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建「哭牆」見證台籍老兵無奈
【中時電子報 】 楊秋蘋/中興新村報導國史館台灣文獻館長劉峰松廿六日指出,參與太平洋戰爭的一萬五千名台籍老兵,在日本戰敗後,其中一萬名再被徵召投身國共內戰,七、八成的老兵充當砲灰。該館已徵求總統同意,明年將仿以色列「哭牆」模式,在高雄旗津豎立「台灣無奈軍人紀念碑」。
正當國內瀰漫「反軍購、要和平」的煙硝聲浪,明年正是二次大戰中日終戰屆滿六十年紀念日,世界各國均有相關紀念活動。戰勝國之一的英國決定以重現「俘虜營」見證戰爭的殘酷面目。
台灣文獻館除舉辦烽火歲月史料展,昨日起一連兩天召開「戰時體制下的台灣」學術研討會,由學者發表十二篇論文,同時邀請前日本海軍台籍老兵組成的台日海交會成員四十人見證斑斑血淚史。
當年被迫充軍的台籍老兵,係從高雄旗津上船,高雄市政府也同意與「全國原日軍台籍老兵暨遺族協會」合作,在當地八千多坪的土地上豎碑紀念。
國史館台灣文獻館明年預定出版台籍老兵的口述歷史,多名被徵召前往日本海軍服役的台籍老兵廿六日齊聚一堂,有人打國際法庭官司求償,有人捍衛三萬名殉難名冊,擔心英靈含恨不見天日。
目前在草屯栽植菸草維生的台籍老兵洪坤圳昨日出示被子彈打穿的右腕,訴說戰爭的無奈。擔任日本海軍參戰的林德華則穿著一襲白色軍裝,訴說著三萬三千多名殉職的台灣老兵,至今只有名冊隱身在台中寶覺寺,冤屈無人聞問,他建議官方出面撫慰台籍老兵和遺族的無奈。
透過口述歷史,台灣文獻館希望忠實紀錄戰爭無情和老兵無奈,劉峰松表示,初步構想是希望碑名訂為「台灣無奈軍人紀念碑」,或許外界會以悲情看待,事實上,以色列的「哭牆」便是讓猶太人見證到滅國的無奈,從中達到心理治療效果,並能振作人心。
歡迎光臨 鐵之狂傲 (https://gamez.com.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