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取回密碼
 註冊
搜尋

切換到指定樓層
1#
鋼琴自1709年被意大利人克裏斯多佛發明﹑製造出來之後﹐至今已有近300年的歷史。在這漫長的日子裏﹐它從窄小的音域﹐微細音量及薄弱的結構﹐研究發展成今天的樂器之王﹕人們則從排斥﹑懷疑到接納﹑肯定及喜愛它的地步。人是萬物當中唯一能將想像力化成語言說出來的動物。縱觀整個音樂史﹐音樂家們總是不斷地在描繪內心情感的道路上一點一滴﹐他們除了借用人聲外﹐更發明了各種各樣的樂器做為傳達心聲的媒介。

鋼琴的發明
鋼琴是由意大利人克利斯多佛利(Bartolommeo Cristofori )在1700到1710年間發明。鋼琴又稱為“樂器皇帝”;“樂器之王”。Piano是pianoforte 的簡稱。鋼琴由琴弦列、音板、支架、鍵盤系統、踏辯機械和外殼其六大部分組成。鋼琴的使用材質:琴弦列:高、中音琴弦由鋼細製成;低音琴弦由鋼絲加上紫銅纏絲製成。音板:木質結構。木材要求質地柔軟、有彈性、易傳導振動,以白松或梧桐為最佳。支架:包括鑄鐵支架和木支架兩部分。鍵盤系統:黑白琴鍵有象牙火電木製成;音棰常用木制。踏辯機械:金屬結構。外殼:漆飾木板結構。


鋼琴的踏板
現代鋼琴上有三支踏板﹐右邊是制音滑板(Damper or Sustaining Pedal)﹐中間是持間踏板(Sostenuto Pedal)﹐左邊是柔音踏板。日本製造的立型鋼琴則有三個踏板﹐中間的踏板不是拿來持音﹐而是用來產生更微小的聲音﹐以供練習時不致於吵到他人的用途。

鋼琴的特色
鋼琴的“特性”在音樂家的觀念中﹕它能發出深邃巨大的音響也能柔情地吟唱﹔漸強漸弱﹑突強突弱等音樂線條能很清楚地被表現出來﹔快速的音符能清晰地活動而不造成音響的混淆﹔踏板的發明﹑改進﹐使音色上增加了許多變化的能力﹐同時也使音樂線條具有黏密性。於是大量的經典作品便源源不斷地湧出﹐給後人留下了豐富的彈奏曲目。 鋼琴的音樂特色:音域寬廣,音量宏大,音色變化豐富,可以表達各種不同的音樂情緒,或剛或柔,或急或緩均可恰到好處;高音青翠,中音豐富,低音雄厚,可以模倣整個交響樂隊的效果。


現代鋼琴應用
現代鋼琴的鍵盤達七個八度,最高音為A;也有再加一個小三度的,最高音為C(88鍵)。鋼琴第一次用於獨奏樂器是在1768年J.C.在英國的一次演出。鋼琴五重奏:鋼琴,雙簧管,單簧管,圓號和大管。另一種搭配是鋼琴,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鋼琴四重奏:鋼琴,小提琴,雙簧管長笛。另一種是鋼琴,單簧管,小提琴和大提琴。立式鋼琴,價格便宜,佔用空間小,成為愛好者的購買對象。三角鋼琴則用於大型演出或專業人士。立式鋼琴採用一種琴弦交錯的設計方案,有效地節約了高度與厚度。在此之前的立式鋼琴高度達2.4米。現在的只有1-2米高。三角鋼琴有 2.7米長。鋼琴應用極廣,從管弦樂到爵士樂,從室內樂到流行樂。三角鋼琴發源於1709年歐洲的古鋼琴,又稱羽管鍵琴。立式鋼琴則發源於19世紀早期的三角鋼琴。

鋼琴的音樂
鋼琴用的組曲產生於呂利時代的法國﹐首創這種樂曲的是商布尼葉爾﹐他是路易十四的首席鋼琴師﹐也是首倡把四種舞曲﹕阿雷曼德﹑庫朗特﹑薩拉班德﹑吉格編成一套組曲的人﹐後來一直到巴赫時代﹐這種形式成了組曲和古曲的基本形式。

除商布尼葉爾之外﹐鋼琴音樂方面佔有重要地位的作家﹐還有庫勃蘭族中的幾位音樂家。L.庫勃蘭是著名F.庫勃蘭的伯父﹐在確立法國組曲的特性上頗有貢獻。弗羅貝格是寫鋼琴音樂的專家﹐他的組曲除了法國式的華麗之外﹐又加上了德國音樂的親切和他的無限豐富的樂思。在鋼琴音樂史上﹐佔重要地位的作家是庫那烏﹐他是第一個把弦樂器已有的奏鳴般到了鋼琴上來的人。1692年出版的他的鋼琴新練習﹐其中包含一些奏鳴曲形式的組曲﹐這是前所未見的。1696年﹐他又發表了他的鋼琴新集﹐或稱新作奏鳴七篇﹐庫那烏用他的奏鳴曲開闢一條新路﹐這條路的發展延續了一個世紀而抵達於海頓的時代。
 
[SIZE=3][FONT=細明體][COLOR=cyan][SIZE=2][LEFT][SIZE=4][COLOR=cyan]有學樂器或喜歡唱歌、音樂的人[/COLOR][/SIZE][/LEFT] [COLOR=cyan][/COLOR] [COLOR=cyan][/COLOR] [SIZE=4][COLOR=cyan]要來這裡看看→[/COLOR][/SIZE][URL="https://www.gamez.com.tw/forumdisplay.php?f=144"][SIZE=5][COLOR=yellow]狂飆音符悅音版[/COLOR][/SIZE][/URL] [URL="https://www.gamez.com.tw/showthread.php?t=274456"][SIZE=4][COLOR=lime]我的鋼琴錄音[/COLOR][/SIZE][/URL][SIZE=4] [COLOR=red]<~~希望大家來這裡幫我聽聽給點[/COLOR][/SIZE][SIZE=3][COLOR=red]意見吧^^[/COLOR][/SIZE] [SIZE=3][COLOR=#ff0000][/COLOR][/SIZE] [SIZE=3][COLOR=#ff0000][/COLOR][/SIZE] [/SIZE][SIZE=3][/SIZE][/COLOR][/FONT][/SIZE]
轉播0 分享0 收藏0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回覆: 鋼琴的歷史

世界上第一台已知的鋼琴是由義大利大鍵琴製造師
克里斯多弗里(Bartolomeo Cristofori 1655-1731)
所發明的,雖然克里斯多弗里製造第一台鋼琴的正
確時間並不清楚,目前廣泛認知的是克里斯多弗里
大約在1709年左右建造了第一台有擊槌裝置的鋼琴。

當時最流行的樂器是大鍵琴,然而,大鍵琴是由鉤
子撥奏琴弦產生聲音,其音量無法藉由彈奏產生強
弱變化,也不能夠表現音色。因此,演奏者無法像
在許多其他樂器上一樣,展現多樣的音樂表情變化。
控制強弱變化在絃樂器上是很容易做到的,比如:
小提琴,然而對於撥奏鍵盤樂器則是不可能的事。
這種欲更加掌握音樂表情的藝術渴望,直接導向了
鋼琴的發明,克里斯多弗里發明的新樂器具有一種
裝置,能夠給予想要的強弱回應,演奏家終於可以
在鋼琴上藉由手指的力度改變音量和音色。

克里斯多弗里是藉由一種能夠以不同強弱動作敲擊
琴弦的琴槌裝置,取代了大鍵琴的撥奏系統,成功
地達成了這樣的效果。這個新的擊絃動作使得這個
新樂器能夠產生強 (forte) 和弱 (piano) 的聲音,
因此被命名為"pianoforte",也稱為
"gravicembalo col piano e forte" -- 意即 :"
一台可以彈強和弱的(有槌子的)大鍵琴"。 很顯然
地,這個名字說明了鋼琴的外形酷似大鍵琴,而且
鋼琴能根據於鍵盤上的施力多寡改變音量,這一點
特質是大鍵琴無法做到的。

克里斯多弗里還成功地創造了一種 "退避裝置
"(escapement device),可以阻止琴槌在敲擊完之
後再度彈回並重複敲擊,這個動作也防止了與琴弦
間的持續接觸,與琴弦持續接觸正是造成古鋼琴
(翼琴)聲音微弱不清的原因,這個裝置因此使得鋼
琴的聲音能夠延續較長。另一項克里斯多弗里的重
要發明是"制音系統" (damper system),當琴鍵被
放開時,琴弦必須立即靜止無聲,此時就需要用到
制音器。這些新技術讓彈奏者第一次能夠在鍵盤上
藉由彈輕彈重表現出強音或弱音,在當時對於鍵盤
樂器是項非常重大的突破。
事實上,鋼琴還可以根據手指碰擊琴鍵的速度,產
生漸強與漸弱的音量變化,這大大增強了鋼琴的表
現能力,克里斯多弗里的新樂器的確比古鋼琴和大
鍵琴擁有更寬廣的力度表現。儘管如此,克里斯多
弗里早期的新樂器是使用古鋼琴的細弦,琴槌也以
皮革包裹,他們的聲音和現在的鋼琴聲音並不一樣,
克里斯多弗里的鋼琴聲音其實很小,甚至比大鍵琴
還弱,為此克里斯多弗里還繼續了一些革新,比如:
增強了鋼琴的框架使能支撐較粗重的琴弦。

然而,許多鍵盤樂器製造者似乎認為鋼琴的複雜構
造是不必要的,鋼琴的多樣性能也沒有在巴洛克作
曲家中得到青睞,直到J. C. Bach 於 1768年舉行
第一場鋼琴獨奏會,鋼琴才開始受到歡迎。這是第
一次鍵盤樂器被視為偉大的獨奏樂器,莫札特和海
頓開始為它寫音樂,他們確立新的音樂風格即後來
被稱為 "古典樂派",就這方面而言, 鋼琴可以說
在巴洛克的式微及古典時代展露曙光中扮演決定性
的重要一環。

克里斯多弗里一生製造了約20架鋼琴,目前僅有三
架琴還保留著,在克里斯多弗里發明鋼琴之後40年
間,鋼琴已經遍及歐洲各地並凌駕於大鍵琴和古鋼
琴之上,它不僅受貴族所青睞,更成為中產階級所
選擇的樂器,然而,克里斯多弗里終其一生並未因
為他的發明獲得成功和名聲。

"pianoforte"這個名詞最早使用於克里斯多弗里的
鋼琴,18世紀時 "pianoforte" 和 "fortepiano"
兩個說法都使用,到19世紀時 "pianoforte" 則是
當時慣常使用的稱呼,今日則縮短為"piano"。

自從克里斯多弗里發明鋼琴至今,已有一段長遠的
時間,克里斯多弗里設計的鋼琴直到19世紀都幾乎
沒有改變仍在使用,我們甚至可以說,鋼琴發展三
百年來,雖然經過許多改進和技術上的革新,然而
令人驚嘆的是,和克里斯多弗里的創作品相較,現
代的鋼琴並沒有太大差別的變化。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回覆: 鋼琴的歷史

鋼琴的發展與革新年表
1709 ♪克里斯多弗里製造世界上第一台包含四個
八度鍵盤 (C-F),可彈大聲和小聲的擊弦鋼琴。

1720 ♪克里斯多弗里現存最早的鋼琴是1720年製,
四個半八度鍵盤,現收藏在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New York).

1722 ♪克里斯多弗里發明了弱音踏瓣
(una corda) 裝置,這個設計可以讓彈奏者只敲擊
兩根絃中的其中一根,在克里斯多弗里的鋼琴上,
這是由手操作的,在現代的鋼琴上則是踩下左踏板
控制。

♫ 有兩架克里斯多弗里於1722年後製造的鋼琴被保
存下來,兩部都是四個八度且調音良好, 這台1722
年型的琴是儘存的三架鋼琴中最小型的,現今收藏
在義大利羅馬的一座音樂博物館內。(Museo
Nazionale degli strumenti musicali di Roma)

1726 ♪1726年型的琴也是四個八度,如今收藏在
德國萊比錫的一座樂器博物館內。
(Musikinstrumenten-Museum der Karl-Marx-Universit&auml;t, Leipzig)

1730 ♪大約此時,一位德國風琴製造師席伯曼
(1683-1753) 也製造了兩台鋼琴,並請巴哈試彈其
中一台,但巴哈並未留下深刻印象,他覺得高音太
薄弱,不僅如此,鍵盤也太重,對彈奏者太過於費
力。

1732 ♪1732年, 最早專為鋼琴所寫的音樂在義大
利出版了。作曲家鳩斯提尼 Lodovico Giustini
為克里斯多弗里的鋼琴寫了12首奏鳴曲 :
"Sonate da Cimbalo di Piano e Forte" (Sonatas
for Soft and Loud for Harpsichord with
Hammers),這本譜集包含12首標有漸強和漸弱等
力度記號的奏鳴曲。

這是第一個專為鋼琴寫的音樂作品 , 然而,之後
未曾有任何其他專為鋼琴而寫的音樂問世,直到
1770 年克萊曼悌 (Muzio Clementi ) 寫了三首編
號Op. 2 的奏鳴曲,自此,鋼琴逐漸和大鍵琴和古
鋼琴區別開來,並激發了新的彈奏風格和建立屬於
自己的新文獻。

1742 ♪已知的第一台方形鋼琴 (square piano)
是由修夏 (Joh. S&ouml;cher) 於1742年所製。

1745 ♪腓德烈其 (Christian Ernst Friederici)
-- 席伯曼的學生之一,也是著名的鋼琴製造師,
1745年製造了第一台直立式的大鋼琴。

1747 ♪這期間,席伯曼的鋼琴受到其他音樂界領
袖和學者的支持,甚至被認為是鋼琴的發明者長達
多年。1747年,巴哈拜訪腓得烈大帝的波茨坦宮廷
時,在國王的請求下,再次試彈了席伯曼新做的鋼
琴,終於得到巴哈的認同。

1760 ♪第一台鋼琴抵達英國. 之後1760年間,尊
佩(Johannes Zumpe) -- 席伯曼的學徒之一,製造
了第一台英國的方形鋼琴。

1765 ♪1764年, 莫札特到倫敦跟隨 J. C. Bach
(J. S. Bach 最年輕的兒子) 學習作曲, 翌年(1765),
9 歲的莫札特在倫敦第一次聽到鋼琴.

1768 ♪J. C. Bach 於 1768年在倫敦舉行第一次
公開的鋼琴獨奏會,彈奏尊佩 ( Zumpe) 製造的方
形鋼琴, 鋼琴從此受到歡迎。

1770 ♪德國奧格斯堡的鋼琴製造家史坦因 (Johann
Andreas Stein, 1728-1792) 於1770年左右發明了
新的退避裝置,它就是所謂的 "維也納式擊弦機
" -- 一種 Prellmechanik. 德文的動辭" prellen"
這個字意思就是"向上輕彈" ,這個裝置得以使琴
槌在施力敲擊前先輕輕"彈離" 琴弦,這使重覆彈
奏琴鍵變得更快速和更容易。

1775 ♪美國費城的貝倫 (Johann Behrent) 製造
了第一台美國的方形鋼琴,為美國鋼琴製作的開始。

1777 ♪1777年10月,莫札特和友人到奧格斯堡
(Augsburg)旅遊,認識了德國鍵盤樂器製造家史坦
因 (Johann AndreasStein,1728-1792),他是18世
紀鋼琴革新重要的製造家之一,莫札特彈了史坦因
製作的鋼琴,非常欣賞,並在稍後寫給他父親的那
封有名的信件中,給予高度讚揚。
如同莫札特在信中所提,他稱讚史坦因的樂器制音
器效率佳,觸鍵平均,它的退避裝置品質靈活而且
耐用,當和史貝斯 (Franz Jacob Sp&auml;th) 的琴相
較(莫札特原本使用的琴),史坦因的琴更有表情也
更有反應且更容易掌握,尤其彈奏弱音時,它回應
彈奏者的觸感更是令人驚異。毫無疑問地,史坦因
的鋼琴立刻成為莫札特的最愛。

♫ 艾哈爾 (Sebastian Erard, 1752-1831) -- 著
名的豎琴製造師,同時也是法國歷史最悠久和最有
聲望的鋼琴製造家。1777年艾哈爾在巴黎製造了第
一台方形鋼琴,有5個八度, 這應該是仿製英國尊
佩(Zumpe)的鋼琴。

♯ "grand " 這個字首次於1777年使用。(p.s. 平
台鋼琴的名稱為 "grand piano")

1783 ♪1783年,史坦因的鋼琴包含有一般的五個
八度鍵盤,從FF to f3 (61鍵)。 制音器分成兩個
部分由膝蓋桿操控,史坦因的維也納擊弦機
(Prellmechanik) 很快成為德國和奧地利鋼琴製造
的標準模式,從1780s年間到19 世紀中葉使用於大
多數優良的德國和奧地利鋼琴。

♫ 1783年, 英國鋼琴製造家布洛伍得 (John
Broadwood)獲得八項鋼琴改革的專利。他製作了銅
製下置制音器的設計使得方形鋼琴更堅固,布洛伍
得還發明延音踏板,取代了膝蓋桿,這對現代鋼琴
的發展貢獻極大。在當時,特殊的踏板經常是被加
裝來製造異國風味,比如: 土耳其打擊樂的音效。

♯ 註: 這些早期的鋼琴都是木框,每個音兩條絃,
和使用鹿皮包裹的琴槌。貝多芬和英國鋼琴廠布洛
伍得之間的合作關係對現在鋼琴的發展貢獻許多,
當貝多芬逐漸變聾,布洛伍得送給他的樂器也就愈
製造愈大型,音量也愈大,而且結構更加堅固 --
鐵製的框架,每個音三條絃,以及和現代相同的以
軟氈包裹的琴槌。

1788 ♪英國鋼琴製造家布洛伍得(John Broadwood)
製造了第一台自己廠牌的大鋼琴 。

1790 ♪英國布洛伍得 (Broadwood)廠推出五個半
八度的鋼琴。

1794 ♪布洛伍得 (Broadwood)擴大平台琴和方形
鋼琴的音域為六個八度。

1798 ♪第一台長頸鹿直立琴於維也納建造。

1800 ♪美國費城的霍金斯 (John Isaac Hawkins)
將直立琴的弦拉至低於鍵盤下方與地面同高,後來
獲得建造美國第一台直立琴的殊榮。

1804 ♪1804年,出現六個半八度鍵盤的平台琴和
方形鋼琴,這也是貝多芬後期使用的鋼琴。

1808 ♪艾哈爾 (Sebastian Erard) 發明agraffe
(一種金屬栓扣),並獲得專利,使琴槌裝置更完美。

1811 ♪英國製造家渥南 (Robert Warnum)設計一
台小型直立琴,和現在的直立琴高度幾乎一樣。

1816 ♪娜奈特史特萊夏(Nannet Streicher,史坦
因的女兒) 於維也納製造了六個半八度的平台鋼琴。

1818 ♪娜奈特史特萊夏(Nannet Streicher)把制
音器的操作由膝蓋控制改為踏板控制。

1820s ♪具高度伸張力的金屬線開始用來製作鋼琴弦。

1821 ♪1821 年艾哈爾發明了覆震奏退避裝置
(double escapement action ),讓單一琴鍵得以
更快速反覆,現代的平台鋼琴就是使用相同裝置。

1824 ♪艾哈爾製造了七個八度琴鍵的平台琴。

1825 ♪由於木製琴框容易受氣候影響,也影響琴
弦,因此鋼琴經常走音,美國波士頓的鋼琴製造家
包柏考克 (Alpheus Babcock)製作了第一台由一片
完整鐵框鑄造製成的方形鋼琴並獲得專利,因此鋼
琴的音律從此穩定許多。這個方法很快傳遍然後所
有的鋼琴都改由鐵製框架。這種鐵製琴架對於現代
的平台鋼琴更為重要, 因為平台琴琴弦的拉力是好
幾噸,鐵製框架也意味可以使用更粗拉地更緊的琴
弦,這使得鋼琴的音色得到改進。

1826 ♪帕普(Henri Pape)改良軟氈包裹琴槌並得
到專利。

1828 ♪第一個想到交叉絃法(cross-stringing)
的人是包柏考克 (Alpheus Babcock),之後美國紐
約的史坦威(Steinway)於1855年真正將這個構想製
造出來。

1836 ♪克爾克 (Wheatly Kirk) 以鐵製框架製造
直立琴並得到專利。

1855 ♪史坦威發明交叉絃法並展示其第一台使用
交叉弦法製作的方形鋼琴,這就是著名的美國系統。
在交叉絃法中,低音絃與高音絃交叉重疊使得共鳴
板中央處有更多絃交會,因此可以得到更大的聲響。
同時當制音器被提起時,就會有更多絃產生共振,
因此和聲 效果更增強。

1862 ♪史坦威參加1862年於倫敦舉行的世界博覽
會,並因交叉弦技術製成的平台琴獲得大獎,被肯
定為美國最好的鋼琴製造廠。

1890s ♪1890s年代以前,直立琴已經幾乎取代方
形鋼琴在一般家庭裡的位置。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回覆: 鋼琴的歷史

巴洛克時期的鍵盤樂器(1600~1750)

鋼琴還沒有發明以前,鍵盤音樂是為古鋼琴及大鍵琴
而寫的. 古鋼琴發出的聲音較細緻精巧,適用於較小
的房間, 大鍵琴的聲音比古鋼琴要大些.是當代廣受
歡迎的樂器.

巴洛克時期的作曲家儘量使他們的作品能發揮大鍵琴
和古鋼琴的能力. 但由於大鍵琴無法產生漸強或漸弱
的聲音,作曲者就譜成種種"回聲"的效果(一個樂句在
一個鍵盤上以強音奏出, 而在第二個鍵盤則柔和的覆
奏)這種強音和柔和並列的力度也稱為"階梯式的力度".
由於缺乏使聲音持續的能力, 樂曲中通常都加上很多
裝飾音來填補聲音的空缺 (特別是為了大鍵琴).藉著
使用各式各樣的音栓和對琴弦的頓抑, 可以造成各種
不同的音樂效果.


古典時期的鋼琴(1750~1820)

十七世紀的樂器製造者和音樂家,有個共同的希望,
是將古鋼琴的持續音與大鍵琴的表現力集合在一起.
所以大約在同一時期內, 有三位發明者在不同的國
家中發現了利用錘出動作的鋼琴概念. 這三位製造
鋼琴的先驅人物, 就是1709年義大利的克利士托孚
里,1716年法國的毛里亞士,以及1717年德國的徐勞
特.不過製成世上第一具鋼琴的榮譽,仍歸於克利士
托孚里.

克利士托孚里稱他的發明為一種能彈奏柔音及強音
的鍵盤樂器. 早期的鋼琴即由於其能產生有層次的
力度(漸強及漸弱)之能力, 加上其輕快如銀的音色,
以及能使樂音延續的性質, 而深得當時作曲家及鍵
盤樂器製造者的歡心.到大約1728年時,克利士托孚
里藉著建造一種比大鍵琴採用者更勞固的音箱, 以
及支持較粗的琴弦產生的張力, 進一步改善了鋼琴
的性能.
那時鋼琴的機件,已與現代鋼琴的基本機構相似.

鋼琴的製造此後由後繼者席伯曼等技藝高超的工匠,
和席伯曼的學生詹僕及貝克延續下來, 並做進一步
的拓展,貝克後來移居倫敦,而建立了英國的鋼琴製
造業席伯曼的學生當中, 最有天才者之一的史坦因,
更將維也納的鋼琴製造帶到了新的高峰.莫札特'貝
多芬等音樂家都很喜愛他製造的樂器.


浪漫時期的鋼琴(1820~1900)

從1760年至1830年期間,是鋼琴發展史上最重要的時
期.鋼琴製造者忙著製造各種形狀'材料和機件購造.
倫敦的布洛德伍於1771年製造了一架方形鋼琴,並加
以改進使其能發出更多聲音.有些方形鋼琴還裝上抽
屜和書架,而成為流行的客廳樂器. 法國的鋼琴製造
家賽巴士丁和皮瑞則發展一種較大音板,且聲音較豐
厚的樂器.

到了十八世紀末期, 鋼琴已經取代了大鍵琴的地位,
而音樂家們也忙著為鋼琴譜曲. 直到1800年時,樂譜
印行時還附有"供大鍵琴或鋼琴彈奏之用"的指示.
貝多芬最初的八首鋼琴奏鳴曲,就都還有記載此事.


當代時期的鋼琴(1900~迄今)

這個時期的鋼琴在外觀和音質上都比浪漫時期的鋼
琴大, 而且和諧. 現代演奏平臺鋼琴具有清澈亮麗
的音色,是今日音樂演奏會上不可或缺的寵兒.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存檔|手機版|聯絡我們|新聞提供|鐵之狂傲

GMT+8, 25-2-24 07:29 , Processed in 0.023552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