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奎丹的埃蓮諾(Eleanor of Aquitaine,1122-1204),他是阿奎丹公爵威廉十世(William X)的女兒,也是唯一的繼承人。由於出生於阿奎丹的宮庭,他自幼飽受其祖威廉九世(William IX,綽號吟遊詩人,是史上可考的第一位吟遊詩人)的遺風所薰陶,因此阿奎丹在埃蓮諾的治下,成了當時歐洲的藝文中心,許多知名的吟遊詩人與傳奇文學作家,如:法蘭西的瑪麗(Mary de France)、特洛瓦的克里斯蒂安(Chrétien de Troyes),便是接受埃蓮諾的贊助。在埃蓮諾年僅15歲時,威廉十世便因吃了不乾淨的食物,食物中毒,而溘然辭世,於是埃蓮諾便成為了整個法蘭西最富庶地區的女主人,單他個人的封邑便超過了法蘭西王畿。在繼承了阿奎丹公國與普瓦捷伯國後,精力充沛的埃蓮諾便積極地投入社交場合中,並積極地介入政治事務。埃蓮諾的富有、機智與美貌,吸引了許多的追求者,最後他嫁給了他的庇護者,當時的法蘭西國王路易六世(Louis VI)的太子路易(他便是日後的法蘭西國王路易七世)。
在太子路易成為法蘭西國王路易七世之後,埃蓮諾也因而成為了法蘭西王后。然而,這次的婚姻似乎不太成功。愛好干預政事的埃蓮諾與路易七世的婚姻,本來就是典型的封建婚姻,因此生出男孩,對於子嗣單薄的卡佩家族而言,是十分重要的。然而,埃蓮諾與路易七世的婚姻中,卻只生出了兩個女兒。外加,埃蓮諾在跟隨路易七世參加第二次十字軍的路途中,緋聞不斷。因此,返國後的路易七世便不惜喪失大遍西南法蘭西封邑的風險,斷然與埃蓮諾離婚。然而,多金又美貌的埃蓮諾根本不擔心沒有人要(前者更是最重要的因素),他在離婚後不到八週,便與法蘭西王國的大封臣與勁敵,比他小10幾歲的諾曼第公爵兼安茹與曼因伯爵亨利二世結婚。這次的婚姻,為金雀花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從英倫海峽到庇里牛斯山的廣大'疆域,此後,隨著亨利二世順利繼承英格蘭國王寶座,更使金雀花帝國的北界,向北推進到特威德河(River Tweed)畔。
在這次的婚姻中,阿奎丹的埃蓮諾似乎與小他10餘歲的亨利二世相處的還不算差。而埃蓮諾也為亨利二世生下了五男三女(其中又以理察一世與約翰最為知名),洗刷了他無法生男的冤屈(當然,就遺傳學來說,生男生女的關鍵,不在於母親,但古人的觀念總是將無法生男的重責大任,歸咎於女性)。然而,亨利二世卻還是免不了受到外面女人的誘惑。其中,最知名的外遇便是人稱"美人"的羅絲蒙德‧克利福德(Rosamund Clifford)。由於,亨利二世對於羅絲蒙德的寵愛,使得埃蓮諾醋意大發,因而他極力煽動的兒子們起兵造反。他與亨利的兒子們似乎比較敬愛他們的母親,因此紛紛起兵稱叛,但也一一遭到亨利二世敉平。從此,埃蓮諾便遭到軟禁於普瓦捷的宮廷中,然而,這不過是暫時壓抑了埃蓮諾的雄心壯志。
15年後,當他的愛子理察一世即英格蘭國王位後,他便重新復出政壇。在理察一世進行十字軍遠征與在法蘭西征戰時,他都是理察最為忠實的後盾,他積極地主導整個金雀花帝國的政務。在對於他幾個兒子的態度,埃蓮諾似乎特別偏愛理察一世。在理察一世被囚於德意志時,他的幼子約翰企圖取代理察為英格蘭國王,也是為埃蓮諾領導眾貴族抵制下,挫敗了約翰的陰謀。埃蓮諾更極力為理察的贖款奔走,以期早日贖回其愛子。然而,到了理察不幸身故後,埃蓮諾在面臨金雀花家族的繼承人之爭中,卻選擇了約翰,而極力排斥其孫亞瑟(他是埃蓮諾的四子,不列塔尼公爵傑弗瑞二世與康斯坦絲之子)。埃蓮諾的這項選擇,似乎不是出於理智選擇的結果,而是出於他與媳婦康斯坦絲的婆媳之爭。亞瑟為了獲得英格蘭國王寶座,並了解到叔叔約翰背後最大的支持者,便是他的祖母,於是決心突襲埃蓮諾缺乏重兵保護的居所,普瓦捷。然而,幸運女神似乎並不眷顧亞瑟,亞瑟突襲不成,反而成了階下囚,不久之後便在約翰的城堡中人間蒸發,傳說他是慘遭約翰的毒手,但約翰矢口否認。在面臨卡佩王朝的步步進逼,精力充沛的埃蓮諾開始思索使兩家族和解之道,於是他不惜以80餘歲的高齡,翻越庇里牛斯山,向遠嫁卡斯提爾王國的女兒萊奧諾拉(Leonora)討一個孫女,以許配給法蘭西的太子路易八世,這個孫女便是日後法蘭西國王路易九世(人稱聖路易)的母親,卡斯提爾的布朗什(Blanche of Castile)。這次的婚配似乎算得上是成功的,雖然約翰喪失了西北法蘭西的封邑,卻還能保住了阿奎丹公國,而且此後英法的衝突,也暫時緩和了下來。而布朗什也頗得埃蓮諾的遺風,以法蘭西王太后的身份多次攝政(其中也包括路易九世進行十字軍遠征時,和為路易九世籌集贖款,這也與埃蓮諾有諸多相似之處),這已是後話,在此就不再多提了。
Nemo me impune lacessit
當十元被別人拿進口袋時,人們常常記恨一輩子。
當百元被笨蛋丟進碎紙機時,人們很容易就原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