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書中又記載「靜坐要最初還虛,不還虛不能見本性,丹道須仰呼吸之功,使精化氣,練氣化神,練神還虛,靜而悉化…」。「最初還虛」意為初生之時未受俗染,天真爛漫的嬰兒狀態,又如胎兒,或許能歸以前的腹中胎兒狀態屬一種不生不死,無覺、天真的境界「天心」,由此靜坐將得道即「開悟」。科學發展物質文明躍進之今天,回想二千五百八十八年前的老子,對生命能量恣謝想像力之強,而今日有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之「光圓錐」(Cone of Light)的時空世界及超光速的迅子(Tachycon)的虛數世界之出現等,證實中國古代人以哲學予言物理之深。儒學的「大學」書中亦有「致知在格物」之理念。如此劍道之「道」是順天理、合自然的。所以練劍得道者,可超越時空之限,死生之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