------------------
不過我比較不明白的一點是,走火傷身是什麼樣的情況

有時候我練了之後全身發熱,不知道算不算燥熱(因為我這個人不太怕熱,分辨不太出來)

忽而又轉成涼氣在身上走

身體就平靜下來,我也就不管他繼續練,練到不想練了或要吃飯了就收功

最近新的情況是有時候專心作事情的時候,

突然感覺魂要飛掉那種感覺,好像要從後腦飛出來

請問你有過這樣情況嗎
作者: kevin.chang    時間: 08-8-8 00:54
氣感的段練,我的經驗是兩手先通,再來軀體,雙腳最後也最難


畢盡不是所有人都能了解「氣」這種東西
所以在現實中,盡量別在人群裡練功,別人笑是還好,怕影響自己的控制力。

走火,就是控制不當、氣過量(太急、太貪心),而氣亂走而傷害自身的事情
我的經驗是,全身酸麻、不舒服、還有點喘不過氣,而且氣虛好幾天。
別體驗唷,這是我年少輕狂時,亂練的結果

有時候我練了之後全身發熱,不知道算不算燥熱,忽而又轉成涼氣在身上走

這個,理論上,氣有分陰陽兩種,只要收功後沒異狀,是自然現象。


最近新的情況是有時候,突然感覺魂要飛掉那種感覺,好像要從後腦飛出來

如果是有伴隨慢速影像、思慮變快、視力好卻暫時無聲。這是精神集中的樣子,沒事!

[ 本文章最後由 kevin.chang 於 08-8-8 16:53 編輯 ]
作者: kinderrush    時間: 08-8-8 14:19
我會感覺那一瞬間,聲音變小,思緒也停住了

本來以為是走火之類的@@
--------------------------------------
我在練習雙雲功的時候,可以感覺到手的熱度

但是沒有書中的自發動現象,要動才算有進展嗎?

另外就是練功時間上有要求嗎?有時候我自覺練了很久但是一看時間不過才10至20分鐘而已

但是用鬧鐘又怕吵到自己

[ 本文章最後由 kinderrush 於 08-8-8 14:29 編輯 ]
作者: kevin.chang    時間: 08-8-8 14:59
雙雲功跟自發功有一點重疊
自發=自然發動,也就是不直接控制,氣帶動身體或動或走,為氣功的外功
雙雲講求的是「間接」去控制身體,讓身體做作我們要的勢,又要有自發功的隨氣動走,但氣隨意動的情況

講明了,就是精神要適當。通常只要放鬆了,不用意念來緊繃身體,氣自然就出來了。
而再來,就是用念操作氣,而氣再操作動。先意念制氣,再身隨氣走,後意氣相隨。

裡面的要訣是:不操作動作,而是操作氣,氣再催動身體的動作

練功時間是自然就好
用鬧鐘是自己找麻煩
不求快,收功徹底,讓自己沉澱一下,以免最後關鍵走火
練功要練全,非練久練多。一功完畢再接一功,貪多嚼不爛
天天練,每年都有收獲,所以越早練會越好

[ 本文章最後由 kevin.chang 於 08-8-8 15:58 編輯 ]
作者: kinderrush    時間: 08-8-14 14:24
恩...我先把築基功練好

還有個問題想請教

沒有在練功的時候,身上有氣感也是正常的嗎?

像是有時候坐著看電視,突然身上的肌肉ㄧ直跳

剛剛我在看電視的時候就是這樣,大概是在環跳穴的位置
作者: kevin.chang    時間: 08-8-14 22:33
沒有在練功的時候,身上有氣感也是正常的嗎?

氣感有強弱之分。理論上,練功時強,平常時弱
當然,氣感強是一件好事,有些人想練還練不成呢!


==========================================

環跳穴,若不是練功時會跳,這不是氣功的領域,而是「中醫」

我問了人:

可能是「腳太累」、「循環不好」、「神經傳導的問題」
問題出在背、腰、小腿,整體循環

根據情況判斷,閣下的下半部的循環不良,兩隻腳可能氣脹
做一個「腳背伸」試試
(床上動作,躺著,兩腳伸直併攏,腳背上拉到底,跆起約二十公分,心數十秒後,再放下,靜置1到3分鐘,別馬上起來)

跆起時是否有異常的酸痛感
若有
就是下半身不夠「鬆」

後續就是多做這個運動
加強下半身的循環

========後話=========
武術某程度上會跟中醫及其它醫學接合,氣功也是

練氣功,若有氣脹與氣不通,氣硬衝也衝不過,就有可能是身體的循環問題

所以練功者除了氣感、精神與氣量要練,拉筋與運動(基本的身體強度)也是很重要的

築基的四動與雙雲功,都是以動求氣

先脊錐後四肢,讓身體達到真正的鬆

鬆了自然氣動,接下來都是時間的問題

[ 本文章最後由 kevin.chang 於 08-8-16 07:01 編輯 ]
作者: kinderrush    時間: 08-8-16 11:37
異常的痠痛感在我的肚子,做這個動作小腹很酸

腳背是往身體的方向拉嗎?
作者: kevin.chang    時間: 08-8-18 00:14
原帖由 kinderrush 於 08-8-16 11:37 發表
異常的痠痛感在我的肚子,做這個動作小腹很酸

腳背是往身體的方向拉嗎?

異常的痠痛感在我的肚子,做這個動作小腹很酸

=>腹肌沒力唷,太少運動了吧,練氣功之餘,做些運動會比較好

腳背是往身體的方向拉嗎? [/quote]

=>對!腳尖往上往頭部方向,兩腳打直。這運動有益身體健康,加強下半身循環
作者: kinderrush    時間: 08-8-21 12:36
平常比較少運動,腹部肌肉我很少鍛鍊,小時候開始就滿無力的

小學開始不是都會測體適能嗎

我ㄧ分鐘25下吧,滿虛弱的,最後一次測試是33下

哈哈,沒啥進步

趁暑假比較閒,我會好好運動的
------------------------------------
今天有個新的問題想請教

我又看了一次築基功全文

他說道:展慧中,鬆密處,是禪密功中很寶貴的一個功法

要念茲在茲,常惺惺

我想到真氣運行法中,也有這個樣子的說法

在第三步中,要有意無意把呼吸止於丹田,把練功融入生活

我發覺這樣做的時候,無時無刻氣機都會發動,這樣的話

要作收功的動作嗎?
作者: kevin.chang    時間: 08-8-21 23:02
原帖由 kinderrush 於 08-8-21 12:36 發表
今天有個新的問題想請教
我又看了一次築基功全文
他說道:展慧中,鬆密處,是禪密功中很寶貴的一個功法
要念茲在茲,常惺惺
我想到真氣運行法中,也有這個樣子的說法
在第三步中,要有意無意把呼吸止於丹田,把練功融入生活
我發覺這樣做的時候,無時無刻氣機都會發動,這樣的話
要作收功的動作嗎?


因為它簡單明了的點出「放鬆」「用念」的方法
鬆即「得」氣,念則得以「運」氣。
鬆、靜、定。是重要的三大原則

由於氣感在於五感之外
只有常練常想常接觸
運用起來才會順手
順手就不易走火

上次有討論到
氣感有大小之分
就像走路有快慢
練功與平常有分別
例如走與跑,平常用走,競賽用跑

過度練功,會氣量過盛,就會走火
氣量過盛,收功不容易,就會氣虛

平常只是加強氣感,加強普通狀態的氣循環
練功則是全力發動,入意入境,直到功完為止,收功

所以平常生活的氣循環,掌握到氣動不入境,氣走不用意,就OK了
說穿了,就是講求「適度」

[ 本文章最後由 kevin.chang 於 08-8-21 23:04 編輯 ]
作者: kevin.chang    時間: 08-9-7 21:03
上一篇好像沒打上重點

是的,不用收功

主要是加強對氣的敏感度

========================

去了中央大學,受到一位人士的指點
他說:「氣是由地起,下半身沒通,下丹田怎麼通?打坐又有什麼用?」
隨後,指示我這兩腿的氣通情況,糾正一些我練功的錯誤
該說我是誤入異區,練錯功了
所以下半身,也就是腰與兩腿,應是第一個訓練目標才對
也就難怪在這二年沒練拳了,氣功也跟著沒什麼長進了

所以在這裡,我要向大家說明
氣功是實在的功夫,一開始要多動勤練,之後境界才是打坐鍊氣
在這種虛無的能量上,常常伴隨著人心映照的假象
過度的自傲與自HIGH會導至自己入魔

例如:
多年前,我就曾經太高估自己的程度,將手指的氣通,誤以為可以放出氣劍
在更多年前,剛開始練功時,更以為自己剛練,就開始打通任督兩脈
後來真正練成,才發現當時只是有感應,假象罷了

還有更多的假象,這都是其它練功者可能遇到的事情。
「氣」本來就存在在體內,有氣在跑只是代表自己活著,身體還算健康
跟所謂練功後的「通脈」是不同的兩種情況

至於到底自身的境界在那裡?有什麼問題?該怎麼練?
找到一位老師指導,是比較安全的

但就算沒老師教,我可以肯定,多練習感應自己的身體,絕對有益無害
只是別看到功法就亂練,循規蹈矩的練下去,就都OK

很多老師都是隨便練練,找書看,然後被自己心中的假象包圍,就開班授課
練功需要累積時間,但並不是所有老人家都練得很久,也許對方也是新手?!
許多有一點點氣感,就開始說會結印、布氣,那些都是騙人的

所以大家儘量練到有氣感,可以避免求錯師、甚至閃過一些騙子

[ 本文章最後由 kevin.chang 於 08-9-10 02:38 編輯 ]
作者: kevin.chang    時間: 09-2-26 23:58
最後的內家拳啊,還是覺得是太極拳最好。

太極拳不好好學,依我以前師父所言,似乎沒有實戰性。不過用心練過的太極拳法,一定比馬馬虎虎的亂練正式拳法好多了。我的理解是,太極拳是配合氣功用的,千萬別說什麼鬼扯的實戰性,除非練功的人本身也受過正式的教學,有拉筋、健身、對打的練習,不然我個人不太相信外行人練太極拳能有多強,不常打架敢說自己拳法好,哈!笑話!

有點扯遠了,目前發現,其實公園裡練太極拳的老人們也分派系!所以,為了避免站錯邊,想練功請教的人務必先察言觀色,先看準那位比較好,比較順,教得好的。若真的選不出來,就憑直覺吧。還有!依照我貼的基本功的底子,練起來應該是會更容易上手。但!想打好太極拳還是勤勞、耐心的練吧。

[ 本文章最後由 kevin.chang 於 09-2-27 00:07 編輯 ]
作者: kevin.chang    時間: 09-3-26 21:30
今天將「築基功」、「雙雲功」彩色化並重新排版

希望能讓大家在看的時侯,可以輕鬆一點

[ 本文章最後由 kevin.chang 於 09-3-26 21:54 編輯 ]
作者: kevin.chang    時間: 09-8-13 17:41
駛氣之道,除了身鬆、心空外
懂得如何「用腦」似乎也非常重要

經脈最初的接觸對象是任督,最重要的也是任督
任督一條上通到腦,一條上通於雙眼
這種奇妙的感覺,我最近的感覺越來越明顯
經脈圖一查,果然是這麼如此

這算是意念的方法
首先,運行小周天,我個人建議使用站勢,能的話,用手加以引導的效果更好
意念的部分,在於雙眼於前方任脈一起,而腦中的內丸(應該叫這個吧?)連帶後方的督脈一起
著重點在於腦袋裡頭那個「內丸」,將精神流貫注在裡面
使用時有一種似是共振的奇特感覺(任脈的也是差不多這麼做)
氣感也會增強許多
如果精神的掌握不足,建議一次一條經脈,或是順流做就好。


提供方法給大家,如果有什麼心得想討論,可以稍稍話給我

[ 本文章最後由 kevin.chang 於 09-8-13 17:45 編輯 ]
作者: kevin.chang    時間: 10-4-7 11:38
這幾天與一名修習「中華崑崙女神功」的一名別系的同學接觸的一下

「中華崑崙女神功」是一種我已經知道了很久的功法
具我所知,此功可以趨邪,也就是適合有邪靈纏身這種特殊困擾的體質的人去修練

粗略接觸,功法內容具有相當濃厚的宗教色彩
而且在地方上(至少高雄)就有練功的氣功學會
看對方對氣功也這麼有興趣,在與我同年紀的人來說,實屬少見
所以我就進一步的去認識,然後交換了一下練功的內容,互相探討一下

不過這裡就先說一件有點有趣的事
由於功法的不同,我們雙方的用詞與行功要領皆不大相同
所以在探討過程的基本共識度慘到一種非常搞笑的地步

話稍扯遠了
功法內容我看過一遍
由於裡面功法中的助功詞用得很多 (例:有請xxx神xxxxxxxxx)
所以此功法絕對不可自行亂練,必須請高功者壓場,想修行這個功法的人切記!
至於請高功者壓場的方法很簡單,就是去他們的學會練功
雖然我對「中華崑崙女神功」極端迷信的這點感到有點反感
但是有時,氣功裡的一些自我暗示與自我催眠也是一種很重要的竅門

另外
它們功法名稱的用字遣詞上可說是非常的華麗
當然啦,我覺得是創功的人想加強每個功法的主要印象



「中華崑崙女神功」 結構分析
九陽功基訓   ←毫問疑問的就是築基,不過築基我比較信我的那套
天下大拜、小九拜功、大九拜功   ←這些應該也算是築基的一部分
九陽功、九陰功 ←氣功的動功

再後面的功法我就不知道了,目前接觸到的功法就這些

====================================

以我目前修鍊十年的經驗,這東西可練
只是我還是信我練的東西

我練的是從一名臺南醫師買老師 (避免被罵,還是只透露姓氏好了)  那裡出來的
簡單、確實又明確

其它有怪力亂神的東西我就不碰了

[ 本文章最後由 kevin.chang 於 10-4-7 11:44 編輯 ]
作者: kevin.chang    時間: 10-4-29 18:45
又一陣子沒練氣功了
這次心境倒是進展很快,有種漸漸回覆到我以前練功的感覺了
練了這麼久,除了經驗有進步,氣的退步倒是讓我十分慚愧


這次心得回歸到練氣的基本面:「氣是引動,不是掌控。」的這部分
不管怎麼說,人控的氣絕對沒有那種先天自然的感覺
層次上有一段大大的差距
看來這幾年我是走回頭路了,不過幸好還是找到問題,拉了回來


這次的頓悟與理脈上,讓我深深的了解到身體內廢物淤積的難過感覺
不得不讓我激起新一年的運動規劃
也所幸現在是夏天,是個游泳的好季節
希望在運動下可以打下更好的身體基礎
在氣功上可以有更大的進展




民國九十九年四月二十九日  六點
作者: kevin.chang    時間: 10-6-11 03:36
本文章最後由 kevin.chang 於 10-10-17 01:23 編輯

今夜練功有個小小的突破
那就是氣脹的問題

自從練氣以來,內氣在體內鼓盪,整個人彷彿跟氣球一般,脹了起來。(氣脹的感覺)
於是在今晚,借助雨勢帶來的一點靈感,在練氣的時候,嘗試將內氣在經脈內壓縮,也就是嘗試不讓氣脹開肉體,嘗試後壓縮後,內氣的運轉速度居然提升了不少,再借助以前的一些運氣經驗,內氣彷彿溶入了肌肉裡面。(目前不知道是不是假象,還要再研究)

與以前模糊的感覺不同,可以整個很清析的感覺到全身肉體的氣在走,雖然這次運氣的機緣很難得,不過為了讓我自己不會忘記,特地放功後留言於此,希望能給其它人一些幫助。也請路過的高人,若有類似心得,請不吝指教!
作者: kevin.chang    時間: 10-10-17 01:01
本文章最後由 kevin.chang 於 10-10-26 01:25 編輯

自從任督打通已經好幾年了,除了對天地氣場與呼吸調合有點助力外,還是覺得沒有什麼特別的
或許是我注入在氣功的時間還不夠多之類的吧

嘛~~~~閒話不說了
最近在收集氣的部分上,有整理出一點點的心得。

以我之見,氣概分為正氣與邪氣,而氣本身又分陰陽,並且在陰陽內再分陰陽
看起來有點饒舌吧?

簡單的說
正氣可以分作:大陽、小陽、大陰、小陰
正氣與邪氣,則是對我們人體有沒有助益的直接劃分,不好就是邪,好就是正。


邪氣通常的來源,就是:殤葬病惡之處、汙穢骯髒之處、邪靈藏身之處,還有意外的在部分的山上居然也可發現到不少的邪氣。
遇到邪氣要用氣去擋,邪氣入體就會出現氣功病,而且會病得不輕。
氣對邪靈會有排斥感,對邪靈拉人會有特殊的感覺,面臨到這種情況要有自知,要主動去避開,不要傻傻的被拉去撞邪氣。
對有氣感的人來說,感覺不對,閃就對了。


正氣部分
簡單的說,午時的太陽是大陽,子時的月亮是大陰。卯時的朝陽是小陽,酉時的夕陽是小陰。
人以陽為根本,所以要以陽氣為主。

採集天地的氣,尤其是太陽這大燈泡的氣,以朝陽為最溫和,量最大,最有效。以太陽剛亮微亮時,效果最佳。
中午的烈陽沒有一定功力,採氣超過一分鐘就會容易傷到身體。

夕陽的陰氣混有邪氣,所以不要採集太久,只要採集足以讓陰陽平衡的量就夠了
子時的月亮,具有大量的陰氣,但是大部分吸收不了,而我們人體也不需要太多,適可就好。

有關於樹木採氣部分
樹多人多的地方,氣場會很亂,要找周圍較為沒人的地方
樹多人少的地方,會帶有一絲絲的陽氣可以採集。採集時,要對大地樹木要有感恩與氣之間回饋的想法,會比較順利。
樹多幾乎沒人的地方,會混有一點陰氣和邪氣,要將周圍附近的氣,用無極圈淨氣法去淨化後,再吸收會比較好
註:無極圈淨氣法。將氣放出,以逆時針方向,進行大範圍的身外運氣。
  氣不順代表混有邪氣,可以繼續運氣來淨化,直到氣順就代表正常。

有關於室內採氣部分
以明亮、空氣清新、自我感覺良好的所在地為最佳。
雖然大原則上,是在廁所不能練功,但意外的,在一些乾淨的商用廁所,仍可以採集到正氣(要超級乾淨的那種,並且要在洗手臺附近)


作者: kevin.chang    時間: 10-10-21 00:34
現在開始進行太極拳課程上的學習
哦~有教授肯免費推廣太極拳,這真的是太棒了!

今日學到很多東西
值得一提的是一種特別的吐納方式:三才氣
三才就是天地人,對應:腹、胸、頭
這個吐納就是說把呼與吸分成三段
腹吸滿頓一下再吸入到胸,胸吸滿頓一下再吸到飽和

今天學到的是一套練功療傷與拉筋的動作
蠻實用的

不過用網路推廣是有點難度就是了
作者: kevin.chang    時間: 10-10-22 09:11
本文章最後由 kevin.chang 於 10-10-25 01:58 編輯

續上次的內容
這次它的運功前有講求到一個很重要的觀念

氣從丹田而起,通百會穴(就是頭上方,壓會感覺痛的地方),行頭上的九大經脈,向下通行全身。

它很注意在行功前,做一些重要的暖身運動


1.將百會穴揉熱(左右手各揉10次)
2.耳朵挫10下挫熱,耳前的凸起的末端,有一個穴位,按個10下
3.風池穴(後腦凹處的左右兩邊凹處),用拳頭小脂部的尖點按壓,接著風池穴上方三片頭骨的三下三次的滾壓
4.手掌磨熱,太陽穴磨挫10次
5.用手掌覆蓋眼睛(勿重壓),附近向外推開10次,降眼壓
6.在(名字突然忘了,就是鼻子兩旁向斜下的線),用兩隻手指用力挫36下!(用力向上,輕輕往下)邊挫順便做吐納
7.用手指,從額頭向後刮頭皮,刮越用力,效果越好(適度下),刮10下
8.兩眼間的精明穴,用二指按36下
9.二指按人中穴(鼻唇間的中點,唇上方),承漿穴(唇下方),按十下


嗯~~~這樣推廣,對沒練功的人還是稍嫌複雜。
不過看得懂的人,可以練功前後和睡覺前,可以做做看,效果真的蠻明顯的。

不管在氣功、武術或運動上,應該都可以使用這套暖身運動。

作者: kevin.chang    時間: 10-12-14 10:13
今天終於又教會一個同學學會氣感了

咱們氣功師的特徵就是雙手紅潤,雙肩沉穩。
我很高興這位同學能在鍛鍊身體的同時,還能配合那些有點枯燥乏味的氣功基本功

這位同學氣感開發時間不到一個月

這代表說氣功果然要三管齊下才有效果

看來有關氣功更實際的訓練步驟,我必須再整理一下


再來是後話了
氣功果然要有人帶,練才比較快
我自己一個人練了多久?從無知到開發出氣感又多久?
想想真是氣死人,不過對方進步快是我的原因,我卻很高興
這種心情很複雜,嘛~~~反正當作一種經驗
現在要繼續教他一些收發的要訣

氣功依舊在研究中...
作者: kevin.chang    時間: 10-12-21 14:27
昨天太愛玩的,運的氣太大,結果把自己的右手勞宮穴連帶附近經脈全都弄傷了

感覺刺刺痛痛麻麻酸酸還有點無力,好是難過

果然氣功是不能太隨便,幸好隔天就好得差不多了
作者: kevin.chang    時間: 11-1-19 00:26
苦思了一段時間
我覺得氣功主要分二大派別

一種是行醫行武的「重命型」氣功
一種是靈修及法術的「重性型」氣功

以最簡單的形象表明,就像是一名武士和一名道士之間的差別
雖然氣功依舊歸一而不變,但這二派走向差別很大確實是一件很明顯的事


行醫行武的重視肉體健康與生活實用性,也就是肉體行動的氣的協調度、發力勁道、肉體煅練,屬於行動派的!

另一種則比較玄,靈修型注重精神昇華,與上界溝通,並且要學會防禦邪靈與布置簡單的結界(可以理解一種強效型的氣場)



基本上就是這兩種,不過就算這麼分,每個派別修練的比重只是不一樣,兩邊都還是要練的
作者: kevin.chang    時間: 11-1-21 02:06
本文章最後由 kevin.chang 於 11-1-23 16:34 編輯

一個段落的練功紀綠

小周天準備停了,因為練久了它們會自己轉,應該說氣本來就會自己跑...吧?

目前採氣是向天地採,不再依靠樹木。
這幾個月來,我愈來愈覺得從樹採來的氣感覺比較野,不好控制,還要經過一番提練後才比較純粹,所以為了省麻煩,我不再對樹木採氣了,雖然我本來就不是很常對樹木採氣 @@

最近對樹的經驗是,我在維持氣功態行走於公園時,路過一顆樹,突然渾身一陣大震。之後觀察樹是松樹,而身上一些雜氣被樹吸走的感覺,雖然也感覺到一些好氣也被吸走,但總和來說,還是良性的。

到底樹與人的氣交流是處於什麼狀態,這會是我之後要研究的問題
但目前來說,既然樹的氣比較野,那我就先終止草木採氣的動作


目前我練功心得,主要是追求一種契合度,這也是我最近一直很重視「聽息法」的原因

將呼吸、心跳、運氣的節奏與精神集中時氣一陣陣收縮發脹的感覺契合起來,氣感就會上升到一種很神妙的感覺

那種感覺暖暖的很舒服,比平常的氣功態還舒服多了,運氣本來有分「主動」與「被動」二種
但那種情況下,氣感覺突然不分主動被動,感覺就是二者都有,精神與肉體間出現一種神奇的契合感
用念操控與肉體自然發氣同時出現,互相配合,這種感覺非常特別
而且隨著周身的氣一陣一陣的回盪到五臟六腑裡溫養內臟時,那種溫養的感覺會非常明顯
這可見得我的五臟六腑並不太好,不過這也算很正常,身為一名練氣功的人,我比較隨性,所以我並沒有忌口
而沒有忌口總帶了許多讓我功力急退的現像,這也讓我對某些食物漸漸挑嘴了,真不知道這算不算是另一個忌口


然後目前我正在重覆的研讀「靈源大道歌」,我覺得它寫得真是不錯  = =b

「靈源大道歌」網路資料:http://taiwan.shien-dao.com.tw/p ... #%E5%8E%9F%E6%96%87


作者: kevin.chang    時間: 11-2-11 14:21
練功隨記

今天一個很特別也不特別的氣感心得

手掌握拳與並掌,這二個動作會明顯的影響到上半身的氣的流動
並掌屬於外放式,握拳則較多的氣會集中在中丹田的位置上(胸口會有悶悶微震的感覺)
不知道是不是最近比較關心中丹田這個部位
總之這種氣感比起往常還要特別許多

在引氣的要訣上,這次的雙手在運功前,有下意識的先挫挫手
這個挫手在無意識前,似乎有一個很特別的運氣節奏
因為我第二次在嘗試時,氣感的展現就沒有第一次這麼明顯
雖然這也可能是心神有意干擾的問題
作者: kevin.chang    時間: 11-2-11 15:02
本文章最後由 kevin.chang 於 11-2-11 15:18 編輯

回憶的心得:氣虛與氣飽和

氣虛在我練功初期算是一個常常犯的毛病
原因大致上就是一時分神或太愛玩

氣虛以我的經驗來說還再細分二種,一種是傷到元氣,另一種是沒有傷到元氣
傷到元氣是一件很明顯與痛苦的事情
詳細情形我已經忘了,但還記得的就是頭痛、全身難受、想睡但又不是睡意的一種情況

第二種沒有傷到元氣的,我覺得在練功初期很難分辨出來
也就是在運功時把氣排出一些,讓氣量降低,但同時會增加氣感
因為身體要虛不虛,所以身體會有一種自然回氣的舉動,但回氣的同時又被排出,形成一種氣循環情況
排氣的同時,濁氣與好的氣都會一起排出,所以身體會有一種有點冰冷,但是又有一種乾淨的感覺 (因為濁氣也一起排出了)
這種氣虛雖然可以增加許多氣感的感覺,但本質上對身體算是無益的,而且這種氣循環也算是一種練功的假像

氣飽和,以我的經驗則是在濁氣方面是一個比較大的問題,而且氣的量也要抓得適度,太多太少都不好
引氣到氣飽和,如果性急,反而容易吸取到大量的濁氣,我覺得這就是氣功不能燥進的主要原因
以我的情況來說,我覺得有時吸引到濁氣是一件無法避免的事情,因為又有時候運功完全是下意識的行為,無法選擇場地
所以我覺得氣滿則要洩,反覆去提煉氣的純淨度,自然不受獨氣的影響
也就是在氣滿之後,再進一步的進行氣循環,氣循環就能把好氣與濁氣分開來,此時再來濁氣排掉
不過分辨濁氣與好氣,對於氣感的掌控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練功時間太短的人大概分不太出來
所以在氣虛以及練功初期,儘量還是以慢慢的練為準,以求練功基礎有足夠穩健
因燥進而練出一身濁氣的人,我見過不少
我覺得主要是練功不得其法,沒人教,有功亂練下來的成果)
作者: kevin.chang    時間: 11-2-12 22:44
本文章最後由 kevin.chang 於 11-2-13 00:16 編輯
目前我練功心得,主要是追求一種契合度,這也是我最近一直很重視「聽息法」的原因

將呼吸、心跳、運氣的節奏與精神集中時氣一陣陣收縮發脹的感覺契合起來,氣感就會上升到一種很神妙的感覺

那種感覺暖暖的很舒服,比平常的氣功態還舒服多了,運氣本來有分「主動」與「被動」二種
但那種情況下,氣感覺突然不分主動被動,感覺就是二者都有,精神與肉體間出現一種神奇的契合感
用念操控與肉體自然發氣同時出現,互相配合,這種感覺非常特別
吐納氣法(一)
意念活動
  集中精神,體察全身關節運動的幅度和力量。留意諸多導引動作中的全身關節,特別是脊柱各椎體是否在鬆在動,是否在一鬆(指密處)無有不鬆(指全身關節和肌肉),一動(指脊柱)無有不動(指全身各部),始終存念於鬆和動的既矛盾又統一之中,既被動分離又主動聯合,既是動靜平分,又在變化萬千,用意守體內,專心調動和檢查身軀各部的鬆和動,從而收斂精神,這是調身方法,也是調心方法之一

正準備練這個吐納氣法,看看開頭內容,就恰看到這一句
這是巧合嗎?

不過看了第二次
感覺為似是而非的樣子
總之,有心得,我再寫上來


在打成文字檔的時候,發現自己打錯了好多字  orz
之後花了一點時間檢查了一下



順帶一提,在我小時候練功的時候,就感受過一種意像
就是人的頭像是一顆植物的球莖,四肢與身體則就像球莖的根一樣
而練氣功的人,感覺就像植物的根在土壤吸取養份一樣,從四肢百骸向大自然汲取氣的感覺
這是我小時候得到的一種有趣的想法,既然想起來,順手把它寫進來

作者: kevin.chang    時間: 11-2-13 07:31
在我獲得禪密功的時候,被告戒說,不能亂教人,教人時不能亂開玩笑,也就是傳功要謹慎

不過現在我發現禪密功的功法,四處皆有呢 ^^"  (雖然有很多都是錯字連篇的)
作者: kevin.chang    時間: 11-2-13 09:20
單純的佳句紀錄

精氣神無形之物也,筋骨肉有形之身也,必先練有形者為無形之佐,培無形為有形之輔。若專培無形而棄有形既不可,專練有形而棄無形則更不可。所以有形之身必得無形之氣相依而不想違,乃成不壞之體。——《易筋經》
作者: kevin.chang    時間: 11-2-14 01:03
本文章最後由 kevin.chang 於 11-2-14 01:09 編輯

談話 - 紀錄整理

================

我在某個氣功論壇,為了整脊的問題跟一位版大吵了一架
目前因為其討論版塊被禁了,抓不出原文出來
總之,我還是依舊我記憶中對方的問題與盲點,跟高手求問,並做出一些具有深度的見解整理

「請別再相信菜市場的知識了。」--- 高手被問題煩死時,對我發牢騷。

整脊是屬於高級功夫,許多人學不來,有些人只學到皮毛的功夫,就拿那些功夫出來工作生活了。
而整脊這一行,一定要找到內行人才真的有治療效果
不過問題來了,一般人也分不出什麼叫作內行人或外行人
所以為了找內行人,又常常有人找了很多的師傅,不過還是治不好
到底為什麼?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們找的是同一門出來的人,手法同源,自然結果還是一樣

真正的整脊有一些特徵,我在這邊紀錄幾點給大家參考

1、真的整脊收費不可能只收幾百塊或一千,起碼四千~六千臺幣不等,雖然價錢其實只是參考,不過這就叫所謂的行情。
2、整脊(脊椎!)步驟是沒有聲音的,若整脊時脊椎卻發出聲音,就有問題了,而且有聲音的整脊幾乎都是錯位而沒有歸於正位。
3、整脊的過程:會叫患者擺好姿勢,但真正療程對整脊處出力的時間僅有一秒。如果對方對脊椎處搞很久,也是假的。
4、整脊是沒有固定次數的,它的目的是固定好位置。常常出現有人說「十次包好」,這種也是假的

常常許多的整脊外行人與整脊新手,僅僅是「鬆脫關節」,但沒有歸其正位
又因為「鬆脫關節」能達到放鬆舒服的假治療效果,這就是外行人功夫能給外界帶來迷惑的一個迷思。

以基本達到療效的角度來說,「鬆脫關節」對「五十肩」就是沒效的,鬆再多次還是不會開的
五十肩只要幾年後身體就會自癒,然後等時間一到。外行人就會對病人說:「經過這幾年的矯正,終於矯正回來了」。
這就是整脊界一個很大的笑話 (大師酸外界真是不留餘力啊 XD)


再來就是一些延伸討論了

雖然就我知道的健康領域中,就是公認說「蛙人操」是治療脊椎與頭頸肩一個萬用的自療療法
(一次矯正一直線,能讓整脊師失業的大絕招)
但是許多人就是做不來,或者說懶得做

所以那位高手就有跟我聊到目前的瑜珈的問題
在瑜珈界裡,瑜珈老師一定都會跟大家說 「我們現在只是讓大家的肌肉放鬆。」
是的,肌肉放鬆
較內行的人都知道僅僅肌肉放鬆,療效當然是有限的
而目前的瑜珈界就開始有加入肌力訓練的部分,以補充瑜珈原來練不到的東西
所以現在瑜珈界裡的瑜珈,就是原來的「瑜珈」與「皮拉提斯」的一種變形
但裏頭的「皮拉提斯」又不是純粹的「皮拉提斯」
因為「皮拉提斯」的中心思想就是「關節分離」
(關節分離恕我懶得打字)
這就是目前瑜珈界的情形


俗話說,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
這裡有牽扯到一些行業問題,請知道的人不要拿這裡的知識去拆別人的臺,自己知道就好了。
作者: kevin.chang    時間: 11-2-14 22:48
這一陣子非常勤快的修行著

然後突然發現自己開始有點無法忍受重口味的食物
作者: kevin.chang    時間: 11-2-20 18:27
本文章最後由 kevin.chang 於 11-2-20 19:11 編輯

對黃帝內經做一些駐釋
上古天真論篇第一
六節藏象論篇第九

黃帝內經是一套醫經,內藏許多單純練氣功的人無法知道的道理
我覺得是因為我知道太少,才造成功力緩步不進的瓶頸情況
所以打算鑽研黃帝內經來增加經脈理論的功底
它裡面寫得是有點抽象,不過慢慢看還是看得懂

在鑽研黃帝內經,與我家人交談之中穫得許多的多方向的思維
故中國傳統醫學,以我目前所會,有分:骨科(與西方解剖結合)、脈學

骨科,鬆脫關節為下者,調正關節錯位以調正氣為中者,筋肌鍛練為上者
脈學上,除了穴道經脈瞭解以外,我尚不知所謂內藏與外象之間的差別

氣功我再重整一下思緒
我會:自發功(動功期)、二年火候的武術站樁功、禪密功的築基、雙雲、吐納氣法第一式、莊子聽息法、仙道氣功入門、丹家小周天(因為有縮陽現像故自退境界不再精進) 以及無名雜功與氣功小技巧數套

練功時間到目前為止約八年,目前在意念的掌握初有小成,意氣相隨如臂隨使,氣感入體淺但到位
但生活作息與飲食並不是很到位,九年的後四年中並不是很上進(氣功生活化的結果....),氣功二三天才練一次
故僅提練元氣,不求氣量,若內氣不穩與消長異常才做周身內氣循環,能練至今全靠幼年時累積之功底

嘛~~~讀了經書就突然發現自己學的東西並不多
學無止盡

作者: kevin.chang    時間: 11-2-21 07:55
本文章最後由 kevin.chang 於 11-2-21 08:21 編輯

近個月來,下丹田稍微穩固一點,但覺得腳底常常覺得油膩,而胸口中丹田位置則開始有浮燥與微震的現像
因這段時間也是我寒假期間,便是注入了許多心力在氣功的方面上
開學時間到了,我再總結一下我目前一些心得

總結一
我練丹田的過程,我練丹田的順序為:上、下、中
先懂靜氣凝神為上丹、再懂周天運氣為下丹,再入五臟為中丹
雖然感覺過程是有一點怪怪的,不過我的狀況是這個樣子
中丹在上丹與下丹之間,目前中丹有點受到上下丹田氣場的牽扯,所以出現一種微震與浮燥的現像,老實說是有點不太舒服

總結二
黃帝內經的影片講師有說:子時為一陽初生,這點我開始有些明瞭
我每次在子時以引氣態入睡時,周身的陽氣都生發得很厲害,全身會開始發熱起來,而且是熱到會有點燙的那種熱
以前是覺得是不是我特殊睡功的問題,但反覆實驗卻時靈時不靈
現在以時辰來看,唯有子時是睡功會產生如此狀態的時機,所以我定了一個結論,那就是子時就是睡功最佳修練時間

總結三
有關氣功會影響食慾與味覺的問題,我發現到一種狀況
氣積於喉口時,味覺就會特別利害,再配合練氣功的心態,所以會出現一種有些厭食(討厭味道)以及想吃清淡的一種感覺
氣積於腸胃時,食慾就會下降,食量也會下降。雖然餓了還是會想吃,不過稍微吃一點之後,又不會想吃
我發現這是一種氣特別行於一脈或積聚在某特別位置(內臟)的暫時現像
所以十二正經應該必須一次走完,切不可專練一修,因為周身經脈要一次通,而不可只練一部位


============

前幾天兵險,被抽了二管血,現在左手心經與心包經有點異常......

虛、麻、痛、有點酸

作者: kevin.chang    時間: 11-2-21 22:40
之前論壇的文章編輯系統爛得一蹋糊塗

現在稍微好了一點,所以我動手整理了一下「修真圖」的文章
作者: kevin.chang    時間: 11-2-23 09:28
本文章最後由 kevin.chang 於 11-2-23 18:47 編輯

有關於最近胸口微震的現像,只要稍微靜心運氣還是會感覺到
運氣加速太快就會震得會不規律,根據一種氣感上的直覺,所以我不得不把運氣的節奏變得比以前還來得深與慢
要深與漫,不得太過於輕浮疾速,胸口中丹田震動的感覺才會變得比較舒服一點

然後最近的對外氣感的感覺又開始下降了,雖然這也不是第一次了
明明感覺到意念有著到氣,但是對外的氣感又開始消失了
然後現在又因為胸口的狀況,不得不減少對內氣的額外干擾,以免胸口震動的頻率不對

再話說,就在我打心得的途中,內氣出現一個很特別的現像,大約持續一分鐘左右
中丹田與上丹田廷著「後胸背」與「頸脊上部末端」突然出現一種很特別的共嗚感與熱感
有關「共鳴」這種丹田震動互為一致的感覺很特別
中丹田與上丹田共鳴不久後,又變成中丹田與下丹田的共震
不過中丹田與下丹田的共震並不是很明顯,這可能跟我下丹田根基不是很穩有關
下丹田震完之後,內氣就竄到腳上,由密處內側到腳底(湧泉附近,但不是點是一團),再從腳上從腳外側淺淺往上回來
腳部氣感在特別注意下十分特別,就是一種熱熱辣辣又涼涼的感覺,就像是塗上某種薄荷藥膏一樣,不過不是皮外,而是皮內的感覺(不算到肉)
然後突然中丹田震動完全消失,一片死寂,不過雙腳依舊還在,而且氣走得非常慢
然後中丹田又慢慢震起來了,同樣的情況也慢慢發生在手部,手部與之共震點為肩胛骨與脊柱中間內的兩顆大球
不過因為我的雙手正在打字,氣走感頻頻被我打剎
然後又接著中丹田與上丹田又開始共振,這次走臉部上去,通過雙眼時,我眼前突然為之一亮,又一股上來停在我的喉口處微燒微涼

總之我現在氣走現像有點明顯,我想我無法全部記錄下來

剛剛又經歷一個特別的現像,為了控制內氣並避免肉體的干擾,有一陣子忘記呼吸了(吐氣到底忘記吸氣)

風池穴突然有股淡淡的刺痛感,兩耳間有股平行線的內氣連結在一起

然後內氣在後腦到脖子間分成三股氣流,二股往下,到雙手雙腳,沖得很快,雙手雙腳一陣出汗與冰涼感,氣感一閃而逝
另一股慢慢往上,到百會穴,然後百會穴與肩膀處的氣突然湧現,又淡淡慢慢的減弱消失
百會穴的氣團漸漸化成一個平面往腦裡落下,漸漸的消失
肩膀的氣又突然湧出,化作一股熱流向手掌,一閃而逝
然後腦內內氣凝成點,流到慧中,也就是天眼處,強迫我閉眼,一閉上眼,內氣就像流星一樣,直流而下
脊背突然有些疆硬與痠痛,然後共震感在我不知不覺中消失

還有許多感覺是我無法形容出來的,內氣的變化很快,我打字的速度跟不上,而且太過度的主意識動作會干擾到內氣的運行
總之先這樣,有重大心得,我會找時間打字上來

作者: kevin.chang    時間: 11-2-23 09:43
我打完上面的心得後,便站起來練功
細節就不多敘述了
主要就是內氣充盈到從手掌心與腳掌心湧出,以氣感來說,掌心處的經脈感覺從沖裂沖開了,讓我有點發疼
但以肉感來說,肉體本身又並無大擬,健康得很
總之練氣功的途中感受都很神奇,我也見怪不怪了
胸口又開始在震,我就先記錄到此
作者: kevin.chang    時間: 11-2-23 09:59
本文章最後由 kevin.chang 於 11-2-23 10:01 編輯

現在,我練氣功會有三個習慣

1.一起床就把氣感打開
2.練功前一些飲料不碰:奶茶、汽水
3.子時的氣功一定會練
作者: Forseti    時間: 11-2-23 17:17
回覆 kevin.chang 的文章

你是練道功? 睡功也有練@@睡功是哪種?存想五臟.還是另種還是道家睡功?
   
作者: kevin.chang    時間: 11-2-23 20:07
本文章最後由 kevin.chang 於 11-2-23 20:09 編輯
回覆

你是練道功? 睡功也有練@@睡功是哪種?存想五臟.還是另種還是道家睡功?
     ...
Forseti 發表於 11-2-23 17:17

因為我練得有點雜,所以睡功就是什麼都有慘一點
不過道家睡功我反而從沒碰過

簡單來說
我的睡功,最一開始是套弄一種無極圈的運氣法   (無極圈是以意導氣的左旋內氣圈,或上或下或內或外,蠻有通用性的簡單內氣運氣法)
用無極的內氣圈來鍛練周身的內氣環循直到入眠
之後引用自發功的自發特性,憑著氣感的直覺,在用念上不斷做了一些微調與修正
讓睡功期間可以讓無極圈與自發功自發的特性並存
最後跟家人瞭解到中醫骨科的睡眠引氣方式(一種體正手直趴睡姿勢),也摻了進去
最後變成一種時正躺時趴正的一種睡功
或躺或趴的時機在於氣感上的直覺動作 (也就是自發功上一種凝聽身體與大我的一種應用)

至於存想五臟,這是一定有的,閉眼凝神自然會心存於體內五臟六腑之中
所謂的道家睡功,我上網略看了一下,我的睡功是嚴禁側睡的
不側睡的來源來自骨科上的一個醫學判斷
在於氣感上,我也不是很認同側睡時的氣感感覺
總之睡功上,我就是正睡與趴睡二個姿勢來換,以趴睡引氣的效果為最烈
氣的來源來自五臟之中,偶而內觀會有五道光(大略五或六道),不過念一動光就會不見

你的睡功呢?
作者: Forseti    時間: 11-2-23 20:22
回覆 kevin.chang 的文章


    趴睡不好@@有害健康
作者: Forseti    時間: 11-2-23 20:25
我有兩種睡功都側睡
作者: Forseti    時間: 11-2-23 20:30
右側睡,曲右臂,手心墊面,直其腰背,另一首先摩揉腹臍後,伸直或放下也可,右腳曲,左腳直,神入氣穴,直接睡去便可.
作者: kevin.chang    時間: 11-2-23 20:34
回覆


    趴睡不好@@有害健康
Forseti 發表於 11-2-23 20:22


NO!
不見得,以骨科來說,側睡才不健康
正睡趴睡都不會引起脊椎側彎,但側睡就有可能造成這種問題

作者: Forseti    時間: 11-2-23 20:45
本文章最後由 Forseti 於 11-2-23 20:48 編輯

回覆 kevin.chang 的文章


    趴睡會壓迫五臟六腑


http://mypaper.pchome.com.tw/b22638526/post/1321306687
http://blog.xuite.net/yvonne500001/ChanghuaHomecare/41160338
作者: kevin.chang    時間: 11-2-23 20:52
本文章最後由 kevin.chang 於 11-2-23 20:54 編輯
回覆


    趴睡會壓迫五臟六腑
Forseti 發表於 11-2-23 20:45

真正讓側睡出問題的是壓迫肩膀以及強制讓人體向前彎曲
(壓迫肩膀的力會傳到胸大錐,若是胸大錐錯位,就會對整個脊椎做連續性翻轉與彎曲)

會壓迫五臟除非是肚子太大,不然根本不是問題



作者: Forseti    時間: 11-2-23 20:58
http://camtivator.ipower.com/?p=206
給點資料,看看側睡壞處@@
作者: kevin.chang    時間: 11-2-23 21:04
我有兩種睡功都側睡
Forseti 發表於 11-2-23 20:25


嗯....學的功夫不一樣,我的理論你聽聽就好

我的趴睡姿勢
頭擺左擺右無所謂,不過枕頭一定要拿掉
身正手正,手心朝上 (手千萬不得舉高,放腰間位置,輕鬆即可)
腳微內翻  (姆指靠器指),腳背著床,腳心朝上
存念於身體,不用動心法,大約十分到十五分鐘,周身的氣就會開始生發,周身氣就會自然運轉

有興趣且試試看,這招很好用
作者: kevin.chang    時間: 11-2-23 21:17
本文章最後由 kevin.chang 於 11-2-23 21:20 編輯
給點資料,看看側睡壞處@@
Forseti 發表於 11-2-23 20:58

把枕頭拿掉,手不要舉高,腳擺正

嘛~~~~詳細你看看上面

作者: Forseti    時間: 11-2-23 21:18
回覆 kevin.chang 的文章


    恩 你的功法起源哪的?
作者: Forseti    時間: 11-2-23 21:20
回覆 kevin.chang 的文章


    我是說側睡會脊椎側彎的資料@@
作者: kevin.chang    時間: 11-2-23 21:26
回覆


    恩 你的功法起源哪的?
Forseti 發表於 11-2-23 21:18


這招來自中醫的骨科,我家人有學整脊與復健,屬於專業人士
這趴睡姿勢絕無問題,有必要是可以追到中醫老師父的那種
信不信全由你,我不想耗太多心力在證明我自己身上
我網路上只是交流不是教學,你作參考就好

若你的睡功是剛學或初學,那就先學你的功法,等學到有一定程度再來玩這些東西
作者: Forseti    時間: 11-2-23 21:29
回覆 kevin.chang 的文章


    恩
作者: kevin.chang    時間: 11-2-23 21:34
回覆


    恩
Forseti 發表於 11-2-23 21:29


這屬於中醫醫術氣功的方法,又與一般丹家氣功稍微不同

因為解釋整個醫術理論很費時,我怕一個問題又冒出無數個問題

故敘我無法作出足夠完整的交流,這點我對你抱歉
作者: kevin.chang    時間: 11-2-23 21:46
本文章最後由 kevin.chang 於 11-2-23 21:51 編輯
回覆


    我是說側睡會脊椎側彎的資料@@
Forseti 發表於 11-2-23 21:20

我跟家人學習的,不存在於網路上,應該說是還要找,不過我所學本來就不是從網路來的,所以我不想找
理論是在於兩肩受力不平均,以及側睡會造成兩肩往內縮
若脊椎旁肌力固定力不夠就會造成胸大椎移位,一椎移通通移
之後扯到一連串醫學問題

總之側睡跟大椎有很大的學問,但我在網路上不方便做大量說明
作者: kevin.chang    時間: 11-2-23 22:22
舌頭上有內氣......這太神奇了

雖然我不知道舌頭上運氣有什麼好處,總之很特別
作者: kevin.chang    時間: 11-2-25 08:53
中丹田震盪的感覺依舊持續著
與幾天前的差別是,中丹田位置變得更加清楚,震燙的層面也變得更深入了一點
中丹田的震盪明顯的在五臟之間做出什麼現像,不過我無法知道內氣想做什麼
不過昨天與今天的腸胃感覺到不太舒服,被丹田的震盪震得腸胃不太舒服
最近我睡的時間也變長了很多,幸好我是大四生,空閒時間很多,有空就給它睡一下
睡覺時,中丹田也會一直震,或許睡覺可以增進中丹田做什麼事也說不一定
總之今天就是如此,我先紀錄到這裡
作者: kevin.chang    時間: 11-2-27 12:43
今天震盪的感覺消失了
作者: kevin.chang    時間: 11-3-2 16:22
本文章最後由 kevin.chang 於 11-3-2 16:56 編輯

最近跑的幾乎都是絡脈.......

又要翻書了

就問我家人說,家裡有沒有洛脈寫得比較清楚的書

然後我家人說,家裡有一本中華醫藥大學某教授寫的什麼什麼書的...................

= ="

作者: kevin.chang    時間: 11-3-26 03:00
我的練功,一直都是由二個過程組合而合的

一個是「由內而外」,另一個叫「由外而內」

外練氣場,內練肉身,途中修習精神力、直覺、境界

讓氣與肉體與精神的契合度再更進一步的提升,就是我一直在追求的東西

作者: kevin.chang    時間: 11-3-27 13:43
本人昨夜將氣感更進一步的練入了體內了

以前可以感覺到全身的血脈跳動

現在則可以感覺到整個心臟 肺臟 肝臟 腎臟的勃動

雖然仍然要借助引功時產生的那股精純精神力才能產生這種感覺,不過在感受上仍是一大突破
作者: kevin.chang    時間: 11-3-29 09:48
本文章最後由 kevin.chang 於 11-4-20 11:57 編輯

今天我要來談談練氣功的人才會出現的問題
內氣雖然能成為氣功師身上的一種助力,但同時也會是一種兩面刃
尤其是那些純粹修練氣功,而不練體不練形的人,最容易因為這道兩面刃而引起各種不適

這個問題的點很簡單
一名氣功師最容易讓人辨視的就是體內內氣暢通而不滯澀
但是,巔峰之後便是下滑。在一名內氣暢通不止的人,如果突然發生內氣滯澀而不暢通時,便是氣功師面臨健康的最大危脅的時候了

當然,可能會有人覺得說:哈!笑話!既然是修練氣功之人,怎麼可能放任內氣滯澀而不是暢通呢?
但是事實不然,人生中總會有一些意外,例如:車禍、摔了一跤、踩錯了一步(樓梯、門鑑之類的)
在如此意外狀況下,身體受到重創,身形移位,內氣閉阻。
就算是氣功師也無法好好的根治,畢竟氣功的能力還是有限。

此時調節方法就是在第一時間中,從身形去著手 (經絡閉塞,內力不足,所以無法用內氣施治)
能動就自己動,不然就是請整骨師幫忙,不過下者會比較危險一點
然後此情況,身體會異常的難受,會很想要躺下休息,但若不振作,在第一時間內治好,後面問題就會變大

因為氣的通暢度若是急速下滑,會造成頭暈、沉重感、經脈塞住,重點是免疫力會瞬間下滑
也就是說,若不在第一時間自行調整,處在這種狀態下的氣功師馬上就會生病、感冒,身體什麼毛病都會出來
這也是一個功夫的分水嶺,若內氣不暢卻沒有自知,不在第一時間練功,根除病根,就會馬上生病,絕無第二種選擇
而且若病已經累積而發作,氣功師就會大病一場
(會跟平常的生病規模不太一樣,有過的人應該曾感受到那個嚴重性)


這就是練氣功的人會出現的一種情況,請有在練功的人要有這份常識

所以說,練形練體是常保功力的重要之策,切不得馬虎不練
別以為內氣可以解決一切,這是一種氣功師常常出現的迷思

此邏輯也可以用在那種常年練身體而不常生病的人,因為他們也是內氣常久暢通的人
常常看到那些很久不生病,一病就死的人,就是處在這種狀態之下

就是因為身體無法適應這種急轉直下的內氣系統

作者: kevin.chang    時間: 11-4-5 01:48
這段時間中,中丹田時不時會振動著

其實最初始我還有點怕是走火入魔,不敢太掉以輕心

不過經過大約一個月的觀察,發現在振動之後略有長功的現象,所以現在心神是完全放開來

內氣感覺是邊振邊滲透進皮肉裡的感覺,一段一段的爬入肉體深處的感覺,這是氣感上的直覺

這種現象全身都有,最明顯的是胸口,隨著內氣每鼓動一下,內氣就會從胸口滲透一段距離
作者: kevin.chang    時間: 11-4-20 10:49
本文章最後由 kevin.chang 於 11-4-20 12:00 編輯

我覺得氣功的根本,就是安神 正形 內氣的功夫,逐一而就,別無二法。



作者: kevin.chang    時間: 11-4-20 11:40

《民俗療法的保健與應用》,編者:潘隆森,志遠書局 印行

↑這本就是我家人說的那本書,真厚  ^^"
作者: kevin.chang    時間: 11-5-5 20:41
這一陣子都在集中練中丹田的部位,就用文火慢慢的溫養吧,感覺還蠻舒服的
作者: kevin.chang    時間: 11-5-9 08:17
本文章最後由 kevin.chang 於 11-5-9 14:03 編輯

昨天睡覺的時候,熱氣聚在腳底版上,時為一點,時為一片

感覺就像被真氣按摩的樣子,延著一些我知道的穴道上來回來回的震動著

主要是左腳的感覺會比較明顯一點,右腳的感覺就只是還好

上禮拜跑了一趟1600,不知道這跟跑步是不是有關係

最近又開始練氣功練得很勤,也上網到處看看一些氣功的典藉與記錄

然後最近才發現.........我以前對「大周天」的理解似乎是錯的

以前我認為大周天是指十二正經的循環呢,但是最近查到的一些資料卻指向奇經八脈

因為我任督通了,接了天地之後,覺得氣量已經足夠了,要準備求「質」,所以就只守住「小周天」

似乎亂來之間卻符合正道的樣子,因為一些記錄記載,大周天只要在小周天的氣量足夠之後,大周天就會自己運行衝開的樣子

這很符合我練功的經驗

又或許該說,以前我認為奇脈八脈全開是小周天的完整版,是有些不謀而合。

所以以前練功認知是對的,不過沒有跟周天的名詞正確的接起來。


=======================

順便在這篇跟大家介紹二本不錯的氣功書
湛若水的 《氣的原理》、《內經呼吸養生法》

目前一些大型的書城都應該找得到,沒錢的話,可以先到書城翻閱再考慮要不要買下來

http://chi.24z.com.tw/index.php?ap=guestbook

這個則是作者建立的網站,湛若水的網名叫作「六指」
算是一個不錯的討論區,站長的功夫很到位,有問題都可以請教他

不過他會希望你能先看過他的書,自然,他的書是的確還不錯,我推薦


順便一提,我的網名叫作「玄和」

作者: kevin.chang    時間: 11-5-14 00:05
我發現....如果要把中丹田顧好,就不得不忌口了。   QAQ.....(默)

中丹田通向五臟六腑,與下丹田共振會形成整個內臟之間的某種內氣效應

我發現...吃太多、吃太好、吃不對時、吃太急......等等都會造成這個內氣效應不好

總之,我得慢慢的戒下來,才會有突破的樣子
作者: kevin.chang    時間: 11-5-20 12:48
本文章最後由 kevin.chang 於 11-5-20 23:29 編輯

我發現...

其實我那個還不算是大周天  @@

因為後續煉大藥的部分沒有做足,所以這算是前功盡棄?



=====


最近在某個氣功交流論壇,跟功友討論氣功

功友曾說到某本書寫著:上丹易入魔、下丹易走火荒淫、中丹易心律出問題。

的確,練中丹的過程中,我的心律的確是不太穩
作者: kevin.chang    時間: 11-5-21 14:12
本文章最後由 kevin.chang 於 11-5-21 14:35 編輯

剛剛獲得消息  買水源老師已於日前過世

將於五月卅日早上舉行追思禮拜


@@




買水源
學經歷:
1991年西班牙馬拉加替代醫學年會主席團主席
1991年中國瀋陽世界中醫學術會議代表
1992年日本脊椎協會全椎療法二年專業班結業
1994年世界快活醫學專業講座結業
1995年脊骨神經醫學百週年紀念慶典代表
1995年美國帕瑪(Palmer)脊骨神經醫學院學術研究
1998年美國凱爾脊骨神經醫學研究基金會
腦幹調整師資格認證(Brainstem Specialist)
1999年美國雪爾曼(Sherman)脊骨神經醫學院綜合技術講座結業等…。(他的資歷太豐富了,網路隨便查都有...)

他是我母親的老師,一位結合氣功、整脊、中藥...等等為一身的中醫老師,他早年為了學習這些傳統技藝,賣田掙錢,跟許多的老師傅學習,最後結合西醫,整合出一套中醫的理論教學,並且開班授課,是一名知名人物。

聽說,上個月 他肝臟出了問題.....沒想到......



雖然我跟他並沒有直接的授課關係,但是我從我母親身上,學習到很多很多

總之,到時候我會隨我母親一起出席。

作者: kevin.chang    時間: 11-5-21 17:00
嗡媽尼悲咪吽.jpg


剛剛跟 McCoy 上即時通開相簿
一起看六字大明咒,一起做能量共振
這個六字大明咒的感覺真的很棒
它所能引動的氣機非常的深


我的體會是說,默唸時,它的音節與丹田的振動有種共振的關係
這種輔助效果非常的棒,再加在看著圖,共振的效果非常好

自從無極圈的輔助功之後,我可算是又遇上一個能全面輔助的功法了
我覺得它的可貴之處在於治療

至少我最近為了一些經脈的受傷與心律不穩有些頭疼
因為前陣子練功有些太急了

它的效果真的很棒

而且不只是治癒,它引動的氣機非常的深層
前陣子,我有寫說,利用丹田共振引發氣感的事情

而六字大明咒,可以跟它連繫在一起

這對我來說,可是一項重要發現!

總之,我先記錄到這裡,有更深的體會,我會再記錄起來


作者: kevin.chang    時間: 11-5-23 00:18
本文章最後由 kevin.chang 於 11-5-24 02:24 編輯

今天是連續修習  六字大明咒的第二天

今天上丹突破

感覺就是泥丸那一部分的東西聚在一起,氣感聚集在慧中上

雖然前半段的經驗,我很早以前就有過了

不然今天居然有再接下來

接下來的過程就是泥丸左右的搖動

每搖一次,泥丸的心神力就更聚一點點

每聚一點點,就會往慧中那部分鑽

最後集聚成一點的心神力,就往左眼飄過去,停在左眼上,讓龐大的氣感通到了左眼眼上。右眼也隨後而至

突破的感覺就是......上丹的精神量變多了

雙眼與慧中的氣感增加了非常多

這個六字大明咒真的很神奇,不僅是心神的煅練很好,淨化排汙的效果也很不錯,我會連續修習一陣子



這天的主要收獲,就是慧中與雙眼形成三角形的循環

作者: kevin.chang    時間: 11-5-24 02:17
今天是連續修習  六字大明咒的第三天

我非常驚訝它的淨化速度

觀世音是主宰淨化的神祉嗎?

它從根本上處理了許多我最近正在困惑的問題,包括一些心神煅練的方法以及排濁氣的問題上

這也也許是因為有人陪我練功,我練功的時間與頻律都提高的可能

不過總之,這是一件好現像


今晚子時的練功,效果也是非常的突出

不過氣的量已經滿了,所以回氣的感覺又比昨天更淡了許多

今天主要是跑上丹,繼續跑上丹

我覺得我摸索第三隻眼的情況又比昨天更好,至少說,心神的使用上,比昨天與以往更進步了許多

不過我開始感覺到心神的疲勞了,疲勞到心神會遛回上丹休息的感覺,這也算是一種使力經驗的收獲吧

這次再度用慧中心神探索第三隻眼的情況是說,感覺心神的力道和量不夠呢......

說真的,我對內氣的操作已經很熟悉了,不過對慧中這股力量,其實也是直到最近這半年才慢慢懂得使用這股....呃.......心神力

總之,這陣子就是多多練習上丹了


嗯..........

= =a

最近感覺愈練愈玄了,現在這個記錄有誰看得懂?
作者: kevin.chang    時間: 11-5-27 04:35
本文章最後由 kevin.chang 於 11-6-8 03:47 編輯

有關這個所謂的「氣功雷達」(笑),也就是這個「氣場對外的遠距離感受」

其實,我也琢磨了一段小的時間

當然,其實這種感覺,我認為直到現在,我還是無法抓住它,主要就是抓不住這個施力用意的要訣

說是氣感對外嘛~~~好像不是,這樣氣感超級飄,沒感覺
說是氣感內斂才向外感知嘛~~~激是激起了周身的氣場,暖和和的一團,但是對外的感覺好像反而更弱 (應該說,根本外不起來)

不過那種氣場對外在氣場的感覺,我一直沒有忘記

只不過,時常抓不住,所以有時總是應用不太起來,常常得碰碰運氣

原本,我是認為那是一種周天功產生的境界體現啦,不過最近嘗試,我的結論並非如此

那最近我又在做幾次的回想與統一

我發現,在作無極圈的運行時,這種感覺就會比較穩定

不過無極圈產生的內氣,雖然是十分穩定,但是純淨與境界,都跟不上其它的功法

那我只能說,或許可以選擇最後再練習無極圈來穩定氣場,這也許是個好主意



最後,由於近來不斷的修習六字真言,最近感覺到心神的大幅度的增加 (或應該說凝聚?)

剛剛練習這個無極圈,頓時又發現它可以訓練的對氣的感受

不過比較特別的是,這個心神的增加,居然又增加了無極圈運行上的困難

該怎麼說.....   現在沒有先前得心應手,又或說,現在感覺到以前感覺不到的更深層的東西



近日來,感覺到氣一直不斷的滲入到身體體內,仿彿內部有一個用內氣組成的我

那練習氣功的時候,內部的那個我,就會感覺發光並且上浮,並且從上丹釋放出心神力出來

我知道這樣講有點玄,不過我已經儘量很白話的說明了,這就是我目前心神上鍛練的情況


最近一直在搞的,其實主要還是三丹之間的平衡

中丹內氣運行太猛,就會有點心律不整

中丹與下丹的配合效果比較好,可是中丹又會被上丹往上吸

這是拔河嗎?

用力不猛,中丹就會不在上下丹的平衡點上。

可是用力過猛,又搞得胸口亂顫   (其實心臟只有一點點,主要還是前胸中部的肋骨裡內側的不名肌群,一些很奇妙的部位....)

我說這個中丹田,田地是不動,不過這個中丹,很奇妙,會上下跑  @@      我能說什麼?

吐氣往下拿一些東西,吸氣的時候送上去?



好了,這個心得打太晚了,我就先紀錄到此
作者: kevin.chang    時間: 11-5-29 15:27
前天,中丹突破,應該說,正式的聚了一個丹球

昨天,中丹再次溫養,去雜氣,補氣
作者: kevin.chang    時間: 11-5-31 00:29
本文章最後由 kevin.chang 於 11-6-8 04:07 編輯

近日來,內氣滲進丹球裡的感覺,很明顯

心神從泥丸中退了出來,目前待在泥丹往後腦再一點點的地方
心神往後拉後,第三隻眼,也就是玄關上的那顆小丹球,就稍微變大了一點

我現在一直在想,所謂的第三隻眼,是不是玄關丹球?

嘛~~~

不過我目前還沒感覺到什麼特殊能力

第三隻眼應該離我還很遠




=====

6月1日的功友訊息:
http://www.bokee.net/bloggermodule/blog_viewblog.do?id=1524926 這是我師祖 李國普的文章

透視功能: 要透視之人,亦如感知功能發出「透視的他的圖像」或「透視他的病像」,然後於與兩眼成正三角形的額際「人腦螢光屏」──天目穴顯像;要取某一部分放大或縮小,其倍數或比例也只加一念即成(面視或剖視也只加一念。透視生活圖像與透視病氣病像,也不可同時運用,要先後完成)。


===

嗯~~我沒感覺到任何透視的感覺呢!!

我想這個東西離我還很遙遠

作者: kevin.chang    時間: 11-6-4 12:37
二天前,我在研究「脈輪」的共振音效
不過,效果似乎不太好,之前累積的氣,被刺激後,一口氣的釋放出來
所以這二天又花了一段時間來養氣
不過一些私人問題,我昨天又耗了大量的氣在搞一個東西

嘛~~~反正就慢慢的回氣吧

作者: kevin.chang    時間: 11-6-8 03:42
今夜練功很特別

最初時,心臟有點刺刺痛痛的。
之後,下丹內氣沉澱,中丹有一口氣上衝頭部,面部溫熱冒汗,雙耳熱且有心跳的感覺,之後擴展全身,全身出汗

這次我打算不引動氣機來練功,就是試著去養氣培元一下
不過上丹元神的呼吸感還是有,可能是沒有主動引出氣機的關係

元神呼吸與動盪,是屬於前後慢慢的搖的那一型,跟之前左右晃動不一樣。
單程的時間則大約有三秒這麼長,並且停頓大約一秒半才會回頭,前後來回的搖擺兼呼吸
結束時,是一股麻感從皮到肉的麻進去,也就是內氣吸入體內的感覺

之後的氣機則是潛伏的那種,內氣隱而不現,遊走全身
然後全身練功逼出一身汗來,而且是那種會出現汗臭味的汗量

之後雙手顯得有些酸且有些重,就活動了一下
由於這次是不引動氣機的練法,而且也逼出了一身汗來
所以我就索性也順便練了一下馬步和一些站樁跟導引功,讓出汗再激烈一點

最後,今晚練功,感覺很像在運動。
至少出汗量差不多,雖然沒有跑步流這麼多,不過出汗出得全身濕濕的

這樣練一練後,感覺氣變得更沉穩,也感覺深層的元氣又多了幾分,排出了一些體內的毒素的感覺
作者: kevin.chang    時間: 11-6-9 02:51
喉輪在轉  @@

嗯...
作者: kevin.chang    時間: 11-6-15 02:29
今天練功,開始找回以前的步調了,不再只有六字

今夜依舊是全身逼汗

練完築基功後,全身放鬆靜置時,體上時不時冒出針刺的感覺
作者: kevin.chang    時間: 11-6-23 04:45
有關養生氣功與武術氣功之間的差別,最近又再開始研究了

也應該說,我覺得有些東西可以統合在一起,不過我目前還沒有一個明確的頭緒

以拉筋為主的醫術氣功?
以不為主的思想的自發功?
以一些神密姿勢練功的禪密功?
以打擊為主的武術氣功?
以煉丹與周天為主的丹道氣功?

以身體適應能力訓練為主的「體適能」?

跑步?
遊泳?
重訓?
有氧體操?


腦袋有點亂.........不過我想總有一天會想清楚的
作者: kevin.chang    時間: 11-7-16 22:56
有人說,有氣感,代表後天之氣沒有演變成先天之炁的意思
我集中精神還是有氣感的感覺,所以我應該仍屬後天之氣的訓練階段

他又說,只有訓練到先天之炁,才有可能有氣功的特異功能
也所以難怪,我明明天眼循環有打通,但依舊沒有出現什麼透視之類的能力

總之,就當作目標吧



最近一直沒寫日記,主要是生活忙,而且正在看幾本丹經
前陣子生活有些糜爛,天天吹冷氣、吃冰、生活作息不太正常
今天重新開始勤奮的練功,內視就發現體內悶了些許的寒氣,因為只是小問題,所以練功就順便的處理掉
全身關節,也因為一陣子沒練功,感覺肌肉的筋骨有些卡卡的

嘛~~~練功果然是不進則退呀

今天練功日記就這樣

作者: kevin.chang    時間: 11-9-21 21:53
最近要練「趙堡」太極拳

免費,而且老師的功力又高,發勁技巧切實 (學校的教授XD)

估計可以學到「趙堡」與「陳泰」,這兩種內家拳

嘛~~有心得我再打上來 =W=
作者: kevin.chang    時間: 11-10-1 16:58
今天,也就是剛剛,見識了丹田勁的練法
我的老師說,趙堡乎雷架

第一步,拉筋兼練拳招
這是基本功
第二步,練單腳樁
趙堡是以身帶拳,腳力若不夠,蓄勁的量會不夠,所以要練單腳樁
第三步,練丹田勁
陳式太極是身體帶動丹田,趙堡是丹田帶動身體
普通方法會練很久,我老師找了一套方法練丹田勁,速度是立竿見影,不過要看毅力。
作者: kevin.chang    時間: 11-10-2 00:38
本文章最後由 kevin.chang 於 11-10-2 00:39 編輯

聽說,這個丹田勁,就是走快拳的祕訣。

一般人,如果想把大約六七分鐘的套路全程帶勁打一遍,不管是體力或呼吸都是無法打得完的。
而想招招發勁,全程發勁,每次都勁出全身,丹田勁必練。

又直接聽老師說,這個勁道如果練出來,推手就不用練了。
因為招招帶勁,而推手還要有反應的時間,推手毫無用處。
所以我們是不練推手的。

又又聽說
陳式太極的重點是身體帶動丹田發勁,所以我也見識到「纏絲勁」了
那趙堡則是說,用丹田帶動身體,所以勁出的比陳式還快一點,但是更注重丹田勁的功力

最後...
老師做了個結尾
發勁的基礎,就是筋要夠開
如果學生的筋沒開,他是絕對不教發勁的(他是在教另一位師兄,我只是順便學)

原因是說,發勁是瞬間的發力,那力除了發出去,也會反射回來
這個反射的力道由就是我們身體的肌肉來吸收的
那如果筋不夠鬆,反射的力量會集中在那些緊繃的肌肉上,身體就會受傷
所以說,為什麼拉筋是太極的基本功 (其實應該說,全部武術與運動的基本功)

我過去自任拉筋不會太差,不過還是漏了幾條身體側向的筋
所以我還要再花點時間把基本功練起來

總之,下周練功,我會再發一些心得或記緣上來
作者: kevin.chang    時間: 11-10-2 01:06
丹田勁詳錄


這個丹田勁,主要就是大小周天。
利用震動丹田,震動全身。練的場所必需在床上,不可在地板,因為地氣太寒,人無法受之。
延任督走,是小周天;十二經脈走,是大周天。
每意念守穴的穴道,吐納一定的次數,次數隨穴位與難度上升,以十為單位。
中間使用逆式呼吸法,使呼吸與身體的震動,呈現一種自然的頻率,這種內氣的頻率,稱之為「氣弦」
而人體意念所到之處,那種神念的的頻率,稱之為「神弦」

當氣弦與神弦合一,震動符合自然無為的情況下,呈現最自然的頻率,此情況,修練效果最好。

但是修煉丹田勁,必須在基本功練完後,才可修煉。

作者: kevin.chang    時間: 11-10-30 18:13
本文章最後由 kevin.chang 於 11-10-31 01:48 編輯

又一陣子沒寫氣功日誌了
最近主要就是跟一些也有練過氣功的人聊天,互相分享知識

目前也在整理所學的所有知識,愈回想愈整理愈復雜的感覺

重新整理的結果,主要就是再從:1.四種氣功系統(禪密、龍門、自發、傳統丹道) 2.醫學(中醫骨科、體適能) 3.內家武術 (趙氏太極忽雷)  做為整理。


主要結論:

1.身體結構的活化仍然是主要的對像

  這裡我所謂的結構就是骨頭與骨頭之間的架構,換言之,叫作「關節系統」。其中太極的關節概念:手(肩、軸、腕) 身 (脊錐、肩胛、頸脊) 腳 (腰跨、膝、踝),是我主要的分類方式。那關節活化,雖說是關節,但實際指的是上下段的肌肉部分,而肌肉又跟筋與血脈有關,這樣子的去調整身體。這就是我所得到的觀念。
  為什麼要活化結構?主要重在這個「活」字。許多沒練功的一般人,為什麼經脈會差?就是在於循環不好。那練功主要活化身體,就應該要從身體架構中最關鍵的「關節」下手才對。但是問題來了,關節是一個很容易受傷的部位,尤其是膝蓋,許多知識不足的體能朋友可能會把自己的膝關節練壞,原因是”過度使用”。所以說,關節活化是我們練功者第一個目標,但是我們練功不應該直接練它,而是從更根本的地方下手,以免練傷身體。
  那更根本之對象為何物?那我們可從基本醫學結構角度重新來看待人體。架構人形者,骨頭是最根本之物,前一段已說過。那再接下來,就是「肌肉」,肌肉讓我們能活動,也約束著我們臟器,維持"體態"的第二重點對像。
  那以肌肉來說,它的架構就是肌肉以肌鍵連接骨頭,其中肌肉本身代表「力量」,肌鍵則反應著一種「韌性」,這種關係讓肌肉抓住骨頭,所以肌肉如果疆硬或施力不均,會使骨頭被拉到錯的位置上(錯位),甚至影響到血管系統(被擠壓,或關節錯位壓迫到其中的血管或神經...等等)。再來重點來了,在肌肉與肌鍵之間,也就是中國舊謂的「筋」。說文解字記載:「筋,肉之力也。」。這反應筋是一種肌肉力量的關鍵。在醫學上,有種症狀叫作「筋縮症」,一種久而不動的身體退化現像,網路上有記載這個現像的嚴重性,故我這裡只提供關鍵字。
  那簡單的說,拉開筋之後,就可以使肌肉放鬆,而且更有力。可以去觀察一下一些常做重量訓練的人,如果對方沒拉筋,純做肌力訓練,尤其是大重量、低次數的肌耐力訓練的人。你會看到他身上的肌肉鼓起來,就算平常不用力,肌肉也是硬綁綁的,這是因為許多重量訓練的人沒有進行拉筋的關係,而這不是練功者想要的肌肉。而如果他們有進行拉筋,按摩拍打肌肉,就可以使肌肉變成不用力是平常看起來鬆軟,用力時依然強壯有形的優良肌肉。雖然練功者是不必練太強壯,因為這不是我們的目標,但是肌肉性質仍應如此:『放鬆時鬆軟,用力時強壯有形。』,因為這是對身體健康最良好的肌肉的樣子。
  再觀察一種反例,有些一般人(尤其以女婦人居多)肩膀疆硬(因為習慣性用力,又沒煅煉。女性的原因應該不必我多說。),他們很容易感到腰酸背痛,這種就是肌肉疆硬所導至的血氣不順。以肩膀部位來說,它主掌的是手臂的氣血,所以說,這類人的兩手的溫度都會比較低,因為血氣不通,打不到下面去。同樣道理,久坐不走,腳常常感到冰冷的人,就是氣血卡在腰胯上,那腳部只要經過拉筋與肌肉煅煉,就會有立即的改善。
  最後也就是說,練功,應該先拉開筋骨,活化結構,進而使身體循環達到一種通暢的情況,屬於第一級的提升功力的「第一步」,也就是所謂的「築基」。這樣在不管生活與練功上,只要身體血氣通順下,做任何事都是事半功倍的。原因是筋骨開,血氣順,精足而生發出更多內氣。精力充足可以人體擁有活力,有活力就好辨事;而在練功上,我們有了充足的原料(內氣),自然在練功就更加通順無阻。這就是人體運作之根本,從根本下手即可無往不利。


2.火、氣、能量?

  精足後,身體的氣就會更加強盛。這是一種自然的過程,氣本來就是人體順應自然產生的。不是我們逆行成仙,而是飽足了自然是往前補。重點就是,我們要保持人體中正不偏、筋骨開而氣血通暢。這樣子經脈就會暢通,而我們才可以做接下來的事。
  再來談「氣」,那首先要先談「火」。氣血循環,身體一定是溫熱的。初次打通經脈......又或者說,把原本阻塞的經脈的障擬去除的人,這是一定會體驗到的事,也就是原來冰冷的身體部分突然變得很熱很燙,這種就是一種循環改善或加強的結果。(有手腳冰冷狀況的人,初次接觸氣功會最明顯。)而這種就是氣的一種,也就是所謂的「火氣」。火氣,以丹田之氣為源;以心念之氣點燃;以呼吸之氣助燃。這火氣,你可以透過吐納頻率與深淺來控制火候,就像古代的煤為原料的內燃機,如果火焰大了,你只能等它自己退掉,或試著洩掉它,但無法澆熄它。這種火氣傷身,根據我這邊的記錄,大約是三分鐘。(也可能還是因人而異,因為無法做大量實驗,只是二個人的經驗數據。)火氣推行血氣行走,效果很明顯,氣路馬上為之一通,但是如果超過大約三分鐘後,火氣燒身,攻擊經脈,開始對身體造成反效果。氣功態可能會突然啞掉、氣感節奏會瞬間分崩離析,又或感覺到虛火直攻頭頂而上(上火),導致身體出現陰陽失調的症狀,這叫”引火自焚”或”烈火焚身”。所以說,常叫人氣沉丹田,心注陰海,原因就是以心之火接腎之水。形成一種水火相濟的情況。也就是說,存在在兩腎之間的氣之海,屬於陰性,平和不動,需注入心念之氣,才會跟著開始活動。就像水遇到火,變化成蒸氣,變成一種有用的動力源。而這種從丹田出發的真氣,屬於平性,這才是我們練功者真正需要的東西。


3.頻率、振動、氣場?

  撰文之時,我習氣已步入第九年,至今最大的體悟,就是練習任督循環時,突破上下關節,瞬間感覺到天地之氣的感覺,從此之後,練氣功可以感覺到天地之間的那種奇妙感觸。我也是當時才突然發覺到,我練氣功真的有所收護,所以才不斷的練氣到今日,只可惜畢竟在現代誘惑太多,心性把持不住,無法真正沉下心在練功,所以成果有限。
  那根據我九年之間的體悟,氣的感覺其實有非常多種,那不管怎麼說,氣跟血一樣充斥流注在我們身體之中,甚至散開在人體的四周圍,那氣的感覺就是一種振動的流動,那振動的物理科學的判別,就是所謂的週期或它的倒數「頻率」。
  身體本身是有種頻率存在的,身體的每一份細胞都在活動,心臟每隔一陣子就會推動血管裡的血液,而血液流動在人體之中,生命力循環不止。那我所謂的這種頻率、振動,不是肉體上的神經感受,而是氣感滲進肉體之中的那種特殊感覺。也想體會的人,可以在修習靜功時試試看,方法很簡單,就是擴大氣感的區域界限在全身身上,細心體會氣與肉體之間的交流狀況。理應這時會同時感覺到兩種脈動,一種是氣,一種是肉體,二者會不斷交流,就像體內有兩個無形的生命,互相進行的無聲的溝通,而再細心去感覺,我們所感覺的神念本身,則是第三種振動。當試著讓這三種振動互相共鳴,氣功態的效果就會更加明顯,尤其是當控制神念的振動與氣相合時,自然有一種飽滿而空靈的感覺。眼前彷彿出現一個中黃外白的圓。


最後:

  感謝在我這生中,遇到的所有功友。不管是網路上或現實上,意見相合或意見相搏。總之各家修行都不容易,尤其是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上。但不管如何,大家追求的目標都是大道,我們的心都是正面而且一致的。功力都在個人身上,我們都走在自己的修行道路上。雖然得道者少而迷途者多,但是當我們愈來愈靠近修行的目標,這個過程肯定會有我們一生受之不盡的心得與收獲。不管是性命雙修也好,福慧雙修也好,在養生與修靈之間,能更提升我們原本的生命質量,創造一些理想與目標。謝謝大家!

作者: kevin.chang    時間: 11-11-3 00:37
本文章最後由 kevin.chang 於 11-11-3 00:55 編輯

【藥洗的配方】

跌打損傷酒
柴胡 2兩
當歸 2兩
川芎 2兩
黃芩 1兩
五靈脂 1兩
桃仁 1兩
赤芍 1兩
蘇木 1兩
續斷 1兩
骨碎補 1兩
紅花 7錢
三稜 7錢
乳香醋炙 5錢
白酒 160cc (約2瓶米酒)

將藥材撕碎置入容器中
再倒酒
然後放在陰涼處
一個多月後過濾一下
就可以分裝小瓶了

請注意 此方嚴禁內服


=========

似乎有人吃了中毒的臨床案例....

嘛,這藥酒共13味藥+酒
聽說是陽春版

網路上還有22味藥的版本的樣子

不過我挺願用問來的,也不想用查來的配方,至少...我確定陽春版是真的

==========

巴哈又找到類似的東西

※ 引述《fuma (十六夜闇羽)》之銘言:

> 我覺得藥洗這種東西啊
> 中西武術學習者皆可用


您說的應該是屬於跌打藥酒的那類
其實也是有互通的!
跌打藥酒藥方眾多,有的是純外用的,有的是連ㄧ般傷口都可以擦拭
我稍微提供ㄧ下幾個藥方吧!
建議以外用為主
單位:
一兩=37.5g
一錢=3.75g


*注意:藥酒外用為主,酒請使用無鹽的米酒,含鹽料理米酒,
酒可以替換成白酒(高粱等)
1.跌打藥酒 藥方
歸尾,紅花,乳香,沒藥,黑香,
木香,桔殼,桔梗,川芎,丹皮,
荊芥,桃仁,枝子,赤芍,血述,
地骨皮,沉香。
製法:上述十七味,各三錢,研粗,米用陳米酒二斤浸之,七天可用,越久越佳。

2.紅靈酒適用:活血、溫經、消腫、止痛;主治脫疽、凍瘡;用於皮膚過敏,避免皮膚濕熱、不透氣,不方便貼膏藥之患處則選擇使用紅靈酒。
製作:當歸2兩、川紅花1兩、花椒1兩、肉桂5錢、樟腦5錢、細辛5錢、乾薑1兩;用95%酒精1000cc泡浸7天備用。

用法:每日用藥棉沾藥酒在患處揉擦2次,每次輕輕揉擦10分鐘。


3.三七跌打酒
[配方] 大田七、血竭、琉珀各120克,大黃、桃仁、澤蘭、紅花、當歸尾、乳香、沒藥、秦艽、川續斷、杜仲、骨碎補、上鱉蟲、蘇木、無名異、制自然銅。馬餞子(炸黃去毛)各150克,七葉一枝花90克,三花酒(白酒)15千克。

[
製法] 將的20昧切片,置容器中,加入三花酒,密封,浸泡兩個月以上,過濾去渣,即成。
[
功用] 口服。每次服1530毫升,日服1—2次。外用。若腫疼者,擦患處,每日擦2-3次。創傷破口者,用消毒紗布或棉墊浸透敷之,繃帶包紮,每日換藥1次。
[
附記] 引自《正骨經驗薈萃》。孕婦忌口服

4.活絡酒
五加皮 二兩~歸頭 二兩~牛膝  二兩~石菖蒲一兩~黃精  二兩     蒼术 一兩~地骨  二兩~砂仁 一兩~生薑  一兩
各味切碎.入布袋中.浸上好米酒五斤.七日可外推拿或可飲
孕婦忌用牛膝

5.推拿藥洗


歸尾 一兩~生地 一兩~紅花 一兩~生川烏 二兩~生草烏 二兩
苦參子 一兩~羌活 八錢~獨活 八錢~桃仁 二兩~風不動 二兩
不留行 二兩~木香 一兩~白芷 一兩~川七 一兩~細辛 一兩半
地別 五錢~骨碎補 一兩半~丁香 八錢~黃柏 一兩~側柏 一兩
青皮 一兩~硼砂 五錢(硼砂ㄧ方可不用)
說明:以上共22味藥材,用米酒15瓶,密封浸泡四個月,即可開封啟用(愈陳愈佳)。僅適於跌打外用,不可內服
亦可依酒與藥之比例,酌量增減泡製。
使用:配方是熱性藥洗,適用在受傷24到72小時後,急性期已過才能使用。
也就是沒有"紅、腫、熱、痛" 的筋骨傷。

以上各方提供武友參考,
建議有受傷情事還是尋找醫生治療為主,
上述藥方以外用去瘀傷為主,
並非鐵砂掌的藥洗
在使用時請慎用

外用
藥酒基本配方藥理解釋:
紅花:活血通經,散瘀止痛。
歸尾:行 氣 活 血
地骨皮:清熱止咳,降壓,涼血,補氣,堅筋骨。
乾薑:促進血液循環,止血
骨碎補:活血,止血,壯筋骨,鎮痛,祛瘀。
木香:行氣止痛





作者: kevin.chang    時間: 11-11-7 20:11
現在如果有人問我什麼是易筋經
我會回答說:它是一種效果很頂尖的暖身操


什麼是易筋經?它又易什麼東東?

首先,就是易筋骨
簡單的說,就是伸展筋骨、開筋拔骨
大家都知道,武術與運動,都是以「拉筋」做為基本功,就是這個道理。

再來,就是易皮肉
開筋骨之後,肌肉與皮膚就會因為運動以及氣血循環的關係,進行成長與改善
其實就是這麼簡單

最後,就是易內臟
當身體體質活耀起來了,最後五臟六腑也會跟著改善
這也就是最後的層次,運動到體內,活化全身五行的循環


這是我對易筋經,一個小小的看法
作者: kevin.chang    時間: 11-11-14 23:46
本文章最後由 kevin.chang 於 11-11-14 23:49 編輯

龍門氣功的八脈呼吸法

功法來源:性命法訣全書,第三法訣,作者:趙避塵。

時機:
每日清晨早起,運此八脈之氣
方法:
收閉住口、鼻的氣息,心念從下丹田處提起
一吸,從腰下尾閭穴上升到頭中合為督脈
二呼,從前面的任脈下降到下丹田
三吸,從下丹田上升到中丹田,合為帶脈,雙雙分開到背後的雙腰眼處,雙雙上行到雙膀窩處定住。
四呼,從兩膀窩雙雙行至兩肘外側,是為陽腧脈,經過中指到手心處定住
五吸,從兩手心行過陰腧脈,雙雙回到胸前定住
六呼,從兩胸前雙雙降到帶脈,合歸一處,返回到下丹田
七吸,從下丹田直升到橫膜下的絳宮處定住,即為衝脈,不可上升超過心臟
八呼,從心下降到下丹田,再雙雙分開行經兩腿外側,為陽蹺脈,經過腳指到達足心,即湧泉穴,定住
九吸,從腳底湧泉穴繞回到雙腿內側,即陰蹺脈,經過下丹田,上升到中丹田定住
十呼,從中丹田再下降到下丹田定住。

以上八部脈必須以氣來疏通,這樣就能驅逐一身百穴中的陰邪。陰氣不除淨,便會成為結成穴丹的障礙。

以上法訣,每日堅持訓練,一旦確實發覺八脈之中有一種氣體在當中蠕動,這便是脈已暢通的預兆。如不將這些脈道疏通,邪氣就不能驅除,也就無法採取煉製內丹所需要的元種元氣等等藥物,即使採取到了,也肯定沒有結成內丹的希望,讀者切勿忽視這一點
作者: kevin.chang    時間: 11-12-9 22:26
重要的忘記記錄了!!

12 / 7,練習築基功與易筋經後,在下沉與雙拳平舉時,胸口肋骨突然間鬆開

這讓我想到在很久之前時,我練少林拳,有一次曾經就使錯勁,力量卡在胸口之中悶住。
這個暗傷我也忘記很久了,也是那次之後,偶而我都有胸悶不舒服的感覺

不過就這次的胸口鬆開,使任脈與督脈的氣流動的更加順暢了
而且中丹可以提起與容納的氣的「量」,又明顯更順暢了一點
而且也因為胸口順暢多了,這幾天,從胸口(中丹)流上頭部(上丹)的氣,彷佛開了水龍頭一樣
預計最近這禮拜,上丹也會連鎖突破一次

最近大概會鈍注重在中丹突破的穩定上

總之,這就是最近的氣功日誌






歡迎光臨 鐵之狂傲 (https://gamez.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