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取回密碼
 註冊
搜尋

無名的英雄

人文版元老

切換到指定樓層
1#
一直以來,我們通常說辛亥革命後,孫文許諾將大總統寶座讓予袁世凱,然而,我看了最近的一篇論文,卻不同意這樣的說法,他的論證詳實,確實說服了我。
辛亥革命後,革命軍方面推舉了黎元洪擔任湖北省都督,同時在獨立各省的推舉之下,黎元洪的湖北省都督成了革命各省的最高領導。同時,革命黨人為了拉攏袁世凱,希冀他能反戈一擊,終結了清帝國殘存的生命,於是許諾他為日後中華民國的大總統。然而,由於袁世凱的觀望,南方革命各省便商議成立一個臨時性的中央政府機構,卻因此舉引發了黃興與黎元洪兩派的爭執。由於在武漢,革命軍推舉黎元洪為大都督,但卻又推舉了事後才到的黃興為戰時總司令,雙方已為軍事指揮的問題埋下伏筆,但當時因軍事壓迫而未有爆發。直到南京光復,雙方的爭執也益加浮上檯面,在漢的一派各省代表力主推黎元洪為總司令,而在寧的一派則選擇了黃興為總司令,民國史上的首次「寧漢分裂」就此瀕臨產生,所幸爭執雙方未公開撕破臉,兵戎相向。直到寧漢相爭時,「大總統」之位仍是虛位以待袁世凱的。就在兩造爭執不下之際,孫文回國了。孫文的回國迅速地化解了雙方的爭議,於是眾推之為臨時大總統。然而,「大總統」寶座各方仍舊中意袁世凱,南方革命各省還為此特別向袁世凱解釋一番。孫文的臨時大總統確實也是一個完全的過渡政府,他既號令不出公門,連國庫也是空空如也,就連閣員也沒半個。不久,袁世凱響應革命,孫文也就只好依約履行歸還大位了。
 
Nemo me impune lacessit
當十元被別人拿進口袋時,人們常常記恨一輩子。
當百元被笨蛋丟進碎紙機時,人們很容易就原諒。
轉播0 分享0 收藏0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無名的英雄

人文版元老

原參考論文出處〈孫中山"還位"辯正〉《史學月刊》1997‧第3期(大陸期刊,有興趣的人可到台大圖書館翻閱)
作者:陳一容、張國鏞,均為西南師範大學教授

[ 本文最後由 HOLMESLEE 於 07-1-30 01:08 AM 編輯 ]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這邊持這種觀點的學者不少。

在眾多中國共產黨的著作中都提到,中國的資產階級由於其發展的歷史原因,是一個革命與妥協並存的階級,無法擔負起在中國進行徹底的資產階級革命的歷史使命。
 
人间五十年,
造化天所之。
如梦亦如幻,
生此无常世。
岂有长生者,
终古竟不逝?

人文版遊戲活動先期調查,請各位關注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無名的英雄

人文版元老

回覆 #3 不动如山 的文章

其實辛亥革命時的革命黨,既非有組織的團體,也不是所有人對政綱有了解,簡單說就是大雜匯,所以要他們堅持革命立場,十分困難。更何況,我們以孫文的話來看,黃花崗一役已讓黨內精英盡失,同年發動的革命居然能成功,想來必然要與更多勢力的妥協。其實這點,共產黨的革命也是如此,否則就不會有國民黨的容共了。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不過共產黨是堅決不會讓國民黨人士出任自己政權的實權派的,可是國民黨就會讓政見不同者(改良派、立憲派等)掌握實權,這恐怕也是其早期成果不大的原因。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無名的英雄

人文版元老

回覆 #5 不动如山 的文章

我想這就是兩者黨組織上的差異,與國民黨本身就是一個大雜匯有關,再加上1911年的革命團體相對於立憲派,是比較弱勢的。同時,革命黨人的共同目標對於推翻滿清,所以只要能達到目的,對於手段就不會太堅持。至於,國民黨早期,所希望的是建立西方式的民主政府,也就更不會排拒其他政治團體。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存檔|手機版|聯絡我們|新聞提供|鐵之狂傲

GMT+8, 25-2-9 02:07 , Processed in 0.020910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