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鐵幣
- 8285 元
- 文章
- 1841 篇
- 聲望
- 3023 枚
- 上次登入
- 19-6-7
- 精華
- 6
- 註冊時間
- 05-7-29
- UID
- 183088
|
篆書秦詔版文(洛神藝術網絡圖片)
中國古代篆書藝術
據文獻記載,秦以前漢字書體並無專門名稱。
篆書是最早的一種書體 , 其筆法比其他書體簡單。其結字富有裝飾性。所謂 " 書法始於篆 , 學書者當先學篆。篆書體劃整肅 , 行自謹嚴 , 習之以免弱、俗、荒、斜之病。這不無道理。篆書的種類很多 , 可以分爲甲骨文、大篆、小篆三類。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中解釋說 " 篆 ", 引 書也 " 。 " 引 " 就是 " 引長 " 的意思 , 引書就是一筆一畫引伸地書寫。篆書的種類繁多 , 分類方法也不盡相同 , 一般可分成大篆和小篆兩大類。 廣義來說 , 秦朝文字前的書體 , 如甲骨文、金文等都可稱爲大篆 , 秦統一文字 後的篆書稱爲小篆。從整個體系來說、大篆是未定型的漢字 , 小篆則是定型方塊漢字的基礎。甲骨文 , 是殷商後期刻在龜甲 , 獸骨上的一種文字 , 這種文字大多是因形立意。其中的象形字 , 很接近一種線條化的圖形 , 採取實物的某些特徵 , 突出 其形象 , 藉以表示不同的字意。因此 , 這種文字的異體字很多。甲骨文異體字非常多 , 一個字可以有十幾個乃至幾十個異體字。從這個意義上說 , 甲骨文可說是一種不定型的漢字。
甲骨和金文是小篆,而小篆是由春秋戰國時代的秦國文字逐漸演變而成的。由於是官書,小篆實際上只適合於隆重的場合,如記功刻石,叔量詔版,兵虎符之類。而隸書則更普遍地被使用,用於一般的公私文件和書籍,範圍要廣泛得多。
標誰篆書體的體式是排列整齊,行筆圓轉,線條勻淨而長,呈現出莊嚴美麗的風格。與甲骨文,金文相比,具有這樣一些基本特徵:字形修長,而且緊畫向下引伸,構成上密下疏的視覺錯感,這與自上而下的章法佈局也有關係。線條勻稱無論點畫長短,筆畫均呈粗細劃一的狀態。這種在力度,速度都很勻平的運筆,給人以純淨簡約的美感這兩種特徵。加之字體結構的趨簡約固定的傾向,小篆書體的章法佈局更能形成縱橫成行的序性。
秦篆有圓筆方筆之別。圓筆以秦刻石為代表,方筆以秦詔版權量為代表,為秦篆之俗體。漢魏之際是秦篆的強弩之末,除用於碑銘篆額和器物款識之外,難得有獨立的篆書。唐篆,因李陽冰出而復甦,秦篆的渾厚宏偉之氣已蕩然無存。宋代金石之學和元朝的復古書風,使用權篆書得以起微潮,以篆書著稱者不乏其人但乏超越之力。明代承元之風,步趨持平。清朝篆書百花鬥艷,進入了推唐超秦的大繁榮階段。
轉至 http://www.epochtimes.com/b5/4/5/4/n528815.htm
yahoo知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