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取回密碼
 註冊
搜尋

切換到指定樓層
1#
武術源於歷史遙遠的血光之中。先民與猛獸或敵人殘酷搏鬥,始有搏擊之術的產生,其目的在殺傷敵人,保護自己。每個招式都蘊含著前人的生命和鮮血,潛藏著暴戾和殺機。搏擊之術並非中國所獨有,世界上很多民族都擁有自己的搏擊術,每個民族的搏擊術都擁有自己的絕招,而中國武術之所以成其中國武術,乃是中國武術融合了儒家的養氣、道家的沖虛和佛家的空明結合,它以一種幾近完美的運動形式來詮釋某種古老的哲學思想,追求完美和諧的人生境界。


『人類如果無法發揮人類應有的本能,則必將走向滅亡的途徑』;這在達摩
易筋經總綱第一句話『人非人必亡矣』之中,開宗明義就已述說出人類的悲哀。
在中國武術的思想裡面,人是並不完全的;因此,在中國武術的訓練之中,最為重要的訓練,即是學習如何做一個真正完整的『人』。這項論點若在二十年前提出,必將被打入邪說之流,嗤之為異類。然而今日科學研究的發展,歷歷證明了此一觀點的正確性;人類的本能到底運用了多少?發揮了多少?50%..... 30%......還是20%?....科學愈進步,愈證明人類的渺小無知,人類本能的運用,科學界雖不敢以數據定論,卻不得不承認其確實的無能。由萬物之靈的何等自滿,到如今證明了連本能都不會發揮,相距何止千里,現實又何其殘酷。然而,在千年前的中國武術思想中卻早已明白述說出此項論點,古文明的思想智慧怎不叫人心服。
今日,人類仍然立足宇宙堪稱地球的主宰,應該感謝的是科技、思想、醫學…太多太多的因素;這些種種因素的發源點,來自於人類的『文明』,更應該說
是來自於各個不同的『古老文明』。二十世紀是一個值得驕傲的世紀,科學一日千里,醫學發展迅速,你我享受著這些成果;這些成果是由一小群人類努力出的結晶,我們尊稱這一小群人類為『科學家、哲學家、醫學家…』。人類享受著他們的成果,因此尊敬他們。然而這些專家們最為珍惜的卻是一般人類不屑一顧的『古文明』。探索古文明解開古文明的密碼,專家們不遺餘力,其目的即在於維繫人類永續的生存。畢竟人類在此寰宇之中,最不了解的還是人的本身;本能的極限在哪裡,唯有探索出其真意,則人類的發展空間必然無限。
  
中國武術的精神即在於此,許多人都說著『中國武術是科學的、是醫學的、是具有學理基礎的』;然而科學在哪裡?醫學是什麼?學理基礎為何?這些答案
自當探尋於中國古文明之中,探索古文明遺留下來的密碼,解開人類未能開啟的本能,進而發揮本能,創造無限的空間。

中國武術的醫學在哪裡;在其精神,在其思想,在其發揮出來的實質效果。
最近有些人發表所謂『運動無用論』的理論;其立論基礎著眼於,許多健身運動最終不但未能達到其健身的目的,更而出現許多的反效果,造成一生難以抹滅的傷痛;世界級的運動選手突然的暴斃或病痛纏身;運動終究經不起年齡的考驗。

論點似乎有理,實則偏差千里因噎廢食。所謂的『運動無用』探討了半天卻只是在『動』的方面下工夫。『動』是外在的行為,『運』是內在的轉環;這是兩項完全不同的事物,卻是缺一不可的;正如中國陰陽的理論,一陰一陽方成太極。
太極者宇宙萬物也,陰陽互為表裡;陰為夜陽為日,陰為負陽為正,陰為柔陽為剛,陰為運陽為動;萬物生於斯長於斯,無陰陽不足以生存,陰陽表裡缺一不可。一動自當配以一運,一運自當調以一動,運動合於一體,陰陽相互調和,此即為健康之根本,乃人類理應具有的本能。然而這項本能的保存與發揮,環觀全球的運動,卻僅存於中國武術之中。醫學的終極目的,為的是追求人類的健康之道,外療內理實屬必然之途徑;因此中國武術的訓練過程中,無論其出發點為養身或是純為武功,其理論與法則均是相同的,『練武必定練功,養身兼具自衛』,因此絕無只操拳腳而不運內息之理;而易筋經固然是內息氣功的法寶,自然每個動作同樣也是自衛搏擊的法門;這是一種平衡的理論,這也是一種相對的理論。
中國武術的科學在哪裡;在其精神,在其思想,在其發揮出來的實質效果。
以勁而論,中國武術的論點中,力與勁是兩項截然不同的東西,力學的觀點較為表面而眾所週知;然而勁學的領域,卻非力學來得表面化。強用現代的觀點勉強解釋,勁可解釋為一項量子的轉換,將某一部位的量子,直接的轉換到另一部位,這項轉換是一種跳躍似的型態,因此中國武術對於勁的用語上,是用『發』或是『放』來詮釋,而不是打;打是『力』,發是『勁』,因此跳脫了時間空間與距離的限制。這種重力跳躍轉換的訓練,各派武術之中亦都暗藏著訓練的法門,易筋經第六節『拱真元』亦是進行這種勁的訓練。然而,許多人卻因為拋棄不了既有的觀念與既成的理論,反而始終無法訓練出真正的勁;這種表現於中國武術中的勁學理論,已為目前科學界急欲突破的瓶頸;就理論而言,這種重力的轉換是能夠產生出新一代的能源,這種重力的跳躍是可能突破時空距離的限制。然而中國武術勁道學的理論,原本就已發展到更深一層的領域,單對於許多人所知的螺旋勁來論,就必須配合力與勁兩者的巧妙配合方能奏效;運用力的外展,配以勁的內轉;一個呈線的運動,一個呈點的發放,產生出角度與力場的錯亂,借由這種力場矛盾的原理,蹦發出另一項新的勁力,直向的如海浪層層推波,橫面的似狂風席捲,是內運外動缺一不可的。

中國武術的哲學思想在哪,在其精神,在其思想,在其發揮出來的實質效果
;許多人都在疑惑,學中國武術的真正目的到底為何?說得複雜一些,為得是激發出人類的本能,擺脫外在限制生命正常發展的因素,進而提昇自我存在價值,續而追求永恆之極限。然而簡單的述說,卻只是為了吃飯睡覺,吃的有尊嚴睡的能安穩,不過就是生活罷了。吃飯睡覺人人都會,這其中存在的差別,就取決於本質上思想概念的不同。七十歲時,仍能活蹦亂跳,不用長臥病塌依靠人餵食,這方為快意生活。生活就是中國武術,中國武術即是生活;在中國武術的思維與理論中,無一不是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正因如此,中國武術的思維與授業,往往也會自然的以人生的週遭作息以為引喻;就如前面論及內運外動缺一不可的探討,不正如保養一部汽車,必須外觀的擦拭與內部引擎的保養兼顧。螺旋勁亦然,如牆之鑿洞,以錐敲擊乃重力之轉換,以鑽鑿之為力之慣性運用,效果均屬不彰;若運用坊間專為鑿洞設計之電鑽施之則成效立見;其實說穿了也就一目了然。
然而中國武術的難處,並不在這表面的引喻,而在其深層的哲學內涵;放棄自我,找尋自我,擁有自我,忘掉自我,最後成為自我。這其實已然道盡了人的一生,人類由生至死,不正是這麼過的嗎!中國近代公認的武術家『李小龍』說過:真正的武術是不需要套路的。這即是中國武術思想中的基礎理論:『練習套路是為了忘掉套路』是同樣的道理;套路的訓練是為了激發出人的本能,忘掉套路而使之成為自己能夠發揮運用的本能,擁有了這項本能之後才算擁有真正的武術。
 
轉播0 分享0 收藏0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回覆: 武術對中國的影響

武術運動的效用:
一、具有增強體質的作用:
實驗證明,從事武術鍛鍊可以使心血管系統的機能得到改善,有效的提高人體的有氧代謝和無氧代謝能力,發展呼吸系統的機能提高肺活量。對提高人體的靈敏、速度、力量和柔軔等身體素質均有良好影響。
二、具有自衛防身的作用:
武術的套路運動和格鬥運動,都是以攻防動作為其中心內容的。因此,可以使人們通過武術的鍛鍊,不僅能夠達到增強體質的作用;而且能夠學會攻防格鬥的技巧,提高戰術應用與應變能力,經過艱苦的訓練,可發揮攻防技術的實效性,用以自衛防身。
三、具有修身養性的作用:
武術在中國幾千年綿延的歷史中,一向重禮儀,講究道德。“未曾學藝先學禮,未曾習武先習德”“缺德者不可與之學,喪理者不可教之”,都是寶貴的格言。把武德列為習武與教武的先決條件,這是中國武術的傳統。這樣,習武者把攻防技術和做人的道德規範結合起來,以有利於人類和社會。散手和套路訓練,可培養勇敢、頑強、堅軔不拔的意志。所以,通過武術鍛煉可以更好地陶冶人的情操,具有修身養性的作用。
四、具有娛樂、觀賞作用:
武術不論是以形神表現的功力與技巧的套路演練:還是以兩人鬥智鬥勇的激烈對抗,都是力與美的表現。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存檔|手機版|聯絡我們|新聞提供|鐵之狂傲

GMT+8, 25-2-6 00:04 , Processed in 0.017228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