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取回密碼
 註冊
搜尋

名望的勇者

ガゼット-The Gazette

切換到指定樓層
1#
【聯合文學九月號】

作者:可樂王

萬教無法問,天下關心君,知我行為死,出現鬼孤魂。

   --鬼孤魂定場詩,戲齣《風速四十米》,吳天來編

 掌中戲起源於明末清初閩南泉州,早期是以「文人戲」誕生,包括我們目前所熟知的「孫巧仁說」和「梁炳麟說」傳奇,皆指向這門技藝是落第秀才或懷才不遇者藉由文人說書形式所發展而成,「自雕木偶,以手代絲弄之,更見靈活,乃藉稗史野乘,編造戲文,演於里中,以抒其胸積」。(臺灣省通志卷六藝志藝術篇)歷經三百多年的演變,焠鍊出一套包含詩歌、文學、舞台、視覺藝術等精緻而獨特的藝術展演形式。

 隨著流派傳承和創新和演進,詩歌藝術遂行其中流蕩延轉,身姿浪度頗堪玩味。掌中戲中人物出將時多藉由詩詞吟唱點示出其身分、性格、情緒等特徵,稱定場詩或四聯白、四唸白,混雜一氣如詩、詞、歌、賦、絕句、律詩、陰陽五行,像戲服之於偶頭一般皆可適時套用/組裝在某一角色身上。主演使用正港台語聲韻唸唱,鏗鏘有力蜿蜒曼妙甚為好聽。礙於篇幅與意旨,遂此將布袋戲標制為四大時期:傳統布袋戲時期、劍俠戲時期、金光布袋戲時期、電視布袋戲時期,分頭道說一番聽來。(以下所有詩詞請概以台語吟唱之;使用國語者,罰你十塊錢!)
 一、傳統布袋戲時期(明嘉靖年間,15××-)

 多以古冊戲(古書、章回演義)演出,演出劇目多有典可循。在搬演戲齣時,輪該大官出場詩詞必會來段「本官自幼讀聖賢,烏紗頂上有青天,若有案情呈與我,只論王法不問錢」,以顯其德風;輪該老人出場則可來段「白髮蒼蒼似銀絲,七十豪氣勝當年,有朝一日閻王請,急思行善卻太遲」,當顯其格局;輪該武生進場則必吟唱「達摩西來傳正教,修心養性練拳頭,起手南山虎驚走,劍揮北海斬龍蛟」,以彰乎其勇;輪該文武全才者進場可如是道「有書有劍有烈膽,亦俠亦狂亦溫文,不迷不醉不移志,敬天敬地敬師門」,以書其智勇兩雙全。

 若英雄嘆則可吟:「奇才有奇用,大志大成功,但恨天下中,無人識英雄。」若奸相則可吟:「老夫在朝為宰相,一人之下萬人上,萬里河山吾無厭,不管百姓死與亡。」若包公則可吟:「老夫辦案明如鏡,日來斷陽夜斷陰,執法犯法罪一等,御賜三鍘不容情。」若皇帝則可吟:「國泰民安坐金鑾,風調雨順利山川,文臣武備明德政,寡人江山萬古傳。」族繁不及備載。

二、劍俠戲時期(1920-)

 劍俠戲時期開始流行演出江湖奇俠異士邪奇幻術之戲齣,吐劍光者、有鍊丸成仙者,飛劍殺人、千里外取首級,故多了一些神仙、武俠、匪類之人,戲迷趨狂多庶民;鑑此需求,詩歌吟哦亦廣拓淺白面向。打擂台當用「拳打南方英雄,腳踢北地好漢,拳請各路兄弟,腳拜四海英才」;聖人真仙當用「靈鷲山中練真修,元覺洞中騰自由,燃火不滅三昧氣,燈光放射四部洲」;善妖當用「日月精英養吾身,鍊魂制魄脫原形,欲求大道須行正,勤功培德賽神仙」;妖怪當用「天上尊玉帝,地下閻羅王,人中貴天子,魔界吾稱皇」。劍客當用「暴雨挾狂風,幽雲影未動,聞者自喪膽,鬼神劍下亡」。遊俠當用「弦歌唱盡古人恨,詩酒描寫江山嬌,柳霧蘆煙容易過,夢中沉浮世滔滔」。

 三、金光布袋戲時期(1950-)

 金光布袋戲無疑是台灣布袋戲各派匯流革變的集大成,全世界獨樹一幟,所謂七彩燈光/火炮/乾冰/活動式立體布景/金剛不死五花八門,偶頭的變化千奇百怪,有會噴火的,眼睛會吐劍的,黃金時代亦有脫衣舞偶、大猩猩現身,千奇百怪先覺不死俗艷絢爛目不暇給。這是個戰國時代,各大戲班無不傾力製作獨門戲齣以稱霸江山。﹙該時期戲齣編劇多為吳天來與陳明華。﹚

 金光布袋戲裡的角色全是武功蓋世之人、燒打雞仔、仙角、妖道、淫尼,永遠是東南派大戰西北派,搬演只有一祕訣--人物一出場就要火拚,絕不拖泥帶水廢話一堆。也因為內台戲和野台戲拚台要「拱尪仔」,讓尪仔更紅更受歡迎之故,詩詞運用多固定集中在主要受歡迎的角色上,強調其來歷不好惹、漂浪江湖殺無敵云云,卻也更加一針見血展現了角色的性格。如好人緣:「神祕絕招不敢展,恐怕西北驚破天,未遇強敵未見賢,英俊瀟灑好人緣。」替人復仇俠:「將近太陽三十步,面前冰屋是吾家。」三思而行神:「殺吾殺不盡,風吹吾又生,追者要考慮,三思而行神。」玉皇三請不歸天:「數百年前成正果,作仙不願上九天;為了殺人解心悶,玉皇三請不歸天。」八珠梟俠:「無形神隱怪鳥音,夜光金眼貓頭鳥。」殺人查恩俠:「浪跡江湖數百秋,不查恩人誓不休,勝者吾一比,不死是恩人。」不敗浪人金眼鏡:「萬項都佔贏,大小通吃不敗浪人金眼鏡。」萬邦拜服勝帝君:「絕招出招全無形,萬邦拜服勝帝君。」神招一流死金龍:「神招一流出手便無救,名人喪膽仙角愁。」歹命人:「春夢由來本是空,命中貪賤歹命人。」絕代魔神生死君:「清點武林無能人,唯吾獨尊驚萬教。」種種。

 四、金光電視布袋戲時期(1965-)

 簡言之,金光布袋戲轉進電視是以五洲派最為轟動,因為電視鏡頭特別需要「特寫」演出的關係,木偶可以眨眼、說話、做表情,故又開始重視詩歌唸白的威力,如我們所熟悉的黑白郎君「傲笑天地間,黑白兩不分,馬車幽靈影,瀟灑一郎君」和荒野金刀獨眼龍「刀稱一流人一流,人稱一流刀一流」等等,都處理得極為精彩妙絕。電視布袋戲詩歌資料多有,在此就不再贅述。

 時代好似沒有留下什麼似的,北管風入松它分明就像陳俊然掌中的南俠一樣,點一根菸,去江湖流浪一場,釘孤枝釘完就沒了,這些當年神氣活現的主演如今都垂垂老矣;放卡帶的野台戲班偶爾在路邊演出,實在看不出到底是誰在演誰,空夢一場。

 本文就《大霹靂》著名的「劍君十二恨」定場詩作個結束:一恨才人無行,二恨紅顏薄命,三恨江浪不息,四恨世態炎冷,五恨月台易漏,六恨蘭葉多焦,七恨河豚甚毒,八恨架花生刺,九恨夏夜有蚊,十恨薜蘿藏豗,十一恨未食敗果,十二恨天下無敵!

轉自 易水樓
 
轉播0 分享0 收藏0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存檔|手機版|聯絡我們|新聞提供|鐵之狂傲

GMT+8, 25-1-11 03:57 , Processed in 0.020321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