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標題:
古代十二大酷刑(下篇)
[列印本頁]
作者:
*米儀〞〃﹏
時間:
04-9-19 10:11
標題:
古代十二大酷刑(下篇)
[縊首]:
差點忘了這種最重要的死刑...
之所以說是最重要的,是因為在國外,絞刑是普遍使用的刑罰。
在國外來說,多半是使用絞刑台,絞刑台的構造是在受刑人腳站的地方有個活門,等繩子套好,活門一開,受刑人就兩腳懸空。
不過這樣子處死的受刑人通常不是窒息而死,而是因為頸椎被拉斷了,因此不會死得太痛苦。(事實上前幾年出版的「完全自殺手冊」還推荐上吊自殺,認為這是最「安全」,痛苦也最少的自殺方式。)
三毛就是這樣自殺的,據說這樣子自殺,只需要13公分的空間就足夠把頸椎拉斷。
不過中國人就沒那麼人道了,不然怎麼叫酷刑呢?
中國人的絞刑是用弓弦縊殺...
就是把弓套在受刑人脖子上,弓弦朝前,行刑人在後面開始旋轉那張弓。
弓越轉越緊,受刑人的氣就越來越少,最後終於斷氣...
岳飛父子就是這樣子死在風波亭,(因為他是功臣,不能斬首,要留全屍)
而明末流亡的桂王也是這樣給吳三桂親手縊殺...
[請君入甕]:
「請君入甕」這句成語也是從酷刑來的...
那是唐朝時代,武則天當皇帝的時候,朝中有位酷吏叫來俊臣,崇尚嚴刑峻法,對不肯招供的犯人往往以酷刑對待。
方法是找個大甕,把人塞進去,然後在甕下面用柴火加熱。
溫度越來越高,受刑人也越來越受不了,如果不肯招供的話,往往就被燒死在甕裡...
後來武則天聽說了這件事,就把來俊臣找來,問他犯人不肯招供要怎麼辦?
來俊臣很得意的把這個方法說了出來,武則天就淡淡的說了句:「則請君入甕」,把來俊臣燒死...
武則天其實還算是個好皇帝,只是因為她是女的,就被後世史家罵得狗血淋頭。
不然她重用賢臣,懲罰酷吏,又奠定千年科舉的根基,比起後世那些亂七八糟的皇帝要好得多了...
[閹割]:
談酷刑,大概絕對不能不談閹割。
而中國的歷史上,有關閹割的東西可以寫成一本書。
閹割的歷史非常久遠,有簡單的有複雜的。
簡單的就像阿拉伯人,只要犯了強姦罪,人家就會幫你準備一塊木坫,叫你把小弟弟擱在上頭,然後一斧頭剁掉。
複雜的就像中國人,由於代代都要靠宦官來服伺后妃(以免皇帝戴綠帽子),所以閹割的歷史久遠。
君不見司馬遷就是受了宮刑,才會寫出史記,也才會在「報任少卿書」裡寫出「身直為閨閣之臣」這樣的句子。
中國人的閹割可講究了。
首先要拿繩子把小弟弟綁起來(包括子孫袋)讓血液不流通,自然壞死,然後拿利刃一刀子割掉(全部喔!不是只有小弟弟)。
割掉了以後拿香灰一蓋,止血,還得拿根鵝毛插在尿道裡。
等過了幾天把鵝毛拿掉,如果尿得出來,閹割就算成功了。
要是尿不出來,這個人就算廢了,大概最後會死於尿毒症吧。
所以如果是要閹來當宦官的話,最好趁年紀還小就閹掉,年紀大了危險性高很多。
以前就會有父母因為家境不好,把自己的小孩閹掉,希望可以進宮當宦官。
閹下來的東西則要保存好,以後進棺材的時候要一起放進去,才算是全屍。
[刖刑]:
關於刖刑,大家的說法不太一樣。
有人說是把膝蓋以下都砍掉,也有人說是把膝蓋骨削掉,以後者比較可信。
總之,刖刑是一種類似截肢的酷刑。
戰國時代,孫臏受師兄陷害,受的就是刖刑。
聽說他名字本來叫孫賓,受刑之後,才改為孫「臏」。
如果是把膝蓋骨削掉,大腿小腿之間失去了保護,這個人可能連站都站不起來,要出入行走都得靠柺杖。
所以稗官野史上說,孫臏受刑之後,要上陣打仗連騎馬都沒辦法,必須要坐車(馬車或人力車)。
歡迎光臨 鐵之狂傲 (https://gamez.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