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取回密碼
 註冊
搜尋

版主

S.I.A.M 管理者

Rank: 3Rank: 3Rank: 3

切換到指定樓層
1#
フランス空軍 Ms-462 (法國Ms-462高級訓練機)

(圖片失效確認)

機械化兵としての素養ありと認められた素体は、基本的な適正検査によって陸海空各軍に配属される。その後、より専門的な適正検査及び戦技訓練を行なうために、教官のもとで訓練を行なうことになる。
本機は、フランス空軍の機械化航空兵の高等訓練機として開発され、指導教官を兼ねた整備兵と1セットで新兵の訓練に当たることになる。


攻撃用の兵器だけでなく、訓練機や輸送機などの一見地味な存在も戦闘には必要不可欠です。
世話好きの整備員>メイドさんをイメージしました。



法國Ms-462高級訓練機,其詳細資料與型號不明,說真的,翻遍二次大戰資料也還是找不到該機的內容。


イタリア空軍 Re-2200フリアータ ( 義大利空軍 Re-2200 )

(圖片失效確認)



本機は水上からの発着能力を持つ特殊な航空歩兵で、主に地中海沿岸での運用を考えられていたようである。
フリアータ(furiata)とは突風の意で、試験飛行において、本機の示した優れた格闘戦能力に送られた愛称である。


架空機とはいえ、飛行装置はかなりSFはいった感じです。
ピカピカに磨き上げられたレーサー機のようなイメージで描いたもので、2重反転プロペラがお気に入りです。


嗯...查過資料後,並沒有Re-2200型號的戰機,倒是有類似型號的 Re 2002白羊座攻擊機 。

Re 2002白羊座攻擊機是義大利空軍中最好的地面攻擊機,曾於義大利內陸和西線使用過。

Re 2002是一種從Re 2001發展出來的地面攻擊機,在1940發展。本機體輕快堅固,是義大利空軍中最好的戰鬥轟炸機和地面攻擊機,對盟軍產生不少威脅。

Re 2002的武裝火力不錯,裝有2枝12.7亳米口徑機槍和2枝7.7亳米口徑機槍。這機在機身中裝有1,102磅炸彈和在機翼下裝有2,352磅炸彈。

雖然Re 2002在1942年3月正式交貨,卻處於不能使用狀態。1943年7月配備了本機的第5俯衝轟炸隊攔截了登陸西西里島的盟軍,在停戰當時保有34架。第5俯衝轟炸隊也曾在義大利內陸使用,攔截盟軍。

義大利停戰後,16架的Re 2002參加了盟軍而活躍於戰場。但是Re 2002在墨索里尼時代幾乎算是沒有使用,而德國空軍擁有的60架Re 2002,在對法國的地下反抗組織馬奇攻擊時使用過。

德國空軍非常喜歡此種攻擊機,甚至在1943年計劃為Re 2002換上Fw-190的引擎供自己使用,不過這計劃從來都沒有實現。

Re 2002雖然優秀,但產量不多,只生產了225架。其中149架供義大利空軍使,其他的則供德國空軍使用。由於產量太少,不足以對盟軍產生太大的威脅。

(資料參考:義大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武器)


ソビエト空軍 P-60   (蘇維埃空軍雅克P-60對地攻擊機)-> IL-2對地攻擊機


(圖片失效確認)


本機は、飛行装置に異星人機関(エイリアンエンジン)を一基搭載した、オーソドックスな構成の機械化航空歩兵である。
制空能力を高めるために高速性能が重視され、防御能力はやや心もとない。
要求性能の評価試験は順調であったため、後に制式化され、数種の派生機を生んでいる。


ソビエトというと、無骨な対地攻撃機の印象が強く、影の薄い制空戦闘機を登場させてみたく描いたものです。




IL-2為二戰中後期俄國空軍的主力對地襲擊機,被德國地面士兵敬畏的稱之為「黑色死神」。本書從原型機TsKB-57開始,介紹單座原型機TsKB-55P、單座量產型、雙座型、IL-2I戰機型、IL-2M-82/IL-4、IL-2M、IL-2 TYPE-3、IL-2T魚雷機、IL-2KR炮兵管制機及所有外銷的機型等。

IL-2IL-2對地攻擊機

   

1938年,S.v.ILyushin提出了重型裝甲強擊機的設計概念。這一個概念的主要方面是︰

1、雙座,除了飛行員外還有一個無線電員兼後機槍射擊手,使飛機在執行低空對地攻擊時,可以和從後半部向飛機進攻的敵方戰鬥機戰鬥。

2、裝備大口徑機關砲。用於攻擊敵方裝甲目標、行軍縱隊、地面工事。

3、飛機的主要部位,如座艙、發動機、冷卻器、炸彈艙均有裝甲板保護,戰場生存力較強。

4、除了低空性能較好外,飛機也保留在3000米以下和敵方戰鬥機進行空戰的能力。

按照這一概念,S.v.ILyushin設計了TsKB-55原型機,使用AM-35帶增壓器的1650hp的液冷發動機。1939年10月2日首飛。雖然原型機存在火力弱、航程短等缺點,其嶄新的作戰模式和強大的效能仍然給參觀首飛試驗的紅軍進階將領以深刻的印象,要求以BsH-2的編號繼續生產10架,換裝2門23mmPTB機關砲,供部隊試用。

在10架樣機生產接近完成時,軍方首腦伏羅希洛夫(國內戰爭的英雄,衛國戰爭中卻是一個完全不了解現代戰爭的低能兒)突然主觀地命令飛機不需要設計後機槍射擊手的位置,只保留單座;稍後,史大林又命令將原型機改為高空遠程轟炸機。屈從於命令,S.v.ILyushin將飛機改為TsKB-57,在1940年10月12日進行試飛。

1941年2月召開的蘇共17大,根據當時世界情勢的險惡,做出增加蘇聯防禦力量和增加防禦預算的決定。TsKB-55的計畫得以繼續,不倫不類的TsKB-57下馬。S.v.ILyushin在TsKB-55基礎上進行折衷,取消後機槍射手位置,即TsKB-55P。TsKB-55P在獲得IL-2的編號後於1941年3月開始批量生產,是當時世界上第一種重裝甲的強擊機。

衛國戰爭開始後,1941年7月1日IL-2在白俄羅斯貝拉齊納河和Bobruysk地域首次參戰,表現了強大的攻擊效率和抗毀性。從此,IL-2成為紅軍對地攻擊機的中堅,在衛國戰爭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蘇軍戰士將IL-2稱為“飛行坦克”,德軍士兵懼怕IL-2攻擊的強大威力,將IL-2稱為“黑色死神”。

和同時代的強擊機不同,IL-2的裝甲同時構成飛機承力架構的一部分,飛機變得非常堅固,而又不至於另外附加裝甲板使飛機增重太多。飛機的裝甲可以經受小口徑槍彈、砲彈破片、榴散彈的直接命中,飛行員可以在目標區域上空從容地對目標進行多次攻擊。在熟練的飛行員駕駛下,IL-2也可以和敵方戰鬥機進行空戰,不過大多數飛行員的技術都達不到如此程度,不得不在戰鬥中進行學習,在付出血的代價後發展出一些有效的戰術。

前期的IL-2沒有後機槍射手,在德軍戰鬥機攻擊下損失嚴重。一些前線部隊利用老式的R-5偵查機和其他老式飛機的機槍塔改裝在IL-2上,增加飛機對後半球方向戰鬥機攻擊的防禦能力。從1942年起生產的IL-2全部增加後部機槍射手和機槍塔,即IL-2M型。

IL-2的後機槍射手是最危險的崗位,據資料記載︰衛國戰爭期間,IL-2的後機槍射手平均執行7次任務後即陣亡,遠遠大於飛行員和飛機本身的損失率。隨著在戰鬥中不斷總結經驗和創造新戰術,戰爭後期的損失率有所下降。1943年,只有2.8%的IL-2在執行任務時損失;儘管有50%的飛機在返航後都帶有各種各樣的戰傷,90%的都能在野戰機場條件下修復。

IL-2是衛國戰爭期間蘇聯最優先生產的飛機,為保證它的生產,不少使用Mikulin AM系列液冷發動機的飛機都停產或改用氣冷發動機,例如MIG-3和LaGG-3戰鬥機。各型IL-2一共生產36163架。

IL-2的改型

IL-2(M82)/IL-4

1941年7月,德軍攻陷斯摩棱斯克,兵臨莫斯科城下。Mikulin發動機廠開始遷往烏拉爾山脈以東。遷移過程中發動機的生產將中斷。1941年5月戰爭爆發前夕,西伯利亞彼爾姆市的發動機廠已開始大批生產M-82氣冷發動機,S.v.ILyushin設計局開始研究換裝M-82發動機的設計方案,即IL-2(M82)或IL4。預計1942年2月試飛。由於Mikulin工廠的工人創造了邊遷移邊生產的奇跡,短期內即恢復了發動機生產,該計畫隨即放棄。

IL-8

1943年發展的遠距離型 ,航程可達1000千米。隨後發現大航程對前線使用並無用途,計畫隨之放棄。


[ 本文最後由 jacklf2004 於 07-6-9 08:47 PM 編輯 ]
 
轉播0 分享0 收藏0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版主

S.I.A.M 管理者

Rank: 3Rank: 3Rank: 3

ドイツ陸軍 3号突撃装甲歩兵A型  (德國陸軍 三號突擊裝甲A型)    -> 德國III號坦克


(圖片失效確認)

通常歩兵の支援砲撃を主目的に、3号機械化装甲歩兵のシャーシを流用して製造された、 3号突撃装甲歩兵の最初の量産型。
後のF型より、対戦車戦闘を重視した長砲身砲を搭載することになるが、A型は本来の歩兵支援目的に沿った短砲身搭載型である。


1弾の3号突撃装甲歩兵G型のベース車体です。
主砲のサイズがかなり違いますが、脚そのものはほとんど同じデザインで、一番バリエーションがわかりやすいのではないでしょうか。



早在1933年,希特勒就下令德國各軍工公司研製一種重15t,裝備有37mm或者50mm火炮的裝甲指揮坦克。

古德里安打算讓這種坦克成為德國新組建的裝甲師的主力裝備。1936年,苯茲公司在柏林製造出第一輛原型車,其他公司也製造出他們的樣車。1937年5月,苯茲公司製造出第一輛PzKpfw III.A戰鬥坦克。其後又有3種改進型:B,C,D型。

不過PzKpfw III.A,B,C,D這4種型號都屬於試驗型,生產量很小。1939年德國開始生產E型,這種型號是正式裝備部隊的初生產型,後期的E型開始裝備一門50mm短身管火炮,這個型號是德軍入侵波蘭的主力坦克。到1941年,德國又開發了F,G,H這3種型號的 III號坦克。它們統一的編號為Sd.Kfz.141,這幾種型號的III型坦克和以後J型早期型都裝備短身管50mm或者37mm火炮。

1941年到1943年之間III型坦克又增加了4種型號:J,L,M,N型。除了N型和J早期型,都安裝一門長身管50mm火炮。J,L,M統一編號為Sd.Kfz.141/1。而在1942年至1943年間生產的N型則是裝備一門短身管的75mm火炮,它的編號為Sd.Kfz.141/2。在它的12種型號中J型是生產量最大的,分兩批一共生產了3OOO餘輛。到1945年,各種型號的III型坦克大約生產了6000輛(有些資料上說有12000輛之多)。

德國利用III型坦克的底盤生產多種變型車,其中最出名的是StuG III系列突擊炮,另外還有自行榴彈炮,噴火坦克,指揮坦克以及觀察坦克等。

III型坦克從1939年裝備德軍開始一直使用到1945年。在1943年下半年以前它一直是德軍活躍在各戰線的主力裝備。它作為德軍裝甲師主要裝備參加了入侵波蘭,法國戰役,北非戰役以及入侵蘇聯的行動。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和中期,III型坦克無疑是德軍的重要裝備之一。



帝国陸軍 チハ   -> 日本帝國陸軍 奇哈 九七式中型坦克

(圖片失效確認)


帝国陸軍の主力装甲歩兵。
採用時に念頭に置かれた歩兵支援用途には良好な性能を示したが、初速の低い主砲、対弾性能の低さから連合国装甲歩兵には苦戦を強いられた。 主砲を強化したチハ改などいくつかの派生型が存在する。


実車は日本では珍しい、国内で実物の見られる大戦時の戦車です。
健気で一生懸命な雰囲気が出るよう描きました。



日本陸軍中型坦克

          ——97式("Chi-Ha","奇哈")

【開發簡史】

  九七式「奇哈」中型坦克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裝備的最成功的一種坦克,日本定名為「九七式中戰車」。九七是日本天皇紀年2597年(公元1937年)的後兩位數字,「奇哈」是日本假名的漢語音譯。該坦克由日本三菱重工業公司於1937年製成,1938年開始裝備,一直服役到1945年,共裝備1500多輛。其中三菱重工業公司生產了1224輛,日立的龜有工廠和相模工廠生產了300多輛。

在97式之前,日本有一種89式坦克。到了30年代中期,89式的火力和機動性已明顯落後於當時世界坦克的發展潮流。為此,日軍參謀總部和工程部在1936年決定發展一種新式坦克。時值「七·七」蘆溝橋事變爆發之際,日軍在侵華戰爭中急需大量戰車投入戰鬥,於是採用了三菱重工的樣車「奇哈」(如右側的三視圖)。和89式一樣,雖然名為中型坦克,但在今天來看,只能算是輕型坦克。不過各國的軍事專家們仍然稱它為中型坦克。
  
97式中型坦克戰鬥全重15.3噸,乘員4人,車長和炮手位於炮塔內,駕駛員位於車體前部的右側,機槍手位於駕駛員的左側,炮塔位於車體縱向中心偏右的位置,裝有扶手欄杆,以便檢閱及步兵搭乘,兼作無線電天線。主要武器為一門97式57毫米短身管火炮,可發射榴彈和穿甲彈,攜彈量120發(榴彈80發、穿甲彈40發),其穿甲彈可以在1200米距離上擊穿50毫米厚的鋼質裝甲。輔助武器為2挺97式7.7毫米機槍,攜彈量4035發,其中1挺為前置機槍,另1挺裝在炮塔後部偏右的位置。
  
動力裝置為1台功率為125千瓦的12缸風冷些油機,位於車體後部;車輛最大速度38公里/小時,主動輪在前,動力需通過很長的傳動軸才能傳到車體前部的變速箱和並速器。車體每側有6個中等直徑的負重輪,第1和第6負重輪為獨立的螺旋彈簧懸掛,第2-5負重輪每2個為一組要用平衡懸掛。車體和炮塔均為鋼質裝甲,採用柳接結構,最大厚度25毫米。車長5.516米、寬2.33米、高2.23米。

(資料參考:燃烧的岛群)

AMX-30/90       ->  AMX-30主力戰車


(圖片失效確認)


標準原型號參考

En 1964, le retrait des M 47 impose de trouver une solution de remplacement en attendant la sortie de l'AMX 30.

Le choix portera sur la modernisation et le réarmement d'une partie du parc des AMX 13 et EBR.

Au début des années soixante, le 75mm à vitesse initiale de 1000 m/s ne correspondait plus aux besoins du champ de bataille. Le canon fut alors remplacé par un 90 mm à charge creuse au pouvoir perforant supérieur. Sur l'AMX 13, le nouveau canon porte un manchon anti-arcure. Les premiers modèles sortent en février 1967.

1 canon de 90 mm F 3, 1 mitrailleuse.

Longueur : 6,36 m. Largeur : 2,50 m. Hauteur : 2,30 m. Vitesse : 60 km/h. Poids : 15 t. Équipage : 3 hommes.



二次大戰結束後,法國主力戰車有很長的一段時間奉行機動力至上、

裝甲可犧牲的原則,1960年代推出的AMX-30就是個典型。

1980年代推出的AMX-30B2,射控系統大幅更新,砲塔上加掛大量高爆反應裝甲。

──by  Captian Picard

型號 AMX-30主力戰車
製造國/廠 法國/GIAT  
使用國 法國、智利、賽浦路斯、希臘、西班牙、委內瑞拉、卡達、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車體尺寸(m) 全長6.70(不含砲管)  全寬3.1  全高2.85
戰鬥重量(ton) 早期型:36
後期型:38

發動機/馬力 Hispano HS-110多燃料引擎*1/720(一般型)/620(AMX-30S)  
推重比(hp/ton) 早期型:20
後期型:18.95

AMX-30S:16.3

極速(km/hr) 一般型:65
AMX-30S:60

續航力(km) 500
乘員 4  
武裝 主武裝:GIAT CN-105-F1 105mm 56倍徑旋膛砲*1  
次武裝:

12.7mm同軸機槍*1(早期型裝備,後被雙聯裝20mm機砲取代)

M-693 20mm雙聯裝同軸機砲(後期型裝備,早期型日後也以之取代原有12.7mm同軸機槍)

F1 C1 7.62mm防空機槍*1

四聯裝煙幕彈發射器*4
以上日文與英文部份提供參考
因為在メカ娘裡,許多型號都是另外編輯的,所以用這些型號是不可能找的到資料,實際上這些就是參考原型號武器而來的。


[ 本文最後由 jacklf2004 於 07-6-10 01:10 PM 編輯 ]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咦~

怎麼都沒人回? 這麼說來我是第一位囉~

真麼好的圖都沒有人回怎麼可以呢?

軍武娘就是要穿上軍裝才能展現出鋼鐵般的氣魄呀!

蘿莉結合鋼鐵武器&軍服=簡直就是藝術!

不過我認為軍服還是要德軍的好,黑色斗篷批在嬌小的少女身上在戰場上隨風飄揚~

德意志萬歲啦! (XD~)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存檔|手機版|聯絡我們|新聞提供|鐵之狂傲

GMT+8, 25-1-8 17:54 , Processed in 0.019338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