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取回密碼
 註冊
搜尋

切換到指定樓層
1#
西安事變卻在這時候發生了,使得即將實現的攘外先安內的政策在成功前夕忽然終止。蔣介石在《西安半月記》中記述了此次事變造成的損失﹕“八年剿匪之功,預計將於二星期(至多一個月)可竟全功者,幾全墮於一旦。”

中國國民黨在1935年召開了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宣言中表明了抗日禦侮的最後決心和忍讓限度﹕“在和平未至完全絕望之時,決不放棄和平,如國家已至非犧牲不可之時,自必決然犧牲。抱定最後犧牲之決心,對和平為最大之努力……。”

這次會議,達到了國民黨的新的大團結,在廣州的西南非常委員會主動撤銷,長期與南京對立的軍人閻錫山、李宗仁、馮玉祥等都出席大會,並擔任了政府的高級職務,“攘外必先安內”成為共識。會後,南方的部隊紛紛北調,陝北蘇區周圍已經聚集了六十多萬精銳部隊,中共蘇維埃政權危在旦夕。根據1936年12月1日「毛澤東朱德等致蔣介石書」的記載,那時包圍陝北保安等六個縣的國軍已經達到二百六十個團,率領部隊的將領是﹕“胡宗南、關麟徵、毛炳文、王均、何柱國、王以哲、董英武、孫震、萬耀煌、楊虎臣、馬鴻逵、馬鴻賓、馬步芳、高桂滋、高雙成、李先洲”。毛澤東已經感到覆滅將至,給斯大林發出電報,打算放棄陝北突圍到南方。毛澤東過去指出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基本條件,就是國民黨的內部不和,如今這基本條件已經不存在了。

但是另一方面既然共產黨既然已經高喊抗戰,國共的代表開始接觸談判,以便尋找和平解決之路。

在1936年1月,談判最初在莫斯科由國民政府駐蘇聯大使鄧文儀與中共代表潘漢年之間進行,國民政府提出了三項條件,要求中共取消蘇維埃,派代表參加國民政府的工作;將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統一指揮參戰;國共重新合作。但是在莫斯科的王明認為事關重大,建議在國內談判。於是,國民政府派出陳立夫、曾養甫等重要人物與中共代表周小舟、潘漢年等多次談判,核心問題仍然是軍隊問題。在只是策略改變,推翻國民政府和奪取政權的根本目標一點也沒有改變的情形下,中共內部堅持“領導權”問題,當然不會同意。陳立夫表達的蔣介石的意見是,中共保留三千人,軍隊師級以上的幹部一律出國。軍隊不統一,怎樣作戰呢?事實上,國內的馮玉祥、李宗仁、閻錫山等有一定地方勢力、並且和南京的關係並不好的軍人,在民族利益第一的情況下,完全統一在國民政府之下,但是中共絕對作不到,毛澤東比以上的任何軍人,都少有民族主義和愛國心,他奪取天下的意志是絕對的,他只會不顧一切地緊緊抓住軍隊。

陳立夫與潘漢年在1936年的談判失敗。而國民政府統率的幾十萬軍隊,已經完成對陝北的戰略包圍。從對江西蘇維埃根據地的幾次圍剿以來,中國國民黨及其軍隊,還沒有像這次一樣團結過,也沒有這次強大。

西安事變卻在這時候發生了。這次事變,使得即將實現的攘外先安內的政策在成功的前夕忽然終止;中共一直在談判中堅持的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權,在事變以後獲得事實上的承認,從而使中共從來沒有改變過的奪取全國政權目的,終於被抗日的旗號所掩蓋起來並且合法化。蔣介石在1937年1月的「西安半月記」中記述了此次事變造成的重大損失﹕“此次事變,為我國民革命過程中一大頓挫。八年剿匪之功,預計將於二星期(至多一個月)可竟全功者,幾全墮於一旦。”(轉引自「蔣總統秘聞錄」)

中國的歷史從此出現了根本的轉折。

中共的救命恩人是張學良,真正促成中共策略轉變的是斯大林。


謝幼田著作

張學良的影響真的如此巨大嗎?他為何又要作出如此損人不利己(可能算是利共而已) 的決定呢? 勞煩版中各位版友幫忙解困。
 
轉播0 分享0 收藏0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如果真要說,只有以下幾個可能性
1.張學良急於令中國統一對外以報東三省之仇
他的父親張作霖(應該是吧= =)在對日作戰中被日軍火炮炸死,以致於整個東三省迅速被日軍佔領,也因此他帶兵投效蔣中正
但,蔣中正的首要目標卻是將毛澤東等一干人解決在去對付日本,他無法忍受蔣中正的想法才出此下策
2.中共給了他一定程度的保證可以聯合某幾個強國來對付日本
由於毛澤東他們再對蘇聯有一定的聯絡管道所以說,張學良可能認為若是能夠讓共可以聯合國民黨這樣就是等於中國及蘇聯的聯合對日
但純屬猜測

因為就我對張學良的了解,他做下西安事變是因為他急於對日,而蔣中正卻又不讓他一展雄圖才導致如斯田地,他並不是想救中共而是他認為若是能夠聯合這兩大力量一同對外不是很好嗎???
但是蔣中正卻已深知毛不是哪麼容易妥協的人,卻還會放行,這也是問題...
以我的了解只能解析到如此了...有錯還望指教一下
 
No matter who we will be,
if we can life out every dream with heart,Our meaning in this secular world will emanifested!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要不是他
現在對面那一塊早就是我們的了
 


以上虛構(笑)
其實我懶得換= =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QUOTE=罪愆]如果真要說,只有以下幾個可能性
1.張學良急於令中國統一對外以報東三省之仇
他的父親張作霖(應該是吧= =)在對日作戰中被日軍火炮炸死,以致於整個東三省迅速被日軍佔領,也因此他帶兵投效蔣中正
但,蔣中正的首要目標卻是將毛澤東等一干人解決在去對付日本,他無法忍受蔣中正的想法才出此下策
2.中共給了他一定程度的保證可以聯合某幾個強國來對付日本
由於毛澤東他們再對蘇聯有一定的聯絡管道所以說,張學良可能認為若是能夠讓共可以聯合國民黨這樣就是等於中國及蘇聯的聯合對日
但純屬猜測

因為就我對張學良的了解,他做下西安事變是因為他急於對日,而蔣中正卻又不讓他一展雄圖才導致如斯田地,他並不是想救中共而是他認為若是能夠聯合這兩大力量一同對外不是很好嗎???
但是蔣中正卻已深知毛不是哪麼容易妥協的人,卻還會放行,這也是問題...
以我的了解只能解析到如此了...有錯還望指教一下[/QUOTE]

遲了回覆文章>.<

張學良 , 真是謎一樣的人物 , 直到他去世為止 , 歷史上對他的記載 , 多為一片空白。

如果以他管治東北時的表現 , 他比較像一個花花公子 , 終日流連於夜總會 , 而對軍中事務也是漠不關心。父親的去世 , 如果不是日本的扶持、帳下的將軍支持 , 恐怕難免陷入亂局。

但當年老蔣(蔣介石)與西北那些軍閥........閰石山和馮玉祥 (年紀大了 , 記錄力衰退 , 記錯了指正一下 。難怪有人說我30up 及雪姨) 混戰 , 論實力 , 只是五五之爭 , 幸得張學良公開支持蔣介石 , 所以張學良算是國民黨的救星。

或許因為這一個功勞 , 蔣介石對他是敬重、有私誼 , 但又不到親信、心腹那種程度。(從老蔣用兵可知一二 , 通常他自己的嫡系 , 盡量少往前線作戰。當年西安之戰 , 恐怕是想明剿紅軍 , 暗削東西北軍)

如果他是愛國 , 那為何又輕易放棄東北領地呢 ? (雖然是孫中山早年許諾割讓給日本的)
不過從西安事變之後 , 張學威、楊虎城二人的舉動 , 又不像是一場政變 。

當年的知情者都紛紛去世 , 恐怕只餘下一堆謎團。

後記 : 楊虎城最後在四川 , 全家老少及私人秘書都被蔣介石的特務 , 用小刀滅口 , 下場倒是有點可憐 , 不過............『愛國是要付出代價的』

本人對國共戰史的認識程度不深 , 只是個人意見 , 還望各位版友指正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名望的英雄

最熟悉的陌生人

[QUOTE=雪姬] (年紀大了 , 記錄力差退 , 記錯了指正一下 。難怪有人說我30up 及雪姨) [/QUOTE]

嗯.......
雪眉眉.......
還在生氣阿 =口=

以上~
 
 
 
 
 
 
 

如果將字母AZ分別編上126的分數
知識KNOWLEDGE得到96
努力HARDWORK也只得到98
態度ATTITUDE才是左右生命的全部100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存檔|手機版|聯絡我們|新聞提供|鐵之狂傲

GMT+8, 25-1-18 18:11 , Processed in 0.022986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