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標題:
《古劍奇譚》細數歐陽少恭種種
[列印本頁]
作者:
KOKOLOTIGER
時間:
11-6-1 19:28
標題:
《古劍奇譚》細數歐陽少恭種種
題記:
歐陽少恭是存在每一個人心**有的角色,
總有些事,千般努力,也無濟於事再也無法彌補;
總有些人,成為生命的過客,一去就不回頭。
然而就會有這樣一份執念的記憶,在原地枯守着,不肯忘記,卻再也無法說出來。
渴望理解,卻又不敢再去期盼。
歲月如長河無盡,來處亦消逝,何處是歸途?
時不與我,到底不甘。。。
捨棄身份、捨棄故鄉、捨棄靈魂、捨棄記憶、卻不知為了什麼,一無所有後如屠蘇自問,還有什麼能失去的?
最終生命似灰燼,就像他從來不曾存在過。是不是就像一份執念?
原本以為永遠。。。
然而過去的終將過去。最後曇花一現,曲終人散,更多的人,不復記憶。
太子長琴終是化作荒魂,當初那顆執念的心,也就不再執着。。。
前因綜述:
好吧好吧,還是按時間順序開始,
太子長琴本是l山之木,在沒有感情也沒所謂意願的情況下就變成鳳來了,於木來說,化靈應是機緣求不來的好事,但於太子長琴來說卻有了牽掛之心。
活着,無所謂好不好,曠野怡情,繼承若木蒞水臨風的習慣,仙神之身,修習法術卻也無甚樂趣。
火神祝融以父子情誼相待,太子長琴越發溫和有禮,只是不知自己是否開心,時間靜止,因無感而不解,存在的意義,活着的樂趣。永遠脫離了從前,也無處追尋。
好友慳臾,並不知彼心,太子長琴的也渴望的是自由,去遊歷去感受,慳臾希望通天徹地,有所作為。二者求而不得,卻見證了彼此的存在與志願。
太子長琴終是成為上天的刑罰的犧牲品,投胎途中眷戀故土,無處訴說,又苦不能言。
他本只是於世無爭的l山之木,奈何被祝融制琴(要稱其父親大人),被伏羲派去征戰又貶入凡塵(要跪着領命),被魂魄分離鑄劍(靠!又是成為他爸)。生生世世盡毀,這一世以身殉劍。。。
然而成為角越的他,憎恨也沒有力氣,怔怔看著焚寂,流不出一滴眼淚。我真想問問,為何你沒有搶奪之心?
終於。。。世事磨難,造就了遠離人間冷暖,以冰冷山洞為窩的小孩子,害怕遺忘,不敢奢望。凶狠與空無的表象,卻不曾報復過誰。
如果盡拋生靈的愛惜之心,何不早早尋到下一宿體,何苦曾經搶奪動物身體。渡魂沒有疑惑,焉能精神不振,苦痛不堪。誰不知人間舒適,卻不肯踏足,世間雖大,能容得下他的地方卻只有山洞。
當巽芳來到這裡,為何相救,為何分讓山洞,他所有的,也就是這裡了。
巽芳帶他離開,便不可置信,從此盡棄怨念,好好生活。
彈奏l山之曲,說不知為何彈奏,是你找到了自己的家啊。。。是你的心安定了。。。
然而貪戀凡塵美好,上天終是又把你僅有的珍視化作荒蕪。如何不怨?怎能不怨?
於是,歐陽少恭,要冷眼欣賞世人苦痛,笑說憎恨如何美妙。終是。。。一去不返了。。。
論少恭人物關係
少恭與屠蘇
少恭在很早之前就找到了屠蘇,卻發現屠蘇雖然在天墉城鬱悶,卻有關心他的紫胤和師兄,於是,開始了他想要不屠蘇迫之瘋魔的計畫,就是要看到時的紫胤還顧不顧及師徒之情。
少恭對屠蘇,這一半身要證明的就是瘋魔是世間常態,無有例外,種種痛苦他需要有人去分擔,然而從前向親友吐露實情的後果,就是視自己如怪物,於是他走向另外一條心理分享路線,就是讓自己經歷過的苦痛在屠蘇身上再現,屆時,屠蘇就會理解。於是他才能找到知音。還記得兩人合奏那一段,少恭淺笑,時間長河終遇懂他之人。不再需語言去表達什麼。青玉壇一段,少恭說:「音律之道原本無形,附着樂器已是落了下乘,大音希聲、大象無形,萬物無所謂拘泥,少俠所言樹葉乃是好物,又豈會不值一提?」共鳴的道理豈有例外?
私以為,當年的慳臾也並算不上知音,然而屠蘇能懂。這一點,屠蘇想必也感受到了,在少恭托碟之時,他說「歐陽少恭,我曾經對你毫無懷疑!」這種信任的建立,一是因為屠蘇覺得少恭不能從這裡得到什麼,不存在利益點。二是少恭不像紅玉那樣說一些寬慰的話讓他覺得少恭坦蕩且有智慧,這樣的人,萬萬不能是作惡之人。三是對於少恭,屠蘇一己之心度之,有知音的惺惺相惜。除此之外,屠蘇遇到的險惡都是流露於外的,他遇到夥伴足夠善良,並沒嘗試過被信任的人欺騙。於是,私心裡對少恭尊敬,又感天下竟有如此知己是自己的幸運。
少恭對知音的渴求,從幻化人形開始,碾轉千萬年。終局時感嘆「可惜,你我終究不能成為朋友」,原來,他找到的那個人正是自己。
少恭和寂桐(單列)
從翻雲寨開始,少恭通過瑾娘的占卜來製造和屠蘇的相遇機會,本來寂桐年邁是不適合帶著來的。但是少恭並沒有拒絶,從少恭的心態來說,他可以接受別人主動的關懷,心喜卻不流露,但不會輓留可能離開他的人。內心過度期盼而不去爭取,表現的人情淡薄,內心卻無比掙扎。不踏出一步,因為不敢面對還是失去的結果,於是少恭在感情上如履薄冰。
少恭表現的溫和有禮,恭謹謙讓,好似尊重每個人的選擇,但內心的想法與事實不符時,臉色立變,不滿達到一定程度就採取行動,狠厲毒辣,非挫骨揚灰不能解恨之一二。
少恭並非感受不到寂桐對自己的愛護之心,雖然自述寂桐僅是家中老仆,但親近之心超過家中任何一人,少恭這一世少年離家,唯有寂桐在畔,因心中確定所謂「家人冷血」而斷絶家中聯繫,放棄的決絶。於是和屠蘇一樣,對僅有的感情維護到偏執。三番四次詢問雷嚴寂桐背叛的原因,秦皇陵寂桐離去之時,甚至轉身閉目不願面對。讓寂桐自行選擇去留,表面是留有情分的做法,其實私心裡何嘗不希望寂桐還願意陪伴自己?
少恭的做法,越是在乎,表現的越無所謂。
少恭把別人對他好的每一件事都記下來,也事無鉅細的記住所關心之人的喜好。
歐陽少恭:不過此去尋找玉橫亦是前途未卜,寂桐你自從離開青玉壇,一直未曾好好休息過,切不可再舟車勞頓。我們先往琴川,租一間有小院的房子,將你安頓好,留在琴川待我回來。
歐陽少恭:你不是愛種些花草嗎?不如多買些種子撒在小院裡,也好打發時日。
少恭如此細心,也可說是討寂桐歡喜,但少恭並沒有愛上寂桐,原來以為少恭被表象所幹擾,現在想來,少恭對蒼老、對死亡有一種本能的恐懼和排斥,因為怕被傷害而主觀意識強,所以。以少恭之細心肯定察覺到寂桐的疑點,只是這些意識不能告知他事實。加之少恭害怕希望後的失望(屠蘇的空歡喜),於是造成認不出的結果。
gjqt/
專區:
forum-264-1.html
歡迎光臨 鐵之狂傲 (https://gamez.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