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鐵幣
- 1998 元
- 文章
- 545 篇
- 聲望
- 163 枚
- 上次登入
- 14-8-31
- 精華
- 3
- 註冊時間
- 06-2-21
- UID
- 232552
|
日本神話的記錄
距今約一千兩百五十多年前,即八世紀初,天皇下旨命人寫了兩本記載皇室歷史的書,就是《古事記》(西元七一二年完成)及《日本書紀》(西元七二零年完成)。
這兩本書都是以皇室為中心,記載第一代神武天皇以下的天皇歷史。兩書的共通點在於最初部分皆由創造天地及眾神之事為始,包括世界的開始.神的出現.國家的誕生.神的再生,並旁及其他事物的始末。
《日本書紀》一書中,將神武天皇以前的眾神部分稱為「神代」;全書共三十卷,「神代」收錄在前兩卷。《古事記》一書分為上.中.下三卷,其中的上卷皆為眾神之事。
古代的日本人認為,自神武天皇以後才是人的時代,而在這之前則為眾神時代。
現在我們所說的「日本神話」,即取自《古事記》及《日本書紀》中有關眾神的故事,亦即「神代」的故事。
神話傳說的材料─《帝紀》和《舊辭》
那個時代以皇室為中心的歷史資料有《帝紀》及《舊辭》。《帝紀》是以歷代天皇為中心編成的系譜,《舊辭》則是記載天皇及與其相關人物的故事。這兩部書的「神代」部分,可能都來自於同樣的資料;《帝紀》詳細記載了眾神的系譜,而《舊辭》則以描寫眾神故事為主。
《帝紀》和《舊辭》中的表達方式,非常利於後人的記憶。經由系譜,我們可以很有系統地記下當時眾神或人的名字,並能順著系譜去了解當時發生的事件及故事,而這些最後甚至發展成一套歷史體系。
《帝紀》和《舊辭》的記載皆以皇室為中心,並旁及各氏族的歷史,是經過漫長歲月累積而來,後來還成為《古事記》和《日本書紀》的編纂藍本。
《古事記》的著作經過
《古事記》是根據《帝紀》和《舊辭》編纂而成;在此書的序中,曾提及書中的故事是由稗田阿禮口述,太安万侶手記;而稗田阿禮則是先搜集《帝紀》及《舊辭》中的資料,再加入自己所熟知的部分,加以整理之後口述。
稗田阿禮即是出現在《古事記》中的猿女君的後代,因此他深知《帝紀》及《舊辭》中所記載的事;而在《古事記》中,對於猿女君的記述也特別詳細。
自古以來,很多人都認為稗田阿禮是女性,而稗田家族是母系家族;但在《古事記》的序中,卻記載稗田阿禮是日本天皇的近侍。由於當時的官位多由男人擔綱,因此稗田阿禮是男性的可能性較大。
自從大化革新(西元六四五年)以來,日本原有的社會結構逐漸產生變化,漸漸趨向中國化,實行以男性為中心的社會制度。因此,稗田家族可能在表面上以男性為主;從《古事記》中我們不難窺見,此家族對於古代的傳承,有著相當重要的地位。
《古事記》的記載注重古代的傳說,是將《帝紀》及《舊辭》加以整理之後寫出來的皇室歷史,而《日本書紀》則由於受到中國歷史學界的影響,多以研究學術的態度來記載皇室的歷史,因此編輯的工作多由學者擔任。
「神代」中的眾神故事共分十一段,每一段皆由不同的故事組成,搜錄了當時皇室中的傳說,並將《帝紀》和《舊辭》中的資料加以編纂而成,書中大多直接按照原來的資料加以編排。也許是因為學者們認為「神代」的傳說缺乏可靠性,只把它當作傳奇看待,所以才會依照原資料而不重新編排,使得其中有不少故事和《古事記》相仿。
《日本書紀》中的眾神故事部分,對於想要了解古代眾神形象的人來說,是很重要的參考經典,因為書中的古代神話是依照氏族變遷記載,並涉及整個體系的大組織。
日本神話在被以文字記載成《帝紀》和《舊辭》之前,是靠古人代代口耳相傳而來,所以我們現在才有機會得知當時的種種變遷。
轉載來源:在圖書館找到後抄下來後
再打上來的 |
|