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取回密碼
 註冊
搜尋

切換到指定樓層
1#
一八七五年一月一的一個深夜,北京城寒風凜冽,除了風吹枯枝發出的「嗚嗚」聲外,
一切都在沉睡在夜靜的夢中。這時,位於城西南大平湖畔的醇王府門前卻人聲沸騰,
熱鬧非凡,燈火如同白晝,把太平湖水映照的通紅。門前擠滿的人群,排滿了儀仗,
親王ˋ大臣ˋ軍官ˋ士兵,一個個穿戴整齊,規規矩矩站在那裡等候著。
不一會兒,一個小孩被人從醇王府中被抱出來,只見他身穿不合身的龍袍,一面用手揉著惺忪的睡眼,
一面哼哼唧唧地哭著;他被抱上等候多時的轎子。接著,這支浩浩蕩蕩的隊伍開始朝皇宮進發。
這個孩子就是光緒帝戴湉,從這一天開始,他繼同治帝登上了皇帝的寶座,這時他還不到五歲。

戴湉的父親是道光地的兒子ˋ咸豐帝的弟弟,他的母親是慈禧太后的妹妹。由於這層特殊的關係,
在同治帝病死而又沒有後代的情況下,他被慈禧太后指定繼承皇位。
入宮後的第2年,光緒帝載湉開始讀書。枯燥乏味的書房生活是一班少年難以忍受的,
更不用說小皇帝光緒。一開始,書房裏常常鬧出風波,光緒帝有時半天不開口唸書,
甚至把課本拋到地上。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在老師們諄諄教誨和慈禧太后以及他父親的
督促下,他不但漸漸適應了單調學習生活,而且竟有些著迷了。

皇宮內有些時常熱鬧事。每年慈禧太后以及光緒帝自己的生日,還有春節ˋ端午節ˋ中秋節,
宮中都要舉行慶祝活動。每逢這樣的日子,宮內外無不張燈結彩,還請戲班子去宮中唱戲,
有時一唱就是好幾天,整天鑼鼓喧天,歡聲笑語不斷。這對一個孩子來說是一個很大的誘惑力的,
在說,這種時候書房也放假,可是光緒帝不管這些,他照樣一大早就去書房寫字,中途偶而跑出來
看一小會兒戲,然後又一頭鑽進書房。他曾對他的老師說:「玩多了會使人意志消沉,所以我不願隨
別人一同去聽戲。」小皇帝真夠懂事ˋ刻苦,這時他才七ˋ八歲呢!慈禧太后也誇讚他,說:「皇上
真是好學呀,整天都在看書。」

或許是書讀得多,再加上老師們的正確引導,小皇帝光緒早早就懂得一些大道理。
他認為,當皇帝只有愛人民,國家才會安定;皇帝只有一心一意治理國家,天下才能太平。
十歲時,他在文章中一篇寫道:「做皇帝的,必須要有一顆熱愛臣民的心,這樣才會為臣民著想。
對臣民愛的深,才會時刻想到他們。因時刻為臣民著想,所有有一個臣民飢餓,就如同自己飢餓;
有一個臣民寒冷,有如自己寒冷。」光緒帝很討厭那些貪官污吏巧立名目對人民實行剥削,因此,
他十分強調少征用人民的財力,主張讓人民先富起來,人民富了 ,國家也就強大起來。他在另一篇
文章中寫道:「善於理財的人,讓人民富裕;不善於理財的人,把人民的財富收繳給國庫,國庫富了,
人民卻窮了。˙˙˙˙這是不是太可笑了嗎?」

光緒帝還是個少年詩人呢!他的這種愛民的思想, 在他早年的許多詩作中都有表現。
一天晚上 ,光緒讀書倦了, 想出去走走 ,清醒一下頭腦。他漫步在 池畔,習習的夜風吹著,
那天正是農曆十五 ,一輪明月正懸在空中 ,微微波動的池水中映著一輪明月,發出幽幽青光。
光緒停下腳步,怔怔地看著池水,那青光彷彿慢慢擴大ˋ變化,變換成戰亂的青煙,變成一群臉色
發青的饑民。身為皇上 ,當然不愁吃穿,而貧民百姓呢?想到這兒,他不禁低頭吟出了「畿輔民食盡,
菜色多辛苦」的詩句,表達對人民疾苦的同情。還有一年夏天,光緒來到一座涼亭,坐在竹席上乘涼。
這兒綠樹參天ˋ涼風習習,當然很舒服,可是他居然能夠想到「知有鋤禾當午著,汗流沾體趨農忙」
還發出「荷鎈攜鋤當日午,小民困苦有誰嚐」的同情呼聲。更有一年的冬天臘月,天格外冷,
紛紛揚揚的大雪一連下了幾天,寒風號叫著,到處亂鑽,彷彿空氣也結了冰。光緒已有幾天沒到戶外
走動了,每天只待在他住的屋子裡,烤火看書;屋子裡暖融融的,沒有一絲寒意。這一天,他看書看的
入迷,突然的一聲,掩著的房門讓風吹開了,一股寒氣吹來,光緒帝不由地打了個寒噤。他透過著撇開的
門朝外看去,只見大雪像鵝毛似地上下飛舞,白茫茫ˋ迷濛濛的一片。「好冷的天啊!」他感嘆到。
門重新關起來了,他的思緒全都飛走了,飛向了宮外的寒舍,飛向了百姓住的茅棚。
他叫人拿來紙筆,揮比寫下了一首詩叫做<圍爐>的詩:「西北明積雪,萬戶凜寒風。惟有深宮裏,
金爐獸炭紅。」養尊處優的少年皇帝光緒,居然能想到老百姓的困苦,並將宮廷的豪華生活同貧苦的百姓
生活比較,雖然想法簡單ˋ幼稚,卻又是難能可貴的。

除了愛民求治的思想外,少年光緒還樹立了破格選用人才的思想。他認為不改把一切權力都集中在皇帝
一人手裡,天下這麼大,一個人是治理不了的,因此要選用賢明的人,並給他們相應的權力,國家才能
長治久安。他反對論資排輩,反對以戶門取人。他在一篇文章中寫道:「用人的道理,不要看資歷的深淺,
只要他賢明就可任用。既使在年輕,也可以提拔任用;不賢明的人,雖然在職許多年,又怎能再用下去?
朝廷用人就該如此。」他還主張通過實踐來考察人的能力大小,甚至懷疑起科舉取士的制度來了。
他特別恨那些自己沒有能力,又忌妒賢能ˋ踐踏人才的庸臣。他還認為,做皇帝的應該能聽的進尖銳
刺耳的評語,那種只說好話ˋ吹吹捧捧的不是好人。他甚至還初步認識到窮則思變的道理,認為治理
好國家既要學習古代人的經驗,又要隨著時代變化而採取新辦法。

可見,對少年皇帝光緒教育是成功的。他雄心勃勃,隨時準備一顯身手,挽救這個搖搖欲墜的王朝,
重振這千瘡百孔的帝國雄威。

光緒帝漸漸大了,應該親自處理軍政大事了,但權力慾望很強的慈禧太后是不願意放權的,
她一表面上把權力讓給了光緒帝,一面規定凡大事都得由他做最後決定。為了進一步控制光緒帝,
她還想把自己的姪女嫁給光緒帝,立為皇后,這樣在光緒帝 的身邊多了一個耳目,一舉一動都在她的
監視之下。

光緒帝20歲這一年年初的這一天,紫禁城內張燈結彩ˋ鑼鼓喧天,到處是一天喜氣洋洋的景象。
這是光緒帝奉迎皇后成親的日子。然而,光緒帝卻坐在屋子裡,一聲不吭。只見他滿面愁容,
時而背著手ˋ低著頭在屋子裡來回踱步,時而又回到椅子上怔怔地坐著,他一會兒嘆氣,
一會兒搖頭。光緒帝對這樁親事是極為反感的,但又無力擺脫。按清朝的禮制,典禮結束後皇帝
還要在紫禁城的太和殿大擺宴席,宴請皇后的家人以及在京城內的大官們。可典禮剛結束,
光緒帝 就對身邊的人說:「傳我的話,宴席就免了,把準備好的菜給在京的各位大臣送去。我覺得
身體不舒服,頭痛的很。」年輕氣盛的光緒還是想用這種方式發洩心中的不滿。當然,
慈禧太后對此大為不快。

光緒帝親政後,由於再許多問題上和慈禧意見不一致,所以矛盾越來越深。
甲午戰爭爆發後,光緒帝以貽誤戰績為理由,處分了李鴻章。李鴻章是慈禧太后的心腹,
再說他的所作所為都是遵從慈禧的意思的。所以,這件事情深深刺痛了慈西的心,他早就覺得
光緒帝對她有了不恭敬ˋ不孝順的苗頭,沒想到他竟敢這樣做。於是,她要殺一殺光緒帝的銳氣。
這一天清晨,光緒帝像往常一樣前去給慈禧太后請安,一進院子門,就發現氣氛不對。
以往皇上來了,太監們都是滿臉堆笑的,可這一天一個個神色緊張。光緒帝跪下請安,
慈禧好像都沒看見,一句話也不說。光緒帝低著頭,就這樣跪了一個多時辰,慈禧才開口說話說:
「下去吧。瑾妃ˋ珍妃的事,你不管,我可要管,不能讓她們由著性子不遵守家法,干預朝廷的
政務,胡作非為了。」光緒點頭稱是,回去後,才有人告訴他,慈禧太后那天早晨以干預朝廷
政務為理由,叫總管太監去處罰瑾妃ˋ珍妃,用棍子打得她倆全身是傷。珍妃被賜死。
瑾妃ˋ珍妃 是光緒喜愛的妃子,慈禧太后這樣做,一是報復,二是給他顏色看看,看他是否還敢
不把自己放在眼裡?

甲午戰爭以日軍的勝利而告終,清政府被迫割地賠款。這一件事,對光緒帝是個巨大的刺激。
那些日子裏,他幾乎度日如年,晝夜思考著同樣的問題;中國為什麼會失敗?怎樣才能使國家強大
起來呢?正當光緒帝再苦苦思索的時候,以康有為ˋ梁啟超為代表的改革維新勢力正在中國大地
形成。當光緒帝看到一篇康有為的一萬個字的奏摺時,他被其中的新思想ˋ觀點吸引了,
他看到了通過改革維新使國家強盛的前景;他清楚的意識到,中國要強盛起來,就得改革舊體制,
舊得修鐵路ˋ造機器ˋ開礦產ˋ興學堂,就得重建新陸軍ˋ海軍。他開始行動,任用了康有為
等第一大批主張改革維新的人。然而,以慈禧太后為代表的守舊ˋ保守勢力是不甘心的,
他們竭力阻止改革,雙方的矛盾越來越尖銳。最終,由於袁世凱的出賣,光緒帝被囚禁起來了。
一九0八年十一月,光緒帝病死北京,葬在河北易縣的崇陵,變法維新也徹底失敗了。

光緒帝死後的第二天,英國倫敦的一家報紙也就報導了這一消息,並說,如果這位已故皇帝的改革
成功的話,中國將是另一番模樣了。
 
轉播0 分享0 收藏0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存檔|手機版|聯絡我們|新聞提供|鐵之狂傲

GMT+8, 25-2-3 01:11 , Processed in 0.020915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