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取回密碼
 註冊
搜尋
樓主: k66unknow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小K的生物知識+

[複製連結] 檢視: 3163|回覆: 13

無名的騎士

準備登出

噬菌體(bacteriophage



噬菌體分別在1915年由英國科學家腓特烈.特瓦(Frederick Twort, 1877-1950),及1917年由法裔加拿大細菌學家菲立克斯.德哈瑞利(Felix d'Herelle, 1873-1949)所發現。這些科學家們注意到,在某些細菌培養液中,含有某種可以殺死細菌的感染性物質,而這些感染性物質比細菌還小,因為它們可以通過留置細菌的過濾器,這一點特性和那些引起動物及植物生病的病毒很相似。德哈瑞利創造「噬菌體」這個名詞,意思就是「細菌捕食者」之意。

後來人們逐漸明白噬菌體是一種可以感染細菌的病毒。噬菌體擁有自己的基因,這是由噬菌體「頭部」(由蛋白質構成)內的DNA所編碼的。噬菌體以其「尾部」(亦由蛋白質構成)貼附在細菌上,接著將頭內的DNA注入細菌體內;蛋白質成分的頭部留在細菌外面,而負責帶噬菌體複製和生產子代遺傳訊息的DNA,則進入細菌體內,並指揮製造更多的噬菌體。由噬菌體DNA組成的基因會譯製蛋白質來「欺騙」細菌的細胞機器,使細菌為其多製造一些噬菌體;噬菌體DNA也會解譯製造噬菌體頭部和尾部的蛋白質。

  噬菌體只會感染細菌,它們對其他生物細胞是無害的,曾經有一陣子它們被認為可以用來作抗菌藥劑,但後來證明並不適用,但無論如何,它們對研究細菌的生化和遺傳特性很有幫助,同時也開啟了噬菌體遺傳學的領域,總而言之,其對遺傳學的建立有很大的貢獻。近年來噬菌體已成為重組技術強而有力的工具,用來分離及操作人類、動物、植物體中的基因。重組DNA技術可說已對生物學及醫學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幾乎任何基因都可以從被選定的生物體中分離出來,且其化學性「字母」的序列亦可以被確定,如此一來便可以提供關於該生物體DNA百科全書中的詳盡知識。這對診斷試劑,甚而治療藥物及疫苗的影響將會是前所未有的。噬茵體在這一場革命中將扮演一個很重要的角色。
====================資料來源 科學大發現====================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無名的騎士

準備登出




                                                                  



鱟,讀成「後」,依字形上看來像是「有學問的魚」,是阿兵哥口中的鋼盔魚,老人家們稱牠為鴛鴦魚、夫妻魚;外文名horseshoe crab,直譯成馬蹄蟹。鱟像位披著盔甲的武士,看似兇狠,卻沒有像虎豹般的危險;鱟的這身行頭,可是保護著牠渡過了許多歷史的歲月呢。其實鱟的祖先早在四億年前就已經生活在海洋裡,而在兩億多年前轉型成目前這個樣子,一直維持到現在,比起人類有著更長久的歷史,有著「活化石」的稱號!可惜的是,近來鱟分布的地區越來越少,數量大減,需要設立保育區加以關愛。

金門產的鱟稱為中國鱟或稱三刺鱟,它有以下特色:稚鱟終年分布在泥灘地,只是冬季潛伏較深,只有在出太陽氣溫回升的日子才可以在地面看到它們;小稚鱟分布在近岸高潮線附近泥灘地,而大稚鱟則逐漸向外海遷移。成鱟出現於每年5月到8、9月間(產卵季節),東北季風起即會遷徙至20-30公尺深海域越冬。出現季節時母鱟及雄鱟於大潮清晨或傍晚,集體游上潮間帶高潮線附近的沙洲產卵,產卵於沙洲泥灘間,卵產在5公分深的沙中。卵直徑約0.3公分,淡鵝黃色,一次產卵百餘顆。卵孵化之後,漂至高潮線附近的泥灘地,經脫殼變態下來,過底棲的生活,以泥灘上之細小生物或碎片為食。長大至4-5公分隨水流逐漸遷移到以沙為主的地區,至10公分上下就離開潮間帶到較深海域生活。在深海中經過數年的成長後,當達到成體時,雄鱟即會尋找雌鱟而為配對,當到生殖季節時仍固定游回到海邊產卵。雌鱟與雄鱟的不同
鱟居住於沙質淺水海域,常爬行或全身潛行於泥沙中。它的棲息地點與年齡有關,通常稚鱟生活於海岸泥灘地,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游向外海生活。鱟於冬季時會選擇在較深的海域生活,直到來年水溫回升時再遷往淺水域覓食或於沙岸產卵。晚夏才產卵孵化的稚鱟可以潛伏在低潮線潮間帶過冬,天氣好時會爬出攝食。
烈嶼稚鱟分布在西、南海岸(雙口至上林海域)的泥灘地。由於大陸漁民的海上拖網捕撈;金門岸邊定置網的攔截,已不易看到母鱟上岸產卵,鱟的生存已到危及存亡之秋。於此金門地區於八十八年底首次劃定了800多公頃的保育區(位於古寧頭地區海域),來保護濱臨滅種的鱟,希望能延續鱟族的生存。


[ 本文最後由 k66unknow 於 07-3-25 09:37 PM 編輯 ]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無名的騎士

準備登出

演化論


演化論也稱進化論,是用來解釋生物演化的理論,而演化是指生物在世代與世代之間具有變異的現象。從古希臘時期直到19世紀的這段時間,曾經出現一些零星的思想,認為一個物種可能是從其他物種演變而來,而不是從地球誕生以來就是今日的樣貌。

拉馬克的理論曾經在19世紀到20世紀初的西歐相當流行,並影響了後來包括達爾文在內的許多學者。而1850年代出現的達爾文主義,雖然能夠提出演化的機制與證據,但由於當時孟德爾遺傳學仍受到忽略,使演化理論遇到瓶頸。因此直到1930年代的現代綜合理論(新達爾文主義)建立之後,拉馬克主義才逐漸衰微。不過蘇聯由於政治人物的喜好,使得他們沿用拉馬克主義直到1960年代。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無名的騎士

準備登出

基因工程


一九五三年華生(James Watson)和克立克(Francis Crick)提出DNA雙螺旋結構模型(世界上第一批重組DNA分子誕生;隔年,幾種不同來源的DNA分子裝入載體後,被植入大腸菌中),宣告了分子生物學的誕生,在生命科學史上翻開了劃時代的一頁,而「基因工程」,也是分子生物學的延伸應用。

基因工程技術是生物技術的基礎,從動植物改良、人類疫苗及醫藥開發,到人類基因體研究計畫,都可看見基因工程技術的影子。雖然基因工程技術誕生至今僅三十多年,但其貢獻卻無可估量。基因工程是一種用來修改、重組DNA結構的技術,修改是為了某些特定目的而做的,而且這些修改是可以傳承到子代的。藉著基因工程,我們可以改變細胞的特性,進而改變生物體的外在特徵或內部行為。

生物技術:

遺傳工程的應用

  1.醫學上的應用:

(1)診斷(Diagnosis)

(2)治療(Gene therapy)

(3)製造疫苗,醫療食品與藥物,蛋白質,細胞組織或器官等

(4)鑑定基因密碼排列

   2.非醫學上之應用:

(1)轉殖植物、農作物(Transgenic plants)

(2)轉殖動物、畜類(Transgenic animals)

(3)食品工業(Food technology)

(4)環境保護(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

基因工程改良生物」,也就是基因改造生物,利用現代基因工程,將甲生物的某個基因轉殖到乙生物後,乙生物便獲得甲生物該基因的遺傳特性,成為基因改造生物。

隨著基因解碼技術的漸趨成熟,基因體研究(Genomics)及其應用也愈來愈重要,在植物方面,目前單子葉的稻米及雙子葉的阿拉伯芥草的基因已完成定序,重點開始轉向基因功能及代謝路徑、代謝產物之研究,預期未來將與二次代謝物、健康食品及藥用物質之生產等研究合流。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存檔|手機版|聯絡我們|新聞提供|鐵之狂傲

GMT+8, 24-11-5 02:38 , Processed in 0.018329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