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鐵幣
- 1009 元
- 文章
- 3590 篇
- 聲望
- 3779 枚
- 上次登入
- 11-4-21
- 精華
- 26
- 註冊時間
- 05-9-9
- UID
- 193762
名望的英雄
黑暗籠罩大地.死亡悄悄降臨 ... ...
|
回覆: @飛彈危機十年回顧~ 台灣海峽 世界火藥庫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6/new/mar/5/today-fo8.htm
自由時報2006年3月5日
那段驚心動魄的日子…
顧崇廉:軍方情資 不會真的開打
記者李明賢/專訪
前海軍總司令顧崇廉回憶十年前台海危機,透露化解危機的第一手訊息。他說,儘管台海局勢緊張,但軍方一開始就研判兩岸不會真的開打,軍方情報顯示中國軍隊後勤整備「不像攻台的樣子」,尤其沒有動員民間力量,最後證實軍方研判正確。
顧崇廉分析,演習與戰爭雖屬一線之隔,但兩者準備不同,演習只要八天、十天,戰爭準備完全不一樣,例如演習可以用便宜的啞巴彈,戰爭就要準備充足的實彈,台海危機過程「就是演習戰的證據」。
不過,他也提到,中國演習區域影響外島烏坵航線,也有封鎖台海的企圖,讓台海局勢升高,成為國際注目焦點。對於當年因應台海危機的十八套劇本,顧崇廉解釋,國軍事前戰備準備,「什麼狀況用哪一號作戰計畫」,並無誇大。
至於美方派兩艘航空母艦通過台海,外界視為化解台海危機的關鍵,顧崇廉則有不同看法。他說,太平洋艦隊航母戰鬥群每六個月通過台灣東岸海域,屬例行訓練,這次通過台灣海峽仍屬公海海域,「沒有特別的意義」。
台海危機十年後,面對中國不斷的提升武器性能,外界評估台海軍力有失衡危機,但顧崇廉認為,軍力傾斜與軍人素質有關,武器質量只是部分因素,提振國軍士氣更為重要,讓官兵知道為何而戰、為誰而戰,才是關鍵。
記者羅添斌/專訪
一九九六年中國軍隊對台進行飛彈射擊,震驚國際,媒體紛紛要求國防部提供第一手訊息,當時擔任國防部發言人的孔繁定少將面對各界壓力,在十年後還是堅定的說:「涉及情資的部分一定不能說,能公開的部分,則要『主動說、立即說、說清楚』」。
從中國內部有跡象顯示即將展開軍演開始,軍方主管情報、作戰、發言的三大部門,就緊密結合如同有機體,為了讓國人不致對飛彈射擊產生錯誤印象而過度恐慌,經過評估,軍方首次召開公開的「飛彈常識簡介」說明會,直接由軍方主管情報部門官員說明飛彈落地後,可能的破壞損傷程度。「相關單位事前評估中國方面不會用其他彈頭,而且極有可能是遙測彈,也就是一般的啞彈,事後也印證就是如此」。
孔繁定說,自國防部發布中國已發射第一枚導彈起,國內外媒體一再追問各項細節,但這些有部分涉及重要的情資管道,內部經過評估,決定「只說結果,不談過程」。也就是說,軍方當時對外發布的訊息,就只有「幾點幾分,中國向我方何處發射幾枚導彈」,其他的部分,因涉及情資,國防部堅持無法提供。
他強調,「全世界都在關注台灣怎麼因應,中國當局更是緊盯著我們,如果洩漏出重要情資,後果絕對嚴重,尺度的拿捏極為重要」。
帥化民:烏坵若遭攻擊 我將報復
記者許紹軒/專訪
十年前的飛彈危機,我方除對美宣示絕不白白挨打之外,是否還有其他行動?時任聯三作戰次長室執行官的立委帥化民證實,國防部曾研擬備案,包括如果烏坵遭到攻擊,將在中國東南沿海領土「討回來」的報復攻擊
至於用什麼打、打哪裡,他說,「尚未解密,不能公開」,僅強調我方有能力才敢做擬案。
帥化民說,當時國防部不擔心打飛彈,畢竟飛彈無法佔領我國領土,反而是東山島與平潭島幾個大規模演習才是關注焦點;一開始情報渾沌時,以為中國可能發動全面戰爭,但後來發現中國內陸並無大規模動員跡象,才確認是局部行動。
當時軍方初步排除戰火延燒到台灣的可能性,烏坵與東引等外島被攻擊的機會則很高;至於攻擊方式,圍困、佔領或打完就跑都有可能,因此我方很早就檢討外島的武器彈藥,即使被圍困至少可守半年,不過「大型戰爭的準備也在做」,但不到嚴峻關頭不會輕言發布戒嚴令與動員令。
中國軍隊攻擊我外島如何因應,帥化民說,除了還擊沒別的選擇,但「若左臉被打了,會另外討回來」,當時參謀本部研擬過很多備案,包括報復攻擊中國東南沿海島嶼,或是在對方攻擊得手返航途中摧毀其部份兵力;但他說,攻勢方案並不見得每個長官都同意,不過相關準備卻不可少。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6/new/mar/5/today-fo9.htm
自由時報2006年3月5日
當年中國若進犯…外島守軍打完為止 指揮官300萬安家費
〔記者許紹軒/台北報導〕
十年前台海危機發生時,外島局勢相對緊張,當時參謀總長羅本立下令部隊一旦遇到中國軍隊進犯,必須本著「穩準狠」原則接戰,任何被攻擊島嶼守軍的任務只有打完為止,與島共存亡。
據指出,為振奮守軍士氣,所有金馬本島及外海小島都是少將以上指揮官進駐,並加緊從台灣運補新彈藥與儲糧,政府高層決議一旦有小島據點遭包圍或攻擊,每個指揮官將發至少三百萬元安家費
島上人心浮動
我方外島從二月開始就在所有的小島據點增派少將指揮官,原本只有一個連的小島據點也照樣派少將登島,一直到當年七月才解除任務歸建,期間均難休假。
至於士兵士氣如何?一位當年在島上服役的軍官表示,「兵隨將轉」,只要指揮官能夠沈住氣,士兵就會接受指揮。
平常訓練挖散兵坑,阿兵哥通常挖到膝蓋深度就應付了事,但是當年就親眼見過一個士兵不但散兵坑挖兩米深,而且一個人還挖兩個,可見壓力確實能激發潛力。
但也不是每個人的想法都一樣,曾有當年在金門的士兵退伍之後告訴友人,由於是通信兵,當時身上都帶著密碼本,為的就是希望萬一中國軍隊上島,密碼本可保不死,該名士兵後來雖遭朋友譴責,但也顯示當時人心浮動的狀況。
陸戰隊全天著防彈衣
前線外島氣氛緊張,烏坵又是重中之重,當年全程留在島上的居民吳鳳英回憶說,最反常的是海面遍佈的中國漁船在那一個多月裡全部消失,每天海面空蕩蕩,對岸要打不打讓人很難受,我們的陸戰隊則是廿四小時背槍穿防彈衣,氣氛非常緊張。
吳鳳英說,當時謠言滿天飛,平潭島演習期間,有一艘台灣定期開往烏坵的民間運補船天德輪,由於急著從烏坵返回台灣,風浪大又開得太快竟意外沉沒,雖然人員平安,但島上一度謠傳天德輪是被中國擊沉,讓人緊張好一陣子。
士兵哭著打電話回家
吳鳳英說,因為大家都沒經歷過戰火,很多士兵還是會害怕,雜貨店旁邊有具公共電話,她就看過一個士兵打電話回台灣邊講邊哭,可見壓力有多大。
http://news.yam.com/cna/politics/200603/20060307299449.html
共軍發射導彈十週年 國防部公佈當年概況
(中央社記者林沂鋒台北七日電)
國防部今天公佈民國八十四年到八十五年共軍七波演習概況,並說明共軍江西樂平導彈司令部設施。由於時值終統論敏感時刻,國防部發言人劉志堅說,國防部在一九九六年台海危機中共發射導彈十週年前夕,說明當年實況,完全不考量政治因素。
國防部上午公佈民國八十四年到八十五年共軍七波演習概況。第一波是在八十四年七月二十一日到二十八日,於江西鉛山試射東風十五型導彈六枚。第二波是在八十四年八月十五日到二十五日舉行海上攻防演練。
第三波是在八十四年九月十五日到十月二十日展示武力,共展示艦艇八十一艘,飛機六百一十架次。第四波是在八十四年十月三十一日至十一月二十三日舉行兩棲登陸作戰。
第五波在八十五年三月八日到十五日,共發射四枚東風十五型導彈,三枚落於高雄,一枚落於基隆目標區。第六波是在三月十二日至二十日舉行戰術操演、編隊航行、火砲、飛彈射擊、海空聯訓。第七波是在三月十八日至二十五日舉行三棲登陸、空降及山地作戰演練。
記者會中,國防部公佈共軍江西樂平導彈司令部設施圖,國防部情次室情研中心情研官陳章華表示,江西樂平導彈司令部包括:指揮部、教練場、車庫與行政大樓,部署東風十五型飛彈一百四十餘枚,是二砲最具有實戰經驗的單位。
國防部公佈相關資料是否為總統陳水扁的終統案背書,劉志堅說,國防部在重要時點都會進行一系列說明與歷史回顧,希望詳盡說明當年歷史,在一九九六年台海危機中共試射導彈十週年前夕,國防部特別說明當年實況,完全不考量政治因素。
[URL="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502+112006030800037,00.html"]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502+112006030800037,00.html[/URL]
2006.03.08 中國時報
軍方大揭密 「忘了」提李登輝訪美 95台海危機 肇因連戰訪歐?
吳明杰/台北報導
今天是台海危機十周年,國防部昨天對外公開一九九五、九六年中共對台試射導彈和軍演情資,其中包括兩次導彈試射和五波軍演。
軍方特別強調,八十四年八月對台演習是因為前副總統連戰訪歐,中共認為具有台獨意涵;至於資料上註明同年七月試射導彈是針對李前總統訪美,中共解讀有台獨傾向,軍方則省略未提。對此軍事發言人劉志堅事後表示,「忘了」。
國防部同時拿出衛星照片說明解放軍二砲短程部隊部署情況,情研中心情研官陳章華指出,中共在一九九三年於江西樂平組建第一個戰術飛彈旅,之後在福建永安、廣東梅州、江西贛州、浙江金華陸續組建四個戰術飛彈旅;另外中共地面部隊,也逐漸在福建仙遊組建第一個地面部隊戰術飛彈旅,六個導彈旅總共部署了東風十一和十五戰術飛彈共七百八十四枚。
其中位於浙江金華、福建永安、廣東梅州、福建仙遊部署射程六百公里的東風十一飛彈,另在江西樂平、贛州部署射程八百公里的東風十五飛彈,兩種飛彈都可以全推到大陸東南沿海,射程涵蓋全台灣,準確度已從過去六百公尺提升至五十公尺內,飛彈已加裝延遲引信子母彈、高爆子母彈、石墨彈頭等特殊彈頭,可以對我發動多次、連續十小時的飽和攻擊,對我方機場跑道、變電所及後勤場庫等軍民設施實施飛彈攻擊。
陳章華並以距台七百公里的江西樂平導彈司令旅設施衛星偵照圖說明,目前該戰術導彈旅部署東風十五飛彈一百四十餘枚,未來作戰時可藉由周邊的二○六公路接皖贛鐵路,再接鷹廈鐵路,前推部署到江西鉛山跟福建南平、永安等發射陣地,對我實施猝然攻擊。
至於十年前共軍對台進行導彈試射,則是從江西的鉛山導彈基地發動,其中八十四年七月二十一至二十八日,在中共的江西鉛山導彈基地試射東風十五導彈六枚,目標區域是在富貴角北方約七十浬的目標區,六枚均命中目標。
另在隔年三月舉行外界所熟知的「聯合九六」導彈射擊演習,在三月八日至十五日,共發射四枚東風十五導彈,其中在八日零點至跟一點,由永安分別試射兩枚東風十五飛彈,落在高雄外海西南三十浬目標區;而同步時間前後不到十分鐘,又從南平發射一枚東風十五飛彈,落在基隆外海正東二十浬目標區。
連續對台軍演 武嚇大選
此外,共軍期間還陸續發動五波對台大規模軍演,其中八十四年八月在東引北方約二十八海浬處的海上攻防演練,共出動艦艇五十九艘,飛機一百九十二架次,其針對性是因為前副總統連戰的七月訪歐,中共認為具台獨意涵。
其他還包括在山東青島以南海域展示武力、在東山島舉行兩棲登陸作戰操演,以及最後在平潭附近海域舉行的三軍聯合作戰演習,其目的則是企圖影響我總統大選及台灣未來政策走向。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502+112006030800039,00.html'2
2006.03.08 中國時報
96軍演 我曾考慮把事情搞大 逼國際介入
亓樂義/專題報導
十年前的今天,中共三枚地對地戰術導彈,劃破長空,先後落至高雄和基隆外海,引爆一場台海危機。這是台灣首次面對中共「不對稱」作戰的威脅,兩岸軍力失衡由此開始。
回顧這段歷史,國防部當年的許多作為,並不為人所知,留下國軍被動的負面印象。其實,中共三月五日宣布導彈試射後,國防部隨即成立「永固小組」,由當時的總長羅本立統籌,副總長兼執行官唐飛督導,由參謀本部聯三負責執行,成員包括陸軍助理次長兼執行官帥化民、空軍助理次長傅慰孤等。最近榮升陸軍司令的胡鎮埔,當時是作戰處長。
「永固小組」成立後,各總部相應提出「永固專案」,全軍一夕動員,瀰漫一股緊張氣氛。永固小組當時除擔心導彈試射對民心士氣的衝擊,對於最可能造成的威脅,如共軍是否藉機攻占我外島據點,或中共戰機越過海峽中線等狀況尤感棘手。帥化民回憶說,聯三的最壞設想是共軍攻占或封鎖外島,解決難度很高,卻有因應方案。外島的作戰原則為「獨立固守」,國軍將適時反制,避開共軍擅長的「圍點打援」,讓對岸意想不到。
萬一中共占據我外島,而國際反應冷淡時又該如何?當年參與策劃的參謀不便公開細節,但在所有因應方案之中,涵蓋若干積極而大膽的反制構想,不排除「把事情搞大」,逼國際社會正視台海安全,進而加入折衝,弭平戰火。
在聯合防空方面,為能及時掌握空情,國防部衡山(前進)指揮所,臨時併入空軍作戰司令部,因應中共戰機可能的越界舉動。就傅慰孤記憶所及,當時總長下達二項指導原則︰一、避免衝突,不讓危機升高;二、不能示弱,要有應變措施。為此,聯合防空小組提出一套電子反制方案,內容大致如下︰
先按台灣海峽遠近劃出幾道防線,當中共戰機飛離大陸十五至三十浬範圍時,我方先用地空飛彈的火控雷達鎖定目標,鎖定幾秒後脫手,反覆幾次,以示警告;敵機若無退意並飛進三十至四十五浬範圍時,我方將連續鎖定目標,提升警告;敵機若逼近海峽中線約六十浬範圍內,我方則用G波道警告對方,闖入我方之空靶區域,令其快速離開避免危險。萬一,敵機執意進入距我領空十五浬外緣時,我方將實施無線電干擾,使共軍飛行員收不到己方指令,在孤立下迫其返航。
結果,敵機飛出大陸十五浬,並未越過海峽中線,顯示國軍的電子反制應發揮一定作用。經過這次危機,國軍加強內部改造,把原先分散於不同單位的電子監聽、干擾和電子反制等功能加以整合,始成「通信電子資訊局」,後改編為「通信電子資訊參謀次長室」,延用至今。因此,危機不見得是壞事,就看用什麼態度和作為面對。
對於導彈防禦的問題,國軍當時確實束手無策,一方面是專業不足,同時亦無現成裝備或手段,因應中共彈道導彈的威脅。當中共三月八日首枚東風十五(M─九)導彈落至高雄外海五十五公里海域時,我方事前無從預警,事發後,才根據情資調動各種雷達進行後續導彈的追蹤和偵測。
同一時間,美國邦克山號神盾(AEGIS)艦,在屏東小琉球附近海域蒐集到中共四枚導彈(第四枚發射時間為三月十三日)的飛行軌跡和相關參數。美方事後坦稱,美艦當時有能力追蹤導彈,卻無相應的反制手段。美軍況且如此,遑論國軍。危機過後,國軍開始研究「反導彈」問題,同時成立防空作戰評估小組,為日後採購愛國者飛彈系統提供理論依據。
據了解,九六年台海危機期間,永固小組每天有戰情記錄和檢討,來自全軍相關單位的情資,也一併彙整成幾大箱的《永固專案紀實》,記錄當時我方掌握的情資和執行情形,內容鉅細靡遺,成為研究此一危機最佳的原始素材。可惜的是,危機過後,這些情資並未受到重視,軍方亦無對此難得蒐集的情資進行通盤檢討,以致一堆資料束之高閣。
[URL="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502+112006030800040,00.html"]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502+112006030800040,00.html[/URL]
2006.03.08 中國時報
怕擦槍走火 美派艦曲折
亓樂義/特稿
一九九六年台海危機,美國派遣二艘航艦戰鬥群趕赴台海,決策過程曲折。美國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夏利,一度擔心加派航艦可能刺激中共,導致中(共)、美擦槍走火。
可見,台灣的防衛既要人助,更要自助,因為危機來臨時,誰都不能保證美國要動用多少兵力協防台灣。
九六年三月八日,中共向高雄和基隆外海試射三枚東風導彈。當晚,美方高層向來訪的中共副外長劉華秋抗議,力勸中共立即停止後續演習。中共則不予回應,美國衛星並發現共軍另有十二枚車載機動發射導彈準備就緒,使得原想利用外交途徑的國防部長培里失望透頂,決定在獨立號航艦趕赴台海後,另從波斯灣增派尼米茲號航艦助陣,展現美國關心台海絕非虛張聲勢。
但身為總統最高軍事幕僚長的夏利,擔心增派航艦可能導致中共誤判,而用巡弋導彈攻擊美艦,美航艦指揮官為自衛,也可能先發制人,最後掀起戰禍。夏利甚至向培里表示,尼米茲號不太可能在台灣總統大選前(三月二十三日)趕至台海。總之,美國高層將領極不願增派航艦。直到培里不斷分析和勸說,以及國務院保證向海峽兩岸說明增派航艦之目的,絕非為作戰而來,才讓夏利態度軟化。
時任美軍太平洋總部司令普里赫年前接受美國之音專訪時透露,他當時奉命以「口頭」告知台灣,美國派艦前來不是給台灣一張空白支票,美方要阻止危機發生,但這不意味台灣可以為所欲為。經歷這段歷史,執政當局怎能不心生警惕。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6/new/mar/8/today-fo2.htmm4
自由時報2006年3月8日
台海危機十週年前夕 國防部公布當年細節
解放軍江西導彈基地曝光
〔記者許紹軒/台北報導〕
國防部昨天公佈民國八十四年到八十五年解放軍七波演習概況,並公佈解放軍二砲江西樂平導彈司令部設施的衛星照片。至於外界好奇是否與「終統」有關,軍事發言人劉志堅
軍方說,前參謀總長羅本立當時要求部隊,採「穩、狠、忍」要訣,必須沉著顧大局(穩)、要能自制(忍),避免輕啟戰端,若中國膽敢進犯,以各種積極主動作為與手段全力殲滅敵人(狠)。
因應危機亦成立永固專案小組,由副總長執行官唐飛任組長,納編三軍副總長及情報、作戰、通電等聯參、空作部、艦令部、飛指部、中科院等單位值班。
國防部指出,基於外島戰備急需,當年檢討撥出三億三千七百餘萬元,改善外島設施、工事,並在八十四年底東北季風來臨前增派海運航次,往前線運送各項維修零附件、彈藥,增撥新型輕、重兵器。
另外並調整部署,依照「離島優於外島、外島優於本島」之原則重點部署與調整,除將新武器裝備,優先配賦各外島外,加速向前線運送各類彈藥,以滿足戰備存量需求,並增派機甲部隊及防空兵力進駐外島。
當時要求部隊,基於「不升高兩岸敵對情勢,不引起內部不安」之著眼,本外弛內張,以「不引發爭端;不升高衝突、減低敵對行為」為原則,審慎處理突發狀況並積極備戰,同時修訂台海防衛作戰的「固安」作戰計畫、國軍戰備規定與經常戰備時期突發狀況處置規定。
那一年…我曾對敵作電子戰
記者許紹軒/台北報導
軍方昨天公佈九六年台海危機的國軍因應作為,國防部證實,在中國部隊演習期間,我方電戰機與電戰部隊曾經接獲命令對敵實施電戰反制,同時軍管部加強城鎮戰訓練與準備後備部隊的擴編動員。
軍方指出,解放軍集結與演習兩階段,國軍分別有不同作為;集結階段除了完成修訂應援外島作戰計畫,並派遣高階幹部進駐外、離島,同時離島的天弓及鷹式飛彈連於一九九六年三月五日前都提前擔負或恢復戰備,還整補外島短缺彈藥,防砲部隊三五快砲及四○砲提升警戒。
等到解放軍開始演習,我各軍種都有所因應,空軍確保一整天都保持有戰機在空訓練,即使訓練機也攜掛空對空飛彈,以利臨時支援作戰;電戰部隊曾對特定中國目標或地區實施電子反制,運輸機待命支援空運任務。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501+112006031000031,00.html
2006.03.10 中國時報
李文忠:台灣 應有攻擊能力
本報訊
國內藍綠陣營對軍購案仍未達成共識之際,民進黨立委李文忠認為,台灣應發展一定程度的飛彈攻擊能力,藉此降低中國對台灣發動攻擊的可能性。
李文忠昨天在「台海飛彈危機十周年回顧與展望」座談會中指出,民進黨會持續堅持台灣主權優先的道路,對此中國顯然無法接受,即使未來泛藍執政接受一中各表,中國也不會停止對台灣外交的牽制。在中國不斷對我內政、外交持續干預狀況下,找出兩岸穩定道路的可能性相當低,因此,台灣強化國防投資的作為勢不可免,如此才有逼迫中國選擇與我和解的可能。
在強化國防建設方面,李文忠認為可以從制空(反飛彈)與制海(反登陸)兩方面著手。前者的選項包括愛國者三型飛彈,未來可能還要考慮價昂的中、高空反飛彈系統,此外最便宜的則是由台灣自行研發的戰術反飛彈系統「ATBM」,但由於中國與台灣軍力投資金額相距四倍,且假使中國投資飛彈攻擊系統一元,台灣投資反飛彈系統的金額就必須是三十五倍,因此,他認為,台灣應該發展有攻擊能力的中短程巡弋飛彈。
李文忠也指出,台灣對中國雖然還有制空優勢,但這種優勢正逐漸喪失,除了幻象機、F16等二代戰機之外,台灣必須開始考慮第三代戰機;而在制海方面,匿蹤性強、戰時存活率高的潛艦,也是對中國採取經濟反封鎖的有效武器。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501+112006031000032,00.html
2006.03.10 中國時報
楊志恆:現狀 已被中國改變
本報訊
淡江大學東南亞研究所副教授楊志恆也認為,中國不斷強化軍隊戰力又無法合理解釋,唯一可行的解釋就是中國要改變東亞的安全環境,與一九九六相較,兩岸的「現狀」確實已經改變。
楊志恆則從區域安全角度分析,中國正採取以經濟為前鋒、政治步步為營、加強軍事建設的戰略,逐步改變區域的安全情勢。他指出,中國二○○六年的國防預算約三百五十一億美元,比去年成長十四.七%,顯示已經加快腳步要成為東亞軍事大國,美國二月間公布的QDR報告,也已經把中國視為威脅美國的潛在軍事強權。
他指出,十年前台海飛彈危機之時,中國二炮部隊針對台灣部屬的東風十一、東風十五飛彈約只有二百枚,現今根據美國國防部的資料, 兩種對台的飛彈數量為六百五十至七百卅枚,詹氏防衛週刊也報導,中國解放軍將在二○○九年前配合新型衛星系統,將東風十五、東風二十一裝配末端制導系統作為反艦飛彈,屆時中國飛彈對東亞地區安全環境的影響力勢必加大。
由於中國在國際社會始終強調和平的安全觀,卻又無法合理解釋為何不斷強化軍隊戰力,以及在東亞地區進行軍事集結的理由,楊志恆推測,唯一可以解釋的理由就是中國要改變東亞的安全環境,因此與日美同盟強調的亞太地區和平穩定環境,以及布希政府一再重申台海雙方不得改變現狀的要求相違背,因此「維持現狀」的內涵已經被改變,台灣如何保障自己的國家地位不被中國改變,是台灣人民必須面對的嚴肅課題。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501+112006031000033,00.html
2006.03.10 中國時報
台海問題 國際化 陳明通:終統 迫中國與扁政府談
本報訊
陸委會前副主委、國立台灣大學教授陳明通在座談會上指出,陳水扁總統因不滿台海現狀愈來愈向中國傾鈄,被中國逼到牆角,所以提出「終統」主張,其最高的戰略目標就是要「make noise」,引起國際社會注意。
陳明通透露,日前他在華府訪問時,華府智庫學者問他,台灣終統事件既然已達到了製造噪音的目的了,但其最終的目標到底要做什麼呢?陳明通說,就是要中國落實小布希總統與胡錦濤打電話時所說的,與台灣民選政府來談。
陳明通表示,現在是民進黨執政,中國刻意繞過民進黨政府,是很不禮貌的作法,「現在是北京不願意談,不是我們不要談」。所以他總結,終統事件中最大的戰略目標,就是要中國與陳水扁政府打交道。
陳明通去年到中國訪問時,一度被傳為是兩岸密使,昨天在座談會中他也以此調侃,表示自己是做過特使與密使的人。
在談到台海危機十周年的回顧與展望時,他指出,如何界定台海危機,將主導整個事件的回顧,同時導引出對未來兩岸關係不同展望。
陳明通說,最近有人認為是連戰去歐洲才會造成中共軍事演習,但是十年前,大家都還年輕力壯,記憶力也很好,好像沒有聽到這種論述,幸好後來國防部道歉了。
陳明通認為,台海危機主要是北京當局不滿美方發給李總統赴美簽證,以及李總統在康乃爾大學的那一篇「民之所欲,長在我心」的演講,其中提到了二十幾次中華民國或中華民國在台灣,所作出的強烈反應。至於有人認為是要影響台灣第一次總統直選,其實這只是北京當局所沒有預料到的副作用而已,並非原來本意。
陳明通指出,北京所以做出強烈反應,主要目的是防止台灣問題國際化,因為在那個時候的北京當局思惟中,一直堅持台灣問題是內政問題,絕不容許其他國家說三道四。但是後來美國國防部長裴利迅速作出派遣兩艘航空母艦趕赴台海的重大決定,打破了北京當局的空思妄想,美國以軍事行動證明他是台海問題的主導者、平衡者,以及秩序的維護者。
陳明通認為,飛彈危機十年來,進一步深化了台海問題的國際化,去年美日二加二部長會議,將台灣海峽的和平穩定列為美日共同的戰略目標,而北京當局也不再阻擋這個趨勢,在某種程度上,反而認為從北京到台北最近的距離必須經過華府,最近剛發生的終統事件,北京不斷對華府施壓,想藉由小布希政府的力道壓迫我政府讓步,即為一明顯的例證。
陳明通表示,以目前的國際權力結構而言,台灣問題的國際化尚稱對台灣有利,因為在「一超多強」的結構下,台灣與作為這一超強的美國仍有許多共同的利益,並非中美關係的改善所能夠取代,因此當務之急,我方應善用此時的國際權力結構,在國際社會的見證下,積極展開與中共的政治談判,構築一個雙方都可以接受的和平穩定互動架構,在這個架構下,任何政治議題都可以談,以確保台海不再有戰事發生。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6/new/mar/24/today-p1.htm0]
自由時報2006年3月24日
打贏當英雄 打輸進忠烈祠
記者許紹軒/專訪
十年前中國挑起台海危機,烏坵成為國際矚目焦點,現任海軍陸戰隊指揮官徐台生當年是烏坵指揮官,他回憶說,誰說台灣年輕人不能打仗?儘管局勢緊張,九六年的農曆新年假期,島上沒有任何士兵逾假歸營,是最令他感動的事情。
島上士兵 無人逾假歸營
他當時對弟兄說:「這一仗打贏了,我們就是中華民國的英雄;但若打輸了,我陪大家進忠烈祠!」
徐台生說,當時的感受是非打不可,烏坵孤懸海外,敵軍動態要加強掌握,除了國防部提供的情資之外,他透過友人傳真國內外媒體報導加強情蒐研判,發現烏坵常被提及,某期香港的週刊還訪問解放軍將領,受訪者說,如果烏坵不抵抗的話,解放軍將如何如何等話語,讓他心裡有底。
當時國防部派陸戰學校校長周石珊少將駐點協助防務,為了讓烏坵所有武器都可使用,每天上午六時開始,各式口徑火砲就開始防護射擊「暖砲」,全部打完後各據點再輪流射擊,後勤科長張維製作多門四○與二○假砲欺敵,從海上看去根本無法分辨。
當時妻子已懷孕三個多月的副營長林世雄,半年多沒回家,留下來加強烏坵防務,他每天背著步槍在海上看到什麼就開槍練打靶,是島上有名的神槍手要讓敵人 下得來走不開
對於敵人的進犯,徐台生說,烏坵為岩岸,比較不擔心兩棲登陸,解放軍以直升機空中運兵攻擊則是心腹大患,十幾架直升機一次可以把將近一個營的空降兵送上島,威脅巨大,為此他特別從本島申請大量帶刺鐵絲網,佈滿在可能的降落地點,讓解放軍「下得來,走不開」。
他說,二月十日他獲知當面集結大量兵力,卻未見解放軍宣布在烏坵附近演習,研判有可能對烏坵發動奇襲,尤其是二、三月海面上一艘中國漁船都沒有,氣氛相當詭譎,而在鄰近一向很少演習的南日島,島上解放軍也開始火砲射擊,整個緊張氣氛直到中國宣布平潭島演習才稍微解除。
戰雲密布 全員戎裝待命
徐台生說,解放軍要打烏坵,他盤算至少需要三千人以上,烏坵戰備六十年,他很有信心,同時為防止滲透,連海空軍的烏坵聯絡組人員都編入夜巡部隊,其中還有人抱怨彈匣只發一個太少,要求陸戰隊多給一點。
當年國防部下令… 解放軍打外島 戰機就炸福建
〔記者許紹軒/台北報導〕
十年前的三二三正好是台灣首度總統民選投票日,當年中國在平潭島演習集結大軍,企圖影響選舉,將台海逼近戰爭邊緣,由於外島風聲鶴唳,烏坵與莒光被謠傳是最可能遭到攻擊的外島,當時國防部下令,只要解放軍敢動外島,空軍戰機就升空攻擊福建沿海。
要讓地面部隊感受空軍存在
據了解,當年二月開始,福建平潭島周遭就已集結大量兵力,但中國政府卻一直沒有任何在附近區域演習的公開宣布,反而是宣布試射導彈、或者是後來的東山島演習,加上情資顯示,中國軍方訂購大量屍袋進入演習區域,顯示正在進行戰爭準備,軍方擔心解放軍來個聲東擊西,也就是當所有外界注意焦點都在飛彈試射或東山島演習時,突然攻擊包括烏坵與莒光在內的我方外島。
當時的參謀總長羅本立去過烏坵至少五次,馬祖各據點也經常去走動,由於局勢繃得非常緊,他下令空軍戰機在跑道頭加油掛彈隨時準備,只要解放軍敢動我方外島據點,就立刻起飛炸射福建沿海,要讓地面部隊感受到空軍的存在,絕對不會孤單。
[URL="http://news.yam.com/cna/politics/200604/20060408456122.html"]http://news.yam.com/cna/politics/200604/20060408456122.html[/URL]
台海危機十週年 丁渝洲:政府當年處理得宜
(中央社記者吳素柔台北八日電)
台海飛彈危機十周年,台灣戰略模擬學會榮譽理事長、前國安會秘書長丁渝洲今天表示,政府當年「處理得很好」,因為台灣舉行的首次總統民選,未受中國飛彈威脅影響,國人增加敵情意識,國際社會也非常支持台灣,整體而言具有正面意義。
今年是台灣總統直選及台海飛彈危機十周年,台灣戰略模擬學會主辦「台海危機驚爆十九天之危機管理」研習營,邀請參與一九九六年台海飛彈危機幕僚工作的專家現身說法,討論國家安全與危機管理問題;並透過欣賞描述美國處理一九六二年古巴飛彈危機影片「驚爆十三天」,了解美國如何處理飛彈危機。
對於當年政府如何處理台海危機,丁渝洲上午接受媒體訪問表示,政府處理得很好。他指出,台灣沒有因為在飛彈威脅之下,首次總統大選被影響,台海危機也增加國人敵情意識。
他又說,台海危機引起國際社會高度重視,反應都是同情和支持台灣;尤其對台灣第一次舉行總統直選、追求民主的決心,給予很高的評價。
丁渝洲表示,從台海飛彈危機後,中共很少再有大規模武力威脅,因為這種威脅,很難他們達到希望的效果。
如果把台海飛彈危機和「驚爆十三天」情境比較,丁渝洲認為,兩者「不太一樣」,因為根據蒐集的情報研判,中國不是真正要進犯台灣、採取武力行動,只是威脅性的行動,跟古巴飛彈危機不太一樣。他並強調,「當情報判斷很確實,處置方向就會很正確」
http://news.yam.com/cna/politics/200604/20060408457475.html
丁渝洲:若再爆台海危機 規模比九六年大
(中央社記者吳素柔台北八日電)
台海危機十周年,前國安會秘書長丁渝洲今天表示,一九九六年飛彈危機後,台海看起來比以往穩定,但大家的警覺心仍然不能懈怠,因為若真發生軍事行動,規模「絕對會超過九六年台海危機」。
今年是台灣總統直選及台海飛彈危機十周年,台灣戰略模擬學會主辦「台海危機驚爆十九天之危機管理」研習營,邀請參與一九九六年台海飛彈危機幕僚工作的專家現身說法。
具有台灣戰略模擬學會榮譽理事長身分的丁渝洲,在研習營中表示,一九九六年三月五日中國對外宣布飛彈演習,三月二十三日台灣順利完成首次總統大選,所以稱這段期間為「台海危機驚爆十九天」。
丁渝洲說,中國對台飛彈演習的背景是當時鄧小平身體狀況不好;軍方老將又對江澤民不滿,認為他處理台海問題過度軟弱。這次演習,中國達到四個目的,包括影響台灣總統大選、向國際宣示反獨決心、安撫高級將領情緒及考驗解放軍的做戰能力。
他指出,台灣屬於被動狀況,當時的作為是全面加強戰備,重點擺在外島,嚴密海空偵情警戒,確保總統大選順利進行,同時安定民心,穩定金融。
至於台海危機的影響,丁渝洲歸納表示,台灣問題國際化,這是中國最不希望看到的;台灣追求民主的決心,贏得國際肯定和支持;美國並非台灣要求才派航空母艦巡航台海,而是基於本身國家利益,展現維持台海穩定決心;台灣順利完成首次總統大選;中國的武力威脅,提高台灣人民憂患意識。^T
他表示,值得注意的是,一九九六年飛彈危機之後,台海表面上看起來比以往穩定,但任何一種威脅性的軍事行動,要持續保持效果,規模只會提高,不會越來越小;這種「長期的折磨」,當有一天真正再發生軍事行動,絕對會超過當年台海危機,這是台灣和美國中央情報局坦誠交換意見的共同結論。 丁渝洲強調,大家不能沒有敵情觀念,警覺心不能有所懈怠,兩岸應盡量避免衝突;總統陳水扁也常講,「我們不要讓中共有藉口、政策要讓美國能接受、政策要贏得人民支持」,國家應在穩定中求改革、在安全中求發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