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標題: 北愛爾蘭問題的根源與現狀 [列印本頁]

作者: HOLMESLEE    時間: 09-6-25 00:30
標題: 北愛爾蘭問題的根源與現狀
北愛問題的根源
北愛爾蘭問題的遠因是自11世紀末以來,諾曼-威爾斯貴族征服愛爾蘭開始,以後大批的諾曼貴族湧入征服愛爾蘭,徹底了衝擊到了原本的愛爾蘭氏族社會。在英格蘭國王亨利二世征服全愛爾蘭後,諾曼貴族在愛爾蘭便逐漸同化到愛爾蘭社會當中。往後,愛爾蘭往往是由駐守都柏林的總督進行統治。在宗教改革之後,英格蘭派去的總督逼迫愛爾蘭人民放棄原有的天主教信仰,改宗英國國教派,從而引發民怨。而在之後,奧力佛‧克倫威爾以愛爾蘭人民不願支持英格蘭共和國,反而效忠被推翻的斯圖亞特王朝,於是率兵入侵愛爾蘭,並以高壓的手段予以控制,更引起愛爾蘭人民的不滿。此後,愛爾蘭在歷次的政潮與變亂當中,大多支持斯圖亞特王朝,以對抗英格蘭王國或之後的大不列顛聯合王國(1707年後,由英格蘭王國與蘇格蘭王國合併組成)。
由於愛爾蘭人民長期的不賓服,因此大不列顛聯合王國政府為了從政治面上解決問題,於是於1800年透過《合併法案》將愛爾蘭王國(1542年,英格蘭國王亨利八世將愛爾蘭升格為王國,並由自己出任愛爾蘭國王)合併到大不列顛聯合王國當中,從此大不列顛聯合王國便改稱為大不列顛與愛爾蘭聯合王國。
與大不列顛聯合王國合併後的愛爾蘭,處境並未因此改善。而遠在倫敦的政府也鮮少正視愛爾蘭人的想法,因此愛爾蘭分離主義始終未曾間斷。到19世紀末起,愛爾蘭人由於民族主義的風潮影響下,愛爾蘭人民擺脫了在大饑荒時代對不列顛的依賴,重新追求起自身的民族獨立,在歷經了愛爾蘭自治運動與愛爾蘭獨立戰爭後,而獲得獨立。但是北愛爾蘭六郡則由於當地向來親不列顛、信奉新教的蘇格蘭移民與英格蘭移民較多,因此在1914年《第三次自治法案》中,被排除在新成立的愛爾蘭自治邦之外,而直接由大不列顛聯合王國進行直接統治,從此導致北愛爾蘭六郡自此脫離愛爾蘭,成為一獨立的行政單位,也種下了現今愛爾蘭分裂的局面。
北愛問題的現狀
北愛問題近幾年已經緩和,自1998年的《貝爾發斯特協議》簽訂以來,愛爾蘭與北愛爾蘭的武力衝突便緩和下來。到了2005年,在《貝爾發斯特協議》簽訂後,仍舊堅持武裝路線的臨時愛爾蘭共和軍(Provisional IRA)也正式宣告放棄武裝路線,公開銷毀武器。此後,在北愛爾蘭內部主張與不列顛聯合的聯合派,也與主張與愛爾蘭共產黨統一的民族派,也放下歧見,共組(北愛爾蘭)聯合政府。與此同時,不列顛也將原本用之"協防"的軍隊撤出北愛爾蘭,使其駐軍從25000人,減少到僅存5000人。
同時,在1998年的《貝爾發斯特協議》中,愛爾蘭共和國也正式宣告放棄《1937年愛爾蘭憲法》中關於「全愛爾蘭島」的領土要求(換言之便是變相地放棄對北愛爾蘭的領土要求);而愛爾蘭共和軍也在獲得不列顛方面允諾恢復北愛爾蘭立法議會為前提下,放棄武力。於是,根據《貝爾發斯特協議》,北愛爾蘭內部的兩大政治派別(聯合派與民族派)便合組北愛爾蘭最高的政權機構──北愛爾蘭議會,分享北愛爾蘭的政權。
雖然,《貝爾發斯特協議》的簽署仍舊引起部分愛爾蘭統一的激進派抵制,並且在1998年於泰隆郡的歐馬造成29人喪生的爆炸案,但是這類的激進手段也越來越不得到愛爾蘭人的支持。於是在2001年,新芬黨領袖亞當斯便呼籲愛爾蘭共和軍放下武器,以和平的手段,分享北愛爾蘭政權,以緩進的方式,尋求愛爾蘭統一的機會。因此,愛爾蘭共和軍在各方奔走之下,於2001年10月宣布放下武器,然而此次放下武器卻沒維持多久,愛爾蘭共和軍便又反悔,重新武裝。但是,亞當斯仍舊持續呼籲愛爾蘭共和軍放棄武力,最終於2005年,雙方達成協議,愛爾蘭共和軍再次放棄武力,並由另行組織的「獨立國際除役委員會」監管下,完成解除武裝的行動,徹底揚棄武裝路線。
到了2006年,大不列顛聯合王國再與愛爾蘭共和國及北愛爾蘭各黨派簽訂《聖安德魯斯協議》,明定在2007年5月8日前組成新的北愛爾蘭政府,而北愛爾蘭的新芬黨也必須承認北愛爾蘭的行政與法律,徹底放棄武力。於是,2007年1月時,新芬黨接受了上述的條件,並很快地就在協議規定的期限之前,與原本的執政黨─民主聯合黨─合組政府。而原本立場強硬的聯合派北愛爾蘭總理裴斯理也於同時放棄對愛爾蘭共和國一貫的敵視態度,與愛爾蘭共和國總統公開和解。
在北愛爾蘭新政府成立的同時,大不列顛與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政府也正式放棄對北愛爾蘭的監管,將北愛爾蘭的政權還諸北愛爾蘭人民,北愛爾蘭開始進行自治。首屆北愛爾蘭議會的總理由裴斯理出任,而副總理則由新芬黨的馬丁‧馬金尼斯擔任,正式落實《聖安德魯斯協議》中的聯合政府主張。




歡迎光臨 鐵之狂傲 (https://gamez.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