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標題: 減數量不減品質,Intel原廠8系主機板規格詳解 [列印本頁]

作者: GENINI    時間: 12-11-2 09:54
標題: 減數量不減品質,Intel原廠8系主機板規格詳解
  Haswell處理器的消息已經有了許多,從架構細節工藝,再到超頻功耗都有介紹,配套的8系主機板規格也做過分析。與以往一樣,Intel也會同步推出一批原廠主機板,現在在官方的PDF檔案中也出現了明年將要發布的實際型號。
02.jpg
Intel明年準備發布的主機板型號

  別的不提,單看桌面版適用的,總計有9款支援LGA1150插槽的8系主機板,主要使用了Z87、H87以及Q87晶片組,總數量上要比目前的7系主機板要少,後者算上Z77、Z75、H77、Q77以及B75之類的有13款之多。
01.jpg
Intel原廠主機板變化一覽

  下面按照Intel的描述分別從不同定位的主機板看起。
X、Z系列主機板變化
03.jpg

  LGA2011平台的X79主機板不會有替代品,維持目前的DX79SR不變。
  Z68早就被Z77取代了,而且也不會有Z75這樣定位尷尬的Z85晶片組了,所以支援LGA1150的高級主機板都會使用Z85晶片組,有DZ87KLT-75K、DZ87KL-70K、DZ87CA-55K以及DZ87CO-50K這四款。
04.jpg
主機板實際規格

  此外,作為旗艦型號的DZ87KLT-75K代號為Kinsey Thunderbolt,跟前代一樣也是支援雷電介面的,USB 3.0介面有8個,SATA 6Gbps介面有8個,不確定是否全部原生,因為這跟稍早發布的新聞中Z87有6個SATA介面有所不同。
  Z87系列可以支援三條PCI-E x16插槽,當然不可能是x16*3,而是x8+x8+x4,要比DZ77系列只支援x8+x8模式更靈活一些,不過IVB之後的CPU都支援PCI-E 3.0,頻寬翻倍,第三條x4也不會是性能瓶頸。
  DZ87KLT-70K規格與75K基本相似,不過缺少了雷電介面。
05.jpg
主機板實際規格續

  DZ87CA-55K和DZ87CO-50K的USB 3.0介面分別減少到4+2、2+2,SATA 6Gbps介面也減少到6個,其中DZ87CO-50K是uATX規格,更加小巧,其他三款則是標準ATX規格。
H系列主機板變化

06.jpg
H87主機板型號

  H87系列也有三款,分別是mini ITX規格的DH87FB、ATX規格的DH87MC、uATX規格的DH87RL,詳細規格如下:

07.jpg
H87系列三款主機板規格

  H87晶片組只能支援1條PCI-E x16擴充,ATX規格的DH87MC支援2+2 USB 3.0,不過其他兩款小板倒是支援4+2 USB 3.0。

08.jpg


09.jpg

  值得注意的是H61晶片組,從2011年發布開始它就是入門級市場的中堅力量,這一狀態在2012年也沒有變化,Intel並沒有推這一等級的晶片組,雖然有個商務市場的B75,不過影響力顯然不如H61,H61+Core i3或者Pentium/Celeron等級的處理器真是入門首選。
Q、B市場主機板
  Q及B等級主要是針對商務市場,7系列有Q77和B75兩款,而8系列就只剩下Q87這一款了,主機板有DQ87RG以及DQ87PG兩款,都是uATX規格。

10.jpg


11.jpg
Q87主機板規格

  Q87支援AMT、XLP之類的商務技術,DQ87RG有4個SATA 6Gbps介面,2+2個USB 3.0介面,DQ87PG有6個SATA 6Gbps介面,4+2個USB 3.0介面。





歡迎光臨 鐵之狂傲 (https://gamez.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