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取回密碼
 註冊
搜尋

切換到指定樓層
1#
李自成生死之謎


     李自成,陝西米脂人,是明末農民大起義中湧現出的一位傑出的領袖,號稱闖王。1644 年正月在長安建立大順朝,年號永昌。3 月,攻克北京,結束了明王朝276 年的統治。由於駐守山海關的明將吳三桂勾引清兵入關,闖王不敵,退出北京,轉戰於河南、陝西、湖北,最後在湖湘一帶不知所終。

九宮山遇難說

      最開始報告李自成遇難的是清王朝負責追擊闖王的靖遠大將軍阿濟格。他在1645 年陰曆閏六月初四日給朝廷的報告說:“李軍兵盡力窮,竄入九宮山中,隨後在山中遍尋李自成不得。降兵、降將都說,李自成逃走時,僅攜帶隨身親信20 人,被村民圍困,不能脫,自缢而死。我馬上派認識李自成的人去驗屍,屍體已經腐爛,不可辨認了……”
     南明王朝的駐湘將領兵部尚書何騰蛟也向南明王朝的唐王發出了李自成身亡的報告,不過這已是1646 年的陰曆二月了。他說:已斬李自成於九宮山,因爲周二南死,丟失了首級。
   根據這兩則報告,《明史》也做出了一條自成已死,而屍朽莫辨的模糊結論。這個結論,由於許多地方志、家譜的發現而有所加強。
   同治年間修編的《通山縣志》和嘉慶年間修改的《湖北通志》都說:“程九百,通山人,順治二年李自成敗走通山,九百率衆殺之。”《程氏宗譜》也有類似的記載。因爲程九百本人占山爲寨,魚肉鄉裏,早已是官府通緝人物,所以未曾申報請功。
    這個殺死李自成的“衆”到底是誰?《荒書》中有明確答案:“程九百之甥以鏟殺自成。”
    這個“九百之甥”又是誰?《金氏宗譜》說:“金一柏追闖於牛迹嶺下。”而金之嬸母恰巧姓程。所此,殺死李自成的真正凶手,則是九宮山下程九百部下之金一柏了。
    解放後,李自成文物管理所的工作人員,在通山縣高湖公社水源付一隊的深山古井裏發現民團頭目程九百(華楚)的墓葬和碑。可見此人物並非虛構;另在九宮山一帶發現的馬镫,形特殊,並列有永昌年號,也不是一般將士所用之物。
    有了這人證、物證,李自成九宮山之死,就顯得更是意切了。

九宮山遇難質疑
     然而卻有人提出了懷疑。
    (一)闖王之死,對清王朝和南明王朝都是重大事件,然而報告卻浮誇不實。阿濟格的報告說“屍朽莫辨”,實際上只是報告了一段傳聞。連他自己也說“或存或亡,俟就彼再行察訪。”何騰蛟更是馬後一炮,謊報戰功,把周二南之死同闖王首級失蹤連在一起,表明他自己也沒看過首級。這二人的報告,連當時的朝廷都不相信。由此衍生出來的種種傳聞就更是不值一提了。可以說傳聞則有,實際卻無。
    (二)闖王退居湖湘時,還有四五十萬左右的兵力,退居武昌時,還能從容不迫地改江夏縣爲瑞符縣,鑄造“永昌通寶”的錢幣,他的嫡係戰將李過駐軍九宮山一帶,也有數萬之衆,何至於須李自成親自帶20 人尋找食物?
    (三)《程氏家譜》中程九百所殺之人名叫李延。雖說李自成又叫李炎,但聞名於世的仍是“自成”或“闖王”。程氏將此一事入《譜》,實是爲了領功。舍棄聲名顯赫的李自成、李闖王不用,卻用生僻的李炎,甚而至於訛寫成李延,實在是沒有這個道理,可見程九百所殺,並非自成。
    (四)如果李自成真是被殺,那麽,他的近在咫尺的幾十萬大軍,決不會讓九宮山安逸。汽事上,九宮山是平靜的、他的九十萬大軍,也是平靜的、他的妻子高氏也是平靜的,這就反證了自成之死並不成立。
     也有人據此進而猜想,自成之死,是李自成、高氏同他的親密戰友們合謀,放出的一個煙幕彈,目的之一是解除南明王朝的滅國的敵意,以使聯合抗清;二是爲李自成平靜地退出政治舞台,或者說爲時機一旦成熟,重返政治舞台,做好技術上的掩護。

隱居夾山寺說
     據說,有一個湖廣舉人,叫張瓊伯,在清朝初年,被派會雲南同知,他在赴任途中,泊船湘西,信步遊訪了一座古廟,與廟內方丈一見如故,談及國事,非常投機。幾年以後,張升任江西撫州知府,返任途中又泊船湘西,準備再次會晤那位知己,哪知他已經去世了。感歎之余,只能在遺像面前默哀致意。那老僧的徒弟指著遺像說:大人可知這位昔日的方丈是誰?他就是威震天下的李闖王。當年在九宮山替死的,是他的部將孫某。
    從此,李自成出家爲僧、隱居石門的說法就悄悄地流傳開來。
    乾隆初年曾有官員到石門夾山寺調查:一位年約70 的老和尚操著陝西口音對他說:“奉天玉大和尚是順治初年來寺的。並且拿出一卷畫像,一看,很像史書上所記載的李自成的模樣。他認爲,李自成曾在1643 年自稱“奉天倡義大元帥”,不久又自稱“新順王”,所謂“奉天玉”,就是“奉天”和“王”的合稱;也就是李自成的一個別有寓意的他名。
    清末民初,國學大師章太炎曾到石門,尋訪李自成遺迹,得梅花詩5 首;近年來,又發現了《梅花百韻》的殘板,記有梅花詩9 首。其中《馬上梅》有“金鞍玉镫馬如龍”之句,《東閣梅》有“徐聽三公話政猷”之句。1952年在夾山出土的奉天玉斷碑上有“子門徒已數千指中興”,“況值戎馬星落雨舊天”的句子,這些,定然不像和尚的口氣,倒像是位戎馬出身的帝王。何況,夾山寺偏遠荒僻,哪裏有數千門徒僧衆呢?
    1981 年,在石門夾山寺附近發現了奉天玉大和尚墓,內中有一瓷壇,有人測量了壇內的遺骨,與曆史記載的李自成身材相近。陪葬之物,與李自成家鄉米脂縣的葬俗相同,不久,又挖出了一個地下宮殿,出土文物有許多皇帝所用的物品。
    據《羊城晚報》報導:不久前(按:現在說,已經是很久前了,這是原文的話,我照直轉錄)在湖南石門公開的李自成學術研討會上,中國明史學會會長劉重日教授介紹了《中國史稿》編寫中的一段罕爲人知的經曆。當時,劉教授負責編寫明史部分,郭沫若特別叮咛說李自成的死是一個有爭論的問題,要靠將來研究發展再做結論。劉教授強調說,當時的時代背景,不容許把一個農民起義的英雄寫成一個和尚。只好寫他被當地地主武裝打死。劉教授還指出,郭老從來沒有否認李自成禅隱石門夾山寺一說。根據事實和多方面的考證,與會專家基本上認定了“李自成禅隱夾山寺”這一結論。

隱居夾山寺質疑
      不同意削發爲僧隱居夾山寺的人們說:
   (一)奉天玉大和尚墓、梅花詩及骨灰壇等實物的出土,只能證明確有一奉天玉大和尚在,並不能斷定奉天玉即李自成。
   (二)李自成在攻打開封時,被守將總兵陳永福發來一箭,射傷左眼,所以官方稱之爲“瞎賊”,可是所見之畫像左目未瞎,可見該僧與自成無關。
   (三)據考證:奉天玉和尚是從四川雲遊到此,看到夾山的這所唐代古廟,除了宋朝的一口洪鍾外,蕩然無存。於是大發善心,沿門托缽,並得到當地官紳的支持,終於使夾山寺初具規模。如果是李自成,在那樣一個生死不明、追索甚急的年代,怎敢帶著眼疾抛頭露面,沿門托缽,交結官紳,大興土木?
   (四)關於“奉天玉”爲“奉天王”的推測,李自成實已稱帝,不會再在隱寓的名字裏退居爲“王”;《梅花詩》也只是依題作詩,不必拘謹,窮酸書生也慣常“指點江山”,絕不能反過來,說“指點江山”的都是王者。
    因此,李自成隱居夾山寺之說,也不能成爲定論。


本文同樣出自《中國曆史的四十九大謎》,轉過來只是希望能引起同好的興趣。

[ 本文最後由 不动如山 於 06-10-3 09:58 AM 編輯 ]
 
轉播0 分享0 收藏0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存檔|手機版|聯絡我們|新聞提供|鐵之狂傲

GMT+8, 25-1-10 16:57 , Processed in 0.017697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