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鐵幣
- 292 元
- 文章
- 87 篇
- 聲望
- 96 枚
- 上次登入
- 10-2-18
- 精華
- 0
- 註冊時間
- 08-2-14
- UID
- 480611
|
因為個人比較認同德軍的理念 所以對這計畫很有疑慮XD
轉貼一下這篇文章
如果有版權爭議 請板主刪除
幻海浮沈,回頭是岸:審視美國陸軍的「轉型」計畫
全球防衛誌 258 期(2006年2月)作者:楊溫利
1999年10月,在使陸軍「更能適應下個世紀的需求」、具有「戰略性反應力」的號召之下,美國陸軍開啟了其「轉型」的計畫,企圖使美國陸軍改頭換面,適應新局。這所謂的新情勢,就是由1991年波斯灣戰爭與1999年科索沃戰爭所標示的,一個大體和平但全球各地卻存有各種不確定的衝突。突發的事件必須迅速回應,因此,美國陸軍意欲從過去針對明確威脅預先駐紮,戰力強大但缺乏戰略機動性的重裝武力;轉型成一支同樣具有優勢戰力,但能夠快速反應、遠征部署的敏捷武力。
轉型後的部隊,將以C-17/C-5運輸機在戰區間空運,並由C-130運輸機在戰區內空運,並以優勢資訊能力主宰衝突光譜上任何型態作戰。美國陸軍希望,部隊能在2010年左右開始換裝,此後逐年跟進,至2030年前後全部完成。轉型計畫似乎是勾勒出了美麗的願景,但早在計畫推動之初,各方即有不少疑慮,卻被斥為頑固守舊、不知長進。只是,在轉型計畫進入第七年的今天,幻夢終於被冷酷的事實一一戳破了,美國陸軍真是情何以堪!轉型計畫的未來該何去何從?往者已矣,來者可追,本文將次第呈現轉型計畫的不實際與其中的矛盾,並順而從中理出可行的出路。
空運快速部署:理想與現實
轉型計畫的第一根支柱,便是減輕裝備的重量、減輕部隊的重量,同時也減輕戰鬥支援與勤務支援的負擔,以達成空運快速部署的理想。然而在實際上,美國陸軍轉型所設定的裝備減重與空運快速部署目標,不但在技術上是窒礙難行,甚至在運用上也沒有意義。
減重的瓶頸
就個別裝備的減重而言,美國陸軍轉型計畫之下,最重要的是發展新一代的輕量化裝備:其一是過渡性的現貨方案,也就是眾所熟知的史崔克(Stryker)裝甲車系;其二則是長期、革命性,應用最先進技術的「未來戰鬥系統」(FCS),其中載人車輛(MGV)車系,是美國陸軍未來的主戰裝備,最終將取代現役如M1主力戰車、M2/3步兵/騎兵戰鬥車等重裝備。這所謂的「輕量」是指,史崔克車系與FCS的MGV車系都必須符合一個要求:以C-130運輸機空運,而且要能做到「下機立即作戰」。
「上不了C-130的,一律淘汰!」當這樣的呼聲正盛之際,著名的軍事分析家柯平維契(Andrew F. Krepinevich Jr.)在2002年提醒道,以C-130搭載一輛完成戰備的裝甲車輛,是一項非常困難的挑戰。C-130的最大酬載量是44,000-45,000磅,但是考慮到實用任務彈性所需的航程,C-130適當的酬載上限其實只有29,000-32,000磅。果不其然,轉型計畫的先驅,史崔克車系,第一個就符合不了這個標準。史崔克想要以C-130空運就必須拆除部分裝備,也不能攜掛附加裝甲,這樣的拆卸再安裝的過程要花上好幾個小時,十分不經濟。這麼一來,要堅持以C-130空運,讓光溜溜的史崔克上陣嗎?理念終究不敵事實,美國陸軍還是向重量低頭。
史崔克只是應急兼有點實驗性的過渡性方案,不能符合C-130空運的要求或許還情有可原,但是在未來革命性的MGV車系,更嚴峻的挑戰又接著向美國陸軍襲來。MGV車系是最終將取代現役重裝備的系統,它對戰鬥能力的要求遠甚於史崔克車系,但同樣得塞進侷促的C-130,困難可想而知。嚴苛重量限制對MGV車系發展所造成的挑戰,可用其中的「騎乘戰鬥系統」(MCS)車型為縮影。MCS是下一代的戰車,必須能夠攜帶足夠的油彈裝備,在危險的最前線與敵人交戰,需要有完備的火力、防護力與機動力。負責MCS開發的GDLS明白表示,如果要完全滿足陸軍對MCS戰力的要求,MCS的全備重量就得高到48,000磅以上,無法以C-130空運,除非卸除油彈、附加裝甲與部分配件。拆卸重組之間,MCS落得與史崔克一樣的窘境。
美國陸軍再度面臨了抉擇,是不惜犧牲戰力也要堅持C-130空運的「底線」呢?還是急流勇退?美國陸軍訓練與準則司令拜恩內斯)將軍在2005年初,可由C-130空運的要求「沒得商量」豪語言猶在耳,奈何半年餘便告棄守。MGV車系現在不再以C-130的酬載為限度了,而改以C-17為準、一架攜帶3輛,所謂以C-130空運,只是當作設計的指引而已。此舉象徵著,轉型計畫這第一根支柱就算還未崩塌,也是搖搖欲墜。
望山跑馬,所為何事?
更不幸的是,再從集體的角度,即使美國陸軍犧牲戰力堅守個別裝備重量限制,也會是徒勞無功。依據規劃,一個史崔克旅重約13,000噸,而FCS組成的旅級單位重量則約12,000噸,大約是現有重裝旅的一半。然而,美國的RAND智庫在2002年進行研究便發現,轉型計畫原先所標榜的快速反應,也就是96小時之內部署一個旅級部隊到全球任何一個角落,根本不可行。
RAND的研究指出,如果動用60架C-17,也就是現有規劃機群的三分之一,從美國本土、阿拉斯加、或是夏威夷出發,一個旅的部隊在96小時之內就連太平洋或大西洋都還跨不過,要部署到東北亞、東南亞、中東歐、中東等是非之地,其實得花上大約兩到三週的時間,與海運(動用兩艘55,000噸級,航速27節的快速運輸艦)部署的速度差不多,有的地點甚至更慢。2003年RAND智庫的另一分研究,又進一步分析了空運快速部署的能力,得出從美國本土出發部署一個旅到約9,000公里外的巴爾幹半島,若在7.8天之內完成,需要目前美國全部戰略空運能量的33%;若要在96小師之內完成則需要105%;即使到2008年所需的空運能量仍佔總數的80%。
正如RAND的研究所評述,這不但需要機場能以極高的效率作業,在整體聯合作戰兵力部署的需求之下,一個旅的部隊就佔用如此高比例的空運能量,也是非常不可能。僅是空運部署一個旅尚且如此,更何況是師級部隊?一如RAND的研究所顯示,空運雖然速度快但運量小,只有在部隊數量很小的情況才能達成,遠距離部署大批部隊的適當選擇究竟還是海運。實際上,2003年年底美國部署第一個史崔克旅到伊拉克,便是經由海運而非空運,從此不難發現,空運快速部署不過是個華而不實的口號罷了。
再從最深沈的根本邏輯而言,倘若真能在96小時部署一個旅級部隊,又能發揮什麼功用?就以後冷戰時代首度讓美國「體會」到快速部署重要性的第一次波灣戰爭為例,1990年8月當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時,伊軍只用了一天便佔領科國,假若進行快速部署,在這一天之內也只有一個營級部隊能抵達而已。面對擁有4,000輛戰車與數千裝甲車與火砲的伊軍,數量劣勢達到100:1以上,美軍如何善戰也要不支,無法改變結局;倘若伊軍真要蠻幹,順勢入侵沙烏地阿拉伯,這一個營的部隊也無力阻止。於是很令人難過的,可在96小時內快速部署部隊,竟然就是讓士兵們早早赴死,徒增傷亡罷了。
資訊科技:時間、應用的緊張
輕量化是轉型計畫的目標,而資訊科技則是實現輕量化的工具,基於資訊化的「網路中心作戰」(NCW),可視為轉型計畫的第二根支柱。目前裝甲車輛之所以如此沈重,重重護身的裝甲就是最大的元凶,減重自然會想從此下手,而在大幅削減裝甲之後,轉型計畫則希望以資訊科技來彌補。當然,轉型所寄望的並不只是資訊與網路,FCS中的MGV車系,還將應用先進材料、主動防護系統、電磁裝甲等等新技術,從整體上綜合能力界定車輛的生存性。但美國陸軍為MGV車系設定了嚴格的重量限制,因此無可避免的,轉型計畫得特別依賴網路連結的資訊優勢,避開危險、避免近戰、距外殲敵,克服個別裝備形體上的不足。利用資訊科技強化生存性的本身並沒有錯,網路中心作戰也是一個很好的構想,但美陸軍這種過份偏重網路能力的激進作法,在時間與應用上都呈現矛盾。
臨渴難掘井
首先來看時間的問題。起初,除了立即應急的史崔克旅,轉型計畫設定第一支以FCS裝備、理想的旅級部隊應該在2010年服役,2031年全數換裝完畢,看來似乎是頗為踏實的規劃。但轉型計畫已是在冷戰後十年才提出了,又還得等上十幾二十年才能完成,對此美國陸軍的焦急可想而知,於是FCS研發與部署進度很快就被提早到2008年。然而,理想是不敵現實,先在2003年、隨後又在2004年,FCS服役的時間又分別往後推遲了兩年與四年,現在第一個完整FCS裝備的理想旅級部隊,將在2014組成、2016年才可擔負作戰任務。
然而,即使已經在時程上作了大幅的退讓,FCS的發展仍是阻力重重,而其中正包括最重要、最核心的資訊網路系統。商用科技是軍用科技的泉源與基礎,而資訊科技在商用領域近十年來,的確已有巨幅的進步。然而,一旦跨入軍用領域,情形就有些不同了,畢竟在戰爭中,網路系統可能得在嚴酷的環境下操作,還得面對敵人的蓄意干擾與破壞。FCS所欲擁有的資訊優勢具體而言,是能夠掌握90%的敵人戰車、裝甲車與砲兵,每10-30分鐘更新一次;掌握70%的敵人步兵,每5-10分鐘更新一次;此外還要標示90%的友軍、95%的平民、甚至是潛在的敵人,這不是件簡單的事。目前,作為FCS網路系統骨幹之「聯合戰術無線電系統」的群集一(JTRS Cluster 1),其發展自2005年初以來便風波不斷,幾乎已陷入混亂。而且,原訂車載與空載共用的設計也碰上問題,重量比預定超出了14公斤,不適合空載。雖然群集一的需求量是車用100,000具、空用只有2,500具,可以拆成兩個規格來發展,但進一步的延後似乎是難以避免。
當然,FCS的網路系統的開發相信仍將成功,現階段2014年完整FCS服役的時間相信也可實現。但是,即使有了網路提供的優勢資訊,最初的FCS戰力仍然比不上重裝部隊。美國陸軍訓練與準則司令部一位發言人佩里特表示,MGV車系將比現役所有的裝甲車輛安全,唯「M1主力戰車與M2戰鬥車除外」。易言之,還是因為轉型計畫設定了太嚴苛的重量限制,一直要到2030年以後所有的新技術都完全成熟,20噸級的MGV,才能在不損失戰力的情況下,取代現役的重裝備。轉型計畫時間表上所呈現、但並不明顯的,就是這願望與現實的落差:美國陸軍仍得繼續「適應不良」好一段時間,計畫總是趕不上變化。
如魚不得水
再來看應用方面,轉型計畫、FCS所寄望的網路中心作戰能力,在所設想的國際環境之中,也面臨了幾個根本性的問題。首先,就像其他的新科技一般,網路中心作戰也是最能在開闊單純的戰鬥環境中發揮。在陸戰的領域,環境單純意味著傳統的機械化戰爭,大批的裝甲部隊在開闊的曠野中,發出的各種明顯信號徵候會使其行蹤一覽無遺,前述FCS資訊優勢的具體目標,也就是在開闊地而言。然而,一旦場景轉移到複雜的山區、叢林、城鎮,面對游擊隊與武裝民兵的不對稱戰爭,狀況就截然不同。一小撮小米加步槍、擅長使用即造爆裂物與RPG的敵人,只會散發很微小的跡迅,想要從重重掩護遮蔽、甚至是平民百姓中一一標出,絕非易事。
更蹧的是,在這種低強度的不對稱戰爭中,一些必要的任務例如警戒、巡邏,本質上就是兵力的展示,部隊的任務就是被看見,根本上否定了以不被發現維護生存的資訊優勢邏輯。一如英國陸軍地面機動裝備能力助理總監,李德爾-偉伯斯特(Mike Riddell-Webster)上校所言,「防護力」(Protection)究竟與較抽象、廣義的「生存性」不同,前者是難以替代的。其實,面對機械化部隊,美軍在1991年就展現了摧枯拉朽的威力,迄今已是無人敢纓其鋒。而今而後,不對稱戰爭才是美國陸軍所要處理的課題,2002以來的阿富汗、2003以來的伊拉克無不是如此,很諷刺的,FCS適於應付的任務在未來卻難得一見。
再者,即使真的還有敵人敢於莽撞地與美國進行傳統的機械化戰爭,FCS的角色定位也十分尷尬:面對處在守勢、經過隱蔽與疏散的機械化部隊,網路中心作戰的功效降也會大幅降低。或許在設想上,若有傳統機械化型態的衝突爆發,美國是處在回應的地位,反攻與佔領綏靖所需的重裝部隊可以稍後再增援,先遣的FCS部隊將負責確保後續增援的港口或機場,所迎戰的敵軍正是處在大舉集結進攻的態勢。然而,這種情境就很像1990年的科威特,最初一小批的部隊將得面臨極大數量優勢的敵人,但卻因防守據點而限制了活動,也就很難迴避危險保持生存。輕量化的FCS部隊可能會發現,除非從這立足點撤出,否則它將很難避免它最不擅長的近距離血戰。
實際上,若只能機動打帶跑,飛機直接攜帶武器才最能快速反應,提供龐大的瞬間火力。未來美國空軍的戰略轟炸機,甚至是可能可直接攜帶空射智慧彈藥的C-17,一個架次可能就足以攻擊200至300個地面機動目標。意即,只消30至45架次,也就是運送一個旅級單位1/9或1/6的航空能量,就可相當於1991年戰爭期間聯軍對伊軍投下的精確火力總和,這種恐怖的力量,只怕比一個旅更能重創大舉進擊的傳統機械化部隊。換句話說,即使處在守勢面對大舉進攻的敵人,在功能上最需要陸軍擔綱的,還是如古代的長矛兵陣一般,是一種能夠持續的堅實屏障。
最後從實存的威脅面,看看當今世界各國,可能與美國作對的國家,又還有幾個擁有大批的傳統機械化武力?真是屈指可數:伊朗、北韓、敘利亞(?),或許再加上中共。既然只有這少數的幾個可能的敵人,這威脅看來倒一點也不是當初所謂的「不明確」。更何況,面對這些大體上是1960年代程度的對手,就算是現在的美國陸軍也是綽綽有餘,主力戰車使用成本低廉的砲彈,是擊毀落伍敵軍戰車最經濟也最有效率的手段。一如美國國會研究部門分析家斐克特的比喻:如果傳統「五塊錢的子彈」就可以辦到,何必要用FCS那「上百塊的子彈」?
天下本無事
從前文不難看出,美國陸軍現在真的是麻煩大了,轉型計畫耗資千億,到頭來卻可能徒勞無功。難道,轉型根本是個錯誤嗎?並非如此,轉型的本身沒有錯,錯的是方向。一來,即使想要快速部署,美國陸軍採取的減重策略也不正確;再來,美國陸軍並未認清新世紀國際環境下的任務需求,就貿然接受快速反應的邏輯。簡而言之,轉型計畫是從錯誤的假設推論出來的,在錯誤的基礎上,前述兩根支柱自然會傾倒。
集體苗條
一如知名軍事分析家波希格諾拉所說,也許新世紀中潛在的威脅是不明確、事件可能在突發之後快速升高,但就因此而要求未來的裝甲車輛必須能塞進C-130運輸機,根本是「莫名其妙」。想要快速部署的確是該減輕重量,但是替「整支部隊」減輕重量,與替「個別裝備」減輕重量,完全是兩回事。關於這一點,美國陸軍其實早有切身之痛。回顧二次大戰,美國陸軍放著重戰車設計不用而偏好中戰車,落得以5輛雪曼才能對抗德國一輛虎式的窘境,5輛雪曼不僅需要較多的補給與後勤支援,總重也有150噸,幾乎是一輛虎式的3倍。換言之,一味想減輕個別裝備的重量,反而會需要更多部隊才能產生相同的戰力,到頭來只是使整個部隊變得更加笨重,更難以部署。
從這個角度來看,美國陸軍棄守C-130空運的底線就不會讓人沮喪,反而是使轉型計畫導入正途的第一步。從一開始,硬要所有不同功能的車種都遵守相同的重量限制,就是沒有必要,MGV車系即使劃分不同的重量規格,還是可以分享許多零件與技術。現在既然決定用C-17作為空運的標準,FCS的MGV車系中需要較大重量者如MCS,就該徹底清除當初C-130規格下的殘影,重量上限可以放膽拉高。如此一來,研發的技術難度就可以大幅下降,減少對於網路、資訊科技的過份依賴,並能適應對稱、非對稱的各種戰鬥任務,進度也可趕上美國陸軍的殷切期盼。當然,車體重量與地形的適應力成反比,60噸級的車輛組成的部隊或許在戰略上較具機動力,但在戰術上卻受到較大的侷限。不過,即使以C-17的酬載為準也不必然得推到極限,例如30至40噸的規格使1架C-17可搭載2輛,再視地形與任務的需要加掛不同等級的裝甲,也可以考慮。
這種構想其實很接近目前英國正在推動的類似計畫,即名為「未來快速效力系統」(FRES)的通用裝甲車輛族系。FRES採用的就是穩健而可行的策略,重量規格分為重型(一架C-17搭載2輛)與輕型(一架C-17搭載3輛),並導入比較溫和的「網路授能戰力」概念(NEC),不過度依賴網路,而只是以之作為加強。英國的這番見解,不僅值得美國陸軍借鏡,兩國國防工業近來的合作與整合,FCS與FRES之間亦有共通研發、分擔成本的潛力。
國家利益
在蘇聯瓦解之後的新世紀裡,美國的確是沒有一個明確對等的對手,但這並不等同於威脅也不再明確。「威脅」不是獨立的,而是有對象的,只有那些威脅到「國家利益」的衝突,才需要加以處理。其實,「國家利益」看似空泛卻有清晰的界定:物質能力。經濟繁榮之地、重要的資源產地就是國家的利益所在,對美國而言,就只有歐洲、東亞(財富),以及中東、中亞(石油)值得關注。既然冷戰結束、蘇聯威脅不再,美國陸軍軍力的部署,只需把重點從歐洲調往中東與中亞即可,預先駐紮依然可行。易言之,轉型所需要作的改變,是部隊部署的位置,而不是部署的方式,不必庸人自擾。
誠然,如此不假掩飾的私利觀點可能太過狹隘,自詡良善的美國可能還會有其他的利益需要維護,例如和平維持、人道救援、天災善後等等,搶救生命是分秒必爭。但一想到聯合國秘書長安南的話,就不難瞭解道德的理想主義,是多麼經不起考驗。安南曾說,國際上的和平維持任務有時會被比作是「自願的消防隊」,但實際上哪有這麼大方?每當有火災發生,卻還在尋找人力與器材,腥腥作態爾。一如盧安達持續一百天的人道悲劇事件所顯示,如果美國願意出兵相救,那怕是海運後陸路部署在一個月內抵達,都是謝天謝地了。畢竟人非聖賢,真要美國不辭萬苦,在幾天之內千里馳援、雪中送炭,也太強人所難。也許以比較光明的想法,力量愈強、責任愈大,有朝一日美國的道德會自我完善,但在此之前轉型計畫又何苦先淌這鍋渾水呢?
再一個可能的理由是2001年以後的「反恐戰爭」,但這也不成立。一如RAND智庫在2002年同一份研究所指出,恐怖組織的確是神出鬼沒、難以捉摸,十足的「不確定」威脅,但它們本質上就是小群體,不會形成顯眼的大目標,需要的打擊力量是特種部隊,或是中小型的輕步兵單位,空運部署這樣的兵力在技術上本無任何困難。而且,恐怖組織尚可四處流竄於那些所謂的「失敗國家」,用兵打擊也只是一時的驅趕,若欲根本剷除這些「庇護聖地」,所需的也是長久而持續的「國家建造」工程,只有美國國內能先凝聚共識才可進行,能否快速反應根本不相干。
猶未晚也
其實,危機就是轉機,綜合本文的剖析可以發現,一路走來跌跌撞撞的美國陸軍轉型計畫,雖然問題重重但也不是病入膏肓,過去往錯誤方向的努力更不是全然白費,相關的技術成果都還可以沿用到正確的方向上。往好處想,轉型計畫只走錯了六年,現在改正還來得及,剩下的就只是美國陸軍有沒有意願的問題而已了。
http://www.diic.com.tw/mag/mag258/258-88.ht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