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戰役時期的德國裝甲部隊 整理:蔣晨星 德國軍事中心版權所有
1939年9月1日德軍入侵波蘭時,陸軍總兵力編為103個師。其中有57個師投入波蘭戰役,33個師部署在德國西部邊界警戒英法聯軍可能採取的軍事行動,另有13個師擔任國防軍總司令部預備隊。國防軍新生力量的機械化部隊編為7個裝甲師、4個輕裝甲師、4個機械化步兵師,共計15個師。德軍將當時占陸軍總兵力15%的機械化部隊全部投入東部的波蘭戰場,實質上波蘭戰役期間機械化部隊的比率占總投入兵力的25%強。
裝甲師(Panzer Division)的序列中含第1、第2、第3、第4、第5、第10和「坎普夫」等7個裝甲師,其中新組建的第10裝甲師在戰爭爆發時尚處於人員裝備的磨合階段。戰役初期配屬在二線陣地,其後投入波蘭戰役的第二階段。「坎普夫」裝甲師由駐紮在東普魯士境內數個規模較小的國防軍和黨衛軍(Waffen-SS,以下用SS簡稱)裝甲單位臨時混編而成。其組織結構更類似戰爭中後期的戰鬥群編製,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裝甲師編製。因此一些資料也將「坎普夫」師排除在裝甲師以外(或根據編制內的實際戰鬥力稱之為「坎普夫」裝甲旅)。
根據開戰前「德國裝甲兵之父」古德裡安的設想:裝甲師內編製兩個坦克團,每團由2個坦克營組成。每個營下轄III個裝備3號坦克的輕型裝備連和1個裝備IV號坦克的中型裝備連。即1個裝甲師的的裝甲戰鬥力由12個輕裝連和4個中裝連,共計16個坦克連組成。讓我們根據德國裝甲兵各級單位的最低裝備數推算一下在這種編制內III號坦克和IV號坦克總數。為簡化計算過程,按照每連15輛的最低裝備數量為基數,旅、團、營等各級指揮部的坦克裝備數量不在計算之內。
如此算來,一個裝甲師最少應該擁有180輛III號坦克和60輛IV號坦克,再加上4個輕裝甲師,正在組建階段的第10裝甲師和「坎普夫」裝甲師排除計算之外,那麼陸軍5個正規裝甲師總總共該裝備III號坦克900輛,IV號坦克300輛。
但實際情況又如何呢?現存資料其來源或多或少存在統計差異。但就目前達成的共識而言: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德軍裝備的III號坦克僅有100輛左右,生產時期較早的IV號坦克也只有200輛左右。僅這些新式車輛遠不能滿足個裝甲師的編制,由此產生的空缺只能用I號和II號坦克填補。因此當時的德軍裝甲師實質上是由老式的I號和II號坦克所組成的集團(裝備情況和1935-1939年間處於創建階段的裝甲師相比並未有太多改善)。安裝20毫米機關炮的II號坦克和僅配備兩挺機槍的I號坦克原來就並非為坦克戰而設計,而是作為裝甲兵基礎課程訓練用途設計的。
古德裡安曾在回憶錄中提及「……想到我們的裝甲師得靠這些訓練坦克投入戰鬥,著實是大大出人意料!」但即便是由I號、II號坦克來填補空缺,各裝甲師仍舊無法達到滿額編製。1939年8月,裝甲師內各坦克營不得不缺編一個連,有4個連下降為3個連編製。裝甲師的實際編製由16個連削減為12個坦克連,各型坦克裝備數量約為320輛左右。
但是也存在個別特例:第3裝甲師除了原編制內的兩個坦克團外還追加配屬了1個由裝甲兵學校教官組成的精英部隊——裝甲教導營。裝甲教導營雖然也由3個連組成,但其中2個連全部裝備III號坦克,1個連裝備IV號坦克。名副其實的成為古德裡安當初設想的部隊編制。由15個連組成的第3裝甲師共裝備各型坦克391輛,無論裝備坦克的數量還是質量均遙遙領先於德國陸軍其他裝甲師。但由於這2個連集中配屬了37輛III號坦克,因此能分配到其他裝甲師的剩餘III號坦克數量則更為稀少。
第10裝甲師和「坎普夫」裝甲師則可以成為正規裝甲師的另一種例外情況。這兩個師各僅配屬了1個坦克團(轄兩個營),無論坦克連編製還是坦克裝備數量,均只有其他裝甲師的一半規模分別為150輛和164輛。
輕裝師(Leichte Panzer Division)是代表德國國防軍內傳統勢力的騎兵派和代表新生勢力的裝甲兵派在二戰前的30年代長期競爭的妥協產物。戰爭爆發時德國共擁有第1、第2、第3、第4等4個輕裝師。波蘭戰役結束後均升格為裝甲師,部隊番號依次為陸軍第6至第9裝甲師。
輕裝師編製擁有1個坦克營和2個機械化步兵團(各下轄2個營)。與正規裝甲師相比較,坦克數量只幾前者的25%,步兵人數是前者的兩倍。先撇開步兵的戰鬥力不談,各輕裝師之間實質的坦克戰鬥力存在較大差異。
[ 本文最後由 jacklf2004 於 06-12-3 11:35 AM 編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