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鐵幣
- 40842 元
- 文章
- 3333 篇
- 聲望
- 5127 枚
- 上次登入
- 10-12-20
- 精華
- 59
- 註冊時間
- 04-7-9
- UID
- 32463
|
神聖羅馬帝國向來問題重重,日爾曼地區本來興起的情況就極為複雜,有些地方是教會開發的,有些是封建諸侯,有些是人民開墾拓
荒,結果就是,教產問題一直存在,像假如有一個地區是由教會派出的教士,去讓蠻族改信基督教,蠻族於是願意接受教士的領導,但
是封建君王們卻認為,那統治權不應該是教士,而是應該由君王的臣子負責,那該怎麼辦?
就算是由國王派臣取代教士,那地區的教會財產該歸於誰?
種種的政經問題使神聖羅馬帝國常常處於分裂狀態,常常分為 皇帝派與教廷派,縱然有帝王統一全國,起來想要控制教廷,卻也往往
沒有成功,中世紀與教會的芥蒂,延續到近代,馬丁路德起來的宗教改革,能夠在日爾曼地區大量推展,很大的原因就是因為
路德教派願意屈服於帝國權威之下,所以不少諸侯們改信
不過教產爭議仍然存在
在查理五世(查理二世)的時代,他是屬於天主教徒,不過在與法國的法蘭西斯一世爭鬥意大利的途中,發生了許多事(之後另一篇提
起)導致法國,境內心教徒,土而其人圍攻,最終簽下了所謂的 奧格斯堡合約
這合約的內容是
1.新教徒已經控制的地區,新教徒身分獲得正式臣認
2. 指導原則是 一個地區的統治者有權決定該區信仰
像假如巴伐利亞的君王是天主教徒,那旗下百姓全是天主教徒,假如這方法真正執行,那日爾曼境內將是整整期期單一教派的小國
羣,但是這根本不可能實現
不過這項合約對於教會財產仍沒有達成共識
假如有一區諸侯改信路德教,那原本的天主教會教產該歸誰所有?
另外 這合約只是承認了路德教派,仍然沒有臣認加爾文教派
而既然不承認加爾文教派,那比加爾文教派更激烈的就不用說了
而加爾文教派的不滿便將是這場戰爭的導火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