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標題: 銀河英雄傳說4ex [列印本頁]

作者: yanzi666666    時間: 00-12-25 08:00
標題: 銀河英雄傳說4ex
  踏上此道者,要以其技藝讓世人明白陰柔之力,萬物回歸原始。真正的戰役,並非以力制服對方,而是要大家學習和睦相處的方法。為尋求強大的力量而達到頂點時,會發現一個調和的世界。
  --
  被漢化改版移植的同時,     就已在PC玻梗干險式發售了。時隔不久,這一代也由微波軟體漢化移植到IBMPC機上,就是。這一版較PC玻梗傅摹兌河英雄傳說Ⅳ》變化很大,時代背景從3個增加到了10個,也引入了中的運規則。
  當然,它比三代有了大幅度的改進。首先,玩家可以從登場的眾多人物中選擇扮演者,不再侷限於楊威利或羅嚴克拉姆。這樣玩家就不一定是全局的控制者,而可能要逐步得到權力。這一點上它很象和。其次,遊戲加入了統合作戰會議和提案制,使其他的人物有了和玩家一樣的地位,從提綫木偶變成了有血有肉的人物。還有,這一代大大強化了劇情,象伊謝爾倫之不流血戰役、帝國內亂都會如時發生(當然要符合條件),這一點從10種時代背景上就可以看出,玩家甚至可以操縱羅嚴克拉姆兵變。在細節上,這一版取消了在三代中很受歡迎的人物小傳,但戰略部分變化不大。當然其它還有很多異同,您親自試試就知道了。戰爭中,男人和女人在血與火中的愛和恨是最強烈的,所以戰爭是文學永恆的題材。因而無論是、、、還是,都喜歡以異星為背景,在戰火的洗禮和巨大戰艦的襯托下描述動人的故事――“當我們在大地上奔跑時,我們的眼睛卻總是看著藍天,宇宙中的故事總是那麼吸引人”。
  光的變奏曲:英雄的誕生
  宇宙歷元年,銀河聯邦宣佈成立。
  宇宙歷310年,銀河聯邦的一個小市民魯道夫利用社會混亂的機會發動政變,建立了高登巴姆王朝。諸行無常,盛者必衰,銀河聯邦解體,銀河帝國誕生。
  宇宙歷528年、帝國曆218年,亞力海尼森逃離帝國,建立了自由行星同盟。自由行星同盟脫離銀河帝國,宣佈獨立。戰爭把銀河系一分為二,在雙方間有一個飛船無法通行的遼闊宇宙星域――異常重力場沙魯加變光星區,只有兩條航線可以通過,     一個是費沙迴廊,另一個是伊謝爾倫迴廊。費沙自治領是專門從事貿易的中立國家,它的經濟實力掌握著同盟和帝國的命脈,三方維持着12:40:48的勢力均衡,既不弱得受人欺負,也不強得令人害怕。所以無論那一方想攻擊對方都必須經過伊謝爾倫迴廊。
  宇宙歷767年、帝國曆458年,帝國在伊謝爾倫迴廊建立了伊謝爾倫要塞。這是一個品質為60兆噸的人造天體,直經60公里的表面是一層厚厚的流體金屬。它裝備着擁有9240兆瓦能量的名為雷神之錘的巨炮,一炮可以擊毀1000艘以上的戰艦。還有一支15000艘戰艦的特大艦隊專門負責守衛它。在伊謝爾倫迴廊的任何地方,帝國和同盟的戰爭從未間斷過。第1、2、3次迪亞馬特會戰,列古尼札行星空戰,還有後來的第4次迪亞馬特會戰和亞斯提會戰。雙方的戰爭已經持續了一個多世紀,美麗的花草全被吹走了,大地崩裂化為荒野。6次伊謝爾倫攻防戰都以同盟的失敗告終,同盟軍的屍體塞滿了伊謝爾倫迴廊。花開花落,再燦爛的星光也會消失。人的一生和這些相比就象是剎那間的事。在剎那間,人誕生了,而最後都要歸入死的永眠,戰鬥和受傷、笑與流淚、喜悅與悲傷,愛誰?恨誰?在殘酷的戰爭中雙方都誕生了讓部下保持不敗信仰的英雄。
  楊威利出身於商人家庭,自幼失去母親,15歲時父親死於飛船事故。16歲的楊很窮,為了學習歷史而進入士官學校的戰史研究科,但中途這個科目轉為戰略研究科。畢業後楊被任命為中尉,派往艾爾法西爾星域。宇宙歷788年,愛爾星戰役爆發,司令官臨陣脫逃,楊臨時接替指揮權,成功地救出了300萬居民。在這場戰役中楊首次邂逅了D格林希爾中將的女兒F格林希爾。正因為作戰失利,同盟需要一位英雄來轉移大眾的視線,所以楊被稱為“艾爾法西爾的英雄”。不過當統合作戰本部長席特尼元帥還是士官學校校長,楊還是他的學生時,楊就說過:“所謂英雄,酒店最多,牙醫的座椅上最少。”楊似乎是不知該做什麼好才當軍人的,在這一點上他很象南十字軍太空堡壘3號遠征軍的司令官瑞克卡特將軍。6年後楊收養了16歲的戰爭孤兒尤里安,不過應該說是不善家務的楊被尤里安收養了更合適。楊因為屢立戰功而不斷晉陞,就是這樣一個不想當軍人的人才20歲就當上了准將,在第4次迪亞馬特星域會戰時任第2艦隊參謀。
  萊因哈特馮謬傑爾出身於末落的貴族家庭。他的父親為了錢把他的姐姐安妮羅傑嫁給了帝國皇帝佛瑞德李希Ⅳ世。為了從新無憂宮中救出姐姐,他和好友契可菲爾德吉爾菲艾斯一起從軍。他們的目標不只是將軍或元帥,而是要效仿銀河帝國的始祖魯道夫,靠自己的力量來得到宇宙。帝國曆486年,克洛候爵刺殺皇帝未遂,發動叛變,奧圖馮布朗胥百克公爵被授命平叛,勝利後晉陞為元帥。渥佛根米達麥亞少將因為處死殺害平民的布朗胥百克司令官的至親,被非法囚禁。他的好友――左眼藍色、右眼黑色的奧斯卡馮羅嚴塔爾少將和金髮的萊因哈特、紅髮的吉爾菲艾斯進行了一次密談。之後萊因哈特救出了米達麥亞,換來了“帝國雙璧”――“金眼妖瞳”羅嚴塔爾和“疾風之狼”米達麥亞永遠的忠誠與合作。
  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第4次迪亞馬特會戰
  宇宙歷795年、帝國曆486年9月11日,銀河帝國軍與自由行星同盟在屬於同盟領土邊境的迪亞馬特星域對峙着。第3次迪亞馬特會戰同盟軍差不多死了40萬人,此次又捲土重來。帝國軍宇宙艦隊司令長官格爾高爾馮米肯貝爾加元帥所指揮的遠征艦隊為8個艦隊36000余艘戰艦,正意氣洋洋地想以戰勝來慶祝皇帝佛瑞德李希Ⅳ世即位30周年之喜。相對的同盟軍為宇宙艦隊司令長官拉薩爾羅波斯元帥所率的4個艦隊36000余艘。這支以伊謝爾倫要塞為攻擊目標的部隊,雖然在行星列古尼札的小規模遭遇戰中敗退,但仍有充足的戰力。同年9月13日,以萊因哈特上將旗艦伯侖西爾為核心的帝國軍左翼集團艦隊的前進,點燃了第4次迪亞馬特星域會戰的戰火。
  在前兩場戰役中,玩家不能選用楊威利,因為玩家控制的人物必須是一支艦隊的司令(無職位者可在開始時成為一支新建艦隊的司令),但楊威利此時是第2艦隊的參謀,無法成為艦隊司令。而萊因哈特此時是帝國第4艦隊的司令,吉爾菲艾斯是他的參謀,可以選擇。此時萊因哈特並未執掌實權,所以能作主的僅僅是自己艦隊的事情,就這點事有時還被駁回。如果選其他小人物,情況和萊因哈特差不多。除非選功績值高又出任要職的老將,例如帝國宰相立典拉德、同盟統和作戰本部總長席特尼元帥,玩家的權力才會大一點,但能決定的也只是自己管轄範圍內的事情。如果想全權決定所有事務,必須身兼政治、經濟、軍事等3個要職,那只能寄希望於叛變了。還有一個辦法是申請提案權(要消耗1000點政治力),一旦獲得提案權,除要職任命外的提案都會被強行通過。
  如果玩家一定要選用楊威利,可先任選一人開始遊戲, 存碟後退出。 編輯G4XUSR0?.DAT(?為存碟進度,從0至9),修改SECT0000的DISP0058,改為9C。這時在取出進度,玩家控制的人物已變成了楊威利。其實成不同的值(從00到FF),即可控制不同的人物,不過死人除外。
  這次戰役帝國的兵力稍強於同盟,玩家只要控制得當,並不斷向迪亞馬特增兵,應該能取得勝利。和三代不同的是,哪怕你是最高司令,在戰鬥中也只能控制自己的艦隊。對於最高司令,可以在戰略佈署上指定哪支艦隊向哪去,一般的艦隊司令只能提出提案,無法干預其它艦隊的行動。原作中,在第4次迪亞馬特星域會戰中萊因哈特立下戰功,獲得了伯爵的封號,並晉陞為帝國一級上將,萊因哈特從此放棄謬傑爾這個出賣自己女兒的恥辱姓氏,改名萊因哈特馮羅嚴克拉姆。羅嚴塔爾和米達麥亞也因戰功纍纍而晉陞。
  在永恆的黑夜之中:亞斯提會戰
  宇宙歷796年、帝國曆487年2月,去年戰傷已癒的帝國軍,再次以20000余艘戰艦的遠征隊進攻同盟領土。率領此部隊的是在第4次迪亞馬特星域會戰中立下戰功的羅嚴克拉姆一級上將。對此,同盟軍出動了由宇宙艦隊司令長官羅波斯元帥統率的4個艦隊48000余艘戰航。其中3個艦隊40000余艘前往亞斯提星域列陣,為掩匿作戰企圖而由三個方向分進,想在各艦隊交會的中心地點捕捉帝國艦隊,將其一舉圍殲。這是以達貢星域會戰為範例的大作戰,但此次有兩個要素與147年前大大不同:率領帝國軍的並非頑固的赫爾伯特大公,率領同盟軍也非林鮑、由史夫、特帕洛爾之流的指揮官。帝國軍只有同盟軍一半兵力,而且羅嚴克拉姆的兩個得力將領羅嚴塔爾和米達麥亞又都不在身邊,帝國軍在包圍圈中似乎陷入了困境。
  要想在這次戰役中取勝,最好看看原作中雙方是怎麼做的。羅嚴克拉姆一反常規,在劣勢下主動出擊,在包圍圈尚未形成之前先向位於中央的只有12000只戰艦的同盟軍第4艦隊發動攻擊。在使其喪失戰鬥力之後,羅嚴克拉姆並未進行徹底地清理,而是以高度的機動性以順時針方向旋轉,向有13000只戰艦的同盟軍第6艦隊發動攻擊。在毀滅了第6艦隊後,羅嚴克拉姆的20000余艘戰艦基本未受損傷,又急速向有13000只戰艦的第2艦隊接近。在剛剛開始的接觸戰中第2艦隊司令官受傷,楊准將接替他開始指揮作戰。羅嚴克拉姆將艦隊組成紡錘形,打算進行中央突破,將第2艦隊分而制之。楊准將則將計就計,在被突破的同時,高速駛向敵人後部,進行攻擊。羅嚴克拉姆立即命令全艦隊按順時針方向向第2艦隊尾部接近。在經歷了數小時的這種咬尾巴作戰後,雙方形成了一個環型。羅嚴克拉姆為了不過多地消耗兵力,首先從戰場退卻,同盟軍也已沒有實力進行追擊,只能去救援殘破不堪的另兩支艦隊。羅嚴克拉姆在臨走時給楊准將發了封電報:“對貴官的勇敢表示敬意,願您保重,下次戰鬥再見。銀河帝國一級上將萊因哈特馮羅嚴克拉姆。”在遊戲中玩家要吸取原作的經驗。帝國的艦隊很多,但每支都未滿員,同盟的3支艦隊都是8個單位的最強陣容,雙方中只要誰集中了優勢兵力,誰就能獲勝。
  原作在亞斯提星域會戰中,帝國出動245萬人,同盟出動了406萬人;帝國陣亡15萬人,同盟陣亡150萬人!楊的同學,第6艦隊的拉普參謀在戰前剛剛和士官學校事務長的女兒捷西卡愛德華茲結婚,也在這場戰役中犧牲了。在為拉普獻上花束時,楊對亞典波羅學長說:“我們的工作就是戰爭。”亞斯提會戰結束了。今後的歷史學家如何評論這場戰爭姑且不談,這只是剛剛開始的戰鬥。
  戰後,帝國皇帝晉陞羅嚴克拉姆為帝國元帥,並任命他為宇宙艦隊副司令官。他的一頭金髮就象是頂王冠。他的好友吉爾菲艾斯也晉陞為第9艦隊司令,有了自己的旗艦巴爾巴羅沙,所以他的助手席只好暫時空着。不過他在晉陞儀式上首次遇見的有一隻假眼的帕烏爾馮奧貝斯坦即將代替吉爾菲艾斯的位置。在遊戲中只要人物積累了足夠的功績,回到駐地就會獲得晉陞,帶兵能力也會隨着增強。
  在自由行星同盟的主星海尼森,聯合作戰本部為陣亡將士舉行了隆重的慰靈儀式。會上,捷西卡質問國防委員長約布特里尼希特(在遊戲中就是自由行星同盟最高評議會中所顯示的國家元首),他在戰爭中身在何處。會後,受特里尼希特控制的憂國騎士團對捷西卡和保護她的楊進行搔擾。楊和特里尼希特似乎別上了勁。為安全起見,捷西卡決定飛向其它星球。在機場送行時,一位女士認出了楊。她對楊說她的丈夫和兒子都已戰死,但她還想讓孫子當軍人。楊回答說:“我想這個孩子長大以後已經是和平年代了。”
  第13艦隊誕生:第7次伊謝爾倫攻防戰
  宇宙歷796年、帝國曆487年4月,同盟軍將在亞斯提星域會戰中遭到毀滅性損害的第4、6兩艦隊之殘餘整編為第13艦隊,旗艦休伯利安。擔任其司令官的是亞斯提會戰中接替第2艦隊指揮權並以最小限度的犧牲成功撤退,又一次因失敗而獲晉陞的楊少將。國防部給他的命令是以這支湊集而成的半個艦隊7000艘戰艦,去奪取同盟曾以3個艦隊的兵力6次攻擊作戰均告失敗的伊謝爾倫要塞。這看來是不可能完成的使命,似乎策劃者和指揮者的神經都出了毛病。
  這是整個遊戲的重頭戲,玩家一定要選楊威利來試試。開始遊戲後玩家不能調換自己的參謀,那完全是原作的設定。參謀中有剛從士官學校畢業不久的F格林希爾少尉、高機動力的費雪准將、經驗豐富的帕特裡契夫上校、象麥克司斯特林一樣精於飛行的波布蘭中尉,還有楊特別要求調入的薔薇騎士連隊第13任隊長華爾特馮先寇布上校。名為薔薇騎士連隊的突擊部隊是由帝國亡命而來的貴族子弟所組成的,他們是隷屬於同盟陸戰司令部的近衛部隊,擁有很強的戰力。不過這是一群輕佻且無法信任的傢伙。在歷任的12名隊長中,4人死於戰爭,2人升為將官後退伍,卻有多達6人再度叛逃。先寇布也是叛變的帝國貴族,這點從他的名字中的“馮”字就可以看出。這個浪漫的傢伙曾說:“我的墓碑不需要碑銘,只需美女的淚水,使我的靈魂安息。”先寇布問楊為何接受這個幾乎沒有勝算的任務。楊回答說:“如果我們佔領伊謝爾倫,帝國唯一的進攻路線就被切斷了。到時想打也打不起來,就會轉為政治外交了。這樣的和平並不能長久,但星球間從沒有持久的和平,只要能維持10年不打仗就不錯了。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我家有個16歲的男孩,我不希望他也被徵召入伍。”先寇布深深為之感動,答應儘力爭取那虛幻的和平。
  選定楊後不用做任何事,幾個月後總部就會發來命令,讓楊的艦隊向伊謝爾倫出擊。這個遊戲要先定出出擊計畫,一個月後才能正式出擊。由於維持出擊計畫是要花錢的,所以不要定不必要或超額的計畫。伊謝爾倫要塞的防衛力為55000、主炮火力10000,筆者曾多次試圖硬打都未成功。所以一定要按原作中方法,利用伊謝爾倫要塞駐防司令和艦隊司令之間的不和進行奇襲,用巧計才能成功(三代中的這一仗只能硬打)。原作中楊先以假電文誘出伊謝爾倫駐守艦隊,和它進行遊擊戰,同時讓薔薇騎士連隊駕駛受損的帝國軍艦進入要塞。接着,薔薇騎士連隊佔領輔助空調系統,向全要賽施放催眠氣體。這時13艦隊入港,正式接管要塞,再以要塞主炮輕易擊退了伊謝爾倫駐守艦隊。
  仿照這個戰法我們在遊戲中可以先接近要塞,但不要進入它的索敵範圍,然後派出索敵和欺敵艦隊,將要塞駐守艦隊引向本艦隊的相反方向。再使用無線電干擾(相當於隱形),快速衝向要塞,這時要塞並未發現艦隊,所以不會開炮。接近後,佔領方式中的“突擊”即會亮起(未亮起的話就換個位置),以突擊方式即可輕易佔領要塞。這時要注意不要讓艦隊處於敵艦和要塞之間,因為要塞主炮是呈直線發射的,射程內的艦隻都會受損(類似中的同步質子聚焦炮),挨幾炮後敵方艦隊即會撤退。這就是楊威利將軍之伊謝爾倫不流血戰役。
  輕易地攻下了伊謝爾倫,楊並不顯得高興。他的成功使宇宙間又多了許多孤兒寡母,他所期望的外交政治在政客們的干預下也成為泡影,伊謝爾倫的攻克使同盟進攻帝國的大門打開了,戰爭仍在繼續。這個宇宙整體的真理就是無常!沒有所謂的完全罪惡或完全的正義存在!任何對手都具有罪惡和正義,只有對撫養我們的大地才能委以永恆的信念。
  愁雨欲來:帝國領土侵攻作戰
  宇宙歷796年、帝國曆487年8月12日,以奇計奪取伊謝爾倫要塞,控制了伊謝爾倫迴廊的同盟軍,編成了由宇宙艦隊司令長官羅波斯元帥統率的大艦隊,決定開始深入帝國領土內部的作戰。由第3、     5、7、8、9、10、12、13這8個艦隊所組成的遠征軍,擁有號稱史上空前的98000余艘之規模。雖然遠征軍漫長的側面防備,特別是對3000萬兵將的補給、維持等方面令人擔憂的問題被提及,但因政治上的要求,作戰仍被強行執行。帝國方面經由費沙得知同盟軍的遠征作戰,命令宇宙艦隊副司令長官羅嚴克拉姆元帥展開迎擊。他為避過同盟軍的鋭勢而放棄北國境地域的戰鬥,故意誘導遠征軍深入帝國領內部,等其疲軟後再戰。
  這個時期的勝利是要靠運輸來決定的,這和三代比起來沒有多少改進,運輸量少且速度慢,遠遠趕不上戰鬥中消耗的數量。由於遊戲的勝利是以佔領對方主星系來決定的,所以同盟可以不管其它的星系,打出一條路直撲帝國主星區瓦爾哈拉,只要佔領它就可結束這場血染宇宙的戰爭。帝國方面則可以進行迂迴包抄,切斷對方的運輸綫,再蠶食敵軍。這時工業就變得很重要了,必須源源不斷地生產軍艦才能滿足前線的需要。
  死綫:亞姆力札會戰
  宇宙歷796年、帝國曆487年10月10日,同盟軍對銀河帝國領地的遠征因為帝國以民眾為護盾的焦土作戰方針而遭挫折。為了供給佔領地所需物資而承受過大負擔的遠征軍補給操作逐漸失去機能,終於到了中斷全軍補給的地步。指揮迎擊作戰的宇宙艦隊副司令長官羅嚴克拉姆元帥趁此時機,命令麾下艦隊反擊。分散在各個星域,士氣衰退的同盟軍艦隊,成了士氣旺盛的帝國軍艦隊的活靶。然後,在前哨戰中失去三個艦隊的羅波斯元帥為向帝國軍報一箭之仇,而命令殘餘艦隊集結。同年10月14日,對光榮的自由行星同盟宇宙艦隊而言,是最後大會戰――亞姆力札星域會戰的開始。
  這時同盟處於極度的劣勢,最好先撤退回本土。伊謝爾倫要塞這個屏障會擋住追兵。雙方恢復到帝國曆488年8月初時的局面。
  黃金樹倒下:立普休塔特戰役 
  宇宙歷797年、帝國曆487年10月,銀河帝國第36代皇帝佛瑞德李希Ⅳ世駕崩。帝國宰相剋勞士馮立典拉德侯爵為了排除外戚貴族們的影響,以羅嚴克拉姆元帥的武力為背景,擁立直系皇孫艾爾溫尤謝夫坐上皇帝寶座。對此不滿的貴族們,以奧圖馮布朗胥百克公爵及維赫倫馮立典亥姆侯爵為盟主而舉兵,裝甲兵總監奧夫雷沙一級大將也加入行列,史稱立普休塔特反帝聯合軍。集結在菲列亞星域的聯合軍延請名將威利伯特馮梅爾卡茲一級上將為指揮官,擁有正規軍、貴族私兵合計達158,000艘。翌年4月6日,兼任宇宙艦隊司令長官、軍務尚書、統帥本部總長,掌握帝國軍權的羅嚴克拉姆侯爵接到了討伐叛亂軍的聖旨。
  這個時期是最適合羅嚴克拉姆顯示力量的年代。當國家中有人叛變時,人事變更等事務都會無法進行,所以平叛是第一大事。不用擔心同盟會趁虛而入,因為在它內部也在發生動盪。帝國叛軍佔領了少一半的國土,其中奇霍伊薩和菲列亞兩個星系,有裝備火力1500的X綫光束炮的格魯米遜和連典貝爾克兩個要塞,防衛力30000,不用重兵是攻不下來的。但只要將叛軍全部消滅,它們自會歸屬帝國,所以可以繞過這些難打的星域,直接攻打亞爾提那。布朗胥百克等人碟踞在緊次於伊謝爾倫要塞的禿鷹之城要塞中,防衛力50000,裝有火力7000的主炮禿鷹之喙。但不用攻下這個要塞,將敵方的艦隊引到主炮射程之外擊潰即可。平叛後可以選擇是否處分叛變軍官,但有些軍官即使饒恕他,也會自殺或辭職。
  平叛後,羅嚴克拉姆的能力已夠發動政變(本人或參謀的政治力達到8000)。政變時會要求玩家選擇各艦隊司令作為盟友,但如果他們不同意起事,就會成為敵人。羅嚴克拉姆的優勢是此時已成為宇宙艦隊司令長官,可以任意解散艦隊。對於不加盟的艦隊可以先解散,這樣一仗不打就可勝利。注意艦隊司令中不要有功績超過羅嚴克拉姆的人,不然辛辛苦苦取得的權力會被他奪走。可惜政變成功後只能除掉帝國宰相立典拉德,不能連皇帝也幹掉,雖然以後再沒人能給羅嚴克拉姆下命令,但總有些不甘心。
  同盟方面,身處要職的D格林希爾上將會在不久發動政變。玩家如果選擇了楊威利等艦隊司令,可選擇是否參加政變。如果參加,D格林希爾會選擇巴拉特星系作為起事的地點,所有參加者的艦隊會自動駛向此地(包括玩家),集結後才正式開始行動。注意主星海尼森的防衛力高達11000,還裝有火力3000的主炮處女神之項鏈。這門炮是以行星為圓心環行發射的(類似中的光子盾牌),覆蓋面積很大。政變成功後,自由行星同盟最高評議會解散,D格林希爾獨掌大權。如果不參加政變,那麼一定要向海尼森移動以消滅叛軍首腦,不然叛軍勝利後玩家的命運就掌握在他們的手中,就算是被赦免,等級也會降低很多,如果被定罪就會GAME    OVER。
  要塞對要塞:第八次伊謝爾倫攻防戰
  宇宙歷798年、帝國曆489年4月10日,曾由帝國科學技術總監安東希莫馮胥夫特技術上將提出的伊謝爾倫要塞攻擊作戰進入了實施階段。由於伊謝爾倫要塞太過強大,所以無法以常規戰取勝。正象尼摩船長所說的一樣:“只有巴別戰艦才能戰勝紅色諾亞,只有梭佩爐才是梭佩爐的對手。”所以只有要塞才能對抗要塞。但在敵人眼皮底下是無法構築新要塞的。於是帝國在立普休塔特戰役中被放棄的禿鷹之城要塞上裝備了12座瓦普發動機,越過10000光年突然出現在伊謝爾倫要塞前面,以要塞主炮禿鷹之喙及駐留艦隊的威力進行要塞攻擊戰。被任命為伊謝爾倫方面司令官的是卡爾古斯達夫坎普上將、副司令官為奈特哈爾繆拉上將。當時自由行星同盟的伊謝爾倫要塞司令官為“不敗的魔術師”楊上將。但在此時,他受到政府非正式審查會的召集而前往首都海尼森,由楊的學長――伊謝爾倫要塞事務總監艾列克斯卡介倫少將擔任代理司令官執掌指揮。
  這一時期雙方的實力相當。如果是從前一個時代打過來的,那麼到帝國曆489年初這件事就會自動發生。對選帝國的人而言這會使攻佔伊謝爾倫變得容易。因為在沒有軍隊介入的情況下,幾個回合後2個要塞就會同歸於盡,這時再進入伊謝爾倫星域就不用很費勁了。但不論禿鷲之城的攻擊是否成功,它都會毀滅。拿下伊謝爾倫後再一步步佔領同盟星系,直至攻下海尼森。這時是帝國的全盛時期,除了吉爾菲艾斯在平叛中陣亡外,帝國的一切都在羅嚴克拉姆的控制之下發展,他已是帝國中真正的權力中樞。這個時期出現了遊戲中的第二位女性――伯爵千金瑪林道夫中校,不過她的實力一般。
  最終號角響起:諸神之黃昏作戰
  宇宙歷798年、帝國曆489年11月20日,羅嚴塔爾一級上將統率的三個艦隊38000艘戰艦,在伊謝爾倫迴廊與楊上將麾下的駐留艦隊炮火相交。另一方面,身為人臣,卻已登上極位的羅嚴克拉姆元帥親自指揮的12個艦隊90000余艘戰艦,在帝都奧丁完成了出擊準備。這些艦隊的司令官中,以米達麥亞一級上將為首,“黑色槍騎兵”畢典菲爾特、繆拉、舒坦梅磅、瓦列、法倫海特等身經百戰的提督們都列名其中。此部隊的作戰目標被宣揚為伊謝爾倫迴廊,但真正的目的是用電擊作戰佔領費沙自治領。這次以兩個迴廊為焦點的大戰被稱為“諸神之黃昏”作戰,用以描繪自由行星同盟的破滅,實在是最合適的名稱了。
  瞭解了這段劇情,選擇同盟後就應該兵分兩路。在伊謝爾倫迴廊以要塞的主炮固守以拖延時間。在費沙迴廊可等對方開始進攻後給以迎頭痛擊,再回防伊謝爾倫,徹底擊退敵軍。
  雙頭之蛇:蘭提馬利歐會戰
  宇宙歷799年、帝國曆490年2月8日,控制了費沙迴廊的帝國軍,開始了對同盟領土的大規模進攻作戰。羅嚴克拉姆元帥親率13個艦隊90000余艘戰艦從費沙迴廊,羅嚴塔爾一級上將統率兩個艦隊約20000艘戰艦從伊謝爾倫迴廊,如入無人之境般洶湧而來。對此,自由行星同盟軍的宇宙艦隊司令長官亞歷山大比克古元帥率領4個艦隊,於有人星域的入口――蘭提馬利歐星域迎擊帝國軍,其數約33000余艘,為同盟軍所能出動的全部兵力。放棄伊謝爾倫要塞的楊上將率領其駐留艦隊15000余艘也向蘭提馬利歐星域移動,但尚未與同盟主艦隊會合就以不到帝國軍四分之一的戰力迎戰了。
  從這時起,同盟就注定了失敗的命運――失去兩個迴廊的保護,再在蘭提馬利歐這個絞肉機中喪失了大部分兵力,雙方勝負已定。
  皇帝萬歲:巴米利恩會戰
  宇宙歷799年、帝國曆490年3月,面對在同盟領干達爾星域築起根據地的銀河帝國軍精鋭,劣勢的自由行星同盟軍只能以游擊戰術打擊其補給綫。為捕捉進行遊擊戰的楊元帥麾下的同盟軍艦隊,帝國軍先後派出舒坦梅磅上將、連列肯普上將、瓦列上將等人的艦隊,但都紛紛中了楊的策略而被擊潰。事態至此,執掌遠征艦隊指揮的羅嚴克拉姆元帥,故意將麾下的艦隊分散到各處,以自己為餌引誘同盟軍艦隊,迫其前來決戰。此意圖也被楊所察知,但考慮到與羅嚴克拉姆公爵的死戰是唯一可能勝利的辦法,所以視此為良機。
  這時同盟處於絶對的劣勢,即使在巴米利恩能擊敗羅嚴克拉姆的艦隊,也沒有時間回防海尼森(但只要能消滅掉敵方的最高領袖――羅嚴克拉姆就能取勝,這是遊戲勝利的條件之一)。從費沙方向攻來的帝國艦隊可以長驅直入,抄同盟的老窩。在這四面楚歌的情境下,楊威利忿然結束了自己的一生――“尤里安,我不希望你重蹈我的覆轍。尤里安,其實我是希望你成為廚師的……”
  銀河系終於統一了,和平的曙光照亮了所有人。在這場戰爭中有一個英雄是後世所有年輕人學習的榜樣,他就是……
  “東方的天空逐漸亮了起來,
  看得見燃燒着一樣的亮星。
  一瞬間穿越天空,
  我們閉氣凝視着。
  知道人只有短暫的生命,
  真實的光輝到達了心底。
  是象流星樣的光輝,
  即使人類只是夢幻。
  誰也不知道有未來,
  但仍有信心地生存。
  仍舊在旋轉着的遙遠世界中,
  不論到哪裡都慢慢地流逝着……”




歡迎光臨 鐵之狂傲 (https://gamez.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