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取回密碼
 註冊
搜尋

無名的英雄

羅生門

切換到指定樓層
1#
[size=+2]工 欲 善 其 事 , 必 先 利 其 器


找琴,就如同找另一半一樣,必須很認真、很有耐心地找,經驗多了以後, 便會愈來愈清楚適合自己音色觀念和觸絃方式的吉他是什麼。挑選吉他是一門大 學問,諸如材料、力木結構、漆、絃的配合問題…等等,都會影響到琴的音質和 個性,而這些問題就留給製琴家們去傷腦筋吧!對一個演奏者而言,挑琴所要考 慮的主要因素有清晰的音色,豐富持續的共鳴,均衡的聲響和適中的張力。一把 具有音樂性的好琴,對演奏者的各種不同觸絃方式,都能靈敏的反應出來,且能 不費力地"唱"出自己的音樂。
現代製琴的觀念,似乎瀰漫著一種偏頗的看法,便是開始追求大的音量及厚 重的共鳴,這種為了增加音量而犧牲吉他音質的製作觀念,個人並不苟同。我本 身較偏愛松板的Torres及Hauser I等傳統力木結構的音質(此文筆者),因為他們有著容易 彈的特點而且具有清澈的音質和典雅的共鳴。

另外,買琴不要迷信名牌。世界上有許多價格便宜,由尚未成名年輕製琴師 製作的優秀作品,出色的音質完全不輸給所謂的名琴。而且買琴最好是現場直接 挑選。訂製高級琴往往要等上好幾年,而且具有相當的風險,因為同一位製琴師 的作品亦有品質不一致的情況,甚至等上數年,拿到的是工房裏學徒的作品。

[size=+2]當 位 「 智 慧 型 」 的 吉 他 手

在台灣一般學吉他的人,大部份是從高中,甚至上大學以後參加社團才開 始,起步比較晚。但是學音樂並不是像跑百米的競賽,而像是場馬拉松。相信大 家都知道龜兔賽跑的寓言,到最後得勝的是堅持到底的烏龜。所以每天保持適量 的練習和進步,即使是一小步,有天也會登上音樂的頂峰,看到更寬廣的天空和 景色。

記得二十八歲那年到烏拉圭和亞貝爾.卡雷巴洛大師(Abel Carlevaro)開 始了第一課。他叫我彈一些東西給他聽,結果我挑了難度頗高的巴哈BWV998之 賦格,彈完之後,大師對我說:「你知道自己的問題嗎?」然後他用手指著自己的 頭說:「從現在開始,你要訓練的是這裏(頭腦)!如果你能找到自己問題在哪 裏,自然會找到答案。」

我想這句話指出了所有學習吉他者的努力目標。在台灣有許多「苦練型」的 學習者,用練習時數的長短和曲目的大小來衡量自己進步的情況,而克服曲子的 方法,便是苦練,希望藉著反覆重複手指的動作,去解決演奏上的困難。殊不知 強迫手指的肌肉去做出超出它能力以外的工作,不僅無法使自己的演奏出色流 暢,最後可能將手和肌腱練傷了而不自知。所以真正要練習的不是手指,而是頭 腦。

[size=+2]吉 他 的 終 極 秘 密 --- 放 鬆

放鬆是每個演奏者都企望具備的能力,如果能輕鬆自如的上台表現,便再也 不必每次下台之後用抱歉的眼神,求取聽眾的同情了。那麼到底「放鬆」是什麼 呢?是否只是只能意會,不可言傳的感覺?或者只是少數人得天獨厚,天生的才 賦?還是每個人都可藉由學習獲得的能力?

從字義中,我們很可能作這樣的聯想:大概放鬆就是鬆掉肌肉的力量,使整 個人變得鬆軟無力吧!但這並不是我們彈吉他所要的放鬆。或者有的認為藉由某 種呼吸的方法,使肌肉的效能達到更高的層次,但這也不是練習放鬆的正確途 徑。那麼到底彈吉他所指的放鬆是什麼呢?

演奏樂器的「放鬆」是指正確的選擇動作和每個動作都是在有意識之下完成 的,所以該用多少力量去按絃、彈絃,便用多少,絕不會浪費一分力氣。以左手 來說,大部份的人彈吉他用的是虎口和手指的力量,拇指為了對抗指板上其它四 指的力量,虎口必須持續不斷的用力。如此光靠手指和虎口少數的肌肉要完成整 場一個小時的演奏會曲目,結果註定是要痛苦地失敗。因此左手正確地按弦時, 虎口和左手拇指是完全不用力的(除了封閉按法需要用到一點虎口的力量之 外),因為手指只是被動的角色,隨時在休息狀態中,左手真正按弦的主角是手 腕和手臂;藉由調整手腕的彎曲程度及手臂外伸拉回的動作,把手指放在指板上 的正確位置,因此各種手型(frame)的正確使用是獲得左手放鬆技巧訓練的開 端。從基本的縱向手型(longitudinal presentation)、橫向手型(transversal presentation),到進階的各種綜合手型(mixed presentation, 介於縱向和橫 向的手型)是征服指板的重要課題。

移把位的技巧亦是由手腕和手臂將手指帶離原來的位置,在瞬間使手指到達 新的位置。移把位的方法共有三種,依學習的次序為:替換(substitution)、 移位(shift)、跳躍(jumping),也是需要每天集中注意力,去練習如何正確使 用自己的手腕手臂。記得剛開始學習改變按弦的方式時,一直很不適應且不得要 領,一次和Carlevero大師上課時,他看我努力了半天,表情十分苦惱,便跟我 開開玩笑:「我是你的老師,而你是你的手腕、手臂的老師,想想辦法教他們變 聰明吧!」 目前常看到年輕的一輩,標榜著用140的速度在練音階,這是個相當令人擔 心的事。音階的真正練習價值不是速度,而是在熟悉指板上不同區間、不同弦, 該如何正確地呈現手型及移把位之動作。唯有從慢速度開始練習,讓每個動作, 每個聲音都在頭腦專注下,正確地完成,才能逐漸讓左手在指板上自由運動;而 速度的獲得,不必刻意的追求,有一天它自然會像熟透的蘋果般落下,所以「正 確」才是練習放鬆的目的,速度只是練習下的附產品而已。

Carlevaro大師曾說過這樣的話:「左手只是個trabajador(工人),而右手 是個artista(藝術家)!」根據個人的經驗,以正確的方法和目標專注練習的 話,大約只要半年到一年的時間,應該可以完成左手的放鬆技巧。而右手隨著音 樂性的成長,卻要終其一生不斷地去探索它的可能性。基本上右手的技巧只有兩 種:基本的勾弦法(free touch),和加入固定法(fijacion)之後各種千變萬 化的觸弦法。而學習右手的技巧,必須要有一付好耳朵,否則這些細微的變化, 很難用文字去解釋。所謂的fijacion是根據音樂不同表情的需要,而加入不同 的肌肉和關節,使之結合為一個整體的彈奏群組;例如,須要彈奏fff強音的和 弦齊奏時,只靠手指的力量去勾弦,是無法讓吉他達到力度的要求,此時如果將 ami三指合併成一個群組,運用手臂和手腕的力量帶動整個群組來彈,便可以很 輕鬆地作出強音的要求。再者,當主弦律在低音部,如大提琴般歌唱,而上聲部 同時有和聲伴奏的情況下;此時音樂上力度的層次應以低音為主,而上聲部伴奏 居於次要的地位。右手為了區分出不同的聲部,可以轉動手腕趨向自己,使伸直 的大拇指得到最佳的觸弦位置,而讓其它手指的觸弦深度變得較淺,如此改變手 腕角度即可很輕鬆而且清楚地區分出不同聲部,也是右手常使用的技巧之一。

[size=+2]音 色

右手放鬆技巧的建立,在於如何正確的製造音色。據說在古代,一位好的弓 箭手使用中等強度的弓,可以射得比普通射手的強弓還遠。對吉他來說,初學者 並不應該以止絃法(apoyando)開始建立右手的技巧,因為它是一種相當深的觸 弦法,觸絃點是一條線,很難訓練出穩固確實的觸絃點,並且止絃法所壓出的聲 音,不是吉他基礎的音量。一把吉他最自然的聲音應該像用彈片(pick)瞬間撥 出的清澈音質,因此以勾弦法並選擇指甲正面觸絃的方式,是訓練右手的起跑 點。因為好的音色決不是用力製造出來的,而在於固定觸絃點及瞬間過絃,如此 便可以得到清楚而確實的音色。

[size=+2]右 手 的 技 巧

經常可以聽到「訓練出手指的獨立性」這句話,事實上增進右手技巧的秘密 不在所謂遙不可及的獨立性,而是協調性。比如,以a,m,i,m在1,2,3,2弦 上彈的音型,無論速度快或者慢,必須練到四個音一個連續動作,並且要求每個 音的力度都平均,音色一樣為止。當右手熟悉更多的音型時,自己會感覺到,樂 曲中困難的樂句,似乎在不知不學中,變得更容易掌握了,畢竟分工合作,要比 單打獨?來的輕鬆且有效率的多。

[size=+2]自 信 心

有這樣的一個笑話:三個著名的指揮家正在討論他們之中究竟哪一個是最偉 大的。他們分別是:喬治.賽爾(George Szell)、雷納.伯恩斯坦(Leonard Berstein)、赫伯.范.卡拉揚(Herbert von Karajan)。

「我相信,我一定是最偉大的。」賽爾說道,「因為我把一個本來不怎麼有名的 樂團,領導成為世界上最偉大的管絃樂團之一。」

「呃,我想最大的應該是我才對吧?」伯恩斯坦回答道。「因為我既是指揮家,又 是作曲家。在我指揮音樂的時候,同時也能感受到作曲家的靈魂。而我指揮我自 己的彌撒曲時,則是透過上帝親自給我啟示的。」

卡拉揚聽到之後馬上回話:「我哪有給你啟示?」

與其將卡拉揚的話當作自大狂的妄想,倒不如看成一個具有偉大心靈的音樂 大師對自己的音樂詮釋,有著不可動搖的信心,我想每個上台的演奏者都應該對 自己的音樂充滿這樣的自信,才能作出有說服力的演出。

取自 林仁健 給所有吉他愛好者的一封信
 
黑潮流域:www.Coyoter.com
黑潮信箱:Coyoter@Coyoter.com
轉播0 分享0 收藏0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回覆: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其實要選到一把好彈.音色又美的吉他很不容易,經驗是很重要的。
我之前彈過一把七八千塊的吉他,結果出來的聲音卻比不上兩三千塊的,而且不好彈,
所以貴的不見得好...(也有一些蠻好彈的啦..)
 
           我,什麼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無名的英雄

羅生門

回覆: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QUOTE=Kazune想月]其實要選到一把好彈.音色又美的吉他很不容易,經驗是很重要的。
我之前彈過一把七八千塊的吉他,結果出來的聲音卻比不上兩三千塊的,而且不好彈,
所以貴的不見得好...(也有一些蠻好彈的啦..)[/QUOTE]
對 沒錯!
貴的不見得好 不過通常啦...
材質會比較好 還有一體成型 ....等等
是木板+木板作成的 還是一體成型...
或是吉他種類 以及製作的精巧度
當然貴的不一定好 便宜不一定差
所以 還是要仔細挑仔細選 找認識的朋友去 然後
先問問老闆,聽老闆說一說,如果發現這老闆真的不藏私 那 就可以聽他的
如果知道這是奸商 就可以準備拍拍屁股走人了...
這樣的奸商知道好貨要被賣掉 一定會賣很貴....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回覆: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QUOTE=北歐主神-奧汀]對 沒錯!
貴的不見得好 不過通常啦...
材質會比較好 還有一體成型 ....等等
是木板+木板作成的 還是一體成型...
或是吉他種類 以及製作的精巧度
當然貴的不一定好 便宜不一定差
所以 還是要仔細挑仔細選 找認識的朋友去 然後
先問問老闆,聽老闆說一說,如果發現這老闆真的不藏私 那 就可以聽他的
如果知道這是奸商 就可以準備拍拍屁股走人了...
這樣的奸商知道好貨要被賣掉 一定會賣很貴....[/QUOTE]

是阿...
曾經遇過這種人.
不過遇到好的老闆..(蠻多..)
他會說明的很詳細..就像遇到知己那樣吧...(不知如何形容..)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無名的英雄

羅生門

回覆: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通常去比較有名的店 然後人潮不多
跟老闆可以好好的聊一下
想問什麼就問什麼 問多了就比較熟了
殺價也會比較好殺....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無名的英雄

(寧靜)

回覆: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QUOTE=北歐主神-奧汀]通常去比較有名的店 然後人潮不多
跟老闆可以好好的聊一下
想問什麼就問什麼 問多了就比較熟了
殺價也會比較好殺....[/QUOTE]
盡量能把老闆所知道的知識都偷過來吧.....(汗

不懂就跟老闆詢問看看或是吉他問題,畢竟他是老練過的..^^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回覆: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我覺得上次去功學社的感覺還不錯.....

而且他有專門的人可以幫你挑....

種類也很多.....都還不錯...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回覆: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盡量跟老闆混熟很重要的....
這樣他會多跟你說一些很受用的知識....
吉他也不是看價錢在買的....這點我想大家也都知道了...
讓熟的老闆來介紹是一個不錯的方法喔...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存檔|手機版|聯絡我們|新聞提供|鐵之狂傲

GMT+8, 25-2-15 19:47 , Processed in 0.020702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