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取回密碼
 註冊
搜尋

切換到指定樓層
1#
拿破崙.波拿巴(1769-1821)
1769年8月15日,拿破崙.波拿巴出生於法國科西嘉島的阿雅克修城,祖先是意大利貴族,後遷居科西嘉,傳至拿破崙的父親家境已趨]落,生活並不寬裕。1779年5月,拿破崙由科西嘉總督介紹進入布里恩納軍校學習。1784年10月,拿破崙作為士官生被推薦進當時法國首屈一指的專門培養軍官的學校-巴黎軍官學校,1785年10月,拿破崙畢業,被派往拉費爾團任炮兵少尉。在此期間,盧梭的思想對拿破崙影響很深,使他投入到法國大革命的洪流中。
  1789年7月14日,法國爆發了資產階級革命。武b起義的群眾攻佔了巴士底獄,推翻了波旁王朝的封建統治。1793年6月雅各賓黨人上台後,全國八十三個省中的六十個省發生了叛亂,第一次反法聯盟的軍隊佔領了土倫和科西嘉。12月,拿破崙作為炮兵上尉參加了圍攻土倫的戰役,表現出優秀的指揮才能,開始嶄露頭角。由於在土倫戰役中的功績,國民公會在1794年2月破格提升拿破崙為炮兵準,這時他只有24歲。1794年7月“熱月政變”,雅各賓派政權被推翻,熱月黨人組成督政府,羅伯斯庇爾等人被送上了斷頭台。不久保王黨人發動叛亂,拿破崙被委任指揮保衛國民公會的所在地伊勒裡官,用大炮保衛了政權。國民公會授予他少⒕銜,任命他為法國確讕和巴黎衛戍司令。
  1796年3月,拿破崙棄了初戀情人黛絲蕾(後嫁拿破崙的元帥貝爾納多特,最終成為瑞典皇后),同上流社會的風流寡婦約瑟芬.德博阿榷夫人結婚,進一步走進了巴黎的上流社會。
  國鵲吶崖移蕉了,以英國、奧地利為首的反法聯盟仍威脅著法國的安全。拿破崙提出從防禦薄弱的意大利北部去擊敗奧地利,向維也納進軍,以迫使奧地利退出戰爭,進而粉碎第一次反法聯盟的軍事方案。督政府接受了,任命他為意大利軍團總司令。新婚剛兩天的拿破崙告別妻子,率領部隊,經過艱難的長途跋涉,翻越阿爾卑斯山天險,連續大敗奧軍,在意大利站穩腳跟。7月,法軍在意大利包國了歐洲最堅固的要塞-曼圖亞,該要塞一旦失守,奧地利本土便外露在法軍面前。奧皇派老⑽爾姆澤元帥率6萬軍隊分兵3路向曼圖亞進軍。在兵力處於劣勢的情r下,拿破崙採取各個擊破的戰術,分e擊敗了3支奧軍。看過田中芳樹的的朋友是否記得萊茵哈特在亞斯提星域會戰中以同樣的戰術先後擊破同盟軍3支艦隊,我在第一次看時也為萊茵哈特的戰術讚歎不已,但看了後我肯定田中是將拿破崙的戰例用在了自己的書裡。事實上,在萊茵哈特的身上也有着拿破崙的影子。
曼圖亞戰役之後,拿破崙打敗教皇,教皇被迫同意永不參加反法聯盟,並賠償三千萬金法郎。在向維也納進軍途中,奧皇被迫同法軍簽訂和約。戰勝強國奧地利之後,法國迫切要求同反法聯盟的主要組織者英國Q一雌雄。1798年3月,督政府任命拿破崙為遠征埃及的遠征軍司令。因為要打垮英國,就必須佔領埃及,切斷英國與印度之間的交通要道。5月19日,拿破崙艦隊由土倫出發。先後佔領了馬爾他島、開羅。這時,第二次反法聯盟成立,佔領了意大利,威脅法國邊境,而督政府軟弱無能,無力維持局勢。拿破崙把在埃及的軍隊交給克萊貝爾⒕指揮,經過海上冒險回到法國。拿破崙回國後,看到督政府腐敗無能,已引起資產階級和社會各界的不滿,於是發動政變,史稱“霧月十八政變”,督政府垮台。不久,拿破崙任第一執政。
  為徹底打垮第二次反法聯盟,消除法國的外部威脅。1800年,拿破崙出兵意大利,在馬侖哥會戰中擊潰了奧軍,奧地利被迫與法國簽訂和約。和約規定:奧地利⒙森堡和萊茵河左岸等地割給法國,並承認巴達維亞共和國(今荷蘭)、赫裡維亞共和國(今瑞士)、南阿爾斯共和國和裡利共和國(熱那亞和倫巴底),比利時從此離奧地利的封建統治。
  A得對奧戰事勝利之後,為了削弱和分化歐洲反法聯盟的力量,法國和英國談判,改善兩國關係。由於反法聯盟的瓦解,英國難以獨自與法國相爭,也需要暫時修整,發展貿易,以便在歐洲市場上獲得更多的利潤,所以只能放棄戰爭手段,接受和談。1802年3月25日,法英在法國東北部的亞眠簽訂了條約,條約規定英國歸還大部分佔領的殖民地,撤出馬爾他和不干涉荷蘭、德意志、意大利日,承認法國在歐洲佔領的領土。亞眠和約簽訂後,歐洲大陸出現幾年和平時期。
  勝利與和平使拿破崙成為受到普遍頌揚的英雄,1802年8月2日,法國議會作出“全民Q定”,宣佈拿破崙為法蘭西共和國終身執政。馬倫哥戰役後,拿破崙回國迅速著手組織立法工作。1804年3月21日,-資本主義社會的一部典型法典產生了,史稱。規定了資本主義財產制度,保護私有財產不受侵犯;規定公民的所謂"平等"和"契約自由"等原則,對後來許多資本主義國家的立法有很大影響。
  由於英法兩國利益的對立,妥協只是暫時的。不久,雙方都開始破壞條約。1803年五月,英國向法國宣戰,雙方封閉了港口,封鎖對方的船隻,加緊經濟戰。英國以大量的英鎊開路,組織起第三次反法聯盟。拿破崙極力想先戰勝英國。他計畫M渡英吉利海峽,在不列顛島上擊潰英軍。拿破崙在法國西部海岸布倫港附近建立了龐大的軍營,建造各種軍艦和船隻,由於強大的英國艦隊始終強有力地封鎖着英吉利海峽,渡海作戰一直]有開始。
  1804年5月18日,由元老院通過Q議,最後由公民投票批准:“法蘭西共和國把全權委給一個皇帝,他的稱號是法蘭西人的皇帝。”經過偉大的法國大革命洗禮的法國人民以壓倒優勢的多數票,擁護拿破崙為自己的皇帝。12月2日,在巴黎聖母院舉行加冕禮,35歲的拿破崙登上皇位。法國由資產階級共和國變成資產階級帝國,史稱法蘭西第一帝國,拿破崙稱拿破崙一世。
  此時俄奧聯軍開始向法國推進,拿破崙揮戈東進,1805年8月,法軍進入奧地利,在烏爾姆給予奧軍致命打擊。但法國在海上吃了敗仗。10月,缺乏勇氣和進攻精神的法國艦隊在特拉法爾加海戰中被官兵素質和戰術占優的英國納爾遜艦隊殲滅,法國喪失了十八艘主力艦。11月,拿破崙軍佔領維也納,奧皇逃往布爾諾與俄皇亞歷山大一世會合。拿破崙率領法軍追擊,在奧斯特裡與俄奧軍相遇,歷史上稱為"三皇會戰"的奧斯特裡戰役就此打響。12月2日,七萬法軍和八萬六千俄奧聯軍對壘,戰鬥結果,法軍以九千人死傷的代價換來了俄奧聯軍二萬六千人死傷和被俘的勝利。12月26日,法奧在普萊斯堡簽訂和約,奧地利承認承認拿破崙為意大利國王。第三次反法聯盟結束,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就此終止。1806年8月,奧地利皇帝弗蘭茲二世宣佈取消帝國,廢除德意志皇帝稱號。
  奧斯特裡戰役是最能體現拿破崙軍事指揮藝術的戰役。拿破崙善於發現敵人失策的敏鋭洞察力,並能以閃電般的速度給敵人以滅性打擊,是這次戰役勝利的重要原因。儘管他的軍隊在數量上處於劣勢,但他仍能保持著一支適當的預備隊來左右戰局,並在敵軍潰退時進行猛烈的追擊,給敵人以殲滅性打擊。為紀念在奧斯特利茨戰役中大敗奧俄聯軍的功績,拿破崙於1806年2月下令興建巴黎凱旋門。
1806年7月12日,德意志各國君主根據拿破崙的命令簽訂條約,萊茵同盟正式形成。參加同盟的有巴伐利亞、符登堡、巴登等16個西部和南部的德意志國家。這個同盟選舉拿破崙為自己的保護人,並規定同盟有義務在發生戰爭的情況下為拿破崙提供6.3萬名士兵。萊茵同盟的成立使普魯士極為不安。?  
以俄普為中心、由英國提供經費的第四次反法聯盟又開始形成。1806年10月,在著名的耶拿會戰中,法軍又獲大勝,普軍總司令布倫瑞克被擊斃,普軍潰敗。法軍長驅直入柏林,24天之內,一向自認為是歐洲最有戰鬥力的普魯士軍以及薩克森的全部軍事力量被毀滅殆盡,戰死和負傷者共2.5萬人,被俘者有10萬人。普王威廉三世逃往東普魯士,乞求沙皇的保護。全殲普軍後,拿破崙竭力爭取與沙俄妥協,但是俄軍已開進波蘭。1806年11月,拿破崙率兵由柏林開往波蘭迎擊俄軍。1807年2月,艾勞會戰,雙方損失慘重,均未能取勝。俄軍向弗裡德蘭鎮退卻,拿破崙率軍追擊。6月14日,拿破崙發動了弗裡德蘭戰役。俄軍慘敗。法軍乘勝追擊,把俄軍趕過普俄邊界。法俄開始談判。7月7日與8日,拿破崙分別同普魯士、俄國簽訂了。法俄瓜分了歐洲,並⑵章呈抗戲殖芍揮興陌俁嗤蛉說男」。1806年11月21日,為同英國對抗,拿破崙在柏林公佈了“大陸封鎖”命令,規定對不列顛諸島實行封鎖,暫時限制了英國的經濟發展。
  1807年至1812年,法國炔糠炊耘梢丫不敢有所動作,社會上出現一片繁榮和安定景象,這是拿破崙事業的全盛時期,同時也孕育着帝國覆滅的危險。拿破崙開始拜倒在宗教腳下,給他的政權塗上神的色彩,這是拿破崙政治思想上的一種退步,是對舊制度、舊思想的迎合。他要使他創始的王朝一代代世襲下去,但約瑟芬皇后已無生育的可能,拿破崙Q定同約瑟芬離婚而同奧地利皇帝的長女18歲的瑪麗.路易絲結婚(原本向俄沙皇求婚,欲聘其妹安尼公主Anne,但亞歷山大拒絶)。1810年3月舉行了婚禮。1811年3月20日新皇后生一子,尊號“羅馬王”。拿破崙加強了獨裁製度,取消了保民院,使元老院完全從屬於他。皇官中窮奢極欲的情形,不亞於革命前的波旁王朝,與維也納m廷]有什麼兩樣。他的元帥和官員也逐漸腐化墮落。
  軍事上的輝煌勝利,顯貴們對他的卑躬屈膝,人民對他的信任、愛戴和順從,對自己形象的竭力神化,使拿破崙的自我意志無限擴張。他受到其巨大勝利的陶醉,認為自己的戰略和謀略完美無缺,認為他的意志可以Q定一切。拿破崙的"大陸封鎖”政策,引起了西班牙戰爭。西班牙戰爭又造成了奧地利參戰,使拿破崙面臨兩綫作戰的局面。1808年拿破崙在葡萄牙和西班牙戰爭中失敗;1809年4月奧地利軍隊入侵法國,埃斯林戰役的失敗,使德意志騷動起來,構成對拿破崙帝國的重大威脅。拿破崙重整旗鼓,在瓦格拉姆戰役中擊敗奧軍,再次同奧地利簽訂和約,使奧地利失去了三百五十萬居民和全部通向海洋的通道,並賠款七千五百萬。
政治思想
雖然拿破崙在戰場上面對最多的是普、俄和奧地利,但英國卻是法國最危險的敵人。歷次反法同盟,英國都是最積極的組織者。在對英國的鬥爭中,拿破崙認清了一切問題的基本解決方法,就是要煽動全世界,甚至於每個人來對付英國。他曾說:英國是我的唯一敵人。因為英國的貿易在各處都有分支,他就到處加以追逐。而在這個追逐過程中,他的偉大帝國觀念也就油然而生了。“大陸體系”本來是以毀滅英國為目的武器,但同時也變成了可使拿破崙新的世界觀實現的工具:這也正是亞歷山大式的夢想-使歐洲合而為一,而法蘭西將作為這個帝國大陸體系的原動力。他的"偉大目標"是:重建波蘭王國作為防禦“北方野蠻人”的屏障;使西班牙脫離迷信的束縛,併為它制定一部憲法;在英格蘭和愛爾蘭建立獨立共和國;宣佈匈牙利獨立並解放希臘,瓜分奧地利和普魯士;控制埃及,開闢蘇伊士運河;瓜分土耳其,把土耳其人趕出歐洲之外,並約束“莫斯科的野蠻人”-歐洲的最大威脅。
當被囚禁在聖赫勒那島上時,他通過拉斯卡薩斯的記載,向全世界宣佈他的目的是聯合歐洲各大國。這些國家由於受革命和政策的影響,一直四分五裂,他想利用統一的法典,原則,意見,情感和興趣,使他們結合成為一個偉大的“邦聯”。在他的帝國保護之下,建立一個最高中央會議,以美國國會和希臘同盟為楷模,專門負責保護這個歐洲大家庭的公共福利。雖然他的夢想未能實現,可是他卻預言遲早還是會實現的,這是勢所必然。他說:“在我失敗和我的體系毀滅後,我相信除非主要國家能夠集中和聯合,否則在歐洲不可能建立任何的偉大平衡。在下一次偉大的衝突中,君主若能瞭解人民的希望,就可以成為全歐的元首,一切隨心所欲。”(見拉斯卡薩斯所著的)
當今,歐盟已建立,歐洲統一的貨幣-歐元已出世,也有了歐洲各國參加的快速反應部隊,歐洲人憑自己國家的護照就能走遍歐洲各國,拿破崙的夢想已部分實現。瞭解拿破崙時代的歷史也就不難明白:為什麼時至今日英國仍然游離在歐盟的邊緣,並對歐元心存疑慮;法國又為什麼是歐盟最積極的倡導者;而俄羅斯為什麼老是被歐洲國家排擠。英倫海峽使英國沒有落入拿破崙和希特拉之手,也將英國在心理上與歐洲大陸割裂開來。即便英倫海峽隧道把英國與歐洲大陸連了起來,英國人的島民心態仍然嚴重。
軍事思想
在耶拿戰役中,普軍每天的行軍距離很少超過十二英里半到十五英里,而在法軍方面有些行軍的速度是很驚人的。有一次,蘭納斯軍在五十小時中走過了六十五英里。拿破崙的許多成功都是高速行軍的功勞。1796年意大利曼圖亞戰役中,拿破崙利用時間與空間,集中全力,漂亮地連續擊敗分兵三路的奧軍。若沒有強大的機動力與打擊力,是不能完成這一戰術構想的。
如果說速度為其戰略的靈魂,那麼計畫就可算是它的軀殼。拿破崙心中總有一個戰略性計畫,擬定計畫的根據是他自己的意圖,他對敵人的意圖很少加以考慮。他說:“一個人永遠不必去猜想敵人的意圖,因為我的意圖總是一樣的。”他總是採取攻勢,早在1793年,他就說:“躲在塹壕後面的人必敗無疑,在這一點上經驗與理論是一致的”。在聖赫勒那島上,他還是說:“簡而言之,我的思想與腓特烈一致,一定要先下手為強。”
他的戰術也和戰略一樣,幾乎全是採取攻勢。原因之一是他的進取精神,另一個原因是如他所說的:“從防禦的態勢改變為攻擊的態勢,實在是最微妙的行動之一。”在他所有的戰役中,只有1個戰例是完全防禦性的會戰,那就是1813年10月18日的萊比錫會戰!
在他全部的戰爭中,拿破崙所依賴的主要是火炮而不是火槍。他說:“無論是攻城戰、還是野戰,擔負主角的都是炮兵,它已經帶來一個全新的革命…製造戰爭的就是炮兵。”在亨利四世時代,法軍所有的火炮為400門,在路易十四時代已增加到7192門;路易十五世時又增為8683門;路易十六時再增加到10007門。1815年,在拿破崙的指揮之下,共有火炮27976門。在萊比錫之戰中,法軍發射炮彈達175000發。拿破崙是炮兵出身,青年時期曾經研究過羅賓斯的。在這一時期的會戰中,因為火槍的有效射程太短,所以野戰炮兵可以迅速前進到距離敵人三百五十碼以內的地方,將敵人的步兵轟成碎片。
拿破崙的軍事謀略,概括起來就是充分地運用和發揮自己軍隊的特點,迅速地、機動地運用軍隊,在出色的運動中,集中優勢兵力,發動堅Q的進攻,殲滅敵軍兵力,奪取戰役的勝利,其中殲滅敵軍兵力是拿破崙軍事思想的核心。這跟毛澤東的軍事理論“游擊戰”、“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是不是很象?
1813戰役背景
1811年,由於英國進行反封鎖,法國經濟不景氣,農民開始厭惡戰爭,但是拿破崙狂妄的征服野心並]有減退。他兼併了羅馬教皇國,軟禁了羅馬教皇。他不顧帝國大B的基礎在動u,不顧他的軍事顧和政治顧的袼擔還是Q定發動規模空前的對俄戰爭。1811年,法俄矛盾越來越尖鋭。首先,拿破崙在法俄爭奪土耳其的君士坦丁堡上不向俄國讓步;其次,拿破崙極力鞏固和擴大從屬於他的華沙大公國,作為壓抑、牽制俄國的前哨陣地;其三是拿破崙宣佈與俄國有親戚關係的奧爾登堡併入法國的版圖:其四是俄國提高法國工業品的進口,破壞拿破崙的大陸封鎖體系,讓英國商品流入歐洲。由於這些矛盾的尖鋭,法俄兩國關係趨於破裂,拿破崙Q定發動戰爭來征服俄國。
  1812年5月,拿破崙在德累斯頓設置大本營。6月24日,四十餘萬大軍(其中法軍15~20萬,其餘為仆從國軍隊)渡過諾曼河,侵入俄國,攻擊目標直指莫斯科。拿破崙在有山有水的意大利戰場上運用自如的軍事指揮才能,在荒涼而廣闊無際的俄羅斯平原上無法施展。由於各種因素,部隊減員日益嚴重,到斯摩棱斯克時已減到16萬人。8月斯摩棱斯克(Smolensk)會戰,俄軍防禦失敗,焚城而退。法軍傷亡一萬人以上,俄軍傷亡至少有一萬五千人,但法軍未能捕捉俄軍而加以殲滅。
  8月29日,俄國任命米哈伊爾.伊拉里奧諾維奇.庫圖佐夫(   Mikhail I. Kutusov)(1745~1813)為總司令。俄軍退到莫斯科西方七十英里的保羅迪諾(Borodino)佔領防禦陣地,等待法軍來攻,其兵力有十二萬人。  
  拿破崙集中兵力,只比俄軍稍多一點。9月7日開始攻擊,法軍集中四百門炮,以密集火力,打開一條通道,讓騎兵從缺口中突破。經過可怕的火力戰後,繆拉的重騎兵用閃電式衝鋒,M貫戰場,終於打破了俄軍的陣線。法軍步兵在騎兵後面跟進,佔領了核心陣地。此戰俄軍傷亡四萬二千人,向莫斯科撤退。法軍傷亡三萬二千人,因拿破崙生病,]有追擊。法軍未能殲滅俄軍,主要原因就是缺乏中央指揮,各元帥自行戰鬥,失去協調的結果。這是法俄戰爭中的Q定性會戰,拿破崙通過一次Q戰取勝的的企圖落空,法軍士氣大挫,俄軍則受到鼓舞。
  9月14日,拿破崙進入莫斯科。俄軍⒊染用癯吠耍縱火焚燒。拿破崙的軍隊大部分在郊區露營,兵力還有9萬5千人,十分疲乏。拿破崙儘管有過西班牙戰爭的痛苦經驗,面對俄國的焦土政策,仍]有覺悟到自己又碰上一次人民戰爭-這是不能憑藉幸運的一擊而結束的。他在莫斯科廢墟上徘徊了6星期之久,三次向亞歷山大一世提議媾和,而沙皇卻宣稱:"我的戰役現在剛剛開始。”
  S金般的秋日白白地浪費了。由來所傳說的"寒冷氣候擊敗拿破崙的大軍”,己深入人心。然史家們根據史料,那一年有長時間溫暖氣候,為俄國罕見現象,法軍敗亡真正的原因,是拿破崙遲疑不Q,而俄國上下一心。庫圖佐夫現在集中了11萬人,精神充沛。另有南北兩支軍團,威脅着法軍後方數百英里的交通綫。11月19日,拿破崙下令退卻,仍命軍隊帶著戰利品和俘虜的火炮而行。軍隊剛自莫斯科退出,已開始瓦解,主要原因是官兵不服從命令,兵員日有損失,而寒冷氣候及哥薩克騎兵的追擊將歸途變成了惡夢。靠著內伊元帥的無比勇氣,使五萬名形容憔悴的官兵到達了斯摩斯克。11月26日開始渡e列季納河(Berezina   R. 聶伯河支流)時,許多戰鬥部隊的軍官,因自己急於險,不肯嚴格執行命令,使各部有秩序的依次渡河。造成混亂,成千成萬官兵被河水溺斃或被踏死。  
  12月8日,大軍已不復存在,生存者只有1萬人,拿破崙將殘兵交給繆拉元帥指揮,自已先行趕回巴黎去另召新軍。俄軍亦已精疲力竭,俄軍統帥庫圖佐夫因病於4月28日在本勞去世。1813年1月1日,原歸麥唐納指揮,在里加方面作戰的普魯士軍叛變,投奔俄國,麥克唐納軍被迫撤退。繆拉帶著殘部,會合麥克唐納,回到波蘭西部的波南(Poznan)。遠征莫斯科之役,法軍及其同盟軍隊損失三十萬人以上,俄軍亦損失二十五萬人。  
  拿破崙回到巴黎,加緊組織新的軍團,因為他預料比以前任何一次規模更大的反法聯盟⑾蚍ü撲來。
1813戰史
自從拿破崙從莫斯科撤退之後,戰爭的全部性質就改變了。之前,除在西班牙外,與他對抗的都是一些舊王室;而此後,對抗他的卻是普通民眾。法國革命喚醒了法蘭西的民族精神,使法國人民獲得自信自強的精神,在1813年,由於法國在歐洲已經居有征服者的地位,也就把革命的種子灑遍了所征服的地區。莫斯科的火焰在精神上點燃了整個歐洲大陸,在萊比錫平原上的戰鬥,的確可以稱為“民族會戰”-一個新歐洲就是從這個會戰中產生的。拿破崙對於如此巨大的變革卻似乎殊少認識,在他回到巴黎後,雖然感覺到情況已經變得很複雜,但仍不感到失望。他的軍事力量只不過暫時消沉了一下。在他的後面還站着法蘭西,雖然飽經征戰卻忠誠不變,此外意大利、依裡利亞、日德蘭和除普魯士以外的全部日爾曼也都還屬於他。普魯士和奧地利是兩個不可靠的因素。如果奧俄普三國聯合起來,那麼他就可能要在兩個正面作戰,或是在一個正面遭遇到壓倒性的聯合數量優勢,所以他一回到巴黎就馬上與他岳父談判。
此時英格蘭早在與奧地利進行談判。12月30日,里加方面指揮着三萬普魯士軍隊的約克將軍突然自行與俄軍簽訂條約,宣告中立。約克的叛變成了普魯士全面叛變的一個訊號,2月26日,腓德烈.威廉與俄國簽訂了攻守同盟條約,普魯士同時向法國宣戰。
俄軍於1月18日渡過維斯瓦河,2月進入華沙,3月進入漢堡。此時拿破崙正忙於在四個月之內建立一支新軍。“法蘭西已經變成一個大工廠。整個法蘭西民族都忘卻了過去的挫敗,紛紛表現出他們的熱誠和信心。”就全體而論,新召集的步兵似乎還很不錯;和從前一樣,炮兵還是極為優秀,但騎兵的數量和素質卻不夠水準,原因在於老騎兵都在俄國犧牲光了。在法國再也找不到那麼多的補充人員,由於缺乏有效的騎兵,使拿破崙在新的戰役中從頭到尾都感到束手束腳。
到了4月中旬,拿破崙已經準備妥當。他所控制的兵力,共為官兵226000人,組成兩個軍團。他自己指揮"梅因"軍團,尤金親王則指揮"易北"軍團。
戰爭的條件已經改變,陸軍的數量愈來愈大,作戰的地區變得那樣廣大,一個單獨的指揮官已無法指揮全碟運動。不僅是戰略方面,甚至連戰術方面也是如此。在萊比錫會戰中,拿破崙的個人指揮體系因此無法運用。同時,過去拿破崙一向總是採取攻勢,用兵有如電閃雷鳴。但到1813,他卻被迫採取守勢。這個戰場上的居民具有強烈敵意,不僅迫使他用較多兵力來維護交通綫、倉庫和橋頭陣地等,也使他很難蒐集情報;他缺乏輕騎兵,使這個困難分外加劇。另外,過去的成功已使拿破崙變得愈來愈專橫獨裁了。他認為自己天下無敵,看不起敵人。在萊比錫戰役尚未開始之際,拿破崙曾經說過:“我要以波拿巴將軍的身份打這一仗,而不是以皇帝的身份督戰。”他始終相信他一個人可以身兼總司令和參謀長的雙重職務,等到軍隊的數量愈來愈大,而優秀的參謀人員成為必要時,他卻已經無法尋找這種人才了。在這個戰役中有許多困難,是拿破崙的權威無法克服的。他的元帥們都已經太有錢,養尊處優,對戰爭已經厭倦了。如果他能夠提升好的師長,因為這些人剛剛抓到元帥的權杖,那麼也許情形就會完全兩樣。
對抗法國新軍的是俄普兩國的聯軍。前者人數約為110000萬,其中有30000人是騎兵和哥薩克人。普魯士陸軍總數為80000人。
5月1日,拿破崙進入了呂岑,內伊奉命穩固呂岑。聯軍由於得到了準確的情報,搶先進攻。拿破崙並未料到在5月2日會受到敵人攻擊,他立刻趕回呂岑。他的出現對他的部下足以產生魔術般的效力,各部隊一致發出了"皇帝萬歲”的呼聲。激戰中,普魯士的沙恩霍斯特將軍負了重傷。夜幕低垂,會戰結束。聯軍決定撤退。法軍贏得的勝利不具有決定性,如果再有兩小時的白晝,那麼毫無疑問就可以成為決定性的勝利,法軍並未追擊,因為他們的騎兵不是俄軍的對手。勝利的成本極高:法軍損失了18000人(包括死傷被俘都在內),聯軍方面損失了11500人。
5月8日,拿破崙進入德累斯頓,他把無能的尤金送回意大利,把所有軍隊重新分為兩個獨立軍團,一個由內伊指揮,一個親自指揮。   5月19日,拿破崙親自偵察在包岑的聯軍陣地,聯軍為俄軍64000人和普軍32000人據守,名義上的統帥是維特根斯泰因。20日開始的包岑會戰是完全有利於拿破崙的。5月21日聯軍認識到自己的危險處境,於下午四時擺脫會戰。如果拿破崙此時進行一個強力的騎兵追擊,那麼他們很可能迅速瓦解。雙方的損失可能都在二萬人左右。和呂岑之戰一樣,包岑會戰又是一次虎頭蛇尾的勝利。當敵人開始退卻時,拿破崙就準備不顧一切追擊。幾分鐘後,站在他身邊的杜羅克元帥突然被一顆炮彈擊斃,使皇帝的神經也大為震動,於是他命令吹停火號。  
6月1日三個交戰國同意休戰,以後於6月6日,在布拉斯維茨又同意延期到7月20日,然後再延到8月16日,以便擬定和平條件。為什麼拿破崙同意休戰呢?事實的真象可能是這樣的-固然聯軍的戰略形勢十分惡劣,可是拿破崙的能量也已經用完了,所以他自動放棄了這個戰役。  
6月15日,英國依照條約給俄普兩國輔助費二百萬鎊,並宣稱如果奧地利參加同盟,也可獲得五十萬鎊。7月7日,瑞典皇儲貝爾納多特(原拿破崙的元帥)也倒向聯軍方面。7月19日,各國在萊茵巴哈開會,奧地利也參加了。他們共同約定無論在任何環境之下,都不冒單獨與拿破崙交戰的危險。如果在戰場上單獨與他遭遇,就應立即退卻,一直等到聯軍兵力集中之後再對付他。不久,奧地利向法國提出下述的和平條件:取消華沙大公國和萊茵邦聯;依裡利亞各省應歸還奧地利;普魯士恢復在1805年的地位。拿破崙拒絶接受,於是普俄兩國在8月10日宣佈廢止休戰,兩天之後,奧地利也向法國宣戰。  
8月15日,休戰的最後一天,拿破崙已經集中了442000人的兵力,其中有四萬餘人為騎兵。他的對手為俄軍184000人,普軍162000人,奧軍127000人,瑞典軍39000人,還有盎格魯-日爾曼聯軍9000人,包括由布古上尉指揮的英國火箭連在內。聯軍的野戰軍共分為三個軍團:波希米亞軍團,由施瓦爾岑堡親王指揮;西里西亞軍團,由布呂歇爾親王指揮;北面軍團,由貝爾納多特指揮。拿破崙卻並不知道敵人有如此強大的兵力。  
26日上午九時,拿破崙在瘋狂的"皇帝萬歲"呼聲中騎馬進入德累斯頓。下午,聯軍施瓦爾岑堡開始攻城。雖然拿破崙手裡只有70000人,面對著150000人的敵軍,他卻很輕鬆地把他們擊敗了。28日清晨,法軍開始追擊,由拿破崙親自統率,許多情形都足以使他確信敵軍已經被擊潰了。因為他感到不舒服,所以回德累斯頓休息,但到下午,他得到2個壞消息:麥克唐納在凱茨巴哈被布呂歇爾擊潰,損失了15000人和一百多門炮。烏迪諾失敗的消息也被證實了,他損失了3000人。8月30日上午,旺達姆軍在庫爾姆突然背面受到攻擊,全軍被擊潰,被俘者達13000人之多,包括旺達姆本人在內。31日上午,拿破崙獲得這個失敗的消息之後,無語地望着地圖。這已經是決定命運的時候了!  
沙皇的副官布圖林上校說:"庫爾姆之戰把本來已經遍佈波希米亞谷地中的失望氣氛一掃而空,變成了萬眾歡呼的聲音。”自從這一戰之後,整個日爾曼都為之震動,而且也確定了奧地利對三國同盟的效忠。  
9月8日,拿破崙又聽到一個壞消息:內伊於6日在登納維茨遭受了一次慘敗,損失了22000人,其中有13000人被俘。即便如此,拿破崙還是能夠保持冷靜態度,好像是討論在中國發生的事情一樣。登納維茨的勝利使蒂羅爾倒向奧地利,而巴伐利亞也決定背棄拿破崙。此時,哥薩克部隊在漢諾威、哈爾茲、西伐利亞等地大肆活動,整個日爾曼都起來反抗拿破崙。  
從8月16日以來,他已經損失了150000萬人和300門火炮,另有50000名病員,而其餘人員中還有許多處於半饑餓狀態。雖然如此,到9月底,他還是可以在戰場上集中起256000人的兵力和火炮784門,不過其中有許多都是未經訓練的新兵。10月14日正午,拿破崙到達萊比錫,那一天繆拉軍與俄軍騎兵發生了此次戰役中規模最大的騎兵戰鬥,但沒有決定性的結果。  
10月16日拿破崙擊退W軍78,000人和普魯士54,000的聯合進攻,但]有⑵涑溝狀А10月17日,只有零星戰鬥,雙方都準備明天的行動,俄軍和瑞典軍到達,包圍拿破崙的軍隊人數大大增加。18日,盟軍30萬人集中攻擊來比錫外圍。經9小時進攻後,法軍退至該城近郊。翌日上午2時,法軍開始經由易北河上的唯一橋樑撤退,拿破崙於上午11時過橋,此時,與沙皇的談判也已破裂,在萊比錫的戰鬥開始爆發,法軍和波蘭部隊在絶望之中仍然死戰不休。到下午1時,一個驚惶失惜的工兵班長過早地把利德斯瑙大橋炸АU舛苑軍的後方部隊而言是一個慘重打擊。橋б院舐罌頌頗傘⒉尼亞托夫斯基親王和許多官兵都跳入河中。麥克唐納僥倖到了西岸,而那位英勇善戰,剛剛在戰場上晉陞為法國元帥的波蘭親王卻不幸淹死了。法軍的後衛和傷員3萬名被困在萊比錫,次日被俘。10月18日的損失數位並無確實的統計;可能雙方都在25000人左右。在10月16日到19日之間,聯軍的死傷總數預計約為54000人,而法軍則為38000人,如果把俘虜、傷兵和逃亡者都計算在內,那麼這個數位可能要加倍。拿破崙戰爭(1800~1815)中這次最激烈的戰役標志著萊因河以東法蘭西帝國的崩潰,法軍在德意志和波蘭的殘餘力量均被摧А  
在他一生之中,這還是第一次,這位法蘭西領袖在歐洲中心,於眾目睽睽之下被擊敗了。他喪失了一個決定性的會戰,他的主動權失去了,這個致命打擊使他的元氣永遠無法恢復。聯軍的勝利在歐洲歷史上點燃了新的燭光。勝利之前與勝利之後是完全兩種局面。歐洲大陸上到處都是歡呼聲,到處都展開了反對拿破崙的激烈宣傳。  
這個“民族大會戰”,今日看來還具有深遠的影響,這是英國體系的勝利,現代普魯士從此興起,而法國開始衰頽。個別國家之間的鬥爭已經逐漸成為過去,這種原始性的衝突不久即將為世界性戰爭所取代。  
拿破崙的戰略是失敗了,主要原因是他的政策已經不合這個時代。他的目的是想建立一個大帝國,跟着過去那些偉大征服者的腳跡前進。可是時代已經改變,歐洲已經不再是一碟散沙,許多民族都已團結起來,形成一個個結晶化的民族國家。它們各自分道揚鑣,使他的個人神化主義的假定無法實現。  
萊比錫戰場上,屍積如山,血流成河,現代歐洲卻從此脫出了中世紀的蛻殻。  
遊戲操作  
限於篇幅,本文只能介紹遊戲操作中最重要部分。如果你真心喜歡這部遊戲,我建議你還是買正版吧,因為對這個遊戲,一本詳細的操作手冊是必不可少的,而這是盜版所不能提供的,更何況正版並不貴。  
WARGAMER有兩種遊戲模式。戰役模式:調動部隊,進行戰略部署,可組裝部隊增援前線,也可以指揮戰役中發生的戰鬥。戰鬥模式:不需考慮戰略因素的即時戰鬥。  
1)戰役模式  
選擇“新戰役遊戲”後你將看到戰役遊戲的設置視窗,選擇你想要進行的戰役。每一項戰役的描述和戰場區域均顯示在戰役列表左側的簡介視窗中。可供選擇的戰役劇本有:大會戰I(THE   GRAND CAMPAIGN)、大會戰II、1813年春之役、拿破崙爭霸歐洲(NAPOLEON   AGAINST EUROPE)、1813年秋之役、通往萊比錫(ROAD TO   LEIPZIG),共6個。戰役遊戲將進行到任何一方獲得了戰略性的勝利或持續到特定的時間為止。  
2)戰鬥模式:可選擇的戰鬥如下  
呂岑(LUTZEN):持續了一整天的中等規模戰鬥  
包岑(BAUTZEN):此戰鬥規模相當大,有2個版本,一個交戰了整整兩天,另一個僅持續到第二天  
卡地茲(KATZBACH):持續了一天的中等規模戰鬥  
德累斯頓(DRESDEN):打了一天的大型戰鬥  
德里維茲(DENNEWITZ):持續了一天的小型戰鬥  
LIEBERTWOLKWITZ(裡伯沃克維茲):持續了一天的中型戰鬥  
萊比錫(LEIPZIG):決定性的最大型戰鬥,持續了三天  
沃勺(WAUCHAU):打了一天的大型戰鬥  
萊比錫(LEIPZIG )18日:大型戰鬥,民族會戰的最後一天。  
操作界面  
開始戰役或戰鬥遊戲前,可決定遊戲難度並定義遊戲參數,實際如下:  
有限的部隊資料:僅能收到有限的敵方部隊消息,無法發現距離遠的敵軍。  
有限的城鎮資料:只能收到敵方佔領城鎮的有限訊息。  
快速指令:命令發布後部隊會立即行動,忽略真實的時間滯後。  
好戰性變數:指揮官可能不會總是遵守下達給他們的命令。  
補給:考慮供給原則。  
非戰鬥減員:部隊會依疲勞和補給狀況遭受對應的非戰鬥減員。  
民族原則:軍隊必須遵守由不同民族混雜帶來的限制。此限制對聯軍影響比法軍大。  
1)戰役畫面  
表徵圖工具欄:  
天氣視窗:以一幅小圖片顯示目前天氣。  
訊息視窗:顯示所有接受到的訊息。在遊戲中會一直收到有關你的部隊及管轄省份的消息,包括包圍、遭遇、部署、指揮官狀態以及敵軍的動向。  
顯示移動箭頭:在地圖上顯示調動的箭頭,讓你可以一眼看到部隊受命前往何方、經過哪些路線。  
顯示所有戰略要點:戰略要點(CHOKEPOINTS)共有兩種:主要的河流渡口和高山關隘。當一支部隊穿越戰略要點時,行軍速度會減慢,但防禦效果顯著增加。  
表徵圖工具欄下方依次是法方士氣欄,同盟方士氣欄以及勝負欄。  
士氣欄:  
士氣是貫穿遊戲的重要內容。在戰鬥中,一支優勢隊伍會因士氣低落而被擊敗。在戰役遊戲中,國家的士氣至關重要。當一個國家的士氣下降,其軍隊會失去戰鬥力,其所屬的省份也可能會倒向敵人。  
勝利欄:  
標誌遊戲中哪一方正在贏得勝利,以滑動刻度顯示。法軍為藍色,聯軍為紅色。一旦一方取得相當大的優勢,並保持此優勢一段時間,勝利就會到來。  
時間控制:  
畫面右下角的時間欄以調整刻度來改變真即時間的一秒鐘在遊戲中代表的時間,向右滑動加快,向左滑動減慢。"凍結時間"按鈕用來停止遊戲中的時間,此時仍可以給部隊下達命令,儘管他們要到時間重新開始流逝才能行動。最右邊的1、7、14分別表示讓時間以天、星期、兩個星期為單位流逝。  
2)戰鬥畫面  
對戰役模式中發生的戰鬥,其戰場地形、天氣、戰鬥規模以及參戰部隊的構成由你在戰役中的安排和投入的部隊決定。如果是你主動進攻,你可以選擇確切的戰場位置;如果你是被動應戰,部隊部署完成後戰鬥便開始。對戰鬥模式,部隊部署的過程被省略,部隊開始時就處於歷史上的位置。戰鬥中,你能直接控制到團一級的部隊。  
畫面上方的表徵圖工具欄比戰役模式稍有變化,其中,"消息視窗”只在戰鬥中有效(部署階段時無效);"追蹤視窗”用來顯示滑鼠停留處部隊或地形的詳細訊息。戰鬥遊戲的時間控制與戰役模式基本相同,但時間單位對應縮小,時間分別以5分鐘、10分鐘、15分鐘為單位流逝。  
同盟  
“1813”中的交戰雙方是法國和反法同盟。  
法方最初有:法國(FRANCE)、西伐利亞(WESTPHALIA)、德意志公國(THE   GERMAN DUCHIES)、薩克森(SAXONY)、巴伐利亞(BAVARIA)、烏勝伯格(WURTTEMBURG)和意大利(ITALY)。  
反法同盟方最初有:普魯士(PRUSSIA)、沙皇俄國(RUSSIA)和瑞典(SWEDEN),並得到馬格倫堡(MECKLENBERG   )和漢堡(HAMBURG)的支援。  
普魯士、沙皇俄國和瑞典自1813年起成為法國的敵人。奧地利起初是中立的,在1813年7月以後的劇本,奧地利加入聯盟。如果法軍進入奧地利,即使此時奧地利還處於中立,它也會立刻參戰反法。如果聯盟軍在奧地利加入前開進奧地利,奧地利仍將在一段時間內繼續保持中立。如果奧地利加入戰鬥,意大利的所有資源將急劇減少,此外,法籍指揮官尤金(EUGENE)和格雷尼爾(GRENIER)會從戰役中退出。  
丹麥可能加入法國一方。如果法軍能從1813年5月1日起控制漢堡(HAMBURG),丹麥不僅會加入法方,而且只要反法同盟進入丹麥領土,丹麥會立即參戰。如果法軍在丹麥向聯盟宣戰前進入其領土,丹麥會保持中立。  
在戰爭進行中,與法國結盟的國家(意大利除外)都可能被擊敗並轉投反法聯盟。日期越接近1813年底,全民士氣越低落,反法同盟控制的地區越多,法國的同盟國投敵的可能性越大。一旦某國加入了反法同盟,就會一直支援聯盟直至戰爭結束。叛變國領土上所有不在法國控制下城鎮和軍隊將不再為法國服務。在投敵後一至兩各星期內,該國的軍隊將重新在他們的首都出現,並從那時起成為聯軍一員。如果該國首都不在聯軍控制下,那麼該國軍隊會在其境內離首都最近的城鎮出現。如果叛變部隊要出現的時候,該國全部城鎮均處於法國控制之下,那麼這些部隊將消失而不會加入戰鬥。  
戰役部分  
戰役地圖由多個的國家組成。每一個國家至少由一個省構成,主要國家(除了沙皇俄國)都由多個省構成。組裝新部隊和資源管理在省裡完成,而且集中在省的首府。地圖中有三處地圖外區域(OFF   MAP LOCATIONS):沙皇俄國、瑞典和意大利。  
1)部隊的構成  
指揮官  
首先,每支部隊都有一名指揮官。如果缺少真名實姓的指揮官可供選擇,遊戲會創造一名“隨機指揮官”來接管部隊。你必須充分瞭解你手下的指揮官的優點和缺點,根據每一名指揮官的能力和性格特徵加以委任。例如,不應讓一名以急噪聞名的將軍去指揮一場需要耐性的防禦戰。指揮官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影響着遊戲進程,他們的屬性經常決定了部隊的反應。  
指揮官屬性剖析  
主動性(INITIATIVE):最重要的屬性之一,決定了在玩家沒下指令的情況下,指揮官自行行動或指揮官根據自己對戰局的看法而違背命令、採取行動的可能性,也決定了指揮官能將任務完成得多好。  
人事(STAFF):一名指揮官的人事水準決定其能夠有效控制多少部隊,包括指令能多快被傳達並執行,解體的部隊能多快被重新集結等。  
服從性(SUBORDINATION):此數值越高,該指揮官就越難聽從指揮。  
好戰性(AGGRESSION):決定了指揮官最有可能採取何種行動對付附近的敵人。好戰的指揮官總喜歡進攻而非防守。在合適的情況下,一名好戰的指揮官是一個很有用的人才;但在錯誤的情況下,他會很快將他的部隊帶向滅亡!  
領袖魅力(CHARISMA):鼓舞部隊的能力。具有高度領袖魅力的指揮官的部隊在戰鬥中傷亡更少,士氣回覆更快,而且更有戰鬥力。  
戰術素養(TACTICAL ABILITY):關係到指揮官有效使用戰術、發揮經驗的能力,一名將軍也會因部下的戰術素養較高而受惠。在戰略模式中,戰術素養較高的指揮官在遇敵時具有優勢。戰鬥模式中,此項屬性影響部隊的反應能力。  
指揮半徑(COMMAND RADIUS):只適用於戰鬥模式。對指揮半徑大的指揮官,可將其部隊分散在一個廣闊的區域中,而不必以損失指揮和控制能力為代價。處於指揮半徑中的部隊即使未託管給指揮官,他們也能因指揮官的戰術素養和領袖魅力而受益良多。  
健康(HEALTH):決定指揮官能夠多快從傷病中恢復過來。健康屬性值低的指揮官更有可能在戰役進行中受傷。軍階(RANK):軍階分為DIVISION(團)、CORP(軍團)、ARMY(集團軍)和ARMY   GROUP(集團軍群)4級。當兩支部隊受命合併時,軍階高的指揮官自動執掌指揮權。千萬記住,如果讓一名指揮官出掌比他軍階高的部隊(如由團級司令官指揮一個軍團),他的各項屬性均會有大幅降低。軍階差距越大,能力降幅越大。  
最高司令部(THE SHQ):每方都有一個最高司令部。對法軍而言是拿破崙,對聯軍而言則是沙皇亞歷山大(CZAR   ALEXANDER)。記住拿破崙不僅是SHQ,更是一名極端能幹的前線指揮官,在戰鬥中非常有效。SHQ的軍階超過其他所有指揮官,遇到部隊時總是接管其指揮權。  
專家(SPECIALISTS):密集隊形的騎兵或炮兵是有名的難指揮,一些指揮官專門善於指揮這樣的部隊,在遊戲中以“騎兵專家”或“炮兵專家”標明。例如拿破崙的繆拉元帥,把騎兵交給他準沒錯。如果可能,強烈建議你不要讓這些專門人才指揮與他們的特長不相干的部隊。  
運氣(LUCKY):對某些名將,如內伊、伍迪諾、布呂歇爾等,儘管有時會受傷,但他們總能"活着去打下一仗"。如果在戰鬥中受傷,他們有極大的可能性逃出,與其他指揮官相比僅僅受一點皮肉傷。  
部隊  
部隊有4個等級,從小至大分別是:團(DIVISION)、軍團(CORP)、集團軍(ARMY)和集團軍群(ARMY   GROUP)。合併同一等級的2個或更多的部隊可創建一支高等級的部隊,如軍團可由2個或2個以上的團組成。  
作戰單位(STRENGTH POINT),簡稱SP,是組成部隊的最基本單位。SP共有4種:步兵、炮兵、騎兵和後勤兵,每一種又有數個分支。例如,法軍步兵包括老近衛兵(OLD   GUARD)、青年近衛兵(YOUNG GUARD)、後備老兵排(VETERAN   LINE)、新兵排(CONSCRIPT LINE)和水兵(MARINE)。作戰單位只能先組成團,決定了每一個團由多少人員編成以及兵種和戰鬥力。由步兵作戰單位構成的團是步兵團,由騎兵作戰單位構成的就是騎兵團,以此類推。一個團可由1至14支SP構成。傷亡直接反映在作戰單位身上,補充/支援也是投入SP,再由你分派給各團。  
在劇本開始時的部隊已根據戰史編製,但不一定是最佳編製,以按自己的想法重新編成。打開"完全指令"視窗,選擇“戰鬥手冊”OB,開啟“重編戰鬥手冊”視窗,選擇要編成的部隊後直接拖放到新的位置即可。編成後單擊“應用”使變動生效,然後單擊“下達”將命令下達給有關部隊。  
編組原則  
只有處於同一地點的部隊才可以進行重新編組。1個團最多由14支SP組成,其中不得超過12支步兵或騎兵。馬拉炮兵是唯一能與騎兵混編的炮兵。任何種類的炮兵(包括馬拉炮兵)都能編組成一個步兵團。部隊沒有最小規模限制,但是小部隊在很容易被消滅。建議一個步兵團最好由6-10支步兵SP、1-2支炮兵SP組成;騎兵團由4-6支騎兵SP、0-1支馬拉炮兵SP組成;而炮兵團則由2-4支重型炮兵SP組成。1個團只能由同一種族的SP組成。在組裝軍團(或集團軍等)時,可在同一個軍團裡配備分屬不同民族的團,但是軍團中至少要有一個與軍團指揮官同一民族的團。  
幾個要素  
1.如果一名指揮官的各項屬性都被其部下指揮官超過了,那麼他的指揮威信將會降低。  
2.指揮官通常能有效指揮2至4支下屬部隊。如果一名指揮官轄有很多部隊(不是SP),那麼他的能力將受到負面影響。儘量不要讓你的指揮官"超負荷”。建議每一個軍團由2-5個團、每個集團軍由2-5個軍團等構成。  
3.指揮官如果指揮軍階高於其軍銜的部隊(比如,一名團級指揮官負責一個軍團)會使其在指揮這支部隊時各項屬性降低。  
4.任何一支部隊都需要有指揮官來指揮。如果一支部隊沒有指揮官(例如,一名團級指揮官在戰鬥中犧牲了或一支新成立的部隊沒有指揮官可供任命),那麼遊戲會自動創造一名。這種"隨機”指揮官的屬性一般比劇本中出現的真實指揮官的屬性低。  
招募新部隊  
要組裝新部隊,在選中的城鎮上單擊滑鼠右鍵,再從活動菜單中選擇"組裝部隊”。組裝工作在省內完成,所有新成立的部隊聚集在省會。如果沒有控制省會,就無法在該省組裝新部隊。同時,如果未能控制該省50%以上的政治點數(POLITICAL   POINTS),即使已控制了省會,也無法組裝新部隊。  
一座城鎮的資源可用於組裝新部隊SP,用來增援已有的部隊或成立新的部隊。較大型的城鎮有一項人力/裝備比,表明每星期產生的人力和裝備(比如,25點人力/星期)。組裝SP將消耗該省的資源和人力。組裝步兵需要的人力最多,資源最少的。炮兵需要的人力最少,但資源最多。在組裝視窗中有4個下拉框可以選擇想要組裝的SP的類型,步兵、騎兵、炮兵或後勤兵種(如工兵、架橋車等)。如果選擇了"持續組裝”,該省會在完成了目前組裝部隊的命令後立即開始新一輪部隊的組裝。單擊"至派遣所”將新組裝SP派往"接替人員派遣所”,此選項必須在下達組裝命令的同時發出,一旦SP組裝完成就無法再進行更改了。如果不單擊此按鈕,這支SP將停留在原地。在同一時間每個省只能組裝步兵或騎兵等SP中的一種。如不能同時組裝“新募步兵”和"青年近衛軍”,儘管只要資源允許,同一類型的SP可以組裝無數支。  
通過"派遣所"派遣新組裝的SP增援前線部隊的好處有:SP在途中不會出現疲勞或非戰鬥減員;在途中不需要補給;不需要成立一支新部隊,前線部隊的戰鬥傷亡或損耗能持續得到補充。當然,有時候將SP組成新部隊可能是更好的選擇。  
地圖外的3個區域實際上是只有1個省的國家,可同其他省一樣組裝新SP。  
特殊部隊  
除了組裝戰鬥部隊外,不要忽視"後勤"部隊。儘管這些SP沒有任何戰鬥力,但是他們能夠幫助完成各種各樣的軍事行動。同一地區擁有同種類型的多個特殊部隊並不能產生疊加效應。  
工兵:在主動包圍戰時可與圍城車一起使用,升級要塞時也很有用,還能用於修復或炸燬橋樑。  
架橋車:用來貫通被河流隔絶的地區,也能用來替代被炸燬的橋樑。  
圍城車:只能協助進行主動包圍戰,此時它比工兵更有用,但價格更昂貴,移動相當緩慢。  
部隊的資訊  
當滑鼠的游標停留在戰役地圖上玩家的一支部隊時就會出現部隊的簡單資訊視窗。顯示了每一支部隊的基本資料,包括部隊的種族、番號、指揮官、兵力、目前行動,以及其士氣、疲勞和供給等級的狀態訊息。士氣、疲勞和供給狀態欄按綠色、黃色和紅色的梯度漸漸遞減。紅色表示極低的狀態,綠色代表相當好。  
部隊的移動  
戰役模式中,部隊在地圖上的調動速度會受到道路品質、戰略要點、指揮官領導能力和疲勞度等因素影響。行軍會因地形、路況和在路途中遭遇大規模的友軍部隊(交通堵塞)而受到延誤。軍隊只能沿著道路移動,不能隨意四處移動。  
部隊行軍會導致疲勞。什麼時候休息的決定權在該部隊的指揮官身上。指揮官越好戰、領袖魅力越強,部隊會不顧疲勞趕往目的地。當一支大規模部隊行軍時,你可能會看見隊伍的後部有一條"尾巴",這表明了它在道路上行軍時部隊蜿蜒的長度。儘量不要讓其他部隊從中穿越。部隊穿過位於城鎮中的其他部隊不會減速。  
在地圖上可對部隊用簡單的拖放方式進行調動。在地圖上左鍵單擊要選擇的部隊,按住滑鼠不放將部隊拖曳到目的地後再放開即可。這時會出現一個對話框,進行確認,然後一個移動箭頭將會顯示在地圖上,標誌出從目前位置到目的地的路線。你還可以做更為詳細的路線指定:拖放到第一個目的地,不要按下對話框上的任何按鈕,再次用滑鼠左鍵選中部隊,按住滑鼠將其拖曳到下一處放掉,又出現對話框。如此這般操作直到設定最終目的地。  
對話框中"會師部隊”,命令部隊前往另一支部隊處,而非地圖上的某處(此為預設選項)。可以使用此選項命令一支部隊追擊一支敵軍部隊,但是一旦失去敵軍的蹤影("戰爭中的迷霧”規則),此命令就被撤消。確認指令後,按"下達”將命令立即發給相關的指揮官。單擊“完整”按鈕可打開"完全指令視窗”,下面會詳盡介紹。  
如果同一地點駐紮着多支部隊,單擊滑鼠左鍵可以切換部隊。  
命令的下達  
指揮官的主動性越高,他更可能去揣摩上司的命令,而不是等待命令。如果敵人部隊在24英里內,那麼與敵接觸的指揮官會在一定程度上為自己考慮,並作出對應的行動。  
命令必須由最高司令部(SHQ)下達。除非是"快速指令"遊戲模式,否則在部隊執行一項新命令前總有一段滯後。SHQ離部隊指揮官越遠,命令抵達所需的時間越長。雖然SHQ的指令總是立刻就下發,但是將命令傳達給部隊的各級指揮官需要時間,這就造成了延誤。部隊規模越大,延誤越長。指揮官的人事能力越強,他將指令傳達給下級的速度越快、效率越高。  
部隊的指令  
選擇一支部隊並單擊滑鼠右鍵,出現指令視窗。選擇"命令”出現"完全指令視窗”,此視窗的頂部有4隻按鈕-高級命令、資料、戰鬥手冊和日期,用於下達更詳細的命令。選擇"部隊資料”可獲得部隊詳盡的訊息,選擇"再編成”進行部隊編組。  "
完全指令視窗”介紹  
資料  
①命令  
行進到:若僅調動一支部隊不必選用此項命令,"拖放"操作便可以了。   此處主要用作指示訊息。  
暫緩:原地待命。  
休整併集合:原地停留,休整一段時間(恢復疲勞),並收集士氣低落、意志消沉的部隊。休息一段時間能迅速恢復疲勞,通常幾天就足夠了。恢復低落的士氣比較棘手且具有相當的不確定性。一個關鍵因素就是指揮官的領袖魅力。補充新兵部隊也會提高士氣。  
解除指揮官:解除職務的指揮官被放進賦閒指揮官列表,並可再次被授予新的指揮權。  
保衛:將一支位於城鎮中的部隊變成該地的守備部隊。當敵軍接近,它將在城鎮中進行防守而非出擊。  
升級要塞:在目前位置建造要塞或升級要塞(最多到3級),工兵必不可少。建造1級要塞最快,升級需要非常多的時間。  
②對敵姿態  
部隊的對敵姿態可以是"進攻型”或"防守型”。設為"進攻型”的部隊不大會迴避戰鬥,在戰鬥中將積極進攻並追擊潰敗的敵人。部隊會付出較多的傷亡,但一旦取得優勢極有可能將小小勝利擴大為輝煌的大捷。"防守型”的部隊會儘可能的迴避戰鬥,在戰鬥中採取防守的態勢,戰鬥時一般只注重擊退敵人而不去消滅所有敵人,處於易守難攻的地形(高山、樹林等)將獲得極大的優勢。  
注意:部隊指揮官的性格特點也同樣重要。如果一支被設定為"進攻型”的部隊由一位小心謹慎的指揮官指揮的話,它更有可能表現為防守型。  
③行軍速度:只能在部隊行軍中才可以選用。  
戰役遊戲中有三種行軍速度:  
正常行軍:以每天15英里的速率前進,將產生中等程度的疲勞。  
緩緩前進:以每天10英里的速率前進,將產生最低程度的疲勞。  
強行軍:以每天至少20英里的速率前進,謹慎使用,這將使部隊非常疲勞。  
④抵達目的地:告訴部隊在抵達目的地後該做些什麼,只在部隊行軍中才可選用。。  
暫緩:原地待命,是預設選項。  
休整併集合:抵達目的地後進行休整併集合部隊。  
建造供給站:到達目的地後建造一座補給倉庫。  
保衛:目的地是一座要塞,部隊抵達後將成為要塞的守衛部隊。  
升級要塞:到達目的地後建造/改進要塞,需要工兵。  
託管:目的地要需有一支部隊。軍階較低的部隊在抵達後將被託管給高等級的部隊,並接受其指揮(例如,一個軍團接受一個集團軍的指揮)。  
拆除補給站:當目的地是倉庫時才可選用。  
炸燬橋樑:當目的地為橋樑時才可選用。工兵有助於破壞橋樑,但並非必要條件。  
修復橋樑:被炸燬的橋樑可以修復。騎兵不可以維修橋樑。工兵能加快修復速度、節省時間,而架橋車能代替一座橋。  
   
   
⑤攻擊:指定部隊在遇到敵人時如何反應。由弱到強分為:迴避所有敵人,迴避勢均力敵的敵人,迴避優勢敵人,不迴避任何敵人。  
高級命令:  
槍聲:待命的部隊在聽到附近有槍聲後會停下任何行動,以強制行軍的速度前往爭端處,並準備加入戰鬥。  
追擊:選擇了"追擊"並被設定為"進攻型"的部隊在戰鬥開始後會對敗退的敵人窮追猛打。  
主動包圍:意味着假如該部隊被派往敵軍守衛的某處,它會選擇主動包圍。遊戲中有兩種包圍戰術:主動的和非主動的。主動包圍是進攻性的,比非主動包圍快地多,但是士兵們在進攻時傷亡也更慘重(特別是攻佔3級要塞時)。  
放棄:命令部隊在敵人到來時放棄要塞、撤退。但是在經過任何加強的城鎮時,它會留下一小隊士兵來保衛此鎮,然後再繼續撤退。  
自動強攻:命令部隊自動去猛攻任何的1級要塞,這要以沉重的傷亡為代價。  
日期控制  
日期按鈕開啟一個顯示日曆的視窗。可以在給某支部隊發布命令時,在日曆上找一個日期,指定採取行動的特定日子。命令將被寫進主命令視窗中的記事本。日期旁還注着命令的說明。  
戰鬥手冊(OB):等同"再編成”指令,用於部隊重新編組。  
進入戰鬥  
當你的部隊遭遇敵軍,戰鬥便可能發生。有時遭遇敵軍後不能進入即時戰鬥,而只能按照戰略性戰斗的規則進行。戰鬥發生前玩家會被徵詢如何處理,有兩種選擇:模擬戰鬥與戰術性戰鬥。前者由電腦模擬戰鬥,然後顯示戰果;後者將進入即時戰鬥模式(請參考下文戰鬥部分)。如果打了一天後戰局仍不明朗,可以選擇撤退或繼續第二天的作戰。戰鬥中有時會出現援軍。  
抵達並奪取敵人控制區域  
要奪取敵人控制區域,你的部隊得接近或強過守軍的規模。如果你的部隊相對當地守軍足夠強大,那麼你一旦抵達該處就立刻控制該區域(包圍除外)。如果你的部隊相當於守軍的一半規模,你的部隊將被歸為"來襲部隊"。當你襲擊某處時,敵軍無法維持補給或利用資源(你也不能)。一旦進襲部隊離開該處,那麼它就重新回到原主人的控制之下。假如該處守衛部隊是你的部隊的兩倍多,那你就不能控制或襲擊該處。大多數地區的規模在1-4之間。大型城市或首都為6-12。地區規模的大小代表了取得控制權所必須的兵力的多少。  
戰略性戰鬥(STRATEGIC COMBAT)  
戰略性戰鬥是與"遊戲時間"同時進行的,因此有可能援軍會趕到並影響戰果。隨着戰鬥進行,失敗的一方將失去鬥志。如果夜幕降臨還沒有取得結果(任何一方都未退軍),戰鬥可能在第二天繼續。許多因素都會影響戰略性戰斗的結果,最主要的是:敵對雙方指揮官的能力(以及他們部下指揮官的能力);敵對雙方部隊的軍力、士氣和對敵姿態;敵對雙方部隊的組成(裝備多種武器的部隊將比單種武器的部隊具有一定程度的優勢);地形。  
在戰略性戰鬥中,每一種SP都有其戰略價值,比如:  
老近衛步兵 2.0 排級步兵 1.0 新募步兵 0.7  
重騎兵 0.5 輕騎兵 0.3  
炮兵和後勤補給部隊的戰略價值並不是0,雖然完全由這些兵種構成的部隊對於敵軍幾乎是毫無抵抗能力的,但並不意味着炮兵在戰略性戰鬥中一無是處,在支援步兵和騎兵時他們非常有用。  
撤退和追擊  
一支部隊的士氣降為零時便會撤退。鏖戰了整整一天的部隊也可能在夜幕降臨時撤離(尤其是在士氣非常低靡時)。一支部隊在白天撤退地越早,越可能遭受敵軍有效的追擊。  
如果一支部隊被包圍了,例如敵人的軍隊封鎖了所有可以逃離的道路,那他們會嘗試突圍。成功的幾率取決於(突圍部隊的)指揮官的能力和攔截部隊的力量。如果突圍失敗這支部隊便投降。  
勝利方的部隊如為進攻型姿態可能會追擊撤退的敵人。如果贏家擁有大批的騎兵,那麼追擊將給敵人造成沉重的打擊。一次成功的追擊將使戰斗的天平更深地倒向勝利者一方。  
包圍  
當遇到一座防守嚴密的敵軍要塞時,滿足下面兩個條件就發生包圍戰:  
1) 進攻方數量上遠遠超過敵方守軍 2)   進攻方的軍隊強大到能夠奪取此區域。  
包圍有兩種類型:非主動型和主動型。包圍戰的預設模式為非主動型。如果一支部隊被授命進行"自動強攻",同時滿足了上述兩個條件並且要塞僅為1級,那麼進攻會立即實行,如果勝利的話,此要塞便落入我軍之手。非主動型包圍時,部隊對此區域採取圍困,切斷補給,用饑餓打垮守軍。非主動包圍戰的敵對雙方的傷亡很少,但是耗時較長,特別是當此要塞補給庫存豐厚時。  
主動型包圍戰比非主動型包圍戰快得多,但是進攻方會付出巨大傷亡(特別是對付3級要塞時),防守方也會遭受巨大損失,要塞的等級也可能降低。在包圍過程中,如果一切順利,系統會問你是否嘗試發動一輪強攻,如果成功就奪下要塞結束包圍。無論成敗與否,都會使進攻部隊付出慘重的代價。騎兵不會參加主動包圍戰。  
如果進攻方成功的強攻奪下了要塞或守軍投降,圍攻戰便結束。圍攻的時間越長,守軍投降的幾率越大。上述兩種情況下,所有的守衛(及其指揮官)均被捕獲。如果圍攻者撤離,或不再有足夠的軍力,包圍也結束。絶對不要使守備部隊的規模超過該地區能提供的補給能力。兵力過多並不能增加防禦能力,事實上是隻增加了"吃飯的嘴"。騎兵作為守備部隊並沒有用。  
勝利  
出現下列情況時,戰役將結束:1.到達限定時間   2.一方取得一場大捷。到達劇本規定的時限時,雙方取得的勝利點數將進行比較,以決定勝敗。如果任何一方均未取得絶對優勢,那麼該劇本即成平局。劇本結束的時間對於每個新遊戲都有可能不同,最大差距為5個星期。如果聯軍擊斃或俘虜拿破崙將贏得大捷。  
勝利點數  
一些城鎮有特定的勝利點數,以計算佔據此城鎮的一方在戰局中獲得的優勢。同一地區的勝利點數對於法國和反法同盟可能不同,並且會根據劇本的不同而有變化。勝利點數也可以通過在戰鬥中取勝來獲得,勝利規模越大,獲得的點數越多。  
大會戰: Grand Campaigns  
如果法軍在1813年5月24日以前獲得85勝利點數將取勝,如果法軍在1813年5月24日後以前獲得95勝利點數將取勝。  
如果聯軍獲得87勝利點數將取勝,或者如果聯軍獲得70勝利點數並攻入巴黎也可獲勝。  
如果拿破崙被殺,聯軍將獲勝。  
否則大會戰將持續到1814年9月1日(最多再延長5星期),然後通過計算雙方勝利點數決定勝負。  
春季戰役:Spring Campaign  
如果法軍獲得80勝利點數將立即取勝  
否則戰役將持續到5月26日(最多再延長5星期),然後計算雙方勝利點數決定勝負。  
秋季戰役:August short campaign  
如果法軍獲得90勝利點數將取勝,  
如果聯軍獲得85勝利點數將取勝,  
否則戰役將持續到11月15日(最多再延長5星期),然後計算雙方勝利點數決定勝負。  
萊比錫戰役:Autumn (Leipzig) campaign  
如果聯軍獲得85勝利點數將取勝,  
否則戰役將持續到11月17日(最多再延長5星期),然後計算雙方勝利點數決定勝負。  
經驗  
指揮官每參加一場戰鬥其屬性都有機會提高,部隊的軍力也能得到提升,每支參加了戰斗的SP可以被提升至更高等級。比如,一支新募步兵便可能被提升至排級步兵。即使是戰敗的指揮官和部隊也可能獲得提升,但是勝利後獲得提升的幾率更高。  
補給  
補給水準較低會對戰鬥力和士氣的回覆帶來負面影響,還可能產生非戰鬥減員。通過結合給養原產地(SUPPLY   SOURCE)和倉庫(DEPOT)來構成補給綫進行補給,以滿足戰役地圖上所有部隊的需求。  
給養原產地每週能產出一定的給養物資。然後通過貯藏倉庫鏈供給戰鬥部隊,其中產出後未使用的給養點數(SUPPLY   POINT)將被積蓄起來。倉庫並不產出給養或積蓄物資,建造通往給養產地的倉庫鏈使給養原產地的補給能抵達"前線",這就是補給綫(SUPPLY   LINE)。就象鋪設一段段的水管把水引來一樣,部隊的給養需求可以通過補給綫獲得滿足。部隊的補給需求與構成部隊的SP的數量成正比。部隊要獲得補給必須處於倉庫的補給範圍內,而此倉庫必須處於連貫的通往我方給養原產地的補給線上。當處於給養原產地的補給範圍內時,部隊可直接獲得給養。補給綫的長度和構成補給綫的倉庫數量沒有限制。但是倉庫間隔的距離對能提供補給的數量有影響,而且其間地面狀況也影響到每座貯藏倉庫補給的範圍。某支部隊距離倉庫越遠,所能收到的補給越少,在極限範圍時只能得到很少的量。  
如果情況惡劣,從補給綫受到的補給低於75%,那麼部隊將會從地圖上最近的地區自動進行掠奪以養活自己,但這只是權宜之計,僅能滿足小部隊的需要。對於一支大兵團,它的給養消耗總是很快,因此絶對不應離開自己的補給綫太遠。  
補給範圍(SUPPLY RANGE)  
位於省會的倉庫的有效補給範圍為54英里,極限為108英里。  
位於城市的倉庫其有效補給範圍為45英里,極限為90英里。  
位於城鎮的倉庫的有效補給範圍為36英里,極限為72英里。  
位於其他地區的倉庫有效補給範圍為27英里,極限為54英里。  
1、給養倉庫  
雙方所能建造貯藏倉庫的數量有限制,這不包括遊戲中一開始就有的倉庫和從敵人手中搶奪來的倉庫。部隊可以拆除倉庫並在任何地方重建。但是如果一方沒有建造過新的貯藏倉庫,那麼也就不能拆除。倉庫只能建造在給養原產地或其他倉庫的的補給範圍內。  
任何部隊都能建造或拆除給養倉庫。如果擁有的倉庫總數已達極限,就不能再建造,只有先拆除已有的。  
2、補給綫說明  
一座貯藏倉庫可以連接數個給養原產地,能提供補給最多的補給綫將自動被部隊採用。部隊不能通過位於敵人控制區域內的補給綫獲得給養,但有一個例外:如果是我方正在圍攻的一座要塞,那麼可以穿過它獲得補給。如果某座城鎮還環繞一條河,那麼圍攻者還必須擁有架橋車才能穿過此地區獲得補給。補給綫不能越過敵人部隊或正受襲擊的地區進行輸送。若某個國家的軍隊不能得到同民族的給養原產地的給養,比如一支奧地利的部隊通過連接到奧地利給養原產地的補給綫獲得補給,那麼極限補給水準只能達到75%。  
3、其他  
給養原產地或倉庫能被搶佔。如敵軍佔領了一座建有倉庫的小鎮,有50%的可能此倉庫會被敵人搶佔。如果倉庫被搶佔,而其所處的補給綫又通向玩家的給養原產地,那麼產地的部分補給(最多50%)會被搶佔。如果敵軍佔領了一座給養原產地,那麼有50%的可能性庫存的補給會被部分或完全毀壞。給養原產地不會被摧毀,只能被佔領,佔領方還能得到給養原產地剩餘的補給。  
如果反法聯盟控制了漢堡或髮絲塔克(ROSTOCK),那麼普魯士的資源會增加。如果均被聯軍控制,資源增加的幅度更大。  
戰役模式中給養原產地一覽  
城鎮(國家) 規模(S=小,M=中,L=大).  
Munich (Bavaria) (M)  
Prague (Bohemia) (L)  
Berlin (Brandenberg) (L)  
Magedeberg(Brandenberg) (M)  
Lyons (Burgundy) (S)  
Rendsberg (Denmark) (S)  
Erfurt (Duchies) (M)  
Wesel (Duchies) (S)  
Wurzberg (Duchies) (S)  
Colberg (Prussia) (L)  
Antwerp (Flanders) (S)  
Hamburg (Hamburg) (L)  
Bremen (Hannover) (S)  
Paris (Ile de France) (L)  
Vienna (Vienna) (L)  
Mainz (Lorraine) (L)  
Rostock (Mecklenberg) (S)  
Brunn (Moravia) (M)  
Lille (Picardy) (S)  
Straslund (Pommerania) (S)  
Kalisch (Russia) (L)  
Dresden (Saxony) (L)  
Leipzig (Saxony) (L)  
Breslau (Silesia) (L)  
Stockholm (Sweden) (M)  
Brunswick (Westphalia) (S)  
Stuttgart (Wurttemberg) (S)  
影響戰役的幾個要素  
1)疲勞(FATIGUE)  
部隊行軍或戰鬥將出現疲勞,疲勞會削弱部隊的戰鬥力,影響部隊的行軍速度,最嚴重的後果是增加了非戰鬥減員。部隊會在每晚自動恢復一定程度的疲勞(不需下達"休整併集合"命令)。當以"正常行軍速度"前進時,每天產生的疲勞多於恢復能力;當強制行軍時,產生的疲勞會更多。輕鬆行軍(EASY   MARCH)的部隊疲勞度通常不會改變。行軍的速度越快,所導致的疲勞越嚴重,行軍於糟糕的道路上會增加疲勞。  
2)非戰鬥減員(ATTRITION)  
即使未與敵人交戰也會因為疾病和開小差而發生非戰鬥減員。一般由經驗豐富的老兵組成的部隊出現非戰鬥減員的情況要比新招募的士兵少。一支部隊的疲勞度越高,補給水準越低,非戰鬥減員越多。大部隊的非戰鬥減員比小部隊多。惡劣的天氣會加劇非戰鬥減員。通常情況下,騎兵最有可能出現非戰鬥傷亡,炮兵次之。指揮官的領袖魅力和人事能力能降低非戰鬥減員。  
無謂的興師動眾很可能導致嚴重的非戰鬥減員。對一支進行無計畫的長途調動的大部隊,非戰鬥減員造成的結果很可能比打一場大惡仗還要糟。應慎重考慮是否需要調動一支部隊、調動多遠以及用怎樣的速度行進,對一支集團軍還要考慮為儘可能降低非戰鬥減員是否需要暫時分散部隊。  
3)天氣(WEATHER)  
在拿破崙的戰爭時代,無論是戰鬥還是行軍很大程度上受到天氣和地面情況的影響;泥濘的道路將延緩行軍速度,降雨會使火槍成為一堆廢鐵。遊戲中天氣狀況會因季節變化而變化,並會出現反常的天氣。遊戲中有3種天氣狀況和3種地表狀況,天氣可以是晴、小雨或大雨,地表狀況可以是良好、輕微泥濘或非常泥濘。  
降雨會影響發現敵軍的距離,並對士氣和非戰鬥減員有負面影響。降雨的時間越長,地表變泥濘的幾率越大,道路的狀況越糟。泥濘的地面將減慢行軍速度、縮短補給半徑、增加疲勞度和非戰鬥減員率。降雨還會削弱大炮的戰鬥威力。一段時間的晴朗天氣會將泥濘的地面"曬乾"。  
4)全民士氣(NATIONAL MORALE)  
隨着戰役的進行,不僅單支部隊的士氣會隨着戰爭的命運而起伏,每個加入戰爭的民族的士氣也會變化。全民士氣主要受到戰斗的勝敗和土地的得失的影響。全民士氣會因為勝利而回覆,沒有新的災難發生全民士氣也會慢慢回覆。  
5)停戰協定(THE ARMISTICE)  
在3月和4月的大會戰期間會出現一次停戰。促成此次停戰的主要原因是雙方均付出了沉重的傷亡代價。停戰只是很短暫的一段和平時期。在此期間可以招募新部隊,讓部隊進行休整或重組,建立補給綫等,但任何戰鬥都是不允許的。在停戰協定生效後,軍隊可以正常地在戰役地圖上移動,但不能通過敵人控制的區域。  
戰鬥  
1)挑選戰場(CHOOSING THE BATTLEFIELD)  
在某些情況下玩家可以選擇戰鬥發生的確切地點。這取決於敵對雙方指揮官的主動性,部隊的對敵姿態(防禦型部隊挑選戰場的機會更大),以及部隊中輕騎兵(擔任偵察任務)的數量。  
2)部署(DEPLOYMENT)  
一旦查看並選擇了戰場,接下來就必須部署你的部隊。戰場上的"暗色"地區代表開始時不能部署部隊的地區。遊戲會提供一個初始方案(你的部隊一開始就已經在戰場上部署好了),你可以接受此方案或親自部署部隊。"戰爭中地迷霧"在部署階段也有效,所以敵軍確切位置的消息非常少。  
強烈推薦將你的部隊作為一個連貫的整體來部署。同一軍團的各團應被部署在一起以便相互支援,同一集團軍下的各軍團也應如此部署。儘力避免將屬於不同指揮官的部隊交錯在一起,否則的話會造成嚴重的指揮控制問題。  
3)戰鬥(COMBAT)  
影響戰鬥結果最主要的因素是部隊的士氣、打擊力和指揮官的領導力,雖然隊形、地形等也會影響到戰鬥結果。戰鬥中有兩種主要的戰鬥類型:射擊戰和突擊戰。  
射擊戰  
以炮兵的炮擊和步兵的火槍齊射為代表,能逐漸消耗掉敵軍的軍力,降低其士氣。最主要的因素是部隊的射擊值和隊形。步兵的射擊範圍為440碼(2格),重型炮兵的射擊範圍至多可達到1760碼(8格),但通常距離小於1100碼(5格)時炮火才有效。騎兵部隊中除非有馬拉炮兵,否則無法進行炮擊。  
突擊戰  
這是近距離的戰鬥,敵我雙方相距不足200碼。儘管如此,但這並不是肉搏戰(在拿破崙時代還很罕見)。很大程度上決定於雙方奪取或堅守的目標,而且一定程度上考驗了雙方的意志力。突擊戰能比射擊戰更快達到目的,而且戰果常常很輝煌,但對一支軍心穩定的敵軍發動貿然進襲是很冒險的。  
如果某支部隊具有足夠高的攻擊性,又是進攻型對敵姿態,且與敵人足夠近,那麼它會自動發動突擊戰。要增加突擊戰的可能性,可命令部隊行進到(你想發起衝鋒的)敵人身旁或將其目的地設定在敵軍身後。騎兵更擅長突擊戰,而非射擊戰。如果一支騎兵無法接近敵人,建議將他們撤出敵有效射程外並在再次衝鋒前先休息。當步兵發起突擊時全軍都會開火,當發起射擊戰時僅前鋒會開火。  
儘管炮兵在較近距離時具有毀滅性的威力,但如果一支部隊成功地接近炮兵陣地並發起突擊,那麼這支炮兵很有可能將被擊敗。因此要儘力保證炮兵部隊能得到步兵和騎兵的保護。  
4) 對敵姿態和攻擊性(POSTURE AND AGGRESSION)  
這兩種指示緊密關聯,並影響到一支部隊在接近敵人時如何行動。攻擊性和對敵姿態在戰爭進程中會隨着傷亡、戰術以及敵軍的動向而發生變動。  
攻擊性:  
迴避接觸(AVOID CONTACT)  
部隊通常會與敵人保持660碼以上的距離,如果必要會在敵人推進時撤退。  
偵察/牽制(PROBE/DELAY)  
部隊會小心謹慎地對付敵人。通常只在擁有高昂的士氣或具有位置優勢時(如在兩翼時),或無法迴避戰鬥時才與敵人交戰。如果感覺要輸掉一場戰鬥,可以的話他們會撤退。  
保留攻擊/防守(LIMITED ATTACK/DEFEND)  
部隊會積極攻擊敵軍而無視小小挫敗。步兵會在敵人一進入射程就開火。但是如果敵軍用實力證明其更強,他們會撤退。  
全軍攻擊/防守(ALL OUT ATTACK/DEFEND)  
該部隊會不惜一切代價,儘力奪取目標或守住陣地。進攻的部隊會以儘可能快的速度向敵人發起衝鋒。  
對敵姿態:  
進攻型(OFFENSIVE)  
部隊會努力接近敵軍並發起突擊戰。進攻的步兵會儘力衝進敵軍陣地以對防守部隊進行突擊。當敵軍接近時,他們會進行反擊。這一點對騎兵尤其重要,因為如果允許進攻他們會對660碼內的敵人發起衝鋒。交戰後進攻型的部隊不大會更換隊形。  
防守型(DEFENSIVE)  
接敵後部隊會先暫停行動而儘力發揮火力。步兵將傾向於暫停前進後再射擊,而不是發起衝鋒將敵人趕跑。騎兵通常會在其位置停滯不前,除非遭受直接攻擊才進行反衝鋒。  
炮兵部隊(ARTILLERY UNITS)  
炮兵部隊幾乎沒有突擊能力。因此對於他們,對敵姿態只有微弱的差別。進攻型的炮兵通常在解除牽引準備開火前會行進到與敵人很接近的地方。防守型的炮兵更可能在敵軍一進入射程後就停止前進並開火射擊。炮兵的攻擊性也影響到他們在後退前會讓敵人接近到何種程度。  
5)部隊隊形  
行軍(MARCH):行軍的最佳隊形,能充分利用道路,作戰能力很弱,遭遇敵人時將付出沉重的代價。  
縱隊(COLUMN):保持一定的移動力和戰鬥力的折中方案,接近敵軍的"標準"隊形,在戰鬥中的效率比不上橫列隊,但是更改隊形時更迅捷,攻擊低落士氣的敵軍時具有戰鬥力和士氣上的優勢。  
密集縱隊(CLOSED COLUMN):僅適用於步兵,用於防禦敵軍騎兵;儘管不如方陣安全,但是具有更高機動力,而且部署所需時間更短。在對抗敵步兵和炮兵時處於劣勢。  
橫列隊(LINE):犧牲一些移動力,與縱隊相比反應較慢,更改隊形的時間更長,在糟糕的地形時較難轉向。通常是最適合戰斗的隊形,特別是發射火器時。注意,呈橫列隊的步兵對於敵騎兵的突襲幾乎沒有防禦能力,但在遭受敵軍密集炮火攻擊時能傷亡減至最低限度。士氣低落的部隊應用此隊形將比呈縱隊時更易受重創。  
方陣(SQUARE):僅適用於步兵,主要用作抵禦敵軍騎兵,騎兵部隊幾乎不可能擊敗士氣高昂的方陣步兵。喪失了較多移動力,特別是在與敵人相當接近時。對抗敵軍步兵時處於劣勢,在敵軍炮火下會損失慘重。  
牽引(LIMBERED):僅適用於全部由炮兵組成的部隊,在炮兵部隊行軍時使用。此隊形時炮兵不能開火,在敵軍火力下將傷亡慘重。  
解除牽引(UNLIMBERED):炮兵必須呈此隊形才能開火。(作為騎兵團或步兵團一部分的炮兵SP將自動解除牽引,不受此約束)  
6)軍團部署  
行軍(MARCH):各團之間有一個單位的間隔,最適於快速行動,但戰鬥力最弱(無論是開火還是突擊)。  
集中(MASSED):各團之間有3個單位的間隔。火力較弱但是適於突擊,在發起快速進攻或不計傷亡進攻重要地區時將大有裨益。  
部隊能戰鬥更長時間,而且不會因為暫時的挫敗而撤退,但是在敵人火力下會付出更多傷亡。  
展開(DEPLOYED):各團展開為2排。通常情況下是最有效的部署,折中了移動力和戰鬥力,是拿破崙團級部隊標準的部署方式。  
散開(EXTENDED):各團被配備成一排。將犧牲一些移動力,最適於用小規模部隊佔據大量空地或困住敵人避免全面交戰的情況,但部隊很有可能因為暫時的挫敗而撤退。  
炮術(ARTILLERY):對於完全由炮兵組成的部隊而言,散開式部署最能發揮火力。  
將一個團散開配備比重新集中要快。當一個團以某隊形從狹小間距部署成較寬間距時,左(LEFT):命令該團向其左翼部署;中央(CENTER):命令該團同時向兩翼展開;右(RIGHT):命令該團向其右翼部署。  
當你命令某支部隊前往某地併進行隊形組成、部署以及更改戰斗方向時,該部隊會在抵達其目的地後再進行隊形等的變換。如果你想發起一場主動進攻,建議你在發出調動命令前先作部隊的隊形組成等改變。  
7)傷亡和混亂(CASUALTIES AND DISORGANIZATION)  
當部隊遭受傷亡時,你會發現隊伍間出現空隙,但一般部隊的整個陣地規模不會縮小。當一支部隊陣地超過880碼(4格)時,該部隊會重新編組,將空隙補上,若必要甚至會縮小陣地規模。嚴重混亂的部隊在與井然有續的敵軍作戰時處於高度劣勢。儘可能將這樣的部隊撤回,以便讓它在再次行動前恢復和重新編組。  
8)疲勞(FATIGUE)  
部隊無論在戰役中達到怎樣的疲勞程度都可以進入戰鬥。在歷史的戰鬥劇本中,並非所有部隊開始時都是精神飽滿的。在戰鬥遊戲中部隊會因這些原因導致疲勞:開火射擊,變更隊形或部署,發起突擊戰,士氣低落。疲勞對於一支部隊的突擊戰、射擊、轉向等方面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可以通過休整和集合恢復。  
9)士氣(MORALE)  
由於遭受傷亡,部隊會失去士氣。此外每支部隊都有一個"損失臨界值"。當傷亡達到或超過"損失臨界值"時,不僅士氣低落速度加快,而且該部隊會遭受大量額外的損失。士氣還會因為一些重大事件而降低:我方一名指揮官失蹤,在突擊戰中被擊敗,準備衝鋒或遭敵軍衝鋒,在敵一輪射擊中蒙受重大傷亡。士氣低落還會導致部隊撤退,甚至潰敗。  
給一支士氣低落的部隊任命一名領袖魅力很高的指揮官(或至少讓這樣一名指揮官接近他們)會增加部隊回覆士氣的能力。一支傷亡慘重的部隊不會集合以重整旗鼓,而是逃離戰場。士氣有兩個等級-單支部隊士氣和軍團士氣。如果一支軍團的所有部隊都在動搖不定,那麼可能整支軍團將撤出戰場。建議你將一支軍團中至少一個團保留後備。  
10)贏得戰鬥(WINNING BATTLES)  
以下任一種情況均將贏得戰役性戰斗的勝利:敵軍在戰場上已無部隊(全部潰敗、撤退或被消滅);戰鬥未結束,但一方(或雙方)決定連夜撤退。  
如果戰鬥打得很糟,你就需要決定是堅持到黑夜降臨然後在夜幕掩護下撤退,還是立即撤退。可以命令所有部隊行進到戰場的底部,從而立即撤退。白天越早撤退,敵軍部隊追擊的成功性越大。  
如果夜晚降臨戰鬥還沒決出勝負,雙方會停戰,並決定是第二天繼續戰鬥還是連夜撤退。如果雙方決定繼續戰鬥,那麼第二天部隊會在昨天的位置繼續戰鬥。所有的部隊都會回覆前一天行動中失去的士氣和產生的疲勞。  
歷史真實的戰鬥在上述情況下會結束,還有一個固定的時間限制。如果到達時間限制時還未決出勝負,戰鬥便結束,併進行勝負的計算。勝利建立在雙方奪得的勝利點數上,然後再計算雙方傷亡。  
心得  
1.善於使用炮兵,但炮兵移動時應派騎兵加以保護。  
2.法軍騎兵數量很少,十分寶貴,一般應避免孤軍深入。集中兵力,看準時機,全力投入。  
3.兩軍數量相當,距離較近時可先防禦後進攻。誘使敵軍向我堅陣進攻,以火力給予敵軍充分殺傷後,選擇一點迅速突破,或步步為營,緩緩進逼。  
4.戰線較長時,各軍團之間不能留明顯的空隙,以免敵軍從此突入,一旦被突破,如洪水決堤,難以收拾。兩翼應該留一些預備隊,防止敵軍從側面突襲。  
5.指揮官應緊隨自己的部隊,不可遠離,不要孤立。對敵軍指揮官可用騎兵突襲。  
6.部隊較多時難以面面具到,可讓大部分部隊原地堅守,集中優勢兵力,殲滅敵軍孤立突出或力量薄弱的部隊。  
7.在戰役模式要注意保證我方補給綫的暢通,同理,可以佔領敵軍後方的1、2個倉庫或城鎮,切斷敵軍的補給綫。從保證補給和減少非戰鬥減員方面考慮,兵團的規模最好不要超過2萬人。  
後記  
有兩位西方近代軍事史上的軍事理論大師也參加了拿破崙1812和1813年戰役,他們就是的作者瑞士人約米尼和的作者普魯士人克勞塞維茨。約米尼原本是內伊的參謀長,因為才高招嫉,受到拿破崙的參謀長伯奇埃元帥(Marshal   Berhier)的陷害,不得不在1813年戰役開始後逃亡俄國,他立即受到沙皇亞歷山大的禮遇。在戰爭的最後階段,約米尼的態度可謂光明磊落,他拒絶向反法同盟提供任何有關法軍的情報。而亞歷山大的氣度更令人佩服,為了不讓他難堪特准約米尼暫時回瑞士休假。約米尼和克勞塞維茨不僅是軍事理論家,也是戰史研究者,都認為戰爭(或戰略)的研究必須由歷史入門。約米尼曾指出:“一切戰爭藝術的理論均以戰史的研究為唯一合理基礎。”若以著作的數量來衡量,他們應是歷史家的成分多於理論家,由此可見歷史對於戰爭理論研究的重要性,中楊威利由一個戰史研究員而成為名將說來也是可信的。  
萊比錫戰役後,戰爭很快打到法國境齲拿破崙回到巴黎,重新佈置軍隊。他計畫在數量上占優勢的敵人匯合、向巴黎作向心式進攻前予以各個擊破。牙齷曰偷姆蘭西戰役開始了,拿破崙在強大的敵人面前進行了出色的戰鬥,多次獲得輝煌的戰果,使他擁有良好的機會談判一項合理的結局,也可能保全他的皇位。雙方開始在夏提容進行和談。但是拿破崙堅持荷蘭和部分意大利土地應為法國的一部分,他希望在戰場上獲得一次Q定性的勝利以迫使敵方接受其條件。儘管拿破崙獲取了一系列勝利,但是反法聯軍在軍事上仍然佔有絶對優勢,而且時間越來越對拿破崙不利,反法聯軍司令部考慮到戰勝拿破崙很困難,Q定竭力避免同拿破崙接觸,而以壓倒優勢的兵力直接向巴黎進攻。拿破崙追擊敗退的布歇爾並插入聯軍後方的行動,不僅]有迫使聯軍向萊茵河撤退,反而使聯軍向巴黎前進的道路暢通無阻。1814年3月31日,聯軍進入巴黎,4月11日,拿破崙被迫同奧地利、普魯士、俄國簽訂,條約規定:拿破崙及其家族“放棄對法蘭西帝國、意大利王國和其它國家的一切主權和統治權”,拿破崙終身保留皇帝稱號,拿破崙家族成員保留H王稱號,拿破崙皇帝擁有厄爾巴島的完全主權和所有權,並付給拿破崙二百萬法郎的年金。拿破崙於1814年4月20日前往厄爾巴島,跟S他的有貝特蘭⒕、德魯奧等以及騎兵、步兵數百人。  
  厄爾巴島位於地中海南部,與科西嘉島遙遙相望,土地貧瘠,總面積不過二百多平方公里。拿破崙在這個小島上]有度時光,他密切注視著法國的形勢變化。  
  1814年4月6日,在拿破崙宣告退位的那天,元老院召喚路易十八歸國即位。路易十八登上王位後,在短期勸1萬多名軍官免職,把無能的貴族安置在各個要職上。在復辟王朝的庇護下,農民的r迅B夯,在革命時期獲得土地的農民首先感到了威脅,更加仇視路易十八,痛恨波旁王朝,資產階級也對波旁王朝深感不滿。復辟王朝與廣大群眾的矛盾迅速尖鋭起來。反對復辟王朝的鬥爭逐漸加強,許多地方成立了秘密的革命組織,許多官員與拿破崙保持着秘密聯繫,向他提供情報。
  拿破崙在島上正確預計了法國的政治形勢,經過慎重的考慮,拿破崙於1815年2月26日趁著黑夜,率領官兵1千餘人分乘幾艘船偷渡回國,經過3天3夜的艱苦航行,3月1日上午,拿破崙在法國南部的儒安港登陸。對路易十八非常痛恨的士兵群眾,重新集合在藍、白、紅三色旗之下,組成了無法阻擋的洪流。路易十八於3月19日夜晚狼狽逃往比利時。3月20日,拿破崙率領隊伍進入巴黎、進入杜伊勒裡m,又一次登上皇位。
  反法聯盟的奧、英、普、俄知道拿破崙回到巴黎的消息後,立即Q定各出兵15萬,準備再次打垮拿破崙。這是反法聯盟第七次大聯合,他們實際出兵h遠w過了原定數量,總兵力超過一百萬人。拿破崙面對強大的軍隊,積極備戰,把退役的老兵招回,但他]有恢復普遍徵兵,使那些擁護他的法國人加入他的軍隊,以致力量薄弱,這是他失敗的潛在因素。
  拿破崙首先Q定在俄奧軍隊越過萊茵河以前,迅速插入英、普兩軍接合點,割斷英、普兩軍的聯繫。6月18日,拿破崙發動了對聖讓山高地的進攻,聖讓山高地爭奪戰就是著名的滑鐵盧之戰。戰役開始時,法軍與聯軍兵力大致相當,大約各為七萬人左右,雙方都在等待援軍,拿破崙在等待格魯希的三萬法軍,威靈頓在盼望布呂歇爾的四萬多普軍。結果布呂歇爾擺了格魯希所率法軍的追擊,趕來支援英軍。普軍來援使威靈頓絶境逢生,法軍損失慘重,而格魯希的法軍卻遲遲不見,拿破崙軍隊放棄了戰場。歷時12小時的滑鐵盧會戰結束了,雙方損失都很大,法軍四萬人以上,英軍一萬五千人,普軍七千人,拿破崙一生中最後一仗失敗了。
  拿破崙在滑鐵盧戰役失敗後,還可以組織起軍隊繼續戰鬥,但他拒絶了共和派要求他專政和發動人民戰爭的建議,而屈服了兩院的Q議。1815年6月22日,拿破崙宣佈第二次退位。反法聯盟⒛悶坡厙艚在遠離大陸的聖赫勒那島上。在這座由懸崖峭壁和火山岩M成的天然監牢裡,拿破崙度過了他最後的日子。1821年5月5日下午6點,拿破崙與世長辭了。1840年12月15日,拿破崙遺體運回巴黎塞納河畔的榮軍院安葬。
拿破崙統治法國的歷史結束了,但他的軍事謀略,政治思想,給後世留下了寶貴的遺產。拿破崙雖然百戰百勝,卻無法取得成果,犧牲了五百萬條人命,仍然]能擴大法國的領土。從有形的角度來看,他的一生非但徒勞無功,而且帶給法國很大的損失,不過,他也給予法國人民無形的利益,那就是"我們曾經君臨世界"的自尊心。
  拿破崙作為法國資產階級的代表人物,在其執政時期,對妊鎮壓封建貴族復辟勢力,對外多次打敗歐洲各國封建君主,為鞏固法國的資本主義制度做出了重要貢獻。正如恩格斯所說的:“拿破崙的不朽功績就在於:他發現了在戰術和戰略上唯一正確使用廣大的武b群眾的方法,而這樣廣大的武b群眾之出現只是由於革命才能成為可能,並且他把這種戰略和戰術發展到那樣完善的程度。”
 
轉播0 分享0 收藏0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存檔|手機版|聯絡我們|新聞提供|鐵之狂傲

GMT+8, 25-1-6 08:05 , Processed in 0.024755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