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取回密碼
 註冊
搜尋

切換到指定樓層
1#
東吳政權創始人孫策是位優秀的軍事領袖,他用武力掃平江東,建立起自己的武裝政權,這個時候他的政權核心基本是由他帶到江東的淮泗集團組成,江東本地的地方豪族只是被其武力征服的奴隸,在權力的舞台上沒有他們的位置。


公元200年孫策傷重不治身亡,而其指定的接班人孫權還只是一位19歲的年輕人,雖然在之前的一年中隨孫策參加了不少戰鬥,但時間太短還沒有得到獨自領軍的機會,也沒有在軍中樹立起足夠的威信,對一個用武力起家並且仍處於戰爭狀態下的政權來說,這樣的領導是無法得到認同的。孫策時期的江東政權,孫策的舅舅吳景,孫策的堂兄弟孫賁孫輔,還有朱治是除孫策外政權內權力最大實力最強的人,對於孫權的繼位,他們本該是最有發言權的人,但有另外兩個人這時卻抓住機會一下子衝到了最前頭——這就是張昭和周瑜,他們一個幫助孫權通過巡軍的方式安撫並順利接管了孫策的嫡系部隊,另一個則打著奔喪的名義領軍進駐吳郡,使孫權的軍事實力在江東占據了優勢,從而壓製住了其他有所想法的人的奪權慾望,使江東政權實現了和平過渡,而這兩個人也借此爬到了政權內部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置。


孫權繼位後,張昭成為文臣之首,周瑜也成為中領軍,站在武將的最前列,吳景和孫賁從此離開政權核心而默默無聞,孫輔企圖勾結曹操為外援政變奪權,失敗後被幽禁起來,朱治則由於與孫權關係親密(朱治舉孫權為孝廉),又早早與張昭一起支持孫權,當時地位雖然沒有提高,在後來還是得到了孫權的重用。到孫輔被幽禁,其部下被殺絕為止,第一次權力鬥爭宣告結束,孫權順利成為新領袖,張昭周瑜則成為政權內權勢最大的人。


孫權是個很有野心也很有手段的人,他在張周二人的支持接過了江東政權,但他並不想和他們分享權力,更不想淪為二人的傀儡。當時張昭已經是江東文臣之首,孫權對他也只能師事之,但他並不想事事聽從張昭的擺布,於是開始積極培養自己的黨羽,像魯肅諸葛瑾這樣的缺乏政治背景的少壯派開始進入權力中樞,他們既沒有江東士大夫階級的後台也沒有和江東舊官僚千絲萬縷的聯繫,要想在政治舞台上有所作為就只能緊緊依靠提拔他們的孫權;對周瑜的處理則更為簡單,因為江東最老資格的軍頭程普和周瑜不和,孫權要做的只不過是在任命周瑜為中護軍的同時不去打壓程普就是了,任由二人去相互制約。


然後孫權開始大力培養自己在軍中的勢力,於是一大群“東吳名將”開始綻露頭角,並迅速成為軍中一股不可忽視的中堅力量。由於張周二人並沒有在爭奪權力的鬥爭中站到一條戰線上,孫權可以從容的分別對付他們,隨著時間的推移,經過數次對外的戰爭,東吳政權內部的權力越來越集中到了孫權的手中,張昭周瑜的權勢逐漸減弱。


到了赤壁之戰時,孫權利用張周二人的意見分歧,把與周瑜意見一致的魯肅直接推向前台,從而徹底把張昭趕到了冷板凳上。而周瑜在軍事上的勝利更是讓不主張抵抗的張昭聲譽大跌,喪失了東山再起的可能。孫權通過戰後的封賞,進一步提高了自己的嫡系在軍中的地位,降低周瑜在軍中的影響力。隨著周瑜短命的死去,孫權徹底掃清了自己掌握最高權力的所有障礙,這可以算第二次權力鬥爭,不如第一次那樣的直接,帶來的結果是孫權獨自站在權力的顛峰,沒有勢力再能威脅到他對政權的掌控。
 

作為獨裁者是永遠需要警惕那些可能影響到其統治的不穩定因素的,對孫權來說,張昭和周瑜從權力舞台上消失並不能代表自己就可以安枕無憂的睡大覺了,那些孫權一手提拔的嫡系親信就開始成為孫權心中的刺了。魯肅已經成為江東孫權以下最有權力的人,他的策略即便孫權不同意也不得不遵從他的意願,而那些孫權一手提拔的將領一貫的飛揚跋扈,胡作非為也開始讓孫權警惕起來。為了對付這些隱性的威脅,孫權採用了自己的一貫手法,提拔新的政治力量來使政權內部權力分配得到平衡。


這時他看中的力量就是的江東豪族,這些從孫策時期就一直被東吳政權打壓的江東豪族代表開始成為孫權的新寵重新開始抬頭,並依仗自己在江東龐大的影響力迅速成為政治舞台上的風雲兒。江東豪族們對權力的慾望比起張昭周瑜魯肅之流來說要強烈得多,他們的勢力膨脹迅速,很快就對孫權的統治構成了威脅,孫權為了應付這種威脅,採用了很多方法來維護自己政權內部權力的平衡。



這次權力爭奪的鬥爭,是整個東吳政權內部鬥爭最複雜最激烈的一次,期間具有代表意義的有三件事,也是孫權在此期間為維護自己政權內部權力的平衡而施展的三次手段,一就是黃武三年的暨艷案,二是赤烏七年的校事呂壹事件,三是赤烏九年的二宮之爭。在暨艷案和校事呂壹事件中,孫權雖然在一定程度打擊了江東豪族勢力,但前面他沒有扛住江南豪族的壓力,讓“艷、彪皆坐自殺”,後面則由於呂壹打擊面過廣,激怒了很多人,最終把自己與君權之外的整個政治力量都對立起來,因而孫權最後不得不將呂壹收付廷尉,與江東豪族勢力達成妥協。而在二宮之爭中,明著是孫霸孫和兩兄弟爭奪儲位,背後卻是江東豪族的全家與朱家在爭奪孫權去世後的權力掌握,這時東吳政權已經是江東豪族的天下,權力爭奪本已經成為江東豪族內部的鬥爭,但孫權仍是通過一種各打五十大板的方式,把屬於淮泗集團的諸葛恪推到了檯面上,對江東豪族勢力展開最後的反擊,終於勉強取得了第三次權力鬥爭的勝利,成功在自己逝世前維持住了政權內部權力分配的平衡。



孫權死後,這種平衡馬上被打破,諸葛恪、孫綝等一個個爬上權力顛峰,一個個又身首異處的掉了下來,還有像濮陽興這樣想爬還沒爬上就掉腦袋的更是比比皆是,東吳陷入了血腥的內鬥旋渦。
 


轉載於:CHINA3.COM 中華三國聯盟

作者:美神

雪姬該論壇申請轉載帳號coco3736
 
轉播0 分享0 收藏0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存檔|手機版|聯絡我們|新聞提供|鐵之狂傲

GMT+8, 25-2-26 03:01 , Processed in 0.021227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