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取回密碼
 註冊
搜尋

切換到指定樓層
1#
原作者:真田源二郎幸村
     我承認,在此之前我並不知道西國宰相----尼子經久的外號。我想,大多數玩家可能和我一樣對「出雲之鹿」有所瞭解,卻未必聞見「出雲之狼」這四個字。故正好藉此機會,順水推舟,把日本戰國時代擁有某種特定的動物作為外號或別稱的名將,做一下整理,並篩選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十二位,根據出身年份加以排列。這十二位武將的外號中,有得到歷史和日本民眾認可的,有中國玩家或讀者創造的,甚至也有本人YY的,純屬娛樂,公等不必過於深究,大家若有更好、更有趣的例子,也不妨列舉一二,便於眾網友分享與學習。
      NO.1  出雲之狼-----與北條早雲齊名的西國謀將
      中國有一句老話叫作「關公戰秦瓊」,在這裡,不妨可以用在尼子經久和毛利元就身上。
兩人有着許許多多的相似之處,雖然同處於戰國時代,但是卻沒有真正的作為對手較量過。原因就在於經久比元就年長將近40歲,從年齡上看,經久是元就的祖父輩。毛利元就在開疆擴土的主要對手,是尼子經久的嫡孫----尼子晴久。這又是兩人的一個共同點,經久和元就都將家督之位傳給了孫輩而非子輩。
      尼子經久和毛利元就,這兩位歷史學家公認的日本戰國時期中國地區的傑出謀將,一直被出雲和安藝(由於日本漢字簡化與中國有所不同,所以有的著作上稱為「安蕓」,我今後會專門寫貼加以區別,這裡不多做介紹)兩地的人民敬為「西國第一智者」。可惜的是,兩人並沒有正面交過手,究竟誰的手段更為高明,無從進行絶對的比較。我也只能偶爾在閒暇之時,在中的虛擬劇本裡選擇尼子經久,率領「新宮黨」以及山中興盛、本城常光等猛將,與毛利元就進行對抗,也算是為了彌補這個遺憾的一種小小的方法吧。
      NO.2  美濃之蝮-----賣油郎出身的「下克上」之范
      對於那些由於「下克上」而被奪去守護代地位的舊時期的領主們,應該說是他們的能力實在太差了呢?還是取而代之者實在太過於狡猾了呢?土岐賴藝就是這種類型的廢物,家中重臣土岐盛賴早就看出「蝮蛇」的狡詐,多次苦諫賴藝不要重用「心如蛇蝎」的齋藤道三。然而賴藝不納忠言,最終,國破城亡,自己被流放不說,子孫一族被道三暗殺而清除殆盡。而「蝮蛇」也真正的成為了濃州之主。
      不能絶對地稱齋藤道三卑鄙,畢竟在亂世之中,是靠實力說話的。特別是崇尚「下克上」的日本戰國時代,武力奪權早已成為家常便飯。武士是以「獲取功名,立下不朽之偉業」為奮斗的原動力的,因此,並沒有絶對的「好」與「壞」,正所謂「無毒不丈夫」。齋藤道三可以通過種種陰謀,竊取美濃國。然而他自己也最終得到被兒子齋藤義龍謀反而自刃的下場。
      因果皆有報應,「蝮蛇」的死,很好地解釋了這個道理。
      NO.3  大和之蝎-----謀殺將軍的戰國第一惡人
      如果你瞭解松永久秀這個人的生平,你就會覺得齋藤到三的那些行為和他相比,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戰國時代的日本66國中,見過各種各樣暗殺或者驅趕主公的謀反人物。但是敢做出殺害將軍這種「人人得而誅之」的滔天罪行的人,這是唯一一個。看看上杉謙信是如何尊敬和擁護幕府將軍的,便不難明白他們兩個人的情義值為何是最高的「100」和最低的「1」了。一個,是把「義」看得比生命還重的英雄,另一個,是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連天皇和幕府的權威,都可以肆意踐踏的梟雄。織田信長當初在接受松永久秀虛情假意的請降之時,早就看出了他的緩兵之計,知道此人日後必反,最終果不其然。
      我之所以稱松永久秀為「大和之蝎」,就是因為其無比歹毒,無所不用其極,只有想不到的,沒有做不到的。有蛇,則必有蝎。既然人們可以稱道三為「蝮蛇」,那麼我為何又不能稱久秀為「毒蝎」呢?
      NO.4  相模之獅-----雄踞關東的戰國第一民政家
      本人自小就對位於本州島東南部的伊豆半島很感興趣。川端康成的短篇小說看過三遍,至今仍回味無窮。05年,韓雪翻唱中島美嘉的歌曲中的一句歌詞:「這一泓伊豆的溫泉,竟是我孤單的思念。」可能很少有人會留意。
      伊豆在日本戰國時期屬於相模國,從1491年北條早雲攻佔伊豆半島到1590年豐臣秀吉發兵攻滅北條氏的100年裡,伊豆見證了北條氏的興衰。其中以三代當主-----北條氏康擔任家督之時,北條氏的實力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高峰。氏康的身上,既有祖父北條早雲的機智,又有父親北條氏綱的沉穩。他以小田原城為據點,一步步將北條氏壯大成為西關東地區最大的勢力,北條氏最強盛時,佔有整個關東平原面積的三分之二以及東海道駿河的一部分。因此,得以與武田信玄、上杉謙信等豪強分庭抗禮,成為具有較大影響力的戰國大名,氏康也被後人稱為「相模之獅」。
      NO.5  甲斐之虎-----文韜武略的常勝軍略家
      武田信玄,是一位同時在日本和中國都具有極高人氣的戰國大名。名門武田家統治的甲斐國四周環列險峰,對當地人來說,自己的村落便是他們的全世界,獨力精神非常強烈,習慣自掃門前雪的做事風格,因此主從關係極為淡薄。信玄之父武田信虎以武力平定內亂,統一甲斐,卻也因屢次用兵,脾氣暴躁,施行一言堂政治,導致國內民窮兵疲,眾家臣無法與主君交心。
      在此事關武田家興亡的關鍵時刻,信玄與眾家臣一同流放了父親信虎,這是一個痛苦的決定,同時也看得出信玄是一個關鍵時刻下得了狠手的狠角色。
      在團結家族方面,信玄是戰國諸大名中做得最好的。信玄在位期間,武田家名將輩出,家臣團空前團結。信玄去世之後,繼任者四子勝賴即使竭盡全力地想要樹立權威,也很難擺脫父親留下的陰影。
      在軍事方面,信玄不太走運。在得到信濃之後,信玄妄想一舉拿下北陸,從而斷絶自己日後上洛時的後顧之憂,卻遇到了日本戰國史上最傑出的軍事天才-----上杉謙信,真的是天意啊。上杉謙信的出現,使得之前武田信玄和山本勘助屢試不爽的「啄木鳥」戰術遭到重大打擊。信玄的上洛計畫,隨着謙信一次次的襲擊後方而被迫延遲,致死也沒有得到實現。
nobu13/
 
轉播0 分享0 收藏0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存檔|手機版|聯絡我們|新聞提供|鐵之狂傲

GMT+8, 25-2-23 03:27 , Processed in 0.017017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